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4075B -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74075B CN111374075B CN202010199977.6A CN202010199977A CN111374075B CN 111374075 B CN111374075 B CN 111374075B CN 202010199977 A CN202010199977 A CN 202010199977A CN 111374075 B CN111374075 B CN 1113740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water
- culture
- purifying
- shellfish
- larva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与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通过调整养殖海水的碳酸盐体系,包括向海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混匀,向混匀后的海水充入去除二氧化碳的过滤空气,使经过滤的空气充分溶解于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中,准确确定海水碳酸盐体系的调整结果,当水体的pH值达到8.3‑8.5时,即可用于贝类幼虫的培育;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装置,包括净化体、储存器、养殖箱和水箱,净化体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储存器,储存器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养殖箱,水箱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养殖箱,本发明不仅能够增加水体的pH缓冲能力,延缓水体pH的下降速度,提高幼虫外壳生长速度的同时还能减少贝类幼虫外壳的畸形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 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外壳对贝类的生长至关重要,贝类幼虫生长阶段外壳的发育是贝类 外壳的生长的基础阶段,而目前贝类幼虫的培育阶段,普遍存在着养殖密度 严重偏高,大量幼虫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养殖水体的pH值下降迅速, 当水体的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幼虫的外壳的生成就会受到抑制,影响 外壳的生长,甚至出现畸形,最终导致幼虫的死亡。现阶段的主要解决办法 是增加水体的换水频率,一般2-6个小时就需要换水一次,然而换水过程费 时费力,若有操作不慎,还会增加幼虫外壳损伤的几率。本发明通过改良水 体的碳酸盐体系,能够增加水体的pH缓冲能力,延缓水体pH的下降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与装置,通过调整养殖 海水的碳酸盐体系,包括向海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混匀,向混匀后的海 水充入经过净化的经过滤的空气,从而准确确定海水碳酸盐体系的调整结果, 当水体的pH值达到8.3-8.5时,即可用于贝类幼虫的培育,本发明不仅能够 增加水体的pH缓冲能力,延缓水体pH的下降速度,还能减少贝类幼虫外壳 的畸形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水箱中配置海水,将碳酸氢钠加入海水中,搅拌混匀,碳酸氢 钠与海水的质量比为1:7000~13000;碳酸氢钠溶于海水中,能够提高培育 海水的总碱度,增强海水的酸碱缓冲能力。
S02:过滤祛除空气中的CO2,在净化柱内装满净化剂,将所述净化柱安 装在净化体内,用抽气泵将净化腔内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储存器内;
S03:配制养殖海水,将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用抽水泵抽至养殖箱 内,将S02过滤所得的经过滤的空气用抽气泵泵送至所述养殖箱内,使经过 滤的空气充分溶解于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中,溶解过程中,持续测定pH 值,直至pH值调整为8.3-8.5,适宜贝类幼虫生长发育;
S04:往养殖箱中放入贝类幼虫,养殖密度为每升海水8000-12000个幼 虫,养殖箱内光照度不大于1000lx,或避光养殖,所述养殖海水水体水温为 20-23℃,盐度为30-32‰,pH值为8.0-8.5,溶解氧不低于5mg/L;
S05:养殖10-14小时,待养殖海水的pH值低于8.0,将超出范围的养 殖海水排出,重新配置S03养殖海水,贝类幼虫种类不同,培育期不同,待 贝类幼虫的外壳生长到标准体重,收集贝类幼虫,将其放入浅海、滩涂、网 笼等养殖设施中,开始规模化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器为顶部安装有阀门的密闭结构,避免经过滤的空 气受外界环境侵扰。
进一步的,将储存器内储存的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所述养殖箱前,保证 储存器内经过滤的空气的CO2的浓度为0-5PPM,调整空气中CO2的含量, 使得溶于海水中的CO2减少,改变海水中的碳酸盐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剂为钠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中的 一种或几种,能够较好地吸收空气中的CO2。