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4526A -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44526A CN111244526A CN202010131476.4A CN202010131476A CN111244526A CN 111244526 A CN111244526 A CN 111244526A CN 202010131476 A CN202010131476 A CN 202010131476A CN 111244526 A CN111244526 A CN 1112445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battery
- electric core
- flexible battery
- core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9975 flex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13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3 heat-seal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池与电子设备。柔性电池包括柔性电芯组、封装件。柔性电芯组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之间具有弯折间隙;封装件包裹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外侧,以封装所述柔性电芯组;所述封装件具有侧面封装部,所述侧面封装部用于贴合于所述柔性电芯组的侧面,所述侧面封装部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对应于所述柔性电芯组侧面上两相邻所述电芯之间的弯折间隙设置。本公开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该柔性电池的封装件对柔性电芯柔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设备现在越来越普及,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包括VR、AR、智能耳机、智能手环、穿戴手机等,这些电子设备可以相应通过头箍、腕带等佩戴于人体上,与用户之间进行更好的交互。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不少厂家提出了利用柔性电池供电的方案。柔性电池因其形状可变,因此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内的空间,以加多电池单元的数量。
然而,在对柔性电池内的电芯进行封装时,如果应用传统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封装方式,在电芯的两边侧封完后,会留出一部分空铝塑膜。传统的软包电池通常是将多出来的空铝塑压紧贴住电芯侧边,以减小电池的体积。然而,若是将该封装方式应用于柔性电池,多出来的空铝塑压紧贴住电芯侧边后会挡住柔性电池单元间的弯折空隙,从而会对柔性电池的柔性造成较大影响。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柔性电池,该柔性电池的封装件降低了对柔性电芯柔性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柔性电池,包括:
柔性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之间具有弯折间隙;
封装件,包裹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外侧,以封装所述柔性电芯组;所述封装件具有侧面封装部,所述侧面封装部用于贴合于所述柔性电芯组的侧面,所述侧面封装部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对应于所述柔性电芯组侧面上两相邻所述电芯之间的弯折间隙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待供电单元以及所述的柔性电池;所述柔柔性电池设于所述本体内;
所述柔性电池用于为所述待供电单元供电。
本公开通过在封装件的侧面封装部上开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对应于柔性电芯组侧面上两相邻电芯之间的弯折间隙设置。因此在柔性电芯组沿弯折间隙发生弯折时,由于让位缺口的存在,侧面封装部会通过让位缺口释放应力,有效的减小了侧面封装部内因柔性电芯组弯折而集聚的应力,具有较小应力的侧面封装部减小了对柔性电芯组柔性的影响,从而在柔性电芯组弯折时,降低了对柔性电芯组的弯折阻碍。因此本公开在实现了减小柔性电池所占空间体积的前提下,降低了柔性电池的封装件对柔性电芯组柔性的影响。
并且,若采用现有的方案封装柔性电芯组,在柔性电池长期使用后,封装件随柔性电芯组的弯折容易造成弯折部位的劳损,而对封装件的封装性能造成影响,降低封装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改进封装件的结构,使得封装件能够有效的封装柔性电芯组的同时,避免了柔性电芯组弯折时对封装件的恶性影响,从而保证了封装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公开技术方案实现了减小柔性电池所占空间体积的前提下,降低了柔性电池的封装件对柔性电芯组柔性的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封装件未包裹柔性电芯组的柔性电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芯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芯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裸电芯单元条未卷绕前的柔性电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与图4对应的裸电芯单元条卷绕后所形成的柔性电芯组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池的侧视图;
图7是与图6对应的,封装件未包裹柔性电芯组前的结构俯视图;
图8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池的侧视图;
图9是与图8对应的,封装件未包裹柔性电芯组前的结构俯视图;
图10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池的侧视图;
