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485B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7485B CN111287485B CN202010094342.XA CN202010094342A CN111287485B CN 111287485 B CN111287485 B CN 111287485B CN 202010094342 A CN202010094342 A CN 202010094342A CN 111287485 B CN111287485 B CN 111287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ondary structure
- parts
- concrete
- concrete slurry
- construc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487 anti-permeabilit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magnesium;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Mg]=O.[Mg]=O.[Mg]=O.O=[Si]=O.O=[Si]=O.O=[Si]=O.O=[Si]=O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98 Portland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CJPNOLIZCWDHJK-UHFFFAOYSA-N 2-Pentadec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O CJPNOLIZCWDHJ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ISPSHPOFLYFIRR-UHFFFAOYSA-N trihexyl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Si](CCCCCC)CCCCCC ISPSHPOFLYFIR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WUKWITHWXAAZEY-UHFFFAOYSA-L calcium di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F-].[F-].[Ca+2] WUKWITHWXAAZEY-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36 fluor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45 zir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GFQYVLUOOAAOGM-UHFFFAOYSA-N zirconium(iv) 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Zr+4].[O-][Si]([O-])([O-])[O-] GFQYVLUOOAAOG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PTTPXKJBFFKCEK-UHFFFAOYSA-N 2-Methyl-4-hept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O)CC(C)C PTTPXKJBFFKCE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diisobutyl meth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55 standard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6 flexural strength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89 penetration resist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54 tal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3 tal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22 talc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66—Enlarg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结构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要求,在一次结构表面划线以圈出一次结构将与二次结构连接的区域,形成连接面标识;S2.破坏一次结构表面以形成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至少完全覆盖连接面标识所包含的区域;S3.根据二次结构设计图纸搭建浇筑模板;S4.制备混凝土浆液;S5.浇筑混凝土浆液;S6.带模养护;S7.混凝土浆液固化后,拆卸浇筑模板,形成二次结构;混凝土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细集料300‑350份;粗集料150‑200份;滑石粉30‑40份;混凝土膨胀剂6‑8份;水90‑110份。本发明具有不易在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的连接处发生渗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结构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发展,混凝土建筑越来越普及,通过钢筋混凝土制备的建筑稳定性较高,施工效率较快,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包含了一次结构(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部分)与二次结构如:填充墙、过梁、构造柱、女儿墙等非承重结构。
现有的二次结构在施工时,通常是在一次结构固化后,通过砌块或现浇的方式在一次结构的框架上进行施工的,通过二次结构的加入,可使得建筑的功能更多,各种使用性能更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由于二次结构是在一次结构的基础上施工的,新旧混凝土的界面连接力下降较为严重,使得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细微的缝隙,从而产生渗滤,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具有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的连接处不易出现渗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要求,在一次结构表面划线以圈出一次结构将与二次结构连接的区域,形成连接面标识;
S2.破坏一次结构表面以形成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至少完全覆盖连接面标识所包含的区域;
S3.根据二次结构设计图纸搭建浇筑模板;
S4.制备混凝土浆液;
S5.浇筑混凝土浆液;
S6.带模养护;
S7.混凝土浆液固化后,拆卸浇筑模板,形成二次结构;
所述混凝土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细集料300-350份;
粗集料150-200份;
滑石粉30-40份;
混凝土膨胀剂6-8份;
水90-1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槽并配合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混凝土膨胀剂,使得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浆液在固化的过程中膨胀,从而挤压连接槽的槽壁,使得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连接紧密,不易出现裂缝,不易在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的连接处发生渗漏;
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滑石粉与混凝土膨胀剂,填充细集料、粗集料之间的间隙,使得混凝土浆液固化后更为密实,提高二次结构的抗渗能力,使得二次结构不易发生渗漏;
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滑石粉,还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浆液流动是的润滑性,使得混凝土浆液更易填满连接槽,有效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混凝土浆液易于流动,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浆液中的气泡易于自行排出,使得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减少传统作业中采用振动棒捣实的操作,施工更为方便;
