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074A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5074A CN111385074A CN201811626636.1A CN201811626636A CN111385074A CN 111385074 A CN111385074 A CN 111385074A CN 201811626636 A CN201811626636 A CN 201811626636A CN 111385074 A CN111385074 A CN 1113850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uence
- pilot
- scrambling
- pilot sequence
- orthogonal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在本发明中,由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导频序列进行了扰码处理,因此,干扰残余部分会被高频扰乱,在后续的滤波时,容易被消去或抑制,这样则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在4G系统或NR(NewRadio)系统中是重要的参考信号,DMRS的设计或处理直接关系到信道估计的性能。
例如,在NR系统中,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配置DMRS时频资源时,可选择1个时隙(slot)中的第4个和第11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按NR标准Type 2配置DMRS时频资源。而且,选择承载在DMRS资源上的序列为复数序列,复数序列的实部或虚部为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PN序列的初始化序列与小区ID有关。
以NR标准Type 2为例,每个comb最大可以同时复用4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3个comb最大可以同时复用12个UE。例如,comb0中的4个UE的DMRS被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加扰后相互正交,可以通过正交覆盖码合并将每个UE的信道值分离开。
在一些特殊的多用户场景下,例如,在时偏影响较大时,或者复用UE存在明显远近效应时,如果按传统方法设计处理DMRS,即使是没有小区间干扰,接收机在做正交覆盖码合并时也会有干扰残余,这样会明显影响到信道估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某些场景下,DMRS的设计影响信道估计性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第二导频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导频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导频序列是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后生成的;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获取信道值。
其中,一个所述RE块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导频序列进行了扰码处理,因此,干扰残余部分会被高频扰乱,在后续的滤波时,容易被消去或抑制,这样则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运行的移动终端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1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中Type 1导频图样;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田字格(时频导频块)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E块导频被加扰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1个PRB中Type 2导频图样;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1个PRB中Type 3导频图样;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参考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或者基站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数据信号发射的发射部件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发射部件106用于经由一个天线发射部件来发射数据。发射部件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基站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其中,正交码覆盖可以是采用正交覆盖码与第一导频序列的元素相乘以对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正交化。
步骤S104,发射所述第二导频序列。
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按新空口(New Radio,NR)ZC(Zadoff-Chu)或PN序列生成所述第一导频序列,并对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正交码覆盖。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所述RE块由多个RE组成,例如,一个所述RE块可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在本发明的后续描述中,将这种由4个RE组成的RE块称之为田子格RE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2中,可采用以下之一的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PN序列、Walsh序列、用户设备专用序列(UE specific)序列。比如,可采用扰码序列中的元素分别点乘所述第一导频序列中的对应的RE块,例如,假设扰码序列包括元素r1、r2、……、ri,所述点乘即为r1乘以对应的第1个RE块,r2乘以对应的第1个RE块,……ri乘以对应的第i个RE块等。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的子载波数除以所述RE块的子载波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可为全1序列,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可为非cell-specific序列。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或终端等,但不限于此。
以下将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上行链路系统中,多个UE共享PUSCH发送数据。假设每个UE使用的导频(比如,DMRS port)不一样,以及上行波形采用DFT-S-OFDM波形。在本实施例中,导频的时频图样采用如图3所示的NR Type 1图样。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频序列生成方式(包括经历正交码覆盖)包括如下步骤:
S402,按NR ZC序列生成第一导频序列;
S404,正交码覆盖第一导频序列,得到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
S406,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得到第二导频序列。其中,该RE块可为田子格RE块。
假设1个田字格(时频导频块)表示为[Xnk],例如,如图5所示,[Xnk]为4个REs,包括2个时域符号,2个子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UE-specific序列长度为导频子载波数除以2,UE-specific序列可以是由UE_ID决定的序列,或是由C-RNTI决定的序列,或其他UE-specific序列。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S402也可为,采用NR ZC序列为第一导频序列,再将导频扰码。
另外,上述方案也可为,在对第一导频序列扰码后,再正交码覆盖该第一导频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UE-specific序列为序列[r1,r2,r3,r4,r5,r6,...,r11,r12]T,为UE1的导频扰码序列,用这个扰码序列扰码上述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UE1的时频资源为12个PRB的场景下,UE1的每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田子格(RE块)导频被扰码,即每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田子格(RE块)导频分别与导频扰码序列中一个对应元素相乘,更具体的,例如,第一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田子格(RE块)导频承载的4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元素均乘以r1,紧接着第二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田子格(RE块)导频承载的4个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元素均乘以r2,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第一导频序列元素乘以r12。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导频序列进行了扰码处理,因此,干扰残余部分会被高频扰乱,在后续的滤波时,容易被消去或抑制,因此,在接收机做信道估计时,可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频的时频图样采用如图7所示的NR Type 2图样。
本实施例的序列生成方式(包括正交码覆盖)也与实施例一类似,包括:
S1,按NR ZC序列生成第一导频序列,
S2,正交码覆盖第一导频序列,得到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
S3,以田子格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得到第二导频序列。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所提供的上述方案也可为,采用NR ZC序列为导频序列,再将该导频序列扰码。
另外,上述方案也可为,在给第一导频序列扰码后再正交码覆盖。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频的时频图样采用如图8所示的NR Type 3图样。
本实施例的序列生成方式(包括正交码覆盖)也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此处不再进行累述。
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仅以NR Type 1、NR Type 2以及NR Type 3导频图样为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频图样的序列生成方式/导频处理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导频图样,即只要是以导频块(超过1个RE)为基本单位来扰码都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例如,1个导频块为田子格(4个RE),或2个RE,或6个RE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以田子格(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
