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353B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7353B CN111287353B CN202010093726.XA CN202010093726A CN111287353B CN 111287353 B CN111287353 B CN 111287353B CN 202010093726 A CN202010093726 A CN 202010093726A CN 111287353 B CN111287353 B CN 111287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tain wall
- guide frame
- plate
- baffle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7—Tool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up plates, panels or slab 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建筑外墙安装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架,导向架内恰好能供单块幕墙板沿竖向移动,导向架对应待安装幕墙板的位置,导向架的顶端位于楼顶;步骤S2:用起重设备将楼顶的幕墙板吊起,将幕墙板从导向架的顶端放入导向架内;步骤S3:起重设备控制幕墙板降至待安装的预定高度;步骤S4:安装人员将幕墙板安装于固定框架内;步骤S5:安装人员将幕墙板与起重设备分离。本吊装工艺通过设置导向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幕墙板吊装时与建筑结构产生碰撞,即使在大风环境下,幕墙板的吊装也不易产生晃动,极大地提升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背景技术
单元幕墙,是指由各种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幕墙直接作为建筑的外壁面,建筑幕墙在我国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增多,目前,以玻璃幕墙和光伏幕墙的应用最为广泛。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498157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幕墙板安装系统,参照该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包括多个导轨,各导轨形成横跨建筑的给定楼层的混凝土楼板的整个边缘或大体上整个边缘的细长板架。各细长板架可以安装到铸造在建筑的给定楼层的混凝土楼板中的在沿着混凝土楼板的不连续位置处的锚固件上。细长板架使得幕墙板能够沿着建筑立面横向地运送到它们各自的安装位置,这使工人能够使用集中的起重机位置来吊起幕墙板以准备用于安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起重设备在吊运幕墙板时,需要将幕墙板吊运至安装位置附近。幕墙板通过钢丝绳悬挂于起重设备上,起重设备不仅要控制幕墙板进行升降,还要控制幕墙板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一方面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操作难度大,幕墙板容易碰撞建筑结构或人员产生事故;另一方面墙板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产生摇晃,导致幕墙板与建筑结构产生碰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幕墙板吊装时与建筑结构产生碰撞。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建筑外墙已预先安装好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内用于安装幕墙板,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在楼顶设置起重设备,楼顶预先放置多块待安装的幕墙板;
步骤S1:在建筑外墙安装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架,导向架内恰好能供单块幕墙板沿竖向移动,导向架对应待安装幕墙板的位置,导向架的顶端位于楼顶;
步骤S2:用起重设备将楼顶的幕墙板吊起,将幕墙板从导向架的顶端放入导向架内;
步骤S3:起重设备控制幕墙板降至待安装的预定高度;
步骤S4:安装人员乘坐高空车、或从楼顶悬挂至幕墙板的对应位置,安装人员将幕墙板安装于固定框架内;
步骤S5:安装人员将幕墙板与起重设备分离,将起重设备的钩头升回楼顶;
步骤S6:重复步骤S2至步骤S5,直至在同一竖直线上装完幕墙板,幕墙板的安装顺序为先下后上:
步骤S7:将导向架沿水平方向移动一个工位,重复步骤S2至步骤S6,直至完成整个建筑外墙的幕墙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单元幕墙吊装工艺能对吊装中的幕墙板进行导向和限位,幕墙板在导向架内只能进行上下移动,避免了传统吊装时的撞击事故的产生;即使在大风环境下幕墙板的吊装也不易产生晃动。导向架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即使幕墙板意外向下掉落,幕墙板仍被限位于导向架内,防止人员被砸伤。先通过导向架安装完同一竖排的幕墙板,再通过水平移动导向架,即可安装其它竖排的幕墙板,幕墙板的吊装施工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的两侧壁设有操作口、多个可活动的挡板,所述操作口、挡板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挡板遮盖操作口,所述操作口、挡板靠近固定框架;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通过活动挡板使操作口打开,通过操作口对幕墙板的边缘进行检查和涂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处于关闭操作口的状态时,挡板能对幕墙板的上下移动保持导向和限位效果。当人员打开挡板后,操作口能成为供人员检查和涂胶的操作空间,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铰接轴一,所述挡板通过铰接轴一与导向架铰接,所述挡板能绕铰接轴一转动至导向架背离固定框架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通过铰接轴一与导向架建立活动关系,挡板不会与导向架分离,较为安全。挡板具有较大的可转动角度,挡板能通过转动尽量远离操作口,以减少对人员检查、涂胶的干涉。
