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282602A -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2602A
CN111282602A CN201811505423.3A CN201811505423A CN111282602A CN 111282602 A CN111282602 A CN 111282602A CN 201811505423 A CN201811505423 A CN 201811505423A CN 111282602 A CN111282602 A CN 111282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regeneration
exchange medium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54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德飞
孙丽丽
黄福荣
袁忠勋
李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5054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2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2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2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8/00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in general
    • B01J38/04Gas or vapour treating; Treating by using liquids vaporisable upon contacting spent catalyst
    • B01J38/12Treating with free oxygen-containing gas
    • B01J38/30Treating with free oxygen-containing gas in gaseous suspension, e.g. fluidised bed
    • B01J38/32Indirectly heating or cooling material within regeneration zone or prior to entry into regeneration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8/00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in general
    • B01J38/04Gas or vapour treating; Treating by using liquids vaporisable upon contacting spent catalyst
    • B01J38/12Treating with free oxygen-containing gas
    • B01J38/14Treating with free oxygen-containing gas with control of oxygen content in oxidation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氧化再生条件下,使待生催化剂在再生器中与预热后的含氧气体接触进行再生,放出热量,得到高温再生烟气和高温再生催化剂;再生器中设置有第一取热管;使液态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一取热管中进行取热得到气液混合介质,使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得到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使气态换热介质与再生烟气换热后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使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与含氧气体换热以得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本公开的催化剂氧化再生方法和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再生器内催化剂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及系统内各温位的热能,对含氧气体进行预热,并产生过热蒸汽供给其他装置,实现了再生过程的节能降耗。

Description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炼油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炼油及化工技术领域,催化剂失活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实现不停工情况下的催化剂再生,一般采用循环氧化再生。在再生器中,以空气作为氧化剂,与催化剂上的积碳进行氧化反应,进而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氧化再生为放热过程,现有的催化剂再生装置为了维持合适的温度,一般采用锅炉给水取出再生床层中的多余热量,产生蒸汽后直接送出装置。或者,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产生蒸汽后送出装置。这些方法未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考虑用能的合理性,因而对于氧化再生产生的热量利用的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催化剂氧化再生热量的利用率,可满足大型工业化装置节能降耗方面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氧化再生条件下,使待生催化剂在再生器中与预热后的含氧气体接触进行再生,放出热量,得到高温再生烟气和高温再生催化剂;所述再生器中设置有第一取热管;
使液态的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取热管中进行取热得到气液混合介质,使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得到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
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后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使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与含氧气体换热以得到所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
可选地,所述氧化再生条件包括:温度为470~680℃;所述含氧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5~25%。
可选地,所述液态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气液混合介质中,所述换热介质凝液和所述气态换热介质的质量比为(5~18):1。
可选地,所述液态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100~120℃;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的温度为150~160℃,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为390~420℃,所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的温度为220~280℃。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高温再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接收器,所述再生器接收器中设置有第二取热管,并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二取热管与所述高温再生催化剂换热后再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再生器中设置第三取热管,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三取热管进行取热后再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冷态开工过程中用加热器加热所述含氧气体,以启动所述再生反应。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氧气体入口、换热介质入口、再生器、气液分离器、再生烟气冷却器、含氧气体预热器、烟气出口和气态换热介质出口;所述含氧气体入口、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和所述再生器依次连通;
