CN111432457A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32457A CN111432457A CN201910020841.1A CN201910020841A CN111432457A CN 111432457 A CN111432457 A CN 111432457A CN 201910020841 A CN201910020841 A CN 201910020841A CN 111432457 A CN111432457 A CN 1114324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terminal device
-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quality
- target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其中,PC5接口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PC5接口和Uu接口。通过本申请,可以使得终端设备较准确地确定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或者通信模式,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车辆与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在V2X通信中,例如,可以基于Uu接口进行通信,即V2X通信需要经过移动运营商网络的传输;也可以基于PC5接口进行通信,即V2X通信直接在终端(V2X终端)间传输。上述两种通信模式都有一定不足之处,如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不好或通信资源受限,或PC5通信资源拥塞或遇到遮挡时都会导致传输可靠性下降。
在一些场景下,如针对V2X通信的场景下,如何能够尽可能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以期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片上系统执行。
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多路径通信模式,所述PC5接口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所述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所述PC5接口和所述Uu接口。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并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也可以理解为,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接口。
其中,Uu接口通信模式,表示仅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即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Uu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PC5接口通信模式,表示仅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即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其中,多路径通信模式,表示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即第一终端设备同时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同时也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多路径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多流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双流通信模式,还可以称为双路径通信模式等。应理解,多路径通信模式只是一个命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侧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并结合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或者确定使用哪种通信接口传输数据。换句话说,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通过上述方案,第一终端设备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以确定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进而能够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例如,在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性能。通过本申请,终端设备能够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例如考虑哪种通信质量更好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满足目标数据的需求,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确定较合适的通信模式以较好地传输目标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业务需求可以包括业务对应的应用需求,如自动驾驶级别(Level of Auto-nomous,LoA),还可以包括该业务对应的通信需求,例如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类型、优先级、传输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综合考虑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来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接口,从而可以结合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更准确地确定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PC5接口或者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来确定通信模式。如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如果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否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从而保证数据的传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的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或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以能够使用或通过Uu接口传输目标数据;也可以理解为Uu接口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的业务的业务需求,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传输该业务的数据并满足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更改业务,以能够通过Uu接口传输该业务的数据并满足业务需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从而可以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来更新业务需求,便于更好地传输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通仅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Uu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同时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再向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节省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区域为传输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其中,目标区域可以包括网络区域和/或地理位置区域。例如,通过广播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时,考虑传输目标数据的网络区域和/或地理位置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确定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时,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从而可以触发网络设备释放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片上系统执行。
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将与目标数据相关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便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获取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能够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确定较合适的通信模式以较好地传输目标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请求消息,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的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的请求消息后,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从而节省信令开销。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区域为传输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的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或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以能够通过Uu接口通信;也可以理解为Uu接口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的业务的业务需求,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传输该业务的数据并满足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更改业务,以能够通过Uu接口传输该业务的数据并满足业务需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将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来更新业务需求,便于更好地传输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网络设备根据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释放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从而可以触发网络设备释放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实现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实现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络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芯片,该计算机芯片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芯片,该计算机芯片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三至第十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能得到的效果与第一至第二方面的相应效果一致,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又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应用层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与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也可以称为车辆网通信),例如,车辆与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也可以称为车到车通信)、车辆与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也可以称为车到基础设施通信),车辆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也可以称为车到人通信),车辆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通信(也可以称为车到网络通信)。
图1提供了一种网络架构,下面结合图1对该网络架构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网元分别进行说明。
1、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称终端设备、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UE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还可以是端设备,逻辑实体,智能设备,如手机,智能终端等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网关,基站,控制器等通信设备,或者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电表,水表等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设备。还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2、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如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第二代(2nd generation,2G)接入网。
3、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改进数据率GSM服务(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陆地无线接入网(GSM/EDGE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如3G/2G接入网。
4、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如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接入网。
5、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实体:可以负责用户面处理,数据包的理由和转发等功能。
6、公共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网关(PDN gateway,P-GW)实体: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非3GPP网络间的用户面数据链路锚点,可以负责管理3GPP和非3GPP间的数据路由。
7、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和P-GW的选择等功能。
8、运营商的IP服务(operator’s IP services):例如可以为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 subsystem,IMS),IMS为基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又如可以为分组交换服务(packet switching service,PSS)等。
9、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可以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10、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可以支持用于处理调用/会话的IMS网络实体的主要用户数据库,HSS可包括用户配置文件,执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并可提供有关用户物理位置的信息。
11、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可以完成分组数据包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话单产生和输出等功能。
在该网络架构中,LTE-Uu接口为终端与E-UTRAN之间的参考点;S1-U接口为E-UTRAN和S-GW实体之间的参考点;N5接口为S-GW实体和P-GW实体之间的参考点;SGi接口为P-GW实体和IMS之间的参考点;Rx接口为IMS和PCRF之间的参考点;Gx接口为P-GW实体和PCRF之间的参考点;控制平面接口S1-MME将MME与E-UTRAN相连,类似于UMTS网络中的无线网络层的控制部分等;S11接口为MME与S-GW实体之间的参考点;S12接口为UTRAN/GERAN与S-GW实体之间的参考点;S4接口为SGSN与S-GW实体之间的参考点;S6a接口为MME与HSS之间的参考点;S3接口为MME与SGSN之间的参考点。
图2提供了又一种网络架构,下面结合图2对该网络架构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网元分别进行说明。
1、UE:在上文中结合图1已介绍,此处为简洁,不再赘述。