优选的,所述挡板朝向导向架内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背离挡板的端部设有限位板;当所述挡板处于关闭操作口的状态时,所述限位板和导向架间形成供幕墙板上下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步骤S2时,起重设备将幕墙板从滑动通道的顶端吊入滑动通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在导向架内部形成了滑动通道,进一步提高了对幕墙板上下移动时的导向作用,提高幕墙板升降的滑动可靠性。当挡板打开后,限位板、限位杆能随挡板离开导向架内部,限位板、限位杆不会对幕墙板向固定框架的移动产生阻挡,此时能将幕墙板安装于固定框架。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限位杆通过设于两者间的铰接轴二建立铰接,所述铰接轴二的轴向沿竖直方向,所述限位板相对于限位杆转动时存在预紧力;所述限位板能通过转动伸入滑动通道内;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将幕墙板下方的限位板转动至滑动通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人员能将幕墙板下方的限位板转动至滑动通道内,当幕墙板意外脱离起重设备时,幕墙板下方的限位板能对幕墙板进行支撑,防止幕墙板持续下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转动预紧力的限位板不易自发转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背离固定框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滑动通道连通,所述开口、滑动通道间设有阶梯槽,所述幕墙板无法穿过开口脱离滑动通道;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通过开口将幕墙板安装于固定框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幕墙板位于预定高度后,安装人员可通过开口将幕墙板安装于固定框架,开口能成为供人员操作的空间,以方便人员对幕墙板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设有用于抵接限位板的限位面,当所述限位板通过转动抵接限位面时,所述限位板正好位于形成滑动通道的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通过转动抵接限位面时,限位板正好位于形成滑动通道的位置,方便人员转动限位板对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操作口沿竖直方向仅设一个,所述挡板沿竖直方向连续分布,所述挡板背离导向架的板面上转动设置有锁扣,所述导向架的顶端也设有锁扣,所述锁扣能通过转动与下方的挡板板面相抵,并限制挡板脱离操作口;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通过操作锁扣打开幕墙板对应高度的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续延伸的操作口能尽量提高供人操作的空间;通过设置锁扣,当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较为稳固,挡板不易自发打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导向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幕墙板吊装时与建筑结构产生碰撞;
2、即使在大风环境下,幕墙板的吊装也不易产生晃动;
3、极大地提升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即使幕墙板意外向下掉落,幕墙板仍被限位于导向架内,防止人员被砸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的施工图;
图2为实施例的导向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挡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0、固定框架;1、幕墙板;2、导向架;21、操作口;3、挡板;22、铰接轴一;4、锁扣;31、限位杆;32、限位板;23、滑动通道;24、开口;321、铰接轴二;25、限位面;5、起重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建筑外墙已预先安装好固定框架10,固定框架10呈十字交叉状,固定框架10内用于安装幕墙板1,本吊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在楼顶设置起重设备5,起重设备5为克令吊或绞车,楼顶预先放置多块待安装的幕墙板1。
步骤S1:参照图1和图2,在建筑外墙安装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架2,导向架2内恰好能供单块幕墙板1沿竖向移动,导向架2对应待安装幕墙板1的竖直位置,导向架2接触建筑外墙的部位位于幕墙板1安装部位的左右两侧外。导向架2的顶端位于楼顶,导向架2的顶端呈向楼顶面弯折状,导向架2的顶端预设有较大的重量,导向架2安装于建筑时不会自发移动。导向架2的底端(图中未示出)采用螺栓或重物压等方式进行加固,使施工时导向架2处于稳固的竖直状态。
