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8150A - 椎体假体 - Google Patents
椎体假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8150A CN111388150A CN202010203043.5A CN202010203043A CN111388150A CN 111388150 A CN111388150 A CN 111388150A CN 202010203043 A CN202010203043 A CN 202010203043A CN 111388150 A CN111388150 A CN 111388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ebral body
- gas spring
- prosthesis
- vertebral
- piston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449 bone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271 res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02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41 ligame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Neu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和第一气弹簧;第一气弹簧设置在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以使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不理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假体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体假体。
背景技术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脊柱椎体会出现缺损,当缺损严重,外科切除是治疗的常用手段。当椎体切除后,需要进行椎体重建,维持脊柱稳定。椎体重建技术多样,早期多采用人工植骨、钛网重建等方法,传统方法术后卧床时间长,远期容易出现下沉、移位等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甚至需要进行二次翻修手术。人工椎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两端的弧形设计能够与脊柱契合,即刻稳定脊柱,减少了远期内固定失败发生概率,同时减少病人术后卧床时间,能够早期下地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3D打印的人工椎体也已经用于临床,充分发挥3D打印的精准构建理念,个性化私人订制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和生理结构,能够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
然而,常规的人工椎体终板面为规则的,脊柱的终板解剖形态往往是不规则的,安装后或多或少会有缝隙。定制式椎体假体设计时终板面参考患者的影像信息,但在术中由于加压、撑开等手术操作,终板面的角度可能发生变化,椎体假体贴附也不会完全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和第一气弹簧;第一气弹簧设置在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以使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进一步地,第一气弹簧为多个,第一气弹簧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气弹簧的气缸与第二椎体固定地连接,第一气弹簧的活塞杆与第一椎体固定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椎体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孔,第一气弹簧的气缸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孔内,第二椎体上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安装孔,第一气弹簧的活塞杆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一活塞杆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椎体的远离第二椎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多孔结构的空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
进一步地,椎体假体还包括第三椎体和第二气弹簧,第二气弹簧设置在第二椎体和第三椎体之间,第三椎体设置在第二椎体的远离第一椎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气弹簧和第二气弹簧相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气弹簧的气缸与第二椎体固定地连接,第二气弹簧的活塞杆与第三椎体固定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椎体远离第一椎体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和第三椎体均为3D打印工艺制造。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椎体假体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的距离可以调节,椎体假体在使用的时候,第一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通过第一气弹簧伸开使得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紧密,椎体假体更加稳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不理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椎体假体的实施例的伸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椎体假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椎体假体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椎体假体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椎体;20、第二椎体;30、第一气弹簧;40、第三椎体;50、第二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椎体假体包括:第一椎体10、第二椎体20和第一气弹簧30。第一气弹簧30设置在第一椎体10和第二椎体20之间,以使第一椎体10和第二椎体2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椎体假体的第一椎体10和第二椎体20的距离可以调节,椎体假体在使用的时候,第一气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通过第一气弹簧30伸开使得第一椎体10和第二椎体2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紧密,椎体假体更加稳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与相邻的椎体贴合不理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椎体10的横截面为与相邻的椎体相适配的弧形,第一气弹簧30具有自锁功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弹簧30为多个,第一气弹簧30相间隔地设置。第一气弹簧30为多个的结构,使得第一椎体10可以根据各个第一气弹簧30的高度来调节第一椎体10的角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弹簧30的气缸与第二椎体20固定地连接,第一气弹簧30的活塞杆与第一椎体10固定地连接。上述结构使得椎体假体不容易脱位,使用周期较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椎体20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孔,第一气弹簧30的气缸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孔内,第一椎体10上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安装孔,第一气弹簧30的活塞杆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一活塞杆安装孔内。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安装方便。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第一气弹簧30的气缸与第一气缸安装孔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插销进行固定,第一活塞杆安装孔和第一气弹簧30的活塞杆也通过插销进行固定,上述结构使得椎体假体的结构更加稳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椎体10的远离第二椎体2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第一多孔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使得术后椎体假体的结合面与生理骨结构的骨融合可以达到长期稳定。具体地,第一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上述的孔隙更有利于骨细胞的长入,进一步具体地,孔隙直径为800μ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椎体假体还包括第三椎体40和第二气弹簧50,第二气弹簧50设置在第二椎体20和第三椎体40之间,第三椎体40设置在第二椎体20的远离第一椎体10的一侧。第三椎体40和第二气弹簧50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椎体假体能够有较长的伸长或缩短的距离,另一方便使得椎体假体的结构更加坚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弹簧30和第二气弹簧50相对应地设置。这使得第一椎体10、第二椎体20和第三椎体40的受力比较平衡。具体地,第一气弹簧30位多个,第二气弹簧50为与多个第一气弹簧30相对应设置的多个。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气弹簧50的气缸与第二椎体20固定地连接,第二气弹簧50的活塞杆与第三椎体40固定地连接。上述结构使得椎体假体不容易脱位,使用周期较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椎体20设置有第二气缸孔,第二气弹簧50的气缸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二气缸安装孔内,第三椎体40上设置有第二活塞杆安装孔,第二气弹簧50的活塞杆过盈配合地安装在第二活塞杆安装孔内。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安装方便。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第二气弹簧50的气缸与第二气缸孔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插销进行固定,第二活塞杆安装孔和第二气弹簧50的活塞杆也通过插销进行固定,上述结构使得椎体假体的结构更加稳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椎体40远离第一椎体10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第二多孔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使得术后椎体假体的结合面与生理骨结构的骨融合可以达到长期稳定。具体地,第二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上述的孔隙更有利于骨细胞的长入,进一步具体地,孔隙直径为800μ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椎体10、第二椎体20和第三椎体40均为3D打印工艺制造。3D打印工艺制造的精度较高。具体地,第一椎体10远离第二椎体20的表面为非凸凹结构,通过多个第一气弹簧30的不同高度的调整就使得第一椎体10与相邻的椎体相适配。第三椎体40远离第二椎体20的表面为非凸凹结构,通过调整多个第二气弹簧50的不同高度使得第三椎体40与相邻的椎体相适配。具体地,第三椎体40的横截面为与相邻的椎体相适配的弧形,第二气弹簧50具有自锁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椎体(10)、第二椎体(20)和第一气弹簧(30);
