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2914B -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42914B CN111342914B CN201811553605.8A CN201811553605A CN111342914B CN 111342914 B CN111342914 B CN 111342914B CN 201811553605 A CN201811553605 A CN 201811553605A CN 111342914 B CN111342914 B CN 1113429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channels
- network card
- service
- inter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AP,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基于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其他信道为除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该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第二网卡在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本申请通过第二网卡占用干扰信道,降低了干扰信道的负载,提高了AP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标准。目前wifi网络的工作频段包括2.4GHz(千兆赫兹)频段和5GHz频段。2.4GHz频段范围内的信道均存在叠频信道和邻频信道,5GHz频段范围内的信道均存在邻频信道。其中,信道的叠频信道指频谱范围与该信道的频谱范围存在交叠的信道,信道的邻频信道指频谱范围与该信道的频谱范围相邻的信道。
目前,wifi空口的避免碰撞(空口碰撞指同一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同时在一个信道上发送报文引起的发包碰撞)通过物理载波监听机制和虚拟载波监听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理载波监听由物理层基于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算法实现,用于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繁忙;虚拟载波监听由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基于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实现,NAV通过在报文的持续时间(duration)字段中声明未来还需占用信道的时间,接入点设备(AccessPoint,AP)接收并解析该报文后,基于duration字段的声明建立NAV,并在duration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停止在对应的信道上发送报文,即虚拟载波监听用于确定信道的未来繁忙时间。
但是,由于AP在业务信道上发送报文时,会受到其他信道(例如邻频信道或叠频信道)上传输的报文的干扰,因此相关技术中AP的通信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AP的通信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应用于AP,该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基于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其他信道为除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第二网卡在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以占有干扰信道。由于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且第二网卡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进而减小干扰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包括:
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基于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第二网卡在当前扫描周期内对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包括:
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信道评估值与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目标信道为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根据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信道负载越大,目标信道与AP的业务信道的距离越近(例如业务信道的邻频信道和叠频信道),则目标信道对AP的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越高,因此基于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和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确定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可以重点关注可能对业务信道造成较大干扰的干扰信道,进而实现对干扰信道的有效监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发送业务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基于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AP的通信质量。
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包括:
当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AP的通信质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AP的通信质量达到所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五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包括:
基于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
从其他信道中获取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七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定报文为请求发送RTS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八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管理装置,应用于接入点设备AP,所述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所述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所述其他信道为除所述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所述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道扫描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所述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
基于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当前扫描周期内对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可选地,所述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所述信道评估值与所述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
根据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卡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AP的通信质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所述指定报文。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达到所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所述指定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
从所述其他信道中获取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所述业务信道。
可选地,所述指定报文为请求发送RTS报文。
可选地,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设备AP,所述AP中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网卡,所述至少两个网卡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
所述第一网卡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收发业务报文的步骤;
所述第二网卡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除收发业务报文以外的收发步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的处理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芯片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AP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基于通过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干扰信道,并通过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以占有干扰信道。由于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且第二网卡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进而减小干扰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保证AP的通信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所适用的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2.4GHz频段下的信道划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所适用的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中包括AP10、至少一个干扰设备20和至少一个站点(Station,STA)30。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以包括一个干扰设备20和一个STA30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干扰设备20可以是另一台AP。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可以是带有无线网卡(也可称为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例如AP可以是wifi中继器、路由器、交换机、网桥或智能手机等。STA30可以是计算机或手机等。AP10用于向STA30提供网络业务服务,即AP10用于通过业务信道向STA30传输业务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AP10的业务信道与干扰设备20的业务信道不同,即AP10的业务信道的频谱范围与干扰设备20的业务信道的频谱范围不同。
