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1186A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51186A CN111351186A CN202010183800.7A CN202010183800A CN111351186A CN 111351186 A CN111351186 A CN 111351186A CN 202010183800 A CN202010183800 A CN 202010183800A CN 111351186 A CN111351186 A CN 1113511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conditioner
- air outlet
- wind
- outlet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第一出风组件向空调器外侧伸出,以敞开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根据无风感指令,控制新风管道连通室外环境与出风口;根据无风感指令,调整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空调器换热效率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无风感体验,也为空调器的运行环境提供了更多新鲜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柜机通常是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水平送风,通过调整风速和风向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当压缩机运行频率高时,如果为了降低用户吹风感而降低侧面出风口的出风量和风速,影响室内的温度变化速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包括: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被配置为能够连通室外环境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通过第一出风组件向室内环境吹送新风,由于第一出风组件的设置位置通常高于用户身高,因此,新风不会直接吹向用户,同时,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换气需求。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
其中,由于第一出风组件是可以伸缩的,因此,在不影响空调器外观和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根据无风感指令向空调器外侧伸出,以吹送新风。
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更精确地调整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量、风温和风向等参数。
另外,风温也取决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所述运行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并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使空调侧部辅助送新风,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使第二出风组件不向用户所在位置直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的第一导风组件和能够在铅垂线方向上摆动的第二导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以降低冷风水平直吹用户的风量,使冷却空气避开用户吹送。
其中,以冷却空气自然吹送的方向为参考线,第一角度为参考线与第一导风组件上的一个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一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0度。
另外,以水平面为参考面,第二角度为第二导风组件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5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的顶部,以实现空调器的顶出风。
其中,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第一风机的转速范围为150转~25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一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以实现空调器的低风速送风,另外,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其中,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第二风机的转速范围为450转~60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二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以降低空调器的蒸发器对空气冷却的温度值,最大运行频率优选设置为20Hz。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目标运行温度优选设置为26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组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运行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空调器400的运行方法,所述空调器400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402,所述空调器400的底部设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被配置为能够连通室外环境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的出风口,所述运行方法包括:步骤S102,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向所述空调器400外侧伸出,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的出风口;步骤S104,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步骤S106,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向所述空调器400外侧伸出,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的出风口,也即通过第一出风组件402向室内环境吹送新风,由于第一出风组件402的设置位置通常高于用户身高,因此,新风不会直接吹向用户,同时,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换气需求。
另外,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也可以进一步地调整新风的进风量,尤其是在吹风新风的过程中,若无风感指令包含的无风感指数较低,则说明用户的无风感需求低,因此,可以提高新风的进风量,另外,增大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换气效率。
相应地,若无风感指令包含的无风感指数较高,则说明用户的无风感需求高,因此,可以降低新风的进风量,另外,减小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降低空调器400顶部的吹风量和风速等,不仅有利于降低用户的吹风感,也有利于降低空调器400的功耗,以综合提升空调器400的能效指标。
其中,由于第一出风组件402是可以伸缩的,因此,在不影响空调器400外观和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根据无风感指令向空调器400外侧伸出,以从空调器的顶部向室内环境吹送新风。
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更精确地调整第一出风组件402的出风量、风温和风向等参数。
另外,风温也取决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空调器400的吹风感指数DR可按照公式(1-1)进行计算。
DR=(34-ta)(va-0.05)0.62(0.37×va×Tu+3.14)………………………(1-1)
式中:DR——吹风感指数,即因吹风感而不满意的百分数;若DR>100%,则DR=100%。
ta——局部空气温度,℃。
va——局部平均空气流速,m/s;若va≤0.05m/s,则va=0.05m/s。
局部空气流速的标准差SD按照公式(1-2)进行计算:
式中:vai——局部空气温度在时间i的瞬时速度,m/s。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器400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所述运行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并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400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使空调侧部辅助送新风,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使第二出风组件不向用户所在位置直吹,也即协同控制第一出风组件与第二出风组件向室内吹送新风,譬如,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使第二出风组件向用户环抱式送风,同时,使第一吹风组件向室内环境吹送部分新风,以对第二出风组件的新风进行分流,进而综合提升用户的无风感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的第一导风组件4042和能够在铅垂线方向上摆动的第二导风组件4044,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4042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4042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4044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4044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空调器400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4042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4042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4044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4044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以降低冷风水平直吹用户的风量,使冷却空气避开用户吹送。
其中,以冷却空气自然吹送的方向为参考线,第一角度为参考线与第一导风组件4042上的一个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一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0度。
另外,以水平面为参考面,第二角度为第二导风组件4044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5度。
更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的导风板可以设置出风孔,可以完全关闭第二导风组件,仅通过出风孔送风,同时,保持第一出风组件开启,以通过顶部吹送新风和侧部扩散送风,来提升用户的吹风体验和室内换气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一风机4046,所述第一风机4046靠近所述空调器400的底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4046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400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400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4046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400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400的顶部,以实现空调器400的顶出风。
其中,第一风机4046为离心风机,第一风机4046的转速范围为150转~25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一风机4046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二风机4048,所述第二风机4048靠近所述空调器400的顶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4048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400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400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4048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400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400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以实现空调器400的低风速送风,另外,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其中,第二风机4048为轴流风机,第二风机4048的转速范围为450转~60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二风机4048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400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400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以降低空调器400的蒸发器对空气冷却的温度值,最大运行频率优选设置为20Hz。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400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400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目标运行温度优选设置为26摄氏度,也即避免吹送新风的温度过低,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和空调器的功耗,也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运行压力。
另外,空调器400的背侧还设有换热器408,换热器408能够对风道流通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包括:
步骤S202,空调新风功能打开。
步骤S204,控制新风进风口开关门和顶出风口步进电机转动,带动结构件,实现新风口开关闭合,实现顶出风口伸缩闭合。
步骤S206,控制离心风机将新风网上甩。
步骤S208,新风从顶出风送出。
步骤S210,控制轴流风机,加速新风循环。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运行装置300,包括: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4,存储器302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4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400,包括:第一出风组件402,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空调器400的顶部;运行装置300,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402,所述运行装置300包括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4,所述存储器3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400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空调器40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空调器400的运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被配置为能够连通室外环境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通过第一出风组件向室内环境吹送新风,由于第一出风组件的设置位置通常高于用户身高,因此,新风不会直接吹向用户,同时,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换气需求。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
