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4326A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64326A CN111264326A CN202010240413.2A CN202010240413A CN111264326A CN 111264326 A CN111264326 A CN 111264326A CN 202010240413 A CN202010240413 A CN 202010240413A CN 111264326 A CN111264326 A CN 1112643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
- potato
- potatoes
- sowing
- see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2—Germinat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germination capacity of seed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8—Immunising s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on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在播种前20天,将切割有若干个V形切口的种薯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后,捞出,用纱布包裹,置于散射光暖房内催芽,催芽完成后,采用经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的刀具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薯块,在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进行播种,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本发明实现了马铃薯的稳产、丰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北方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80%的产地又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耕作粗放、技术落后,致使马铃薯大面积高产高效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可以提高种薯发芽率,提高化肥利用率,最终促使薯块健康健壮的生长,实现了马铃薯的稳产、丰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浸种;
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20天,在种薯上手工切割若干个V形切口,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处理20~30min;
S2、催芽、切种;
将完成浸种处理后的种薯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15~20℃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mm时,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
将刀具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后,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3个芽;
S3、拌种;
在所得的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备用;
S4、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
S5、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根据种薯的重量选择V形切口的数量,每15~25g的薯块上对应一个V形切口。
进一步地,所述浸种剂中月光花素的浓度为1.0~3.0mg/L,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2%~0.3%。
进一步地,所述化肥颗粒由腐熟的农家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γ-PGA聚谷氨酸复配所得;其中,腐熟的农家肥20t/ hm 2、纯氮180kg/hm 2、五氧化二磷200 kg/hm 2、氧化钾150 kg/hm 2、1.5 kg/hm 2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1.8 kg/hm 2、γ-PGA聚谷氨酸5.1 kg/hm 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化肥颗粒与薯块之间的距离为5~7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包括:
中耕培土: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cm,垄沟到垄顶高度达到12cm,垄顶宽50cm,垄底宽100cm;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田普微胶囊2L/900kg水/hm 2,或金都尔1152g/900kg水/hm 2;土表达到20cm;同时进行追肥,追施氮肥为总量的30%,钾肥为总量的50%;
虫害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在植株现蕾期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种薯到
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田 间杂草,改善通透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防治晚疫病:保护剂用大生1500g/hm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选用72%克露粉剂1200~1500g/ hm 2、世高600ml/hm 2、阿米西达600ml/hm 2、银法利1200ml/hm 2交替喷雾,每隔7~10d一次。
进一步地,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及时收获;作种用的可提前5d~7d收获; 在收获前15d进行杀秧机机械杀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浸种剂以及催芽方式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种薯发芽率;协同化肥施肥方式以及化肥配方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薯块生长,同时可以提高薯块自身的抗性,实现了马铃薯的稳产、丰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浸种;
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20天,在种薯上手工切割若干个V形切口,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处理20~30min;其中,根据种薯的重量选择V形切口的数量,每15~25g的薯块上对应一个V形切口,切入深度2~3cm,浸种剂中月光花素的浓度为1.0mg/L,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2%%;
S2、催芽、切种;
将完成浸种处理后的种薯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15℃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mm时,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
将刀具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后,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3个芽;
S3、拌种;
在所得的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备用;
S4、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其中,化肥颗粒与薯块之间的距离为5~7cm,化肥颗粒由腐熟的农家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γ-PGA聚谷氨酸复配所得;其中,腐熟的农家肥20t/ hm 2、纯氮180kg/hm 2、五氧化二磷200 kg/hm 2、氧化钾150 kg/hm 2、1.5 kg/hm 2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1.8 kg/hm 2、γ-PGA聚谷氨酸5.1 kg/hm 2。
S5、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中耕培土: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cm,垄沟到垄顶高度达到12cm,垄顶宽50cm,垄底宽100cm;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田普微胶囊2L/900kg水/hm 2,或金都尔1152g/900kg水/hm 2;土表达到20cm;同时进行追肥,追施氮肥为总量的30%,钾肥为总量的50%;
虫害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在植株现蕾期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种薯到
