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397651A - 一种标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7651A
CN111397651A CN202010230678.4A CN202010230678A CN111397651A CN 111397651 A CN111397651 A CN 111397651A CN 202010230678 A CN202010230678 A CN 202010230678A CN 111397651 A CN111397651 A CN 111397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portion
connecting portion
fixed
pole
join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06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连军
张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06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7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7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76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1154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36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8/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D1/00 - G01D15/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校准领域,提供一种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组件,固定连接于底座;以及横梁组件,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关节机构,连接部安装于立架组件;关节机构连接于第一横梁部与连接部之间,或连接于第二横梁部与连接部之间;关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在两固定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块;旋转连接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旋转连接块的另一端,以使第一横梁部或第二横梁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旋转并折叠;其中,第一横梁部和第二横梁部的旋转方向相同。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关节机构可使横梁组件折叠,可减小标定支架的体积,以方便装运。

Description

一种标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定支架。
背景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震动、碰撞、环境温湿度等均会使上述传感器的物理安装状态发生改变,故需要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标定。
对上述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时,通常会在标定支架的横梁上挂载标定元件,以对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标定支架及横梁的体积比较大、占地面积也大,组装复杂,且难以搬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标定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标定支架难以搬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定支架,包括:
底座;
立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
所述横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关节机构,所述关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块;
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或所述第二横梁部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旋转并折叠;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部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旋转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末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末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穿过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与所述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旋转连接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高度,且所述旋转连接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旋转连接块呈Z型或工型,增大所述第一横梁部或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的收容腔,所述关节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或者,所述第二横梁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的收容腔,所述关节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关节机构,一个所述关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另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当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叠时,所述横梁组件呈S型。
可选地,还包括搭扣结构,所述搭扣结构包括第一搭扣件和第二搭扣件;
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连接部两者之一的一端铰接一个所述第一搭扣件,另一者的一端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搭扣件,所述第一搭扣件和第二搭扣件可相互搭扣,将所述第一横梁部扣紧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立架组件包括固定立杆和移动立杆,所述固定立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移动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杆内,并且所述移动立杆可以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可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或所述固定立杆;
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时,所述横梁组件可由所述移动立杆带动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中,通过关节机构,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折叠,且所述第一横梁部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旋转方向相同,在所述横梁组件折叠后,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使横梁组件的折叠不受横梁组件长度的影响,从而减小所述标定支架的体积,以方便装运。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横梁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关节机构与横梁的连接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横梁的展开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横梁的折叠示意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搭扣件和第二搭扣件相互搭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立架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标定支架100,包括底座10,立架组件20以及横梁组件30,所述立架组件2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横梁组件30包括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连接部36,所述连接部36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20,所述连接部3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连接部3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
所述横梁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关节机构38,所述关节机构38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
所述关节机构38包括第一固定件381、第二固定件38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和第二固定件382之间的旋转连接块383。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81,所述第二固定件382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旋转并折叠;其中,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相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也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背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展开。
所述“安装”包括焊接安装等固定安装,也包括可拆卸安装。
所述横梁组件30可用于挂载标定元件,例如,多线激光器200、标定标靶、雷达反射或吸收装置等,以对车载辅助驾驶系统进行标定。
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二横梁部34和所述连接部36构成横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背两侧相向地转动,即第一横梁部32与第二横梁部34的旋转方向相同,同为顺时针枢转,或同为逆时针枢转。此种情况中,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在折叠状态时位于连接部36的相向两侧上。例如,它们可以一个向上折叠一个向下折叠,或者一个向前折叠一个向后折叠,折叠后的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与连接部36紧贴放置,并且通过可松开的固定装置固定在连接部36上,可减小所述标定支架100的体积,以方便装运。当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一个向上折叠一个向下折叠,或者一个向前折叠一个向后折叠时,连接部36的长度可以相对较短。同样地,为了进一步减小标定支架100所占用空间,横梁组件30可以从立架组件20上取下来,携带到需要使用的地方后,再安装在立架组件20上。
