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256097A - 一种蒸汽烹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烹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6097A
CN111256097A CN202010084019.4A CN202010084019A CN111256097A CN 111256097 A CN111256097 A CN 111256097A CN 202010084019 A CN202010084019 A CN 202010084019A CN 111256097 A CN111256097 A CN 111256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steam
cavity
cov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40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840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6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6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26Steam-separat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烹饪器,包括蒸汽机构,所述蒸汽机构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管路,所述蒸发器设有蒸发器进出水口、蒸汽发生腔、蒸发器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发生腔与蒸发器进出水口腔、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进出水口、蒸发器蒸汽出口通过蒸发器管路分别与水箱、内胆连通,所述蒸发器还包括水汽分离件,所述水汽分离件设置在蒸汽发生腔内,所述水汽分离件将蒸汽发生腔分隔出凝结腔,所述蒸汽发生腔通过凝结腔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在蒸发器内设置水汽分离件,对产生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从而避免蒸汽在内胆的腔壁上凝结成水珠,而影响食物外观和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烹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蒸汽烹饪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家用蒸汽烹饪器,例如蒸汽锅炉、蒸烤箱等,其采用的蒸汽器产生的蒸汽温度,通常为100℃的饱和蒸汽,不能产生温度超过100℃的高温蒸汽。而采用100℃的饱和蒸汽进行蒸食物时,100℃的饱和蒸汽与蒸汽烹饪器的内胆腔壁接触容易凝结成水珠,而凝结的水珠掉落在食物上,影响食物的外观和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烹饪器,其能将蒸汽中的水汽分离,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烹饪器,包括蒸汽机构,所述蒸汽机构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管路,所述蒸发器设有蒸发器进出水口、蒸汽发生腔、蒸发器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发生腔与蒸发器进出水口、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进出水口、蒸发器蒸汽出口通过蒸发器管路分别与水箱、内胆连通,所述蒸发器还包括水汽分离件,所述水汽分离件设置在蒸汽发生腔内,所述水汽分离件将蒸汽发生腔分隔出凝结腔,所述蒸汽发生腔通过凝结腔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
所述凝结腔包括第一凝结腔、第二凝结腔,所述水汽分离件设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将第一凝结腔与蒸汽发生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将第一凝结腔与第二凝结腔连通,所述第二凝结腔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位置低于第一连通口和/或蒸发器蒸汽出口。
所述水汽分离件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将第二凝结腔与蒸汽发生腔连通。
所述水汽分离件包括底面部、侧面部、端板部、隔板部,所述底面部设置在侧面部之间,所述端板部设置在底面部的一端端部上并与侧面部连接,隔板部设置在底面部的中部上并与侧面部连接。
所述第一凝结腔由底面部、侧面部、端板部以及隔板部共同围成,所述第二凝结腔由所述底面部、隔板部以及蒸汽发生腔的腔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连通口由端板部与蒸汽发生腔的腔壁之间的缺口形成,所述隔板部可与蒸汽发生腔的腔壁相抵,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在隔板部上,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底面部上。
所述底面部为斜面,所述底面部较高的端部远离蒸发器蒸汽出口,所述端板部设置在底面部较高的端部上,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底面部较低的端部上;所述侧面部上设有卡孔,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腔壁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可与卡孔扣合。
所述侧面部对称设有开槽,所述侧面部位于开槽之间处形成弹性臂,所述卡孔设置在弹性臂上。
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座、蒸发器盖、发热盘,所述蒸发器座设置在发热盘上,所述蒸发器盖设置在蒸发器座上,所述蒸发器盖的盖腔与蒸发器座的座腔连通并共同构成蒸汽发生腔。
