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5664B -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05664B CN111405664B CN201910004576.8A CN201910004576A CN111405664B CN 111405664 B CN111405664 B CN 111405664B CN 201910004576 A CN201910004576 A CN 201910004576A CN 111405664 B CN111405664 B CN 1114056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erence
- frequency band
- self
- lte
- harmo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5G NR(New Radio,新空口)终端将支持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NR等多种制式以及在多个载波上多个制式同时工作的情况。如在5th-GenerationNSA(None Stand Alone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在LTE与NR收发链路同时工作时,会存在多个频段间收发信号的自干扰。按照对终端干扰的来源,将干扰划分为谐波干扰、互调干扰两类。
谐波干扰:当输入为单音信号f1时,输出信号就包含了2f1、3f1等高次谐波分量。如果谐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落入另一接收频段时就造成了谐波干扰。
互调干扰:当输入信号包含多个频率分量时,输出就包含了这些频率分量的各阶互调产物。以输入两个频率分量f1和f2为例,输出会包含二阶互调(f1±f2)、三阶互调(2f1±f2、f1±2f2)等。如果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段就会造成互调干扰。该干扰多发生在高低频同发场景,外界信号倒灌入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发射链路场景等,如LTE语音和5G数据并发,LTE信令和5G数据并发等。
目前资源调度算法仍为全带宽都可用的资源调度,难以规避谐波或者互调自干扰对终端性能造成的影响,因此,如何避免LTE与NR收发链路同时工作时产生的自干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二次谐波和二阶互调的干扰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产生谐波干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静态干扰协调的示意图;
图5为产生互调干扰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静态干扰协调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提供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前,先对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的影响情况进行介绍。
对于谐波干扰,三次以上谐波幅度较小,影响可不考虑,本发明实施例在描述上主要考虑二次谐波分量,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协调方法不限于在二次谐波干扰场景下的应用,同时适应于多次谐波干扰的场景。
对于互调干扰,互调失真中二阶失真幅度最大,阶数越高失真幅度越小,一般来说三阶以上互调失真幅度较小在多数场景下带来的影响可不考虑。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描述上主要基于二阶互调展开,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协调方法不限于在二阶互调干扰场景下的应用,同时适应于多阶互调干扰的场景。
按照目前LTE和NR的频段分析,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复用)1.8G实际使用频段(上行1735-1755MHz、下行1830-1850MHz),NR为3500-3600MHz为例,二次谐波和二阶互调的干扰情况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LTE上行(LTE UL)使用频段f1的频率范围是1735-1755MHz,二次谐波2f1的频率范围是2470-3510MHz,二次谐波干扰了NR的低端频谱。NR使用频段f2的频率范围是3500-3600MHz,二阶互调f2-f1的频率范围是1765-1845MHz,考虑受干扰频段前后的保护带宽,图1示出了二阶互调的范围为1745-1865MHz,二阶互调干扰了整个LTE的下行频段。
图1是假设全频段调度可能产生干扰的最大频率范围,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干扰情况并不完全如图1所示,需要根据终端实际上下行调度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位置计算对应的干扰频段,且在该受干扰频段前后最好还需预留10M左右保护带宽,以防止干扰造成的降敏对终端性能的影响。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具体地,EN-DC(E-UTRA NR Dual Connectivity,E-UTRA和NR双连接)终端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在LTE与NR收发链路同时工作时,会存在多个频段间收发信号的自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NR和LTE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来避开干扰。多个载波的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均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按照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约定的频域位置为预先计算出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受自干扰影响的频段。
S12、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具体地,非EN-DC用户只能在单个载波传输,因此不会产生自干扰。当存在自干扰的场景,基站区分用户类型进行调度,EN-DC(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优先调度不产生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非EN-DC用户(或只能在单个载波传输的用户)优先调度在可能产生干扰的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法,预先计算出NR和LTE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判断是否开启干扰协调方案,对LTE和NR现有调度算法的改动很小,且不需要X2口交互信息,能够充分利用空口资源,尽可能的避免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网络用户数越多时能够成功避开干扰的概率越高。
具体地,判断是否开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域资源协调方案的条件可以是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计算是否存在谐波或互调干扰,当计算出存在干扰时则启动该方案,开启后所有调度队列内的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和非EN-DC用户分别按照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该限制不随时间变化,只随着组网频段的变化而变化。
判断是否开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域资源协调方案的条件也可以是在配置了辅小区/辅载波的前提下,根据基站侧半静态或动态去激活辅小区/辅载波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谐波或互调干扰,如存在干扰则开启该方案。开启后调度队列内的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和非EN-DC用户分别按照预先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采用该判断条件需要多个载波之间交互其他载波是否去激活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情况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具体地,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产生自干扰和受自干扰影响的频段,从而配置出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次谐波的LTE上行频段以及对应的受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图3示出了产生谐波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LTE上行(UL,)的谐波落入5G NR接收频段,造成了谐波干扰。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S11具体包括:
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静态干扰协调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上行1735-1755MHz、下行1830-1850MHz、NR为3500~3600MHz时,需规避二次谐波干扰,则对EN-DC用户NR侧下行从高频开始调度,LTE侧对EN-DC用户上行优先调度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PRB,即LTE EN-DC用户优先从低频开始调度,非LTE EN-DC用户(LTE用户)上行优先从高频调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计算对应的受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配置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图5示出了产生互调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LTE上行(UL,)和5G NR上行同时传输信号时,产生的互调信号落入了LTE接收频段,造成了互调干扰。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S11具体包括:
