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385901B -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901B
CN111385901B CN201811642765.XA CN201811642765A CN111385901B CN 111385901 B CN111385901 B CN 111385901B CN 201811642765 A CN201811642765 A CN 201811642765A CN 111385901 B CN111385901 B CN 111385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downlink bandwidth
resource block
bandwidth part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27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5901A (zh
Inventor
高飞
余书静
张旭
李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2106922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5357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1256.6A priority patent/CN115175356B/zh
Priority to CN201811642765.XA priority patent/CN111385901B/zh
Priority to EP19903925.6A priority patent/EP3905810B1/en
Priority to JP2021538295A priority patent/JP7181411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128916 priority patent/WO2020135641A1/zh
Priority to BR112021012780-1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2780A2/pt
Priority to ES19903925T priority patent/ES2991252T3/es
Priority to EP24192347.3A priority patent/EP4496248A3/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23695A priority patent/KR102625787B1/ko
Publication of CN111385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901A/zh
Priority to US17/360,347 priority patent/US1201067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5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901B/zh
Priority to US18/656,955 priority patent/US12363701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者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其中,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采用本申请,可以降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公共控制资源集合(commonControlResourceSet)可以承载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调度信息。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可以在公共控制资源集合上监听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调度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可以在公共控制资源集合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调度信息。在现有方案中,会确定出不止一个公共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增加了确定公共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期降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复杂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完成,包括: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者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其中,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一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0定义的或者根据系统消息块SIB 1配置的。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coreset#0定义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第一偏移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PRB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完成,包括: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不会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不会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二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无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之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来确定,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0定义的或者根据系统消息块SIB 1配置的。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coreset#0定义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
其中,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第一偏移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PRB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对应的公共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完成,包括: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
在第三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和之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可以依据不同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来确定,但由于设定不同下定带宽的起始公共资源块位置是相同的,依旧可以使得以不同的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户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0定义的,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是根据系统消息块SIB 1配置的。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coreset#0定义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第一偏移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PRB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可选的,在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四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完成,包括: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其中,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四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无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之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来确定,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认定的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系统消息块SIB 1配置或者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后其他配置下行带宽部分的消息来配置的。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
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结合第四方面,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与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是同时接收到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公共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带宽部分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域和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可以通过通信系统的空口技术进行通信,其中包括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传输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的场景。
其中PDCCH包括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时频位置。对于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即公共资源块(common resource block,CRB)的位置,是以当前激活的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确定的。例如,当前激活下行带宽部分是初始下行带宽部分时,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CRB位置是以初始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确定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可以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可以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例如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可以为调度随机接入响应的控制信息、调度寻呼消息的控制信息或者调度系统消息的控制信息等。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初始下行带宽部分(initial downlink bandwidth part,initial DL BWP)存在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通过CORESET#0定义,这一情况下初始下行带宽部分的大小和频域位置与CORESET#0相同,其中CORESET为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resource set);另一种是在系统消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SIB 1)中配置initial DL BWP。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以CORESET#0定义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生效;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以SIB 1中配置的initial DL BWP生效,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可以与CORESET#0定义的initial DL BWP不同,但SIB 1中配置的initialDL BWP的频域位置要包含CORESET#0的频域位置。
当CORESET#0的频域位置与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不一致时,分别以这两种配置确定的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也是不同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公共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CORESET#0的频域位置与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不一致,且CORESET#0的起始资源块位置RB-x与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起始资源块位置RB-y不同,这一情况下根据CORESET#0定义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的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1的起始资源块位置,与根据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确定的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2的起始资源块位置也是不同的。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按照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1的频域位置监听调度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控制信息等;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按照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2的频域位置监听调度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信息等。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如果存在初始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和未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需要在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1的频域位置上向未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调度信息等;以及需要在commonControlResourceSet 2的频域位置上向初始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寻呼和系统消息的调度信息等。
可以看出,在图2的场景下,现有方案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前后,计算出的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不同。这样导致相同的公共信息会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而且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均会针对是否接入成功的情况来分别计算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增加了确定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的复杂度。
