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88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5883A CN111385883A CN201811624186.2A CN201811624186A CN111385883A CN 111385883 A CN111385883 A CN 111385883A CN 201811624186 A CN201811624186 A CN 201811624186A CN 111385883 A CN111385883 A CN 1113858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ical channel
- resource
- mode information
- transmission mode
- candid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减小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简称IEEE)802.1QBV的相关规定,一个时间敏感性网络(Time-SensitiveNetworking,简称TSN)流量(flow)的数据包到达具有固定的起始位置(offset)以及周期,且每次到达的数据量具有固定的大小。其中,所述起始位置以TSN时钟(TSN clock)为基准。其他业务,如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vehicle to X,简称V2X,也可称为vehicle toeverything)中某些业务的数据包到达也具有上述特点。
根据现有通信协议的相关规定,基站会针对每一用户设备(per-User Equipment,简称per-UE)分配上行无线资源。
基站为UE配置的这些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对应的资源可以用来支持确定性的周期业务。无线接入网络(Random Access Network,简称RAN)1#95会议已经同意,支持在一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一个给定的部分带宽(BandWith Part,简称BWP)上配置并激活多套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configurations of configured grant),用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服务(service)、业务类型(traffic type)、复合业务(multiple Industrial)、具有不同特性的TSN流(TSN stream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等,以增强传输的可靠性减小传输时延。
另一方面,UE或者核心网可以将上行TSN流量的一些业务传输模式(trafficpattern)信息通知给基站,这有助于基站准确地为UE配置上行授权(configured)、半持续性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简称SPS)资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是根据所述资源关联的传输格式配置信息筛选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包括: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参数,所述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包括: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依次比对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对应的参数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各项参数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在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后,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否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所述其他资源与所述资源均由基站配置;将判断结果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二逻辑信道;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不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括:从接收自基站的消息中获取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站的消息选自:RRC信令以及DCI。
可选的,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基于MAC层获取的。
可选的,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选自:所述资源的周期、所述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资源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选自:所述候选逻辑信道关联的业务的周期、所述业务到达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业务每次到达的数据量。
可选的,所述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由此,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从而有效减小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在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后,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由此,可以在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基站为UE分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地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LCP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104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1042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基站是基于每一用户设备(per-User Equipment,简称per-UE)分配上行无线资源的,哪些无线承载的数据能够放入基站为UE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进行传输是由UE决定的。
对于基站基于上行授权(Uplink grant,简称UL grant)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可简称为资源),UE需要决定包含在新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Protocol Data Unit,简称MAC PDU)中的每个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简称LCH)的数据总量,如果必要的话,UE还要为MAC的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分配资源。
换言之,基站通过上行授权分配给UE的上行资源是确定的。根据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中的逻辑信道配置参数(LogicalChannelConfig)给定的配置,结合协议规定的规则,UE可以决定在基站分配的资源中放置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以及每个逻辑信道放置多少数据。
由于MAC PDU只有一个,但要复用的逻辑信道却有多个,这就要求为每个逻辑信道分配一个优先级。最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优先包含在MAC PDU中,接着是次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以此类推,直到分配的MAC PDU已满或没有更多的数据要发送。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是由LogicalChannelConfig参数中的优先级(priority)字段决定的,该字段的数值越小,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
但这种分配方式可能使得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始终占据着基站分配给UE的无线资源,从而导致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被“饿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引入了优先比特率(Prioritised Bit Rate,简称PBR)的概念,也即,在为逻辑信道分配资源之前,配置好各个逻辑信道的数据速率,从而为每个逻辑信道提供了最小数据速率保证,避免了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被“饿死”。在实际应用中,PBR可以是通过LogicalChannelConfig参数中的prioritisedBitRate字段决定的。