2、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接入网络可以为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3GPP接入技术(例如3G、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采用3GPP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称为无线接入网络(RadioAccess Network,RAN),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非3GPP接入技术是指不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以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接入网络功能的接入网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无线接入网例如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AP等,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3、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可以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功能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或接入授权(或鉴权)等功能。
4、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主要用于会话管理、UE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或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
5、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即,数据面网关。可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或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等。用户数据可通过该网元接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于实现用户面网关的功能。
6、数据网络(DN):用于提供传输数据的网络。例如,运营商业务的网络、因特(Internet)网、第三方的业务网络等。
7、认证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实体:主要用于用户鉴权等。
8、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实体:用于安全地向外部开放由3GPP网络功能提供的业务和能力等。
9、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function(NF)repository function,NRF)实体:用于保存网络功能实体以及其提供服务的描述信息,以及支持服务发现,网元实体发现等。
10、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实体: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平面功能网元(例如AMF,SMF网元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11、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实体:用于处理用户标识、接入鉴权、注册、或移动性管理等。
12、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实体:用于进行应用影响的数据路由,接入网络开放功能网元,或,与策略框架交互进行策略控制等。例如可以是V2X应用服务器,V2X应用使能服务器,还可以是无人机服务器(可以包括无人机监管服务器,或无人机应用业务服务器)。
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N1接口为终端与AM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N2接口为AN和AMF实体的参考点,用于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的发送等;N3接口为(R)AN和UP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N4接口为SMF实体和UP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例如N3连接的隧道标识信息,数据缓存指示信息,以及下行数据通知消息等信息;N6接口为UPF实体和DN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
应理解,上述图1、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此外,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个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还应理解,图1或图2中所示的AMF实体、SMF实体、UPF实体、NEF实体、AUSF实体、NRF实体、PCF实体、UDM实体可以理解为核心网中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网元,例如可以按需组合成网络切片。这些核心网网元可以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元”也可以称为实体、设备、装置或模块等,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命名仅为用于区分不同的功能,并不代表这些网元分别为独立的物理设备,本申请对于上述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中,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物理设备。此外,上述命名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功能,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采用其他命名的可能。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图1或图2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的名称可能为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所传输的消息(或信令)的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对消息本身的功能不构成任何限定。
图3示出了一种应用层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包括V2X UE1、V2X UE2、V2X应用服务器(V2X application server)。其中,V2X UE1包括V2X应用专用客户端(V2X application specific client)、V2X应用使能客户端(V2X application enabler client);V2X UE2包括V2X application specificclient、V2X application enabler client;V2X application server包括V2Xapplication specific server、V2X application enabler server。
其中:V2X application enabler server至少支持以下功能:和3GPP网元通信以获取单播或广播通信资源及进行QoS自适应、从3GPP网元接收有关于网络状况的监测报告及事件、向V2X应用服务器提供监测事件、为基于多媒体多播/组播服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的V2X通信进行位置管理、向V2X UE配置群组通信的Prose layer-2组标识、V2X USD的配置参数分发、PC5接口参数的配置与分发等等。
V2X application enabler client至少支持以下功能:MBMS接收质量监听与上报、发现本地V2X服务信息、提供位置上报、支持PC5的V2X群组通信、支持PC5参数的配置、支持V2X USD的配置分发、与V2X application specific client(s)交互等等。
该架构也适用于无人机业务。此时无人机终端上可以包含无人机客户端(如无人机应用业务客户端、无人机监管客户端、或无人机应用使能客户端)。服务器可以为无人机服务器(如无人机应用业务服务器、无人机监管服务器、或无人机应用使能服务器)。
V2X通信有多种通信模式,例如,仅基于Uu接口的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Uu通信模式或者Uu接口通信模式,表示仅通过Uu接口技术进行通信,即网络通信,V2X通信数据需要经过移动运营商网络的传输。又如,仅基于PC5接口的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PC5通信模式或者PC5接口通信模式,表示通过PC5接口技术进行通信,即直接通信,V2X通信数据直接在终端设备(V2X终端设备)间传输。又如,基于PC5接口和Uu接口的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多路径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多流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双流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双路径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PC5和Uu接口通信模式等等,表示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进行通信,V2X通信数据既直接在终端设备(V2X终端设备)间传输,又经过移动运营商网络传输。
应理解,上述名称仅是用于区分不同通信模式,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造成限定。
对于V2V通信数据,可以使用或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也可以使用或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考虑到有一些V2V应用需要很高的可靠性(如达到99.999%)和很低的时延,以及考虑到一些因素,如基于Uu接口的通信模式使用授权的频谱,又如基于PC5接口的通信模式不能提供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可能会影响业务的传输可靠性),又如基于Uu接口的通信模式使用网络设备(如基站)调度,进而干扰和拥塞处理更好,能够提高传输可靠性,这可能需要在两个或者多个车之间的数据通过Uu接口模式传输。此外,对于V2N通信、V2I通信,需要考虑在有覆盖和无覆盖下业务的连续性。因此,在针对V2X通信的场景下,在哪个接口上传输V2X数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基于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获取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使用何种通信模式通信。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的指示信息、不同的网络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5通信模式”或者“PC5接口通信模式”,即表示仅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例如,“终端设备通过PC5通信模式通信”或者“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即表示终端设备仅使用或通过PC5接口通信,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仅通过PC5接口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下文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表示。
类似地,“Uu通信模式”或者“Uu接口通信模式”,即表示仅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例如,“终端设备通过Uu通信模式通信”或者“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即表示终端设备仅使用或通过Uu接口通信,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仅通过Uu接口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下文均用“Uu接口通信模式”表示。
类似地,“多路径通信模式”,即表示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使用多路径通信模式通信”,即表示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通信,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接收数据和/或发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次提及“确定通信模式”和“确定通信接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确定通信模式”和“确定通信接口”,均可以用于表示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或通信接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用于表征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例如,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测量PC5接口的通信质量获得。“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用于表征Uu接口的通信质量。例如,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测量Uu接口的通信质量获得,其中,Uu接口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也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不予限制。
其中,通信质量可以包括:通信速率、通信可靠性、传输时延、或丢包率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可以描述应用(application)、服务(service)、或者会话(session)等等,例如,V2X应用层会话、或者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等等。“业务需求”可以包括业务对应的应用需求,例如,待传输的数据量、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时间窗、传输待传输数据时设备之间交互的时间限制等等,例如,V2X业务自动驾驶级别(Level of Autonomous,LoA);“业务需求”还可以包括该业务对应的通信需求,例如通信QoS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类型、优先级、传输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一般地,应用需求和通信需求存在对应关系。以LoA和QoS为例,LoA和QoS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以理解为,每个自动化驾驶级别对应一组通信QoS需求。
“通信质量支持的业务需求”或“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均可以理解为该通信质量能够满足传输该业务的数据,且能够满足该业务的业务需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使用Uu接口传输该目标数据时,其通信质量能够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终端设备可以使用Uu接口通信模式来传输该目标数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使用PC5接口传输该目标数据时,其通信质量能够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终端设备可以使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来传输该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协议”可以是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A和B中的至少一个”,类似于“A和/或B”,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的在多种通信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也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的过程。下文实施例中,为简洁,将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进行通信的模式简称为多路径通信模式,将仅通过Uu接口技术进行通信的模式简称为Uu接口通信模式,将仅通过PC5接口技术进行通信的模式简称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图4是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方法200如下所述。
S21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任意终端设备,例如图1或图2中的终端设备。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例如V2X服务器或VAE服务器。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其中,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组,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群组。例如,该终端设备组或群组中的终端设备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数据。
其中,目标数据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数据,语音,视频,V2X消息等),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特定类型的数据,例如,待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数据或待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等,再例如,某一特定业务或应用的消息(可以为语音,视频,或V2X消息)等,不予限制。
