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3336B -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43336B CN111343336B CN202010130678.7A CN202010130678A CN111343336B CN 111343336 B CN111343336 B CN 111343336B CN 202010130678 A CN202010130678 A CN 202010130678A CN 111343336 B CN111343336 B CN 1113433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intensity
- switching
- state
- light
- light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04W52/02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by controlling a display operation or backlight uni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模式切换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之一,良好的续航能力是电子设备占市场份额的有力竞争之一。
但是,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不断丰富,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尤其在用户无需使用某些功能,而该功能一直处于工作模式时,无疑会增加电子设备不必要的功耗,导致续航时长缩短,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所述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显示模组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指纹显示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模式切换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加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
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以及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切换模块,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显示模组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指纹显示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四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五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模式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加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六切换单元,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以及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上相对两侧的光线强度,据此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进判断,从而切换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以便在无需使用该功能模式的情况下将其关闭,减少耗电、延长续航时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框图之一。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二。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三。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四。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五。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六。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七。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前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后视图。如图1、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光线传感器101、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显示模组103 以及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如图1中所示,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侧,以通过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来检测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侧的光线强度。如图2所示,第二光线传感器102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 的第二侧,以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来检测电子设备100的第二侧的光线强度,而结合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可以对电子设备100的放置情况进行预判。
其中,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可以如图1中所示,位于非显示区域105内,通过非显示区域105对第一光线传感器101以及其他功能模组进行集中,有利于减小第一光线传感器101以及其他功能模组的占用面积、提升屏占比。该非显示区域105的形状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非显示区域105 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条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非显示区域内可以设置多个功能模组,例如在图1所示的非显示区域内还可以设置摄像头模组、距离检测模组等。或者,在其他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显示模组103上可以形成多个开口,每一开口对应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模组。在同一电子设备100内,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并不进行限制。电子设备100 可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任一侧设置显示模组103,以形成位于电子设备100 单侧的显示区域、也可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显示模组103,以在电子设备 100的两侧均形成显示区域,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针对图1、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如图3所示,该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可以采用相同型号或者不同型号的传感器,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该第一光线传感器 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可以分别包括光敏二极管阵列,且该第一光线传感器 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可以分别连接至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
在步骤102中,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可以对电子设备100当前的放置场景进行判断,从而切换对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有利于节约电子设备100的功耗,延长续航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该预设功能模组可以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组103,针对电子设备100上的显示模组103,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切换显示模组103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当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在锁屏状态下,该显示模组103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而局部区域可以用于显示相关信息,例如,该局部区域可以用于显示时刻、星期、日历、天气、消息等通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当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关闭状态时,该显示区域可以为黑屏状态,不用于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预设功能模组可以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针对电子设备100上的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切换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例如,其中,当指纹采集功能切换至开启状态时,该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可以用于采集用户指纹。
当然,在电子设备100可以同时包括显示模组103和屏下指纹采集模组104,所以,在该电子设备100中可以根据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 采集到的光线强度,
下述将以具体场景下对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的切换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100被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此时用户无需使用相关功能,所以可以将电子设备100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例如,假定用户电子设备100置于口袋中,此时用户并不会查看手机,且由于口袋中的光线较弱,所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 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会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因此可以将显示模组103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节约用电;后续当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逐渐增大时,可以将显示模组103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以方便用户查看相显示内容。
当然,在另一情况下,也可以是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 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用户无需进行指纹解锁,所以可以将指纹采集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切换至关闭状态;后续当第一光线传感器 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逐渐增大时,认为用户在将电子设备移出口袋,所以可以将指纹采集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切换至开启状态,便于提示用户指纹采集区域,方便进行指纹采集。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中的一方采集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例如,图1中第一光线传感器101与显示模组103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同一侧,当第一光线传感器10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侧面向支撑面、而第二侧面向自由空间,所以可以将与第一光线传感器101位于同一侧的显示模组103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其中,若电子设备100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同时设置有显示模组103时,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与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例如,可以将与第二光线传感器102 位于同一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方便用于查看相关信息。上述以预设功能模组为显示模组为例,在该实施例中,预设功能模组还可以包括指纹采集模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还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强度102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当前用户握持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内,所以可以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例如,可以在用户通过触控操作唤醒屏下指纹采集模组时,即可以将屏下指纹采集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切换至开启状态;例如,可以根据用户针对预设虚拟按钮的触控操作,切换显示模组103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对应用场景判断的准确性、降低针对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开关状态的切换不符合用户预期目标的概率,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该加速度传感器连接至电子设备100 的处理器,通过该加速度传感器,处理器可以获取电子设备100在空间内延各轴的加速度,从而确定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可以根据加速度数据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切换电子设备100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例如,当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不变,此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100处于黑暗的环境中,且处于静止的状态,所以可以将电子设备 100当前的应用场景确定为夜晚,从而将相关的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再例如,当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不变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100被放置在桌面上,用户无需使用,所以可以将相关的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100当前的姿态变化,从而可以认为用户需要使用手机,从而将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100上相对两侧的光线强度,据此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进判断,从而切换电子设备100内预设功能模组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以便在无需使用该功能模式的情况下将其关闭,减少耗电、延长续航时长。
为对上述是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下述以预设功能模组为显示模组、功能模式为熄屏显示模式为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该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获取位于电子设备100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101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
在步骤402中,获取位于电子设备100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102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共,该第一光线传感器101和第二光线传感器102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0上相对的两侧。且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侧显示区域,例如,可以包括与第一光线传感器101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显示区域、和与第二光线传感器102位于同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域。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包括单侧显示区域,该单侧显示区域与第一光线传感器101或者第二光线传感器102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同一侧。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步骤403中,确定出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在步骤404中,将电子设备上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获取到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后,分别将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分别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确定出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认为电子设备100处于黑暗环境中,用户无需使用手机,所以将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即可以从图5中所示的局部显示状态切换至图6所示的黑屏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对应用场景判断的准确性,还可以获取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数据,若根据加速度数据判定出电子设备100处于静止状态,且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将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步骤405中,确定出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两者的光线强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在步骤406中,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若确定出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之间的光线强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那么可以认为该电子设备100当前处于自由空间内,并且处于用户握持的状态,从而此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熄屏显示模式所对应的虚拟开关按钮,来实现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的切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100的姿态变化,当电子设备100在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姿态变化、且确定出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该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之间的光线强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用户当前握持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处于显示状态,所以需要通过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
