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5453A - 一种导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25453A CN111425453A CN202010243936.2A CN202010243936A CN111425453A CN 111425453 A CN111425453 A CN 111425453A CN 202010243936 A CN202010243936 A CN 202010243936A CN 111425453 A CN111425453 A CN 1114254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blade
- blade
- air guide
- fan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4—Blade mount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04D29/388—Blad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包括: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包括:固定部,位于所述导风体的中部,用于与驱动所述导风体转动的动力机构连接;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导风装置结构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结构,导风装置结构一般设置有导风体和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导风体转动,导风体包括固定部和扇叶。然而,在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导风装置容易产生涡流,使得导风装置产生较大噪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导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体;
所述导风体包括:
固定部,位于所述导风体的中部,用于与驱动所述导风体转动的动力机构连接;
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体还包括:
连接部,呈封闭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周侧,与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固定连接;
第二扇叶组;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之间;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体还包括:
第三扇叶组;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
其中,所述相邻扇叶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均呈辐射状向远离所述固定部侧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扇叶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三扇叶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二宽度的值,所述第二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度的值;扇叶的宽度是指从扇叶的根部到扇叶的端部所形成的宽度;
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和所述第三扇叶的端部均与所述固定部具有相同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三扇叶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在所述导风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导风体的高度方向为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轴线方向。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二扇叶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三扇叶具有第三进口安装角;
其中,所述第一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二进口安装角和所述第三进口安装角均相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表面的曲率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变化;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至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表面为形成所述第一扇叶厚度的两相对表面;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扇叶的表面的空气产生涡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扇叶在圆周方向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截面的弦长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翼型截面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翼型截面的面积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在圆周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扇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导风体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一直线,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零度;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能够使空气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流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导风装置,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导风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的PQ曲线。
图13为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和表面曲率不变的风扇的PQ曲线。
附图标记:100、导风体;110、第一扇叶;111、第一扇叶的根部;112、第一扇叶的端部;113、第一表面;114、第二表面;120、第二扇叶;121、第二扇叶的根部;122、第二扇叶的端部;130、第三扇叶;131、第三扇叶的根部;132、第三扇叶的端部;140、固定部;150、连接部;200、机壳;20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图1至图13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导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体100;所述导风体100包括:固定部140和第一扇叶组。固定部140位于所述导风体100的中部,固定部140用于与驱动所述导风体100转动的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分别与所述固定部1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在所述固定部14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100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装置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导风装置可以为离心风扇,也可以为轴流风扇。作为一示例,如图3和图4所示,当导风装置为离心风扇时,所述导风装置还可以包括:机壳200,机壳200具有出风口201;所述导风体100设置于所述机壳200内,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空气通过负压被从导风体100的中部吸入,所述第一扇叶110能够使吸入的空气沿远离所述固定部140侧的方向流动,并最终通过所述出风口201导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风体10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导风体100可以为扇叶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部14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固定部140可以为筒状结构。
