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4148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44148B CN111244148B CN202010200567.9A CN202010200567A CN111244148B CN 111244148 B CN111244148 B CN 111244148B CN 202010200567 A CN202010200567 A CN 202010200567A CN 111244148 B CN111244148 B CN 1112441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supply signal
- cathode
- display area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lithium 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Li+].[F-]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3437 in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ind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n+3].[In+3]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benzocyclobut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2=C1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19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至少一个弯折显示区,显示区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位于平面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单元和位于弯折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阴极层和电源信号线;阴极层包括至少一个阴极块;电源信号线包括为阴极层提供阴极电源信号的阴极电源信号线、为第一像素单元提供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和为第二像素单元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通过本发明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也在由通常的矩形平面显示面板发展为更多形状和结构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向为曲面显示面板发展,或者在某种状态下处于弯曲状态,或者某一区域处于弯曲状态等,无论哪种情况,由于处于不同弯折角显示区域中像素的亮度衰减不同,进而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改变不同弯折角显示区域中阳极电压与阴极电压之间的压差,解决不同弯折角度的亮度衰减差异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至少一个弯折显示区,弯折显示区位于平面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之间,弯折显示区向背离平面显示区的出光面的方向弯曲;
显示区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位于平面显示区,第二像素单元位于弯折显示区;
还包括阴极层和电源信号线;
阴极层包括至少一个阴极块;
电源信号线包括为阴极层提供阴极电源信号的阴极电源信号线、为第一像素单元提供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和为第二像素单元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
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平面显示区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的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弯折显示区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由于弯折显示区中的亮度衰减程度大于平面显示区的亮度衰减程度,所以平面显示区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的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弯折显示区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后,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色亮度均匀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N-N’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M-M’向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K-K’向的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相关技术中,图1是现有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包括显示区01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02,显示区01包括平面显示区03和弯折显示区04,弯折显示区04位于平面显示区03和非显示区02之间,弯折显示区04向背离平面显示区03的出光面的方向弯曲;显示区01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05;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阴极层(图中未示出),阳极电源信号线和阴极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出),在显示面板100显示时,通过阳极电源信号线06将相同的阳极电源信号传送至像素单元中,通过阴极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出)将阴极电源信号传输至阴极层。
显示面板100中的平面显示区03和弯折显示区04均是通过相同的阳极电源信号和相同的阴极电源信号控制,但是由于平面显示区03和弯折显示区04的亮度衰减程度却不同,在同一视角下,观察到的弯折显示区04的亮度衰减程度相较于平面显示区03的亮度衰减程度更为严重,会导致在相同的阳极电源信号和相同阴极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弯折显示区04相对于平面显示区03会暗一些,导致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均一性差。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的问题,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发明人对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关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下文将详细描述。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N-N’向的剖面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包括平面显示区1和至少一个弯折显示区2,弯折显示2区位于平面显示区1和非显示区BB之间,弯折显示区2向背离平面显示区1的出光面的方向弯曲;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3,像素单元3包括第一像素单元31和第二像素单元32,第一像素单元31位于平面显示区1,第二像素单元32位于弯折显示区2;还包括阴极层4和电源信号线5;阴极层4包括至少一个阴极块41;电源信号线5包括为阴极层4提供阴极电源信号的阴极电源信号线44、为第一像素单元31提供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为第二像素单元32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
由于部分显示面板就可以充分体现本方案,故为了清晰表示出弯折显示区2和平面显示区1之间的结构关系,图2仅示意出显示面板2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3显示面板200包括依次堆叠的像素电路层6、阳极层7、像素定义层8、发光层9以及阴极层4,其中,阳极层7可以由各种导电材料形成,可以根据他的用途形成透明阳极层或者反射阳极层,当阳极层7形成为透明阳极层时,阳极层7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In2O3)等,当阳极层7形成为反射阳极层时,阳极层7可以由Ag、镁(Mg)、Al、Pt、Pd、Au、Ni、Nd、铱(Ir)、Cr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形成,并且ITO、IZO、ZnO或In2O3等可以形成在该反射阳极层上。像素定义层8限定每个像素单元的发射区域。像素定义层8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酰胺、苯并环丁烯(BCB)、压克力树脂或酚醛树脂等的有机材料形成。发光层9位于阳极层7上,阳极层7其上设置有发光层9的这部分没有被像素定义层8覆盖并暴露出来。发光层9可以通过气相沉积工艺形成,发光层9被图案化为与每个像素单元对应。发光层9可以由低分子量有机材料或高分子量有机材料形成,阴极层4位于发光层9上。与阳极层7相似,阴极层4可以形成为透明阴极层或反射阴极层,阳极层7和阴极层4通过发光层9彼此绝缘,在显示面板200显示时,通过阳极电源信号线51将相同的阳极电源信号传送至像素单元3中,通过阴极电源信号线52将阴极电源信号传输至阴极层4,即在阳极层7和阴极层4之间施加电压,则发光层9发射可见光,从而实现能被使用者识别的图像。当阴极层4形成为透明阴极层时,具有诸如锂(Li)、钙(Ca)、氟化锂/钙(LiF/Ca)、氟化锂/铝(LiF/Al)、铝(Al)、镁(Mg)或它们的组合的功函数小的化合物可以通过蒸发初始沉积在发光层9上,并且诸如ITO、IZO、ZnO或In2O3等的透明阴极层形成材料可以沉积在该化合物上。当阴极层4形成为反射阴极层时,可以通过使Li、Ca、LiF/Ca、LiF/Al、Al、Mg或它们的混合物蒸发来形成阴极层4。
可以理解的是,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的信号一致导致弯折显示区亮度较低,显示面板均一性差,而本发明将显示面板200利用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分别作为平面显示区1和弯折显示区2的阳极电源信号,进而可以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即可以通过增大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相较于平面显示区1较暗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面板的显示效果。
其中,图2仅示意出显示面板200包括一个弯折显示区2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包括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弯折显示区2的情况,弯折显示区2可以设置在平面显示区1的两侧,也可以围绕平面显示区1设置,下文不再赘述。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200中的弯折显示区2包括多个子弯折显示区21,在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子弯折显示区21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也逐渐增大。