所述蒸发器进出水口设置在蒸发器座上并与蒸发器座的座腔连通,所述蒸发器蒸汽出口设置在蒸发器盖上并与蒸发器盖的盖腔连通,所述水汽分离件设置在蒸发器盖的盖腔内。
所述蒸发器蒸汽出口对称设置在蒸发器盖的两侧上,所述水汽分离件对称设置在蒸发器盖的盖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烹饪器,其通过在蒸发器内设置水汽分离件,对产生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水汽分离件将蒸发器的蒸汽发生腔分隔出凝结腔,产生的蒸汽要通过凝结腔才能经蒸发器蒸汽出口排出,让蒸汽中水分凝结在凝结腔的腔壁上,从而避免蒸汽在内胆的腔壁上凝结成水珠,影响食物外观和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加热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叉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转叉连接轴密封圈与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蒸汽烹饪器的其一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区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区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蒸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蒸发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水汽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蒸发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蒸发器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排汽机构与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区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蒸汽烹饪器的另一结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照明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灯柱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蒸汽烹饪器的又一结构剖视图。
图18是图17中D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18,一种蒸汽烹饪器,包括箱体1、箱门11、内胆2、水箱12、加热机构、蒸汽机构、排汽机构、照明机构。
其中,内胆2设置在箱体1内,且内胆2与箱体1之间设有保温层,箱门11铰接在箱体1上以打开或关闭内胆2;水箱12设置在内胆2的顶部。内胆2的腔体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托架14,其用于承托层架。内胆2的腔体后部上设有内胆盖板21,且内胆盖板21与内胆2的腔体后部之间形成循环风腔22。
参见图1、4、5、14,加热机构包括两组循环风机、两组干烧管33,两组循环风机均设置在内胆2的后部上,其中一组干烧管33设置在循环风腔22中、另一组干烧管33设置在内胆2的腔体顶部上。
循环风机包括循环电机3、循环扇叶31。内胆2的后部上并排设有电机安装盖23,循环电机3分别安装在电机安装盖23上;电机安装盖23上设有安装盖轴孔231,内胆2的后部上设有循环电机轴孔24,循环电机3的循环电机轴32经安装盖轴孔231、循环电机轴孔 24伸入到循环风腔22中;循环扇叶31设置在循环风腔22中并安装在循环电机轴32上。其中,两组循环电机3的旋转方向相反或相同,当两组循环电机3的旋转方向相反时,两组循环扇叶31呈对称设置。作为优选,两组循环电机3的旋转方向相反。
内胆盖板21对应循环扇叶31处分别设有呈圆形的循环进风口211,内胆盖板2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呈方形的循环出风口212,其中,循环进风口211、循环出风口212均由若干个小孔组成的。位于循环风腔22中的干烧管33围绕在循环扇叶31的四周,当循环风机运转时,内胆2腔体中的空气和/或蒸汽从循环进风口211进入到循环风腔22中,经干烧管33 加热后从循环出风口212回到内胆2腔体中。
此外,内胆2的底部还设有电加热装置34,其将内胆2的腔体底部加热,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加热。
本发明采用双热风结构,保证内胆内的温度分布均匀,进而确保内胆内的食材能得到均匀受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立体加热。且当两循环风机的旋转方向相反时,进一步地保证内胆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本发明还设有热风对流密封结构,其用于循环电机轴32与内胆2之间的密封。热风对流密封结构包括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
如图5所示,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安装在循环电机轴孔24上并套设在循环电机轴32 上。具体地,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设置在电机安装盖23与内胆2之间,其朝向内胆2的开口朝内胆2方向延伸后弯折形成循环电机轴密封圈翻边351,且循环电机轴密封圈翻边351与所在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的端面之间形成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槽352,循环电机轴孔24的开口上设有循环电机轴孔翻边241,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槽352套装在循环电机轴孔翻边241上。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朝向电机安装盖23的端面抵在电机安装盖23上,且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朝向电机安装盖23的开口的口径略大于安装盖轴孔231的孔径。
