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2301A -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32301A CN111332301A CN202010113826.4A CN202010113826A CN111332301A CN 111332301 A CN111332301 A CN 111332301A CN 202010113826 A CN202010113826 A CN 202010113826A CN 111332301 A CN111332301 A CN 1113323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mode
- gear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4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2—Sel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operative modes, e.g. comfort and performance mo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9—Improvement of gear change, e.g. by synchronisation or smoothing gear shi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710/1005—Transmission ratio engag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运动模式下的车辆运行参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升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升挡初始速度,所述升挡初始速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升挡初始速度;响应于模式切换指令,将车辆运行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或者将车辆运行模式从运动模式切换至普通模式。采用本发明的以上方案,车辆切换至运动模式后,其升挡时的响应速度明显大于普通模式下的升挡响应速度,缩短车辆加速时的响应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自动挡汽车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相比于手动挡车辆,自动挡汽车操作方便、驾驶舒适,可以避免堵车时频繁起步和坡起等工况带来的繁琐操作。但是自动挡汽车同时存在一些不足,如油门响应迟滞。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部分厂家在自动挡车辆上设置有运动模式,与普通模式相比,运动模式下通过低挡位的高传动比增大传递到驱动轴的扭矩,从而改善加速性能,而现有的运动模式运行时,在某些工况下(如超车加速)不能快速获得较高加速度响应,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自动挡汽车加速响应延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提出一种控制自动挡汽车的运行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的方式,解决了自动挡汽车响应延迟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运动模式下的车辆运行参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升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升挡初始速度,所述升挡初始速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升挡初始速度;
响应于模式切换指令,将车辆运行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或者将车辆运行模式从运动模式切换至普通模式。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升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升挡基准初始速度的1.05-1.25倍。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降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降挡初始速度,其中:
所述降挡初始速度小于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降挡初始速度。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降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降挡基准初始速度的0.80-0.95倍。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与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节气门开度;其中:
所述节气门开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节气门开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的1.1-1.3倍。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最高档位;其中:
所述最高档位比普通模式下的最高档位低一档。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其中:
所述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大于普通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器的基准阻力系数。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车身稳定系统,以使所述车身稳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解除对驱动力的限制。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悬架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悬架控制系统增大悬架中减震器的阻尼值。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可变回压排气阀门的控制端,使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调节至开启状态;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设置于车辆排气管内。
可选地,上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中,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仪表盘控制系统,以降低仪表盘背景色的色调同时在所述仪表盘上显示进入运动模式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计算机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
至少一个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车辆切换至运动模式后,其升挡时的响应速度明显大于普通模式下的升挡响应速度,因此能够推迟车辆的换挡时机,从而对于车辆来说能够缩短车辆加速时的响应时间,使用户切身体验到运动模式下车辆具有较高加速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在普通模式与运动模式下换挡规律区别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在普通模式与运动模式下发动机转速区别示意图;