其中,由于第一出风组件是可以伸缩的,因此,在不影响空调器外观和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根据无风感指令向空调器外侧伸出,以吹送新风。
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更精确地调整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量、风温和风向等参数。
另外,风温也取决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所述运行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并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使空调侧部辅助送新风,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使第二出风组件不向用户所在位置直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的第一导风组件和能够在铅垂线方向上摆动的第二导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以降低冷风水平直吹用户的风量,使冷却空气避开用户吹送。
其中,以冷却空气自然吹送的方向为参考线,第一角度为参考线与第一导风组件上的一个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一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0度。
另外,以水平面为参考面,第二角度为第二导风组件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第二角度与出风量负相关,第一角度通常大于或等于45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的顶部,以实现空调器的顶出风。
其中,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第一风机的转速范围为150转~25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一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以实现空调器的低风速送风,另外,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其中,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第二风机的转速范围为450转~600转。
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二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在该技术方案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以降低空调器的蒸发器对空气冷却的温度值,最大运行频率优选设置为20Hz。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目标运行温度优选设置为26摄氏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也即通过第一出风组件向室内环境吹送新风,由于第一出风组件的设置位置通常高于用户身高,因此,新风不会直接吹向用户,同时,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换气需求。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
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被配置为能够连通室外环境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新风模式下的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外侧伸出,以敞开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出风口;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室外环境与所述出风口;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侧部设有第二出风组件,所述新风管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敞开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并调整所述第二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的第一导风组件和能够在铅垂线方向上摆动的第二导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水平摆动至第一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
和/或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竖直摆动至第二角度,以减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至第一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组件包括箱体内部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置,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至第二转速范围,以将进入所述空调器的新风吹送至所述空调器外侧的指定距离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目标运行温度。
8.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装置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出风组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
运行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3800.7A CN111351186A (zh) | 2020-03-16 | 2020-03-16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3800.7A CN111351186A (zh) | 2020-03-16 | 2020-03-16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51186A true CN111351186A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19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83800.7A Pending CN111351186A (zh) | 2020-03-16 | 2020-03-16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51186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12478A (zh) * | 2020-10-19 | 2021-01-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吹风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
WO2021103927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运行方法与装置 |
CN113623836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23834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353179A (zh) * | 2022-01-07 | 2022-04-15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新风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8224729A (zh) * | 2024-04-16 | 2024-06-21 | 广东悦玛空气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低碳空调的降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3026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WO2017175305A1 (ja) * | 2016-04-05 | 2017-10-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CN108332374A (zh) * | 2018-01-30 | 2018-07-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新风控制方法、装置 |
JP6399097B2 (ja) * | 2014-10-02 | 2018-10-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清浄機 |
CN109595769A (zh) * | 2018-11-30 | 2019-04-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无风感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EP3029385B1 (en) * | 2014-12-02 | 2019-08-07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110553375A (zh) * | 2019-09-16 | 2019-12-10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94866A (zh) * | 2019-10-30 | 2019-1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10595032A (zh) * | 2019-10-23 | 2019-1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0848804A (zh) * | 2019-11-29 | 2020-02-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2020
- 2020-03-16 CN CN202010183800.7A patent/CN1113511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99097B2 (ja) * | 2014-10-02 | 2018-10-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清浄機 |
EP3029385B1 (en) * | 2014-12-02 | 2019-08-07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 Air conditioner |
WO2017175305A1 (ja) * | 2016-04-05 | 2017-10-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CN106403026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8332374A (zh) * | 2018-01-30 | 2018-07-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新风控制方法、装置 |
CN109595769A (zh) * | 2018-11-30 | 2019-04-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无风感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CN110553375A (zh) * | 2019-09-16 | 2019-12-10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95032A (zh) * | 2019-10-23 | 2019-1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0594866A (zh) * | 2019-10-30 | 2019-1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10848804A (zh) * | 2019-11-29 | 2020-02-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冷超群等: "《建筑节能设计》", 31 January 2016, 航空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3927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运行方法与装置 |
CN112212478A (zh) * | 2020-10-19 | 2021-01-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吹风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
CN113623836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23834A (zh) * | 2021-07-27 | 2021-11-09 |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353179A (zh) * | 2022-01-07 | 2022-04-15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新风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8224729A (zh) * | 2024-04-16 | 2024-06-21 | 广东悦玛空气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低碳空调的降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8224729B (zh) * | 2024-04-16 | 2024-08-27 | 广东悦玛空气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低碳空调的降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51186A (zh)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78201B (zh) | 一种单出风口的空调器 | |
CN108592337B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469909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489026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076292B (zh) |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1623414A (zh) |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 |
CN110848807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11023517A (zh) | 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166223A1 (en) |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 |
CN110332613A (zh) |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 | |
CN111780230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7300265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780231A (zh) | 一种柜式空调器 | |
CN110131841A (zh) | 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351187B (zh)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23413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1351189A (zh)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105234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7327920A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 |
CN111780245B (zh) |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 |
CN111351188A (zh) |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442573A (zh)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220338579U (zh) |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器 | |
US20220282887A1 (en) |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