这里,固定部140用于与驱动所述导风体100转动的动力机构连接,以便动力机构通过固定部140驱动导风体100转动。动力机构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动力机构可以为电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分别与所述固定部1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与固定部140为一体结构;第一扇叶110与固定部14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这里,第一扇叶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扇叶110可以为类似弯板状结构。又例如,所述第一扇叶110呈辐射状向远离所述固定部140侧延伸。
这里,第一扇叶110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扇叶110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示例,第一扇叶110的材料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以便使第一扇叶110做的更薄,且第一扇叶110的机械强度更高;从而在相同空间和相同间隙时,能够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一扇叶110;同时,在第一扇叶110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够大大地提高第一扇叶110的机械强度。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扇叶110的厚度为0.4mm。
这里,第一扇叶110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里,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相邻第一扇叶11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体10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150和第二扇叶组;连接部150呈封闭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40的周侧,连接部150与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1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120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110之间;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120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110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能够进一步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在本实现方式中,将第二扇叶120与固定部140的周侧的连接部150连接,能够使得相邻第一扇叶110在导风体100的中部处的间隙较大,第一扇叶110和第二扇叶120在导风体100的边侧的间隙变小,也即,通过设置第二扇叶120,相邻扇叶在导风体100的中部处的间隙较大,相邻扇叶在导风体100的边侧的间隙较小;在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导风体100通过负压能够从导风体100的中部吸入更多的空气,且能够通过更多数量的扇叶推动空气一起转动;大大地提高了导风体100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在导风体100的中部设置第一扇叶110,在导风体100的边缘部设置第一扇叶110和第二扇叶120能够大大增加导风体100设置扇叶的数量,提高导风体100推动空气的能力。
在本实现方式中,连接部15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连接部150可以为环状结构。
这里,连接部150与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固定连接,连接部150与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110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1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120与连接部150为一体结构;第二扇叶120与连接部15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这里,第二扇叶12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二扇叶120可以为类似弯板状结构。又例如,所述第二扇叶120呈辐射状向远离所述固定部140侧延伸。
这里,第二扇叶120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第二扇叶120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示例,第二扇叶120的材料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以便使第二扇叶120做的更薄,且第二扇叶120的机械强度更高;从而在相同空间和相同间隙时,能够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二扇叶120;同时,在第二扇叶120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够大大地提高第二扇叶120的机械强度。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二扇叶120的厚度为0.4mm。
这里,第二扇叶120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里,所述第二扇叶120与第一扇叶11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导风体100工作效率,导风体100的扇叶数量可以在从导风体100的中部至导内体的边缘的方向逐渐增加。
示例一,所述导风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扇叶组;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13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5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130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110和所述第二扇叶120之间;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130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110和所述第二扇叶120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能够进一步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在示例一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13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50固定连接,连接部150与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130为一体结构。
这里,第三扇叶13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三扇叶130可以为类似弯板状结构。又例如,所述第三扇叶130呈辐射状向远离所述固定部140侧延伸。
这里,第三扇叶130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第三扇叶130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示例,第三扇叶130的材料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以便使第三扇叶130做的更薄,且第三扇叶130的机械强度更高;从而在相同空间和相同间隙时,能够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三扇叶130;同时,在第三扇叶130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够大大地提高第三扇叶130的机械强度。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三扇叶130的厚度为0.4mm。
这里,第三扇叶130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里,所述第三扇叶130与第一扇叶11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三扇叶130与第二扇叶12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一示例,所述相邻扇叶之间的距离相同,也即,所述第三扇叶130与第一扇叶110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三扇叶130与第二扇叶120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示例一中,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与连接部150固定连接的位置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扇叶120与所述连接部150靠近所述固定部14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130与所述连接部150远离所述固定部140的一端固定连接;也即,第二扇叶120比第三扇叶130更靠近固定部140。
