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2002B -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2002B CN111272002B CN201811473451.1A CN201811473451A CN111272002B CN 111272002 B CN111272002 B CN 111272002B CN 201811473451 A CN201811473451 A CN 201811473451A CN 111272002 B CN111272002 B CN 111272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ection
- bottom plate
- bending section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4—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polygonal, e.g. rectangula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具有其的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换热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少包括向左凸出的左止挡凸起和向右凸出的右止挡凸起;左折弯段,所述左折弯段的左端与所述底板的左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右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的右端与所述底板的右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管、具有所述换热管的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折叠成形的换热管,在换热管的加工过程中板材需要进行多次折叠,换热管的折弯部分易回弹,导致换热管发生变形,使换热管在换热器组装,生产时发生结合部松脱、虚焊等问题,影响换热器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折叠成形的换热管,该换热管折叠成形之后回弹变形减小,利于组装和焊接加工,从而提高换热管及换热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换热管的换热器。
本发明还提出两种所述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少包括向左凸出的左止挡凸起和向右凸出的右止挡凸起;左折弯段,所述左折弯段的左端与所述底板的左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右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的右端与所述底板的右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所述左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和所述凸起部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具有左扣合凸起,所述左扣合凸起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具有右扣合凸起,所述右扣合凸起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扣合凸起由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面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右扣合凸起由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面的一部分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部包括: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所述左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左段的右端相连,所述右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相连;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左立板的上端相连;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的上方且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贴合,所述顶板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的左端相连,所述顶板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相连,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与所述左连接板共同构成所述左止挡凸起,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与所述右连接板共同构成所述右止挡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平行于所述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所述左折弯段的上表面和所述右折弯段的上表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左内构段,所述左内构段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所述左内构段的右端与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相连且左端止抵所述左折弯段的左端的内表面,所述左内构段在所述左折弯段和所述底板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右内构段,所述右内构段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所述右内构段的左端与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相连且右端止抵所述右折弯段的右端的内表面,所述右内构段在所述右折弯段和所述底板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所述底板、所述左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所述左内构段、所述右内构段和所述凸起部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板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顶板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使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内构段、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和右内构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将所述左内构段和所述右内构段冲压成波浪形;
对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以及所述右内构段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的右端与所述左折弯段贴合,使所述右内构段的左端与所述右折弯段贴合;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底板左段贴合,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使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换热管1、底板100、凸起部110、左立板111、右立板112、左连接板113、右连接板114、顶板115、左止挡凸起101、右止挡凸起102、底板左段120、底板右段130、左折弯段210、左扣合凸起211、右折弯段220、右扣合凸起221、左内构段310、右内构段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1。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1包括底板100、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
底板100的中部形成有凸起部110,凸起部110至少包括向左凸出的左止挡凸起101和向右凸出的右止挡凸起102(左右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C所示)。左折弯段210的左端与底板100的左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右端夹持在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右折弯段220的右端与底板100的右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左端夹持在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左止挡凸起101和右止挡凸起102”中左右方向的限定仅为了便于表述,并未对本发明中实际设置方向进行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1,通过设置左止挡凸起101和右止挡凸起102,可以利用左止挡凸起101对左折弯段210进行限位,利用右止挡凸起102对右折弯段220进行限位,相比相关技术中的换热管,可以避免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在残余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回弹变形,便于提高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的结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提高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的设置精度,可以避免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发生变形而造成换热管1结构的松动和虚焊等问题,从而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便于延长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工作性能。