参照图2和图3,导向架2的两侧壁设有操作口21、多个可活动的挡板3,操作口21、挡板3沿竖直方向分布,其中操作口21仅设单个,操作口21从导向架2顶部一直延伸至导向架2的底部,挡板3沿竖直方向连续分布,挡板3遮盖操作口21。操作口21、挡板3位于导向架2靠近固定框架10的侧壁处,当导向架2内进入幕墙板1后,操作口21、挡板3对应于幕墙板1沿水平方向的背向两侧壁,而非幕墙板1的板面。
导向架2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铰接轴一22,挡板3通过铰接轴一22与导向架2铰接,挡板3能绕铰接轴一22转动至导向架2背离固定框架10的一侧,挡板3的可转动角度至少为180度。挡板3背离导向架2的板面上转动设置有锁扣4,导向架2的顶端也设有锁扣4,其中挡板3上的锁扣4靠近挡板3的下端,锁扣4为长方形块体,锁扣4通过转轴与挡板3建立转动连接,其转轴垂直于挡板3的板面。锁扣4能通过转动与下方的挡板3板面相抵,并限制挡板3脱离操作口21。当挡板3向导向架2方向转动至限位时,挡板3正好将操作口21遮盖,人员通过转动锁扣4,使相邻挡板3通过锁扣4两两固定,正常情况下保持操作口21关闭的状态。
挡板3朝向导向架2内部设有限位杆31,限位杆31背离挡板3的端部设有限位板32,当挡板3处于关闭操作口21的状态时,限位板32和导向架2间形成供幕墙板1上下滑动的滑动通道23,限位板32的数量、位置与挡板3一一对应,滑动通道23的横截面恰好能供单块幕墙板1滑动通过,滑动通道23向上贯通导向架2。滑动通道23与固定框架10间留有间距,该间距用于在安装幕墙板1前,人员对幕墙板1的边缘进行检查和涂胶。当挡板3绕铰接轴一22转动打开操作口21后,限位板32、限位杆31能从操作口21脱离导向架2内部,此时人员能将幕墙板1推至固定框架10上。
导向架2背离固定框架10的一侧设有开口24,开口24与滑动通道23连通,开口24、滑动通道23间设有阶梯槽,幕墙板1无法穿过开口24脱离滑动通道23。开口24预设有较大的尺寸,在将幕墙板1安装于固定框架10时,开口24可供人员穿过,开口24、滑动通道23均能成为供人活动的空间。
限位板32、限位杆31通过设于两者间的铰接轴二321建立铰接,铰接轴二321的轴向沿竖直方向,限位板32相对于限位杆31转动时存在预紧力,该预紧力由铰接轴二321与限位杆31接触面的过盈配合产生,即限位板32相对于限位杆31进行转动需要一定力才能完成。限位板32能通过转动部分伸入滑动通道23内,当限位板32伸入滑动通道23后,该限位板32限制幕墙板1通过滑动通道23。导向架2设有用于抵接限位板32的限位面25,当限位板32通过转动抵接限位面25时,限位板32正好位于形成滑动通道23的位置,方便人员转动限位板32对其进行定位。
步骤S2:参照图1和图2,用起重设备5将楼顶的幕墙板1吊起,起重设备5的钩头用专用工具夹住幕墙板1,将幕墙板1从导向架2的顶端放入导向架2内,具体从滑动通道23的顶端吊入滑动通道23内。
步骤S3:起重设备5控制幕墙板1降至待安装的预定高度,由于滑动通道23限制了幕墙板1的滑动轨迹,则幕墙板1在下降过程中的可靠性高,也更为安全。
步骤S4:参照图1和图4,安装人员乘坐高空车、或从楼顶悬挂至幕墙板1的对应位置。安装人员将幕墙板1下方的限位板32转动至滑动通道23内,当幕墙板1意外脱离起重设备5时,幕墙板1下方的限位板32能对幕墙板1进行支撑,防止幕墙板1持续下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参照图4,安装人员通过转动锁扣4、转动挡板3打开幕墙板1对应高度的挡板3,使操作口21打开,并将限位杆31、限位板32转动至导向架2外,则限位板32、限位杆31不会对幕墙板1向固定框架10的移动产生阻挡。安装人员先通过操作口21对幕墙板1的边缘进行检查和涂胶,操作时导向架2能对幕墙板1的反面进行支撑;然后安装人员通过开口24、操作口21将幕墙板1安装于固定框架10,开口24、操作口21均可成为供人员操作的空间。
步骤S5:安装人员将幕墙板1与起重设备5分离,楼顶人员将起重设备5的钩头升回楼顶。
步骤S6:重复步骤S2至步骤S5,直至在同一竖直线上装完幕墙板1,幕墙板1的安装顺序为先下后上。
步骤S7:将导向架2沿水平方向移动一个工位,重复步骤S2至步骤S6,直至完成整个建筑外墙的幕墙安装。
综上,本单元幕墙吊装工艺能对吊装中的幕墙板1进行导向和限位,即使在大风环境下幕墙板1的吊装也不易产生晃动。导向架2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即使幕墙板1意外向下掉落,幕墙板1仍被限位于导向架2内,防止人员被砸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建筑外墙已预先安装好固定框架(10),固定框架(10)内用于安装幕墙板(1),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在楼顶设置起重设备(5),楼顶预先放置多块待安装的幕墙板(1);
步骤S1:在建筑外墙安装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架(2),导向架(2)内恰好能供单块幕墙板(1)沿竖向移动,导向架(2)对应待安装幕墙板(1)的位置,导向架(2)的顶端位于楼顶;所述导向架(2)的两侧壁设有操作口(21)、多个可活动的挡板(3),所述操作口(21)、挡板(3)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挡板(3)遮盖操作口(21),所述操作口(21)、挡板(3)靠近固定框架(10);所述导向架(2)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铰接轴一(22),所述挡板(3)通过铰接轴一(22)与导向架(2)铰接,所述挡板(3)能绕铰接轴一(22)转动至导向架(2)背离固定框架(10)的一侧;所述挡板(3)朝向导向架(2)内部设有限位杆(31),所述限位杆(31)背离挡板(3)的端部设有限位板(32);当所述挡板(3)处于关闭操作口(21)的状态时,所述限位板(32)和导向架(2)间形成供幕墙板(1)上下滑动的滑动通道(23);
步骤S2:用起重设备(5)将楼顶的幕墙板(1)吊起,将幕墙板(1)从导向架(2)的顶端放入导向架(2)内,幕墙板(1)从滑动通道(23)的顶端吊入滑动通道(23)内;
步骤S3:起重设备(5)控制幕墙板(1)降至待安装的预定高度;
步骤S4:安装人员乘坐高空车、或从楼顶悬挂至幕墙板(1)的对应位置,安装人员将幕墙板(1)安装于固定框架(10)内;安装人员通过活动挡板(3)使操作口(21)打开,通过操作口(21)对幕墙板(1)的边缘进行检查和涂胶;
