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4374B -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4374B CN111284374B CN201811506569.XA CN201811506569A CN111284374B CN 111284374 B CN111284374 B CN 111284374B CN 201811506569 A CN201811506569 A CN 201811506569A CN 111284374 B CN111284374 B CN 1112843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frame
- vehicle seat
- lower frame
- upp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06—Seat guided by rods
- B60N2/508—Scissors-like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4—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 springs
- B60N2/54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 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poly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上框架、减震器下框架、缓冲装置和人字叉组件,所述缓冲装置分别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和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相连,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一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所述第一叉臂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二叉臂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叉臂,所述第二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该车辆座椅减震器能够在竖直方向、车辆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前后转动方向上实现车辆座椅的减震,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减震器利用弹性元件(金属弹簧或气囊)、阻尼器、框架等结构组成减震系统,以提高座椅对振动的吸收,提升驾驶过程的平顺性,进而增加座椅的舒适性。目前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只能提供竖直方向的减震,在车辆行驶方向及等其他方向不能提供减震支撑,在车辆紧急制动及加速时不具有减震效果。而且,现有减震器的采用弹性原件与阻尼器配合形成的减震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现有的空气悬浮减震器结构复杂,各功能件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减震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该车辆座椅减震器能够在竖直方向、车辆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前后转动方向上实现车辆座椅的减震,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上框架、减震器下框架、缓冲装置和人字叉组件,所述缓冲装置分别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和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相连,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一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所述第一叉臂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二叉臂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叉臂,所述第二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
可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橡胶缓冲件、分别与所述橡胶缓冲件相连的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所述橡胶缓冲件通过所述上连接架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相连,所述橡胶缓冲件通过所述下连接架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减震器上框架上固定设置有上框架横杆,所述上连接架安装在所述上框架横杆上。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架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U形件,所述第一U形件的顶壁与所述上框架横杆相连,所述橡胶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U形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且通过安装轴支撑在所述第一U形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架还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二U形件,所述第二U形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第一U形件的顶壁上,所述第二U形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上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上框架横杆配合的豁口。
可选地,所述下连接架包括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端的限位套筒,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相连,所述限位套筒套设在所述橡胶缓冲件上。
可选地,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框横板,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下框架横板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呈U形且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下框架横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筒。
所述人字叉组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器上框架和所述减震器下框架均呈矩形,所述减震器上框架的两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滑槽,所述上框架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纵向杆上,所述减震器下框架的两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柱与所述一对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叉臂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一侧的横杆上,两个所述第二叉臂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柱与所述一对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中,由于减震装置分别与减震器上框架和减震器下框架相连,当减震器上框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通过缓冲装置作用即可减缓车辆座椅的震动。另外,当减震器上框架在水平方向有运动时,第一叉臂的上端和第二叉臂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带动减震器上框架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将减震器上框架的水平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运动,通过缓冲装置也能缓冲车辆座椅水平方向的震动。