并且,通过设置凸起部110,不仅便于左止挡凸起101和右止挡凸起102的加工形成,而且可以利用凸起部110对换热管1进行支撑,便于提高换热管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性,使换热管1的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通过使左折弯段210的右端夹持在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使右折弯段220的左端夹持在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这样便于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分别与凸起部110相连接,例如便于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分别与凸起部110通过焊接连接,相比相关技术中的换热管,便于降低换热管1的焊接难度,从而便于降低换热管1的加工难度,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生产效率,提高换热管1的生产成本。同时,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换热管1内流体的泄漏,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工作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1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换热管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1包括底板100、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底板100、左折弯段210、右折弯段220和凸起部110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这样不仅便于换热管1的生产加工,便于实现换热管1的批量化生产,降低换热管1的生产成本,提高换热管1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使换热管1的结构更加可靠,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如图2所示,左折弯段210的右端具有左扣合凸起211,左扣合凸起211夹持在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右折弯段220的左端具有右扣合凸起221,右扣合凸起221夹持在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这样可以利用左扣合凸起211和右扣合凸起221分别对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进行定位,便于左折弯段210顺畅地夹持在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便于右折弯段220顺畅地夹持在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进一步便于提高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的结构精度。
进一步地,左扣合凸起211由左折弯段210的右端面的一部分构成,右扣合凸起221由右折弯段220的左端面的一部分构成。这样便于左扣合凸起211和右扣合凸起221的加工成型,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凸起部110包括左立板111、右立板112、左连接板113、右连接板114和顶板115,底板100包括底板左段120和底板右段130,左立板111的下端与底板左段120的右端相连(上下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右立板112的下端与底板右段130的左端相连。左连接板113的右端与左立板111的上端相连,右连接板114的左端与右立板112的上端相连,。顶板115位于左连接板113和右连接板114的上方且与左连接板113和右连接板114贴合,顶板115的左端与左连接板113的左端相连,顶板115的右端与右连接板114的左端相连,顶板115的左半部分与左连接板113共同构成左止挡凸起101,顶板115的右半部分与右连接板114共同构成右止挡凸起102。这样不仅便于凸起部110的加工设置,进一步便于左止挡凸起101和右止挡凸起102的加工成型,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加工效率,而且便于提高凸起部11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便于利用凸起部110对换热管1进行支撑。
更为具体地,如图2所示,左连接板113与左折弯段210的右端面间隔排列以限定出流通区域,右连接板114与右折弯段220的左端面间隔排列以限定出流通区域。这样不仅便于左扣合凸起211和右扣合凸起221的设置,而且便于在左折弯段210和凸起部110之间以及右折弯段220和凸起部110之间形成流通区域,便于增加换热管1内的通道数量。
可选地,如图2所示,左立板111和右立板112垂直于底板100,顶板115、左连接板113和右连接板114平行于底板100。这样便于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分别形成矩形的槽,便于左折弯段210夹持在左止挡凸起101和底板100之间,便于右折弯段220夹持在右止挡凸起102和底板100之间,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强度和整齐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凸起部110的上表面、左折弯段210的上表面和右折弯段220的上表面平齐。这样不仅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外观整齐性和美观性,而且便于对换热管1进行安装和设置。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管1还包括左内构段310和右内构段320,左内构段310设在底板100与左折弯段210之间,左内构段310的右端与左折弯段210的右端相连且左端止述左折弯段210的左端的内表面,左内构段310在左折弯段210和底板100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右内构段320设在底板100与右折弯段220之间,右内构段320的左端与右折弯段220的左端相连且右端止抵右折弯段220的右端的内表面,右内构段320在右折弯段220和底板100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这样便于在换热管1内形成多条通道,便于提高换热管1内流体流动的均匀性,从而便于提高流体的换热均匀性,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左内构段310和右内构段320均为波浪形。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波浪形”应做广义理解,不限于圆弧过渡的波浪形,类似的往复折弯的结构均包括在内,例如也可以为直角过渡的波浪形。这样便于对左内构段310和右内构段320进行加工成型,便于提高左内构段310和右内构段320的加工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形包括多个波峰段、多个波谷段和多个垂直段,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在左右方向上交替设置,所述垂直段连接相邻的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均平行于底板100,所述垂直段垂直于底板100,所述波峰止抵在折弯段上,所述波谷止抵在底板100上。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底板100、左折弯段210、右折弯段220、左内构段310、右内构段320和凸起部110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这样不仅便于简化换热管1的加工工艺,提高换热管1的生产效率,而且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可选地,顶板115与左折弯段210之间的缝隙以及顶板115与右折弯段220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密封。这样可以保证顶板115与左折弯段210和右折弯段220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仅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换热管1的结构稳定性,而且便于提高换热管1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换热管1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换热管1可以整体均为焊接成型。
当然,换热管1也可以为利用胶水粘结成型。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1,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使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内构段、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和右内构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将所述左内构段和所述右内构段冲压成波浪形;
对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以及所述右内构段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的右端与所述左折弯段贴合,使所述右内构段的左端与所述右折弯段贴合;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底板左段贴合,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制造方法,使换热管具有便于加工、可靠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少包括向左凸出的左止挡凸起和向右凸出的右止挡凸起;
左折弯段,所述左折弯段的左端与所述底板的左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右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的右端与所述底板的右端相连且至少一部分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底板、所述左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和所述凸起部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
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具有左扣合凸起,所述左扣合凸起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具有右扣合凸起,所述右扣合凸起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扣合凸起由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面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右扣合凸起由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面的一部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
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所述左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左段的右端相连,所述右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相连;
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左立板的上端相连,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右立板的上端相连;
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的上方且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贴合,所述顶板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的左端相连,所述顶板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相连,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与所述左连接板共同构成所述左止挡凸起,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与所述右连接板共同构成所述右止挡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平行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所述左折弯段的上表面和所述右折弯段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内构段,所述左内构段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所述左内构段的右端与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相连且左端止抵所述左折弯段的左端的内表面,所述左内构段在所述左折弯段和所述底板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