步骤S5:安装人员将幕墙板(1)与起重设备(5)分离,将起重设备(5)的钩头升回楼顶;
步骤S6:重复步骤S2至步骤S5,直至在同一竖直线上装完幕墙板(1),幕墙板(1)的安装顺序为先下后上:
步骤S7:将导向架(2)沿水平方向移动一个工位,重复步骤S2至步骤S6,直至完成整个建筑外墙的幕墙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32)、限位杆(31)通过设于两者间的铰接轴二(321)建立铰接,所述铰接轴二(321)的轴向沿竖直方向,所述限位板(32)相对于限位杆(31)转动时存在预紧力;所述限位板(32)能通过转动伸入滑动通道(23)内;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将幕墙板(1)下方的限位板(32)转动至滑动通道(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架(2)背离固定框架(10)的一侧设有开口(24),所述开口(24)与滑动通道(23)连通,所述开口(24)、滑动通道(23)间设有阶梯槽,所述幕墙板(1)无法穿过开口(24)脱离滑动通道(23);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通过开口(24)将幕墙板(1)安装于固定框架(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架(2)设有用于抵接限位板(32)的限位面(25),当所述限位板(32)通过转动抵接限位面(25)时,所述限位板(32)正好位于形成滑动通道(23)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口(21)沿竖直方向仅设一个,所述挡板(3)沿竖直方向连续分布,所述挡板(3)背离导向架(2)的板面上转动设置有锁扣(4),所述导向架(2)的顶端也设有锁扣(4),所述锁扣(4)能通过转动与下方的挡板(3)板面相抵,并限制挡板(3)脱离操作口(21);所述步骤S4时,安装人员通过操作锁扣(4)打开幕墙板(1)对应高度的挡板(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3726.XA CN111287353B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3726.XA CN111287353B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353A CN111287353A (zh) | 2020-06-16 |
CN111287353B true CN111287353B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101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93726.XA Active CN111287353B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73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89239B2 (ja) | 2020-06-22 | 2024-05-23 | 旭化成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 壁パネルの施工治具及び壁パネルの施工方法 |
CN113417475B (zh) * | 2021-06-18 | 2022-03-08 | 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元幕墙用自动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 |
CN114737705B (zh) * | 2022-03-11 | 2024-06-14 | 深圳广晟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 链式装饰结构 |
CN114775863B (zh) * | 2022-05-07 | 2023-09-01 | 临沂职业学院 | 高效安装的装配式幕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15198783B (zh) * | 2022-07-08 | 2023-09-08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隔仓式地连墙锚碇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 |
CN115749073B (zh) * | 2022-12-07 | 2023-05-23 | 杭州新润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单元幕墙 |
CN116397899B (zh) * | 2023-04-24 | 2023-11-21 | 广东瑞昊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幕墙辅助安装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04735A1 (fr) * | 1975-03-17 | 1976-10-15 | Bassi Roge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place de panneaux prefabriques sur une structure de facade de batiment |
JPS646436A (en) * | 1987-06-30 | 1989-01-11 | Yoshida Kogyo Kk | Execution of screen type curtain wall |
JP2771909B2 (ja) * | 1991-07-04 | 1998-07-02 | 株式会社フジタ | 外壁版の取付方法 |
CN102257229A (zh) * | 2008-12-19 | 2011-11-23 | 布鲁克伯格工业发展公司 | 用于在多层建筑物上安装外墙元件的方法 |