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NR上行频段,或者在LTE侧使用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如图4所示,如需规避二阶交调干扰时,则对EN-DC用户NR侧上行从低频开始调度,LTE侧下行从高频开始调度。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静态干扰协调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NR在3400-3500MHz时,无交调干扰,需规避二次谐波干扰,则对EN-DC用户NR侧下行从低频开始调度。LTE侧,EN-DC用户上行优先从高频开始调度,LTE用户上行优先从低频开始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协调方法可以不同时开启LTE及NR系统的频选调度特性,当和其他需要限制调度起始位置的特性同时开启时,需兼顾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取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根据二次谐波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根据二阶互调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和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具体地,NR和LTE的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均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但不限制只从带宽的两头开始调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对EN-DC用户的可能受干扰或产生干扰的频段降低优先级调度,即优先调度不干扰或不受干扰的频段,这些频段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某一个频段或多个频段,多个频段可以根据受干扰程度设定不同的调度优先级(受干扰越严重调度优先级越低),从而减少同一个用户自干扰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时分调度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通过网络侧协商好的预置的时分调度方式,固定地联合调度多个载波时域资源,从而避开谐波和互调干扰。
时域可调度位置均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可根据干扰情况设置多个不同调度优先级。
具体地,当存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可能存在谐波和互调干扰时,可通过联合调整多个载波的时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的方法规避干扰,即可通过网络侧协商好的预置的时分调度方式固定调度多个载波,通过时分的方式避开干扰。例如,要规避NSA(None Stand Alone,非独立式)谐波干扰,则同一个终端的LTE上行业务和NR下行业务可时分发送;要规避NSA互调干扰,则同一个终端的LTE上行业务和LTE下行业务可时分发送,或LTE上行业务和NR上行业务时分发送。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装置包括第一调度单元11和第二调度单元12,其中:
所述第一调度单元11,用于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具体地,EN-DC(E-UTRA NR Dual Connectivity,E-UTRA和NR双连接)终端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在LTE与NR收发链路同时工作时,会存在多个频段间收发信号的自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整NR和LTE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来避开干扰。多个载波的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均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按照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约定的频域位置为预先计算出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受自干扰影响的频段。
所述第二调度单元12,用于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具体地,非EN-DC用户只能在单个载波传输,因此不会产生自干扰。当存在自干扰的场景,基站区分用户类型进行调度,EN-DC(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优先调度不产生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非EN-DC用户(或只能在单个载波传输的用户)优先调度在可能产生干扰的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干扰协调装置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案,预先计算出NR和LTE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判断是否开启干扰协调方案,对LTE和NR现有调度算法的改动很小,且不需要X2口交互信息,能够充分利用空口资源,尽可能的避免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网络用户数越多时能够成功避开干扰的概率越高。
具体地,判断是否开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域资源协调方案的条件可以是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计算是否存在谐波或互调干扰,当计算出存在干扰时则启动该方案,开启后所有调度队列内的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和非EN-DC用户分别按照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该限制不随时间变化,只随着组网频段的变化而变化。
判断是否开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域资源协调方案的条件也可以是在配置了辅小区/辅载波的前提下,根据基站侧半静态或动态去激活辅小区/辅载波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谐波或互调干扰,如存在干扰则开启该方案。开启后调度队列内的EN-DC(或具有在多个载波同时传输能力的用户)和非EN-DC用户分别按照预先约定的频域位置进行调度。采用该判断条件需要多个载波之间交互其他载波是否去激活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情况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具体地,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产生自干扰和受自干扰影响的频段,从而配置出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次谐波的LTE上行频段以及对应的受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计算对应的受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配置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度单元11,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度单元11,还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NR上行频段,或者在LTE侧使用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根据二次谐波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根据二阶互调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和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具体地,NR和LTE的频域资源分配起始位置或优先调度位置均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但不限制只从带宽的两头开始调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对EN-DC用户的可能受干扰或产生干扰的频段降低优先级调度,即优先调度不干扰或不受干扰的频段,这些频段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某一个频段或多个频段,多个频段可以根据受干扰程度设定不同的调度优先级(受干扰越严重调度优先级越低),从而减少同一个用户自干扰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2的方法。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总线2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21上并可在处理器2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存储器21、处理器22通过所述总线2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2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1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2的方法。
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2的步骤。
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自干扰场景下EN-DC用户按照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影响的频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开自干扰。