所述再生器包括再生反应区,所述再生反应区内设有第一取热管,所述第一取热管的入口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取热管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气态换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的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系统的所述气态换热介质出口连通。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再生器接收器,所述再生器接收器的再生剂入口与所述再生器的再生剂出口连通,所述再生器接收器内设有第二取热管,所述第二取热管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取热管的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含氧气体电加热器,所述含氧气体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和所述再生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取热管设置于所述再生反应区的下部,所述再生反应区的上部还设有第三取热管,所述第三取热管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取热管的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再生器为流化床再生器,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再生烟气出口、旋风分离器和流化再生反应区,所述第一取热管设置于所述流化再生反应区内;所述第一取热管为U形盘管、蛇形管、垂直换热管或水平换热管,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或四者的组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催化剂氧化再生方法和系统使液态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取热产生换热介质蒸气,并利用换热介质蒸气与再生烟气换热进一步提高蒸气温度得到高温换热介质蒸气,该高温蒸气可以为再生过程的含氧气体预热,通过设计上述换热介质蒸气的产生、过热、换热及凝液循环过程和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再生器内催化剂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及包括再生烟气热量在内的系统内各温位的热能,实现在维持再生器内床层温度的前提下,产生过热蒸汽供给其他装置,并且对含氧气体进行预热,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催化剂氧化再生的能量,实现了再生过程的节能降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再生器;2-第一取热管;3-旋风分离器;4-再生烟气冷却器;5-气液分离器;6-介质循环泵;7-含氧气体预热器;8-含氧气体电加热器;9-再生器接收器;10-第三取热管;11-第二取热管;A-再生烟气;B-液态的换热介质;C-含氧气体;D-气态换热介质;E-惰性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可参考图1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装置本身的轮廓而言的。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氧化再生条件下,使待生催化剂在再生器中与预热后的含氧气体接触进行再生,放出热量,得到高温再生烟气和高温再生催化剂;再生器中设置有第一取热管;
使液态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一取热管中进行取热得到气液混合介质,使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得到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
使气态换热介质与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后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使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与含氧气体换热以得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
本公开的催化剂氧化再生方法使液态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取热产生换热介质蒸气,并利用换热介质蒸气与再生烟气换热进一步提高蒸气温度得到高温换热介质蒸气,该高温蒸气可以为用于再生过程的含氧气体预热,通过设计上述换热介质蒸气的产生、过热、换热及凝液循环过程和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再生器内催化剂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及包括再生烟气热量在内的系统内各温位的热能,实现在维持再生器内床层温度的前提下,产生过热蒸气供给其他装置,并且对含氧气体进行预热,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催化剂氧化再生的能量,实现了再生过程的节能降耗。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再生器内进行氧化再生的条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氧化再生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470~680℃,优选为500~530℃;含氧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可以为5~25%,优选为10~21%;符合上述条件的含氧气体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空气。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催化剂进入和离开再生器的操作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待生催化剂由惰性气体提升至再生器中,优选从再生器中上部进入;再生反应得到的高温再生催化剂优选由再生器下部排出,以利于催化剂在再生器内形成流态化床层,促进与含氧气体接触、提高再生反应效率。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换热介质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优选地,液态的换热介质为水,以便于获取且便于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进一步地,气液混合介质中,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的质量比可以为(5~18):1,优选为(8~16):1,在上述优选的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质量比范围内,换热介质能够在再生器内更有效地换热,以将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充分取出。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换热介质进入第一取热管前后的温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和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入再生器的第一取热管取热之前的液态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可以为100~120℃,优选为105~110℃;取热后得到的气液混合介质的温度可以为150~160℃,优选为153~157℃;高温再生烟气与气态换热介质换热前后的温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与高温再生烟气进一步换热后得到的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可以为390~420℃,优选为395~405℃,换热后出系统的再生烟气的温度可以为190~210℃,优选为200~205℃;含氧气体被高温换热介质预热前后的温度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含氧气体为常温的空气,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与含氧气体换热后的温度可以为220~240℃,优选为225~235℃;与高温气态换热介质换热得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的温度可以为220~280℃,优选为245~265℃。