其中,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可以用于表示传输该目标数据所需的业务需求,具体可以是传输该目标数据要求的传输时延、通信速率、丢包率等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具体地,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对此,下文实施例中具体描述。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具体地,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对此,下文实施例中具体描述。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获取到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方式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请求,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该请求可以是一次或多次请求,也可以是周期性的请求。
方式2: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推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该推送可以是一次或多次的,可以基于事件触发的推送,也可以是周期性的推送。
关于上述方式1和方式2,在后面实施例中具体介绍。
S220,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还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获取Uu的接口的通信质量,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低层通信信道的测量参数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PC5上行发送的通信质量信息和PC5下行接收的通信质量信息。
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在PC5接口上的反馈信息,可以获取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数据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由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测量其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获得的。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PC5接口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其PC5接口上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测试信号的质量,以获得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又如,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其PC5接口上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用于承载数据的信号的质量,以获得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或者,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在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中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预测的,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220中的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可以替换为: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或者,确定是否进行通信模式的切换,或者,确定在哪种接口上传输目标数据,或者,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接口。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下文均用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表示。
其中,通信模式,又可以称为传输模式,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通信模式用于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的模式。
其中,通信模式可以包括:PC5接口通信模式、Uu接口通信模式、和多路径通信模式。
具体地,PC5接口通信模式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PC5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Uu接口通信模式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Uu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多路径通信模式可以表示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多路径通信模式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同时也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多路径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多流通信模式,也可以称为双流通信模式,还可以称为双路径通信模式等。应理解,多路径通信模式只是一个命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其中,步骤S22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将通信质量更好的通信模式确定为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例如,当PC5接口通信质量比Uu接口通信质量好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再例如,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比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好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再例如,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好(即均低于预设阈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对判断通信质量好坏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判断PC5接口和Uu接口的传输时延来判断,当PC5接口的传输时延比Uu接口的传输时延短时,可以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比Uu接口的通信质量好。显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式来判断通信质量的好坏。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将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通信模式确定为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判断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或者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如果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且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如,如果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且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再例如,如果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且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设备使用多路径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可以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确定的,或者,也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对此不作限定。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如前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前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前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前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传输的其中一种。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优先选择PC5接口通信模式的偏好设置,可以选择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根据可靠性优先的偏好设置,选择多路径通信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以确定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即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进而能够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例如,在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性能,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本申请,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例如考虑哪种通信质量更好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满足目标数据的需求等等,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确定较合适的通信模式以较好地传输目标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可选地,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时,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释放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停止通过Uu接口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更新传输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适配的业务需求即表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以满足哪些业务需求,或者,Uu接口的通信质量能够支持哪些业务需求,为区分,将该适配的业务需求记为适配业务需求,将目标数据对应的业务需求记为目标业务需求或者期望业务需求,下文为简洁,均用目标业务需求表示。应理解,目标业务需求(或期望业务需求)和适配业务需求仅是为区分作的命名,其名称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级别一般分为L0、L1、L2、L3、L4、L5。假设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更新业务需求,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该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数据或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数据或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数据或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通信模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直接使用当前通信模式。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降低业务需求后,传输的数据可以与原先待传输的数据相同,只是对传输该数据的业务需求降低了;或者,传输的数据也可以与原先待传输的数据不同,例如可能会少传一些参数等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如上所述的具体示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和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或L1级别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上述方法200还包括步骤230。
S23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例如,当需要传输目标数据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S220中确定的通信模式来传输目标数据,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通过S220中确定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又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仅通过Uu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又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时,可以有一种或多种通信模式,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还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不同的数据时,可以有一种或多种通信模式,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数据。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方式1和方式2。
方式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请求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方式1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执行:
情况1,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的通信接口包括PC5接口。
情况2,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且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情况3,当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低于预设阈值时。
此外,方式1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来实现。其中,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即目标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等等。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请求消息,并基于该请求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3GPP用户签约标识,例如,IMSI,TMSI等,还可以是该第一终端设备上应用客户端的客户端标识或者应用业务用户标识。
其中,目标数据的标识可以用目标数据所属业务的标识信息指示。例如,该目标数据属于V2X应用的数据,则该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V2X应用标识符。又如,该目标数据属于V2X应用层会话,则该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会话的标识。该目标数据属于V2X业务的数据,则该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V2X业务标识服务商业务标识(provider service identifier,PSID)或者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application identifier,ITS-AID)等等。
其中,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为传输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例如通过Uu广播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时,可以请求传输该目标数据的区域,该区域的具体形式可以是通信网络区域(例如可以称为通信区域或业务区域或会话区域等),如小区(cell)的列表,或追踪区域(tracking area,TA),或服务区域(service area,SA)的列表,还可以是地理位置区域如经纬度,行政区域等。
其中,当第二终端设备为该目标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IMSI,TMSI等,再例如,该第二终端设备上应用客户端的客户端标识或者应用业务用户标识。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组或者接收目标数据的群组时,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组或群组的组标识信息。
例如,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并将该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又如,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并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又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为一组终端设备或一个广播区域时,如果要使用Uu广播发送下行的目标数据,则第一网络设备将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其中,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广播通信的通信质量。