人字叉结构不仅起到对减震器上框架的稳定支撑作用,而且,人字叉结构释放了减震器上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转动的自由度,使得减震器上框架能够以第一叉臂与减震器上框架的活动连接点为支点转动。这样,当车辆紧急制动或者突然加速,减震器上框相对于减震器下框架转动时,缓冲装置同样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增加了车辆座椅减震器的减震方向,能够提升车辆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阻尼器、空气悬浮减震器结构的车辆座椅减震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工作可靠性高,应用于工况恶劣的使用环境时,可靠性更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车辆座椅安装在所述减震器上框架上,所述减震器下框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一叉臂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所述第二叉臂的下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减震器的轴侧立体示意图;
图2是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减震器的轴侧立体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角度不同);
图3是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减震器中缓冲装置的轴侧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减震器下框架 11 下框架横板
12 第二滑槽 13 下框架第一杆
14 下框架第二杆 15 下框架第三杆
16 下框架第四杆 2 第一叉臂
21 第一连接柱 3 第二叉臂
31 第二连接柱 4 下连接架
41 连接部 411 底板
412 第一侧板 413 第二侧板
42 限位套筒 5 橡胶缓冲件
6 上连接架 61 第一U形件
611 第一U形件的顶壁 612 第一U形件的第一侧壁
613 第一U形件的第二侧壁 62 第二U形件
621 第二U形件的底壁 622 第二U形件的第一侧壁
623 第二U形件的第二侧壁 624 豁口
7 安装轴 8 减震器上框架
81 上框架横杆 82 第一滑槽
83 上框架第一杆 84 上框架第二杆
85 上框架第三杆 86 上框架第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与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上、下、左、右的意义相同,“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该车辆座椅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上框架8、减震器下框架1、缓冲装置和人字叉组件,缓冲装置分别与减震器上框架8和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人字叉组件的第一叉臂2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减震器上框架8,第一叉臂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减震器下框架1,人字叉组件的第二叉臂3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叉臂2,第二叉臂3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减震器下框架1。
安装车辆座椅减震器时,可将车辆座椅安装在减震器上框架8上,减震器下框架1安装在车身地板上。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中,由于减震装置分别与减震器上框架8和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当减震器上框架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通过缓冲装置作用即可减缓车辆座椅的震动。另外,当减震器上框架8在水平方向有运动时,第一叉臂2的上端和第二叉臂3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带动减震器上框架8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将减震器上框架8的水平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运动,通过缓冲装置也能缓冲车辆座椅水平方向的震动。
人字叉结构不仅起到对减震器上框架8的稳定支撑作用,而且,人字叉结构释放了减震器上框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转动的自由度,使得减震器上框架8能够以第一叉臂2与减震器上框架8的活动连接点为支点转动。这样,当车辆紧急制动或者突然加速,减震器上框8相对于减震器下框架1转动时,缓冲装置同样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增加了车辆座椅减震器的减震方向,能够提升车辆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阻尼器、空气悬浮减震器结构的车辆座椅减震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工作可靠性高,应用于工况恶劣的使用环境时,可靠性更好。
在本公开中,缓冲装置可以形成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和类型,例如,缓冲装置可以为气囊或高弹性海绵,可将气囊或高弹性海绵分别与减震器上框架8和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装置包括橡胶缓冲件5、分别与橡胶缓冲件5相连的上连接架6和下连接架4,橡胶缓冲件5通过上连接架6与减震器上框架8相连,橡胶缓冲件5通过下连接架4与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这样,减震器上框架8各个方向的震动能够通过上连接架6传递到橡胶缓冲件5上,从而通过橡胶缓冲件5的变形实现消震。其中,采用橡胶材质的缓冲件,一方面成本低,耐久性好,另一方面橡胶能够提供各个方向的缓冲,应用于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中,能够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其中,为了方便安装缓冲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减震器上框架8上固定设置有上框横杆81,上连接架6固定连接于上框横杆81,可选地,可采用焊接实现上连接架6与上框横杆81稳固连接。
在本公开中,上连接架6可形成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连接架6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U形件61,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与上框架横杆81相连,橡胶缓冲件5位于第一U形件61的第一侧壁612和第二侧壁613之间且通过安装轴7支撑在第一U形件61的第一侧壁612和第二侧壁613上,以实现橡胶缓冲件5与上连接架6的可靠装配。该上连接架6结构简单,且能够保证将减震器上框架8的运动传递到橡胶缓冲件5上。
其中,既可将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与上框架横杆81直接相连,也可在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上设置安装结构,以与上框架横杆81配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连接架6还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二U形件62,第二U形件62的底壁621安装在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上,第二U形件62的第一侧壁622和第二侧壁623的上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与上框架横杆81配合的豁口624,以使上框横杆81与第二U形件62的连接更为可靠。