通过连接槽至少完全覆盖连接面标识所包含的区域,使得二次结构相当于“插入”一次结构中,使得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的连接面藏于一次结构内,从而使得通过混凝土浆液膨胀而增加连接稳定性的效果较好地分布于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的所有连接面上,使得连接稳定性较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中,通过凿击一次结构表面以形成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凿击形成连接槽,使得连接槽的槽壁易于形成裂缝,从而使得混凝土浆液渗入裂缝中后,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的连接稳定性更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中,连接槽深度为18-2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连接槽深度为18-22mm,保证二次结构“插入”一次结构中的深度,以保证两者连接稳定,同时减少连接槽过深导致严重影响一次结构自身结构强度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中,连接槽的长度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长度一致,所述连接槽的宽度大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宽度,所述步骤S3中,通过浇筑模板封闭连接槽位于二次结构外的部分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二次结构与连接槽的连接面积增大,连接更为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2-十五烷酮2-3份;
三己硅烷1-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并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混凝土浆液固化后形成的二次结构具有更好的抗渗能力,使得二次结构更不易于发生渗漏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二异丁基甲酮0.3-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二异丁基甲与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配合,使得提高二次结构的抗渗防漏的能力的效果更佳,使得二次结构更不易于发生渗漏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玻璃纤维5-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加二次结构的抗开裂能力,提高结构稳定性,使得二次结构更为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锆石粉5-8份;
萤石粉3-6份;
陶瓷粉6-9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提高了二次结构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了二次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混凝土浆液固化膨胀的过程中不易因受到较大反作用力而破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4制备混凝土浆液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1.混合硅酸盐水泥、水,搅拌均匀形成水泥浆液;
S4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滑石粉、混凝土膨胀剂,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
S43.在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粗集料,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混合水泥浆液、滑石粉以及混凝土膨胀剂,使得水泥浆液较为润滑,从而使得混凝土膨胀剂易于分散,使得最终制得的混凝土浆液中各原料分布均匀,质量较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42中还加入有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二异丁基甲酮、玻璃纤维、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制备所得的混凝土浆液所制备的二次结构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较好的抗开裂能力、较佳的抗压能力,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连接槽并配合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混凝土膨胀剂,使得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浆液在固化的过程中膨胀,从而挤压连接槽的槽壁,使得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连接紧密,不易出现裂缝,不易在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的连接处发生渗漏;
2.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二异丁基甲酮,并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混凝土浆液固化后形成的二次结构具有更好的抗渗能力,使得二次结构更不易于发生渗漏现象;
3.通过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提高了二次结构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了二次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混凝土浆液固化膨胀的过程中不易因受到较大反作用力而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信息见表1
表1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一次结构需要施工二次结构处进行标识,在一次结构即将与二次结构连接的表面上通过粉笔划线,圈出一次结构即将与二次结构连接的区域,形成连接面标识。
S2.通过风镐凿击一次结构位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处的表面,形成连接槽,连接槽的长度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长度一致,连接槽的宽度为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宽度的105%,连接槽的深度为20±2mm。
S3.根据二次结构的设计图纸要求搭建浇筑模板,浇筑模板与一次结构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覆盖在一次结构上以封闭连接槽位于二次结构与一次结构连接区域外的部分槽口,通过斜撑保证浇筑模板抵紧在一次结构上。
S4.制备混凝土浆液,具体包括:
S41.在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水90kg、减水剂11kg,转速80r/min,搅拌4min,形成水泥浆液;
S4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滑石粉30kg、混凝土膨胀剂6kg,转速65r/min,搅拌6min,形成预混物;
S43.在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300kg、粗集料150kg,转速35r/min,搅拌10min,形成混凝土浆液,转速2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S5.朝向浇筑模板包围的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浆液,混凝土浆液至标高后停止注浆,通过浇筑模板封闭注浆口,使得浇筑模板完全包裹混凝土浆液。
S6.在浇筑模板外铺设海绵,洒水,保持海绵处于湿润但不会自行滴水的状态,带模养护7d。
S7.混凝土浆液经过7d养护,完成初步固化,即拆卸浇筑模板,形成二次结构,二次结构自然放置28d后即可使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一次结构表面设置连接槽,使得二次结构相当于“插入”一次结构中,配合混凝土浆液中加入了混凝土膨胀剂,使得浇筑形成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浆液在连接槽中固化膨胀从而挤压连接槽的槽壁,使得二次结构“插入”一次结构中的部分与一次结构连接紧密,不易出现缝隙,从而减少了在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的连接处出现缝隙而发生渗漏的情况。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S4中各原料加入量(单位为Kg)详见表2所示:
表2
原料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硅酸盐水泥 | 100 | 100 | 100 |
水 | 100 | 110 | 100 |
减水剂 | 10 | 9 | 10 |
滑石粉 | 35 | 40 | 38 |
混凝土膨胀剂 | 7 | 8 | 7.5 |
细集料 | 325 | 350 | 333 |
粗集料 | 175 | 200 | 166 |
实施例5-1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还加入有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二异丁基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各原料具体加入量(单位为Kg)详见表3
表3
实施例13-1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具体加入量(单位为Kg)详见表4
表4
原料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玻璃纤维 | 5 | 7.5 | 10 | 8 |
实施例17-2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还加入有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具体加入量(单位为Kg)详见表5
表5
原料 | 实施例17 | 实施例18 | 实施例19 | 实施例20 |
锆石粉 | 5 | 6.5 | 8 | 7 |
萤石粉 | 3 | 4.5 | 6 | 4 |
陶瓷粉 | 6 | 7.5 | 9 | 7 |
实施例21-2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还加入有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二异丁基甲酮、玻璃纤维、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具体加入量(单位为Kg)详见表6
表6
比较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未加入混凝土膨胀剂。
比较例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未加入滑石粉。
比较例3
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未加入2-十五烷酮。
比较例4
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未加入三己硅烷。
比较例5
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
步骤S42中未加入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
实验1
根据GB/T29417-2012《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制备的混凝土浆液所制备的试样的开裂指数。
实验2
根据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抗折强度试验检测检测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制备的混凝土浆液所制备的试样的抗折强度(MPa)。
实验3
根据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检测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制备的混凝土浆液所制备的试样的7d抗压强度(MPa)、28d抗压强度(MPa)。
实验4
根据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抗水渗透试验检测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制备的混凝土浆液所制备的试样的抗渗等级。
实验1-实验4的具体检测数据详见表7
表7
根据表7中比较例1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混凝土膨胀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的抗渗防漏能力提升,不易渗漏。
根据表7中比较例2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滑石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使得混凝土浆液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同时,还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不要渗漏。
根据表7中比较例3与实施例8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单独加入三己硅烷,对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及其他物理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根据表7中比较例4与实施例8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单独加入2-十五烷酮,对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及其他物理性能无明显影响。
根据表7中比较例5与实施例12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单独加入二异丁基甲酮,对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及其他物理性能无明显影响。
根据表7中实施例5-8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同时加入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并以特定比例配合,可有效提高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渗防漏性能。
根据表7中实施例9-12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二异丁基甲酮与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配合,将使得提高混凝土试样的抗渗能力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渗防漏性能。
根据表7中实施例13-16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玻璃纤维,有效提高混凝土试样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折性能,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更强,性能更好。
根据表7中实施例17-20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混凝土浆液中加入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并以特点比例配合,有效提高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并且对混凝土试样抗开裂以及抗弯折的能力无明显负面影响,有效提高二次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制备的二次结构性能较佳。
根据表7中实施例21-24的数据可得,制备所得二次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渗防漏性能、较好的抗开裂性能、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较好的抗压性能,质量较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要求,在一次结构表面划线以圈出一次结构将与二次结构连接的区域,形成连接面标识;
S2.破坏一次结构表面以形成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至少完全覆盖连接面标识所包含的区域;
S3.根据二次结构设计图纸搭建浇筑模板;
S4.制备混凝土浆液;
S5.浇筑混凝土浆液;
S6.带模养护;
S7.混凝土浆液固化后,拆卸浇筑模板,形成二次结构;
所述混凝土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细集料300-350份;
粗集料150-200份;
滑石粉30-40份;
混凝土膨胀剂6-8份;
水90-110份;
2-十五烷酮2-3份;