图4a-图4d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在普通模式与运动模式下,对于同一油门开度时发动机输出功率区别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所包含的运行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可应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中,如图1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1:设定运动模式下的车辆运行参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升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升挡初始速度,所述升挡初始速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升挡初始速度。具体地,可以直接在系统中通过预设指令代码的方式将与每一档位切换节点对应的升挡初始速度进行限定。
S102:响应于模式切换指令,将车辆运行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或者将车辆运行模式从运动模式切换至普通模式。
进一步地,以上方案中,所述升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升挡基准初始速度的1.05-1.25倍,优选为1.2倍。参考图2,从左至右看为本实施例中自动挡车型运动模式下的升挡策略,升挡策略是根据油门开度和车速对挡位进行调节,如Normal模式下,当车速达到15kph时会从1挡升挡到2挡,而在Sport模式下,当车速达到18kph时会从1挡升挡到2挡。通过调高从1挡升挡到2挡的初始速度,能够缩短车辆从1挡升挡到2挡的时间,以上方案中,车辆切换至运动模式后,如图中所示的升挡1→2时,Normal模式下的挡位变化的速度节点低于Sport模式下的挡位变化的速度节点。因此,运动模式下其升挡时的响应速度明显大于普通模式下的升挡响应速度,参考图3,Sport模式下升挡转速基本推迟600rpm-1000rpm,因此能够推迟车辆的换挡时机,从而对于车辆来说能够缩短车辆加速时的响应时间,使用户切身体验到运动模式下车辆具有较高加速响应。升挡转速的示意图,是根据图2中升挡的车速,考虑整车传动系统的总速比而计算的,具体来说,从轮边的车速经过轮胎滚动半径、主减速比、变速箱速比、液力变矩器速比等反算至发动机转速,整个过程中的变量为车速及变速箱速比,在“Sport”模式下升挡车速更高,变速箱速比更大,相应发动机转速更高。
优选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降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降挡初始速度,其中:所述降挡初始速度小于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降挡初始速度。进一步地,所述降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降挡基准初始速度的0.80-0.95倍,优选为0.9倍。同样参考图2,从右至左看为本实施例中自动挡车型运动模式下的升挡策略,升挡策略是根据油门开度和车速对挡位进行调节,如Normal模式下,当车速达到16kph时会从2挡降挡到1挡,而在Sport模式下,当车速达到13kph时会从2挡降挡到1挡。通过调高从2挡降挡到1挡的初始速度,能够缩短车辆从2挡降挡到1挡的时间,以上方案中,车辆切换至运动模式后,Normal模式下的降挡变化的速度节点高于Sport模式下的降挡变化的速度节点。因此,运动模式下其降挡时的响应速度明显大于普通模式下的降挡响应速度,因此能够推迟车辆的降挡时机,从而对于车辆来说能够缩短车辆减速时的响应时间,使车辆具有较高降速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最高档位;其中所述最高档位比普通模式下的最高档位低一档。同样地,参考图2,Normal模式下具备从5挡升到6挡的情况,而在Sport模式下不存在从5挡升到6挡的情况,也就是说抑制高挡位的升挡(6挡自动变速箱通过抑制高挡位控制最高挡位为5挡)。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Sport模式下换挡过程简单描述为:当车辆缓慢加速过程中,随着油门开度及车速的增加,当工况点在图2中从左至右穿过升挡线时,变速箱控制器控制车辆进行升挡操作,同理当工况点从右至左穿过降挡线时,车辆进行降挡操作。与Normal相比,Sport模式升挡点推迟明显,更容易降挡,并且抑制了变速箱的6挡,保证车辆尽量工作在大速比的挡位。
进一步地,以上方法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与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节气门开度;其中所述节气门开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其中,所述节气门开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的1.1-1.3倍,优选为1.2倍。参考图4a-图4d,分别是油门开度在10%、30%、50%和70%时对应的Normal模式和Sport模式下的车速变化曲线,而油门开度与节气门开度呈正比关系,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节气门本由电子节气门取代了过去的机械节气门,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装配有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用来监测节气门的开度(%),但是在本方案中,同样的油门开度情况下,当车辆激活Sport模式后,电子节气门开度变化进入更激进的状态,即使节气门开度明显调高并且节气门调高速度明显加快,也就是说对节气门调节的程度和速率都提高,由此快速的提升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输出,提高车辆的加速度响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明显快速增大,可以获得比普通模式下更激进的加速度。
进一步优选地,以上方案中,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其中所述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大于普通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器的基准阻力系数。也就是说,Sport模式被激活后,可以通过CAN总线通过EBCM车身控制模块调整转向器的力感,通过增大方向盘的转向手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激烈驾驶时驾驶员对方向的控制。本方案中之所以考虑到转向器力感的调节,是发明人在长期车辆开发中,测试了大量产品车的“Sport”模式,并综合了大量用户体验度的调研,提出了激进的运动模式可以对转向力感进行一定的调节,给驾驶员触觉上与普通模式明显的区别。
较佳地,如图5所示,以上方案中,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3: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车身稳定系统,以使所述车身稳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解除对驱动力的限制。Sport模式下,EBCM(电子制动控制模块)控制牵引力控制TCS、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C以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等辅助系统更偏向于运动性,使驾驶员获得不同程度的驾驶乐趣。具体来说,车辆进入运动模式后,对操控性应有所偏重,普通模式可以偏于舒适性,而运动模式应偏于操控性,给用户真正运动模式下的驾驶感受。如可以通过使牵引力控制TCS系统对车辆的驱动力矩不进行限制,保证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可以完全传递到驱动轮;通过调节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C以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等辅助系统的制动力及制动力矩分配,减少EBCM(电子制动控制模块)对车辆操控性的主动干预,让驾驶员体会到充分的驾驶乐趣。