具体而言,UE的MAC层可以使用类似于令牌桶(token bucket)的算法实现MAC PDU的复用。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令牌桶内是否有令牌以及令牌的数量来确定是否发送某逻辑信道的数据,并控制组装在MAC PDU中的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
桶的大小持续时间(Bucket Size Duration,简称BSD)决定了令牌桶的“深度”。它与PBR共同决定了令牌桶的最大容量PBR×BSD。令牌桶的最大容量限制了每个逻辑信道可以挂起(pending,即缓存在缓冲(buffer,也可称为缓存)中)的数据总量。
UE为每个逻辑信道j维护一个变量Bj,该变量Bj指示了令牌桶里当前可用的令牌(token)数,且每个令牌对应1比特(Byte)的数据。Bj在逻辑信道建立时初始化为0,且每一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增加PBR×TTI。例如,假设prioritisedBitRate字段指定的PBR为kBps8,则表明PBR为8kBps,即每TTI往令牌桶内注入8kBps*1ms=8Byte的令牌。Bj的值不能超过桶的最大容量PBR×BSD。以BSD=500ms为例,桶的最大容量为8kBps*500ms=4k Byte。
当有新传的数据时,UE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逻辑信道优先级化(LogicalChannel Prioritization,简称LCP):
首先,对于所有Bj>0的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递减顺序组包,每个逻辑信道分配的无线资源只能满足PBR的要求。当某一逻辑信道的PBR配置成无穷大(“infinity”)时,只有当这个逻辑信道的资源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比它优先级低的逻辑信道。
其次,Bj减去逻辑信道j在上一步里复用到MAC PDU的所有MA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的大小。(参考实现:对于逻辑信道j,每传输一个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的SDU,先比较Bj是否大于0。如果Bj大于0,则向MAC PDU中添加该SDU。然后将Bj减去该SDU的大小Tsdu,并确定是否满足PBR的要求。如此反复,直到Bj小于0,或满足PBR要求,则接着处理下一逻辑信道)。
最后,如果前两步执行完还剩有上行资源的话,则不论Bj的大小,将剩余的资源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只有当所有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都发送完毕且上行授权还未耗尽的情况下,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才能得到服务。也即,此时,UE会最大化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传输。
例如,参考图1,假设当前存在三个逻辑信道(LCH1、LCH2和LCH3)其中,LCH1的优先级最高为优先级1,LCH2的优先级次之为优先级2,LCH3的优先级最低为优先级3。
根据前述LCP机制,在对所述三个逻辑信道进行资源分配时,首先,根据优先级的高低为每一逻辑信道分配PBR大小的资源。具体地,先执行步骤s1,以将LCH1承载的PBR大小的数据放进基站分配给UE的可用资源中。然后,若所述可用资源还有剩余部分,则执行步骤s2,以将LCH2承载的PBR大小的数据继续放入所述可用资源的剩余部分。最后,若所述可用资源还有剩余部分,则执行步骤s3,以将LCH3承载的PBR大小的数据继续放入所述可用资源的剩余部分。其中,若逻辑信道在缓冲中存储的数据小于对应的PBR,则将缓冲中存储的数据全部放入所述可用资源。
在执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之后,若所述可用资源还有剩余部分,则不再考虑PBR,而是根据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低,优先满足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传输。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1,在执行所述步骤s3之后,假设所述可用资源还有剩余部分,则执行步骤s4,以将三个逻辑信道中优先级最高的LCH1的剩余数据放入所述可用资源的剩余部分。至此,所述可用资源以放满,形成MAC PDU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而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5G)标准中,在执行上述3个步骤的LCP机制之前,还增加了一个逻辑信道选择(Selectionof logical channels)过程,也即,UE可以根据上行授权中的一些调度配置,选择满足传输条件的逻辑信道进行后续的LCP机制。
当有新传的数据时,UE首先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逻辑信道的选择:
对于每一上行授权,UE的MAC实体(MAC entity)可以选择满足所有下列条件的逻辑信道作为可以使用所述上行授权对应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逻辑信道。
条件1:对于每一逻辑信道,如果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了允许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简称SCS)列表(allowedSCS-List)参数,那么allowedSCS-List参数中的允许的子载波间隔索引的数值(allowed Subcarrier Spacing index values)必须包含当前上行授权所指示的子载波间隔索引(Subcarrier Spacing index)。
条件2:对于每一逻辑信道,如果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了最大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持续时间(maxPUSCH-Duration)参数,那么maxPUSCH-Duration参数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上行授权所指示的PUSCH传输持续时间(PUSCH transmission duration)。
条件3:对于每一逻辑信道,如果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了允许配置授权类型1(configuredGrantType1Allowed)参数,那么如果当前上前授权是允许配置授权类型1(Configured Grant Type 1),则所述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GrantType1Allowed参数的值必须被设置成允许(TRUE)。
条件4:对于每一逻辑信道,如果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了允许的服务小区列表(allowedServingCells)参数,那么所述allowedServingCells参数中的小区(cell)信息要包含当前上行授权所指示的小区信息。
其中,子载波间隔索引、PUSCH传输持续时间以及小区信息可以包含在与预设的上行传输(scheduled uplink transmission)相对应的上行传输信息(Uplink transmissioninformation)中。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分析发现,按照现有的LCP机制(也就是:对于一个上行授权所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首先进行逻辑信道的选择过程,也就是UE根据上行授权中的一些调度配置,选择满足传输条件的逻辑信道,然后再执行如图1所示的LCP过程)。
对于一个配置的授权(configured grant)所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通过逻辑信道的选择过程可能筛选得到多个满足传输条件的逻辑信道,如果在这些筛选出来的逻辑信道中,该配置的授权所对应的周期性的业务传输模式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不是最高的,那么在后续执行LCP机制之后,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可能在当前上行传输资源上传输不完或者完全没有传输。
换言之,按照现有的LCP机制可能会出现,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无法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configured grant configuration)相匹配传输,从而导致时延、分段等一系列问题。
例如,仍以图1为例,假设LCH1、LCH2和LCH3为经过逻辑信道的选择后确定的,可以使用基站通过本次上行授权分配给UE的资源(即图中示出的可用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逻辑信道,其中,LCH1和LCH2承载的数据量仍如图所示,LCH3承载的数据量大于对应的PBR。
假设所述可用资源是基站分配给UE的,与LCH3的业务传输模式相匹配的周期性资源。则按照现有的LCP机制,LCH3实际能放入所述可用资源的数据量最大也只是对应的PBR的大小,这就分配给LCH3承载的数据使用的资源被其他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抢占”,使得基站针对UE某一业务传输模式有针对性的分配资源的机制无法发挥其最大效果。