图11是与图10对应的,封装件未包裹柔性电芯组前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柔性电芯组;11、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01、电芯;102、弯折间隙;13、连接主体;12、柔性电路板;
20、封装件;21、侧面封装部22、让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公开提出一种柔性电池,该柔性电池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电源(如充电宝、旅充)、电子烟、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耳机、蓝牙音箱等具有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子设备。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柔性电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封装件20未包裹柔性电芯组10的柔性电池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池包括柔性电芯组10、封装件20。柔性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01,电芯101之间具有弯折间隙102;封装件20包裹于柔性电芯组10外侧,以封装柔性电芯组10;封装件20具有侧面封装部21,侧面封装部21用于贴合于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侧面封装部21上开设有让位缺口22(未图示),让位缺口22对应于柔性电芯组10侧面上两相邻电芯101之间的弯折间隙102设置。
电芯101在此可以是锂电池电芯101,也可以是铅蓄电池电芯101。并且,电芯101可以是能够被充电的二次电芯101,也可以是不可被充电的一次电芯101。在此不限定。与本实施例中,当该柔性电池应用于智能终端内时,其电芯101为二次锂电池电芯101。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电芯101可以具有不一样的尺寸、形状以及性能参数,这样能够根据所需要形成的弯折间隙102的位置,选择形状、尺寸的电芯101进行构建。还能够结合所要输出的的总电压和电芯101总电流,选择不同性能参数的电芯101进行搭配。其中性能参数包括电池内阻、容量、电压范围等。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电芯101的尺寸、形状以及性能参数均相同,或者差异不大,以提高多个电芯101之间连接线路设计的便利性,以及便于保护电路的设置,提高了电芯101组件1的整体性能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电芯101之间具有弯折间隙102。可以是每相邻两电芯101之间均具有弯折性。也可以是有些相邻的电芯101之间是紧挨着的,不具有弯折间隙102,柔性电芯组10的柔性靠其他相邻的电芯101之间的弯折间隙102体现。
关于柔性电芯组10的具体实施例至少有两种。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柔性电芯组10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柔性电芯组10包括柔性电路板12和连接线路,电芯101均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的表面上,柔性电路板12能够沿弯折间隙102弯折;连接线路设于柔性电路板12上,以使多个电芯101电连接;柔性电路板12能够沿弯折间隙102弯折。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2具有两个表面,所有电芯101可以分设在两个表面上,因此柔性电路板12每个表面上排布的电芯101可以较为稀疏,由此可以增大柔性电路板12的可弯折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有电芯101分布在柔性电路本的同一个表面上,以使电芯101组件整体上具较薄的厚度,能够更好的安装于终端内。
在图2中,多个电芯101依次排列呈排状,可以按照直线排列。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由该排电芯101位于同一侧的的侧面组成。此时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一共有两个。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柔性电芯组10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该中,多个电芯101排列呈阵列;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由位于边缘排的电芯101的同一侧的侧面组成,一共有四个。
电芯101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电芯101本体以及设置在电芯101本体侧面的极耳,电芯101本体可以粘接于柔性电路板12的表面上。极耳可以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2表面。
本实施例中电芯101内包括多个极片层,极耳可以从极片层的任意一层中引出。极片层可以是依次层叠的结构设置,也可以呈卷状设置。极耳可以通过弯折以延伸贴合至柔性电路板12的板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极耳连接于靠近柔性电路板12的极片层上。由此从电芯101本体延伸出的极耳几乎可以不用弯折就可以贴合柔性电路板12的板面上,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极耳与柔性电路板12连接的紧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弯折间隙102越多,柔性电路板12的形变灵活性就越好。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相邻两电芯101之间均具有一弯折间隙102。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芯101分成多个小组,电芯101小组之间具有弯折间隙102;而每小组电芯101内的若干个电芯101之间可以紧密排列,以减少连接线路的铺设。