所述第一气弹簧(30)设置在所述第一椎体(10)和所述第二椎体(2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椎体(10)和所述第二椎体(2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弹簧(30)为多个,所述第一气弹簧(30)相间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弹簧(30)的气缸与所述第二椎体(20)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一气弹簧(30)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椎体(10)固定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椎体(10)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孔,所述第一气弹簧(30)的气缸过盈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椎体(20)上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安装孔,所述第一气弹簧(30)的活塞杆过盈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塞杆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椎体(10)的远离所述第二椎体(2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的空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假体还包括第三椎体(40)和第二气弹簧(50),所述第二气弹簧(50)设置在所述第二椎体(20)和所述第三椎体(40)之间,所述第三椎体(40)设置在第二椎体(20)的远离所述第一椎体(1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弹簧(30)和所述第二气弹簧(50)相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弹簧(50)的气缸与所述第二椎体(20)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二气弹簧(50)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三椎体(40)固定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椎体(40)远离所述第一椎体(10)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在400μm到1200μ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椎体(10)、所述第二椎体(20)和所述第三椎体(40)均为3D打印工艺制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3043.5A CN111388150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椎体假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3043.5A CN111388150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椎体假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8150A true CN111388150A (zh) | 2020-07-10 |
CN111388150B CN111388150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7141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3043.5A Active CN111388150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椎体假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815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40281A (zh) * | 2015-05-29 | 2015-08-19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人工椎体 |
CN204839838U (zh) * | 2015-06-23 | 2015-12-09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
CN106963523A (zh) * | 2017-04-28 | 2017-07-21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CN106983585A (zh) * | 2017-04-28 | 2017-07-28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CN109793599A (zh) * | 2019-02-28 | 2019-05-24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一种自膨胀性记忆合金人工椎体 |
CN110141402A (zh) * | 2019-05-17 | 2019-08-20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椎间盘假体 |
CN212395148U (zh) * | 2020-03-20 | 2021-01-26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
2020
- 2020-03-20 CN CN202010203043.5A patent/CN1113881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40281A (zh) * | 2015-05-29 | 2015-08-19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人工椎体 |
CN204839838U (zh) * | 2015-06-23 | 2015-12-09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
CN106963523A (zh) * | 2017-04-28 | 2017-07-21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CN106983585A (zh) * | 2017-04-28 | 2017-07-28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CN109793599A (zh) * | 2019-02-28 | 2019-05-24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一种自膨胀性记忆合金人工椎体 |
CN110141402A (zh) * | 2019-05-17 | 2019-08-20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椎间盘假体 |
CN212395148U (zh) * | 2020-03-20 | 2021-01-26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椎体假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8150B (zh) | 2025-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071773A1 (en) |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 |
US20100063510A1 (en) |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Prosthesis Device for Posterior Implant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 |
CN112842636B (zh) | 多孔脊柱融合植入物 | |
AU2016219150B2 (en) | Spinal implants with engineered cellular structure and internal imaging markers | |
EP3482719B1 (en) | Sacrum repair device | |
CN110929379B (zh) | 一种拓扑优化人工椎体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8670506A (zh) | 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及定制方法 | |
BR112019018976A2 (pt) | implante com elementos de contato ósseo tendo geometrias planas onduladas e helicoidais | |
BR112019018973A2 (pt) | implante de corpectomia | |
KR101321672B1 (ko) | 모듈형 추간 임플란트 | |
EP1988856A2 (en) | Spinal implant with elliptical articulatory interface | |
CN107252373A (zh) | 一种个性化多孔隙椎间融合器及设计方法 | |
CN111134914A (zh) | 椎间融合器 | |
CN114469458B (zh) | 一种3d打印仿生人工椎间关节假体 | |
CN102715969B (zh) | 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 | |
CN212395148U (zh) | 椎体假体 | |
CN201040015Y (zh) | 人工颈椎复合关节装置 | |
CN111388150A (zh) | 椎体假体 | |
CN202875538U (zh) | 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 | |
CN107095730A (zh) | 一种组配式人工椎体 | |
CN106037993A (zh) | 骶骨修复体 | |
CN216495884U (zh) | 椎体假体 | |
CN217548315U (zh) | 一种组配式骶骨重建假体 | |
CN207562017U (zh) | 一种可调节组配式人工椎体 | |
CN211131336U (zh) | 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