三己硅烷1-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凿击一次结构表面以形成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连接槽深度为18-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连接槽的长度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长度一致,所述连接槽的宽度大于连接面标识所圈区域的宽度,所述步骤S3中,通过浇筑模板封闭连接槽位于二次结构外的部分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二异丁基甲酮0.3-0.5。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玻璃纤维5-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液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锆石粉5-8份;
萤石粉3-6份;
陶瓷粉6-9份。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制备混凝土浆液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1.混合硅酸盐水泥、水,搅拌均匀形成水泥浆液;
S4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滑石粉、混凝土膨胀剂,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
S43.在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粗集料,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浆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中还加入有2-十五烷酮、三己硅烷、二异丁基甲酮、玻璃纤维、锆石粉、萤石粉、陶瓷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4342.XA CN111287485B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4342.XA CN111287485B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485A CN111287485A (zh) | 2020-06-16 |
CN111287485B true CN111287485B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102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94342.XA Active CN111287485B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74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50363A (zh) * | 2020-10-26 | 2021-01-22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182956A (zh) * | 2021-12-14 | 2022-03-15 | 中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结构防渗漏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95111B1 (fr) * | 1999-06-21 | 2002-06-28 | Weber & Broutin Sa | Materiau renforce de construction, produit de revetement et plaque ou dalle en matiere moulee comprenant ledit materiau et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
CN101760174B (zh) * | 2009-12-11 | 2012-08-08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低成本高性能的有机硅填缝料 |
JP5924063B2 (ja) * | 2012-03-27 | 2016-05-25 |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補修方法 |
CN208668644U (zh) * | 2018-08-02 | 2019-03-29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外墙防渗漏体系结构 |
CN109928698A (zh) * | 2019-04-09 | 2019-06-25 | 台州普立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水建筑外墙 |
CN110117174B (zh) * | 2019-05-09 | 2021-04-06 | 福建万施博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基聚合物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51890B (zh) * | 2019-08-27 | 2021-09-07 | 广东粤腾建设有限公司 | 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CN110510964A (zh) * | 2019-10-08 | 2019-11-29 | 广东东方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预拌混凝土 |
CN111379337B (zh) * | 2020-03-24 | 2021-04-23 | 广州盈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2-15 CN CN202010094342.XA patent/CN11128748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485A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9935B (zh) | 输水管接头密封灌注砂浆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9809775A (zh) | 一种自密实自防水混凝土 | |
CN109354463A (zh) | 一种抗渗抗冻c3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05780B (zh) | 管道喷涂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材料进行管道修复的施工工艺 | |
CN111287485B (zh) |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 |
KR101627811B1 (ko) | 콘크리트 포장 보수용 초속경 칼라 시멘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포장 보수공법 | |
CA2093606A1 (en) | Concrete molding with improved acid resistance | |
CN103556830A (zh) | 一种可控型现浇泡沫混凝土屋面施工方法 | |
CN110615650A (zh) | 一种增强柔韧型抹面抗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
JP4983111B2 (ja) | セメント組成物 | |
CN110509425B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 |
JPH0791103B2 (ja) | コンクリート配合組成物 | |
CN112321234B (zh) | 一种复合保温铺装板及其制备方法 | |
KR19980035124A (ko) | 박막형 시멘트계 자기평탄성 몰탈 조성물 | |
CN113372075A (zh) | 基于3d打印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3d打印柱模板 | |
KR101991420B1 (ko) | 강도 및 내구성이 개선된 긴급 보수용 시멘트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보수·보강 방법 | |
JP2017124950A (ja) | コンクリート、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 |
CN113651590B (zh) | 一种建筑堵漏复合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792180B (zh) | 卫生间防潮施工方法 | |
CN115321921A (zh) | 聚合物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11914322B (zh) | 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差异化配合比确定方法 | |
KR101943037B1 (ko) | 고강도 콘크리트 패널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내외장용 고강도 콘크리트 패널 | |
CN112761376A (zh) | 一种墙体沉降开裂的砂浆加固修补方法 | |
CN111593912B (zh) | 空调机房及其管段的预制安装方法 | |
CN113336499A (zh) | 一种phc管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