又如,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数据对应的业务需求,并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假设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传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又假设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传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又如,请求消息中包括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即目标业务需求,用于表示目标数据对应的业务需求。假设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该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为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该指示信息。又假设,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该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为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该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请求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以及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级别一般分为L0、L1、L2、L3、L4、L5,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对应的应用需求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假设用QoS来表示Uu接口的通信需求,QoS的指标可以包括: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例如抖动和漂移)和丢失等等。表1示出了不同任务对应的业务需求。
表1
业务对应的应用需求 | 业务对应的通信需求QoS |
L0 | A0 |
L1 | A1 |
L2 | A2 |
L3 | A3 |
L4 | A4 |
L5 | A5 |
其中,A0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0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0。A1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1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1。A2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2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2。A3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3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3。A4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4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4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4。A5表示自动驾驶级别为L5时期望的QoS,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5级别的数据时期望的QoS为A5。上述表1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预先保存的对应关系。
其中,A0、A1、A2、A3、A4、或A5均可以为考虑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和丢失中的部分或全部因素后综合确定的一个指标,也可以是考虑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和丢包率等中的任意一个因素确定的一个指标,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以用QoS度量来表示,该QoS度量可以包含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例如抖动和漂移)和丢包率等等。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QoS度量满足A0,则表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业务需求,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来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业务需求。
又如,第一网络设备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QoS度量满足A1,则表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业务需求,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来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业务需求。
应理解,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的业务需求,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在使用Uu接口传输该业务的数据时,其通信质量能够满足该数据的业务需求。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来传输该业务的数据并满足业务需求。例如,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来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的数据,还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0级别,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来传输该自动驾驶业务的数据。
还应理解,用QoS度量来表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仅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任何可以表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的方式都落入本申请保护范围。此外,QoS度量仅是一种名称,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基于方式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再向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节省资源。
方式2: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推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事件触发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如基于事件的订阅方式。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的通信模式是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当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变差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下发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周期性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该周期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可以预配置在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周期性地检测Uu接口的通信质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主动周期性地向第一终端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周期性地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及时获知Uu接口的通信质量或及时切换通信模式,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以保证传输性能。
其中,关于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同方式1中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类似,此处为简洁,不再赘述。关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方法在方式1中已详细描述,此处为简洁,不再赘述。
基于方式2,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基于事件触发或者周期性地向第一终端设备推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及时获知Uu接口的通信质量或及时切换通信模式,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以保证传输性能。
上述仅示例性地介绍了第一终端设备可能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的两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任何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获取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的方式都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C5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PC5接口通信”来替换,“Uu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Uu接口通信”来替换,“多路径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通信”来替换。
图5是示出的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方法300如下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一终端设备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不予限制。
S310,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320,第一终端设备检测PC5接口的通信质量。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上的VAE客户端(client)检测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具体地,VAE client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底层通信模块获取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地检测PC5接口的通信质量。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检测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的方式同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为简洁不再赘述。
S330,当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请求消息发送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发送条件包括: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低于预设门限(可以称之为通信质量不好),例如,PC5接口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拥塞、过载等原因,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请求消息可以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也可以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判断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器,如V2X服务器(V2X server)或VAE服务器(VAEserver)等,也可以为其他可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网络设备,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当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好或者通信质量下降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通过VAE client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或者请求第一网络设备判断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或业务的业务需求。其中,目标数据表示待传输的数据,可参考方法200中的描述。该业务可以是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将要进行的业务。
其中,该请求消息具体可以为Uu性能的询问请求(Uu capability queryrequest)消息,还可以为从PC5接口通信模式切换至Uu接口通信模式的切换请求(switchPC5to Uu request)消息。
应理解,请求消息、Uu性能的询问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均为便于描述作的命名,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请求消息的名称不做限定,该命名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下文用请求消息表示。
可选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称为期望业务需求或者目标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名词,术语等均可以参见前述相关描述,例如,请求消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通信质量等,均可参考前述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34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请求消息,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为一组终端设备或一个广播区域时,如果使用Uu广播发送下行的目标数据,则第一网络设备将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其中,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广播通信的通信质量。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EPS/5GS,也可以为其他可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网元,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从其他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可以基于该请求消息,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
S35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参看S330中的相关描述。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在S330中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及在S340中获取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预测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在S340中获取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本地保存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在S340中获取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方法在同上述方法200中的描述的类似,不再赘述。
例如,请求消息包括自动驾驶业务的目标业务需求或者期望业务需求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1,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期望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支持或适配第一终端设备的哪些业务,或者,支持或适配哪些业务需求(即适配业务需求)等等;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支持或者适配的业务需求,如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2,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
