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088A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25088A CN111225088A CN202010032997.4A CN202010032997A CN111225088A CN 111225088 A CN111225088 A CN 111225088A CN 202010032997 A CN202010032997 A CN 202010032997A CN 111225088 A CN111225088 A CN 1112250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ing
- screen assembly
- display module
- folding screen
- suppor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858 resili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88 polyurethane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屏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可沿折叠线折叠;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所述显示模组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支撑件包括折叠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折叠部设置于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折叠部对应所述折叠线设置;其中,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模组,并在所述显示模组折叠时同步折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组件,通过设置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以对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避免显示模组受力不均产生压印,影响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折叠部,以在显示模组折叠时支撑件同步折叠,以提升折叠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折叠屏手机逐渐成为拓展市场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满足手机折叠屏的前提下,相关折叠屏组件均为柔性可折叠材料,使得折叠屏组件整体强度较差,不利于用户使用。
基于此,相关技术中采用局部支撑的方式以对折叠屏组件进行支撑,以提升折叠屏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然而,局部支撑会导致折叠屏组件在长时间受力不均的使用过程中,折叠屏组件的显示屏界面会出现不用程度的压印现象,影响手机正常显示,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屏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可沿折叠线折叠;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所述显示模组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支撑件包括折叠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折叠部设置于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折叠部对应所述折叠线设置;其中,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模组,并在所述显示模组折叠时同步折叠。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折叠屏组件;所述壳体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壳体与所述折叠屏组件的支撑件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对应所述折叠屏组件的折叠部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组件,通过设置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以对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避免显示模组受力不均产生压印,影响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折叠部,以在显示模组折叠时支撑件同步折叠,以提升折叠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显示模组与壳体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可以对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避免显示模组受力不均产生压印。同时,支撑件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组件的支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是针对具有折叠屏组件的显示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0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01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该电子设备01大致上可以包括以下结构:折叠屏组件10以及壳体20;该折叠屏组件10大致上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00以及支撑件200。
折叠屏手机已经逐渐成为未来整机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带来的优势在于,兼具娱乐和办公,且便于携带,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便携和功能多样统一的需求。然而,在满足手机折叠屏的前提下,相关折叠屏组件均为柔性可折叠材料,使得折叠屏组件整体强度较差,不利于用户使用。
基于此,相关技术中采用局部支撑的方式以对折叠屏组件进行支撑,以提升折叠屏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然而,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局部支撑会导致折叠屏组件在长时间受力不均的使用过程中,折叠屏组件的显示屏界面会出现不用程度的压印现象,影响手机正常显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思路是,采用全面支撑的方式,以提升折叠屏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对全面支撑结构进行深度研究改进,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屏组件10在避免产生压印现象的同时,可以兼具折叠屏组件的折叠性能不受影响。
具体而言,支撑件200设置于显示模组100与壳体20之间,以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支撑。其中,显示模组100通过支撑件200与壳体2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显示模组100与支撑件200固定连接,支撑件200与壳体20固定连接,显然的,折叠屏组件10与壳体20具有可折叠性,即,显示模组100、支撑件200以及壳体20具有可折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01为可折叠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01的壳体20可以折叠,并且在壳体20折叠时,折叠屏组件10可以同步折叠。换言之,在壳体20折叠时,显示模组100和支撑件200可以同步折叠。具体地,壳体20设置有折叠机构,以便于壳体20折叠。该折叠机构可以是铰链机构、转轴机构、弹性机构等,关于这部分详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0为可伸缩性结构或者柔性结构,以使得该壳体20可随着折叠屏组件10折叠。支撑件200连接显示模组100和壳体20,以使得折叠屏组件10在折叠时可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屏组件10,该折叠屏组件10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折叠屏组件的电子设备。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折叠屏组件10大致上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00以及支撑件200。
具体而言,显示模组100可沿折叠线折叠,需要说明的是,折叠线并非折叠屏组件10上的实体部件,该折叠线是折叠屏组件10在折叠时的虚体线条,如图3所示的折叠线L。支撑件200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100靠近支撑件200的一侧,即支撑件200与显示模组100整面贴合且贴合面平整,使得显示模组100可以受到均匀的支撑力,避免使用时显示模组100受力不均产生显示压印,影响显示效果;同时,折叠屏组件10在折叠时,支撑件200与显示模组100同步折叠呈现弯曲状态,避免显示模组100在触摸操作时出现下榻问题。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当采用局部支撑的方式以对折叠屏组件进行支撑时,首先需要设置一个支架以对显示模组进行整体支撑,然后在显示模组的折叠位置间隔设置局部支撑结构以对显示模组进行局部支撑。同时,在支架与显示模组之间、支架与局部支撑结构之间均需要涂覆胶体粘结。显然的,上述结构方式势必会增加整机厚度。例如,如图5所示,图5为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组件的支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支架520的厚度为0.05mm,胶体(501、502)的厚度为0.05mm,局部支撑结构530的厚度为0.2mm,局部支撑结构530间隔折叠位置503设置。可以理解的,采用该局部支撑的方式其支撑结构需要增加的厚度大致为0.35mm。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00可以采用刚性垫片以提升整个折叠屏组件10的结构强度。例如,支撑件200可以采用钢片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200也可以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等。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支撑件200在折叠时不易变形,同时在折叠展平状态时能起到拉伸其他变形材料的作用,支撑件20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200的厚度大约为0.1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整机大小、厚度需求以及折叠需求可以选择其他厚度的支撑件200,例如支撑件200的厚度可以为0.08mm、0.10mm、0.12mm、0.16mm、0.25mm、0.28mm等厚度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当支撑件200的厚度在0.08-0.28mm范围内时,支撑件200可以对显示模组100提供较好的支撑力且能较好的提升折叠屏组件的10的结构强度。另外,当支撑件200为厚度较薄的片状结构时,可以进一步降低应用该折叠屏组件10的电子设备01的整体结构厚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支撑件200包括折叠部210和支撑部220,折叠部210设置于间隔设置的支撑部220之间。例如,支撑部220设置有2个,且间隔设置,折叠部210设置于两个支撑部220之间。
