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4233A -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24233A CN111324233A CN202010094399.XA CN202010094399A CN111324233A CN 111324233 A CN111324233 A CN 111324233A CN 202010094399 A CN202010094399 A CN 202010094399A CN 111324233 A CN111324233 A CN 1113242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imitation
- touch
- sensing film
- electro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感应膜上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感应电极和仿饰图纹:仿饰图纹设置于感应电极之间,仿饰图纹与感应电极之间绝缘间隔设置;仿饰图纹包括绝缘间隔设置的第一仿饰电极和第二仿饰电极,第一仿饰电极与感应电极相邻且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位于第一仿饰电极远离感应电极的一侧;第二仿饰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一仿饰电极,并且第二仿饰电极的数量少于第一仿饰电极。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即使感应电极与仿饰图纹短路,其导致感应电极面积增大幅度也是很小,电容变大的幅度很小,不影响触控感应膜的电性能。另外,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还能够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变形而出现水波纹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装置或者触控面板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触控装置能够使得用户直接与所显示的信息进行交互,不需要任何鼠标或者实体键盘等中间装置。触控装置中的触控感应膜,例如ITO膜上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感应电极,感应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感应电极之间的区域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仿饰图纹(dummy pattern),仿饰图纹与感应电极之间间隔分开进而绝缘设置。仿饰图纹由多个彼此不相连接的小面积组成,各个小面积之间间隔分开进而绝缘设置。通过在感应电极之间设置仿饰图纹,能够提升触控感应膜的外观平整度及透光率的均一性。但是在ITO膜的加工过程中,蚀刻不良易导致感应电极与仿饰图纹连接而短路,导致感应电极的面积增大,造成该处电容值较其他区域的电容值偏高的不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触控感应膜因蚀刻不良易导致感应电极与仿饰图纹短路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感应电极和仿饰图纹,所述感应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所述仿饰图纹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所述仿饰图纹与感应电极之间绝缘间隔设置;所述仿饰图纹包括第一仿饰电极和第二仿饰电极,第一仿饰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相邻且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远离感应电极的一侧,且第二仿饰电极与第一仿饰电极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一仿饰电极,并且第二仿饰电极的数量少于第一仿饰电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饰电极包围所述第二仿饰电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膜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或聚乙撑二氧噻吩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饰电极的面积小于0.3mm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饰电极的最窄宽度小于或等于0.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与所述第二仿饰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仿饰电极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和上面任一所述的触控感应膜,所述触控感应膜位于盖板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膜设置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膜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触控感应膜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合理设置仿饰图纹的形状,将邻近感应电极的第一仿饰电极设计成小面积,即将有可能与感应电极短路的仿饰图纹设计成小面积。因此,即使感应电极与仿饰图纹短路,其导致感应电极面积增大幅度也是很小,电容变大的幅度很小,如同产生公差,不影响触控感应膜的电性功能。另外,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将远离感应电极的第二仿饰电极设计成大面积,从而使得触控感应膜在高温环境下形状仍较平坦,能够避免触控感应膜在高温环境下变形而出现水波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
显示面板10,触控面板20,盖板200,触控感应膜300,感应电极310,仿饰图纹320,第一仿饰电极321,第二仿饰电极322,基板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感应膜300,其中,触控显示装置纵面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和触控面板20,触控面板20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触控面板20包括盖板200和触控感应膜300,触控感应膜300位于盖板200与显示面板10之间,并且触控感应膜300设置于盖板200靠近显示面板10的表面。触控感应膜300的结构如图2所示,触控感应膜300的材质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铝(AZO)或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中的一种,触控感应膜300上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感应电极310和仿饰图纹320(dummy pattern),感应电极310用于感测触控信号:仿饰图纹320设置于感应电极310之间,仿饰图纹320与感应电极310之间绝缘间隔设置;仿饰图纹320包括第一仿饰电极321和第二仿饰电极322,第一仿饰电极321包围第二仿饰电极322,第一仿饰电极321与感应电极310相邻且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322位于第一仿饰电极321远离感应电极310的一侧,且第二仿饰电极322与第一仿饰电极321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322的面积大于第一仿饰电极321,并且第二仿饰电极322的数量少于第一仿饰电极321。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仿饰电极321包围第二仿饰电极322,第一仿饰电极321的数量为十个,第二仿饰电极322数量为一个,每个第一仿饰电极321的面积均远小于第二仿饰电极322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仿饰电极321的面积小于0.3mm2,第一仿饰电极321的最窄宽度w小于或等于0.3mm。第一仿饰电极321与感应电极310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第一仿饰电极321与第二仿饰电极322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另外,如图2所示,仿饰电极320的外部四周均设置有感应电极310,第二仿饰电极322被第一仿饰电极321包围,即第二仿饰电极322与感应电极310之间存在第一仿饰电极321,因此,第二仿饰电极322不会与感应电极310相邻或者接触。。
常见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计算公式为,C=C=εA/d,其中,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为极板的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从上数电容的计算公式可知,电极的面积变大会导致电容变大。在触控感应膜300中,当感应电极310和仿饰图纹320(dummy pattern)因蚀刻不良导致短路时会造成此处的电极的面积变大,此处的电容较其他位置的电容大,造成电性不良。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仿饰图纹320的形状,将邻近感应电极310的第一仿饰电极321设计成小面积,即将有可能与感应电极310短路的仿饰图纹320设计成小面积。因此,即使感应电极310与仿饰图纹320短路,其导致感应电极310面积增大幅度也是很小,电容变大的幅度很小,如同产生公差,不影响触控感应膜300的电性功能。另外,图2所示的触控感应膜300,将远离感应电极310的第二仿饰电极322设计成大面积,从而使得触控感应膜300在高温环境下形状仍较平坦,能够避免触控感应膜300在高温环境下变形而出现水波纹现象。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触控面板20还包括基板400,基板400位于触控感应膜300与显示面板10之间,触控感应膜300设置于基板400远离显示面板10的表面。