这与基站利用UE上报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为UE配置相匹配的上行配置资源,以使UE可以使用该资源传输相应的业务传输模式下的业务的初衷相背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由此,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从而有效减小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基站为UE分配资源的场景,且所述资源是针对UE上报的特定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配置的,所述业务传输模式具有周期性,相应的所述资源也具有周期性。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由UE侧执行。
本文中出现的“传输模式信息”是指:被周期性配置的资源的特征信息,通过所述传输模式信息可以确定资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周期性传输规律。
本文中出现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指:业务的数据在传输上的周期性属性信息。具体地,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和传输一种业务的至少一部分类型的数据。或者,所述逻辑信道也可以用于承载和传输多种业务的数据,这些业务可以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如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中包含的参数的数值相同或近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步骤S102,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
步骤S103,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
步骤S104,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可以是基站的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对应的资源,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也即,是为UE周期性配置的资源。UE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消息得到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在所述步骤S101中,当配置授权为配置授权类型1(Configured Grant Type1)时,UE可以根据RRC信令中的相关配置信息得到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例如,可以从所述RRC信令中得到所述资源的周期和物理位置信息。
当配置授权为配置授权类型2(Configured Grant Type 2)时,UE可以根据RRC信令的相关配置信息,以及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中的激活信令得到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例如,可以从所述RRC信令中得到所述资源的周期,从所述DCI中得到所述资源的物理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可以选自:所述资源的周期(periodicity)、所述资源的起始位置(timeDomainOffset)以及所述资源的大小(TBSiz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可以是通过执行现有逻辑信道的选择过程得到的。具体地,在执行所述步骤S102之前,可以根据所述资源关联的传输格式配置信息筛选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互换,两者也可以是同步执行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可以是基于UE的MAC层获取的。
例如,可以由UE的应用层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通知至UE的MAC层。或者,也可以是由核心网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通知至UE的MAC层的。
又例如,可以由UE的MAC层根据数据包到达的规律自行确定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可以选自:所述候选逻辑信道关联的业务的周期(period)、所述业务到达的起始位置(fixed offset)以及所述业务每次到达的数据量(packet size)。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包含其他更多的参数,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周期性特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匹配是指,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的数据的周期性与所述资源的周期性相同或近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例如,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参数,所述匹配度是指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同一参数的数值的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可以依次比对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对应的参数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各项参数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例如,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每一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数值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同一参数的数值的偏差,根据所述偏差确定所述参数的匹配度。优选地,偏差越小,匹配度越高。
在确定所述参数的匹配度后,将各项参数的匹配度加和得到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
若加和得到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可以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优选地,所述匹配度的最大值可以为1,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可以为0.8至0.9。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预设阈值的具体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可以由UE的MAC实体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41,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步骤S1042,在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后,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所述步骤S1041中,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即使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不是最高的,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也能被优先(提前至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优先级最高的候选逻辑信道之前)使用所述资源进行传输。从而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筛选得到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则在所述步骤S1041中,UE可以按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将各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冲中的数据放入所述资源即将传输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中。
在一个变化例中,当所述步骤S103筛选得到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时,在所述步骤S1041中,UE可以按现有LCP机制将各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冲中的数据放入即将传输的TB,以确保各第一逻辑信道至少都有PBR大小的数据能够被第一时间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步骤S104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421,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否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所述其他资源与所述资源均由基站配置;