在本实施例中,序列元素可以为:{1,-1},或{1,j,-1,-j},或其他UE-specific序列。
序列长度为:UE导频子载波个数/N。其中,N为RE块子载波个数。例如,12个PRB中,UE导频子载波个数24个,RE块为田子格,则该扰码序列长度为24/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扰码序列为基站已知序列。
此外,扰码序列还可以为PN序列,或Hadamard序列。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UE使用的导频(比如,DMRS port)可能是一样的,即存在导频碰撞。在本实施例中,以田子格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本实施例的序列生成方式也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累述。
该方案可以提高该场景下的性能,因为采用了UE专用的序列扰码,因此,即使导频碰撞了,也可能通过UE-specific的扰码序列对不同UE导频进行分离。换言之,接收机通过对接收到的导频序列解扰,可以分离出不同UE的信道值。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波形采用OFDM波形,导频的时频图样采用NR Type 1图样。
本实施例的序列生成方式也与实施例一类似,也包括:
S1,按NR PN序列生成第一导频序列;
S2,正交码覆盖第一导频序列,得到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
S3,以田子格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得到第二导频序列。
实施例七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小区场景下,UE的DMRS序列为全1序列,导频的时频图样采用NR Type 1图样。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序列生成方式(包括经历正交码覆盖)包括如下步骤:
S902,生成序列元素全为1的第一导频序列,或者第一导频序列为非cell-specific的序列;
S904,正交码覆盖第一导频序列,得到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
S906,以田子格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用UE-specific序列扰码,得到第二导频序列。
实施例八
在本实施例中,从系统接收机的角度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机接收扰码后的OCC导频序列,并通过“扰码后的OCC”合并,来分离出用户信道值,然后通过滤波插值得到完整的信道值。
当时偏影响较大时,或者复用UE存在明显远近效应时,如果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接收机在做“扰码后的OCC”合并时,其干扰残余部分会被高频扰乱,在后续滤波时,容易被消去/抑制,这会明显提高所述场景下信道估计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海量机器类huan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MTC)场景,假设最大时偏为0.5*CP,无线信道为TDL-C信道,接收机通过“扰码后的OCC”合并,来分离出用户信道值,然后通过维纳滤波得到完整的信道值。所述“扰码后的OCC”合并指,接收信号矩阵点乘扰码后的OCC码矩阵后求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扰码后的OCC码矩阵是指一个扰码元素点乘OCC码矩阵。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提高系统接收机的信道估计性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发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20和发射模块30。
处理模块20用于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
发射模块30,用于发射进行扰码处理后生成的第二导频序列。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参考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和获取模块50。
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第二导频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导频序列是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后生成的。
获取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获取信道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资源元素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之前,还包括:
按NR ZC或PN序列生成所述第一导频序列;
对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正交码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多个RE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包括:
采用以下之一的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PN序列、Walsh序列、用户设备专用UE specific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的子载波数除以所述RE块的子载波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包括:
用扰码序列中的元素分别点乘所述第一导频序列中的对应的RE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为全1序列,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为非小区专用cell-specific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交码覆盖后的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之后,还包括:
通过发射机发射所述第二导频序列。
10.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导频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导频序列是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获取信道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多个RE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
13.一种参考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处理生成第二导频序列;
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第二导频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按NR ZC或PN序列生成所述第一导频序列;
正交码覆盖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正交码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序列包括以下之一:PN序列、Walsh序列、UE specific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扰码序列中的元素分别点乘所述第一导频序列中的对应的RE块。
18.一种参考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导频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导频序列是以RE块为单位,对正交码覆盖后的第一导频序列进行扰码后生成的;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获取信道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RE块由4个RE组成,包括时域上的2个符号和频域上相邻的2个子载波。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2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6636.1A CN111385074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9/124339 WO2020135027A1 (zh) | 2018-12-28 | 2019-12-10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6636.1A CN111385074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074A true CN111385074A (zh) | 2020-07-07 |
CN111385074B CN111385074B (zh) | 2023-10-17 |
Family
ID=7112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26636.1A Active CN111385074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5074B (zh) |
WO (1) | WO2020135027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66353A (zh) * | 2022-11-10 | 2023-03-07 |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6235585A (zh) * | 2020-09-30 | 2023-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29609B (zh) * | 2020-12-11 | 2024-07-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导频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1489A (zh) * | 2003-01-07 | 2006-03-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导频传输方案 |
CN101110805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收发方法及系统 |
CN102202027A (zh) * | 2010-03-26 | 2011-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序列的产生方法和装置 |
EP2385645A2 (en) * | 2010-05-04 | 2011-11-09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IMO related information |
WO2012092879A1 (zh) * | 2011-01-06 | 2012-07-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加扰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391268A (zh) * | 2013-07-19 | 2013-11-1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浅海水声通信图样选择峰均比抑制方法 |
