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223730B -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 Google Patents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3730B
CN111223730B CN201911007409.5A CN201911007409A CN111223730B CN 111223730 B CN111223730 B CN 111223730B CN 201911007409 A CN201911007409 A CN 201911007409A CN 111223730 B CN111223730 B CN 111223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ver
arrangement direction
locking
fu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74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3730A (zh
Inventor
山口真
冈田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23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3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3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3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fuse
    • H01R13/68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fuse the fuse being remov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12Two or more separate fusible members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45Mounting means or insulating parts of the base, e.g. covers,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77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with provisions for direct mounting on a battery 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01H2085/0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a binding post of a storag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1Mounting on appli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4General constructions or structure of low voltage fuses, i.e. below 1000 V, or of fuses where the applicable voltage is not specifi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5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ntacts on the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3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板状盖。所述盖具有锁定部,以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锁定部接合的被锁定部,以限制所述盖在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方向上的运动。所述安装结构构造成在将所述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在接合位置处接合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同时所述盖和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接合位置的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开的方向被彼此按压,并且构造成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接合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在所述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空间。

Description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8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22004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例如,在车载电池和各种设备之间)的可熔断连接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直接安装到车载电池的可熔断连接单元(也称为熔断器单元)。这种可熔断连接单元通常设置有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壳体和作为电路体容纳在该壳体中的汇流条(具体地,包括具有可熔断部的熔断器元件、端子等的导电构件)。一旦超过熔断器元件的额定电流的电流流入熔断器元件,就可以熔断每个熔断器元件的可熔断部。
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熔断连接单元(以下称为“现有技术单元”)在外壳包装中具有开口部。开口部位于对应于熔断部处。现有技术单元还具有安装到壳体以覆盖开口部的盖。在现有技术单元中,设置在壳体中的接合突起与设置在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接合孔部接合,从而能够将盖固定到壳体。
关于上述带端子的电线的详细情况,请参照JP2014-035995A。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单元中,壳体的突起与盖的孔部接合,使得盖能够固定到壳体。另一方面,通常在盖的每个孔部与壳体的每个突起之间设计有微小的间隙(所谓的空隙)。因此,当将现有技术单元实际安装在车辆等上时,由于车辆等的振动,盖和壳体之间可能发生与孔部和突起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的相对运动(所谓的松动)。这种相对运动可能会引起异常噪音等。因此,期望尽可能地抑制这种相对运动。更不用说,同样在除了可熔断连接单元之外的结构中,期望抑制盖和壳体之间的无意的相对运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盖和壳体之间的适当安装的安装结构,以及一种能够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可熔断连接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以下项[1]至[3]: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板状盖,