显示面板200中的弯折显示区2与平面显示区1的弯折角度不同,导致同一视角的情况下,弯折显示区2的亮度低于平面显示区1的亮度;以及弯折显示区2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弯折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弯折角为子弯折显示区21所在切线与平面显示区1所在平面的夹角,然而当弯折显示区2中的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的逐渐增大,其亮度的衰减程度也增减严重,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的逐渐增大亮度逐渐降低,即具有不同弯折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之间的亮度也不同,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种:结合图2所示,仅通过设置具有不同角度的弯折显示区2和平面显示区1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和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不同,以及设置具有不同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不同,用于补偿显示面板200中各个区域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进而可以设置子弯折显示区21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也逐渐增大,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中的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第二种:结合图10所示,仅通过设置显示面板200中的阴极层4包括多个阴极块41,即与平面显示区1对应的第一阴极块,以及与不同弯折角度的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1对应的第二子阴极块41,设置不同的阴极块接收不同的阴极电源信号,用于补偿显示面板200中各个区域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
第三种:结合图4所示,可以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即设置具有不同角度的弯折显示区2和平面显示区1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和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不同,设置具有不同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不同,又同时设置不同的阴极块接收不同的阴极电源信号,用于补偿显示面板200中各个区域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
图4中仅示意出弯折显示区2包括具有不同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包括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和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其中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位于第二子显示区23和平面显示区1之间,同时第一弯折显示区22的弯折角小于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进而可以控制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图4中仅示意出弯折显示区2包括两个子弯折显示区21,当然弯折显示区2还可以包括三个、五个子弯折显示区21,弯折显示区2包括多个子弯折显示区2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发明对子弯折显示区21的数量不作具体要求,下文不再赘述;当弯折显示区2包括多个子弯折显示区21时,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随着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度呈渐变的,循序渐进补充显示面板200亮度不足,从而可以达到提升显示面板的均一性。继续参考图2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位于平面显示区1,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位于弯折显示区2,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可以不改变阴极层的结构和信号大小,只需限定第一阳机电源信号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大小即可,即可以通过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相较于平面显示区1较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4,可选的,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弯折显示区2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增大。其中,位于不同子弯折显示区21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发送给相对应的不同的子弯折显示区21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不同。
在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的逐渐增大亮度逐渐降低,设置子弯折显示区21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也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改变阴极层的结构和信号大小,只需限定弯折显示区不同弯折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大小即可,即设置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弯折显示区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增大,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中的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保证上述情况的条件下,不改变阴极层的结构和信号大小,示例性的,只需限定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和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大小即可,即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小于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进而可以补偿第二弯折显示区23相较于第一弯折显示区22较暗的问题,进一步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二像素单元32包括多个像素33,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包括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和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沿像素行X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且与沿像素行X方向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和/或,沿像素列Y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行方向X延伸且与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
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弯折区2,当仅包括一个弯折区时,或者沿像素行方向X或者沿像素列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折区2时,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和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的位置为,沿像素行X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且与沿像素行X方向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或者沿像素列Y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行方向X延伸且与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当弯折显示区2沿像素列方向Y设置时,结合图5所示,图5仅示意出沿像素行方向X,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且与沿像素行方向X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当然也存在当弯折显示区2沿像素行方向X设置时,沿像素列Y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行方向X延伸且与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
当显示面板200中即包括沿像素行方向X设置的弯折显示区2还包括沿像素列方向Y设置的弯折显示区2,结合图6所示,图6示意出沿像素行X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且与沿像素行X方向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且沿像素列Y方向,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像素行方向X延伸且与沿像素列方向Y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着弯折与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所处的弯折显示区2距离最近的显示面板200的侧边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由于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沿着相对应的显示面板200的侧边的延长方向设置的,可以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20中电路走线的设计;而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是与相对应的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相交且电连接,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可以将相同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传送给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保证弯折显示区中的亮度一致,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均一性。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位于非显示区BB且与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
