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6884B -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96884B CN111396884B CN202010220400.9A CN202010220400A CN111396884B CN 111396884 B CN111396884 B CN 111396884B CN 202010220400 A CN202010220400 A CN 202010220400A CN 111396884 B CN111396884 B CN 1113968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chamber
- storage tank
- blocking
- liquid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claims 7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91 domest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86 lea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56 waste inci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包括堆放室、预热室、发酵室和出料室,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池,发酵室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池;在预热室和发酵室的底面上均开设有连接通槽,预热室底面上的连接通槽为第一通槽,发酵室底面上的连接通槽为第二通槽,在储液池内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储液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逸装置,防逸装置使发酵室内沥出的水分可渗流至储液池内,而储液池内的气体不能直接逸至发酵室内,储液池上端和集液池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减少待焚烧的垃圾中的水分,提高了垃圾燃效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均设有贮存垃圾的垃圾池,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避免短时间内焚烧垃圾量的不足,而使焚烧炉停运,导致增加启、停炉次数,从而发生此期间烟气污染物难控制的问题。我国的生活垃圾普遍具有水分高且热值低的特性,为了保证垃圾在焚烧炉内能够充分燃烧,需要在垃圾池内堆放并发酵一段时间,沥出部分水分,以提高进炉焚烧垃圾热值,因此一般工程设计中,垃圾池有效容积按照七天左右的额定垃圾量确定。在正常设计的堆放发酵时间内,发酵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垃圾温度,温度适合,发酵效果好,沥水效果也好,进炉焚烧的垃圾热值相对更高,有助于实现全长稳定连续运行。通常在春夏秋季节,垃圾和垃圾池内温度能够满足发酵、沥水要求,但是在冬季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垃圾入场温度低,甚至其中夹杂有冰雪块,导致垃圾池内堆体温度较低,发酵和沥水的效果差,大大降低了进炉垃圾的热值,这将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和连续运行。
目前如公告号为CN1078602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装置,所述渗沥液循环加热装置用于将垃圾池内的渗沥液循环加热,渗沥液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收集池、加热箱、渗沥液喷管、加压泵组件。收集池与垃圾池相连以收集垃圾池内的渗沥液,加热箱具有流通入口和流通出口,流通入口与收集池相连,加热箱上设有用于加热流入的渗沥液的加热装置。渗沥液喷管的一端与流通出口相连,渗沥液喷管的另一端与垃圾池相连,渗沥液喷管的喷出口设在垃圾池的入口处。加压泵组件用于驱动渗沥液喷管内的渗沥液朝向垃圾池流动。其降低了渗沥液喷管被垃圾掩埋的几率,并使垃圾加热均匀,并且能够快速加热新倒入的垃圾,应用灵活方便。但是这样的结构通过直接喷洒渗沥液来对垃圾进行加热,在将垃圾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的时候,垃圾中会含有大量的水分。含有大量水分的垃圾在燃烧时,燃烧效果差,导致产生刺鼻且有害的烟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减少待焚烧的垃圾中的水分,提高了燃效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堆放室、预热室、发酵室和出料室,堆放室、预热室和发酵室的底面靠近出料室的一端均低于远离出料室的一端,堆放室的底面高于预热室的底面、预热室的底面高于发酵室的底面,发酵室的底面高于出料室的底面,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池,发酵室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池;堆放室和预热室之间、预热室和发酵室之间、发酵室和出料室之间均设置有活动闸门,在预热室和发酵室的底面上均开设有连接通槽,预热室底面上的连接通槽为第一通槽,发酵室底面上的连接通槽为第二通槽,在储液池内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储液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逸装置,防逸装置使发酵室内沥出的水分可渗流至储液池内,而储液池内的气体不能直接逸至发酵室内,储液池上端和集液池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放室可以用于预先贮存垃圾,之后通过打开位于堆放室和预热室之间的活动闸门,使垃圾倒入预热室内,然后关闭位于堆放室和预热室之间的活动闸门。