所述盖具有锁定部,以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锁定部接合的被锁定部,以限制所述盖在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安装结构构造成在将所述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在接合位置处接合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同时所述盖和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接合位置的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开的方向被彼此按压,并且构造成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接合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在所述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空间。
[2]根据[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在所述按压位置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盖突出的形状;
由于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盖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的接合,当所述盖安装到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盖和所述壳体在所述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离的方向被彼此按压。
[3]一种可熔断连接单元,包括:熔断元件,包括沿预定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可熔断部;壳体,容纳所述熔断元件;以及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板状盖,
所述壳体具有:窗口部,沿与所述排列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穿透所述壳体;和被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窗口部的沿所述排列方向的相对端处,所述壳体保持所述熔断元件以使所述可熔断部位于所述窗口部内。
所述盖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并具有在所述盖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相对端处设置的锁定部,以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
所述可熔断连接单元构造成通过使用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安装结构,由于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的接合而将所述盖安装到所述壳体以覆盖所述窗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关于项[1],当盖的锁定部与壳体的被锁定部接合时,盖被安装到壳体。在这种情况下,在远离锁定部和被锁定部之间的接合位置的按压位置中,盖和壳体沿彼此离开的方向(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也称为“分离方向”)被按压。另外,在按压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在盖和壳体之间形成空间。由于该按压位置的这种按压,锁定部想要在锁定部与被锁定部之间的接合位置中沿分离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锁定部在分离方向上的运动由被锁定部限制。结果,当将盖安装到壳体上时,可以保持锁定部被压向被锁定部的状态。因此,抑制了盖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即,松动)。因此,根据项[1]的安装结构,与在上述现有技术单元中使用的安装结构相比,可以保持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更加适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关于项[2],当将盖安装到壳体上时,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接触部在分离方向上按压盖。因此,可以得到项[1]中的安装结构,而不会使盖和壳体的结构过度复杂。因此,例如可以降低盖和壳体的制造成本,而不要求制造盖和壳体的模具的过高的精度或调节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关于项[3],与现有技术单元相比,通过使用项[1]或项[2]的安装结构,抑制了盖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即,松动)。因此,与使用现有技术单元的安装结构的情况相比,项[3]的可熔断连接单元可在盖和壳体之间保持适当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盖和壳体之间的适当安装的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可熔断连接单元。
上面已经简要地描述了本发明。当参照附图通读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的描述时,本发明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熔断连接单元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图1所示的可熔断连接单元的构造图,图2A是从正面观察该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从背面观察该单元的立体图;
图3A是与图2A对应的其中前盖已被移除的状态的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壳体的端部的放大图,图3C是图3B所示的壳体的端部的主视图;
图4A是与图2B对应的其中后盖已被移除的状态的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壳体的端部的放大图,图4C是图4B所示的壳体的端部的主视图;
图5A至图5C是图2B所示的后盖的构造图,图5A是后盖的立体图,图5B是后盖的三面图,图5C是后盖的端部的放大图;
图6A是对应图2A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的视图,示出了后盖已经安装的壳体,和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壳体的端部的放大图;和
图7是对应于图6A的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的可熔断连接单元。