这里,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扇叶110、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三扇叶130在所述导风体100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50对称分布,以便在所述第一扇叶110、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三扇叶130推动空气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110、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三扇叶130各处受力均匀,防止所述第一扇叶110、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三扇叶130受力不均匀晃动而产生噪音;其中,所述导风体100的高度方向为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轴线方向。
在示例一中,第一扇叶110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扇叶120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三扇叶130具有第三宽度;第一宽度的值、第二宽度的值和第三宽度的值可以均相同,也可以均不相同。
作为一示例,所述第一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二宽度的值,所述第二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度的值;也即,第一扇叶110最宽,第三扇叶130最窄。
这里,扇叶的宽度是指从扇叶的根部到扇叶的端部所形成的宽度;如图2所示,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是指从第一扇叶的根部111到第一扇叶的端部112所形成的宽度;第二扇叶120的宽度是指从第二扇叶的根部121到第二扇叶的端部122所形成的宽度;第三扇叶130的宽度是指从第三扇叶的根部131到第三扇叶的端部132所形成的宽度。
这里,第一扇叶的端部112、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122和所述第三扇叶的端部132均与所述固定部140可以具有相同的距离,如图1所示;当然,第一扇叶的端部112、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122和所述第三扇叶的端部132也可以均与所述固定部140具有不相同的距离。
在示例一中,所述第三扇叶130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同;可以现解为,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均为第一扇叶110的一部分;当第一扇叶的端部112、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122和所述第三扇叶的端部132均与所述固定部140具有相同的距离,且第一扇叶110、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的设置方向相同时,所述第三扇叶130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一部分在圆周方向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扇叶120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二部分在圆周方向的投影重合;可以理解为导风体100均由第一扇叶组成,将部分第一扇叶的根部111去除部分形成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根部去掉体积大的第一扇叶110形成第三扇叶130,根部去掉体积小的第一扇叶110形成第二扇叶120。
在示例一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扇叶110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β1,所述第二扇叶120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β2,所述第三扇叶130具有第三进口安装角β3;其中,所述第一进口安装角β1、所述第二进口安装角β2和所述第三进口安装角β3均相同;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相邻第一扇叶110之间的空气能够顺势进入第一扇叶110和第二扇叶120之间,第一扇叶110和第二扇叶120的空气能够顺势进入第一扇叶110和第三扇叶130之间、以及进入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之间;能够减小风阻,阻止空气产生绕动,阻止空气产生涡流,从而能够大大地降低导风装置的噪音。
在一应用场景中,导风体100包括第一扇叶110、第二扇叶120和第三扇叶130,导风体100的形状如图1所示,导风体100的直径为60mm,导风体100的高度为20mm,导风体100大体为柱状结构。
表1:导风装置在定转2000rpm(转每分钟)下的PQ数据。
Ps | Q | P<sub>STP</sub> | Q<sub>STP</sub> |
mmAq | CFM | mmAq | CFM |
3.08 | 0.00 | 3.14 | 0.00 |
2.89 | 0.50 | 2.95 | 0.50 |
2.63 | 0.99 | 2.68 | 0.99 |
2.49 | 1.35 | 2.54 | 1.35 |
2.13 | 1.91 | 2.17 | 1.91 |
1.68 | 2.49 | 1.72 | 2.49 |
1.23 | 3.06 | 1.26 | 3.06 |
0.86 | 3.60 | 0.88 | 3.60 |
0.58 | 3.95 | 0.59 | 3.95 |
0.01 | 4.63 | 0.01 | 4.63 |
表2:只设置第一扇叶110的风扇在定转2000rpm(转每分钟)下的PQ数据。
在表1和表2中,Ps为导风装置的风压,mmAq为风压单位毫米水柱;Q为导风装置的风流量,CFM为风流量单位立方英尺每分钟;Pstp为导风装置在标准状态下的风压;Qstp为导风装置在标准状态下的风流量;其中,图12为对应表1的PQ曲线。通过表1、表2和图12可见导风装置在定转2000rpm(转每分钟)下的效率大大提升,且导风装置的噪音可以控制在17dBA内。当导风装置在定转3000rpm(转每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6.89CFM的风流量和7.82mmAq静压,大大地提高了导风装置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一表面113的曲率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二表面114的曲率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变化;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111至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112的方向,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二表面114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一表面113为形成所述第一扇叶110厚度的两相对表面,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110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扇叶110的表面的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在本实现方式中,导风装置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导风装置为轴流风扇,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110能够使空气沿所述固定部140的周向方向流动;空气会在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形成涡流而产生噪音,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一表面113的曲率和所述第一扇叶110的第二表面114的曲率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变化,也即,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均由多个曲面组成,能够减小空气在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形成涡流,从而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扇叶110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扇叶11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椭圆形。
这里,第一扇叶110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二,所述第一扇叶110在圆周方向的截面为翼型;这里,所述第一扇叶110在圆周方向的截面是指由圆柱面与所述第一扇叶110相交而形成的截面;其中,圆柱面的轴线与导风体100的轴线共线。
