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5511A -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25511A CN111325511A CN202010164822.9A CN202010164822A CN111325511A CN 111325511 A CN111325511 A CN 111325511A CN 202010164822 A CN202010164822 A CN 202010164822A CN 111325511 A CN111325511 A CN 111325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code
- barcode
- website
- state
- scan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快件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本发明使用电子条形码编号,摒弃了纸质面单,进而避免了物料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条形码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件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快递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现有快件通常都是粘贴纸质面单来进行标记,因此需要大量的纸质面单。各网点购买面单后,有时买多了用不完,有时买少了不够用,进而使得条形码利用率低、物料浪费,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降低了送达成功率,同时浪费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不利于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条形码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
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每隔预置时长,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
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并根据所述写入时间与预置失效时间,判断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
若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将失效的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
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
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包括:
A、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只有一个条形码编号且为已扫描状态;
B、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扫描网点的网点ID;
C、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不同扫描网点对应的扫描时间之差小于3天。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
对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统计,确定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
将所述异常条形码编号转发至对应网点ID的网点客户端以供自查。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包括:
根据所述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查找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匹配且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
若存在,则将对应数量的所述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若不存在,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并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入库模块,用于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还包括:
轨迹记录模块,用于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还包括:
条形码回收模块,用于每隔预置时长,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并根据所述写入时间与预置失效时间,判断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若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将失效的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还包括: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包括:
A、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只有一个条形码编号且为已扫描状态;
B、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扫描网点的网点ID;
C、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不同扫描网点对应的扫描时间之差小于3天。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还包括:
异常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对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统计,确定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将所述异常条形码编号转发至对应网点ID的网点客户端以供自查。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库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查找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匹配且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
若存在,则将对应数量的所述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若不存在,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并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执行上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点若需要申请条形码,则只需通过网点客户端主动发起条形码分配请求,需要多少条形码数量则请求分配多少,避免一次申请过多产生浪费;后台根据网点客户端的分配请求,将对应数量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网点客户端;同时,后台还进一步将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本发明在线申请与在线分配方式保证了网点短缺条形码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充,进而提升了条形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四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五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还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条形码是指用于标识快件信息的条形码,该条形码编号具体指快件的运单号。
现有快件信息通常都是通过面单记载的,面单上有预先打印好的快件运单号,同时还有人工填写的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寄送物品信息等内容。而本实施例中的快件运单号则是由网点实时在线生成,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寄送物品信息等内容也是由网点通过手动输入后和条形码一起打印出来并粘贴到快件包裹上。
本实施例中,网点具体通过在线请求的方式获得物流企业分配的条形码。网点客户端与物流企业的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请求分配条形码,请求中携带有网点ID以及需要申请的条形码数量。
本实施例中,条形码由网点在线发起并由物流企业服务器分配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数据,然后在使用时由网点打印出来粘贴到包裹上,而传统方式则是由物流企业预先将条形码打印出来形成面单,然后由网点购买使用。相比传统方式,本实施例的条形码能够按需申请,能够避免传统方式所带来的物料浪费。
102、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后,将与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网点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分配给网点的条形码既有可能是新生成的,也有可能是库存的未分配的。
可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查找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匹配且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
若存在,则将对应数量的所述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若不存在,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并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例如,网点A请求分配1000个条形码编号,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查询条形码数据库是否有1000或以上未分配的条形码编号,如果有,则将1000个未分配的条形码编号表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给网点客户端,实现了条形码在线分配。而如果没有1000个条形码编号,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比如原库存有300个,则生成700个,或者直接生产1000个或按固定数量生产,比如10000个,然后再将对应数量的条形码编号,比如700个或1000个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给网点客户端,从而实现条形码的按需在线分配。
其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条形码编号的状态包括:未分配状态、分配状态以及未扫描状态、扫描状态。
103、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再将条形码编号分配给网点客户端后,服务器再将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将分配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绑定后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
例如,服务器将编号为10001到11000的1000个条形码编号分配给网点A(网点ID:A001),将11001到12000的1000个条形码编号分配给了网点B(网点ID:A201),则将10001到11000的1000个条形码编号与网点ID:A001绑定后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而将11001到12000的1000个条形码编号与网点ID:A201绑定后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网点若需要申请条形码,则只需通过网点客户端主动发起条形码分配请求,需要多少条形码数量则请求分配多少,避免一次申请过多产生浪费;后台根据网点客户端的分配请求,将对应数量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网点客户端;同时,后台还进一步将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本实施例在线申请与在线分配方式保证了网点短缺条形码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充,进而提升了条形码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201、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202、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203、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204、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
本实施例中,客户在寄送快件包裹时,网点会给每一个包裹分配一个对应的条形码编号并打印出来粘贴到包裹上。当包裹运输时,需要寄送网点和派送网点对条形码进行扫码,然后各网点将扫码信息上传服务器,其中,扫码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对条形码的扫描时间以及网点的ID。
205、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收到各网点客户端上传的的条形码扫描信息后,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设置为已扫描状态,同时生成各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