具体地,折叠部220对应折叠线L设置,以在显示模组100折叠时,折叠部220的折叠位置对应于折叠线L。换言之,支撑件200用于支撑显示模组100,并在显示模组100折叠时同步折叠。如前述实施例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200采用钢片制成,其厚度大约为0.15mm。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的壳体20上设置的折叠机构对应折叠部220设置,以在折叠屏组件10折叠时进行同步折叠。
基于上述厚度的钢片制成的支撑件200,为了使其具备良好的折叠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折叠部210上开设通孔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00的开孔结构示意图,该支撑件200的折叠部21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具体地,通孔211沿折叠线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同时,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呈列排列。具体而言,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上可以呈一列设置,也可以呈多列排列。在这里,多列至少是两列,例如两列、三列等。当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呈多列排列时,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交错分布设置。通孔211在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交错分布可以避免因开孔而影响支撑件200的结构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211可呈队列分布,以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力。
进一步地,折叠部210对应于折叠线L设置,如图5所示,图5中的X方向即大致上与折叠线L的延伸方向平行,Y方向即大致上平行于折叠线L的垂直方向。换言之,通孔211沿X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Y方向呈多列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通孔211沿折叠线L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孔间距为50-1000μm,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的方向上排列的列间距为50-1000μm。即,通孔211沿X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孔间距为50-1000μm,通孔211沿Y方向呈多列排列的列间距为50-1000μm。可以理解的,通孔211的孔间距过小不利于折叠,通孔211的孔间接过大会影响支撑件200的整体结构强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维持较好的折叠效果且保证支撑件20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通孔211沿X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孔间距为150μm,通孔211沿Y方向呈多列排列的列间距为150μm。
进一步地,通孔211沿折叠线L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L1,通孔211沿垂直于折叠线L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L2,其中,第一长度L1大体上不小于第二长度L2。具体而言,第一长度L1大致为5-35mm,第二长度L2大致为50-1000μm。即,通孔211沿X方向上的长度为5-35mm,通孔211沿Y方向上的宽度为50-1000μm。可以理解的,通孔211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支撑件200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后续实施例中填充弹性材料的稳定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持支撑件20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及后续实施例中填充弹性材料的稳定性,第一长度L1大致为20mm,第二长度L2大致为150μ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支撑件200的厚度大约为0.15mm时,经过多次折叠仿真试验验证,通孔211沿X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孔间距为150μm,通孔211沿Y方向呈多列排列的列间距为150μm,同时,第一长度L1为20mm,第二长度L2为150μm时,支撑件200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且折叠屏组件10的折叠效果较好。
可以理解的,通孔211的横截面大致上呈矩形,即具有一较长边和较短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211的较长边大致上平行于X方向,通孔211的较短边大致上平行于Y方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21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通孔21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类矩形、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一般地,通孔211沿XY平面的横截面大致上具有一相对较长边和相对较短边,且相对较长边大致上平行于X方向,相对较短边大致上平行于Y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00的通孔211位置处呈镂空状态,不利于显示模组100的均匀受力。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211内填充有弹性材料,以使得显示模组100可以均匀受力。具体而言,通孔211内填充的弹性材料可以是硅胶、橡胶或者其他柔性胶体类材料,可以较为完整的填充通孔211,且表面易于加工以使得通孔211表面与折叠部210表面齐平。换言之,弹性材料在通孔211的端部位置与支撑件200的表面齐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211内也可以填充类似于泡棉、泡沫等具有轻微弹性的材料。
进一步地,支撑件200的折叠部210和支撑部220可以是一体成型,然后通过蚀刻或者钻孔等工艺加工出通孔211,其具体结构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此处不再详述。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00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200的折叠部210和支撑部220可以是单独成型后拼接固定在一起的。支撑件200的材料结构以及厚度大致上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00相同,此处不再详述。折叠部21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折叠部210靠近支撑部220的两端部分别与支撑部220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折叠部210可以采用类似于硅胶、橡胶或者其他柔性胶体类材料制成,该折叠部210的厚度大致上与支撑部200的厚度一致。折叠部210靠近支撑部220的两端部可以通过胶体分别与支撑部22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双面胶、OCA光学胶(Optically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中的一种粘接固定折叠部210与支撑部22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折叠部210与支撑部220,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固定连接方式并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1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折叠屏组件10还包括缓冲件300。缓冲件300设置于显示模组100与支撑件200之间,缓冲件300可以有效吸收来自整机内部或者外部压力的冲击性,避免显示模组100产生压印现象,进而影响整机的正常显示。