其中,指示信息#1和指示信息#2可以分别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一个信令中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不作限定。应理解,指示信息#1和指示信息#2只是为区分进行的命名,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其中,步骤S350中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可以携带在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中,并由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为对S330中请求消息的反馈或响应。
S360,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时,上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信息,上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可以是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预测的;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预测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多路径通信模式时,上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信息;上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可以是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预测的,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的;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预测的,或者,也可以是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获得的。
其中,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是否要切换到Uu接口通信模式。
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从PC5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切换至Uu接口通信模式,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还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仅通过Uu接口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仍采用当前的通信模式,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仍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又如,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多路径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仍采用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是否要切换到多路径通信模式。
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从PC5接口通信模式切换至多路径通信模式,即同时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还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既通过Uu接口传输目标数据,又通过PC5接口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结合响应消息中的关于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来确定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多路径通信模式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是否要切换到PC5接口通信模式。
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仍然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即第一终端设备同时通过Uu接口和PC5接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还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既通过Uu接口传输目标数据,又通过PC5接口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从多路径通信模式切换至PC5接口通信模式,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仍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接收到响应消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仍然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应理解,同方法200类似,第一终端设备更新业务需求后,传输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数据与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还应理解,上述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任何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通信模式的方法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决定切换通信模式,例如切换到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则执行步骤S370。
S37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示例性地,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以及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从PC5接口通信模式切换至Uu接口通信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示例性地,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以及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从PC5接口通信模式切换至多路径通信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应理解,上述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还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Uu的接口的通信质量,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C5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PC5接口通信”来替换,“Uu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Uu接口通信”来替换,“多路径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通信”来替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终端设备使用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检测到自身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请求消息发送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能够根据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获取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切换通信模式,或者,确定使用通信质量更好的通信模式来传输数据,从而能够综合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以确定较合适的通信模式来传输目标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此外,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在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请求消息发送条件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请求消息,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请求消息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不但节省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还降低第一网络设备的负荷。
图6是示出的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方法400如下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一终端设备采用Uu接口通信模式或多路径通信模式,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不予限制。
S410,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420,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时,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Uu接口的通信质量低于预设门限(可以称之为通信质量不好),例如,Uu接口的时延率高于预设门限,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拥塞、过载等原因,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时,第一网络设备周期性地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EPS/5GS,也可以为其他可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网元,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从其他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不做限定。
S43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后,确定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其中,目标数据表示待传输的数据。关于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预先本地保存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本地保存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在S420中获取到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关于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Uu接口通信时,已传输或正在传输的数据预测确定。例如,假设第一终端设备正在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预测目标数据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是否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
以目标数据的需求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为例。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第一网络设备评估的结果一般包括两种情况: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的情况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L3级别的业务需求的情况。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方法在同上述方法200中的描述的类似,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支持或适配第一终端设备的哪些业务,或者,支持或适配哪些业务需求(即适配业务需求)等等。例如,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到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后,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且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以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2、L1级别的业务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名词,术语等均可以参见前述相关描述,例如,适配业务需求,请参考方法200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44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结果,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
在第一个示例中,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包括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该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3,该指示信息#3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例如,在S430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在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3,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又如,在S430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则在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3,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在第二个示例中,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包括指示信息#4,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具体地,在S430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支持或适配第一终端设备的哪些业务,或者,支持或适配哪些业务需求(即适配业务需求),则在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4,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例如,在S430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以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L1级别的业务需求,还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L1级别,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来传输该自动驾驶业务的数据。
其中,指示信息#3和指示信息#4可以分别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一个信令中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不作限定。应理解,指示信息#3和指示信息#4只是为区分进行的命名,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其中,该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具体可以为Uu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更通知(Uucondition change notify)消息。应理解,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Uu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更通知消息均为便于描述作的命名,该命名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下文用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表示。
可选地,该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还可以包括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变更对应的业务、应用、或应用层会话的标识,换句话说,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哪些业务、应用、或应用层会话,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发生了改变。
