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1296B -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1296B CN111291296B CN202010112908.7A CN202010112908A CN111291296B CN 111291296 B CN111291296 B CN 111291296B CN 202010112908 A CN202010112908 A CN 202010112908A CN 111291296 B CN111291296 B CN 1112912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ent
- content pool
- stored
- user
- cl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5000014510 cook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在内容池中获取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本公开方案将用户的浏览进度分别记录存储在各个用户端,不会占用服务器的物理资源,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每个用户的记录数据独立存储于自己的设备上,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因服务器故障而大量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在浏览诸如快手APP等内容平台的内容推荐页时,都期望每次进入推荐页后,都能够浏览到新的推送内容,而不是重复浏览以前的内容。
在传统方案中,通常由服务端维护一份存储了每个用户浏览记录的数据表。用户每次进入推荐页时,客户端均会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根据数据表中对应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内容下发。
当用户数量很大时,服务端存储每个用户浏览记录的数据表也会相当大,会占用较大的设备存储资源,导致成本升高。且这种集中式的存储方案,当数据表意外损坏时,大量的用户浏览数据也会随之丢失,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
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还包括:
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相同,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
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更换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还包括:
尝试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
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可选的,所述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后,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可选的,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新内容池标识,将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内容下发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进度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内容下发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进度重置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尝试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还包括:
标识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可选的,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新内容池标识,将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在内容池中获取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本公开方案将用户的浏览进度分别记录存储在各个用户端,不会占用服务器的物理资源,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每个用户的记录数据独立存储于自己的设备上,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因服务器故障而大量丢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实施例。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容下发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容下发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容下发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容下发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容下发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用户在浏览诸如快手app等内容平台的内容推荐页时,都期望每次进入推荐页后,都能够浏览到新的推送内容,而不是重复浏览以前的内容。
在传统方案中,通常由服务端维护一份存储了每个用户浏览记录的数据表。用户每次进入推荐页时,客户端均会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根据数据表中对应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内容下发。
当用户数量很大时,服务端存储每个用户浏览记录的数据表也会相当大,会占用较大的设备存储资源,导致成本升高。且这种集中式的存储方案,当数据表意外损坏时,大量的用户浏览数据也会随之丢失,安全性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容下发方法,以及应用所述内容下发方法的内容下发装置,首先对该内容下发方法进行说明。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4:
在步骤S101中,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容下发方法应用于内容下发平台的服务端,举例说明:内容下发平台可以包括短视频平台,在用户登录短视频平台后,平台会为该用户下发一定数量的短视频内容,以便用户浏览。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在用户端登录内容平台后,通过用户端的内容平台APP向该内容平台的服务器发送内容下发请求,以使服务器将自身内容池中的内容下发到用户端。
其中,每个用户的浏览进度被存储于各自的用户端。服务端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其存储的用户当前浏览进度。浏览进度用于记录有哪些内容已经下发给用户并被用户浏览。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每个用户端可能存在不止一个用户(如一个人在同一用户端切换使用不同的平台账号,每个账号被内容平台视为一个用户),同一用户端的不同用户的浏览进度都存储于这一用户端中,不同用户的浏览进度以账号进行区别,互不影响。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端浏览进度的存储形式可以对应于服务端内容池中内容的统计形式。
举例说明:服务端内容池中的内容是以页码的方式进行统计,第一页包括内容1、内容2、内容3…第二页包括内容n、内容n+1、内容n+2…则在用户端中,也可以页码的形式存储浏览进度,即存储用户浏览到的页码。如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为浏览到第3页,则再次下发内容时可从第4页开始。
或者:服务端内容池中的内容是以内容序号的方式进行统计,包括内容1、内容2、内容3…内容n、内容n+1…则在用户端中,也可以内容序号的形式存储浏览进度,即存储用户浏览到的内容的序号。如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为浏览到第9个内容,则再次下发内容时可从第10个内容开始。
除了内容页码,内容序号等存储形式外,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存储浏览进度,如存储用户浏览到第几行内容等。具体存储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池中的内容统计形式和实际应用场景决定,本实施例不对此构成限制。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该用户当前浏览进度可以存储在可被服务器读取和修改的用户端存储区域中。如存储在用户端的cookie中,cookie是一种小型文本文件,服务端可以通过Session跟踪而将数据存储在用户端上的cookie中。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用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内容下发请求时,直接在内容下发请求中携带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信息。
在步骤S102中,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举例说明:若获取到的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是以页码形式存储,如存储为“浏览进度=第N页”,则接续该当前浏览进度的内容页码为第N页+1=第N+1页内容,则针对该用户的内容下发请求,服务端需要在内容池中获取第N+1页内容。
在步骤S103中,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举例说明:若获取到的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是以页码形式存储,则向用户端下发第N+1页内容时,还需向用户端下发将浏览进度更新到第N+1页的更新指令。该更新指令可以单独发送给用户端,也可以在下发的未浏览内容中携带该更新指令。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内容下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6:
在步骤S201中,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
在步骤S202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用户当前浏览进度,执行步骤S203,若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用户当前浏览进度,执行步骤S205;
在步骤S203中,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在步骤S204中,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在步骤S205中,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