右内构段,所述右内构段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所述右内构段的左端与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相连且右端止抵所述右折弯段的右端的内表面,所述右内构段在所述右折弯段和所述底板之间分隔出多条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通道,所述底板、所述左折弯段、所述右折弯段、所述左内构段、所述右内构段和所述凸起部由同一板材折弯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顶板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密封。
8.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
9.一种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10.一种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平面板材,所述平面板材具有沿所述平面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内构段、左折弯段、底板左段、左立板、左连接板、顶板、右连接板、右立板、底板右段、右折弯段和右内构段;
对所述平面板材进行折弯,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顶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凸出所述平面板材,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使所述左立板、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左段和所述底板右段;
挤压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顶板,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相互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使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半部分构成左止挡凸起,使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顶板的右半部分构成右止挡凸起;
将所述左内构段和所述右内构段冲压成波浪形;
对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左折弯段之间以及所述右内构段与所述右折弯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的右端与所述左折弯段贴合,使所述右内构段的左端与所述右折弯段贴合;
对所述左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左段之间以及所述右折弯段与所述底板右段之间进行折弯,使所述左内构段与所述底板左段贴合,使所述左折弯段的右端夹持在所述左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右折弯段的左端夹持在所述右止挡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3451.1A CN111272002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3451.1A CN111272002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2002A CN111272002A (zh) | 2020-06-12 |
CN111272002B true CN111272002B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099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3451.1A Active CN111272002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7200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18375A (ja) * | 1997-10-14 | 1999-04-30 | Calsonic Corp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
JP2001050676A (ja) * | 1999-08-05 | 2001-02-23 | Toyo Radiator Co Ltd | 熱交換器用偏平チューブ |
JP2004009087A (ja) * | 2002-06-05 | 2004-01-15 | Denso Corp | 偏平チューブとそのロール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10043767A (ja) * | 2008-08-11 | 2010-02-25 | Sanden Corp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
JP2011163700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Showa Denko Kk | 熱交換器 |
JP2012196713A (ja) * | 2012-05-14 | 2012-10-18 |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 扁平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扁平管半製品の製造装置 |
CN106403681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加强端部的辊弯钎焊工艺加工的微通道扁管 |
-
2018
- 2018-12-04 CN CN201811473451.1A patent/CN1112720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18375A (ja) * | 1997-10-14 | 1999-04-30 | Calsonic Corp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
JP2001050676A (ja) * | 1999-08-05 | 2001-02-23 | Toyo Radiator Co Ltd | 熱交換器用偏平チューブ |
JP2004009087A (ja) * | 2002-06-05 | 2004-01-15 | Denso Corp | 偏平チューブとそのロール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10043767A (ja) * | 2008-08-11 | 2010-02-25 | Sanden Corp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
JP2011163700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Showa Denko Kk | 熱交換器 |
JP2012196713A (ja) * | 2012-05-14 | 2012-10-18 |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 扁平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扁平管半製品の製造装置 |
CN106403681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加强端部的辊弯钎焊工艺加工的微通道扁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2002A (zh) | 2020-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41099B2 (en) | Metal plate for producing flat tube, flat tub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flat tube | |
JP6504367B2 (ja) | 熱交換器 | |
JP4099513B2 (ja) | 偏平管製造用金属板、偏平管および偏平管の製造方法 | |
JP2015152225A (ja) | プレートフィン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用コルゲート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 |
AU2002304254A1 (en) | Metal plate for producing flat tube, flat tub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flat tube | |
JP2013002753A (ja) |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 |
JP2011174689A (ja) |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 |
JP2017180857A (ja) | 熱交換器 | |
CN111272002B (zh) |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 |
WO2008047827A1 (fr) | Tube pour échangeur de chaleur et son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 |
JP7188564B2 (ja) | 熱交換器 | |
JP2005037037A (ja) | 熱交換器 | |
JP2018017466A (ja) |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 |
CN210486167U (zh) | 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热泵热水器系统 | |
JP5167930B2 (ja) | 熱交換器 | |
CN210602337U (zh) | 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热泵热水器系统 | |
JP7591894B2 (ja) | 積層型熱交換器 | |
JP2000105093A (ja) | 熱交換器 | |
JPH0722620Y2 (ja) | 空気調和機用アルミニウム製凝縮器 | |
WO1999002283A1 (fr) | Tub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dit tube | |
CN212457511U (zh) | 换热系统 | |
CN210486168U (zh) | 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热泵热水器系统 | |
JP4013298B2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756641B2 (ja) |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0070678U (zh) | 板式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