下面以业务标识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网络设备有业务对应的应用需求与通信需求的匹配关系(例如上述表1),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匹配关系以及获取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评估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的业务需求。例如,假设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通信业务,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正在进行的通信业务包括业务1、业务2、业务3,且在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业务1的业务需求和业务2的业务需求,则在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业务1和业务2的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例如将业务1和业务2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业务1的业务需求和业务2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理解为,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针对业务1和业务2,可能要切换通信模式。
S450,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S45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S440中的第二个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4,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指示信息#4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指示信息#4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再根据更新后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关于适配的业务需求,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以自动驾驶为例,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如果S430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业务需求,且第一网络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可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则S440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用来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2和L1级别的业务需求。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4后可以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将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更新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的业务需求或者自动驾驶业务的L1级别的业务需求。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例如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触发PDU会话更改或者QoS流更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触发修改相应的PDU会话或者QoS流的参数;又如,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先通知应用服务器要进行PDU会话更改或者QoS流更新,应用服务器再将第一终端设备要进行PDU会话更改或者QoS流更新通知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通知修改相应的PDU会话或者QoS流的参数。关于第一终端设备如何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上述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任何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的方式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第一终端设备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后,根据更新后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具体地,如前所述,指示信息#4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故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4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后,可以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更新后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更新业务需求后,传输的数据可以与原先待传输的数据相同,只是对传输该数据的业务需求降低了;或者,传输的数据也可以与原先待传输的数据不同,例如可能会少传一些参数等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和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自动驾驶业务的L2级别或L1级别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S440中的第二个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4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4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后,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更新后的业务需求。假设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更新后的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优先选择PC5接口通信模式的偏好设置,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根据可靠性优先的偏好设置,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S440中的第一个示例,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指示信息#3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指示信息#3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具体地,可参考方法200中S220中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描述,不再赘述。
假设在S450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仅通过PC5接口通信,则执行步骤S460和S470。
S46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即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将通信模式从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切换至PC5接口通信模式。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切换至PC5接口通信模式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释放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停止通过Uu接口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S47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PC5接口连接。
应理解,上述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还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Uu的接口的通信质量,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C5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PC5接口通信”来替换,“Uu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Uu接口通信”来替换,“多路径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通信”来替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终端设备使用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多路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和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切换通信模式,或者,确定使用通信质量更好的通信模式来传输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性能。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中包括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切换通信模式,或者,也可以根据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中包括的适配业务需求的信息和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更新数据的业务需求。从而能够综合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或者根据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更新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尽可能地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此外,基于上述技术方案,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Uu接口的通知消息,不但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而且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及时获知Uu接口的通信质量。
图7是示出的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7所示,方法500如下所述。
S510,第一终端设备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并且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如通过PC5接口低层通信信道的测量参数获取到自身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包括PC5上行发送的通信质量信息和PC5下行接收的通信质量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历史通信质量信息。例如,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在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中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预测的。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或者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其PC5接口上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用于承载数据的信号的质量,以获得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又如,当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PC5接口上没有数据传输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其PC5接口上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测试信号的质量,以获得PC5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具体参考方法200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该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得到的,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请求,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推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例如,基于事件触发或者周期性推送。具体地,可参考方法200中的方式1和方式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基于在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中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预测的。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设备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在历史通信过程(例如,上一次通信过程)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通信时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确定的。或者,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是基于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的。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Uu接口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具体参考方法200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名词,术语等均可以参见前述相关描述,例如,二终端设备,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通信质量等,均可参考前述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20,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通信模式包括:PC5接口通信模式、Uu接口通信模式、和多路径通信模式。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可以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其中,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Uu广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将通信质量更好的通信模式确定为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例如,当PC5接口通信质量比Uu接口通信质量好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具体地,可参考方法200中S220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将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通信模式确定为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具体地,可参考方法200中S220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以自动驾驶为例,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待发送目标数据为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是否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
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或者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当前的通信模式。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自动驾驶业务的L3级别的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
应理解,上述仅是示例性说明,任何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的方法都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综合考虑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以确定传输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即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进而能够考虑到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式。例如,在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下降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通过Uu接口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又如,在PC5接口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不好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通过多路径通信模式传输目标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性能,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本申请,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综合考虑各个通信接口的通信质量,例如考虑哪种通信质量更好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满足目标数据的需求,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确定较合适的通信模式以较好地传输目标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可选地,上述方法500还包括步骤530。