步骤S10422,将判断结果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S10423,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由此,可以在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基站为UE分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地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效果。
具体地,所述其他资源可以是基站配置给UE的,除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资源外的其他周期性传输的资源。例如,所述其他资源与所述资源的周期性可以是不相同,两者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的具体数值不相同,如匹配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
仍以图1示出的三个逻辑信道为例,假设经所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3确定LCH3为第一逻辑信道,则在所述步骤S1041中,可以优先将LCH3对应的缓冲中的数据放入所述可用资源。此时,所述可用资源还有剩余部分,则UE可以进一步执行所述步骤S10421,以判断LCH1和LCH2各自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否与UE已知的基站分配的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
假设LCH1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基站分配给UE的另一资源(图未示)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LCH2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基站分配给UE的所有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则UE可以将LCH2确定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423中,UE可以将LCH2对应的缓冲中的数据放入所述图1所示可用资源的剩余部分中,并位于LCH1承载的数据之后。
至于LCH1对应的缓冲中的数据,则并不会被放入所述可用资源的剩余部分,而是会使用与LCH1相匹配的资源进行传输。
在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步骤S1042可以被替换为: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不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继续进行数据传输。也即,在本变化例中,所述资源仅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剩余部分可以包括百分百剩余的情形,也即,在当前时刻,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没有数据需要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冲中没有缓存数据。此时,所述资源可以全部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步骤S103的匹配结果表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时,可以认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量为零,此时,可以按照现有的LCP机制进行数据传输。
由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确保UE的周期性业务传输模式对应的数据能够与基站为该数据分配的资源相匹配地传输,从而有效减小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装置5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5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第二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确定模块53,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数据传输模块54,用于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是根据所述资源关联的传输格式配置信息筛选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53可以包括:确定子模块531,用于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参数,所述确定子模块531可以包括:比对单元5311,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依次比对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对应的参数的匹配度;第一确定单元5312,用于根据所述各项参数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第二确定单元5313,若所述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4可以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子模块541,用于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第二数据传输子模块542,在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后,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子模块542可以包括:判断单元5421,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否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所述其他资源与所述资源均由基站配置;第三确定单元5422,用于将判断结果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二逻辑信道;数据传输单元5423,用于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4可以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子模块541,用于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第三数据传输子模块543,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不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包括:从接收自基站的消息中获取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消息可以选自:RRC信令以及DCI。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可以是基于MAC层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可以选自:所述资源的周期、所述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资源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可以选自:所述候选逻辑信道关联的业务的周期、所述业务到达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业务每次到达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可以为周期性配置的资源。
关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5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2至图4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诸如非挥发性(non-volatile)存储器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
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是根据所述资源关联的传输格式配置信息筛选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包括:
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和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参数,所述遍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并将其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包括:
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依次比对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对应的参数的匹配度;
根据所述各项参数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的匹配度;
若所述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在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后,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则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否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所述其他资源与所述资源均由基站配置;