示例的,假设AP10和干扰设备20均工作在2.4GHz频段。图2是2.4GHz频段下的信道划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2.4GHz频段范围为2400MHz~2497MHz,其中包括14个信道(1~14),每个信道的频率带宽为22MHz,每个信道均存在叠频信道和邻频信道,例如信道2、信道3、信道4和信道5均为信道1的叠频信道,信道6为信道1的邻频信道。AP10的业务信道可以为该14个信道中的任一信道,例如AP10的业务信道为信道1,则干扰设备20的业务信道可以为信道2至信道14中的任一信道。当干扰设备在其业务信道上传输报文时对AP10的报文传输造成干扰,则对于AP10而言,干扰设备20的业务信道为干扰信道。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AP10中包括处理器101和至少两个网卡,该至少两个网卡包括第一网卡102和第二网卡103。第一网卡102用于执行AP所需执行的收发步骤中收发业务报文的步骤。第二网卡103用于执行AP所需执行的收发步骤中除收发业务报文以外的收发步骤,例如,第二网卡103用于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各个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又例如,第二网卡103还可以用于在干扰信道上发送指定报文,以与干扰设备20竞争干扰信道。处理器101用于执行AP所需执行的处理步骤。本申请在以下方法实施例中对AP中各个结构所执行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AP10中的网卡均可以是双频网卡,AP10中的所有网卡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频段,也可以同时工作在5GHz频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的AP10,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
可选地,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包括: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接收业务报文,和/或,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发送业务报文。
步骤402、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
可选地,AP周期性地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例如可以在AP中设置定时器,通过定时器定期触发AP获取当前时刻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或者,AP在接收到决策指令时,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该决策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AP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的触发方式不做限定。
可选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丢包率指某一时段内AP发送的业务报文的丢失数量占总业务报文数量的比率,丢包率越高,表明AP的业务状态越差,反之,丢包率越低,表明AP的业务状态越好。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表征当前时刻待发送的报文数量,该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用于反映是否出现队列阻塞,例如,当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大于指定深度阈值时,则AP确定当前队列堵塞。业务优先级表征当前业务信道上传输的业务报文的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越高,表明对业务报文的传输可靠性要求越高,例如游戏数据的业务优先级较高。业务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能够反映AP的业务状况的其他信息,例如丢包时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业务状态信息的内容不做限定。
步骤403、基于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AP的通信质量。
可选地,可以基于业务信道的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确定AP的通信质量。
示例地,可以基于业务优先级对AP的通信质量进行层次划分,再基于业务信道的丢包率和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确定当前AP所属的通信质量层次,以确定AP的通信质量。例如,可以基于业务优先级设置第一丢包率阈值d1和第二丢包率阈值d2,以及第一深度阈值s1和第二深度阈值s2,d1<d2,s1<s2。基于业务信道的丢包率d和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s确定AP的通信质量,包括:当d<d1且s<s1时,确定当前AP的通信质量为优;当d>d2或s>s2,确定当前AP的通信质量为差;否则确定当前AP的通信质量为中。其中,不同业务优先级对应的通信质量的层次划分标准不同,由于业务优先级越高,对业务报文的传输可靠性要求越高,因此设置的丢包率阈值和深度阈值应越小。
可选地,当AP周期性地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时,AP可以基于通信周期内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该通信周期内AP的通信质量。
步骤404、通过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其他信道为除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
可选地,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信道评估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反映信道负载状况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信道评估信息包含的参数不做限定。其中,扫描周期的时长可以大于步骤403中提及的通信周期的时长。
可选地,可以在AP中设置扫描定时器,通过扫描定时器定期触发第二网卡对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更新AP所获取的信道评估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404的实现过程包括: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基于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第二网卡在当前扫描周期内对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可选地,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的实现过程,包括:
S41、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该目标信道为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
其中,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与目标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正相关。例如业务信道的邻频信道或叠频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较少,其对业务信道的干扰较大。
S42、根据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其中,信道评估值与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也即是,目标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越多,目标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RSSI越高,目标信道占空比越大,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越少,则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越大。
示例的,假设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为I,除AP的业务信道以外的其他信道(包括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之和为Iall,则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为I/Iall,当扫描周期的总时长为T,第二网卡在扫描周期内对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为T*I/Iall。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最大时间百分比和最小时间百分比,当确定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大于最大时间百分比时,设置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为该最大时间百分比;当确定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小于最小时间百分比时,设置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为该最小时间百分比,以保证第二网卡可以对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进行有效地信道扫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信道评估值的大小对信道进行模糊分类,不同类别对应的扫描时间不同,每类对应的扫描时间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信道状态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可以将根据信道评估值的大小将信道分为A、B、C和D这四类,计算得到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后,可以基于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目标信道所归属的类,进而获取对应的扫描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信道负载越大,信道与AP的业务信道的距离越近(例如业务信道的邻频信道和叠频信道),则该信道对AP的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越高,基于信道评估值确定对信道在扫描周期内的扫描时间,可以重点关注可能对业务信道造成较大干扰的干扰信道,进而实现对其他信道的有效信道监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404的实现过程包括:在每个扫描周期内,通过第二网卡对其他信道中的各个信道进行等时扫描,即第二网卡对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通过第二网卡进行信道扫描,由于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独立工作,因此第二网卡可以持续获取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实现对各个信道的实时监控。
可选地,基于第二网卡在指定时间周期内持续获取的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可以获取各个信道在不同时刻的负载信息。对于家庭网络而言,各个信道在不同时刻的负载信息对AP选择业务信道是有参考价值的,例如白天某个信道的负载较低,晚上该信道的负载较高,则AP在选择业务信道时,白天可以选择该信道作为业务信道,晚上可以选择其他负载相对较低的信道作为业务信道,以避开高负载信道,保证AP在不同时段内的通信质量。
可选地,AP可以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AP获取的信道评估信息可以用于挖掘用户需求。例如,当信道评估信息反映5GHz频段的通信质量优于2.4GHz频段的通信质量,则可以推荐用户使用工作频段在5GHz的设备。AP获取的信道评估信息还可以用于进行信道健康评估和算法包升级评估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信道评估信息的应用范围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二网卡可以是双频网卡,则第二网卡可以实现对2.4GHz频段和5GHz频段内的信道的监控;第二网卡也可以是单频网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5、基于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可选地,AP可以基于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从其他信道中获取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例如,干扰信道可以为业务信道的邻频信道或叠频信道。