具体而言,缓冲件300设置于支撑件200和显示模组100之间,缓冲件300全面贴合于支撑件200靠近显示模组100的一侧,即缓冲件300与支撑件200以及显示模组100的整面贴合且贴合面平整,以使得显示模组100受到来自整机内部或者外部压力的冲击时,缓冲件300可以对该冲击进行有效吸收,避免显示模组100受到压力冲击而产生显示压印,影响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缓冲件300可以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冲件300采用高模量胶材制成,例如聚氨酯密封胶等胶体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300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例如泡棉、泡沫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组件1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折叠屏组件10的显示模组100大致上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膜110、显示面板120、偏光片130以及封装层140,其中,基底膜110靠近支撑件200设置。可以理解的,显示面板120可以为OLED柔性显示屏。
具体而言,显示面板120形成于基底膜110远离支撑件200的一侧,偏光片130贴附于显示面板120远离基底膜110的一侧,封装层140贴附于偏光片130远离显示面板120的一侧。
进一步地,基底膜110采用透明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基底膜110可以采用透明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膜)制成,PI膜的厚度大致上可以在8~80μm之间,例如15μm。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底膜110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柔性材料制成,例如透明PET等透明树脂材料等。
封装层140采用透明柔性材料制成,以在提供较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提供柔和的触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封装层140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等透明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封装层140可以通过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贴附于偏光片130远离显示面板120的一侧,关于光学胶的种类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双面胶、点胶等粘接方式粘接封装层140与偏光片1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组件,通过设置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以对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避免显示模组受力不均产生压印,影响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折叠部,以在显示模组折叠时支撑件同步折叠,以提升折叠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折叠屏组件,该壳体设置有折叠机构,且壳体与折叠屏组件的支撑件连接,折叠机构对应折叠屏组件的折叠部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壳体以及折叠屏组件的详细结构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10和图1,图10为图1中沿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20设置有折叠机构201,该折叠机构201对应折叠屏组件10的折叠部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01在折叠时,壳体20与折叠屏组件10通过折叠机构201与折叠部实现同步折叠,以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理解的,折叠机构201可以是铰链机构、转轴机构、弹性机构等,关于这部分详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机构201可以采用铰链机构或者转轴机构,以在折叠时提供较好的折叠手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壳体2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进一步提升折叠时的使用体验。壳体20可以采用柔性材料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单独成型后与遮挡机构201拼接成型,关于壳体20的详细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显示模组与壳体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显示模组可以对显示模组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避免显示模组受力不均产生压印。同时,支撑件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支撑件为厚度较薄的片状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整体结构厚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可沿折叠线折叠;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全面贴合于所述显示模组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支撑件包括折叠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折叠部设置于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折叠部对应所述折叠线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模组,并在所述显示模组折叠时同步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折叠线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且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折叠线的方向呈列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折叠线的方向呈多列排列,且沿垂直于所述折叠线的方向交错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折叠线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折叠线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5-35mm,所述第二长度为50-10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折叠线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孔间距为50-1000μm,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折叠线的方向上排列的列间距为50-10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在所述通孔的端部位置与所述支撑件的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折叠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缓冲件全面贴合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采用泡棉、泡沫以及胶体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膜、显示面板、偏光片以及封装层,其中,所述基底膜靠近所述支撑件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厚度为0.08-0.28mm。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屏组件;所述壳体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壳体与所述折叠屏组件的支撑件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对应所述折叠屏组件的折叠部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32997.4A CN111225088A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32997.4A CN111225088A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25088A true CN111225088A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2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32997.4A Pending CN111225088A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25088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0926A (zh) * | 2020-09-25 | 2020-12-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组件及柔性显示模组 |
CN112767843A (zh) * | 2021-02-07 | 2021-05-0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2951849A (zh) * | 2021-02-10 | 2021-06-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14702A (zh) * | 2021-02-19 | 2021-06-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554948A (zh) * | 2021-07-19 | 2021-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13611214A (zh) * | 2021-08-04 | 2021-11-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和贴合方法 |
WO2022001907A1 (zh) * | 2020-06-29 | 2022-0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内折屏电子设备 |