在步骤407中,确定出第一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二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步骤408中,将与第一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而第二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当前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侧作为支撑面与支撑物进行接触,例如,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侧与桌面接触,所以可以认为此时朝向用户的一侧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二侧。所以,可以将与桌面接触的第一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避免显示区域显示内容,节约耗电。
其中,若电子设备100的第二侧设置由显示区域,则可以将位于电子设备 100的第二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使得位于第二侧的显示区域可以用于示出相关信息内容,方便用户及时获取通知和消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100的姿态变化,以减少误判。例如,可以在根据加速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100处于静止状态、且第一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而第二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位于第一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而将位于第二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使得用户在翻转电子设备100后仍然能够及时查看相关通知和消息。
上述仅以第一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而第二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而第一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此时可以是将位于第二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而将位于第一侧的显示区域的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开启状态,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本公开并不限制。
与前述的模式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模式切换装置的实施例。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框图之一。该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参照图7,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1和切换模块72,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71,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切换模块72,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如图8所示,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二,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721,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显示模组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
如图9所示,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三,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722,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指纹显示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二切换单元722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的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如图10所示,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四,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723,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0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三切换单元723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或图9的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如图11所示,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五,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四切换单元724,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1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三切换单元723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图10中任一项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如图12所示,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六,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五切换单元725,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2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五切换单元725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图11中任一项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如图13所示,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之七,该实施例在前述图7 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述模式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73,获取所述加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
所述切换模块72,包括:
第六切换单元726,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以及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3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二获取模块73和第六切换单元726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图12中任一项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模式切换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终端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模式切换装置1400的框图。例如,装置14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4,装置1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402,存储器1404,电源组件1406,多媒体组件1408,音频组件1410,输入/输出(I/O) 的接口1412,传感器组件1414,以及通信组件1416。
处理组件1402通常控制装置1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408和处理组件1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4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406为装置1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408包括在所述装置1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4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404或经由通信组件1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412为处理组件1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414可以检测到装置1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414 还可以检测装置1400或装置1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4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4G LTE、 5G NR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4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 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 (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4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400的处理器14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所述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获取所述加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和所述加速度数据,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和所述加速度数据,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和所述加速度数据,切换显示模组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且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指纹显示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6.一种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侧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二侧的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光线强度;
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加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
切换模块,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和所述加速度数据,切换显示模组的熄屏显示模式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局部区域处于灭屏状态;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且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熄屏显示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光线强度,切换指纹显示模组的指纹采集功能的开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四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另一方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与光线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光线传感器位于同一侧的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切换至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五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之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切换所述电子设备内预设功能模组对应的功能模式的开关状态。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0678.7A CN11134333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0678.7A CN11134333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43336A CN111343336A (zh) | 2020-06-26 |
CN111343336B true CN111343336B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118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30678.7A Active CN11134333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43336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992A (zh) * | 2018-01-15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7364A (zh) * | 2015-03-24 | 2015-06-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765971A (zh) * | 2017-10-24 | 2018-03-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CN107786743A (zh) * | 2017-10-27 | 2018-03-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防止终端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144577A (zh) * | 2018-06-27 | 2019-01-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唤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10130678.7A patent/CN1113433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992A (zh) * | 2018-01-15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43336A (zh) | 2020-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9405B (zh) | 移动设备及其屏幕模组、指纹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17003155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shooting function | |
EP315111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aying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 |
CN108255369B (zh) | 屏内指纹图标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885418B (zh) | 终端、分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0262692B (zh) | 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04216525B (zh) | 相机应用的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557150A (zh) |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922203B (zh) | 终端、熄屏方法和装置 | |
CN107809538B (zh)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919302B (zh) | 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597443B (zh) | 日历显示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3010127A (zh) | 显示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 |
CN111355879B (zh) | 包含特效图案的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8650412B (zh) |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343336B (zh) |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126050A (zh) | 菜单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7422911B (zh) | 压力值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946398B (zh) | 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968155A (zh) | 全面屏终端、基于全面屏终端的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 |
CN110381213B (zh) |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5550539A (zh) | 功能控制方法、功能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621990B (zh) | 终端按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4764272A (zh) | 终端、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329604B (zh)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