本申请的图3至图15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前后计算出的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commonControlResourceSet的频域位的复杂度。具体可以以下参见本申请图3至图15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为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或是其他可以接入移动网络的设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采用某种空口技术相互通信。
本申请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指接入网设备,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中,称为gNB;在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还可以是公共控制资源集合或者其他方式命名的控制资源集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它需要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通信系统中。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是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3。
301,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302,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303,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由于网络设备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数量是不确定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步骤302、步骤303的执行次数不做限定。
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位置。本申请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从SIB 1中获得,且该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后均可以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包含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场景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从SIB 1中获得,但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一个高层信令locationAndBandwidth和/或其他参数确定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
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以实现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均可以实现根据配置信息和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由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起始的公共资源块。对于如何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A1种情况和第A2种情况)来介绍。
在第A1种情况中,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4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CORESET#0定义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的,在确定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四偏移是指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CORESET#0占用的最小CRB;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最小CRB。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4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一偏移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Synchronization/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同步/物理广播信道块)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如图4所示的相对于参考点A的偏移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11
这样第一偏移等于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12
减去第二偏移的值。其中,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为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RB索引值最小的RB。
这里仅简单介绍了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进一步可以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基于第A1种情况,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通过CORESET#0来第一下行带宽部分,这样只能以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CORESET#0定义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由SIB 1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在这一情况下,选择以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 1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1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时刻不做限定,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该配置信息和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以在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该配置信息和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在第A2种情况中,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5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的,在确定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五偏移是指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这里仅简单介绍了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基于第A2种情况,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有一种通过SIB 1来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方式,在该情况中只能以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CORESET#0和SIB 1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在这一情况下,选择以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 1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1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图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对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时刻不做限定,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该配置信息和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该配置信息和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其中,图3、图4和图5中时刻T表示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于时刻T的认定可能不同。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3-1)、(3-2)、(3-3)、(3-4)、(3-5)、(3-6)的其中一个时刻:
(3-1)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3-2)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3-3)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3-4)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3-5)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3-6)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3-7)、(3-8)、(3-9)、(3-10)的其中一个时刻:
(3-7)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3-8)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3-9)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3-10)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行带宽部分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1个小区的1个DL BWP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frequencyDomainResources来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1个BWP内的资源分配。这里的frequencyDomainResources即为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根据协议描述,frequencyDomainResources是1个45比特的位图(bit-map)。45-bitmap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的频域资源分配,每1比特指示了连续6个不重叠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索引是与公共资源块索引的6的倍数对齐的。
如图6所示,假设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索引为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42
则由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索引(index)必须是6的倍数,因此frequencyDomainResources的起始公共资源块是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41
具体是指45-bitmap的第1个比特指示的6个PRB从CRB 36开始,依次往上排。如果比特值取值为1表示对应的6个连续的PRB分配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如果比特值取值为0表示对应的6个连续的PRB不分配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如果比特指示的PRB部分超过了下行带宽部分,那么超过的部分就都置为0,表示不分配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
举例来说,frequencyDomainResources=“00000111111110……”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前5个bit对应的30个PRB均未跟配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索引为36+30=66,即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为CRB 66。以图6的下行带宽部分为图4所示情况中由CORESET#0定义的第一带宽的情况下,这样图4的第四偏移可以为CRB 66-CRB 33=CRB 33,具体是指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与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之间相差33个公共资源块。
可选的,图6中涉及的下行带宽部分(DL BWP)可以为由CORESET#0定义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或者可以为由SIB 1配置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或者可以为新配置的initial DLBWP,或者可以为其他DL BWP等。对于上述下行带宽部分的各种可能的配置情况,均可以参考图6描述的根据下行带宽部分的公共起始位置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域资源的示例图。在具体实现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消息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其中包含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CORESET id、频域资源指示、时域上持续OFDM符号个数、等参数。时域上持续OFDM符号个数可以取值为1,2和3中的1个值。频域资源指示可以为图6所示的45-bit的位图。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SearchSpace配置消息配置给终端设备1个搜索空间集合,其中包含search space set id、1个时隙(slot)的监听时刻(monitoring occasion)指示、聚集级别以及对应的备选PDCCH个数等参数。例如:在search Space内盲检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域位置如图7所示,搜索空间在1个slot 0内的监听时刻指示在1个slot 0内的第一个符号上,且搜索空间中的CORESET id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时域上持续3个符号,如图7中的符号0至符号2。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资源位置由45-bit位图确定。另外,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如图6所示方法的介绍。