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在一实施例中,盖板200的材质为玻璃,如钠玻璃、铝硅酸玻璃、无碱玻璃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200的材质也可以是透明塑料,或者其它任何具有一定透光度的可以对与其贴合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的材料。当盖板200上对应触控感应膜300的位置有导电物体(例如手指)触摸时,该区域的电容感应信号出现差异,该电容感应信号经处理,换算即可得到触摸点的相对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400可以为玻璃。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400也可以为可挠柔性基板,例如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10。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显示面板10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10。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200和触控感应膜300之间、显示面板10和触控面板20的基板400之间,均设置有透明绝缘胶层进行粘结。在一实施例中,透明绝缘胶层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固态的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液态光学透明胶(LiquidOptical Clear Adhesive,LOCA)等具有高透光率的胶粘剂,从而不会影响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感应膜300,通过合理设置仿饰图纹320的形状,将邻近感应电极310的第一仿饰电极321设计成小面积,即将有可能与感应电极310短路的仿饰图纹320设计成小面积。因此,即使感应电极310与仿饰图纹320短路,其导致感应电极310面积增大幅度也是很小,电容变大的幅度很小,如同产生公差,不影响触控感应膜300的电性功能。另外,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膜300,将远离感应电极310的第二仿饰电极322设计成大面积,从而使得触控感应膜300在高温环境下形状仍较平坦,能够避免触控感应膜300在高温环境下变形出现水波纹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膜上通过蚀刻工艺设置有感应电极和仿饰图纹,所述感应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所述仿饰图纹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所述仿饰图纹与感应电极之间绝缘间隔设置;所述仿饰图纹包括:
第一仿饰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相邻且绝缘间隔设置;及
第二仿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远离感应电极的一侧,且第二仿饰电极与第一仿饰电极绝缘间隔设置;第二仿饰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一仿饰电极,并且第二仿饰电极的数量少于第一仿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包围所述第二仿饰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膜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或聚乙撑二氧噻吩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的面积小于0.3m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的最窄宽度小于或等于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与所述第二仿饰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仿饰电极与所述第一仿饰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0.05mm。
8.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触控感应膜,所述触控感应膜位于盖板与显示面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膜设置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膜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触控感应膜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4399.XA CN111324233A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4399.XA CN111324233A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24233A true CN111324233A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16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94399.XA Pending CN111324233A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24233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2401U (zh) * | 2011-06-09 | 2012-01-04 |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触控感应器结构 |
US20150234500A1 (en) * | 2014-02-18 | 2015-08-20 | Nlt Technologies, Ltd. | Touch sensor boar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ensor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6896968A (zh) * | 2015-12-20 | 2017-06-27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避免蚀刻线路显露的触控面板 |
CN206877310U (zh) * | 2017-06-28 | 2018-01-12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装置 |
CN108803944A (zh) * | 2018-08-30 | 2018-11-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及触控面板 |
CN109782953A (zh) * | 2019-01-21 | 2019-05-21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
US20190377438A1 (en) * | 2018-06-08 | 2019-12-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
-
2020
- 2020-02-15 CN CN202010094399.XA patent/CN11132423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2401U (zh) * | 2011-06-09 | 2012-01-04 |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触控感应器结构 |
US20150234500A1 (en) * | 2014-02-18 | 2015-08-20 | Nlt Technologies, Ltd. | Touch sensor boar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ensor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6896968A (zh) * | 2015-12-20 | 2017-06-27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避免蚀刻线路显露的触控面板 |
CN206877310U (zh) * | 2017-06-28 | 2018-01-12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装置 |
US20190377438A1 (en) * | 2018-06-08 | 2019-12-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8803944A (zh) * | 2018-08-30 | 2018-11-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及触控面板 |
CN109782953A (zh) * | 2019-01-21 | 2019-05-21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15751B2 (en) |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assembly | |
TWI389020B (zh) | 觸控面板裝置 | |
CN102023770B (zh) | 电容式触控面板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479376B1 (ko) | 용량성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6325579B (zh) |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 |
CN102799327B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10032207A1 (en) |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 |
CN105426008B (zh) | 压力感应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 |
CN101320309A (zh) | 单层触控感测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 | |
US20110315536A1 (en) | Touch panel | |
KR20140003476U (ko) | 터치 패널 | |
CN201352342Y (zh) | 改进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 | |
US8576198B2 (en) | Digit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tructure | |
KR20140047936A (ko) |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30119763A (ko) | 터치패널 | |
CN104636005A (zh) | 触控板 | |
US8921727B2 (en) | Double-layer electrode device | |
US20110115723A1 (en) | Flat-surface resistive touch panel | |
US9542018B2 (en) |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205334402U (zh) |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 |
KR102183655B1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4714680A (zh) | 触控板 | |
CN202649986U (zh) | 电容式触控装置 | |
US9362060B2 (en) | Touch electrode device | |
CN104076991A (zh) | 一种触摸屏、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