可选的,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也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的同一侧相向地转动,即第一横梁部32与第二横梁部34的旋转方向相反,若二者中的一个为顺时针枢转,则二者中的另一个为逆时针枢转。在此种情况下,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在折叠状态时位于连接部36的同一侧上。例如,它们可以一起向下折叠,也可以一起向上、向前、向后折叠。可选的,当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向下折叠时,连接部36的长度可以相对较短,并且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呈下垂状态,这样横梁组件30可以无需从立架组件20上取下来,标定支架100占用空间也会显著减小,可以方便使用交通工具携带。当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向上、向前、向后折叠时,可以设置使横梁转动的装置,从而使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的最终折叠方向向下,也可以使得这两者呈下垂状态;或者可以使连接部36的长度相对较长,折叠后得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可以与连接部36紧贴放置,并且通过可松开的固定装置固定在连接部36上。在后一种情况中,为了进一步减小标定支架100所占用空间,横梁组件30可以从立架组件20上取下来,携带到需要使用的地方后,再安装在立架组件20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横梁组件30的折叠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横梁可以折叠为两端,此时没有连接部36;横梁也可以折为四段或更多段。但优选为三段,因为这使得横梁中段无断口,那么可以在中段处只使用一个紧固部件,就可以将横梁稳定且平衡地固定在立杆上。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机构38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另一个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或连接部36的壁管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或连接部36的壁管之外。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固定件381的末端设有第一凸起3811,所述第二固定件382的末端设有第二凸起3821,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84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3811,所述第二凸起3821通过第二销轴385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38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81末端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凸起3821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382末端的中部位置。
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销轴384和所述第二销轴385穿过的第一销轴孔3831和第二销轴孔3832。
所述第一凸起3811和所述第二凸起3821上与所述第一销轴孔3831和第二销轴孔383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3812和第二安装孔3822。所述第一销轴38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812和所述第一销轴孔3831,将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81;所述第二销轴385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3822和所述第二销轴孔3832,将所述第二固定件382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销轴384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812和所述第一销轴孔3831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所述第二销轴385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822和所述第二销轴孔3832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所述第一销轴384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812和所述第一销轴孔3831之间存在摩擦,同样地,所述第二销轴385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822和所述第二销轴孔3832存在摩擦,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在外力作用下才可绕所述连接部36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连接块383呈Z型,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81的高度,且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82的高度。
所述旋转连接块383设置成Z型,增大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旋转角度,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可绕所述连接部36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度,同时在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绕所述连接部36旋转时,旋转平稳。
所述第一销轴38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81的高度,所述第二销轴38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82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销轴384安装好后,所述第一销轴384的顶端和底端均不超过所述第一固定块38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所述第二销轴385安装好后,所述第二销轴385的顶端和底端均不超过所述第二固定块382的顶表面和底表面。
所述第一固定块38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是相对于所述第一销轴384安装的方向所述第一固定块381所对应的表面。
同样,所述第二固定块382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是相对于所述第二销轴385的安装的方向所述第二固定块382所对应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旋转连接块383也可以为“工”型,所述第一凸起3811和所述第二凸起3821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连接块383的两个开口内。
当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连接部36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38的收容腔时,两个收容腔内分别设有限位装置,以限制关节机构38的行程,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收容腔的长度之和需大于或等于所述关节机构38完全展开的长度,以使所述关节机构38可完全收容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收容腔和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
同样,当所述第二横梁部34和所述连接部36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38的收容腔时,两个收容腔内分别设有限位装置,以限制关节机构38的行程,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与所述连接部36之间,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收容腔的长度之和需大于或等于所述关节机构38完全展开的长度,以使所述关节机构38可完全收容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收容腔和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
所述关节机构38完全展开的长度的是指所述第一固定件38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82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关节机构38所展示状态的整体长度。
当只有所述连接部36上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38的收容腔时,所述第二固定件382完全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的内壁,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382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内壁一体成型,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且所述关节机构38可完全收容于所述连接部36的收容腔。
同样,当只有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上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38的收容腔时,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完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36的内壁,或者所述第一固定件381与所述连接部36的内壁一体成型,所述关节机构38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收容腔或第二横梁部34的收容腔,且所述关节机构38可完全收容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收容腔或第二横梁部34的收容腔。
请参阅图5,当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82位于同一平面时,用力将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朝所述连接部36推,使所述关节机构38完全收容于所述连接部36和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之间,所述连接部36和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抵接,使得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
向背离所述连接部36的方向拉动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使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外露于所述连接部36,所述第二固定件382外露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并使所述第二固定件382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8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
在所述连接部36较短时,请参阅图6,可使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背两侧相向地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折叠后的横梁组件30呈S型。