可选地,可以基于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计算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根据信道评估值确定对目标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信道评估值的确定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404,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406、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该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第二网卡在该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可选地,当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当AP的通信质量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其中,指定报文可以为管理报文,例如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报文,也可以为数据报文,对指定报文的报文类型不做限定。
示例的,当AP的业务信道的丢包率达到某个丢包率阈值,和/或,AP中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达到某个深度阈值时,确定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参考步骤403中的例子,当前业务优先级较高时,若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优,则可以确定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当前业务优先级较低时,若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优或中,则可以确定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业务状况制定通信质量标准,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AP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的过程,包括:第二网卡基于CCA检测干扰信道的能量,以确定干扰信道当前是否繁忙;当确定干扰信道当前不繁忙,则进入发包竞争窗口,在该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该指定报文用于宣称占有信道,且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duration)字段中携带有占用信道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由于该指定报文宣称在未来指定时段内占有该干扰信道,因此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或者干扰设备可以切换业务信道,进而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减小干扰信道对AP的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可以对业务信道起到较好的防干扰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该通信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音视频、游戏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业务。通过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保护业务信道上传输的报文,可以提升wifi链路的可靠性、重传实时性,减少视频的花屏和卡顿现象,进而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步骤404和步骤405也可以在步骤403之前执行,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403也可以不执行。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AP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基于通过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干扰信道,并通过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以占有干扰信道。由于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且第二网卡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进而减小干扰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保证AP的通信可靠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的信道扫描机制,由于目标信道负载越大,目标信道与AP的业务信道的距离越近(例如业务信道的邻频信道和叠频信道),则目标信道对AP的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越高,因此基于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和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确定目标信道的扫描时间,可以重点关注可能对业务信道造成较大干扰的干扰信道,进而实现对干扰信道的有效监控。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的AP10,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如图5所示,装置50包括:
收发模块501,用于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基于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在其他信道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信道,其他信道为除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
发送模块503,用于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第二网卡在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收发模块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第一确定模块基于通过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干扰信道,发送模块通过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以占有干扰信道。由于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且第二网卡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进而减小干扰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保证AP的通信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装置50还包括:
信道扫描模块504,用于通过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
可选地,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
基于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第二网卡在当前扫描周期内对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可选地,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
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信道评估值与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目标信道距离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目标信道为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
根据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可选地,如图7所示,装置50还包括:
获取模块505,用于通过第一网卡获取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506,用于基于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AP的通信质量。
相应的,发送模块,用于:
当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
可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AP的通信质量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第二网卡在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
从其他信道中获取对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可选地,如图8所示,装置50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507,用于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
可选地,指定报文为请求发送RTS报文。
可选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收发模块通过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第一确定模块基于通过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干扰信道,发送模块通过第二网卡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以占有干扰信道。由于干扰设备基于虚拟载波监听机制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保持静默,且第二网卡在指定报文的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信道的负载,进而减小干扰信道对业务信道的干扰,提高AP的通信质量,保证AP的通信可靠性。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4所示的通信管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点设备AP,所述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
通过所述第一网卡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AP的通信质量;
基于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计算所述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以确定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根据所述信道评估值,在所述其他信道中获取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所述其他信道为除所述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
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所述指定报文用于宣称占有信道,所述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所述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所述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包括:
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
基于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当前扫描周期内对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包括:
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所述信道评估值与所述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