储液池中的渗沥液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产生热空气,热空气积聚在储液池内部的上方。因为设置有防逸装置,热空气可以通过上连通管逸入集液池内,而不易通过第二通槽逸至发酵室内。逸入集液池内的热空气可以从集液池顶面上的的第一通槽内穿过,从而对预热室内的垃圾进行预热。在预热时,预热室内的垃圾中的冰雪融化成水,然后流入集液池内。当集液池内的液面高度高于上连通管后,集液池内上侧的渗沥液溢出至储液池内,对储液池内的渗沥液进行补充。当垃圾进行预热,且大部分的冰雪已经融化成水后,打开预热室和发酵室之间的活动闸门,使垃圾倒入发酵室内,之后关闭发酵室和预热室之间的活动闸门,使垃圾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垃圾不断沥出渗沥液,该渗沥液能够通过第二通槽流入储液池内,进一步降低垃圾中的含水量。在发酵完成后打开出料室和发酵室之间的活动闸门,使垃圾倒出并准备进行焚烧。此时垃圾中的大部分水分已经被沥出,有效减少了待焚烧的垃圾中的水分,提高了燃效的效果,从而不易出现因为被焚烧的垃圾中水分过多,导致产生刺鼻且有害的烟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的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连接通槽内均设置防堵塞装置,防堵塞装置包括与连接通槽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和水平安装在安装架上侧的嵌设盘,嵌设盘的边缘与连接通槽的内侧壁之间间隔有空隙,在连接通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防堵槽,防堵槽的上端面与连接通槽的上端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堵槽的下端面与连接通槽的下端面共面,沿着连接通槽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可遮盖住防堵槽的防堵网,在嵌设盘的下表面上垂直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滑动安装在安装架上,且限位杆沿着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在安装架和嵌设盘之间安装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位于自然状态时的嵌设盘位于最高处,位于最高处的嵌设盘上表面高于连接通槽的上端,位于最低处的嵌设盘上表面低于防堵槽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在堆放的的时候,容易堵塞在连接通槽内,降低沥水的速度。为了减少垃圾堵塞连接通槽,可以将连接通槽的直径设置的更大,并通过设置有防堵塞装置,对连接通槽进行阻挡。在垃圾被堆放在发酵室或者预热室的时候,垃圾落在嵌设盘上,垃圾沥出的渗沥液能够通过嵌设盘的边缘与连接通槽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流入储液池或者集液池内。随着垃圾的量增多,嵌设盘的高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当嵌设盘位于高度最低的位置处时,嵌设盘的上表面低于防堵槽的上端,渗沥液能够通过防堵槽流下,而垃圾被防堵网阻挡住,不易出现嵌设盘的边缘与连接通槽的内侧壁之间被堵塞的现象。当垃圾被运出的时候,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嵌设盘的高度逐渐上升,从而将落至连接通槽内的垃圾推出,使这些垃圾被一并运出。其提高了沥水的速度,并且降低了出现垃圾堵塞在连接通槽内现象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防堵网上设置有网孔,高度最高的一圈网孔为限位孔,其余的网孔均为防堵孔,限位孔的横截面大于防堵孔的横截面,限位孔的高度低于防堵槽的上端,在嵌设盘的竖直侧面上周向设置有与限位孔数量相等的锁舌,每个锁舌均与一个限位孔对应,且锁舌均可穿设过限位孔并伸入防堵槽内,嵌设盘的竖直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入锁舌的锁槽,锁槽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锁舌复位并伸出锁槽的复位装置,锁舌呈楔形,且锁舌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中远离锁槽的一端低于靠近锁槽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嵌设盘上堆放有垃圾,并使嵌设盘从最高处移动至最低处时,嵌设盘上的锁舌先与连接通槽的侧壁抵接并逐渐下滑,直至插入防堵孔内;而当垃圾被运走,使嵌设盘从最低处移动至最高处时,锁舌在斜面的引导下,一边向上移动,一边从限位孔内拔出,最终与连接通槽的侧壁抵接。锁舌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阻挡垃圾,使垃圾不易堵塞在嵌设盘和连接通槽之间的缝隙内。即使有部分垃圾堵塞在嵌设盘和连接通槽之间的缝隙内,在嵌设盘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锁舌能够刮过连接通槽的侧壁,使垃圾不易粘结在连接通槽的侧壁上,并刮出连接通槽内,使垃圾能够被运走。很好的保护了设置在连接通槽内的防堵塞装置,提高了防堵塞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锁舌的底面垂直于连接通槽的轴线,且位于最高处嵌设盘上的锁舌的底面低于连接通槽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嵌设盘的高度下降至使锁舌伸出,并使锁舌的底面与限位孔的下侧边贴合的位置时,此时锁舌被防堵网支撑起来,使整个嵌设盘无法继续下移,能够对嵌设盘很好的进行支撑,即使嵌设盘上侧堆放有很多的垃圾,嵌设盘也不易因为被下压而导致复位弹性件出现损坏的现象。