在所述连接部36较长时,可使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的同一侧相向地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同一侧,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或者可使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背两侧相向地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固定件381也可以不收容于所述连接部36内部,所述第二固定件382也可以不收容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所述第二横梁部34内部,例如,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部36的外壁,所述第二固定件382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外壁或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外壁,在所述横梁组件30展开或折叠时,通过一个锁紧件进一步固定所述横梁组件30,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稳定地处于展开或折叠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固定件38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82也可以不通过所述旋转连接块383连接在一起,两者并不连接,但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与连接部36的外壁通过一个额外的转轴连接在一起,这也能实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与连接部36之间可枢转的连接。
请参阅图7,为了增加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分别与连接部36的卡合力度,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可挂载重量更大的标定元件,所述标定支架100还可以包括搭扣结构40,一个所述搭扣结构40连接于第一横梁部32与连接部36之间,另一个所述搭扣结构40连接于第二横梁部34与连接部36之间。
每个所述搭扣结构40包括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所述连接部36上设置有第一搭扣件42,所述第一搭扣件4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部36,所述第一搭扣件42铰接于所述连接部36的一端设置有扳动部422,所述第一搭扣件42的另一端设置有拉钩杆424,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上设置有第二搭扣件44,所述第二搭扣件44设置有搭扣部444。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所述第二横梁部34与连接部36的铰接处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一侧,所述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另一侧。当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展开时,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分别与所述连接部36接触,所述拉钩杆424扣紧于所述搭扣部444。扳动所述扳动部422,所述拉钩杆424脱离所述搭扣部444,所述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可相分离,使得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折叠。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所述第一搭扣件42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或第二横梁部34,所述第二搭扣件44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可以配合关节机构38使用,即此时在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及连接部36内壁内有关节机构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扣件42和第二搭扣件44也可以单独使用,即此时在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及连接部36内壁内无关节机构38。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架组件20可以包括固定立杆22和移动立杆24,所述移动立杆24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所述移动立杆24可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使用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套设连接的方式,所述立架组件20的高度可以减为接近原来的一半,配合所述横梁组件30的折叠,可以使所述立架组件20非常适合放置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后尾箱内携带。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视需要将所述固定立杆作为内杆,所述移动立杆作为外杆。
可选的,所述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分别为方通,所述移动立杆24紧密地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可使得所述移动立杆24仅能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并且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朝其它方向运动。这种构造对标定支架100实现可折叠非常重要,因为在标定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标定支架100各部件之间固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有可能在固定立杆22的外表面固定一个激光器,使用该激光器来定位车辆中心轴线,从而确定横梁组件30上所携带标靶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如果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有些许变化,都会使标定精度受到影响,或者需要增设额外的微调机构来弥补。如果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较大,还有可能导致增设的额外微调机构失效。因此,在套叠方式下,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之间除了沿长度方向之外的相对运动,例如相对转动,是需要排除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同为方通,这样能确保两者之间只发生沿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也可为其它形状的管材,例如,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的管材,可使得所述移动立杆24仅能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并且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朝其它方向运动。此处“相互配合”不一定要求固定立杆22与移动立杆24的截面必须相同,例如设置在外的固定立杆22的截面可以为六边形,设置在内的移动立杆24的截面可以为与该六边形相接的四边形,同样可以实现使得移动立杆24仅能沿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固定立杆22移动的效果。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的截面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椭圆形的圆柱形管材,椭圆形的截面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固定立杆22上安装一个驱动机构(图未标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可为齿轮箱传动、丝杠传动、同步带传动等,只要能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即可,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911067124.0中所描述的驱动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立杆24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壁设置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固定立杆22的顶端,当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至所述限位部抵触所述凸缘时,所述移动立杆24停止移动,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脱离所述固定立杆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立杆22上安装有紧固机构,用于将所述移动立杆24固定于需要的位置,例如,所述紧固机构可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立杆22,并且与所述固定立杆22螺纹配合,当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转动所述螺钉,使其抵紧所述移动立杆24,使所述移动立杆24固定于需要的位置。反方向转动所述螺钉,使其脱离所述移动立杆24,所述移动立杆24便可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所述连接部36可通过一个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或所述固定立杆22,例如,所述紧固件可为U型角码,所述U型角码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或所述固定立杆22,所述连接部36固定于所述U型角码的U型槽内。
在所述连接部36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时,所述横梁组件30可由所述移动立杆24带动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请复参阅图1,所述底座10包括底座本体12,滚轮14、高度调节件16和拉环18。
所述底座本体12为三角爪状,包括三个爪部,三个所述爪部分别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底座本体12可由金属材料制得。
所述滚轮14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2的底表面,所述滚轮1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每个所述滚轮14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爪部的末端,用于方便移动所述底座本体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14为万向移动滚轮,使得所述底座本体12可以前后左右任意移动。
所述高度调节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2,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件16为调节旋钮,数量为三个,旋钮下方包含至少一段螺旋杆,该螺旋杆与底座处通孔的螺纹相配合,可以实现高度调节。每个所述高度调节件16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爪部,并且靠近对应的一个所述滚轮14,三个所述高度调节件16呈正三角形分布。
所述拉环18可以安装于其中的一个所述爪部的上表面,用于方便拉动所述标定支架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化,而不限于为三角爪状,例如所述底座本体12可为矩形或圆形;所述滚轮14和所述高度调节件16的数量可以分别根据实际需求增减,例如,对于三角爪状的底座本体12,高度调节件可以为两个,再配合一个固定高度的支脚以调节底座本体12的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通过关节机构38,可使所述第一横32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且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在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后,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36的相对两侧,使所述横梁组件30的折叠不受横梁长度的影响,同时所述横梁组件3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20,从而减小所述标定支架100的体积,以方便装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立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