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田 间杂草,改善通透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防治晚疫病:保护剂用大生1500g/hm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选用72%克露粉剂1200~1500g/ hm 2、世高600ml/hm 2、阿米西达600ml/hm 2、银法利1200ml/hm 2交替喷雾,每隔7~10d一次。
收获: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及时收获;作种用的可提前5d~7d收获; 在收获前15d进行杀秧机机械杀秧。
实施例2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浸种;
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20天,在种薯上手工切割若干个V形切口,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处理20~30min;其中,根据种薯的重量选择V形切口的数量,每15~25g的薯块上对应一个V形切口,切入深度2~3cm,浸种剂中月光花素的浓度为3.0mg/L,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3%;
S2、催芽、切种;
将完成浸种处理后的种薯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20℃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mm时,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
将刀具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后,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3个芽;
S3、拌种;
在所得的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备用;
S4、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其中,化肥颗粒与薯块之间的距离为5~7cm,化肥颗粒由腐熟的农家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γ-PGA聚谷氨酸复配所得;其中,腐熟的农家肥20t/ hm 2、纯氮180kg/hm 2、五氧化二磷200 kg/hm 2、氧化钾150 kg/hm 2、1.5 kg/hm 2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1.8 kg/hm 2、γ-PGA聚谷氨酸5.1 kg/hm 2。
S5、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中耕培土: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cm,垄沟到垄顶高度达到12cm,垄顶宽50cm,垄底宽100cm;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田普微胶囊2L/900kg水/hm 2,或金都尔1152g/900kg水/hm 2;土表达到20cm;同时进行追肥,追施氮肥为总量的30%,钾肥为总量的50%;
虫害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在植株现蕾期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种薯到
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田 间杂草,改善通透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防治晚疫病:保护剂用大生1500g/hm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选用72%克露粉剂1200~1500g/ hm 2、世高600ml/hm 2、阿米西达600ml/hm 2、银法利1200ml/hm 2交替喷雾,每隔7~10d一次。
收获: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及时收获;作种用的可提前5d~7d收获; 在收获前15d进行杀秧机机械杀秧。
实施例3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浸种;
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20天,在种薯上手工切割若干个V形切口,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处理20~30min;其中,根据种薯的重量选择V形切口的数量,每15~25g的薯块上对应一个V形切口,切入深度2~3cm,浸种剂中月光花素的浓度为2.0mg/L,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25%;
S2、催芽、切种;
将完成浸种处理后的种薯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17℃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mm时,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
将刀具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后,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3个芽;
S3、拌种;
在所得的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备用;
S4、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其中,化肥颗粒与薯块之间的距离为5~7cm,化肥颗粒由腐熟的农家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γ-PGA聚谷氨酸复配所得;其中,腐熟的农家肥20t/ hm 2、纯氮180kg/hm 2、五氧化二磷200 kg/hm 2、氧化钾150 kg/hm 2、1.5 kg/hm 2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1.8 kg/hm 2、γ-PGA聚谷氨酸5.1 kg/hm 2。
S5、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中耕培土: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cm,垄沟到垄顶高度达到12cm,垄顶宽50cm,垄底宽100cm;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田普微胶囊2L/900kg水/hm 2,或金都尔1152g/900kg水/hm 2;土表达到20cm;同时进行追肥,追施氮肥为总量的30%,钾肥为总量的50%;
虫害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在植株现蕾期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种薯到
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田 间杂草,改善通透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防治晚疫病:保护剂用大生1500g/hm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选用72%克露粉剂1200~1500g/ hm 2、世高600ml/hm 2、阿米西达600ml/hm 2、银法利1200ml/hm 2交替喷雾,每隔7~10d一次。
收获: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及时收获;作种用的可提前5d~7d收获; 在收获前15d进行杀秧机机械杀秧。
经验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进行马铃薯栽培,相比传统的栽培技术,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61.3%~75.4%,亩产量提高了25.74~27.3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浸种;
选取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20天,在种薯上手工切割若干个V形切口,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和高锰酸钾的浸种剂内浸泡处理20~30min;
S2、催芽、切种;
将完成浸种处理后的种薯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15~20℃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mm时,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
将刀具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后,将种薯切分成若干质量为15~25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3个芽;
S3、拌种;
在所得的薯块表面喷涂一层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阴干,备用;
S4、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选用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作业为一体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采用平播方式;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时将种薯种块和化肥颗粒同时播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内,并使得化肥颗粒播在种薯薯块的左侧方、右侧方、前侧方和后侧方一定的距离处,且相邻两个种薯薯块四个侧面的化肥颗粒错开设置;