CN104054286A (zh) * | 2012-01-19 | 2014-09-17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参考信号加扰方法、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和用户设备 |
WO2014178671A1 (en) * | 2013-05-01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6685520A (zh) * | 2015-11-06 | 2017-05-17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导频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和码分多址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
WO2018171326A1 (en) * | 2017-03-21 | 2018-09-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696341A (zh) * | 2012-09-27 | 2018-10-23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8809562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mrs序列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77527B2 (en) * | 2015-07-14 | 2019-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mechanisms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
CN108886448B (zh) * | 2016-03-27 | 2021-06-2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10038532B1 (en) * | 2017-01-19 | 2018-07-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with serving signal cancellation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11626636.1A patent/CN111385074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10 WO PCT/CN2019/124339 patent/WO202013502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1489A (zh) * | 2003-01-07 | 2006-03-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导频传输方案 |
CN101110805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收发方法及系统 |
CN102202027A (zh) * | 2010-03-26 | 2011-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序列的产生方法和装置 |
EP2385645A2 (en) * | 2010-05-04 | 2011-11-09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IMO related information |
WO2012092879A1 (zh) * | 2011-01-06 | 2012-07-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加扰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054286A (zh) * | 2012-01-19 | 2014-09-17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参考信号加扰方法、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和用户设备 |
CN108696341A (zh) * | 2012-09-27 | 2018-10-23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WO2014178671A1 (en) * | 2013-05-01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3391268A (zh) * | 2013-07-19 | 2013-11-1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浅海水声通信图样选择峰均比抑制方法 |
CN106685520A (zh) * | 2015-11-06 | 2017-05-17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导频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和码分多址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
WO2018171326A1 (en) * | 2017-03-21 | 2018-09-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809562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mrs序列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R1-1804720 Remaining Issues on DM-RS"", 《3GPP TSG_RAN\WG1_RL1》 * |
""R1-1804720 Remaining Issues on DM-RS"", 《3GPP TSG_RAN\WG1_RL1》, 6 April 2018 (2018-04-06) * |
ERICSSON: "R1-1709062 "Overview of D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3GPP TSG_RAN\WG1_RL1》 * |
ERICSSON: "R1-1709062 "Overview of D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3GPP TSG_RAN\WG1_RL1》, 6 May 2017 (2017-05-06) *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1-1711303 "On the CSI-RS configurations for NR CSI acquisi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
宫芳;何玉申;: "降低OFDM系统PAPR概率类技术的研究", 信息技术, no. 10 * |
张旭伟;申敏;: "TD-SCDMA系统中扩频加扰的实现", 通信技术, no. 07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35585A (zh) * | 2020-09-30 | 2023-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5766353A (zh) * | 2022-11-10 | 2023-03-07 |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766353B (zh) * | 2022-11-10 | 2025-01-24 |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074B (zh) | 2023-10-17 |
WO2020135027A1 (zh) | 2020-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24371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scrambling code sequence | |
CN108111270B (zh) | 导频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8702270B (zh) |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 | |
KR101691475B1 (ko) | 전용 기준 신호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139934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device, and system | |
EP4307581A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 |
EP289366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17697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ellular network | |
CN111149300A (zh) | 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
EP2525516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1585729A (zh) | 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
JP7379626B2 (ja) | 参照信号の伝送方法および伝送装置 | |
CN111385074B (zh) |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685580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757367A (zh) |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14365458B (zh) |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3036662B (zh) |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跳变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297299A1 (en) |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and parameter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6391337B (zh) |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9565485B (zh) | 解调参考信号的复用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CN116192350A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11095825B (zh) | 用于导频序列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1120584A1 (en) | Sequence hopp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728798B1 (ko) |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채널 추정 방법 | |
KR20190012819A (ko) | Nr 시스템에서의 의사 랜덤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