S53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该S530可参考方法200中的S230,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时,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释放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停止通过Uu接口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Uu接口为Uu单播的情况时,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后,第一网络设备停止通过Uu接口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C5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PC5接口通信”来替换,“Uu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仅通过Uu接口通信”来替换,“多路径接口通信模式”均可以用“同时通过PC5接口和Uu接口通信”来替换。
应理解,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结合图1至图7详细说明了本申请的通信方法,下面结合图8至图13详细说明本申请的通信装置。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8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动作。该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位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片上系统。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8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多路径通信模式,PC5接口为通信装置800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PC5接口和Uu接口。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通信装置800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Uu接口包括通信装置800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可选地,处理单元820具体用于: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处理单元820具体用于: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处理单元820用于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处理单元820用于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处理单元820具体用于: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处理单元820具体用于: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多路径通信模式。
可选地,通信单元810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处理单元820还用于: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可选地,通信单元810通过确定的通信模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可选地,通信单元810还用于:向网络设备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可选地,通信单元810具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通信装置800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区域为传输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当处理单元820确定的通信模式为PC5接口通信模式时,通信单元810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800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其中,处理单元82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81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等。
当处理单元82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810为收发器时,本申请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9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终端设备900可应用于如图1或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动作。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20、收发器910、存储器930。其中,收发器910、处理器920以及存储器93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互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所述存储器920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910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900执行以下步骤: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根据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其中,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多路径通信模式,PC5接口为终端设备900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PC5接口和Uu接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1000可应用于如图1或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如V2X服务器)的动作。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位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片上系统。如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1010,用于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通信单元1010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可选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可选地,通信单元1010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通信装置1000还包括处理单元1020,处理单元1020用于根据请求消息,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可选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区域为传输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可选地,当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通信单元1010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可选地,通信单元1010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020用于:根据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释放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
其中,处理单元102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010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电路等。
当处理单元102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010为通信接口时,本申请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1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第一网络设备1100可应用于如图1或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动作。如图11所示,第一网络设备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20、收发器1110、存储器1130。其中,收发器1110、处理器1120以及存储器113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互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其中,收发器1110可以是通信接口。
处理器1110和存储器1120,所述存储器1120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1100执行以下步骤: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通信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1200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例如EPS/5GS)的动作。通信装置1200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位于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片上系统。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1220,用于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
通信单元121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其中,处理单元122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210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电路等。
当处理单元122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210为通信接口时,本申请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3所示的第二网络设备。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13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第二网络设备1100可应用于如图1或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如图13所示,第二网络设备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20、收发器1310、存储器1330。其中,收发器1310、处理器1320以及存储器133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互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其中,收发器1310可以是通信接口。
处理器1310和存储器1320,所述存储器1320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1310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1300执行以下步骤:确定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接收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包括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或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芯片,该计算机芯片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芯片,该计算机芯片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芯片,该计算机芯片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由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给的设备或网元,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多路径通信模式,所述PC5接口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所述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所述PC5接口和所述Uu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
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Uu接口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多路径通信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确定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目标数据的接收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
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获取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指示消息,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接口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所述PC5接口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释放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和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通信模式为以下任意一种:Uu接口通信模式、PC5接口通信模式、多路径通信模式,所述PC5接口为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所述多路径通信模式的通信接口包括所述PC5接口和所述Uu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装置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
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Uu接口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确定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根据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PC5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Uu接口通信模式,或者,确定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通信模式为所述多路径通信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26.根据权利要求19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装置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29.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或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确定的通信模式为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时,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模式指示消息,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通过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所述Uu接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数据的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目标数据的接收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信息;或者,