而下行带宽部分是由CORESET#0定义或者由SIB 1配置的情况下,假设CORESET#0定义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用下行带宽部分一表示,假设由SIB 1配置的初始下行带宽部分用下行带宽部分二表示,则下行带宽部分一和下行带宽部分二的频域位置的详细确定过程可以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为了便于适用于各个实施例,这里下行带宽部分一的公共资源块用第五公共资源块来表示,第五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五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下行带宽部分一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这里下行带宽部分二的公共资源块用第六公共资源块来表示,第六公共资源块包括第六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下行带宽部分二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
(1)终端设备在工作带宽内检测到SS/PBCH block后,MIB中ssb-SubcarrierOffset(KSSB)指示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RB索引值最小的RB和SS/PBCHblock的第一个RB之间的子载波偏移量;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索引值最小的RB即为本申请中涉及的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
(2)获得MIB中pdcch-ConfigSIB 1的高4比特,高四位比特指示了SS/PBCH block与下行带宽部分一之间的第二偏移。
这里的第二偏移是指下行带宽部分一的第五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数量,第二偏移以PRB为单位。
这样,可以根据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二偏移,确定下行带宽部分一的第五起始物理资源块。
(3)根据在下行带宽部分一里面监听SI-RNTI加扰的DCI format 1_0,得到SIB 1的调度信息,在调度的时频资源上接收SIB 1消息。通过获得SIB 1消息中的ServingCellConfigCommonSIB,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I、相对于参考点A的偏移(offsetToPointA):用于指示cell-defining SS/PBCH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位置到Point A之间的PRB偏移量;这里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位置是指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最小的索引值RB。
这样,可以根据offsetToPointA和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位置确定出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索引值最小的RB。
进一步的,offsetToPointA结合(2)中的第二偏移可以确定出第一偏移,根据第一偏移和下行带宽部分一的第五起始物理资源块可以确定出下行带宽部分一的第五起始公共资源块,第五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下行带宽部分一占用的最低公共资源块。
II、locationAndBandwidth:用于指示包含下行带宽部分二的起始物理资源块和所占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等信息,如图8所示。
III、carrierBandwidth:用于指示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一组载波以及每一个载波在频域上的宽度;
OffsetToCarrier:用于指示每一个载波的最低可用的子载波到point A的频域偏移量,其中,Point A是Common 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这样结合II和III可以确定出下行带宽部分二的第六起始公共资源块和下行带宽部分二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第六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下行带宽部分二占用的最低公共资源块。
其中,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资源块网格是用于映射物理资源的。物理层进行资源映射的时候以时频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为基本单位,一个RE由时域上一个符号和频域上一个子载波组成,一个时隙上所有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子载波组成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RE的位置用(k,l)表示,k表示OFDM的序号,l表示子载波的序号,通过给出坐标(k,l)就可以定位到指定的RE上。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之前,网络设备配置了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SIB 1消息中的ServingCellConfigCommonSIB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进而可以确定以下行带宽部分一为参考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或者确定以下行带宽部分二为参考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请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901和步骤902。
901,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902,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本申请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其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不会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而且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一个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来确定的,具体可以参见图10和图11的具体介绍。
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从SIB 1中获得,且该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可以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包含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场景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从SIB 1中获得,但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一个高层信令locationAndBandwidth和/或其他参数确定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
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以实现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均可以实现根据配置信息和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由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起始的公共资源块。对于如何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B1种情况和第B2种情况)来介绍。
在第B1种情况中,请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10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CORESET#0定义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的,在确定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四偏移是指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CORESET#0占用的最小CRB;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最小CRB。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10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一偏移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如图10所示的相对于参考点A的偏移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71
这样第一偏移等于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172
减去第二偏移的值。其中,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为与SS/PBCH block的第一个RB重叠的CRB的RB索引值最小的RB。
这里仅简单介绍了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进一步可以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基于第B1种情况,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有一种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方式,在该情况中是通过CORESET#0来定义的。或者,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CORESET#0和SIB 1配置/定义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在这一情况下,选择以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 1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1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10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10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时刻不做限定,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该配置信息和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该配置信息和CORESET#0定义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在第B2种情况中,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11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的,在确定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五偏移是指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11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这里仅简单介绍了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基于第B2种情况,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有一种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方式,在该情况中是通过SIB 1来配置的。或者,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CORESET#0和SIB 1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在这一情况下,选择以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 1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1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11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11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时刻不做限定,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该配置信息和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或者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该配置信息和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其中,图9、图10和图11中时刻T表示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于时刻T的认定可能不同。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0-1)、(10-2)、(10-3)、(10-4)、(10-5)、(10-6)的其中一个时刻:
(10-1)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0-2)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0-3)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0-4)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0-5)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0-6)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0-7)、(10-8)、(10-9)、(10-10)的其中一个时刻:
(10-7)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0-8)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0-9)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0-10)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不会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终端设备不会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这样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无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之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来确定,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请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1201至步骤1203。
1201,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1202,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1203,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其中,在步骤1202中,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这里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可以是由CORESET#0定义的。