而嵌设盘在上升至高度最高的位置处时,锁舌的底面依然低于连接通槽的上端,从而使嵌设盘能够被轻松的压下,不易出现锁舌卡住,使嵌设盘无法被压入连接通槽内的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穿设套筒,限位杆穿设在穿设套筒内,限位杆的外侧面和穿设套筒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螺纹,且嵌设盘受压时可转动并向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杆通过螺纹穿设在穿设套筒内,当嵌设盘上下移动时,能够沿着限位杆的轴线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嵌设盘上侧壁上安装的锁舌能够刮过连接通槽的侧壁,且锁舌移动的轨迹呈螺旋形,能够更为容易的将粘附在连接通槽侧壁上的垃圾刮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防逸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液池的顶面上的防逸边,防逸边呈环形且沿着第二通槽边缘设置,在储液池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防逸盖,防逸盖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通槽的横截面,且防逸盖的开口朝向发酵室设置,防逸边的下侧边穿设在防逸盖内,防逸边的下侧边与防逸盖内侧的底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逸盖的上侧边与储液池的顶面之间间隔有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渗沥液通过第二通槽流入防逸盖内时,渗沥液堵塞住防逸边的下端。当渗沥液继续通过第二通槽流入防逸盖内后,渗沥液的液面逐渐上升,当液面高于防逸盖的时候,渗沥液从防逸盖边缘溢出。其能够很好的阻挡热空气,使热空气不易通过第二通槽逸至发酵室内,从而能够连通管逸入集液池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发酵室的底面和预热室的底面上的连接通槽均阵列排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多个连接通槽,一方面能够使热空气更为均匀从集液池流入预热室内,同时也能够使预热室和发酵室内沥出的渗沥液更为均匀的流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储液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排出管,储液池的上端连接有溢出管,溢出管的高度低于上连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储液池的底部的渗沥液富集浓缩成污泥,通过污泥排出管将其排出,并送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焚烧污泥相较于焚烧渗沥液,对焚烧炉体内的温度影响更小,便于进行焚烧。溢出管可以将储液池顶部多余的且较稀的渗沥液排出,便于后续的回收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少待焚烧的垃圾中的水分,提高了燃效的效果;
2.提高了沥水的速度,并且降低了出现垃圾堵塞在连接通槽内现象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通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嵌设盘上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通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堆放室;11、预热室;12、发酵室;13、出料室;14、活动闸门;15、集液池;16、储液池;17、上连通管;18、污泥排出管;19、溢出管;2、加热管道;3、连接通槽;31、防堵槽;4、安装架;41、防堵网;42、防堵孔;43、穿设套筒;44、限位杆;45、嵌设盘;46、复位弹簧;5、锁槽;51、锁舌;52、调节弹簧;53、限位孔;6、防逸盖;61、防逸边;6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由右到左依次设置的堆放室1、预热室11、发酵室12和出料室13。堆放室1、预热室11、发酵室12和出料室13的底面均为斜坡面,斜坡面中靠近右边的一端高于靠近左面的一端。堆放室1的底面高于预热室11的底面、预热室11的底面高于发酵室12的底面,发酵室12的底面高于出料室13的底面。在预热室11的下侧修筑有集液池15,发酵室12的下侧修筑有储液池16。在堆放室1和预热室11之间、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之间、发酵室12和出料室13之间均安装有活动闸门14。储液池16上端和集液池15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17,储液池16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排出管18,且储液池16的上端连接有溢出管19。储液池16的侧壁上穿设有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管道2,加热管道2与锅炉连接并用于输送高温的水蒸气。