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弯折显示区2,弯折显示区2可以包括多个子弯折显示区21,继续参考图7,图7仅示意出显示面板200包括一个弯折显示区2,以及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二像素单元32中包括两列像素33,为了保证弯折显示区2亮度一致,即需要保证两列像素33接收到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相同,由于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与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3电连接,仅需设置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4电连接即可保证两列像素33接收到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相同,呈现相同的亮度;以及将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设置在非显示区BB中,还可以减少占用显示区AA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继续参考图8,图8仅示意出显示面板200中包括四个弯折显示区2,四个弯折显示区2围绕平面显示区1设置,以及弯折显示区2仅包括两个子弯折显示区21,即包括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和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而由于各个弯折显示区中的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的弯折角度相同,以及各个弯折显示区中的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弯折角度相同;即可以设置一根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各个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传输相同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至各个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以及设置一根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各个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传输相同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至各个弯折显示区2中的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由于各个弯折显示区2中相对应的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度相同,即亮度损失程度也相同,可以利用相同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进行补偿,保证显示面板200的均一性;同时设置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中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中的阳极电源信号的电压,进一步保证显示面板200的均一性。
可选的,平面显示区1中可以设置辅助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1,辅助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1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之间相交电连接,由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将第一阳极电源信号发送给第一像素单元31,但是由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串联一整列的像素33,而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自己的电阻会损耗部分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会导致一整列的像素33的亮度会有差异,则可以通过辅助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1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形成电路网络,减小像素33的亮度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200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位于非显示区BB围绕平面显示区1设置,而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本身具有电阻会造成电损失,优选的,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的横截面积和可以相较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的横截面积大一些,可以减小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的电阻,进而可以降低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由于自身电阻而造成的电损失;当然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也可以选择一些电阻率较低的材质,只要可以满足使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的电阻较小的材质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文不在赘述。
继续参考图8,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四个拐角区C,由于显示面板200是曲面显示面板,需要在拐角区C位置处切割,可以使曲面显示面表面平整,进而由于拐角区C位置处需要进行切割,如将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设置在故设置在拐角区C位置处进行连接各个弯折显示区21,当拐角区C位置处需要进行切割时,也会将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切割,进而无法实现各个弯折显示区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相同,甚至无法传送第二阳极电源信号,故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位于非显示区,绕过拐角区C位置,不仅可以减小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占用显示区的位置,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出光率,还可以简化工艺制程。图9是图8中M-M’向的剖面图,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多个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异层绝缘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是位于像素电路层6中的任意一层,进一步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异层绝缘设置,可以简化显示面板200的电路走线设置,以及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之间短路影响显示。图8中仅示意出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位于第二阳极电源线52靠近像素定义层7的一侧,当然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位与第二阳极电源线5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只需保证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位于第二阳极电源线52之间异层设置,可以达到相互之间绝缘就可以。同时为不同弯折显示区2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之间也是异层设置,以及为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不同的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之间也是异层设置,即可以将一个弯折显示区区2对应的各种走线同层设置,不同弯折显示区2对应的走线异层设置,可以有利于简化电路走线设置以及可以进一步防止各个走线之间短路而影响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图8仅示意出显示面板200包括六根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两根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然而本发明对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的数量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文不在赘述;无论多少根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均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异层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是位于像素电路层6中的任意一层,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异层绝缘设置,可以简化显示面板200的电路走线设置,以及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之间短路影响显示。
可选的,显示面板200中的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同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将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之间需要电连接,将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同层设置,进而无需通过过孔等技术将异层的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52电连接,可以简化工艺制程,以及降低工艺误差;同时由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和第二电源信号线2异层设置,进而可以得知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异层设置,结合图9可知,当弯折显示区2位于平面显示区1中的第一阳极信号线51延长线的方向上,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会经过弯折显示区2,设置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1异层,可以防止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55与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5之间短路影响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所示,显示面板200中的阴极块41包括位于平面显示区1第一阴极块42和位于弯折显示区2的第二阴极块43;阴极电源信号线44位于非显示区BB,包括为第一阴极块42提供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