S104: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悬架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悬架控制系统增大悬架中减震器的阻尼值。对于一些强调运动性的车型上,加装可变阻尼的减震器等悬架系统,可以在Sport模式下,增大减震器的阻尼,使悬架系统变硬,对车身的支撑性更强,转弯时车身姿态更容易保持。
S105: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可变回压排气阀门的控制端,使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调节至开启状态;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设置于车辆排气管内。在车辆排气尾端安装可变回压排气阀门,它的原理是在排气管内设置可变阀门,当阀门关闭时,排出气流由较小管径位置或单管路排出,保持排气管内的回压;当阀门开启时,排出的废气就会直接通过管径位置或双重管路排出,让废气有更多的通道与出口宣泄,进而降低排气管内回压,如此一来动力的延续性会有更理想的表现。一方面可以使排气更顺畅,有利于高转速下的动力输出,另一方面,排气声浪也会变得更加暴躁,从听觉上提高了车辆的“运动性”。
S106: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仪表盘控制系统,以降低仪表盘背景色的色调同时在所述仪表盘上显示进入运动模式的提示信息。当车辆进入运动模式后,电子控制模块控制仪表盘显示“Sport Mode”等字样,提示驾驶员目前车辆处于Sport运动模式下,请谨慎驾驶。同时可以控制仪表盘背景色由亮色变成暗色,从视觉上给驾驶员“运动性”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提醒驾驶员目前车辆处于Sport模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计算机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实施例1中任一方案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其中,所述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能够执行实施例1中任意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01为例,短信通道质量评估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输入装置6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3所述的电子设备,车辆排挡杆旁边可设置一“S”按钮用于发送模式切换的指令。在某些工况下,当驾驶员需要获得迅速的加速度响应,或者需要通过激烈驾驶获得驾驶乐趣时,如起步加速、超车加速及出弯加速等工况下,驾驶员可以按下“S”按钮,根据图7所示的控制逻辑,此时CAN总线通过信号通讯分别连接ECM、TCM、EBCM及BCM各控制模块,通过各模块的协同作用,使驾驶员从听觉、视觉、触觉、感觉上获得激进的驾驶感受,具体包括:
(1)ECM将ETC的控制切换至激进的油门响应,此时的ETC节气门控制更加激进,通过增大节气门的开度使发动机输出更大的功率和扭矩,提升加速度响应。
(2)TCM将换挡规律切换至激进模式,升挡推迟、降挡提前,并抑制6挡。
(3)EBCM将协同控制排气、转向、车身稳定控制及悬架系统,将各个系统调校至偏运动性状态。
(4)BCM主要控制仪表盘的显示,包括运动模式的提醒及背景色的改变,提示驾驶员车辆进入运动模式需要注意行车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运动模式下的车辆运行参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升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升挡初始速度,所述升挡初始速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升挡初始速度;
响应于模式切换指令,将车辆运行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或者将车辆运行模式从运动模式切换至普通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升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升挡基准初始速度的1.05-1.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降挡操作时档位变化节点对应的降挡初始速度,其中:
所述降挡初始速度小于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基准降挡初始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挡初始速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降挡操作时档位变换节点对应的降挡基准初始速度的0.80-0.9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与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节气门开度;其中:
所述节气门开度大于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气门开度为普通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开度对应的基准节气门开度的1.1-1.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最高档位;其中:
所述最高档位比普通模式下的最高档位低一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其中:
所述方向盘转向器的阻力系数大于普通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器的基准阻力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车身稳定系统,以使所述车身稳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解除对驱动力的限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车辆的悬架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悬架控制系统增大悬架中减震器的阻尼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可变回压排气阀门的控制端,使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调节至开启状态;所述可变回压排气阀门设置于车辆排气管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运动状态信号至仪表盘控制系统,以降低仪表盘背景色的色调同时在所述仪表盘上显示进入运动模式的提示信息。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计算机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
至少一个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3826.4A CN11133230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3826.4A CN11133230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32301A true CN111332301A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17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3826.4A Pending CN111332301A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32301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76834A1 (de) * | 2002-03-12 | 2003-09-18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verhaltensumschaltung |