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所述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是基于静态干扰协调方法计算确定的;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情况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次谐波的LTE上行频段以及对应的受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计算对应的受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配置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所述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包括:
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所述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还包括:
在LTE侧使用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上行频段,或者在NR侧使用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的NR上行频段,或者在LTE侧使用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根据二次谐波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根据二阶互调干扰程度,对EN-DC终端,分别将不产生二阶互调干扰和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频段配置为多个设定有不同调度优先级的子频段。
5.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在5G非独立组网场景下,当LTE链路和NR链路同时收发信号时,对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预先配置的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对非EN-DC终端,在LTE侧或NR侧使用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进行上下行调度;
所述不产生自干扰或不被自干扰的频段是基于静态干扰协调方法计算确定的;
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组网条件或者多载波工作的情况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自干扰或被自干扰的频段;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自干扰和不被自干扰的频段;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次谐波的LTE上行频段以及对应的受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次谐波时,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次谐波干扰的LTE上行频段和不被二次谐波干扰的NR下行频段;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计算当前网络的组网频段中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计算对应的受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自干扰来自二阶互调时,根据计算结果对EN-DC终端配置不产生二阶互调的LTE上行频段和NR上行频段,并配置不被二阶互调干扰的LTE下行频段。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的步骤。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04576.8A CN11140566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04576.8A CN11140566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05664A CN111405664A (zh) | 2020-07-10 |
CN111405664B true CN111405664B (zh) | 2023-01-20 |
Family
ID=7143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04576.8A Active CN11140566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056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88576B (zh) * | 2020-09-22 | 2023-03-2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5g终端在业务并发时的功耗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4005B (zh) * | 2017-05-27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能力信息上报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8990153B (zh) * | 2017-06-02 | 2021-05-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BR112019026206A2 (pt) * | 2017-06-15 | 2020-06-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m sinal, dispositivo de rede em que o dispositivo de rede é um primeiro dispositivo de rede, dispositivo terminal em que o dispositivo terminal é um primeiro dispositivo terminal |
CN109067425B (zh) * | 2018-08-27 | 2020-03-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1-03 CN CN201910004576.8A patent/CN11140566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05664A (zh) | 2020-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323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 |
JP6815402B2 (ja) | 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9826429B2 (en) | Joint WLAN power and rate control to mitigate co-located LTE TDD interference | |
JP6740415B2 (ja) | ライセンス不要アクセスについてのプリアンブルについて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11132349B (zh) | 频谱带宽调整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EP313507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spanning both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 |
US11128412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1050653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osition of frequency resource | |
WO2012097738A1 (zh) | 一种调整频域资源分布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60316376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 |
WO2021147955A1 (zh)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11996959B2 (en) |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JP2020529141A (ja) | 信号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
CN111405664B (zh) | 5g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
US935755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operating entity systems | |
US20240314752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944346B (zh)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 |
US10631318B2 (en) | Resource divi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1800793B (zh) | 一种干扰的优化方法、装置 | |
CN111800792B (zh) | 一种资源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002926B (zh) | 双载波方案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TWI869852B (zh) | 用於最大功率降低之射頻要求及測試方法 | |
US20240357566A1 (en) |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 |
WO2024067595A1 (zh) |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US20230354427A1 (en) | Listen bandwidth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