在步骤S206中,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了用户端存储的浏览进度的丢失可能性,举例说明:若用户浏览进度被存储在用户端的cookie中,则当用户手动清除cookie后,其中的浏览进度会随之丢失。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确定是否能够在用户端获取到当前浏览进度,只能尝试进行获取,若成功获取到当前浏览进度,则根据当前浏览进度继续确定接续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若未能成功获取到当前浏览进度,则直接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对当前浏览进度存在与否的判定步骤和针对不同判定结果的后续流程,避免因浏览进度丢失造成内容下发流程出现问题。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内容下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6:
在步骤S301中,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在步骤S302中,判断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是否相同,若相同,执行步骤S303,若不相同,执行步骤S306;
服务端的内容池是一个动态更新的池。可能为按照固定周期更新,如每天更新一次,也可能不定期更新。更新后的内容池与更新前的内容池相比,其中包括的内容会部分或全部改变。例如,更新前的内容池中包含1号内容1-100号内容,更新后的内容池中包含80号内容-180号内容。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内容池可以为内容平台推荐页的内容来源池。每隔预定义时间,内容平台均会重新统计各个新旧内容的综合热度等指标,根据统计结果重新填充内容池中的内容。即完成一次内容池中的内容更新。
可以知道,在不同时间段,内容池中的内容可能不相同。在内容池更新前存储的浏览进度并不适用于内容池更新后。为此,需要对每次更新后的内容池设定不同的内容池标识。且每次更新完成后,均需要清除原本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可在内容池更新完成后,根据更新完成时间生成一个携带时间戳信息的新内容池标识,通过时间戳信息保证每次更新后的内容池均具有不同的内容池标识。
在步骤S303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更换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在向用户端获取浏览进度之前,需要先确定用户端存储的浏览进度是否为匹配当前内容池的浏览进度。即,对比用户端和服务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当内容池标识相同时,说明该内容池还未更新,当内容池标识不同时,说明该内容池已经更新,服务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已经发生改变。
在步骤S304中,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相同,则能够在用户端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不相同,则用户端的当前浏览进度会被清空,将无法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步骤S305中,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在步骤S306中,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
举例说明:用户在内容池更新前浏览推荐页,当时浏览到第5页,随后内容池更新,用户在内容池更新后再次进入推荐页,此时用户端存储的浏览进度仍为第5页,则该浏览进度并不能匹配当前内容池。则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以更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
清空旧的浏览进度后,可参照上个实施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内容下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5:
在步骤S401中,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在步骤S402中,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具体而言,当内容池中的内容更新后,直接清空服务端本地存储的旧的内容池标识,以及通知各个用户端,使各个客户端均清空旧的内容池标识以及与旧的内容池匹配的浏览进度。
在本实施例中,一些情况下,用户端和服务端的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浏览进度可能丢失。这些情况可能包括:用户清除用户端cookies,服务端故障或重启服务等等。
可能存在一种情况,服务端存储内容池标识丢失了,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未丢失,则服务端可从用户端取得内容池标识,并存储在本地。可以知道,本实施例中每次更新内容池均会清空服务端和各个用户端的旧的内容池标识,因此本步骤服务端不会从用户端取到旧的内容池标识。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若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即,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服务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均丢失了,或服务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均因内容池更新被清空了,则此时可重新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如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一个新的内容池标识。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新内容池标识,将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内容池中的内容更新并清空旧的内容池标识后,也可以直接在更新完成后生成一个新内容池标识,并即时将该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进行存储。
在步骤S403中,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获取到的浏览进度是当前内容池的进度,可在获取浏览进度前先判断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是否相同。
在步骤S404中,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在步骤S405中,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先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在内容池中获取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本公开方案将用户的浏览进度分别记录存储在各个用户端,不会占用服务器的物理资源,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每个用户的记录数据独立存储于自己的设备上,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因服务器故障而大量丢失。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容下发装置,参见图5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510,进度获取模块520和内容下发模块530:
请求接收模块510,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进度获取模块520,被配置为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内容下发模块530,被配置为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进度重置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相同,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更换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尝试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还包括:
标识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内容下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主设备侧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2、内部总线404、网络接口605、内存604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6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6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执行内容下发方法的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公开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内容下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
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存储设备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尝试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
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所述内容池标识对应的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未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
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还包括:
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相同,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
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更换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后,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新内容池标识,将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