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用于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的固定。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设置在循环风腔22中,并安装在内胆2腔体的腔壁上。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上设有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361,以供循环电机轴32穿过。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361朝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方向延伸形成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挡部362,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安装在内胆2上后,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挡部362抵靠在循环电机轴密封圈翻边351,以将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固定。
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凸起353,其厚度小于 1.0mm。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凸起353与循环电机轴32过盈配合,且两者的过盈量小于0.3mm。安装时,先将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套装循环电机轴32上,再将循环电机轴密封圈 35安装在内胆2上,最后将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36安装在内胆2上,通过上述步骤顺序安装可保证循环电机轴密封圈35与循环电机轴32同心安装,能更好地密封。
本发明的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在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固定盖的固定下充分保证密封效果,循环电机轴密封圈凸起的设置既保证密封的同时又不影响循环电机轴的高速转动。
参见图2、3、4、6,本发明还包括转叉组件,其包括转叉4、转叉支架41。转叉4用于食材的叉插,转叉支架41用于支承转叉4,转叉4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叉支架41上,转叉支架41可活动放置在托架14上。
转叉4由转叉电机42带动转动。具体地,转叉电机42设置在内胆2的后部后部的几何中心处,且位于两组循环风机之间。转叉电机42的电机轴上设有转叉连接轴421,内胆2的后部上设有转叉连接轴孔,转叉连接轴421经转叉连接轴孔伸入到内胆2的腔体中。内胆盖板21上对应转叉4处设有盖板通孔213,转叉4的一端可穿过盖板通孔213与转叉连接轴421连接,转叉电机42带动转叉连接轴421转动,转叉连接轴421转动带动转叉4转动。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设有旋转装置密封结构,其用于转叉连接轴421与内胆2之间的密封。旋转装置密封结构包括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
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安装在转叉连接轴孔上并套设在转叉连接轴421上。具体地,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朝向转叉电机42的开口朝转叉电机42方向延伸后弯折形成转叉连接轴密封圈翻边431,且转叉连接轴密封圈翻边431与所在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的端面之间形成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槽432,转叉连接轴孔的开口上设有转叉连接轴孔翻边251,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槽432套装在转叉连接轴孔翻边251上。
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用于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的固定。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设置在循环风腔22中,并安装在内胆2腔体的腔壁上。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上设有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441,以供转叉连接轴421穿过。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441朝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方向延伸形成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挡部442,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安装在内胆2上后,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轴孔挡部442插入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的开口中,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44的内腔将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压紧在内胆2腔体的腔壁上,以实现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固定。
转叉连接轴密封圈4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凸起433,且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凸起433与转叉连接轴421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在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固定盖的固定下充分保证密封效果,转叉连接轴密封圈凸起的设置既保证密封的同时又不影响转叉连接轴的转动。