将判断结果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其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均不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二逻辑信道;
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资源优先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如果所述资源存在剩余部分,不使用所述资源的剩余部分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括:
从接收自基站的消息中获取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消息选自:RRC信令以及DCI。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是基于MAC层获取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选自:所述资源的周期、所述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资源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包含的参数选自:所述候选逻辑信道关联的业务的周期、所述业务到达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业务每次到达的数据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资源。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的业务传输模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逻辑信道中业务传输模式信息与所述资源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匹配的候选逻辑信道确定为第一逻辑信道;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
1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4186.2A CN111385883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4186.2A CN111385883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883A true CN111385883A (zh) | 2020-07-07 |
CN111385883B CN111385883B (zh) | 2023-01-10 |
Family
ID=71222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24186.2A Active CN111385883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588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27391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Mac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CN115088351A (zh) * | 2021-01-13 | 2022-09-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6336A (zh) * | 2007-06-18 | 2009-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
WO2017049536A1 (zh) * | 2015-09-24 | 2017-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6961741A (zh) * | 2017-05-04 | 2017-07-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7920390A (zh) * | 2016-10-10 | 2018-04-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上行逻辑信道调度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11624186.2A patent/CN1113858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6336A (zh) * | 2007-06-18 | 2009-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
US20100046456A1 (en) * | 2007-06-18 | 2010-0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f radio bearer having prio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049536A1 (zh) * | 2015-09-24 | 2017-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7920390A (zh) * | 2016-10-10 | 2018-04-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上行逻辑信道调度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6961741A (zh) * | 2017-05-04 | 2017-07-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27391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Mac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CN115088351A (zh) * | 2021-01-13 | 2022-09-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883B (zh) | 2023-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51322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3840512B1 (en) |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
EP2474192B1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8133398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终端 | |
CN108633088B (zh) |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JP7424379B2 (ja) | 通信デバイス、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機器および方法 | |
CN109756986B (zh) | 一种上行数据包资源分配方法和用户终端 | |
US20160278111A1 (en) | Servi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8024341B (zh) | 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12640352B (zh) |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 |
CN11138588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16234018A (zh) | 一种面向5g-tsn融合部署场景的下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
EP3932134B1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
CN111385900B (zh) | 上行调度方法和装置 | |
US20250106682A1 (en) | Ue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packet dela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CN110831211B (zh) | 数据上传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 |
CN111328138B (zh) | Mac pdu的组织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7897934A (zh) | 用于切片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801307A (zh) | 信息传输、配置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 |
EP1881717A1 (en) | Allocating channels in multi-user or multi-service real-time transmissions of wireless packet dat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