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路铺设在柔性电路板12上,以电连接多个电芯101,从而使柔性电路板12上的电芯101全部串联连接,或全部并联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芯101形成有串联电芯101单元和并联电芯101单元,以形成串并联结合的电路结构。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芯101直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2上,使得柔性电路板12承托多个电芯101,因此由多个电芯101和柔性电路板12形成的电芯101组件具有柔性,从而应用于可改变形状的终端内。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示出了柔性电芯组10的另一实施例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芯组10包括连接主体13以及裸电芯101单元条,连接主体13沿其自身延伸方向上分布有连接段和可弯折段,裸电芯101单元条连接于连接段的一侧,且以连接段为轴环绕于连接段上以形成电芯101。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图4中裸电芯101单元条卷绕后所形成的柔性电芯组10结构示意图。
裸电芯101单元条包括依次层叠的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夹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可以作为一组,裸电芯101单元条可以包括多组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
在此,正极片可以是表面涂布有正极活性物质的铝箔。负极片可以是表面涂布有负极活性物质的铜箔。
可理解的是,裸电芯101单元条呈片状,其形状可以是呈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连接主体13上分成有连接段和可弯折段。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主体13呈长条形,连接段和可弯折段沿连接主体13的延伸方向上排布。在一示例中,连接段和可弯折段交替设置,可弯折段位于相邻两连接段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连接主体13的形状不同,连接段和可弯折段的分布也有不同。
可弯折段使得本公开的柔性电芯组10具有柔性。即柔性电芯组10能够从可弯折段出进行弯折,从而实现柔性的效果。连接段和可弯折段可以是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例如可弯折段可以选择软性的材质,从而便于弯折。在一实施例中,可弯折段和连接段是同样的材质,由此可以使电流更好的在连接主体13上进行传导。可弯折段上由于没有裸电芯101单元条的包裹,从而能够具有更好的弯折性能。
连接段用于与裸电芯101单元条进行连接。在一示例中,连接段与裸电芯101单元条的一端连接,进而裸电芯101单元条的另一端以连接段为轴环绕,从而包裹连接段。在本示例中,连接段的宽度与裸电芯101单元条的宽度大致相同。
连接段与裸电芯101单元条可以是两个部件,而后通过连接手段进行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导电胶粘接等。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段与裸电芯101单元条为一体成型,从而保证电流自裸电芯101单元条与连接段之间传导的稳定性,且提高裸电芯101的结构稳定性。在一示例中,通过直接在一整张裸电芯101上进行裁剪,以形成连接主体13以及裸电芯101单元条。请参阅图4,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形状进行裁切。裁切后的裸电芯101单元条可以环绕在其所对应的连接段上。
裸电芯101单元条的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两条,也可以是多条。对应的连接主体13上连接段的数量也是不限定的。每裸电芯101单元条对应连接于一连接段上,相邻两裸电芯101单元条沿连接主体13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可选的,该间隔的宽度与可弯折段的宽度对应。在一示例中,该间隔可选为10mm-50mm。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裸电芯101单元条位于连接主体13的同一侧。因此连接主体13上对应位于连接主体13的一侧。在裁剪过程中,可以沿一整张方形的裸电芯101中部切割,从而形成两个本公开中的裸电芯101形状,有效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当然,多个裸电芯101单元条也可以位于连接主体13的相对的两侧。
对比相关技术中,多个电池单元通过串并联连接以形成柔性电池的方案中,多个电池单元进行连接的会增加电池间空间利用率低的情况,从而会使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降低。本实施例通过使连接主体13与裸电芯101单元条一体成型,从而使得裸电芯101单元条绕设在连接段后所形成的电芯101单元也基于连接主体13而形成连接关系,从而无需进一步在各个电芯101单元之间进行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电芯101内的空间利用率,且便于生成加工。
并且,在相关技术中,多个电池电源串并联连接时增加电池管理的难度,电池单体数量越多,电池的管理就会越复杂,比如电池间的均衡管理,当出现电池间状态不一致时就需要通过外部均衡来尽量维持电池的状态,然而增加均衡电路同样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要在装机前对电芯101单体进行筛选。本实施例中,由于裸电芯101单元条通过连接主体13而成为一体,各个裸电芯101单元条所形成的电芯101单元之间会通过连接主体13而进行自我平衡,由此有效的降低了电芯101单元之间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
请继续参阅图1。柔性电芯组10单片用封装件20密封形成柔性电池。在一实施例中,封装件20为铝塑膜。铝塑膜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由外层尼龙层(ON层)、中间铝箔层(AL层)、内层热封层(CPP或PP)构成的复合材料,层与层之间通过胶黏剂进行压合粘结。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备较高阻隔性、良好的热封性能、耐电解液及强酸腐蚀的封装件20。