6.一种内容下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端的内容下发请求后,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若未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将获取到的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若获取到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则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
进度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确定接续所述当前浏览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并在所述内容池标识对应的内容池中获取所述未浏览内容;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
内容下发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用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度重置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端当前浏览进度设置为初始进度;在内容池中获取对应初始进度的未浏览内容,将所述未浏览内容下发给客户端,并根据下发的内容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更新指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并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相同,则继续尝试向用户端获取用户的当前浏览进度;若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和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不同,则将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并向用户端发送当前浏览进度的清空指令;其中,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更换本地存储的内容池标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匹配模块,还包括:
标识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未获取到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当前的内容池标识,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将所述当前内容池标识发送给用户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池中的内容随时间更新,每次更新后均清空本地以及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内容池标识,以及清空各个用户端存储的当前浏览进度,并生成一个唯一值作为新内容池标识,将所述新内容池标识存储在本地,以及发送给各个用户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2908.7A CN111291296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2908.7A CN111291296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1296A CN111291296A (zh) | 2020-06-16 |
CN111291296B true CN111291296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7102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2908.7A Active CN111291296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91296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4278A (zh) * | 2012-12-17 | 2013-03-2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浏览器数据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164450A (zh) * | 2011-12-15 | 2013-06-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向目标用户推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US8850329B1 (en) * | 2012-10-26 | 2014-09-3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Tagged browsing history interface |
CN106503077A (zh) * | 2016-10-08 | 2017-03-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媒体内容的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
2020
- 2020-02-24 CN CN202010112908.7A patent/CN1112912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4450A (zh) * | 2011-12-15 | 2013-06-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向目标用户推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US8850329B1 (en) * | 2012-10-26 | 2014-09-3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Tagged browsing history interface |
CN102984278A (zh) * | 2012-12-17 | 2013-03-2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浏览器数据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
CN106503077A (zh) * | 2016-10-08 | 2017-03-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媒体内容的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1296A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01843B2 (ja) |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並びに、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 |
US11288653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rssing payment request for virtual commodities on open network platform | |
CN111091429B (zh) | 电子票据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票据生成系统 | |
US1106896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ervice request | |
US8695079B1 (en) | Allocating shared resources | |
US11294875B2 (en) | Data storage on tree nodes | |
CN110888858A (zh) | 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6294387B (zh) | 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 |
CN10758003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TWI716822B (zh) | 事務因果序的校正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
CN110784498A (zh) | 一种个性化数据容灾方法及装置 | |
CN105574026A (zh) | 非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事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653566B (zh) | 一种实现数据库写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291296B (zh) | 一种内容下发方法和装置 | |
CN106789568A (zh) | 一种通讯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1026613A (zh) | 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197010A (zh) |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容量统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385358B (zh) | 会话控制对象的同步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
CN109214884B (zh) | 需求撮合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4218191A (zh) | 系统功能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829824B (zh) | 互联网运营活动中的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958142B (zh) | 用户帐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12835527A (zh) | 基于minio云存储的扩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6375354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750322A (zh) | 一种终端设备中页面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1, 6th Floor, No.16 Xierq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ppy Little Hand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Prod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1a1-1, floor 1, building 1, No. 6,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Amusement Starcraft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