参照图1和图2,在预热室11的底面和发酵室12的底面上均垂直开设有连接通槽3,连接通槽3阵列排布设置。预热室11底面上的连接通槽3为第一通槽,发酵室12底面上的连接通槽3为第二通槽。连接通槽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防堵槽31,防堵槽31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防堵槽31的内径与连接通槽3的直径相等。防堵槽31的上端面与连接通槽3的上端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堵槽31的下端面与连接通槽3的下端面共面。在连接通槽3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堵塞装置,防堵塞装置包括安装架4,安装架4水平固定安装在连接通槽3内,且安装架4低于防堵槽31的上端。在连接通槽3内固定安装有防堵网41,防堵网41围成筒状,防堵网41的内径与连接通槽3的直径相等,防堵网41的上端高于防堵槽31的上端,防堵网4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4上,防堵网4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防堵孔42。在安装架4上固定安装有穿设套筒43,穿设套筒43的轴线与连接通槽3的轴线共线,在穿设套筒43内穿设有限位杆44,限位杆44的外侧面和穿设套筒43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螺纹。限位杆44的上端上固定安装有嵌设盘45,嵌设盘45的直径略小于连接通槽3的直径,嵌设盘45可被下压并沿着限位杆44的轴线转动。在限位杆44上套设有作为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的上端与嵌设盘45的底面抵接,复位弹簧46的下端与安装架4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嵌设盘45的侧壁上开设有六个锁槽5,锁槽5等间距的周向设置在嵌设盘45的侧壁上,在锁槽5内滑动安装有锁舌51,在锁舌51和锁槽5的底面之间连接有调节弹簧52,且复位弹簧46处于自然状态时,锁舌51远离嵌设盘45中心处的一端位于锁槽5的外侧。锁舌51呈楔形,锁舌51的上表面为斜面,且斜面远离嵌设盘45中心处的一端向下倾斜,锁舌51的底面垂直于连接通槽3的轴线。在防堵网41上周向开设有六个限位孔53,限位孔53呈方形,且限位孔53的上侧边与防堵槽31的上端高度相等,每个限位孔53均与一个锁舌51对应。当嵌设盘45移动至高度最低的位置处时,锁舌51穿设在限位孔53内,且锁舌51的底面与限位孔53的最低边抵接,此时嵌设盘45的顶面低于连接通槽3的上端。当嵌设盘45移动至高度最高的位置时,锁舌51低于连接通槽3的上端且高于防堵槽31的上端,嵌设盘45的顶面高于连接通槽3的上端。
参照图1和图4,在储液池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逸装置,防逸装置包括防逸边61和防逸盖6,防逸边61呈环形,且沿着第二通槽的边缘处设置,防逸盖6的开口朝向发酵室12,且防逸盖6的上侧边与储液池16的顶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逸盖6与储液池16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杆62固定连接。防逸边61的下侧边穿设在防逸盖6内,且防逸边61的下侧边与防逸盖6内侧的底面之间间隔有空隙。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锅炉燃烧并产生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加热管道2,从而对储液池16内的渗沥液进行加热。使储液池16内产生热空气。垃圾先运输到堆放室1内,之后打开位于堆放室1和预热室11之间的活动闸门14,使垃圾倒入预热室11内,然后关闭位于堆放室1和预热室11之间的活动闸门14。热空气在储液池16内无法直接通过第二通槽底部的防逸装置来逸至发酵室12内,而可以从上连通管17逸至集液池15内,逸入集液池15内的热空气可以从集液池15顶面上的的第一通槽内穿过,从而对预热室11内的垃圾进行预热。在预热时,预热室11内的垃圾中的冰雪融化成水,然后流入集液池15内。当集液池15内的液面高度高于上连通管17后,集液池15内上侧的渗沥液溢出至储液池16内,对储液池16内的渗沥液进行补充。当预热完成后,打开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之间的活动闸门14,使垃圾倒入发酵室12内,之后关闭发酵室12和预热室11之间的活动闸门14,使垃圾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垃圾不断沥出渗沥液,该渗沥液能够通过第二通槽流入储液池16内,进一步降低垃圾中的含水量。当垃圾位于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内的时候,沥出的水分能够通过连接通槽3流出,并且因为连接通槽3内设置有防堵塞装置,能够在保证具有良好排水效果的同时,使连接通槽3内不易被垃圾堵塞。在发酵完成后打开出料室13和发酵室12之间的活动闸门14,使垃圾倒出并准备进行焚烧。此时垃圾中的大部分水分已经被沥出,有效减少了待焚烧的垃圾中的水分,提高了燃效的效果,从而不易出现因为被焚烧的垃圾中水分过多,导致产生刺鼻且有害的烟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的现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污泥排出管18将储液池16底部富集浓缩的污泥排出,并送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焚烧污泥相较于焚烧渗沥液,对焚烧炉体内的温度影响更小,便于进行焚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堆放室(1)、预热室(11)、发酵室(12)和出料室(13),堆放室(1)、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的底面靠近出料室(13)的一端均低于远离出料室(13)的一端,堆放室(1)的底面高于预热室(11)的底面、预热室(11)的底面高于发酵室(12)的底面,发酵室(12)的底面高于出料室(13)的底面,预热室(11)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池(15),发酵室(12)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