在步骤1203中,所述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这里的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可以是SIB 1配置的。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这样虽然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前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不同,通过设定这两个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依旧可以使得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与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的第二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相同的。
本申请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从SIB 1中获得,且该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后均可以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包含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场景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从SIB 1中获得,但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一个高层信令locationAndBandwidth和/或其他参数确定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并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以实现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均可以实现根据配置信息和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由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起始的公共资源块,以及均可以实现根据配置信息和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由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起始的公共资源块。对于如何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可以参见图13的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13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CORESET#0定义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
具体的,在确定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以及在确定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四偏移是指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CORESET#0占用的最小CRB;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指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最小CRB。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一偏移确定的,第一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4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第一偏移是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的第二偏移和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二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SS/PBCH block的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数量;SS/PBCH block的公共资源块偏移用于指示第三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如图10所示的相对于参考点A的偏移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201
这样第一偏移等于
Figure GDA0003214933350000202
减去第二偏移的值。
这里仅简单介绍了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进一步可以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其中,在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图13中的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四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图13中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这里仅简单介绍了SIB 1配置的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 1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可以在SIB1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CORESET#0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以及可以根据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位置。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终端设备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时刻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第一控制资源集合1或第一控制资源集合2上监听/发送之前确定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图12和图13中时刻T表示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于时刻T的认定可能不同。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的其中一个时刻:
(13-1)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3-2)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3-3)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3-4)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3-5)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13-6)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13-7)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3-8)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3-9)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3-10)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3-11)、(13-12)、(13-13)、(13-14)的其中一个时刻:
(13-11)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3-12)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3-13)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3-14)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3-15)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13-16)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13-17)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3-18)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二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且由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第二下行带宽部分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和之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可以依据不同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来确定,但由于设定不同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位置是相同的,依旧可以使得以不同的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请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4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1401和步骤1402。
1401,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1402,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本申请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其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不会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才会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而且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一个下行带宽部分为参考来确定的,具体可以参见图15的具体介绍。
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从SIB1中获得,且该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可以生效,这里的生效是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或者,可选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从其他配置下行带宽部分的消息来配置的,图14所示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可选的,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是同时接收到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是包含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是根据包含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的第一下定带宽为参考的。也就是说,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在一个配置消息中可以同时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
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包括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其他公共资源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以实现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以及均可以实现根据配置信息和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由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起始的公共资源块。对于如何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可以参见图15的具体介绍。
请参见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示例图。在图15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由SIB 1或者其他配置消息来配置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具体的,在确定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之后,确定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图6的详细介绍,其中,第五偏移是指SIB 1或者其他配置消息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差的公共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其中,第三偏移用于指示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如图15所示,公共参考点可以为参考点A(point A)的位置,指示的是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这里仅简单介绍了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的确定方式,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图8的详细描述。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有一种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方式。或者,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CORESET#0和其他配置消息来配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在这一情况下,选择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配置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可以在配置消息中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可以在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消息中的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根据图1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图15所示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这一方式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相同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只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复杂度。
其中,图14、图15中时刻T表示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于时刻T的认定可能不同。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5-1)、(15-2)、(15-3)、(15-4)、(15-5)、(15-6)的其中一个时刻:
(15-1)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5-2)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5-3)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15-4)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15-5)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5-6)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确定初始接入成功的时刻用于指示以下(15-7)、(15-8)、(15-9)、(15-10)的其中一个时刻:
(15-7)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5-8)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15-9)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5-10)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不会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终端设备不会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这样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无需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之后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是以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来确定,这样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仅需要计算一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降低了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的复杂度。
针对图3至图1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限制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刻。也就是说,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消息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配置,也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配置。在这一场景下,可以包含图3至图15描述的各种可实现方案。
举例来说,由于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刻不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初始接入之前监听信道以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或者没有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均可以在初始接入之后可以监听信道以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的,可以不限制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时刻,这一场景中,若网络设备配置了新的下行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新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新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来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可以限制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刻。例如,限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消息可以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配置,在这一场景下,可以参考图14和图15描述的实现方案。举例来说,由于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时刻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因此,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之前不需要监听信道,而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终端设备开始监听信道以获得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这样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由于不确定监听带来的功率损耗。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的,可以限制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的时刻,这一场景中,若限制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时刻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则一旦网络设备配置了新的下行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新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新的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位置来确定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管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还是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配置,不管SIB 1中是否配置了initial DL BWP,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控制资源集合、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或者其他DL BWP(非initial DL BWP或BWP_ID不为0的BWP)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在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中,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以CORESET#0参考或以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为参考。也就是说,在图3-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且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与SIB1中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以CORESET#0参考或以新配置的initial DL BWP为参考。
如果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由SIB 1配置了initial DL BWP,且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在其他DL BWP中,包括以下(1)和(2)两种情况:
(1)若其他DL BWP的频域位置包含CORESET#0的频域位置或包含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且其他DL BWP与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按照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所参考的下行带宽部分来参考。
(2)若其他DL BWP的频域位置不包含CORESET#0的频域位置或不包含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或其他DL BWP的频域位置包含CORESET#0的频域位置或包含SIB 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且其他DL BWP与SIB1配置的initial DL BWP的子载波间隔不相同时,则以其他DL BWP为参考。
又一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时,反馈1个比特的消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肯定/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NegativeACKnowledgment,NACK)。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反馈的是ACK(比特取值1)还是NACK消息(比特取值0)来决定是发送新的数据还是进行重传。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发送某一个消息的时刻可以为开始发送这一个消息的时刻或者确认这一消息发送完成的时刻,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举例来说,图3-图15实施例中设计的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可以是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或者确认这一确认消息发送完成的时刻。
又一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SIB 1中配置,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资源位置限制在CORESET#0的频域资源范围内,即小于或等于CORESET#0的频域资源大小。如果第一控制资源集合不在SIB 1中配置,而是在其他高层信令中配置(例如RRC信令),则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资源位置可以在CORESET#0的频域资源范围内,也可以不在CORESET#0的频域资源范围内。
如果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中配置了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搜索空间高层参数,当初始接入成功之后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其他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资源范围包括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频域资源范围,且其他下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如果当前激活下行带宽部分中没有配置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搜索空间高层参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在其他下行带宽部分中给终端设备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中配置的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搜索空间中监听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RA-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当前激活下行带宽部分的标识取非零值。在这个过程中终端设备不需要更改射频带宽或切换载波中心频率。
上文主要从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设备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设备示例对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或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或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见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图3至图15的设备实施例。如图16所示,该终端设备1600包括收发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用于实现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6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6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用于实现图9至图11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6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6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不会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用于实现图12至图13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6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6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所述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用于实现图14至图15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6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6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该终端设备1600用于实现图3至图15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关于图16的终端设备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3至图15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收发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收发模块还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上述图16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600可以以图17所示的终端设备1700实现。如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7所示的终端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01和收发器1702。
所述收发器17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7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其他终端设备或其他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处理器1701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
例如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702用于实现图3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步骤301、302、303中的消息;处理器17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7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702用于实现图9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步骤901、902中的消息;处理器17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7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702用于实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步骤1201、1202、1203中的消息;处理器17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7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702用于实现图14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步骤1401、1402中的消息;处理器17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702执行上述步骤。