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利用再生系统内热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再生反应得到的高温再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接收器,再生器接收器中可以设置有第二取热管,并使气态换热介质进入第二取热管与高温再生催化剂换热后再与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从而可以利用高温再生催化剂中的热量将气态换热介质进一步加热,以充分利用高温再生催化剂中的热量,且设置再生器接收器有利于储存再生催化剂,调节再生催化剂向后续工序输送的流量稳定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再生器内可以设置第三取热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气态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的第三取热管进行取热后再与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在这一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的第一取热管进行第一次取热,取热后的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后的气态换热介质再次进入再生器的第三取热管进行第二次取热,能够进一步提取氧化再生反应的热量,并提高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
进一步地,可以使气液分离器底部流出的换热介质冷凝液返回换热介质入口循环使用,以降低换热介质消耗。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含氧气体入口与再生器1之间可以设置含氧气体加热器,例如设置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用于从冷态开工过程中加热含氧气体,启动再生反应和控制再生温度,也可以用于在含氧气体与高温气态换热介质换热后进行补充加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催化剂再生放热及再生所需含氧气体的关系控制进入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过热蒸汽流量,在保证含氧气体预热温度的前提下,如果过热蒸汽有富余则作为副产物,如果过热蒸汽量不足则通过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补足。
在本公开的方法中,催化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种类,例如为白土类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或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氧气体入口、换热介质入口、再生器1、气液分离器5、再生烟气冷却器4、含氧气体预热器7、烟气出口和气态换热介质出口;含氧气体入口、含氧气体预热器7和再生器1依次连通;
再生器1包括再生反应区,再生反应区内设有第一取热管2,第一取热管2的入口与换热介质入口连通,第一取热管2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与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出口与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热介质入口连通,再生器1的烟气出口与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热介质入口连通,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热介质出口与烟气出口连通,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热介质出口与系统的气态换热介质出口连通。
本公开的催化剂氧化再生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再生器内催化剂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及包括再生烟气热量在内的系统内各温位的热能,在维持再生器内床层温度的前提下,产生过热蒸汽供给其他装置,并且对含氧气体进行预热,实现了再生过程的节能降耗。
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系统内的热量利用率,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再生器接收器9,再生器接收器9的再生剂入口可以与再生器1的再生剂出口连通,再生器接收器9内可以设有第二取热管11,第二取热管11的入口可以与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取热管11的出口可以与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在这一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的第一取热管进行第一次取热,取热后的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后的气态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接收器的第二取热管进行第二次取热,能够进一步提取高温再生催化剂中的热量,并提高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再生反应区还可以设有第三取热管10,第三取热管10的入口可以与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三取热管10的出口可以与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在这一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进入再生器的第一取热管进行第一次取热,取热后的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后的气态换热介质再次进入再生器的第三取热管进行第二次取热,能够进一步提取氧化再生反应的热量,并提高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其中第三取热管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优选地,第一取热管可以设置于再生反应区的下部,第三取热管可以设置于再生反应区的上部,以进一步提高再生反应区热量的提取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再生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种类,优选地,再生器1可以为流化床再生器,以使待生催化剂与含氧气体充分接触,提高催化剂氧化再生效率;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流化床再生器内由上至下可以依次设有再生烟气出口、旋风分离器3和流化再生反应区,第一取热管2可以设置于流化再生反应区内;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含氧气体入口可以设置于流化床再生反应区底部,含氧气体可以使进入再生器的待生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并进行接触反应再生,再生生成的再生烟气向上流至旋风分离器3进行气固两相流体分离,再生烟气所含的催化剂固体颗粒可以经旋风分离器料腿返回再生器下部的流化床再生反应区,再生烟气可以从再生器顶部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取热管2、第二取热管11和第三取热管10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种类,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第一取热管2、第二取热管11和第三取热管10可以各自独立地为U形盘管、蛇形管、垂直换热管或水平换热管,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或四者的组合。第一取热管2、第二取热管11和第三取热管10可以各自独立地设置1组或多组,优选地,再生器内可以设置2~10组第一取热管2,再生器内可以设置2~6组第二取热管11,再生器接收器内可以设置2~6组第三取热管10。
根据本公开,气液分离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种类,例如为冷凝液罐;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可以与换热介质入口连通,以使气液分离器底部流出的换热介质冷凝液返回换热介质入口循环使用,以降低换热介质消耗。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可以设有介质循环泵,以使流出的换热介质冷凝液经介质循环泵升压后进入第一取热管循环使用。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含氧气体预热器7与再生器1之间可以设置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用于从冷态开工过程中加热含氧气体,启动再生反应和控制再生温度。在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催化剂再生放热及再生所需含氧气体的关系控制进入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过热蒸汽流量,在保证含氧气体预热温度的前提下,如果过热蒸汽有富余则作为副产物,如果过热蒸汽量不足则通过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补足。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流化床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发生催化氧化再生反应,放出热量,再生器内为500~530℃的高温再生催化剂与高温再生烟气。