在示例二中,所述翼型截面的弦长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可以逐渐增大,所述翼型截面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可以逐渐减小,所述翼型截面的面积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110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扇叶110的表面的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这里,如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A点的圆柱面A2与第一扇叶110相交形成截面A1;同理,通过B点的圆柱面与第一扇叶110相交形成截面B1;通过C点的圆柱面与第一扇叶110相交形成截面C1;通过D点的圆柱面与第一扇叶110相交形成截面D1;这里,A点、B点、C点和D点依次位于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上,如图10所示,截面A1的厚度H1、截面B1的厚度H2、截面C1的厚度H3和截面D1的厚度H4逐渐减小;如图11所示,截面A1的弦长L1、截面B1的弦长L2、截面C1的弦长L3和截面D1的弦长L4逐渐增大;以便使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的曲率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逐渐变化,能够大大减小空气在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形成涡流,从而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同时,由于所述翼型截面的面积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截面较小的第一扇叶110能够在导风体100的中部吸入更多的空气,通过截面较大的第一扇叶110能够在导风体100的边缘推动更多的空气转动,通过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截面逐渐增大的第一扇叶110能够大大提高第一扇叶110推动空气的面积,大大提高导风装置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所述翼型截面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在增大第一扇叶110推动空气的面积的同时,通过第一扇叶110较厚的部分与固定部140连接,还能够增大所述第一扇叶110与固定部140的连接强度;将第一扇叶110设计成不同厚度,还为了更好的使导风装置获得要求的流量和压力,同时减小阻力,降低噪声,降低功耗。
表3为表面曲率不变的风扇与本申请导风装置数据对比表。
在表3中,RPM为转速的单位转每分钟;P-Max为最大风压,mmH2O为风压单位毫米水柱;Q-Max为最大风量,CFM为风流量单位立方英尺每分钟;dBA为噪音单位。其中,图13为对应表3的PQ曲线。通过表3和图13可见本申请导风装置在定转4300rpm(转每分钟)时的噪音为55dBA,表面曲率不变的风扇在定转3500rpm(转每分钟)时的噪音为56dBA;且本申请导风装置在最大风压达到12.23mmH2O,最大风量达到119.2CFM;本申请导风装置在相同噪音的情况下,导风装置的性能PQ得到大大提升,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本申请导风装置在同等转速的情况下,噪音会大大降低。
当然,所述翼型截面的弦长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相同;所述翼型截面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扇叶11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相同。
在本示例二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扇叶110在圆周方向弯曲,第一扇叶110的弯曲方向与导风体100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111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140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一直线F1,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112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140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二直线F2,所述第一直线F1与所述第二直线F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E;其中,所述第一夹角E的角度值大于零度;也即,第一扇叶110在圆周方向弯曲,第一扇叶110的弯曲方向与导风体100的旋转方向相同,弯曲状的第一扇叶110能够大大降低导风装置的噪声。
这里,第一夹角E的值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夹角E的值在0度至60度的范围内。又例如,第一夹角E的值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作为一示例,第一夹角E的值为50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导风装置,所述固定部14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100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能够降低导风装置产生的噪音,大大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应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体;
所述导风体包括:
固定部,位于所述导风体的中部,用于与驱动所述导风体转动的动力机构连接;
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风体能够阻止空气产生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体还包括:
连接部,呈封闭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周侧,与所述第一扇叶组中的第一扇叶固定连接;
第二扇叶组;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之间;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扇叶组中的第二扇叶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体还包括:
第三扇叶组;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扇叶组中的第三扇叶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的空气产生涡流;
其中,所述相邻扇叶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扇叶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均呈辐射状向远离所述固定部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扇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扇叶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三扇叶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二宽度的值,所述第二宽度的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度的值;扇叶的宽度是指从扇叶的根部到扇叶的端部所形成的宽度;
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和所述第三扇叶的端部均与所述固定部具有相同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三扇叶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在所述导风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导风体的高度方向为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轴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扇叶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二扇叶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三扇叶具有第三进口安装角;
其中,所述第一进口安装角、所述第二进口安装角和所述第三进口安装角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表面的曲率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变化;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至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扇叶的第一表面为形成所述第一扇叶厚度的两相对表面;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扇叶的表面的空气产生涡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装置,