例如,网点A001扫描了条形码10001,扫描时间为2020-1-1,10:20:11,网点A002扫描了条形码10001,扫描时间为2020-1-3,14:20:19,则服务器将条形码10001的状态设置为已扫描状态并将上述信息写入扫描轨迹记录中,该记录中包含有条形码编号、扫描网点ID、扫描时间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点客户端在扫描条形码后将主动上传扫描信息,从而便于后端能够实时了解各条形码的使用情况,从而便于管理。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301、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302、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303、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304、每隔预置时长,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进一步对条形码分配情况进行后续跟踪与管理,具体每隔设定的时长,比如每隔24小时检查一次。从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的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也即相当于条形码的分配时间),其中,读取的条形码的状态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若为已扫描状态,则说明该条形码有被使用,而若为未扫描状态,则说明该条形码未被使用。
305、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并根据所述写入时间与预置失效时间,判断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进一步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然后分别判断处于未扫描状态的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
例如,条形码的有效期为30天,如果某条形码的写入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超过30天,则说明该条形码已失效,而若未超过30天,则说明该条形码有效,还可以继续使用。
306、若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将失效的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
本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得出的判断结果为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对该失效的条形码编号进行回收,具体操作方式为:将失效的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再从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而若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未失效,则无需处理。
本实施例中,尽管条形码是根据网点的需求进行分配的,但也有可能存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形,因此,为提高条形码编号的流通速度和使用率,物流企业还进一步对各条形码编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于长时间闲置不使用的条形码编号进行收回以便分配给其他需要的网点,从而避免了物资的浪费与损耗。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401、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402、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403、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404、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
405、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406、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将条形码对应的扫描轨迹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后,每隔预设时长,比如每隔1天,服务器从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每一条扫描轨迹记录,通过该记录可以获得各条形码对应快件的运输与投递情况。
407、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
本实施例中,为对快件的运输与投递情况进行分析,预先设置有快件轨迹闭合规则,通过该规则,判断每一快件的轨迹是否闭合。
可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包括:
A、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只有一个条形码编号且为已扫描状态;
B、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扫描网点的网点ID;
C、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不同扫描网点对应的扫描时间之差小于3天。
本可选实施例中,以正常快件的投放轨迹对应的记录作为快件轨迹闭合规则,若满足上述规则,则说明快件运输与投递正常,否则异常。
408、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判断各快件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满足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后端通过生成的扫描记录,能够准确了解快件的运输与投递情况,从而便于从后往前进行监控,提升快件运输与投递服务质量。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第五个实施例,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501、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502、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503、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504、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
505、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506、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
507、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
508、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509、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
本实施例中,在对各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判断后,生成对应的各条形码编号的标识信息并写入条形码数据库中。物流企业可根据这一标识信息进行快件投递情况的监管。
510、对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统计,确定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从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得到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
例如,条形码编号为10001、10010、10031存在异常,通过查询条形码数据库中的分配信息,可确定其对应申请网点ID为A003。
511、将所述异常条形码编号转发至对应网点ID的网点客户端以供自查。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问题条形码对应的申请网点的ID后,将问题挑型钢编号转发给该网点客户端进行自查,进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分配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入库模块603,用于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网点若需要申请条形码,则只需通过网点客户端主动发起条形码分配请求,需要多少条形码数量则请求分配多少,避免一次申请过多产生浪费;后台根据网点客户端的分配请求,将对应数量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网点客户端;同时,后台还进一步将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本实施例在线申请与在线分配方式保证了网点短缺条形码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充,进而提升了条形码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分配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入库模块703,用于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轨迹记录模块704,用于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条形码回收模块705,用于每隔预置时长,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并根据所述写入时间与预置失效时间,判断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若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将失效的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
异常检测模块706,用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异常处理模块707,用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对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统计,确定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将所述异常条形码编号转发至对应网点ID的网点客户端以供自查。
可选的,所述入库模块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查找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匹配且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
若存在,则将对应数量的所述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若不存在,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并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网点客户端在扫描条形码后将主动上传扫描信息,从而便于后端能够实时了解各条形码的使用情况,从而便于管理。此外,为提高条形码编号的流通速度和使用率,物流企业还进一步对各条形码编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于长时间闲置不使用的条形码编号进行收回以便分配给其他需要的网点,从而避免了物资的浪费与损耗。
本实施例中,后端通过生成的扫描记录,能够准确了解快件的运输与投递情况,从而便于从后往前进行监控,提升快件运输与投递服务质量。此外,在确定了问题条形码对应的申请网点的ID后,将问题挑型钢编号转发给该网点客户端进行自查,进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上面图6和图7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8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8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8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833或数据832的存储介质8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820和存储介质8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8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8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8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830通信,在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800上执行存储介质8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8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8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8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8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831,例如Windows 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示出的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接收各网点客户端扫描条形码编号后上传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各扫描网点的扫描时间与网点ID;