处理器1701和收发器17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1704相连。总线1704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终端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03。存储器1703用于存储供终端设备17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701用于执行存储器1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3至图15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终端设备1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1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收发器1702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电路等,其中,该收发器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多个接口。
存储器17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7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7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7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17所示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所设计的数据处理设备。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图8和图9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该网络设备1800包括收发模块1801和处理模块1802。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内容。
收发模块18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8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图9至图11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8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8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不会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处理模块18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图12至图13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8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8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处理模块18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所述第三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三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与所述第二下行带宽部分的所述第四起始公共资源块相同。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图14至图15所示实施例内容。其中:
收发模块1801,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8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在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该网络设备1800用于实现图3至图15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关于图16的网络设备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3至图15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收发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收发模块还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上述图18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以图19所示的网络设备1900实现。如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的网络设备1900包括:处理器1901和收发器1902。
所述收发器19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19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其他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处理器1901用于对网络设备19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
例如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902用于实现图3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步骤301、302、303中的消息;处理器19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9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902用于实现图9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步骤901、902中的消息;处理器19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9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902用于实现图12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步骤1201、1202、1203中的消息;处理器19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902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在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1902用于实现图14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步骤1401、1402中的消息;处理器1901用于支持所述收发器1902执行上述步骤。
处理器1901和收发器19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网络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903。存储器1903用于存储供网络设备19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901用于执行存储器19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8或图9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网络设备1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190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9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19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19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18所示实施例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数据处理设备。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中,“A和/或B”是指下述情况之一:A,B,A和B。“……中至少一个”是指所列出的各项或者任意数量的所列出的各项的任意组合方式,例如,“A、B和C中至少一个”是指下述情况之一:A,B,C,A和B,B和C,A和C,A、B和C这七种情况中的任一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Claims (34)

1.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中,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通过系统消息块1SIB 1配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是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所述SIB 1中配置的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生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在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控制资源集合#0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所述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所述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9.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中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通过系统消息块1SIB 1配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是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所述SIB 1中配置的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生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所述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所述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接收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中,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以获得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通过系统消息块1SIB 1配置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是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所述SIB 1中配置的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生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在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初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成项功接收重传的消息4之后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控制资源集合#0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所述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所述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或初始接入成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占用的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中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广播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公共资源块集合包含的第一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和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内占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是通过系统消息块1SIB 1配置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资源集合的标识不为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上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是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前。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之后,所述SIB 1中配置的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生效。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需盲检C-RNTI加扰的DCI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30.根据权利要求 27或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和控制资源集合#0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所占用的公共资源块不同,所述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成功用于指示以下的其中一个时刻:
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初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消息4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切换至所述CORESET#0定义的下行带宽部分的切换完成时刻。