参见图7-11,蒸汽机构包括蒸发器5、蒸发器管路,蒸发器5通过蒸发器管路与水箱12、内胆2的腔体连通。其中,蒸发器5包括蒸发器座51、蒸发器盖52、发热盘53、水汽分离件6,蒸发器座51采用金属材质,蒸发器盖52采用耐高温的塑料材质。
内胆1的顶部设有蒸发器支架13,蒸发器5安装在蒸发器支架13上。具体地,蒸发器座51安装在发热盘53上,蒸发器盖52通过螺钉安装在蒸发器座51上,且蒸发器盖52与蒸发器座51的连接处设有蒸发器密封圈56。发热盘53安装在蒸发器支架13上,其底部设有热切断器54、温控器55。其中,蒸发器盖52的盖腔521腔壁上设有加强筋,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
蒸发器盖52的盖腔521与蒸发器座51的座腔511连通并共同构成蒸汽发生腔,蒸发器座51的底部设有与座腔511连通的蒸发器进出水口512,蒸发器盖52的两侧高处分别设有与盖腔521连通的蒸发器蒸汽出口522。蒸发器管路包括进水管路、蒸汽管路,蒸发器进出水口512通过进水管路与水箱12连通,蒸发器蒸汽出口522通过蒸汽管路与内胆2的腔体连通。
其中,内胆2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内胆蒸汽进口,蒸发器蒸汽出口522与内胆蒸汽进口一一对应连通,工作时,蒸发器5产生的蒸汽从两侧进入内胆2的腔体本发明综合考虑蒸汽管路布局,保证工作时内胆内的蒸汽分布均匀,同时保证内胆内的温度分布均匀,从而使内胆内的食材充分且均匀受热。
水汽分离件6设置在蒸发器盖52与蒸发器座51之间,具体地,水汽分离件6对称设置在盖腔521内靠近蒸发器蒸汽出口522处,并分别将盖腔521的两侧分隔出第一凝结腔65和第二凝结腔66。
如图9所示,水汽分离件6为一体成型,其包括一底面部61、两侧面部62、一端板部63、一隔板部64,底面部61设置在两侧面部62之间,端板部63设置在底面部61的一端端部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侧面部62连接,隔板部64设置在底面部61的中部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侧面部62连接。其中,底面部61为斜面且其较高的端部远离蒸发器蒸汽出口522,端板部63设置在底面部61较高的端部上并与盖腔521底部之间留有间距,侧面部62、隔板部 64均能与盖腔521底部相抵;侧面部62上设有避空以避让加强筋。
第一凝结腔65由底面部61、侧面部62、端板部63以及隔板部64共同围成,端板部63与盖腔521底部之间的空位形成第一连通口631以将盖腔521与第一凝结腔65连通。第二凝结腔66由底面部61、隔板部64以及盖腔521腔壁共同围成,且第二凝结腔66与蒸发器蒸汽出口522连通;隔板部64的底部设有第二连通口641以将第一凝结腔65与第二凝结腔66连通。底面部61较低的端部设有排水孔611,以将第二凝结腔66与盖腔521连通。
参见图10,图中箭头为蒸汽的流向。蒸汽机构工作时,水箱12往蒸发器座51内加水,通过发热盘53将蒸发器座51内的水加热并产生蒸汽;蒸汽沿底面部61上升,在此过程中,蒸汽中的部分水分会凝结在底面部61的表面上,并沿斜面回落到座腔511中;然后,蒸汽经第一连通口631进入到第一凝结腔65并经第二连通口641进入到第二凝结腔66,继而上升经蒸发器蒸汽出口522排出,在此过程中,蒸汽中剩余的水分绝大部分会凝结在第一凝结腔65的腔壁上、第二凝结腔66的腔壁上,凝结在第一凝结腔65的腔壁上的水分沿斜面流入第二凝结腔66中,并与凝结在第二凝结腔66的腔壁上的水分一起经排水孔611流回到座腔511内。如此实现水汽分离,有效地减少蒸汽中的水分。
另外,第二凝结腔66内还设有加强肋板67,既能加强水汽分离件6的整体结构,又能将蒸汽中的水分凝结,进一步地减少蒸汽中的水分。
水汽分离件6的侧面部62分别设有卡孔68,盖腔521腔壁对应卡孔68处分别设有卡块,通过卡孔68与卡块的扣合将水汽分离件6安装在盖腔521内。进一步地,侧面部62靠近卡孔68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开槽681,以形成两条设有卡孔68的弹性臂,从而可轻易地安装水汽分离件6。另外,水汽分离件6还设有加固扣件69,其设置在底面部61较低的端部上,蒸发器盖52的侧壁上加固扣孔691,通过加固扣件69与加固扣孔691扣合能使水汽分离件6稳固地安装在盖腔521内。
参见图7、11,蒸发器管路还包括排水管路,蒸发器进出水口512通过排水管路与内胆 2的腔体连通。
具体地,蒸发器进出水口512通过蒸发器5进出水管与三通管7的第一端连通,三通管 7的第二端通过水箱出水管72与水箱12连通、第三端通过蒸发器排水管73与内胆2的腔体连通。
水箱出水管72上设有由主控制器驱动的第一电磁阀721,以控制水箱12与蒸发器5之间的通断;蒸发器排水管73上设有由主控制器驱动的第二电磁阀731,以控制蒸发器5与内胆2的腔体之间的通断。
蒸发器5的进水过程为:主控制器驱动第一电磁阀721打开以使水箱12与蒸发器进出水口512连通,让水箱12的水定量进入到蒸发器5内,再由主控制器驱动第一电磁阀721关闭。
蒸发器5的排水过程为:工作完成后,主控器驱动第二电磁阀731打开以使蒸发器进出水口512与内胆2的腔体连通,让蒸发器5内的水流进内胆2的腔体中,再由主控制器驱动第二电磁阀731关闭;流进内胆2的腔体中的水会通过加热机构将其蒸发。
本发明的蒸发器具有排水功能,避免蒸发器内积聚水,从而可防止蒸发器内产生水垢;另外,蒸发器进水口与蒸发器排水口整合为一个蒸发器进出水口,减少连接环节,降低漏汽、漏水的几率。
参见图12-15,排汽机构包括排汽风机组件8、排汽通道81、连通通道813,排汽风机组件8的出风端与排汽通道81的进风端连通,排汽通道81的出风端设置在箱体1的前侧上,连通通道813将内胆2的腔体与排汽通道81连通。
内胆2的顶部设有排汽通道底板811,排汽通道底板811上设有扇形的排汽通道罩812,排汽通道81由排汽通道罩812与排气通道底板之间的空腔构成。排汽风机组件8设置内胆 2的顶部上,其出风端与排汽通道罩812的进风口连接。
内胆2的蒸汽可经连通通道813进入到排汽通道81中,排汽风机组件8运转时产生气流,流动的气流带动排汽通道81中的蒸汽流向排汽通道81的出风端并排出外界,以此实现排汽。排汽风机组件8进风端与内胆2的顶部与箱体1之间的空腔连通,排汽风机组件8运转时,可将设置在内胆2的顶部与箱体1之间的空腔中的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并排走。