在本公开中,下连接架4可形成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下连接架4包括连接部41和设置在连接部41的上端的限位套筒42,连接部41的下端安装在减震器下框架1上,限位套筒42套设在橡胶缓冲件5上。这样,当减震器上框架8相对于减震器下框架1在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移动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发生转动时,将带动缓冲橡胶件5在相应方向移动,由于限位套筒42内壁对橡胶缓冲件5的挤压作用,可实现对车辆座椅上述各个方向的减震。例如,当减震器上框架8沿竖直方向靠近减震器下框架1时,带动上连接架6下移,橡胶缓冲件5向下抵顶限位套筒42的下侧内壁而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当减震器上框架8相对于减震器下框架1水平向前移动时,带动上连接架6向前且向下移动,橡胶缓冲件5抵顶限位套筒42的前侧和下侧内壁而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当减震器上框架8相对于减震器下框架1向后转动(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上连接架6向后转动(顺时针转动),橡胶缓冲件5抵顶限位套筒42的前侧内壁和下侧侧壁而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橡胶缓冲件5可为圆柱形,限位套筒42的横截面为圆形。这样,橡胶缓冲件5的外侧壁于限位套筒42的内壁形成圆弧面接触,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安装下连接架4,如图1所示,减震器下框架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框架横板11,缓冲装置的连接部41固定安装在下框横板11上。
其中,连接部41可形成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连接部41呈U形且包括底板411和从底板411的相对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底板411安装在下框架横板11上,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的上端连接于限位套筒42。U形连接部在保证对限位套筒42可靠支撑的作用的同时还能节省材料。
在本公开中,如图1和图2所示,人字叉组件可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车辆座椅减震器的左右两侧,以形成对减震器上框架8的可靠支撑作用,提升车辆座椅减震器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减震器上框架8和减震器下框架1可均呈矩形,即减震器上框架8和减震器下框架1的外框架均为矩形框,减震器上框架8的两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滑槽82,上框架横杆8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其两个纵向杆上。减震器下框架1的两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滑槽12,两个第一叉臂2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柱21与一对第一滑槽82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叉臂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减震器下框架1的一侧的横杆上,即如图1所示后侧横杆上,两个第二叉臂3的下端可通过第二连接柱31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12中。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减震器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
具体地,如图2所示,减震器上框架8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成矩形框的上框架第一杆83、上框架第二杆84、上框架第三杆85和上框架第四杆86,一对第一滑槽82分别开设在相对设置的上框架第二杆84与上框架第四杆86的内壁上,上框架横杆81的两端分别固定上框架第二杆84和上框架第四杆86上。减震器下框架1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成矩形框的下框架第一杆13、下框架第二杆14、下框架第三杆15和下框架第四杆16,一对第二滑槽12开设在相对设置的下框架第二杆14和下框架第四杆16的内壁上,下框架横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框架第二杆14和下框架第四杆16的下底面。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上框架横杆81,能够限制第一叉臂2的上端的滑动行程,使得第一叉臂2与减震器下框架1之间的角度始终小于90°,避免第一叉臂2因向后转动过大的角度(例如90°)而出现上框架8不能及时复位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中,车辆座椅安装在减震器上框架8上,减震器下框架1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第一叉臂2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减震器上框架8,第二叉臂3的下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减震器下框架1。通过前文论述可知,通过车辆减震器的作用,能够实现车辆座椅在车辆前后方向、竖直方向、以及前后转动方向的减震,能够提升车辆座椅形成过程中乘坐的舒适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减震器,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上框架(8)、减震器下框架(1)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分别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和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还包括人字叉组件,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一叉臂(2)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所述第一叉臂(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所述人字叉组件的第二叉臂(3)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叉臂(2),所述第二叉臂(3)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橡胶缓冲件(5)、分别与所述橡胶缓冲件(5)相连的上连接架(6)和下连接架(4),所述橡胶缓冲件(5)通过所述上连接架(6)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相连,所述橡胶缓冲件(5)通过所述下连接架(4)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上固定设置有上框架横杆(81),所述上连接架(6)安装在所述上框架横杆(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架(6)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U形件(61),所述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与所述上框架横杆(81)相连,所述橡胶缓冲件(5)位于所述第一U形件(61)的第一侧壁(612)和第二侧壁(613)之间且通过安装轴(7)支撑在所述第一U形件(61)的第一侧壁(612)和第二侧壁(6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架(6)还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二U形件(62),所述第二U形件(62)的底壁(621)安装在所述第一U形件(61)的顶壁(611)上,所述第二U形件(62)的第一侧壁(622)和第二侧壁(623)的上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上框架横杆(81)配合的豁口(624)。