如图1所示,可熔断连接单元1通过电池端子71安装到电池100。电池100安装在汽车等上。可熔断连接单元1具有水平块部2和竖直块部3。水平块部2设置在电池100的上表面侧,并且竖直块部3从水平块部2的边缘悬垂以沿着电池100的侧面侧设置。在竖直块部3的下端部,用于连接安装于连接到负载的电线(未图示)的端子的连接器(未图示)的连接器部4横向排列成一行(从正面看沿左右方向的一行)。左右方向也称为“排列方向”。此外,与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每个连接器部4的前/后方向)也称为“相交方向”。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未示出)连接到竖直块部3,从而可以将容纳在竖直块部3内部的多个端子部(未示出)与容纳在连接器中的端子(未示出)电连接。然而,用于两者之间的电连接的方法不限于这种方法。例如,安装至电线的端子的端子(未示出)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等紧固至竖直块部3中容纳的端子部,从而可以将两者电连接。
如图2A和图2B所示,可熔断连接单元1包括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壳体10和汇流条50,汇流条50主要部分以端子部51至53和多个负载侧端子部(收纳于竖直块部3的内部的端子部)露出于外部的状态埋入壳体10内。端子部51将通过电池端子71连接到电池100。端子部52将连接到交流发电机。端子部53将连接至车辆的辅机等。顺便提及,如图1所示,电池端子71通过螺栓61(见图1)连接至端子部51,连接至交流发电机的端子(未示出)通过使用紧固螺栓62等连接至端子部52,并且连接至车辆的辅机等的端子(未示出)通过使用紧固螺栓62等而连接至端子部53。
汇流条50是其中已经冲压出金属板的电路体。汇流条50通过嵌件模制到壳体10而与壳体10一体形成。壳体10具有与水平块部2相对应的水平板状部12,以及对应于竖直块部3沿前后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交叉方向相同的方向)具有厚度的并从正面观察时呈矩形的壁部13。
在汇流条50中,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熔断器单元55(见图3A-3C和图4A-4C),以将端子部51和52与容纳在竖直块部3内部的多个端子部连接。每一个熔断器单元55均具有可熔断部56。多个熔断器单元55沿前述的排列方向(此处是从正面看可熔断连接单元1时的左右方向)布置并排列。熔断器单元55被容纳在形成竖直块部3的壳体10的壁部13内。容纳在竖直块部3内部的多个端子部作为连接器端子设置在竖直块部3的下端的连接器部4中,以位于熔断器单元55的下方。
如图3A-3C和图4A-4C中,窗口部19设置在壳体10中的容纳有熔断器单元55的壁部13中,从而从前壁表面14到后壁表面15穿透壁部13。换句话说,窗口部19设置成在与熔断器单元55(可熔断部56)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此处是从正面看可熔断连接单元1时的前后方向)贯通壳体10。更具体地,窗口部19被设置为在熔断器单元55(可熔断部56)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通孔。前壁表面14和后壁表面15分别是构成壳体10的窗口部19(通孔)的框架壁的前壁表面和后壁表面。
如图3A-3C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前侧突出的突出接触部14a分别在排列方向上一体地设置在从前壁表面14的相对端部沿排列方向向内侧偏移预定距离的上下位置(总共四个位置)中。以相同的方式,如图4A-4C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后侧突出的突出接触部15a分别在排列方向上一体地设置在从后壁表面15的相对端部沿排列方向向内侧偏移预定距离的上下位置(总共四个位置)中。如此设置的接触部14a和15a的操作和效果将在后面描述。
具有可熔断部56(熔断部)的熔断器单元55分别容纳在窗口部19内。即,壳体10容纳汇流条50,使得熔断器单元55的可熔断部56从窗口部19暴露。顺便提及,具有与熔断器单元55相似或不同的构造的熔断元件(未示出)也容纳在安装到水平块部2的盖41的内部。
在窗口部19的前表面,由透明树脂制成的前盖20a安装到壳体10,以封闭窗口部19的前开口部(见图2A)。前盖20a形成为与窗口部19的前开口部的形状相对应的横向的长的板状(即,沿着可熔断部56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板状)。前盖20a是透明的,从而可以从外部正面视觉上识别熔断器单元55的可熔断部56。透明且耐热的树脂材料(例如,PESU或PAR)可以用作前盖20a的材料。这样的透明树脂通常比后述的不透明树脂昂贵。
在窗口部19的后表面,由不透明树脂制成的后盖20b安装到壳体10,以封闭窗口部19的后开口部(见图2B)。以与前盖20a相同的方式,后盖20b也形成为与窗口部19的后开口部的形状相对应的横向的长的板状(即,沿可熔断部56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板状)。可以使用包含玻璃纤维并且不透明且强度和耐热性优异的树脂材料(例如PS-S或PA6T)可以用作后盖20b的材料。顺便提及,可以使用除玻璃纤维以外的包含增强纤维(例如碳纤维)的材料作为后盖20b的材料。
首先,关于前盖20a和后盖20b,将详细描述后盖20b的构造以及后盖20b在壳体10中的安装位置的构造。
如图5A-5C所示,后盖20b一体地设置有主体部21和一对锁定部22。主体部21具有长、窄且平板状的形状,其长度足以封闭窗口部19的后开口部(即,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通孔)。主体部21在排列方向上延伸。锁定部22在与主体部21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即,后盖20b的安装方向)上从主体部21的相对端部突出。当后盖20b安装到壳体10(具体地,窗口部19的后开口部)时,锁定部22起到将后盖20b固定到壳体10的作用。
每个锁定部22由插入片23和倾斜连接部24构成。插入片23在垂直于主体部21的板面的方向上延伸。倾斜连接部24将插入片23与主体部21连接并沿倾斜于主体部21的板面的方向延伸。在锁定部22(更具体地,倾斜连接部24)中,设置有在排列方向上贯通锁定部22的一对锁定孔25,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地排列。
如图6A和图6B所示,作为用于固定(接合)锁定部22的相对侧构造,在排列方向上的窗口部19的每个相对端附近的壳体10的壁部13中设有分隔壁31和侧壁32,以在排列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分隔壁31在限定窗口部19中沿排列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处的通孔的框架壁中,在排列方向上位于外侧。侧壁32构成壁部13在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分隔壁31和侧壁32平行于上下方向和交叉方向延伸。在分隔壁31与侧壁32之间形成有通孔33,以在相交方向上贯通壁部13。当后盖20b沿着安装方向(相交方向)被安装到壳体10时,后盖20b的锁定部22被插入到插入孔33中。
如图6B所示,在在排列方向上的每个侧壁32的内表面的后端部中,在排列方向上向内突出(即,从插入孔33中相应的一个的内壁表面突出)的一对接合凸部34设置成与一对锁定孔25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地排列。在各接合凸部34的前侧表面形成有与上下方向以及排列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锁定面35。