CN114464088A (zh) * | 2022-01-07 | 2022-05-10 |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条型sus点胶注塑成品及其加工方法 |
CN114938403A (zh) * | 2020-06-08 | 2022-08-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动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
CN114953418A (zh) * | 2022-04-29 | 2022-08-30 | 东莞领益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卷轴的成型工艺、卷轴屏的成型工艺及手机 |
CN115171528A (zh) * | 2022-06-22 | 2022-10-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件、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WO2023035405A1 (zh) * | 2021-09-07 | 2023-03-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6010A (zh) * | 2015-08-31 | 2017-03-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支撑框架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CN207008995U (zh) * | 2017-08-17 | 2018-02-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886846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208141720U (zh) * | 2018-05-28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208607859U (zh) * | 2018-07-26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062077A (zh) * | 2019-02-01 | 2019-07-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 |
-
2020
- 2020-01-13 CN CN202010032997.4A patent/CN1112250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6010A (zh) * | 2015-08-31 | 2017-03-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支撑框架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CN107886846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207008995U (zh) * | 2017-08-17 | 2018-02-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8141720U (zh) * | 2018-05-28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208607859U (zh) * | 2018-07-26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062077A (zh) * | 2019-02-01 | 2019-07-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38403A (zh) * | 2020-06-08 | 2022-08-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动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
WO2022001907A1 (zh) * | 2020-06-29 | 2022-0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内折屏电子设备 |
CN112150926A (zh) * | 2020-09-25 | 2020-12-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组件及柔性显示模组 |
CN112767843A (zh) * | 2021-02-07 | 2021-05-0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2951849A (zh) * | 2021-02-10 | 2021-06-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US12021085B2 (en) | 2021-02-10 | 2024-06-25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13014702A (zh) * | 2021-02-19 | 2021-06-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014702B (zh) * | 2021-02-19 | 2024-0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554948A (zh) * | 2021-07-19 | 2021-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13611214A (zh) * | 2021-08-04 | 2021-11-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和贴合方法 |
WO2023035405A1 (zh) * | 2021-09-07 | 2023-03-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12058280B2 (en) | 2021-09-07 | 2024-08-0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14464088A (zh) * | 2022-01-07 | 2022-05-10 |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条型sus点胶注塑成品及其加工方法 |
CN114953418A (zh) * | 2022-04-29 | 2022-08-30 | 东莞领益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卷轴的成型工艺、卷轴屏的成型工艺及手机 |
CN114953418B (zh) * | 2022-04-29 | 2023-12-08 | 东莞领益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卷轴的成型工艺、卷轴屏的成型工艺及手机 |
CN115171528A (zh) * | 2022-06-22 | 2022-10-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件、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25088A (zh)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1510527B (zh)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US10539978B2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of | |
CN111131570B (zh) | 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显示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3014702B (zh)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3379777B (zh) | 具有用于显示装置的防裂结构的便携式终端 | |
CN111627330B (zh)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显示屏组件 | |
JP2009525506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ウインドウカバー組立品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電子デバイスの使用方法 | |
CN112351125A (zh) | 电子设备、显示单元、显示屏组件及其贴合方法 | |
CN112447099B (zh) |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1424799A (zh) | 具有可替换外盖的显示模块及用于此显示模块的可挠性膜 | |
CN113315855B (zh) | 折叠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5376413A (zh) |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8965526A (zh)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980638A (zh) | 支撑板、壳体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321356U (zh) | 电子设备、显示单元以及显示屏组件 | |
CN115150490B (zh) | 支撑片及电子设备 | |
WO2023124810A1 (zh) |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114973951B (zh) |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1238461A1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157741A (zh) |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2165542A (zh) | 出音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 |
CN217544068U (zh) |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屏模组 | |
CN210694020U (zh) | 电子设备以及支撑件 | |
CN113966106A (zh) |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组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