31.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为根据SIB 1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公共资源块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带宽部分的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和第三偏移确定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起始物理资源块与参考点之间相差的物理资源块的数量,所述参考点是资源块网格的一个公共参考点,所述参考点用于指示以预设子载波间隔配置的公共资源块CRB 0中的子载波0的中心位置。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4.一种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642765.XA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1385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1256.6A CN11517535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1811642765.XA CN1113859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692220.XA CN115175357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S19903925T ES2991252T3 (es) 2018-12-29 2019-12-26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la ubicación del dominio de frecuencia del conjunto de recursos de control y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PCT/CN2019/128916 WO2020135641A1 (zh) 2018-12-29 2019-12-26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BR112021012780-1A BR112021012780A2 (pt) 2018-12-29 2019-12-26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localização de domínio de frequência de conjunto de recursos de controle e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EP19903925.6A EP3905810B1 (en) 2018-12-29 2019-12-26 Method used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loc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 set and related device
EP24192347.3A EP4496248A3 (en) 2018-12-29 2019-12-26 Method used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loc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 set and related device
KR1020217023695A KR102625787B1 (ko) 2018-12-29 2019-12-26 제어 자원 세트의 주파수 도메인 위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JP2021538295A JP7181411B2 (ja) 2018-12-29 2019-12-26 制御リソースセットの周波数領域ロケーション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係するデバイス
US17/360,347 US12010676B2 (en) 2018-12-29 2021-06-28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loc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 set and related device
US18/656,955 US12363701B2 (en) 2018-12-29 2024-05-07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loc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 set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765.XA CN1113859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1256.6A Division CN11517535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692220.XA Division CN115175357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901A CN111385901A (zh) 2020-07-07
CN111385901B true CN111385901B (zh) 2022-06-28

Family

ID=7112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1256.6A Active CN11517535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1811642765.XA Active CN1113859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692220.XA Pending CN115175357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1256.6A Active CN11517535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2220.XA Pending CN115175357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2010676B2 (zh)
EP (2) EP3905810B1 (zh)
JP (1) JP7181411B2 (zh)
KR (1) KR102625787B1 (zh)
CN (3) CN115175356B (zh)
BR (1) BR112021012780A2 (zh)
ES (1) ES2991252T3 (zh)
WO (1) WO2020135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1786B2 (ja) * 2019-02-22 2023-01-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20338176A1 (en) * 2019-08-16 2022-10-2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a coreset for a ue supporting nr iot application
CN116250323A (zh) * 2020-10-16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097512A1 (en) * 2021-01-13 2023-03-30 Apple Inc.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ew radio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CN115052343A (zh) * 2021-03-08 2022-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5883008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17005A1 (en) * 2021-10-20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adaptation for bandwidth part without restriction
CN116133145A (zh) * 2021-11-09 2023-05-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50168793A1 (en) * 2022-01-28 2025-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N114666902A (zh) * 2022-02-11 2022-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20238264A (zh) * 2023-12-29 2025-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2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控制信道资源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401526A (zh) * 2018-01-26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时频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CN108882376A (zh) * 2017-11-10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750A (zh) * 2010-04-23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触发方法及装置
US9900844B2 (en) * 2014-01-13 2018-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1885716A (zh) * 2016-09-29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10492157B2 (en) * 2017-01-04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in advanced wireless systems
US20180279289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ne or More Numerologies
CN108631934B (zh) * 2017-03-2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系统
CN108737050A (zh) * 2017-04-24 2018-11-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0786045B (zh) * 2017-06-16 2023-12-05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宽带载波的带宽设定方法
EP3668213A4 (en) * 2017-08-10 2021-01-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CN109699054B (zh) * 2017-10-24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7085868B2 (ja) * 2018-03-15 2022-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190349060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Efficient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a Wideband Carrier
JP7237486B2 (ja) * 2018-07-31 2023-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843347A4 (en) * 2018-08-20 2022-03-3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2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控制信道资源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882376A (zh) * 2017-11-10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401526A (zh) * 2018-01-26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时频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mmary of Offline Discussion on RMSI;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bis R1-1805600 》;20180420;全文 *
Summary of Remaining RMSI Issues;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 R1-1809794 》;2018082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1411B2 (ja) 2022-11-30
US12010676B2 (en) 2024-06-11
EP3905810A1 (en) 2021-11-03
US20210329669A1 (en) 2021-10-21
WO2020135641A1 (zh) 2020-07-02
CN111385901A (zh) 2020-07-07
EP3905810C0 (en) 2024-08-28
CN115175357A (zh) 2022-10-11
EP3905810A4 (en) 2022-03-16
KR20210102447A (ko) 2021-08-19
BR112021012780A2 (pt) 2021-09-08
CN115175356B (zh) 2025-06-13
CN115175356A (zh) 2022-10-11
US12363701B2 (en) 2025-07-15
EP3905810B1 (en) 2024-08-28
KR102625787B1 (ko) 2024-01-15
EP4496248A3 (en) 2025-04-02
US20240365308A1 (en) 2024-10-31
JP2022515877A (ja) 2022-02-22
EP4496248A2 (en) 2025-01-22
ES2991252T3 (es) 202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5901B (zh) 用于确定控制资源集合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2279242B2 (en) Determining a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nd
CN103139781B (zh) 处理用于机器型态通信的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17241398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492209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or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024834B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JP2020502918A (ja) 上りリンク伝送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WO2021060413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a priority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EP382621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398577A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957896A (zh) 用于波束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CN115883045A (zh) 资源映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9710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19522417A (ja) 識別子管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21060231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s) of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and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WO2024156249A1 (zh) 一种系统信息块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279871B2 (ja) 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EP4404665A1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543324B (zh) 一种目标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267370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053732A1 (en)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2191326A (ja) 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