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057B -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06057B CN111306057B CN202010190019.2A CN202010190019A CN111306057B CN 111306057 B CN111306057 B CN 111306057B CN 202010190019 A CN202010190019 A CN 202010190019A CN 111306057 B CN111306057 B CN 1113060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bearing
- transmission shaft
- injection molding
- assemb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433 contracep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54 contra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57—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chines or pumps
- F04C15/0076—Fixing rotors on shafts, e.g. by clamping together hub and 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42—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04C29/0078—Fixing rotors on shafts, e.g. by clamping together hub and 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4C2230/601—Adjus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4C2230/602—Gap; Clearan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04C2240/56—Bearing bushings or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属于转子泵技术领域。转子泵包括壳体;第一传动轴,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转子;第二传动轴,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其优点在于:能够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调节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同时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间的转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转子泵是指通过转子与泵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进而使气体或者液体的能量增加的泵;转子泵的转子作回转运动,没有冲击,转速较高,结构紧凑,且体积较小,所以在进行气体或者液体输送时,转子泵有着其它泵类无可比拟的优点。
但现有的转子泵中,为了使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互平行,以使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发生角度偏差,防止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发生碰撞,使转子泵发生故障;以将主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且被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也采用过盈配合,虽然能够使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互平行,以使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发生角度偏差。
但将主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且被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也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需要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加工超高的加工精度,以使过盈配合效果较好,从而才能确保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平行度,其加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将转子泵装配好后,两个转子之间容易出现间隙过小,出现转子卡死的现象;或者两个转子之间出现间隙过大,使输送效率较低;而轴承与壳体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不能进行局部调整,需要将转子泵拆卸后再进行重新装配,繁琐麻烦,增加了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泵,能够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调节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同时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间的转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子泵,包括:
壳体;
第一传动轴,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转子;
第二传动轴,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装配的转子泵能够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调节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同时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间的转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如上述的转子泵,所述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将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装配于所述壳体上,使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啮合传动;
步骤20: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
步骤30:将所述注塑剂注入所述注塑凹槽内,待所述注塑剂固化,以固化所述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
若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发生碰撞,则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小。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入通道,所述注塑剂通过所述注入通道注进所述注塑凹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0中,将所述第一轴承过盈装配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中,将所述第二轴承间隙配合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中。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若所述转子泵出口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则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适宜间隙为5-6丝。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通过第一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转子通过第二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通过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0中,所述注塑剂为聚氯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第二轴承的外周壁和/或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当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转子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转子转动,即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能够沿相反方向进行同步旋转,且不发生碰撞,即说明了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转动间隙适宜,此时再向注塑凹槽内注塑注塑剂,使第二轴承与壳体相粘住,以使在整个转动过程中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变;在第二轴承与壳体处不再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只需保证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的加工精度能够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太大,以避免输送效率较低即可,不再需要再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加工超高的加工精度,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将转子泵装配好后,能够通过局部调整第二轴承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使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平行度更好,直至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适宜的转动间隙,以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能够避免出现间隙过小而使转子碰撞卡死的现象;同时也能够避免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出现间隙过大,使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且不再需要将转子泵拆卸后再进行重新装配,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注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传动轴;11-第一轴承;12-第三轴承;13-第一齿轮;14-第一转子;
2-第二传动轴;21-第二轴承;211-注塑凹槽;22-第四轴承;23-第二齿轮;24-第二转子;
3-壳体;31-注入通道;
4-第三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子泵,用于运输待输送件,如图1所示,转子泵包括壳体3、第一传动轴1及第二传动轴2。其中,第一传动轴1的一端穿设有第一轴承11,且第一轴承11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第一传动轴1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子14;第二传动轴2与第一传动轴1平行传动,且第二传动轴2与第一传动轴1啮合传动,在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穿设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第二传动轴2上还设置有第二转子24,第二转子24与第一转子14能够进行同步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