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架(4)包括连接部(41)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1)的上端的限位套筒(42),所述连接部(41)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上,所述限位套筒(42)套设在所述橡胶缓冲件(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上设置有下框架横板(11),所述连接部(41)固定在所述下框架横板(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呈U形且包括底板(411)和从所述底板(411)的相对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所述底板(411)安装在所述下框架横板(11)上,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筒(4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叉组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减震器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和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均呈矩形,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的两个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滑槽(82),所述上框架横杆(8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纵向杆上,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的两个纵向杆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滑槽(12),两个所述第一叉臂(2)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柱(21)与所述一对第一滑槽(82)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叉臂(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一侧的横杆上,两个所述第二叉臂(3)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柱(31)与所述一对第二滑槽(12)滑动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减震器,车辆座椅安装在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上,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安装在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一叉臂(2)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框架(8),所述第二叉臂(3)的下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下框架(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6569.XA CN111284374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6569.XA CN111284374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4374A CN111284374A (zh) | 2020-06-16 |
CN111284374B true CN111284374B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101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06569.XA Active CN111284374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4374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12390A1 (fr) * | 1975-05-29 | 1976-12-24 | Choplin Robert | Support elastique de siege pour automobile |
US5652704A (en) * | 1995-09-12 | 1997-07-29 | Lord Corporation | Controllable seat damp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N102019864A (zh) * | 2009-09-22 | 2011-04-20 | 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减震器 |
WO2012118435A1 (en) * | 2011-02-28 | 2012-09-07 | Reac Ab | A lifting device |
CN104842825A (zh) * | 2014-02-14 | 2015-08-19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至少一个空间方向上关于相对可移动的下悬挂部件对上悬挂部件减震的设备 |
CN105189198A (zh) * | 2013-03-15 | 2015-12-23 | 伯斯有限公司 | 旋转致动器驱动的振动隔离 |
-
2018
- 2018-12-10 CN CN201811506569.XA patent/CN1112843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12390A1 (fr) * | 1975-05-29 | 1976-12-24 | Choplin Robert | Support elastique de siege pour automobile |
US5652704A (en) * | 1995-09-12 | 1997-07-29 | Lord Corporation | Controllable seat damp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N102019864A (zh) * | 2009-09-22 | 2011-04-20 | 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减震器 |
WO2012118435A1 (en) * | 2011-02-28 | 2012-09-07 | Reac Ab | A lifting device |
CN105189198A (zh) * | 2013-03-15 | 2015-12-23 | 伯斯有限公司 | 旋转致动器驱动的振动隔离 |
CN104842825A (zh) * | 2014-02-14 | 2015-08-19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至少一个空间方向上关于相对可移动的下悬挂部件对上悬挂部件减震的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4374A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82617B2 (ja) | 走行装置への車体の接続が側方に柔軟な車両 | |
PT1610995E (pt) | Trem de rodagem para um veículo ferroviário equipado com uma suspenção transversal melhorada | |
JPH1148883A (ja) | 衝撃吸収バンパー装置 | |
US6978719B2 (en) | Railway car and bogie of railway car | |
JP6208042B2 (ja) | 鉄道車両用緩衝器 | |
CN111284374B (zh) | 车辆座椅减震器和车辆 | |
JP2008238999A (ja) | 車体の連接装置 | |
JP4430529B2 (ja) | 鉄道車両 | |
JP2013032092A (ja) | 鉄道車両用連結装置 | |
CN109927596B (zh) | 车辆座椅和纵向水平弹性缓冲装置 | |
JP2007317406A (ja) | 燃料電池の設置構造 | |
CN209305695U9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后横梁总成 | |
KR20130040427A (ko) | 차량 서스펜션 장치 | |
CN211222945U (zh) |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式减震器 | |
JP5734012B2 (ja) | 鉄道車両用軸箱支持装置 | |
CN210113163U (zh) |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 |
JP5937000B2 (ja) | 車体左右動ダンパ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 |
EP2835277B1 (en) | Support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 free end of a parabolic leaf spring | |
CN210364097U (zh) | 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 |
CN219838552U (zh) | 横向减振装置和具有其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
CN110816372A (zh) | 一种卡车座椅减震器、卡车座椅以及卡车 | |
CN217320283U (zh) | 防撞梁及车辆 | |
CN215323139U (zh) | 用于代步车的减震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 |
JPH0584528U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ート | |
CN110696578B (zh) | 方程式赛车用变刚度第三减振悬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