这里,图5C中所示的尺寸B(后盖20b中的每个锁定孔25的内壁表面的前端(安装前进侧端)与后盖20b的主体部21中的后盖20b的安装前进侧上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图6B中所示的尺寸C(壳体10的每个接合凸部34的锁定表面35与壳体10的后壁表面15之间在相交方向上的距离)(B<C)。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解释通过如此设定距离B和C获得的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后盖20b到壳体10的安装过程。为了将后盖20b安装到壳体10,首先将后盖20b的一对插入片23从沿着安装方向(相交方向)的后侧插入到在排列方向上位于壳体10的相对端部的一对插入孔33中。
在插入的初始阶段,插入片23抵接于接合凸部34。当插入进一步进行时,后盖20b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插入片23在排列方向上彼此接近,使得插入片23骑在接合凸部34上。随着插入的进一步推进,一旦锁定孔25到达接合凸部34的位置,后盖20b弹性返回,从而将锁定孔25嵌合在接合凸部34中。因此,如图6A和6B所示,后盖20b到壳体10的安装完成。
在后盖20b已经安装到壳体10上的状态下(见图6A),由于B<C的关系,后盖20b的锁定孔25的前端25a在后盖20b的主体部21的排列方向上的相对端部以接触部15为支点在壳体10侧(前侧)上略微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抵靠接合凸部34的锁定表面35,同时后盖20b的主体部21与壳体10的后壁表面15的接触部15a抵接。在每个锁定孔25的前端25a与接合凸部34的锁定表面35之间的接触位置(接合位置)以及主体部21与后壁表面15的接触部15a之间的压力接触位置(按压位置),由于后盖20b的弹性回复,彼此将要接触的片(在每个接触位置和压力接触位置)沿着相交方向彼此压力接触。
在每个接合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按压位置之间,在后盖20b(具体地,主体部21)与壳体10(具体地,后壁表面15)之间形成空间37,以防止后盖20b(具体地,主体部21)和壳体10(具体地,后壁表面15)彼此接触(见图6A)。
如上所述,在每个接合位置和按压位置建立压力接触,使得可以保持将成对的锁定孔25(锁定部22)压向成对的接合凸部34(被锁定部)的状态。结果,可以抑制在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之间的接合位置中的松弛。
上面已经描述了后盖20b的构造以及后盖20b在壳体10中安装的位置的构造。接下来,将简要描述前盖20a的构造以及前盖20a在壳体10中的安装位置。
前盖20a的形状与后盖20b的形状相同,除了其在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比后盖20b的尺寸略短,并且设置有单个锁定孔26(见图2A)代替各对锁定孔25作为锁定孔。
作为固定(接合)锁定孔26的对侧构造,在壳体10的各分隔壁31的前端部中与锁定孔26对应地设置有接合凸部36(见图6B)以在排列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即,从插入孔33的内壁面突出)。
接下来,将描述前盖20a到壳体10的安装过程。首先,为了将前盖20a安装到壳体10上,将前盖20a的一对插入片23从前侧沿着安装方向(相交方向)插入到在排列方向上位于壳体10的相对端部的一对插入孔33中。
在插入的初始阶段,插入片23抵接在接合凸部36上。当插入进一步进行时,前盖20a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插入片23在排列方向上向外彼此远离,使得插入片23骑在接合凸部36上。因此,随着插入的进一步进行,一旦锁定孔26到达接合凸部36的位置,前盖20a就会弹性地回复,从而锁定孔26嵌合进接合凸部36。因此,如图2A所示,完成了前盖20a到壳体10的安装。
在前盖20a已经被安装到壳体10上的状态下(见图2A),以与后盖20b相同的方式,前盖20a的锁定孔26在前盖20a的主体部21的排列方向的相对端部在壳体10侧(后侧)略微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抵接接合凸部36上,同时前盖20a的主体部21抵接在壳体10的前壁表面14的接触部14a(见图3A-3C)上。在每个锁定孔26与接合凸部36之间的接触位置(接合位置)和主体部21与前壁表面14的接触部14a之间的压力接触位置(按压位置),由于前盖20a的弹性回复,将要彼此接触的片(在每个接触位置和压力接触位置)沿相交方向彼此压力接触。
在每个接合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按压位置之间,类似于后盖20b,在前盖20a(具体地,主体部21)与壳体10(具体地,前壁表面14)之间形成空间从而防止前盖20a(具体地,主体部21)和壳体10(具体地,前壁表面14)彼此接触。
如上所述,在每个接合位置和按压位置建立压力接触,从而可以保持锁定孔26(锁定部22)被压向接合凸部36(被锁定部)的状态。结果,可以抑制在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之间的接合位置中的松弛。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的可熔断连接单元1中,盖(前盖20a和后盖20b)的锁定部22(锁孔25和锁孔26))与壳体10的被锁定部(接合凸部34和接合凸部36)接合,使得盖可以被安装到壳体10。在这种情况下,在远离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之间的接合位置的每个按压位置(前盖20a的主体部21与前壁表面14的接触部14a之间的压力接触位置以及后盖20b的主体部21和后壁表面15的接触部15a之间的压力接触位置)中,盖和壳体10在彼此离开的方向上受压,并且盖和壳体10之间以及在每个按压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接合位置之间形成空间。因此,由于压力,可以保持锁定部22被压靠向被锁定部的状态。结果,可以抑制在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之间的每个接合位置中的松弛。因此,包括如此构造的安装结构的可熔断连接单元1可以比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安装结构更适当保持盖和壳体10之间的安装。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修改、改进等。上述实施例的各个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组、数量、位置等不限于所公开的那些,而是可以以期望的方式确定,只要可以实现本发明即可。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触部15a设置在后壁表面15的排列方向的相对端部附近的排列方向的两处和上下方向的两处(即,总共四处)。但是,例如,如图7所示,接触部15a可以设置在后壁表面15的排列方向的中心附近的排列方向的一处和上下方向的两处(即,总共两处)。以这种方式,接触部15a的数量和布局可以根据可熔断连接单元1的尺寸等适当地确定。同样可以适用于接触部15b。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壳体10中设有接触部14a和接触部15a。然而,也可以在盖(前盖20a和后盖20b)上设置与接触部14a相对应的结构以及与接触部15a相对应的结构。
此外,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可熔断连接单元1中,前盖20a由透明树脂制成,而后盖20b由不透明树脂制成。然而,前盖20a和后盖20b都可以由透明树脂制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盖(前盖20a和后盖20b)中,每个锁定部22由插入片23和倾斜连接部24构成,并且倾斜连接部24连接至盖20的主体部21。然而,在盖20中,插入片23和主体部21可直接连接而不需要倾斜连接部24。