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每隔预置时长,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各网点ID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与写入时间,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扫描状态与未扫描状态;
提取各网点ID对应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并根据所述写入时间与预置失效时间,判断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是否失效;
若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失效,则将失效的所述处于未扫描状态的条形码编号与对应网点ID解绑并标识为未分配状态后,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已扫描状态,生成所述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扫描轨迹记录;
根据所述扫描轨迹记录,判断对应条形码编号是否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
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包括:
A、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只有一个条形码编号且为已扫描状态;
B、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扫描网点的网点ID;
C、同一扫描轨迹记录中不同扫描网点对应的扫描时间之差小于3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对应条形码编号满足预置快件轨迹闭合规则,则将对应条形码编号的扫描轨迹记录标识为正常,否则标识为异常并写入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提取标识为异常的扫描轨迹记录;
对各扫描轨迹记录进行统计,确定各网点ID对应的异常条形码编号;
将所述异常条形码编号转发至对应网点ID的网点客户端以供自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包括:
根据所述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查找所述条形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匹配且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
若存在,则将对应数量的所述处于未分配状态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若不存在,则生成对应数量的新的条形码编号并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8.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点客户端发起的条形码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包括网点ID与条形码数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配请求,将与所述条形码数量对应的条形码编号标识为未扫描状态后发送至所述网点客户端;
入库模块,用于将所述条形码编号标识为已分配状态并与所述网点ID绑定后写入预置条形码数据库中。
9.一种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快件条形码管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4822.9A CN111325511A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4822.9A CN111325511A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25511A true CN111325511A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169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64822.9A Pending CN111325511A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2551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9406A (zh) * | 2020-08-13 | 2020-11-17 | 深圳市睿策者科技有限公司 | 编号资源的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
CN114819830A (zh) * | 2022-04-27 | 2022-07-29 |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网点数智化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7703A (zh) * | 2010-11-10 | 2012-05-23 | 北京天德世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455481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识别码生成系统及方法 |
CN103544584A (zh) * | 2013-10-25 | 2014-01-29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条码追踪管理系统 |
CN105139060A (zh) * | 2015-09-15 | 2015-12-09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台打印设备的条形码的生成、检验方法及系统 |
CN105447665A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北京车信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道路运单信息管理方法 |
CN106203754A (zh) * | 2015-05-04 | 2016-12-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面单风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296067A (zh) * | 2016-07-22 | 2017-01-04 | 孙巍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递包裹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7133225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信息录入方法和系统 |
CN109828978A (zh) * | 2019-01-31 | 2019-05-31 | 品骏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运单状态更新的方法及设备 |
-
2020
- 2020-03-11 CN CN202010164822.9A patent/CN1113255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7703A (zh) * | 2010-11-10 | 2012-05-23 | 北京天德世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455481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识别码生成系统及方法 |
CN103544584A (zh) * | 2013-10-25 | 2014-01-29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条码追踪管理系统 |
CN106203754A (zh) * | 2015-05-04 | 2016-12-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面单风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5139060A (zh) * | 2015-09-15 | 2015-12-09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台打印设备的条形码的生成、检验方法及系统 |
CN105447665A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北京车信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道路运单信息管理方法 |
CN107133225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信息录入方法和系统 |
CN106296067A (zh) * | 2016-07-22 | 2017-01-04 | 孙巍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递包裹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9828978A (zh) * | 2019-01-31 | 2019-05-31 | 品骏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运单状态更新的方法及设备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9406A (zh) * | 2020-08-13 | 2020-11-17 | 深圳市睿策者科技有限公司 | 编号资源的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
CN111949406B (zh) * | 2020-08-13 | 2024-07-26 | 深圳市睿策者科技有限公司 | 编号资源的分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
CN114819830A (zh) * | 2022-04-27 | 2022-07-29 |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网点数智化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4081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of mail using a universal coding system | |
US845778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erencing a specific mail target for enhanced mail owner customer intelligence | |
CN107358383A (zh) | 物流货运系统 | |
US8798785B2 (e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mail and print jobs and providing real time verification of mail piece completion | |
CN111325511A (zh) | 快件条形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976396A (zh) | 资产条码管理方法 | |
CN104699047A (zh) | 一种钢铁深加工行业仓库发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81296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mailings received | |
CN102073940A (zh) | 一种供应商在线预约时站台动态分配方法和系统 | |
CN110781250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bi决策管理系统和方法 | |
EP3190562A1 (en) | Quality management server for recyclable waste paper and method for same | |
CN111429073A (zh) | 快件签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05536340A (ja) | 送付物上書きまたは書類上書きを読み取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EP1716524A4 (en) | STANDARDIZATION OF INTELLIGENT MAIL PROCESSING | |
CN112749911A (zh) | 一种mes生产制造方法及系统 | |
CN112116293B (zh) | 快递数据的录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642897A (zh) | 订单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461847B (zh) | 一种用于解决sap通用服务定制化的方法 | |
US20070050313A1 (en)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for postal logistics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1612349A (zh) | 一种检测中心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3393195B (zh) | 基于rfid的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8373879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al time mail | |
CN115358668A (zh) | 物流轨迹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469509A (zh) | 一种认证检测协同管理系统 | |
CN116664032A (zh) | 一种仓储运输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g Zhoulong Inventor after: Yang Manpo Inventor after: Wang L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oul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Manpo Inventor before: Wang Long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