参见图11、15-18,照明机构包括LED灯组件9、灯柱固定套91、灯柱92、灯罩93。排气通道底板对称设有底板通孔8111,内胆2的顶部对应底板通孔8111处设有内胆通孔26,底板通孔8111与内胆通孔26连通。其中,内胆通孔26的边沿朝箱体1方向延伸形成通孔挡部261。LED灯组件9与灯柱固定套91连接并设置在底板通孔8111上,灯柱92设置在灯柱固定套91上并经底板通孔8111、内胆通孔26伸入内胆2中,灯罩93设置在内胆通孔 26上并围挡灯柱92。
具体地,灯罩93呈一端开口的半椭球形,其靠近开口的侧部上环绕设置灯罩安装部 931;灯罩93经内胆通孔26伸入到内胆2中,灯罩安装部931抵在通孔挡部261上并密封内胆通孔26。
灯柱固定套91包括呈垫片状的固定套安装部911、呈圆筒状的固定套套装部912,固定套套装部912垂直设置在固定套安装部911上,固定套安装部911设有与固定套套装部912 连通的固定套通孔913,且固定套通孔913的孔径小于固定套套装部912的直径。
灯柱92呈圆柱型,固定套套装部912套装在灯柱92的顶部上。LED灯组件9与固定套安装部911连接后安装在排汽通道底板811对应底板通孔8111处,LED灯组件9的灯珠伸入固定套通孔913中,固定套套装部912穿过底板通孔8111,灯柱92经底板通孔8111、内胆通孔26伸入到灯罩93中。
进一步地,灯柱92的底部设有倒角94,LED灯组件9发出的光通过灯柱92传递,倒角94的设置使光能向四周均匀地传递。
本发明摒弃传统的卤素灯,采用LED灯组件,其具有亮度高、节能、热能低等优点,LED灯组件发出的光通过灯柱传递,且灯柱的底部设有倒角,使光能均匀地传递。另外,灯罩起隔离、降温作用,既密封内胆通孔,避免蒸汽、热量经内胆通孔排到内胆顶部,影响电器件的性能,又将内胆的热量隔离,避免照明机构过度受热而影响性能。
此外,参见图11、12,排汽通道的进风端窄于排汽风机组件8的出风端,即排汽通道罩812的进风口的两端与排汽风机组件8的出风端的两端之间分别留有缺口并以此形成散热出风口95,以此构成LED灯散热装置。排汽风机组件8产生的气流部分经散热出风口95 排出后,沿排汽通道罩812的两外侧排走。
照明机构的LED灯组件9设置在排汽通道底板811上,其位于排汽通道罩812的两外侧;排汽通道罩812的外侧分别设置加强整体结构的筋板814,且筋板814朝LED灯组件9 倾斜,使经散热出风口95排出的气流沿筋板814流向LED灯组件9。排汽风机组件8运转时产生气流,流动的气流会带走LED灯组件9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此实现LED灯组件9 的散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烹饪器,包括蒸汽机构,所述蒸汽机构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管路,所述蒸发器设有蒸发器进出水口、蒸汽发生腔、蒸发器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发生腔与蒸发器进出水口、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进出水口、蒸发器蒸汽出口通过蒸发器管路分别与水箱、内胆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水汽分离件,所述水汽分离件设置在蒸汽发生腔内,所述水汽分离件将蒸汽发生腔分隔出凝结腔,所述蒸汽发生腔通过凝结腔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腔包括第一凝结腔、第二凝结腔,所述水汽分离件设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将第一凝结腔与蒸汽发生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将第一凝结腔与第二凝结腔连通,所述第二凝结腔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位置低于第一连通口和/或蒸发器蒸汽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件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将第二凝结腔与蒸汽发生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件包括底面部、侧面部、端板部、隔板部,所述底面部设置在侧面部之间,所述端板部设置在底面部的一端端部上并与侧面部连接,隔板部设置在底面部的中部上并与侧面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凝结腔由底面部、侧面部、端板部以及隔板部共同围成,所述第二凝结腔由所述底面部、隔板部以及蒸汽发生腔的腔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连通口由端板部与蒸汽发生腔的腔壁之间的缺口形成,所述隔板部可与蒸汽发生腔的腔壁相抵,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在隔板部上,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底面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为斜面,所述底面部较高的端部远离蒸发器蒸汽出口,所述端板部设置在底面部较高的端部上,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底面部较低的端部上;所述侧面部上设有卡孔,所述蒸汽发生腔的腔壁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可与卡孔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对称设有开槽,所述侧面部位于开槽之间处形成弹性臂,所述卡孔设置在弹性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座、蒸发器盖、发热盘,所述蒸发器座设置在发热盘上,所述蒸发器盖设置在蒸发器座上,所述蒸发器盖的盖腔与蒸发器座的座腔连通并共同构成蒸汽发生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进出水口设置在蒸发器座上并与蒸发器座的座腔连通,所述蒸发器蒸汽出口设置在蒸发器盖上并与蒸发器盖的盖腔连通,所述水汽分离件设置在蒸发器盖的盖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蒸汽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蒸汽出口对称设置在蒸发器盖的两侧上,所述水汽分离件对称设置在蒸发器盖的盖腔内。