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体、储存器、养殖箱和水箱,所述净化体包括净化腔、出气口和至少一 个净化柱,所述净化体为圆筒状,底部密封,顶部开口,净化柱安装在所述 净化体的中上部,最下层净化柱与所述净化体形成所述净化腔,所述净化腔 的下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储存器为顶部安装有阀门的密闭结构,避免经过 滤的空气受外界环境侵扰;所述净化体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储存 器,所述储存器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养殖箱,所述水箱通过第三管道连接 所述养殖箱,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抽气泵,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抽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柱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净化柱的顶部和底部均 设置有阵列式的通气孔,一方面保证净化柱内的净化剂不泄露,另一方面能 够增大净化体内的空气流动,所述净化柱的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圆弧形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体的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圆弧形卡扣匹配的 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垫,圆弧形卡扣卡在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垫, 确保净化剂少受外界环境的侵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阀门,能够 方便的控制整个装置的气体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器内安装有CO2检测仪,CO2检测仪一般使用市场 上通用的德图testo 535CO2测量仪等,能够即时准确的测定储存器内储存的 过滤的空气是否符合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箱内安装有pH值测量仪,pH值测量仪一般使用市 场上通用的德国WTW Multi 3630等,能够即时准确的测定养殖海水中的pH 值,若超出贝类养殖的适宜范围,能够及时的关闭阀门,排出养殖海水,以 免受到过酸水体的影响,使得贝类外壳的生长不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通过调整养殖海水的 碳酸盐体系,包括向海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混匀,向混匀后的海水充入 经过净化的经过滤的空气,从而准确确定海水碳酸盐体系的调整结果,当水 体的pH值达到8.3-8.5时,即可用于贝类幼虫的培育,不仅能够增加水体的 pH缓冲能力,延缓水体pH的下降速度,更适宜贝类幼虫的生长。此外,本 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装置不仅能够为贝类幼虫的生长提 供较为适宜的水体,而且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净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净化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H值变化的示意图。
其中,1净化体,2储存器,3养殖箱,4水箱,5阀门,6第一管道,7 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9抽气泵,10抽水泵,11净化腔,12出气口,13 净化柱,14通气孔,15净化剂,16圆弧形卡扣,17卡槽,18密封垫,19CO2检测仪,20pH值测量仪,2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S01:在水箱4中配置海水,将碳酸氢钠加入海水中,搅拌混匀, 碳酸氢钠与海水的质量比为1:7000~13000;碳酸氢钠溶于海水中,能够提 高培育海水的总碱度,增强海水的酸碱缓冲能力。
S02:过滤祛除空气中的CO2,在净化柱13内装满净化剂15,将所述净 化柱13安装在净化体1内,用抽气泵9将净化腔11内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 储存器2内;
S03:配制养殖海水,将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用抽水泵10抽至养殖 箱3内,将S02过滤所得的经过滤的空气用抽气泵9泵送至所述养殖箱3内, 使经过滤的空气充分溶解于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中,溶解过程中,持续 测定pH值,直至pH值调整为8.3-8.5,适宜贝类幼虫生长发育;
S04:往养殖箱3中放入贝类幼虫,养殖密度为每升海水8000-12000个 幼虫,养殖箱3内光照度不大于1000lx,或避光养殖,所述养殖海水水体水 温为20-23℃,盐度为30-32‰,pH值为8.0-8.5,溶解氧不低于5mg/L;
S05:养殖10-14小时,待养殖海水的pH值低于8.0时,将超出范围的 养殖海水排出,养殖海水通过排水口21排出,重新配置S03养殖海水,贝 类幼虫种类不同,培育期不同,待贝类幼虫的外壳生长到标准体重,收集贝 类幼虫,将其放入浅海、滩涂、网笼等养殖设施中,开始规模化养殖。
所述储存器2为顶部安装有阀门5的密闭结构,避免经过滤的空气受外 界环境侵扰。
将储存器2内储存的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所述养殖箱3前,保证储存器 2内经过滤的空气的CO2的浓度为0-5PPM,调整空气中CO2的含量,使得 溶于海水中的CO2减少,改变海水中的碳酸盐含量。
所述净化剂15为钠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 几种,能够较好地吸收空气中的CO2。
此外,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体1、 储存器2、养殖箱3和水箱4,所述净化体1包括净化腔11、出气口12和至 少一个净化柱13,所述净化体1为圆筒状,底部密封,顶部开口,净化柱13 安装在所述净化体1的中上部,最下层净化柱13与所述净化体1形成所述净 化腔11,所述净化腔11的下部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储存器2为顶部安装 有阀门5的密闭结构,避免经过滤的空气受外界环境侵扰;所述净化体1的 出气口12通过第一管道6连接所述储存器2,所述储存器2通过第二管道7 连接所述养殖箱3,所述水箱4通过第三管道8连接所述养殖箱3,所述第一 管道6上安装有抽气泵9,所述第三管道8上安装有抽水泵10。
所述净化柱13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净化柱1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 阵列式的通气孔14,一方面保证净化柱13内的净化剂15不泄露,另一方面 能够增大净化体1内的空气流动,所述净化柱1的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圆弧 形卡扣16。
所述净化体1的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圆弧形卡扣16匹配的卡槽 17,所述卡槽17内设置有密封垫18,圆弧形卡扣16卡在卡槽17内,设置 有密封垫18,确保净化剂15少受外界环境的侵扰。