所述横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关节机构,所述关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所述关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块;
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一横梁部或所述第二横梁部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旋转并折叠;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部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旋转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末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末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穿过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与所述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高度,且所述旋转连接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块呈Z型或工型,增大所述第一横梁部或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的收容腔,所述关节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或者,所述第二横梁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收容所述关节机构的收容腔,所述关节机构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关节机构,一个所述关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另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当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叠时,所述横梁组件呈S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搭扣结构,所述搭扣结构包括第一搭扣件和第二搭扣件;
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连接部两者之一的一端铰接一个所述第一搭扣件,另一者的一端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搭扣件,所述第一搭扣件和第二搭扣件可相互搭扣,将所述第一横梁部扣紧于所述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架组件包括固定立杆和移动立杆,所述固定立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移动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杆内,并且所述移动立杆可以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可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或所述固定立杆;
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时,所述横梁组件可由所述移动立杆带动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CN202010230678.4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标定支架 Pending CN111397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678.4A CN111397651A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标定支架
PCT/CN2021/081154 WO2021190363A1 (zh) 2020-03-27 2021-03-16 一种标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678.4A CN111397651A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标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7651A true CN111397651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0678.4A Pending CN111397651A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标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7651A (zh)
WO (1) WO20211903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63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支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7124Y (zh) * 2003-06-13 2004-10-13 东莞天山金属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支撑结构
CN200955534Y (zh) * 2006-09-01 2007-10-03 大连顶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折叠锁紧定位机构的支撑架
CN104061544A (zh) * 2013-03-20 2014-09-24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可移动灯杆支架结构及使用该可移动灯杆支架结构的泛光灯
CN105345804A (zh) * 2015-11-23 2016-02-2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夹持器
CN205256549U (zh) * 2015-11-20 2016-05-25 夏荣铎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N205813807U (zh) * 2016-04-12 2016-12-21 惠州恒立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伞架和车用伞
CN207817330U (zh) * 2017-12-22 2018-09-04 托普瑞德(无锡)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镜架
CN209694637U (zh) * 2018-06-21 2019-11-29 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床架
CN210129117U (zh) * 2019-02-01 2020-03-06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1824509U (zh) * 2020-03-27 2020-10-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21644U (zh) * 2017-12-22 2018-09-28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以及医护系统
CN108649314B (zh) * 2018-05-11 2020-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层剪式抛物柱面可展开桁架天线装置
WO2020049412A1 (en) * 2018-09-04 2020-03-12 Antonio Schiavone Folding bicycle
CN210036787U (zh) * 2019-03-20 2020-02-07 深圳市道通合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111397651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支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7124Y (zh) * 2003-06-13 2004-10-13 东莞天山金属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支撑结构
CN200955534Y (zh) * 2006-09-01 2007-10-03 大连顶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折叠锁紧定位机构的支撑架
CN104061544A (zh) * 2013-03-20 2014-09-24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可移动灯杆支架结构及使用该可移动灯杆支架结构的泛光灯
CN205256549U (zh) * 2015-11-20 2016-05-25 夏荣铎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N105345804A (zh) * 2015-11-23 2016-02-2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夹持器
CN205813807U (zh) * 2016-04-12 2016-12-21 惠州恒立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伞架和车用伞
CN207817330U (zh) * 2017-12-22 2018-09-04 托普瑞德(无锡)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镜架
CN209694637U (zh) * 2018-06-21 2019-11-29 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床架
CN210129117U (zh) * 2019-02-01 2020-03-06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1824509U (zh) * 2020-03-27 2020-10-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63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0363A1 (zh)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5458B2 (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therefor
CN212178432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WO2021190362A1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US11500079B2 (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WO2021190359A1 (zh) 一种标定支架
US12038125B2 (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thereof
US9632399B2 (en) Portable support system for projector and screen
CN210036787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JP2022162033A (ja) 子供用ストローラーフレーム
CN111397651A (zh) 一种标定支架
WO2019041097A1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US11937388B2 (en) Screen body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211824509U (zh) 一种标定支架
EP3936831A1 (en) Calibration bracket
CN111721346A (zh) 一种标定支架
CN111721345B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5331860U (zh) 用于车载帐篷可折叠的支撑装置
JP2002223860A (ja) 折畳みテーブル
JPH0583595U (ja) 三 脚
JPS6247034A (ja) 折畳式スクリ−ンボツクス
JPH0566641U (ja) 折畳式スクリーン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