CN203742184U (zh) * | 2014-03-03 | 2014-07-30 | 潘存勋 | 幕墙吊装装置 |
CN104981575A (zh) * | 2012-12-07 | 2015-10-14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幕墙板安装系统 |
CN204782015U (zh) * | 2015-07-01 | 2015-11-18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狭小空间幕墙玻璃垂直运输装置 |
CN107304631A (zh) * | 2016-04-22 | 2017-10-31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大面积单元体幕墙块的安装方法及系统 |
-
2020
- 2020-02-14 CN CN202010093726.XA patent/CN1112873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04735A1 (fr) * | 1975-03-17 | 1976-10-15 | Bassi Roge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place de panneaux prefabriques sur une structure de facade de batiment |
JPS646436A (en) * | 1987-06-30 | 1989-01-11 | Yoshida Kogyo Kk | Execution of screen type curtain wall |
JP2771909B2 (ja) * | 1991-07-04 | 1998-07-02 | 株式会社フジタ | 外壁版の取付方法 |
CN102257229A (zh) * | 2008-12-19 | 2011-11-23 | 布鲁克伯格工业发展公司 | 用于在多层建筑物上安装外墙元件的方法 |
CN104981575A (zh) * | 2012-12-07 | 2015-10-14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幕墙板安装系统 |
CN203742184U (zh) * | 2014-03-03 | 2014-07-30 | 潘存勋 | 幕墙吊装装置 |
CN204782015U (zh) * | 2015-07-01 | 2015-11-18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狭小空间幕墙玻璃垂直运输装置 |
CN107304631A (zh) * | 2016-04-22 | 2017-10-31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大面积单元体幕墙块的安装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353A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7353B (zh)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
EP208186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during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and use of a hoisting machine | |
US9382099B2 (en) | Motorized height access device for tower cranes | |
US7407041B2 (en)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elevator installation for that purpose | |
CN109095319B (zh) | 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 | |
CN110761546A (zh) | 一种免配重可移动可伸缩式建筑吊篮 | |
CN211447720U (zh) | 爬升式电梯井道施工操作平台 | |
US9975736B2 (en) | Door sill unit and method for an elevator landing door unit | |
CN114704070A (zh) | 一种超高临空吊顶结构的施工设备及该设备的安装工艺 | |
CN216613619U (zh) | 采用轿厢安全门救援的机构 | |
CN2435463Y (zh) | 联体爬升分体下降式脚手架 | |
JP4833187B2 (ja) | ゴンドラ設置工法 | |
SU1127834A1 (ru) | Способ монтажа дверей шахты лифта | |
CN220058756U (zh) | 一种外挂式操作平台 | |
JP2001080834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の保守点検方法 | |
CN220725718U (zh)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222064037U (zh) | 一种适用于有吊顶的隐藏式上人装置 | |
JP2003268968A (ja) | 工事用ゴンドラとそれを用いる工事方法 | |
CN116575723A (zh) | 一种单元幕墙吊装工艺 | |
JPH05222834A (ja) | 高層建築物用昇降連続吊り足場 | |
CN118517127A (zh) | 卷扬式启闭机动滑轮检修专用平台及构建方法 | |
CN114016723A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施工支架及方法 | |
JP2004067275A (ja) | エレベータ据付用移動足場およびエレベータ据付工法 | |
CA2574657A1 (en) | Swing lock mechanism | |
CN119122250A (zh) | 一种大面积倾斜玻璃幕墙的吊篮装置与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