所述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阀门5,能够方便 的控制整个装置的气体流动。
所述储存器2内安装有CO2检测仪19,能够即时准确的测定储存器2 内储存的过滤的空气是否符合要求。
所述养殖箱3内安装有pH值测量仪20,能够即时准确的测定养殖海水 中的pH值,若超出贝类养殖的适宜范围,能够及时的关闭阀门5,排出养殖 海水,以免受到过酸水体的影响,使得贝类外壳的生长不良。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2个净化柱11,净化体容量大于1.5L,净化柱半径为 6CM,高度为2CM,净化剂为钠石灰,将钠石灰装入净化柱13,净化柱13 通过圆弧形卡扣16和卡槽17固定在净化体1内,打开第一管道6和储存器 2的阀门,关闭第二管道7上的阀门,用抽气泵9泵送空气至储存器2,第一 管道6的出气口位于储存器2的下部,通过不停的泵送过滤的空气将储存器 2内的空气挤出,当储存器2内的CO2检测仪19检测过滤的空气CO2浓度为 0-5PPM时,打开第三管道8上的阀门,使得储存器2内过滤的空气通过第 三管道8进入养殖箱3;同时用抽水泵10将培育海水抽至养殖箱内,抽入的 海水体积为1L,直至pH值调整为8.3,适宜贝类幼虫生长发育,放入牡蛎 幼苗,养殖10-14小时,待养殖海水的pH值低于8.0时,此时养殖海水的碳 酸盐环境不再适宜牡蛎幼虫生长,打开储存器2的阀门,关闭第二管道7上 的阀门,将超出范围的养殖海水排出,重新配置S03养殖海水,重复操作5-7 次后,牡蛎幼虫的外壳生长到标准体重,收集牡蛎幼虫,测定牡蛎幼虫的生 长及外壳的生长参数。贝类幼虫生长过程中若钠石灰颜色由粉红变为无色, 及时更换钠石灰。
分别往培育海水中添加了0g、40g、60g、80g、100g、和120g的碳酸氢 钠,按照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养殖后,测定的pH值得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添加碳酸氢钠小于80g时,pH值变化较快,保证牡蛎幼虫生长的时 间较短,当添加碳酸氢钠大于100g时,养殖水体出现沉淀物,影响牡蛎幼虫 的生长,当添加碳酸氢钠含量80-100g之间时,养殖水体保持最适宜贝类幼 虫生长的pH值范围时间最长。测定的牡蛎幼虫生长及畸形率如表1所示, 壳长随着碳酸氢钠的增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畸形率随着碳酸氢钠的增加量的 增加而递减,当添加碳酸氢钠含量80-100g之间时,壳长的生长效果要好于 碳酸氢钠添加量低于80g的实施例,同时畸形率的发生率要明显小于碳酸氢 钠添加量低于80g的实施例。
表1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养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
2、相同的幼虫培育密度下,海水pH值可以在24小时内仅仅下降0.2 个单位,相比传统培育方法的4个小时下降0.4个pH单位,本方法的pH缓 冲能力显著提升。
3、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 贝类幼虫的生长,减少畸形率,增强贝类幼虫的成活率,进而达到产量和经 济效益的双赢。
4、通过本发明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能够有效延长养殖 水体的pH值在最适宜范围的时间,加快贝类幼虫的生长,节约成本。
5、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装置,适用多种贝类 幼虫,实用性较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水箱中配置海水,将碳酸氢钠加入海水中,搅拌混匀,碳酸氢钠与海水的质量比为1:7000~13000;
S02:过滤祛除空气中的CO2,在净化柱内装满净化剂,将所述净化柱安装在净化体内,用抽气泵将净化腔内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储存器内;
S03:配制养殖海水,将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用抽水泵抽至养殖箱内,将S02过滤所得的经过滤的空气用抽气泵泵送至所述养殖箱内,使经过滤的空气充分溶解于S01搅拌混匀所得的海水中,溶解过程中,持续测定pH值,直至pH值调整为8.3-8.5;
S04:往养殖箱中放入贝类幼虫,养殖密度为每升海水8000-12000个幼虫,养殖箱内光照度不大于1000 lx,所述养殖海水水体水温为20-23℃,盐度为30-32‰,pH值为8.0-8.5,溶解氧不低于5mg/L;
S05:养殖10-14小时,待养殖海水的pH值低于8.0时,将超出范围的养殖海水排出,重新配置S03养殖海水,贝类幼虫种类不同,培育期不同,待贝类幼虫的外壳生长到标准体重,收集贝类幼虫,将其放入浅海、滩涂、网笼等养殖设施中,开始规模化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器为顶部安装有阀门的密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储存器内储存的经过滤的空气泵送至所述养殖箱前,保证储存器内CO2的浓度为0-5 PP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剂为钠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9977.6A CN111374075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9977.6A CN111374075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4075A CN111374075A (zh) | 2020-07-07 |
CN111374075B true CN111374075B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121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99977.6A Active CN111374075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74075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1626A (zh) * | 2019-09-02 | 2019-11-15 | 泉州师范学院 | 中小尺度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和pH精确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05237A (en) * | 1991-10-18 | 1993-04-27 | Skeggs Leonard 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fish in a recirculating tank |