流化床再生器1内设有第一取热管2,采用取热盘管结构,共设置4组。105~110℃的锅炉给水进入第一取热管2内吸收热量发生蒸汽,形成温度为150~160℃蒸汽与水的混合物。水与蒸汽的质量比为5:1~18:1。蒸汽与水的混合物进入冷凝水罐(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蒸汽自罐顶流出进入再生烟气冷却器4;冷凝水自罐底流出经介质循环泵6升压后进入第一取热管2循环使用。从公用系统补充锅炉给水。
流化床再生器1的旋风分离器3对再生器1内的气固两相流体进行分离,再生烟气所含的催化剂固体颗粒经旋风分离器3料腿返回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再生反应区),再生烟气从再生器1顶部排出。
再生烟气冷却器4中,自流化床再生器1流出的500~530℃再生烟气与150~160℃的蒸汽换热,蒸汽进一步吸收再生烟气的热量升高温度至390~410℃的过热蒸汽,再生烟气温度降低至198~210℃。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中,390~410℃的过热蒸汽与常温的空气换热,空气升温至260~265℃后进入再生器底部,换热后得到225~235℃的过热蒸汽送至其他装置。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与再生器1之间设置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用于从冷态开工过程中加热空气至催化剂起始氧化再生温度,通常为360~420℃,启动再生反应和控制再生温度。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流化床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发生催化氧化再生反应,放出热量,再生器内为500~530℃的高温再生催化剂与高温再生烟气。
通过氮气将再生器底部的热催化剂提升至再生器接收器9中。再生器接收器9内设置接收器第二取热管,采用取热盘管结构,共2组。
流化床再生器1内设有第一取热管2,采用取热盘管结构,共设置8组。105~108℃的锅炉给水进入取热盘管内吸收热量发生蒸汽,形成温度为150~160℃蒸汽与水的混合物。水与蒸汽的质量比为6:1~12:1。蒸汽与水的混合物进入冷凝水罐(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蒸汽自罐顶流出进入再生器接收器9的第二取热管11与再生器接收器9的催化剂换热,进一步加热至155~170℃;冷凝水自罐底流出经介质循环泵6升压后进入第一取热管2循环使用。从公用系统补充锅炉给水。
流化床再生器1的旋风分离器3对再生器1内的气固两相流体进行分离,再生烟气所含的催化剂固体颗粒经旋风分离器3料腿返回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再生烟气从再生器1顶部排出。
再生烟气冷却器4中,自流化床再生器1流出的510~525℃再生烟气与来自再生器接收器9第二取热管11出口的155~190℃的蒸汽换热,蒸汽进一步吸收再生烟气的热量升高温度至395~420℃的过热蒸汽,再生烟气温度降低至198~215℃。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中,395~420℃的过热蒸汽与25℃空气换热,空气升温至260~265℃后进入再生器1底部,换热后得到227~237℃的过热蒸汽送至其他装置。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与再生器1之间设置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用于从冷态开工过程中加热空气至催化剂起始氧化再生温度,通常为360~420℃,启动再生反应和控制再生温度。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流化床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发生催化氧化再生反应,放出热量,再生器内为500~530℃的高温再生催化剂与高温再生烟气。
流化床再生器1内设有6组第一取热管2和2组第三取热管10,分别采用盘管结构。105~109℃的锅炉给水进入第一取热管2内吸收热量发生蒸汽,形成温度为150~160℃蒸汽与水的混合物,水与蒸汽的质量比为8:1~10:1。蒸汽与水的混合物进入冷凝水罐(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蒸汽自罐顶流出进入第三取热管10,进一步加热至155~170℃;冷凝水自罐底流出经介质循环泵6升压后进入第一取热管2循环应用。
流化床再生器1的旋风分离器3对再生器1内的气固两相流体进行分离,再生烟气所含的催化剂固体颗粒经旋风分离器3料腿返回再生器1下部的再生床层,再生烟气从再生器1顶部排出。
再生烟气冷却器4中,自流化床再生器1的500~530℃再生烟气与来自第三取热管10出口155~170℃的蒸汽换热,蒸汽进一步吸收再生烟气的热量升高温度至395~420℃的过热蒸汽,再生烟气温度降低至198~215℃。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中,395~420℃的过热蒸汽与25℃空气换热,空气升温至260~265℃后进入再生器1底部,换热后得到230~238℃的过热蒸汽送至其他装置。
含氧气体预热器7与再生器1之间设置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用于从冷态开工过程中加热空气至催化剂起始氧化再生温度,通常为360~420℃,启动再生反应和控制再生温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催化剂氧化再生方法和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再生器内催化剂氧化再生反应放热及系统内各温位的热能,对含氧气体进行预热,并产生过热蒸汽供给其他装置,实现了再生过程的节能降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氧化再生条件下,使待生催化剂在再生器中与预热后的含氧气体接触进行再生,放出热量,得到高温再生烟气和高温再生催化剂;所述再生器中设置有第一取热管;
使液态的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取热管中进行取热得到气液混合介质,使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经气液分离得到换热介质凝液和气态换热介质;
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后得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使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与含氧气体换热以得到所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再生条件包括:温度为470~680℃;所述含氧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态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气液混合介质中,所述换热介质凝液与所述气态换热介质的质量比为(5~18):1;
所述液态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100~120℃;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的温度为150~160℃,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的温度为390~420℃,所述预热后的含氧气体的温度为220~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高温再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接收器,所述再生器接收器中设置有第二取热管,并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二取热管与所述高温再生催化剂换热后再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再生器中设置有第三取热管,使所述气态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三取热管进行取热后再与所述高温再生烟气换热,得到所述高温气态换热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冷态开工过程中用加热器加热所述含氧气体,以启动所述再生反应。