通过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带动第二转子24转动,第二传动轴2带动第一传动轴1转动,且第一传动轴1转动以带动第一转子14转动,即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若能同时进行转动,即说明了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的转动间隙较适宜,使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以此时的转动间隙继续转动,能够获得较好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以此时的转动间隙继续转动,以获得较好的输送效率。如图2所示,在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和/或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211,当第一传动轴1和第二传动轴2同时转动时,此时,注塑凹槽211能够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使第二轴承21与壳体3相互粘住,以使在整个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均不会发生偏转,以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能够始终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环设有注塑凹槽211。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壳体3上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注塑凹槽211。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壳体3上第二轴承插槽座的内周壁和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上均环设注塑凹槽211。注塑凹槽211的具体设置位置,需要根据加工难度及实际加工需求决定。
通过在注塑凹槽211内注塑注塑剂,以固化第二轴承21相对于与壳体3粘住的位置,以使在整个转动过程中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变,能够继续以较适宜的转动间隙转动;在第二轴承21与壳体3处不再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只需保证在壳体3上与轴承的安装处的加工精度能够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太大,以避免输送效率较低即可,不再需要再在壳体3上与轴承的安装处加工超高的加工精度,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
另一方面,在将转子泵装配好后,能够通过局部调整第二轴承21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的平行度更好,直至调整至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具有更加适宜的转动间隙,以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能够避免出现间隙过小而使转子卡死的现象;同时也能够避免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出现间隙过大,使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且不再需要将整个转子泵拆卸后再进行重新装配,简单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当注塑剂固化后,将待输送件由转子泵上的入口进入,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相互啮合转动,以使两个转子与壳体3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以改变转子泵的工作容积,进而使待输送件的能量增加,以将待输送件送至转子泵上的出口,以实现待输送件的输送。本实施例中,待输送件为气体。其它实施例中,待输送件还可以为液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实施例一中的转子泵。具体地,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分别将第一传动轴1和第二传动轴2装配于壳体3上,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啮合传动;步骤20:驱动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带动第一传动轴1转动,以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调节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以调节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步骤30:将注塑剂注入注塑凹槽211内,待注塑剂固化,以固化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从而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保持不变。其中,在步骤20中,第一转子14通过第一键与第一传动轴1连接,第二转子24通过第二键与第二传动轴2连接。
其中,在步骤10中,将第一轴承11过盈装配于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以固定第一轴承11相对于与壳体3的位置;将第二轴承21间隙配合于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以便于调节第二轴承21相对于与壳体3的位置。
具体地,在步骤20中:若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转动时发生碰撞,则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小;若转子泵出口处内部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则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大。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适宜间隙为5-6丝。
通过调节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能够在不拆卸整个转子泵的情况下,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调节灵活,简单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在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能够进行同步转动且不发生的碰撞下,再通过注塑注塑剂,以固化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从而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保持不变,以避免第二转轴2在后续的转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导致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发生改变,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发生碰撞,影响整个转子泵的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壳体3上设置有注入通道31,注入通道31的一端用于连接注塑设备,另一端连通至第二轴承21外周壁上的注塑凹槽211。注塑剂通过注塑设备经过注入通道31注进注塑凹槽211内。本实施例中,注塑剂为聚氯乙烯塑料材质,聚氯乙烯的成本较低,且易回收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其它实施例中,注塑剂还可以为ABS树脂或者聚乙烯塑料材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传动轴2与第一传动轴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在第一传动轴1的另一端穿设有第一齿轮13,在第二传动轴2的另一端穿设有第二齿轮23,且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23啮合传动,以使第二传动轴2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第二齿轮23以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以带动第一传动轴1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轴1上且靠近第一齿轮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承12,第三轴承12与第一轴承1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一轴承11设置于第三轴承座4中;第二传动轴2上且靠近第二齿轮2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轴承22,第四轴承22与第二轴承2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四轴承21设置于第三轴承座4中;同时,第三轴承座4与壳体3通过紧固件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轴承座4与第三轴承12和第四轴承22均为过盈配合。
通过将第一轴承11与壳体3过盈配合,将第三轴承12与第三轴承座4过盈配合,以使第一传动轴1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发生偏转;同时,将第四轴承22与第三轴承座4过盈配合,以使第二传动轴2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能够不发生偏转;且第三轴承12与第一轴承1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第二轴承21与第四轴承22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在装配时,能够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保持较好的平行度;再通过调整第二轴承21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能够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之间具有较好的平行度,以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具有较适宜的转动间隙。
进一步地,在步骤20中,通过驱动件(图中未示出)驱动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使第二传动轴2带动第一传动轴1转动,其中,驱动件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2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电机。
具体地,在步骤10中:将第一轴承11过盈装配于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将第三轴承12与第三轴承座4进行过盈配合,再将第一传动轴1依次穿过第一轴承11和第三轴承12,再将第一齿轮13穿设在第一传动轴1上,以实现将第一传动轴1装配于壳体3上。
进一步地,在步骤10中:将第二轴承21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将第四轴承22与第三轴承座4进行过盈配合,再将第二传动轴2分别穿过第二轴承21和第四轴承22,再将第二齿轮23穿设在第二传动轴2上,以实现将第二传动轴2装配于壳体3上。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步骤20中,将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装配好后,再局部调整第二轴承21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之间的平行度较好,以使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之间具有较适宜的转动间隙。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的具体装配及输送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传动轴1和第二传动轴2装配好;再调整第二轴承21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使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之间具有较好的平行度。