池(16);堆放室(1)和预热室(11)之间、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之间、发酵室(12)和出料室(13)之间均设置有活动闸门(14),在预热室(11)和发酵室(12)的底面上均开设有连接通槽(3),预热室(11)底面上的连接通槽(3)为第一通槽,发酵室(12)底面上的连接通槽(3)为第二通槽,在储液池(16)内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储液池(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逸装置,防逸装置使发酵室(12)内沥出的水分可渗流至储液池(16)内,而储液池(16)内的气体不能直接逸至发酵室(12)内,储液池(16)上端和集液池(15)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17);
所述的防逸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液池(16)的顶面上的防逸边(61),防逸边(61)呈环形且沿着第二通槽边缘设置,在储液池(16)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防逸盖(6),防逸盖(6)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通槽的横截面,且防逸盖(6)的开口朝向发酵室(12)设置,防逸边(61)的下侧边穿设在防逸盖(6)内,防逸边(61)的下侧边与防逸盖(6)内侧的底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逸盖(6)的上侧边与储液池(16)的顶面之间间隔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槽(3)内均设置防堵塞装置,防堵塞装置包括与连接通槽(3)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架(4)和水平安装在安装架(4)上侧的嵌设盘(45),嵌设盘(45)的边缘与连接通槽(3)的内侧壁之间间隔有空隙,在连接通槽(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防堵槽(31),防堵槽(31)的上端面与连接通槽(3)的上端面之间间隔有空隙,防堵槽(31)的下端面与连接通槽(3)的下端面共面,沿着连接通槽(3)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可遮盖住防堵槽(31)的防堵网(41),在嵌设盘(45)的下表面上垂直固定安装有限位杆(44),限位杆(44)滑动安装在安装架(4)上,且限位杆(44)沿着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在安装架(4)和嵌设盘(45)之间安装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位于自然状态时的嵌设盘(45)位于最高处,位于最高处的嵌设盘(45)上表面高于连接通槽(3)的上端,位于最低处的嵌设盘(45)上表面低于防堵槽(3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堵网(41)上设置有网孔,高度最高的一圈网孔为限位孔(53),其余的网孔均为防堵孔(42),限位孔(53)的横截面大于防堵孔(42)的横截面,限位孔(53)的高度低于防堵槽(31)的上端,在嵌设盘(45)的竖直侧面上周向设置有与限位孔(53)数量相等的锁舌(51),每个锁舌(51)均与一个限位孔(53)对应,且锁舌(51)均可穿设过限位孔(53)并伸入防堵槽(31)内,嵌设盘(45)的竖直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入锁舌(51)的锁槽(5),锁槽(5)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锁舌(51)复位并伸出锁槽(5)的复位装置,锁舌(51)呈楔形,且锁舌(51)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中远离锁槽(5)的一端低于靠近锁槽(5)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51)的底面垂直于连接通槽(3)的轴线,且位于最高处嵌设盘(45)上的锁舌(51)的底面低于连接通槽(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4)上固定设置有穿设套筒(43),限位杆(44)穿设在穿设套筒(43)内,限位杆(44)的外侧面和穿设套筒(43)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螺纹,且嵌设盘(45)受压时可转动并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室(12)的底面和预热室(11)的底面上的连接通槽(3)均阵列排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池(16)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排出管(18),储液池(16)的上端连接有溢出管(19),溢出管(19)的高度低于上连通管(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20400.9A CN111396884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20400.9A CN111396884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96884A CN111396884A (zh) | 2020-07-10 |
CN111396884B true CN111396884B (zh) | 2022-02-22 |
Family