CN101674950A (zh) * | 2006-12-19 | 2010-03-17 | 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包括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的混合动力变速器的固定速度操作 |
DE102013223739A1 (de) * | 2012-12-12 | 2014-06-1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System und verfahren der fahrzeug-fahrsteuerung |
CN104106013A (zh) * | 2012-02-13 | 2014-10-15 |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驾驶员建议系统 |
CN104896082A (zh) * | 2015-05-26 | 2015-09-09 | 吉林大学 | 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5667513A (zh) * | 2016-04-18 | 2016-06-15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驾驶模式控制装置 |
CN107487329A (zh) * | 2016-08-22 | 2017-12-19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换挡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677392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用于在性能模式下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
CN110329265A (zh) * | 2019-06-11 | 2019-10-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系统及方法 |
-
2020
- 2020-02-24 CN CN202010113826.4A patent/CN1113323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76834A1 (de) * | 2002-03-12 | 2003-09-18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verhaltensumschaltung |
CN101674950A (zh) * | 2006-12-19 | 2010-03-17 | 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包括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的混合动力变速器的固定速度操作 |
CN104106013A (zh) * | 2012-02-13 | 2014-10-15 |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驾驶员建议系统 |
DE102013223739A1 (de) * | 2012-12-12 | 2014-06-1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System und verfahren der fahrzeug-fahrsteuerung |
CN104896082A (zh) * | 2015-05-26 | 2015-09-09 | 吉林大学 | 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5667513A (zh) * | 2016-04-18 | 2016-06-15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驾驶模式控制装置 |
CN107487329A (zh) * | 2016-08-22 | 2017-12-19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换挡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677392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用于在性能模式下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
CN110329265A (zh) * | 2019-06-11 | 2019-10-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42904B (zh) | 一种巡航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4709276B (zh) | 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 | |
CN101943262B (zh) | 一种自动变速器急踩油门控制方法 | |
CN103826950A (zh) | 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 | |
US2010029289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active vehicle subsystem | |
CN111365449B (zh) | 一种具有换挡拨片的自动变速器手动模式控制方法 | |
CN110356252B (zh) | 行车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2032790B1 (ko) | 자동차 작동 방법 | |
US937610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 |
CN114889607A (zh) | 一种amt车辆自动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1332301A (zh) | 自动挡汽车运行模式切换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 |
JP2009138861A (ja) | 車両統合制御装置 | |
CN106838290A (zh) | 车辆空档油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H10299532A (ja) | 車両の走行制御装置 | |
CN104179962A (zh) | 自动档车在高海拔下的换档控制方法 | |
JP2009210045A (ja) | 車両走行制御装置 | |
CN112172780B (zh) | 一种车辆仪表显示虚拟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1703310A (zh) | 一种基于纯电动车系统的油门踏板控制动力方法 | |
US793370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sting in acceleration of a vehicle during vehicle re-acceleration | |
JP2006307768A (ja) | 車両用駆動力制御装置 | |
JP2007146998A (ja) | 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 |
CN114576349A (zh) | 一种车辆降档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机动车辆 | |
JP2008222175A (ja) | 車両用駆動力制御装置 | |
US20240359569A1 (en) | Electric vehicle | |
KR20250025312A (ko) | 전기차의 가상 엔진음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