这里,在以下的[1]-[3]中,简要地列举了本发明的盖与壳体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1之间的安装结构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0)和安装到壳体(10)的板状盖(20a、20b),
盖(20a、20b)具有将盖(20a、20b)固定到壳体(10)的锁定部(22),
壳体(10)具有与锁定部(22)接合的被锁定部(34、36),以限制盖(20a、20b)在与壳体(10)分离的方向上的运动,
安装结构构造成在将盖(20a、20b)安装在壳体(10)上时,在接合位置处接合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34、36),同时盖(20a、20b)和壳体(10)在远离接合位置的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开的方向被彼此按压,并并且构造成在按压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的区域中的盖(20a、20b)与壳体(10)之间形成空间(37)。
[2]根据[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
壳体(10)在按压位置具有接触部(14a、15a),其具有从壳体(10)朝向盖(20a、20b)突出的形状。
由于在接触部(14a、15a)与盖(20a、20b)接触的状态下,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34、36)接合,当盖(20a、20b)安装到壳体(10)上时,盖(20a、20b)和壳体(10)在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开的方向被彼此按压。
[3]一种可熔断连接单元(1),其包括:熔断元件(55),包括沿预定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可熔断部(56);壳体(10),容纳熔断元件(55);和安装到壳体(10)上的板状盖(20a、20b),
壳体(10)具有:窗口部(19),沿与排列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穿透壳体(10);和被锁定部(34、36),设置在窗口部(19)的沿排列方向相对端处,壳体(10)保持熔断元件(55)以使可熔断部(56)位于窗口部(19)内部,盖(20a、20b)具有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并具有在盖(20a、20b)的排列方向上的相对端处设置的锁定部(22),以将盖(20a、20b)固定于壳体(10),
可熔断连接单元(1)构造成通过使用根据项[1]或项[2]的安装结构,由于使锁定部(22)和被锁定部(34、36)的接合而将盖(20a、20b)安装到壳体(10)以覆盖窗口部(19)。
附图标识列表
1 可熔断连接单元
10 壳体
14a 接触部
15a 接触部
19 窗口部
20a 前盖(盖)
20b 后盖(盖)
22 锁定部
34 接合凸部(被锁定部)
36 接合凸部(被锁定部)
37 空间
55 熔断元件
56 可熔断部

Claims (2)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板状盖,
所述盖具有锁定部,以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锁定部接合的被锁定部,以限制所述盖在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安装结构构造成在将所述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在接合位置处接合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同时所述盖和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接合位置的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开的方向被彼此按压,并且构造成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接合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在所述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空间,
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按压位置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盖突出的形状;
由于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盖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的接合,当所述盖安装到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盖和所述壳体在所述按压位置处沿彼此分离的方向被彼此按压。
2.一种可熔断连接单元,包括:熔断元件,包括沿预定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可熔断部;壳体,容纳所述熔断元件;以及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板状盖,
所述壳体具有:窗口部,沿与所述排列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穿透所述壳体;和被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窗口部的沿所述排列方向的相对端处,所述壳体保持所述熔断元件以使所述可熔断部位于所述窗口部内,
所述盖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并具有在所述盖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相对端处设置的锁定部,以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
所述可熔断连接单元构造成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安装结构,由于所述锁定部和所述被锁定部的接合而将所述盖安装到所述壳体以覆盖所述窗口部。
CN201911007409.5A 2018-11-26 2019-10-22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Active CN111223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0041 2018-11-26
JP2018220041A JP6861690B2 (ja) 2018-11-26 2018-11-26 カバーとハウジングとの組付構造、及び、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3730A CN111223730A (zh) 2020-06-02
CN111223730B true CN111223730B (zh) 2021-12-31

Family