根据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AP的通信质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达到所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所述指定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所述业务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报文为请求发送RTS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通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点设备AP,所述AP中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卡在业务信道上收发业务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卡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信道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AP的通信质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计算所述其他信道的信道评估值,以确定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根据所述信道评估值,在所述其他信道中获取对所述业务信道的干扰程度最高的至少一个干扰信道,所述其他信道为除所述业务信道以外的信道;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未达到通信质量标准时,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指定报文,所述指定报文用于宣称占有信道,所述指定报文中携带有持续时间字段,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持续时间字段所宣称的时段内禁止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其他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道扫描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周期性地对所述其他信道进行信道扫描,以获取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基于上个扫描周期内获取的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当前扫描周期内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
基于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扫描时间,通过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当前扫描周期内对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进行信道扫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评估信息包括信道所承载的AP的个数、信道上承载的各个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道占空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信道扫描模块,还用于:
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计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评估值,所述信道评估值与所述信道评估信息中各个参数值正相关,且与所述目标信道距离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个数负相关,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其他信道中的任一信道;
根据所述其他信道中各个信道的信道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信道对应的扫描时间在扫描周期内所占的时间百分比。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AP的通信质量达到所述通信质量标准时,禁止所述第二网卡在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的频谱资源上发送所述指定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指定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二网卡获取的所有信道的信道评估信息,确定所述业务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报文为请求发送RTS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丢包率、待发送报文队列深度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接入点设备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中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网卡,所述至少两个网卡包括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
所述第一网卡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中收发业务报文的步骤;
所述第二网卡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中除收发业务报文以外的收发步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中的处理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53605.8A CN111342914B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53605.8A CN111342914B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42914A CN111342914A (zh) | 2020-06-26 |
CN111342914B true CN111342914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7118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53605.8A Active CN111342914B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4291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78827B1 (en) * | 2000-09-07 | 2004-08-17 | Ericsson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anning and locking onto a control channel via a multi-level sear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5357712A (zh) * | 2015-05-11 | 2016-02-2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无线网络中多节点信道扫描与分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18561B2 (en) * | 2007-11-20 | 2014-05-06 | Aruba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void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TWI430596B (zh) * | 2010-02-22 | 2014-03-11 | Ralink Technology Corp | 禁用頻道列表產生方法及裝置 |
TWI612834B (zh) * | 2016-11-16 | 2018-01-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基地台及其接取層級限制方法與通訊終端機 |
-
2018
- 2018-12-19 CN CN201811553605.8A patent/CN1113429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78827B1 (en) * | 2000-09-07 | 2004-08-17 | Ericsson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anning and locking onto a control channel via a multi-level sear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5357712A (zh) * | 2015-05-11 | 2016-02-2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无线网络中多节点信道扫描与分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42914A (zh) | 2020-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22578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158938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JP5583735B2 (ja) | 同期および非同期干渉管理 | |
CN102292937B (zh) | 减少运作于相邻频带中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干扰的方法 | |
US11044754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090253450A1 (en) | Requested transmission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ssages | |
JP2011512736A (ja) | 非同期干渉管理 | |
US8478198B2 (en)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ssaging involving termination of a request for reduction in interference | |
CN109076604A (zh) | 无线台和通信方法 | |
CN105978653A (zh) | 在交叠基本服务集下的干扰消除方法 | |
US7653023B2 (en) | Assigning channel access | |
JP6474903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2019165387A (ja)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11342914B (zh) | 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2566216B (zh) | 无线终端接入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5348654A (zh) | 能量检测门限确定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16097893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uzanauskas et al. | Activity dependent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IEEE 802.11 networks | |
KR20190069117A (ko) |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Wu et al. |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dense CSMA networks | |
Sharma et al. | Development of Adaptive Frame Reservation Scheme and Naive Persistent State Co-Located Coexistence Controller | |
Kim et al. | Full-Duplex MAC Protocol Based on CSMA/CA for Switching Transmission Mode. Electronics 2021, 10, 587 | |
US20190274167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639012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04754A (zh) |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