ID=7143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20400.9A Active CN111396884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968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1218B (zh) * | 2022-11-25 | 2023-07-07 |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仓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7938A (en) * | 1992-04-02 | 1994-09-20 | Hidenao Takazawa | Methods for processing wastes using potential heat of waste gas prior to incineration |
JP2923450B2 (ja) * | 1995-08-09 | 1999-07-26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廃棄物収納用ピット |
CN102115289B (zh) * | 2009-12-31 | 2012-11-14 | 李虹 |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分离的装置 |
NL1038175C2 (en) * | 2010-08-19 | 2012-02-21 | Danvos B V | A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of plant origen, and a combustion process. |
CN204208887U (zh) * | 2014-09-01 | 2015-03-18 |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回喷焚烧处理系统 |
CN206514308U (zh) * | 2017-02-23 | 2017-09-22 | 李国祥 | 垃圾焚烧炉 |
-
2020
- 2020-03-25 CN CN202010220400.9A patent/CN11139688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96884A (zh) | 2020-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1053B (zh) | 一种住宅区生活污水和雨水收集处理用于屋顶种植系统 | |
CN101503265B (zh) | 农家污水、雨水人工湿地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 | |
CN203621083U (zh) | 一种调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冬季垃圾发酵温度的装置 | |
CN104501170A (zh) | 提高垃圾发电厂冬季垃圾池料堆温度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396884B (zh) | 一种渗沥液循环加热系统 | |
CN101054548B (zh) | 一种沼气池及其自动排渣的方法 | |
CN205180003U (zh) | 一种自动集粪养殖猪舍 | |
CN105399304A (zh) | 生物污泥干化和焚烧循环处理方法及其成套设备 | |
CN102284466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整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693815A (zh) | 一种厨房垃圾及排水集中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461184A (zh) | 一种利用间种植物进行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的装置及其工艺 | |
CN100462316C (zh) | 利用污泥干化尾气余热的污泥储存与预热系统 | |
CN209042410U (zh) | 一种适用于多种城市固体废弃物协同焚烧厂的分区垃圾池 | |
CN201829510U (zh) | 一种可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土地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 |
CN101444174B (zh) | 生态住宅 | |
CN207483395U (zh) | 环保型燃烧蒸发装置气井返排液蒸馏处理系统 | |
CN102861754B (zh) | 生活垃圾垂直循环填埋方法 | |
CN211814101U (zh)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
CN113483336A (zh) | 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及其发电系统 | |
CN211367142U (zh) | 一种利用疏导管防治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 | |
CN107973357A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多路处理系统及多级处理系统 | |
CN212358454U (zh) | 一种用于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 |
CN205838604U (zh) | 一种用于处理膜浓缩液的热蒸发浓缩装置 | |
CN212799832U (zh) | 一种斜坡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376756U (zh) | 一种垃圾池渗滤液格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