所述第一扇叶在圆周方向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截面的弦长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翼型截面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翼型截面的面积在所述第一扇叶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在圆周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扇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导风体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扇叶的根部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一直线,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后缘点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之间形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零度;
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扇叶能够使空气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方向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3936.2A CN111425453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导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3936.2A CN111425453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导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25453A true CN111425453A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5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43936.2A Pending CN111425453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导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2545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8101A (zh) * | 2021-09-24 | 2023-03-28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口及车辆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6446A1 (en) * | 2007-03-16 | 2008-09-18 | Sony Corporation | Centrifugal impeller, fa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1598138A (zh) * | 2009-07-07 | 2009-12-09 | 西安交通大学 | 二次分流叶片式离心叶轮 |
CN204900286U (zh) * | 2015-07-24 | 2015-12-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
CN204900330U (zh) * | 2015-08-06 | 2015-12-2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叶轮、离心风扇及家用电器 |
CN205423312U (zh) * | 2016-03-15 | 2016-08-03 | 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扇叶不等长之离心扇 |
CN107100891A (zh) * | 2017-06-23 | 2017-08-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CN107448415A (zh) * | 2017-08-23 | 2017-12-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风扇 |
CN108488099A (zh) * | 2018-03-28 | 2018-09-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风扇及电子设备 |
CN109707647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10243936.2A patent/CN1114254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6446A1 (en) * | 2007-03-16 | 2008-09-18 | Sony Corporation | Centrifugal impeller, fa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1598138A (zh) * | 2009-07-07 | 2009-12-09 | 西安交通大学 | 二次分流叶片式离心叶轮 |
CN204900286U (zh) * | 2015-07-24 | 2015-12-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
CN204900330U (zh) * | 2015-08-06 | 2015-12-2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叶轮、离心风扇及家用电器 |
CN205423312U (zh) * | 2016-03-15 | 2016-08-03 | 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扇叶不等长之离心扇 |
CN107100891A (zh) * | 2017-06-23 | 2017-08-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CN107448415A (zh) * | 2017-08-23 | 2017-12-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风扇 |
CN109707647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 |
CN108488099A (zh) * | 2018-03-28 | 2018-09-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风扇及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等: "《电机与传动节能技术》", 30 April 1986,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孙立群等: "《空调器检修技术快易通》", 30 June 201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8101A (zh) * | 2021-09-24 | 2023-03-28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口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82026B1 (ko) |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EP1979623B1 (en) | Improved impeller and fan | |
EP3009686B1 (en) | Impeller and fluid machine | |
US20070025846A1 (en) | Vortical flow rotor | |
US20190226492A1 (en) | Serrated fan blade, axial fan, and centrifugal fan | |
TW201014983A (en) | Centrifugal fan and air flow machine using the same | |
CN209959503U (zh) | 对角风扇 | |
US7186080B2 (en) | Fan inlet and housing for a centrifugal blower whose impeller has forward curved fan blades | |
KR101913147B1 (ko) | 후향 이중구배 단면 형상 깃 원심임펠러 | |
JP3516909B2 (ja) | 遠心送風機 | |
JP2001501284A (ja) | 軸流ファン | |
WO2021208496A1 (zh) | 混流风轮、风机组件、动力系统、风扇 | |
KR20140125287A (ko) | 연료전지 차량용 공기 블로워 | |
CN111425453A (zh) | 一种导风装置 | |
WO2019172422A1 (ja) | ディフューザベーン及び遠心圧縮機 | |
CN219299603U (zh) | 离心风机叶轮、离心风机组件及通气治疗设备 | |
CN112460065A (zh) | 叶轮及其风扇 | |
JP2003180051A (ja) | 全閉外扇形回転電機の回転羽根 | |
CN110630536A (zh) | 风扇和电力机械总成及其方法 | |
CN109026765A (zh) | 用于离心风机的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 |
CN111911425B (zh) |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115899822A (zh) | 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 |
WO2021143044A1 (zh) | 离心风机以及送风装置 | |
JP2001012389A (ja) | 多翼ファンの羽根車 | |
JP3276011B2 (ja) | 遠心ポンプの羽根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