然后,启动驱动件,使驱动件驱动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带动第一传动轴1转动,以使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能够同时转动,不发生碰撞,且转子泵出口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即此时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较为适宜;若启动驱动件后,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之间发生碰撞,则此时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太小;或者转子泵出口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则此时第一转子14和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太大;均需要调节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以至第一传动轴1与第二传动轴2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
最后,再在此运转的状态下,通过注入通道31将注塑剂注入第二轴承21上的注塑凹槽211内,待注塑剂固化后,以固化第二轴承21相对于壳体3的位置,以使第二传动轴2在后续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转;然后将待输送件由入口输入,经第一转子14与第二转子24转动后,待输送件被输送至出口,以实现待输送件的输送。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
第一传动轴(1),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1),且所述第一轴承(1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14);
第二传动轴(2),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上设置有第二转子(24),所述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21),所述第二轴承(2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211),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
所述第一轴承(11)过盈装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21)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中;
所述第一传动轴(1)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12),所述第三轴承(12)与所述第一轴承(1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三轴承(12)过盈配合于第三轴承座(4)中,所述第三轴承座(4)与所述壳体(3)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上还设置有第四轴承(22),所述第四轴承(22)与所述第二轴承(2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四轴承(21)过盈配合于所述第三轴承座(4)中;
且在转动调节所述第一转子(14)和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及平行度后,再将所述注塑剂注入所述注塑凹槽(211)内,并待所述注塑剂固化后使所述第一转子(14)和所述第二转子(24)转动。
2.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将所述第一传动轴(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装配于所述壳体(3)上,使所述第一传动轴(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啮合传动;
步骤20: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二轴承(21)相对于所述壳体(3)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
步骤30:将所述注塑剂注入所述注塑凹槽(211)内,待所述注塑剂固化,以固化所述第二轴承(21)相对于所述壳体(3)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
若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转动发生碰撞,则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注入通道(31),所述注塑剂通过所述注入通道(31)注进所述注塑凹槽(211)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中,将所述第一轴承(11)过盈装配于所述壳体(3)上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中,将所述第二轴承(21)间隙配合于所述壳体(3)上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若所述转子泵出口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则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适宜间隙为5-6丝。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14)通过第一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1),所述第二转子(24)通过第二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2)。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通过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转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0中,所述注塑剂为聚氯乙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0019.2A CN111306057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0019.2A CN111306057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06057A CN111306057A (zh) | 2020-06-19 |
CN111306057B true CN111306057B (zh) | 2022-04-12 |
Family
ID=7114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90019.2A Active CN111306057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06057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8108A (zh) * | 2007-07-19 | 2009-09-3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流体机 |
CN103452913A (zh) * | 2012-06-01 | 2013-12-18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泵中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 |
CN105829718A (zh) * | 2013-12-13 | 2016-08-03 | Ntn株式会社 | 内啮合齿轮泵 |
CN106164513A (zh) * | 2014-04-09 | 2016-11-23 | 斯凯孚公司 | 轴承组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977722U (zh) * | 2016-08-22 | 2017-02-22 | 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了轴承塑封结构的排水泵 |
-
2020
- 2020-03-18 CN CN202010190019.2A patent/CN1113060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8108A (zh) * | 2007-07-19 | 2009-09-3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流体机 |
CN103452913A (zh) * | 2012-06-01 | 2013-12-18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泵中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 |
CN105829718A (zh) * | 2013-12-13 | 2016-08-03 | Ntn株式会社 | 内啮合齿轮泵 |
CN106164513A (zh) * | 2014-04-09 | 2016-11-23 | 斯凯孚公司 | 轴承组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977722U (zh) * | 2016-08-22 | 2017-02-22 | 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了轴承塑封结构的排水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06057A (zh) | 2020-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5395092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axially outputting autorotation and revolution | |
US6488467B2 (en) | Integrally cast volute style scroll and gearbox | |
US3203350A (en) | Helical multiple pump | |
CN1095025C (zh) | 流体机械 | |
US6312239B1 (en) | Screw-type compressor having an axial bearing part on only one rotor | |
US11953007B2 (en) | Rotary lobe pump with internal bearing | |
CN111306057B (zh) |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 |
WO2014138519A1 (en) | Coupling element for a screw pump | |
US3713749A (en) | Motor-driven pedestal-mounted pump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20180068580A (ko) | 가변 베인 장치 | |
CN112797001B (zh) |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 |
JP7169516B2 (ja) | ギヤポンプの製造方法 | |
CN102301140B (zh) | 具有叶轮的容积式泵及其制造方法 | |
JPH04325785A (ja) | ギヤポンプ | |
CN219366308U (zh) | 一种微型单螺杆泵 | |
CN111102232B (zh) | 一种差动式旋喷泵 | |
CN214403962U (zh) | 一种大流量低噪音型燃油泵 | |
US7527422B2 (en) | Drive unit for a twin-screw machine | |
CN212774690U (zh) | 一种用于蠕动泵的蠕动装置 | |
CN106438345A (zh) | 模块化叶片泵 | |
JPH01125583A (ja) | 歯車式ポンプ | |
CN217898198U (zh) | 一种叶轮泵 | |
CN111664088A (zh) | 一种高耐磨性高精度的柴油齿轮泵 | |
CN222879870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内啮合齿轮泵 | |
US12331745B2 (en) | 3-dimensional pump rotor profi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