CN202010084019.4A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蒸汽烹饪器 Pending CN111256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4019.4A CN111256097A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蒸汽烹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4019.4A CN111256097A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蒸汽烹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097A true CN111256097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4019.4A Pending CN111256097A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蒸汽烹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609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4068A (ja) * 2004-09-14 2006-03-30 Deed Corp 蒸気発生装置
CN105105623A (zh) * 2015-09-14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器具
CN105852634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装置
CN109805742A (zh) * 2017-11-20 2019-05-28 钟艳霞 一种能汽水分离的电蒸锅
US20200011537A1 (en) * 2017-02-01 2020-01-09 Lg Electronics Inc. Steam generator and cook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4068A (ja) * 2004-09-14 2006-03-30 Deed Corp 蒸気発生装置
CN105105623A (zh) * 2015-09-14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器具
CN105852634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装置
US20200011537A1 (en) * 2017-02-01 2020-01-09 Lg Electronics Inc. Steam generator and cook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9805742A (zh) * 2017-11-20 2019-05-28 钟艳霞 一种能汽水分离的电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3876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043758U (zh) 一种集成灶与蒸箱一体机
CN110207221B (zh) 带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30348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或蒸烤箱的零排放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CN209712616U (zh) 烤箱散热结构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111256097A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
CN110762568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集热罩及具有该集热罩的灶具和橱柜
CN111853873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11853874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20588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186828U (zh) 一种蒸烤箱通风系统
CN211502723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的蒸发器改良结构
CN211704257U (zh) 一种具有热风对流密封结构的蒸汽烹饪器
CN211673743U (zh) 一种具有双热风结构的蒸汽烹饪器
CN211673742U (zh) 一种具有旋转装置密封结构的蒸汽烹饪器
CN211059932U (zh) 一种具有led照明结构的烹饪器
CN216079989U (zh) 一种具有双排气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1748801U (zh) 一种具有led灯散热装置的蒸汽烹饪器
CN211854111U (zh) 一种灶具用新型防水密封结构及灶具
CN222480562U (zh) 余热回收灶具
CN219661462U (zh) 烹饪装置
CN220648321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厨用设备
CN217959653U (zh) 一种家用蒸制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7

Address after: 528300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No. 35, Shunxiang Road, Xinjiao neighborhood committee, Daliang,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unde Guangdong Rong F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42800 Shapai formation, Baisha village, Tiantou Town, Ningdu County,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ao Maos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