441和为第二阴极块43提供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442;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大于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设置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可以不改变第一阳极电源信号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大小,只需限定平面显示区1的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大于弯折显示区2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相较于平面显示区1较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当然也可以对阳极电源信号和阴极电源信号均改变,即设置平面显示区1的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大于弯折显示区2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且平面显示区1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小于弯折显示区2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1所示,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二阴极块43包括多个第二子阴极块431,弯折显示区2包括至少一个子弯折显示区21,第二子阴极块431与子弯折显示区21一一对应;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子弯折显示区21为第二子阴极431提供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弯折显示区2可以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弯折角度的子弯折显示区21,弯折角为子弯折显示区21与平面显示区的夹角,然而当弯折显示区2中的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的逐渐增大,其亮度的衰减程度也增减严重,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的逐渐增大亮度逐渐降低,在设置子弯折显示区21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也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改变第一阳极电源信号和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大小,只需要限定子弯折显示区21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子弯折显示区21为第二子阴极431提供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减小即可,即设置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弯折显示区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减小,进而可以补偿弯折显示区2中的子弯折显示区21随着弯折角度越大亮度越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色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当然也可以对阳极电源信号和阴极电源信号均做出改变,即设置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弯折显示区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减小,且第二阳极电源信号逐渐增大,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显示面板200中还包括衬底基板11,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多个弯折显示区2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子阴极块431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小不等。
结合图12所示,显示面板200中,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多个弯折显示区2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子阴极块431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当人眼观察平面显示区1和弯折显示区2时,弯折显示区2远离平面显示区1的一侧观察到的面积逐渐减小,进而远离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子弯折显示区21的亮度变化程度逐渐减小,所以可以将人眼观察到面积较小的子弯折显示区,实际弯折显示区面积较大的位置处,即在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子弯折显示区21的面积可以逐渐增大,既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还可以简化工艺制程。图12仅示意出第二阴极块43包括两个子第二阴极块431,其中,靠近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子第二阴极块为431第一子阴极块432,远离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子第二阴极块为431第二子阴极块433,第一子阴极块432在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子阴极块433在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由于第二子阴极块433所在区域人眼观察到相交于第一子阴极块432所在区域的面积小一些,故可以利用相同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控制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亮度,可以实现补偿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亮度小于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的亮度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结合图13所示,显示面板200中,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多个弯折显示区2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子阴极块431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靠近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弯折显示区1中相邻的像素单元3对应位置处的弯折显示区1之间的弯折角度差较小,亮度衰减程度比较平缓,进而可以利用一块面积较大的阴极块覆盖全部衰减程度较为平缓的像素单元上,可以利用相同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控制其亮度,既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还可以简化工艺制程;同时相相邻的像素单元3对应位置处的弯折显示区1之间的弯折角度差较大,可以利用一块面积较小的阴极块单独覆盖一个像素单元,利用单独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进行控制其亮度,可以更加精准的对其的亮度进行控制,保证显示面板200的亮度均一性。图13仅示意出第二阴极块43包括两个子第二阴极块431,其中,靠近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子第二阴极块为431第三子阴极块434,远离平面显示区1一侧的子第二阴极块为431第四子阴极块435,第三子阴极块434在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四子阴极块435在在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由于第三子阴极块434靠近平面显示区1亮度衰减程度比较平缓,故可以利用相同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控制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亮度,可以实现补偿第二子弯折显示区23的亮度小于第一子弯折显示区22的亮度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图14是图11中K-K’向的剖面图,结合图14所示,显示面板200中的所述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441、多个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442异层绝缘设置,即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441和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442异层绝缘设置,为不同弯折显示区2提供不同阴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442之间异层绝缘设置,可以防止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441、多个所述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442之间短路影响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以及可以简化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15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图15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平面显示区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的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弯折显示区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由于弯折显示区中的亮度衰减程度大于平面显示区的亮度衰减程度,所以平面显示区中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的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弯折显示区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后,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色亮度均匀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至少一个弯折显示区,所述弯折显示区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之间,所述弯折显示区向背离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出光面的方向弯曲;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
还包括阴极层和电源信号线;
所述阴极层包括至少一个阴极块;