CN2585555Y (zh) * | 2002-12-19 | 2003-11-12 | 周长生 | 海产品养殖缸 |
CN101642075B (zh) * | 2009-08-27 | 2011-11-02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渔业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
US7922809B1 (en) * | 2009-12-31 | 2011-04-12 | Caler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using calcium carbonate |
JP5971456B2 (ja) * | 2012-02-01 | 2016-08-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養殖方法 |
CN203748450U (zh) * | 2014-03-13 | 2014-08-06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可控的贝类养殖装置 |
CN204968975U (zh) * | 2015-09-27 | 2016-01-2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调节海水酸度的海洋生物养殖装置 |
CN108241394B (zh) * | 2016-12-23 | 2023-09-22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一种海洋酸化和低氧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684590B (zh) * | 2018-07-17 | 2020-08-11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马氏珠母贝植核贝术后低比重海水休养方法 |
CN109997771B (zh) * | 2019-04-23 | 2021-12-2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碳、铁、光调控的水塘调水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对水塘调水的方法 |
-
2020
- 2020-03-20 CN CN202010199977.6A patent/CN1113740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1626A (zh) * | 2019-09-02 | 2019-11-15 | 泉州师范学院 | 中小尺度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和pH精确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对贝类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王有基等;《生态学报》;20140731;第3499-350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4075A (zh) | 2020-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48124A (en) | Compartmentalized cell-culture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4876376A (zh) | 一种高浓度高稳定性富氢水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 |
CN111374075B (zh) | 一种促进贝类幼虫外壳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190377A (zh) | 漂浮式水面油污处理器 | |
US12031121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ltivating algae | |
CN101831382A (zh) | 以难溶气体为发酵原料的无泡供气-固液分离一体式膜生物膜反应器 | |
RU2524993C1 (ru) | Плавучий биореактор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микроводорослей в открытом водоеме | |
CN207411263U (zh) | 一种用于水养殖的高效溶氧系统 | |
CN112400768B (zh) | 一种大型钢质养殖网箱的浮态调整方法 | |
CN210746724U (zh) | 一种利用通气加压实现多层养殖的船载养殖系统 | |
CN105176804A (zh) | 一种立式微藻高密度培养装置 | |
CN212077079U (zh) | 一种细胞培养瓶 | |
CN210826176U (zh) | 一种微生物菌落总数检测装置 | |
CN207418360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高曝溶氧水的专用设备 | |
CN205596898U (zh) | 鲍鱼供氧装置 | |
CN101978822A (zh) | 罗非鱼的孵化方法 | |
CN216192379U (zh) | 一种用于细胞原代培养的培养瓶 | |
CN216513827U (zh) | 一种改良的细胞培养瓶 | |
CN213674628U (zh) | 一种石英石压机抽真空装置 | |
JPH0363421B2 (zh) | ||
CN218521346U (zh) | 排氢阻水装置及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 |
CN114455756B (zh) | 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 | |
Yamasaki et al. | Effect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on oxygen production of a unicellular alga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 |
CN213357569U (zh) | 一种高密封性细胞培养液平板过滤器 | |
CN205082284U (zh) | 一种菌类立体栽培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