柔性电芯组10作为整体来看,其具有底面、顶面、以及侧面。由于柔性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01,多个电芯101大致排布在同一平面;因此柔性电芯组10的底面是指其所包含的多个电芯101的底面;柔性电芯组10的顶面是指其所包含的多个电芯101的顶面;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是指位于边缘的电芯101朝向整个柔性电芯组10外侧的一面。在图2、图3中均标识出了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位置。
封装件20呈片状,封装件20具有表面封装部,表面封装部与侧面封装部21邻接;表面封装部用于贴合于柔性电芯组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示意性的,在封装过程中,柔性电芯组10先放置于封装件20上,封装件20向上整体包裹柔性电芯组10直至覆盖完柔性电芯组10的顶面。可见,表面封装部封装件20有两个,分别与柔性电芯组10的顶面和底面贴合,而侧面封装部21与柔性电芯组的侧面11贴合。在此需要解释的是,柔性电芯组10的顶面和底面是参照图1中的方位而言的。当柔性电芯组10应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内时,其相对于底面的方位可能会发生变化。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池的侧视图。该侧视图所体现的结构形状为侧面封装部21的形状,图7是与图6对应的封装件20在未包裹柔性电芯组10时的俯视图。在柔性电芯组10沿弯折间隙102发生弯折时,侧面封装部21对应于弯折间隙102侧面的部分会相对运动而发生挤压,挤压在一起的侧面封装部21会产生应力从而阻挡柔性电芯组10进一步发生弯折。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在侧面封装部21上开设有让位缺口22,让位缺口22对应于柔性电芯组10侧面上两相邻电芯101之间的弯折间隙102设置。因此在柔性电芯组10沿弯折间隙102发生弯折时,由于让位缺口22的存在,侧面封装部21会通过让位缺口22释放应力,有效的减小了侧面封装部21内因柔性电芯组弯折而集聚的应力。因此本公开在实现了减小柔性电池所占空间体积的前提下,降低了柔性电池的封装件20对柔性电芯组10柔性的影响。
柔性电芯组10可以朝上弯折或朝下弯折。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电池的侧视图。该侧视图所体现的结构形状为侧面封装部21的形状,图9是与图8对应的封装件20在未包裹柔性电芯组10时的俯视图。该实施例中,让位缺口22的形状呈方形。参阅图10和图11,在一实施例中,因此设置让位缺口22自顶面和底面其中之一朝向顶面和底面其中另一呈渐阔设置。可选的,当电芯10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上时,设置让位缺口22自底面朝向顶面呈渐阔设置。
具体的,让位缺口22呈仿三角形设置。例如可以呈三角形设置,也可以呈拱形设置。让位缺口22还可以呈梯形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柔性电池的封装件20对柔性电芯组10柔性的影响。本实施例中设置对应于弯折间隙102以及与该弯折间隙102对应的让位缺口22;对应于弯折间隙102以及与该弯折间隙102对应的让位缺口22;让位缺口22沿左右方向呈对称设置,让位缺口22的对称线对应于弯折间隙102的正中间位置处。如此,可以使得柔性电芯组10在沿弯折间隙102弯折时,让位缺口22能够具有最大的无障碍弯折角度。从而保证降低柔性电池的封装件20对柔性电芯组10柔性的影响的可靠性。
在此定义两电芯101之间的距离为弯折间隙102的长度;让位缺口22的最大横向尺寸大于或等于与该让位缺口22对应的弯折间隙102的长度,也就是大于或等于与该让位缺口22对应的两电芯101之间的距离。当横向尺寸越大时,封装件20所能允许的弯折角度越大,从而越能够降低对柔性电芯组10柔性的影响。
为了保证封装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设置让位缺口22的边缘到电芯101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在此预设的安全距离可以根据电芯101尺寸大小以及相邻两电芯101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柔性电池的工作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柔性电池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柔性电池应用于一些典型的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以及柔性电池;本体内具有电芯101容置位,柔性电池的形状与电芯101容置位的形状相适配。在一示例中,本体包括不可弯折的部分以及可弯折的部分。不可弯折的部分例如为硬质显示屏部分,可弯折部分例如为佩戴部,例如头箍等。而柔性电池由于其形状可变,弯折性较好,因此可以设置在不可弯折的部分以及可弯折的部分。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仅仅包括可弯折部分,例如具有柔性屏的手机。此时柔性电池可以设置此类手机内,当手机弯折时,柔性电池可以随之一同进行弯折。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佩戴部,佩戴部呈弯曲状或可弯曲;电芯101容置位位于佩戴部内,且电芯101容置位的延伸方向与佩戴部形状对应。
当电子设备为头戴式电子设备时,佩戴部为电子设备的头箍。头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VR、AR、头戴式耳机等。
在另一示例中,当电子设备为具有腕带的电子设备时,佩戴部为腕带;具有腕带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在另一示例中,当电子设备为智能腰带时,佩戴部为智能腰带的环腰部。该智能腰带能够根据佩戴者腰围的尺寸变化而自动调节围度,以保证佩戴舒适性。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电池用于电子设备内以为电子设备供电,由于柔性电池具有柔性而能够设置在电子设备发生弯折的部位,因此本实施例提高了柔性电池设置位置的灵活性;
并且,由于柔性电池均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弯折部位和不可弯折部位,因此可以增大柔性电池的尺寸,以增大柔性电池的电芯101数量,从而提高柔性电池的供电能力,使得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得以提高。