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获取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参考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数据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区域。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或者,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质量均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不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时,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Uu接口的通信质量适配的业务需求。
36.根据权利要求30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式指示消息,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PC5接口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式指示消息,释放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通信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0841.1A CN111432457A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PCT/CN2020/070382 WO2020143564A1 (zh) | 2019-01-09 | 2020-01-06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EP20737890.2A EP3893558A4 (en) | 2019-01-09 | 2020-01-06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U2020206808A AU2020206808A1 (en) | 2019-01-09 | 2020-01-06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US17/369,501 US20210345237A1 (en) | 2019-01-09 | 2021-07-07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0841.1A CN111432457A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32457A true CN111432457A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2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20841.1A Pending CN111432457A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45237A1 (zh) |
EP (1) | EP3893558A4 (zh) |
CN (1) | CN111432457A (zh) |
AU (1) | AU2020206808A1 (zh) |
WO (1) | WO2020143564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22698A1 (zh) * | 2020-07-31 | 2022-0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端到端QoS需求信息的拆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042483A1 (zh) * | 2020-08-24 | 2022-03-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车联网终端 |
CN115296826A (zh) * | 2022-10-10 | 2022-11-04 | 佛山赛思禅科技有限公司 | 多边共管多标识天地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高安全专网系统 |
WO2023273880A1 (zh) * | 2021-07-02 | 2023-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方式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WO2023056607A1 (en) * | 2021-10-08 | 2023-04-13 | Zt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ue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 based on policy |
CN116114002A (zh) * | 2020-07-30 | 2023-05-1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向网络通知终端设备的认证和授权的结果 |
WO2024065840A1 (zh) * | 2022-09-30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切换能力的交互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88096B8 (en) * | 2019-10-04 | 2023-0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ynamic path switching |
WO2022160184A1 (en) * | 2021-01-28 | 2022-08-04 | Zt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ue communication path selection |
DE102021205641A1 (de) * | 2021-06-02 | 2022-12-08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treiben einer Kommunikationsinfrastruktur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3944A (zh) * | 2012-12-04 | 2013-03-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559443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联网v2x业务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018162A (zh) * | 2016-01-28 | 2017-08-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
CN107846434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车联网系统 |
CN108631917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068297A (zh) * | 2018-09-19 | 2018-12-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v2x业务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155905A (zh) * | 2016-05-20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14054B2 (en) * | 2012-03-21 | 2014-1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resulting from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20170150490A1 (en) * | 2015-11-19 | 2017-05-25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411865B1 (en) * | 2016-02-04 | 2021-06-1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of road traffic status |
US10349442B2 (en) * | 2016-08-12 | 2019-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V2X communication |
KR102431044B1 (ko) * | 2017-03-30 | 2022-08-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통신 장치 및 차량 |
CN108990125B (zh) * | 2017-06-01 | 2020-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2019
- 2019-01-09 CN CN201910020841.1A patent/CN111432457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1-06 WO PCT/CN2020/070382 patent/WO2020143564A1/zh unknown
- 2020-01-06 AU AU2020206808A patent/AU202020680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01-06 EP EP20737890.2A patent/EP3893558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7-07 US US17/369,501 patent/US202103452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983944A (zh) * | 2012-12-04 | 2013-03-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559443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联网v2x业务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018162A (zh) * | 2016-01-28 | 2017-08-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
CN109155905A (zh) * | 2016-05-20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CN107846434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车联网系统 |
CN108631917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068297A (zh) * | 2018-09-19 | 2018-12-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v2x业务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4002A (zh) * | 2020-07-30 | 2023-05-1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向网络通知终端设备的认证和授权的结果 |
WO2022022698A1 (zh) * | 2020-07-31 | 2022-0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端到端QoS需求信息的拆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042483A1 (zh) * | 2020-08-24 | 2022-03-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车联网终端 |
WO2023273880A1 (zh) * | 2021-07-02 | 2023-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方式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WO2023056607A1 (en) * | 2021-10-08 | 2023-04-13 | Zt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ue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 based on policy |
WO2024065840A1 (zh) * | 2022-09-30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切换能力的交互方法及其装置 |
CN115296826A (zh) * | 2022-10-10 | 2022-11-04 | 佛山赛思禅科技有限公司 | 多边共管多标识天地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高安全专网系统 |
CN115296826B (zh) * | 2022-10-10 | 2022-12-23 | 佛山赛思禅科技有限公司 | 多边共管多标识天地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高安全专网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20206808A1 (en) | 2021-08-19 |
WO2020143564A1 (zh) | 2020-07-16 |
EP3893558A1 (en) | 2021-10-13 |
EP3893558A4 (en) | 2022-01-19 |
US20210345237A1 (en) | 2021-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245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12063592B2 (en) | User plane system selection based on latency | |
CN110741658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880792B2 (en) | Node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rget PLMN ID and target cell ID | |
US1104477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split bearer activation in 5G new radio environments | |
US934483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MTC grou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854381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f MTC device | |
CN115486101A (zh) | 用于5g网络中的多播和广播服务的递送模式切换的方法 | |
US20150003280A1 (en) | Reporting congestion in access networks to the core network | |
JP2022502929A (ja) | データ伝送制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 |
US1121895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by vehicle-to-everything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related to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wit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746805B1 (ko) | Vplmn 정책 제어 | |
US2023037976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network slices based on network slice congestion information | |
US20240251228A1 (en) | Emergency Service | |
CN111771351A (zh)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99886A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户设备的路径选择策略的动态更新 | |
US20170311198A1 (en) | Congestion Mitigation by Offloading to Non-3GPP Networks | |
US9980123B2 (en) | Nod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hentic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in a roaming state | |
US9185544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location update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node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240291849A1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security classification resul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1172307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devices operating o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
US10917813B2 (en) | Enhanced unattended data in application layer traffic optimization | |
EP3062552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access network | |
EP2997766B1 (en) | Communicating with a radio network control nod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6746178A (zh) | 一种事件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