7.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含氧气体入口、换热介质入口、再生器(1)、气液分离器(5)、再生烟气冷却器(4)、含氧气体预热器(7)、烟气出口和气态换热介质出口;所述含氧气体入口、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7)和所述再生器(1)依次连通;
所述再生器(1)包括再生反应区,所述再生反应区内设有第一取热管(2),所述第一取热管(2)的入口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取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器(1)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7)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系统的所述气态换热介质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再生器接收器(9),所述再生器接收器(9)的再生剂入口与所述再生器(1)的再生剂出口连通,所述再生器接收器(9)内设有第二取热管(11),所述第二取热管(11)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取热管(11)的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所述含氧气体电加热器(8)设置于所述含氧气体预热器(7)和所述再生器(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取热管(2)设置于所述再生反应区的下部,所述再生反应区的上部还设有第三取热管(10),所述第三取热管(10)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取热管(10)的出口与所述再生烟气冷却器(4)的气态换热介质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再生器(1)为流化床再生器,所述流化床再生器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再生烟气出口、旋风分离器(3)和流化再生反应区,所述第一取热管(2)设置于所述流化再生反应区内;所述第一取热管(2)为U形盘管、蛇形管、垂直换热管或水平换热管,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或四者的组合。
CN201811505423.3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1282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5423.3A CN111282602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5423.3A CN111282602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2602A true CN111282602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24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5423.3A Pending CN111282602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26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140A (zh) * 2020-07-30 2020-10-16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CN113600246A (zh) * 2021-08-23 2021-11-05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催化剂再生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013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氧化合物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3059923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换热的轻质烃油催化转化方法
CN104449805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渣油裂化与焦炭气化的反应系统及方法
US20160195269A1 (en) * 2013-06-25 2016-07-07 Ggi Holdings Limited Combustion system
WO2017118301A1 (zh) * 2016-01-06 2017-07-13 石宝珍 一种催化裂化反应再生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013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氧化合物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3059923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换热的轻质烃油催化转化方法
US20160195269A1 (en) * 2013-06-25 2016-07-07 Ggi Holdings Limited Combustion system
CN104449805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渣油裂化与焦炭气化的反应系统及方法
WO2017118301A1 (zh) * 2016-01-06 2017-07-13 石宝珍 一种催化裂化反应再生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秀颖等: "催化裂化再生催化剂取热技术研究进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陈锡祚: "再生器内取热管选材问题",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140A (zh) * 2020-07-30 2020-10-16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CN113600246A (zh) * 2021-08-23 2021-11-05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催化剂再生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8301A1 (zh) 一种催化裂化反应再生方法和装置
CN103435006B (zh) 一种高co高变换率等温变换反应器及其工艺
CN100523132C (zh) 一种利用固定床装置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CN101157442B (zh) 一种用于co变换的余热回收方法
JP4073960B2 (ja) 炭化水素の水蒸気改質方法
CN112678770B (zh) 一种采用psa尾气催化燃烧供热的甲醇、水制氢装置
US7683099B2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exothermic gas phase reactions
CN103170284A (zh) 高温、高压浆态床反应器费托合成系统及其工艺
CN111282602A (zh) 一种催化剂氧化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78580A (zh) 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流化床反应装置和方法
CN104774663A (zh) 一步法煤制合成天然气及其系统
CN105985209A (zh) 一种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JP2015131736A (ja) 二酸化炭素ガス回収装置
JP6307279B2 (ja) 二酸化炭素ガス回収装置及び回収方法
CN101993736A (zh) 一种煤气净化的富油脱苯的循环洗油再生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75842A (zh) 通过燃料在化学回路中氧化而产生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3411321U (zh) 一种高co高变换率等温变换反应器
CN104945211B (zh) 一种甲醇制烃类催化反应取热和催化剂循环方法
CN105779048B (zh) 一种低温制取合成天然气的甲烷化方法
CN105722786A (zh) 操作硫酸设备的方法
CN205774193U (zh) 一种甲醇制烃的系统
CN102337162B (zh) 一种低水气比饱和热水塔co变换工艺
CA2834946C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N213865377U (zh) 一种外送高温硫酸管道上并联闪蒸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9111967B (zh) 一种焦炉气制天然气的甲烷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