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柔性电池位置设置的灵活性以及较优的续航能力。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之间具有弯折间隙;
封装件,包裹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外侧,以封装所述柔性电芯组;所述封装件具有侧面封装部,所述侧面封装部用于贴合于所述柔性电芯组的侧面,所述侧面封装部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对应于位于所述柔性电芯组侧面的两相邻所述电芯之间的弯折间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具有顶面和底面,所述让位缺口自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其中之一朝向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其中另一呈渐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弯折间隙以及与该弯折间隙对应的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沿左右方向呈对称设置,所述让位缺口的对称线对应于所述弯折间隙的正中间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电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弯折间隙的长度;
所述让位缺口的最大横向尺寸大于或等于与该让位缺口对应的所述弯折间隙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缺口呈仿三角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缘到所述电芯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芯依次排列呈排状;所述柔性电芯组的侧面由该排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侧面组成;或
所述多个电芯排列呈阵列;所述柔性电芯组的侧面由位于边缘排的所述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侧面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包括连接主体以及所述裸电芯单元条,所述连接主体沿其自身延伸方向上分布有连接段和可弯折段,所述裸电芯单元条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一侧,且以所述连接段为轴环绕于所述连接段上以形成所述电芯。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芯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线路,所述电芯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沿所述弯折间隙弯折;
所述连接线路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以电连接所述电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待供电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所述柔性电池设于所述本体内;
所述柔性电池用于为所述待供电单元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1476.4A CN111244526A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1476.4A CN111244526A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4526A true CN111244526A (zh) | 2020-06-05 |
Family
ID=7087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31476.4A Pending CN111244526A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44526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8783A (zh) * | 2021-01-07 | 2021-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WO2021104206A1 (zh) * | 2019-11-25 | 2021-06-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柔性电芯及终端 |
CN113258175A (zh) * | 2021-04-28 | 2021-08-13 | 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 |
CN113437348A (zh) * | 2021-07-01 | 2021-09-24 | 上海大学 | 一种双向可弯曲柔性电池及制造方法 |
WO2023093911A1 (zh) * | 2021-11-29 | 2023-06-01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9674A (zh) * | 2007-08-13 | 2009-02-18 | 黄穗阳 | 安全高能折壳锂离子电池及其生产工艺 |
CN103682410A (zh) * | 2013-12-23 | 2014-03-26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挠式电池组 |
CN205336212U (zh) * | 2016-01-13 | 2016-06-22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
CN106653908A (zh) * | 2017-03-03 | 2017-05-10 | 安徽鼎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薄膜折叠炫彩太阳能充电器及其制作工艺 |
CN108736034A (zh) * | 2017-04-19 | 2018-11-02 |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 柔性微电池 |