ID=70546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7409.5A Active CN111223730B (zh) 2018-11-26 2019-10-22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9135B2 (zh)
JP (1) JP6861690B2 (zh)
CN (1) CN111223730B (zh)
DE (1) DE10201921623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43343A1 (en) * 2020-07-23 2022-01-26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ounting a fuse box on a vehicle batter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8249A (ja) * 1992-01-20 1993-08-06 Yazaki Corp ボックスとカバーのロック構造
CN1701987A (zh) * 2004-05-28 2005-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装置的互锁设备
CN102576960A (zh) * 2009-10-22 2012-07-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盖的安装结构
CN102714117A (zh) * 2010-01-12 2012-10-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熔断丝单元
CN10331173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拆卸方法
CN207027418U (zh) * 2017-05-08 2018-02-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和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2720B2 (ja) * 2009-02-27 2013-07-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
US8072749B1 (en) 2010-10-21 2011-12-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ush to release cov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5944787B2 (ja) 2012-08-10 2016-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5944788B2 (ja) * 2012-08-10 2016-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6063292B2 (ja) * 2013-02-22 2017-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
JP6175331B2 (ja) * 2013-09-20 2017-08-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JP6374912B2 (ja) * 2015-07-30 2018-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8249A (ja) * 1992-01-20 1993-08-06 Yazaki Corp ボックスとカバーのロック構造
CN1701987A (zh) * 2004-05-28 2005-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装置的互锁设备
CN102576960A (zh) * 2009-10-22 2012-07-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盖的安装结构
CN102714117A (zh) * 2010-01-12 2012-10-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熔断丝单元
CN10331173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拆卸方法
CN207027418U (zh) * 2017-05-08 2018-02-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和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6230B4 (de) 2024-09-26
CN111223730A (zh) 2020-06-02
JP6861690B2 (ja) 2021-04-21
DE102019216230A1 (de) 2020-05-28
US20200168423A1 (en) 2020-05-28
JP2020087694A (ja) 2020-06-04
US11139135B2 (en) 202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872B (zh) 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体
JP416183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2236913B (zh) 电连接箱
KR101315664B1 (ko) 퓨즈 유닛
CN111223730B (zh) 盖和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可熔断连接单元
JP4238783B2 (ja) 電気接続箱のヒューズ装着構造
JP7568518B2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2018064366A (ja) 電気接続箱
CN102017346B (zh) 电连接盒
JP2019153572A (ja) バスバ保持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575767B2 (ja) 暗電流回路用ヒューズの断続構造
JPH10125210A (ja) 二次ショート防止機構付きヒューズ
JP3932825B2 (ja) 自動車用リレーボックス
JP2020080586A (ja) バスバー押さえ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050660A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250025B2 (ja) 電気接続箱の補強構造
JP3898956B2 (ja) ク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18186629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287931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1211530A (ja) 縦型バスバーを有する電気接続箱
JP6831669B2 (ja) ヒューズモジュール
JP2021061700A (ja) 電気接続箱
JP5088946B2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JP7572247B2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5608454B2 (ja) 基板の部品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