所述电源信号线包括为所述阴极层提供阴极电源信号的阴极电源信号线、为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提供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和为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提供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
所述第一阳极电源信号与所述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所述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的绝对值;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包括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和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
沿像素行方向,所述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沿像素列方向延伸且与沿像素行方向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和/或,沿像素列方向,所述主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沿像素行方向延伸且与沿像素列方向延伸的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弯折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子弯折显示区,所述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所述子弯折显示区的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与所述阴极电源信号的电源差值也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所述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小于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所述弯折显示区的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电源信号线、多个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所述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与所述辅助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阳极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阳极电源信号线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块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第一阴极块和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二阴极块;
所述阴极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为所述第一阴极块提供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和为所述第二阴极块提供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
所述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大于所述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阴极块包括多个第二子阴极块,所述弯折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子弯折显示区,所述第二子阴极块与所述子弯折显示区一一对应;
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子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角逐渐增大,所述子弯折显示区为所述第二子阴极提供的所述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的电位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基板,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弯折显示区相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子阴极块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小不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电源信号线、多个所述第二阴极电源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含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0567.9A CN111244148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0567.9A CN111244148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4148A CN111244148A (zh) | 2020-06-05 |
CN111244148B true CN111244148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70866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0567.9A Active CN111244148B (zh) | 2020-03-20 | 2020-03-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441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4306B (zh) * | 2020-04-07 | 2022-01-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
JP7549661B2 (ja) | 2020-06-18 | 2024-09-11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 |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
CN111696461B (zh) * | 2020-06-30 | 2022-05-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530292B (zh) * | 2020-12-21 | 2022-06-2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9016A (zh) * | 2017-10-30 | 2018-03-2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863359A (zh) * | 2017-11-30 | 2018-03-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2312B (zh) * | 2014-12-31 | 2019-02-1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8258148B (zh) * | 2018-01-18 | 2020-03-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9244269B (zh) * | 2018-09-19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904204B (zh) * | 2019-03-15 | 2021-07-2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950297B (zh) * | 2019-04-12 | 2021-03-30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
-
2020
- 2020-03-20 CN CN202010200567.9A patent/CN1112441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9016A (zh) * | 2017-10-30 | 2018-03-2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863359A (zh) * | 2017-11-30 | 2018-03-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4148A (zh) | 2020-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4414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700147B2 (en) | Array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
US12230641B2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925079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6024836B (zh) |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 |
EP1168448B1 (en) | Full color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 |
CN104598074B (zh) |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 |
US8319419B2 (en) | Organic EL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86684C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29605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1809644B (zh) | 拼接式无源矩阵电致发光显示器 | |
JP5541984B2 (ja) | 有機el表示装置 | |
CN105159485B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9445646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001859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3631557U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JP2011228249A (ja) | 透過型カラー有機el表示装置 | |
CN108183121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6096144A (zh)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211789021U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3517327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09256491A (zh)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013737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768411A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208432B (zh) | 透射式彩色有机el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