CN109560321A (zh) * | 2018-12-26 | 2019-04-02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池的电芯、锂电池及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
CN210015921U (zh) * | 2019-08-20 | 2020-02-04 | 常州创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10131476.4A patent/CN1112445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9674A (zh) * | 2007-08-13 | 2009-02-18 | 黄穗阳 | 安全高能折壳锂离子电池及其生产工艺 |
CN103682410A (zh) * | 2013-12-23 | 2014-03-26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挠式电池组 |
US20150179989A1 (en) * | 2013-12-23 | 2015-06-25 |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 Flexible battery pack |
CN205336212U (zh) * | 2016-01-13 | 2016-06-22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
CN106653908A (zh) * | 2017-03-03 | 2017-05-10 | 安徽鼎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薄膜折叠炫彩太阳能充电器及其制作工艺 |
CN108736034A (zh) * | 2017-04-19 | 2018-11-02 |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 柔性微电池 |
CN109560321A (zh) * | 2018-12-26 | 2019-04-02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池的电芯、锂电池及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
CN210015921U (zh) * | 2019-08-20 | 2020-02-04 | 常州创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4206A1 (zh) * | 2019-11-25 | 2021-06-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柔性电芯及终端 |
CN112768783A (zh) * | 2021-01-07 | 2021-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N113258175A (zh) * | 2021-04-28 | 2021-08-13 | 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 |
CN113258175B (zh) * | 2021-04-28 | 2023-06-16 | 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 |
CN113437348A (zh) * | 2021-07-01 | 2021-09-24 | 上海大学 | 一种双向可弯曲柔性电池及制造方法 |
WO2023093911A1 (zh) * | 2021-11-29 | 2023-06-01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44526A (zh) | 柔性电池及电子设备 | |
JP6169789B2 (ja) | 曲がった形状の電極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 |
WO2015100762A1 (zh) | 一种柔性穿戴式锂电池 | |
CN112133876B (zh) | 电池及终端设备 | |
CN111063937B (zh) | 柔性电芯及终端 | |
TW200308113A (en) | Method for treating electrode tabs of crude cel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crude cell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 |
CN107851852B (zh) | 蓄电装置 | |
JP2021501457A (ja) | バスバー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CN108352464A (zh) | 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 |
KR20160018389A (ko) | 이차 전지, 전자 기기, 및 차량 | |
JP2010129412A (ja) | 電気化学装置 | |
CN213958993U (zh) | 一种带通孔的极片及电池 | |
CN105814708A (zh) | 分段的能量储存组件 | |
CN113097572A (zh) | 电化学装置及其用电设备 | |
CN210015921U (zh) |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 | |
CN209963125U (zh) | 一种柔性电池组 | |
CN110383571B (zh) | 线缆型电池 | |
CN109244287B (zh) | 具有单一密封件的电池单元插片 | |
CN217281003U (zh) | 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 |
CN112310565B (zh) | 一种电池和显示面板 | |
CN214672766U (zh) |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 | |
CN213752825U (zh) | 应急电池组的能够弯折加热膜结构 | |
US20190393472A1 (en) | Battery pack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attery pack | |
CN211088382U (zh) | 一种集成式极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 |
CN114361671B (zh) | 无极耳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