S5、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直至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种薯的重量选择V形切口的数量,每15~25g的薯块上对应一个V形切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剂中月光花素的浓度为1.0~3.0mg/L,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2%~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肥颗粒由腐熟的农家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γ-PGA聚谷氨酸复配所得;其中,腐熟的农家肥20t/ hm 2、纯氮180kg/hm 2、五氧化二磷200 kg/hm2、氧化钾150 kg/hm 2、1.5 kg/hm 2氨基寡糖素、5-氨基乙酰丙酸1.8 kg/hm 2、γ-PGA聚谷氨酸5.1 kg/hm 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化肥颗粒与薯块之间的距离为5~7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包括:
中耕培土: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cm,垄沟到垄顶高度达到12cm,垄顶宽50cm,垄底宽100cm;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田普微胶囊2L/900kg水/hm 2,或金都尔1152g/900kg水/hm 2;土表达到20cm;同时进行追肥,追施氮肥为总量的30%,钾肥为总量的50%;
虫害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用3%辛硫磷颗粒剂60kg~ 125kg/hm 2,播种时沟施;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交替或混合防治;28星飘虫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防治;豆芫菁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在植株现蕾期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种薯到
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田 间杂草,改善通透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防治晚疫病:保护剂用大生1500g/hm 2,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选用72%克露粉剂1200~1500g/ hm 2、世高600ml/hm 2、阿米西达600ml/hm 2、银法利1200ml/hm 2交替喷雾,每隔7~10d一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及时收获;作种用的可提前5d~7d收获; 在收获前15d进行杀秧机机械杀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0413.2A CN111264326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0413.2A CN111264326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4326A true CN111264326A (zh) | 2020-06-12 |
Family
ID=7100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40413.2A Pending CN111264326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6432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5340A (zh) * | 2021-08-06 | 2021-10-08 |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及马铃薯培养架 |
CN113575266A (zh) * | 2021-09-10 | 2021-11-02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 一种杏快速播种培育壮苗的方法 |
CN114128579A (zh) * | 2021-12-12 | 2022-03-04 |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马铃薯定芽向播种水肥精准利用栽培方法 |
CN114223489A (zh) * | 2021-12-21 | 2022-03-25 |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639A (zh) * | 2013-11-15 | 2014-02-12 | 雷玉明 | 一种马铃薯专用栽培方法 |
CN104322238A (zh) * | 2014-08-26 | 2015-02-0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CN107455137A (zh) * | 2017-09-26 | 2017-12-12 | 唐虹 | 脱毒马铃薯秋季高产栽培方法 |
CN109485511A (zh) * | 2019-01-03 | 2019-03-19 | 临沂大学 | 一种液体微生物菌肥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10240413.2A patent/CN1112643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639A (zh) * | 2013-11-15 | 2014-02-12 | 雷玉明 | 一种马铃薯专用栽培方法 |
CN104322238A (zh) * | 2014-08-26 | 2015-02-0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CN107455137A (zh) * | 2017-09-26 | 2017-12-12 | 唐虹 | 脱毒马铃薯秋季高产栽培方法 |
CN109485511A (zh) * | 2019-01-03 | 2019-03-19 | 临沂大学 | 一种液体微生物菌肥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沈淞海: "月光花素及其生理活性",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5340A (zh) * | 2021-08-06 | 2021-10-08 |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及马铃薯培养架 |
CN113575266A (zh) * | 2021-09-10 | 2021-11-02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 一种杏快速播种培育壮苗的方法 |
CN114128579A (zh) * | 2021-12-12 | 2022-03-04 |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马铃薯定芽向播种水肥精准利用栽培方法 |
CN114223489A (zh) * | 2021-12-21 | 2022-03-25 |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64326A (zh) | 一种北方旱地马铃薯艺机一体化栽培方法 | |
CN102246646B (zh) | 低硝酸盐含量叶菜类蔬菜的栽培方法 | |
CN103155775B (zh) |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 |
CN103733930B (zh) |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 | |
CN109892183B (zh) | 一种盐碱地油莎豆-藜麦间作的种植方法 | |
CN107182496A (zh) | 一种香葱种植方法 | |
CN104186173A (zh) | 一种元宝枫的选育栽培方法 | |
CN102197751A (zh) | 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 | |
CN1947487A (zh) | 太空系列大豆的栽培方法 | |
CN107567747A (zh) | 一种棉花、高粱和绿肥作物混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 |
CN110915594A (zh) |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 |
CN111684906A (zh) | 一种两熟复种棉花省工省肥省药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 | |
CN106416677A (zh) | 一种春白菜的栽培方法 | |
CN109169048B (zh) | 一种盐碱地饲用油菜栽培方法 | |
CN104081996A (zh) | 一种高产甘蓝的栽植方法 | |
CN105027884A (zh) | 一种北方雪区油菜轻简化栽培方法 | |
CN114747438B (zh) | 一种玉米伴生绿肥毛叶苕子的栽培方法 | |
CN103004388A (zh) | 一种反季节黄瓜嫁接栽培方法 | |
CN105474905A (zh) | 一种有机谷子的种植培方法 | |
CN106922360A (zh) | 一种坡耕地轮作方法 | |
CN106538220A (zh) | 洋葱‑秋葵套种栽培方法 | |
CN106664886A (zh) |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 |
CN109588222A (zh) |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 |
CN109287412A (zh) | 杂交粳稻旱地栽培方法 | |
CN105325160A (zh) | 一种北方雪区油菜轻简化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