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管路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路固定结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壳体相贴合的保温层;所述壳体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连接为角形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安装有与固定件相贴合的泡沫配合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相连接形成三维角状结构;所述第二侧壁与壳体上的第二侧板配合,所述第三侧壁与壳体上的第一侧板配合,形成管路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上远离其底面的边沿趋势相一致的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第一侧壁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与第一螺钉孔分别位于第一侧板的两侧;所述突起远离第二侧板;所述固定件的第三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突起配合,将固定件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固定件配合,所述保温层与泡沫配合件配合,能够对管路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定位条,所述泡沫配合件上设有凹条,所述定位条与凹条相配合;所述定位条一端与固定件侧壁连接为一体,另一端部与固定件侧壁相分离形成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内安装壳体上的第一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定位柱,所述泡沫配合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柱与固定孔相配合;所述定位柱的高度方向与定位条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上管路两侧分别设有卡条、第一螺钉孔;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卡槽、第二螺钉孔;所述壳体上的卡条安装于固定件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一螺钉孔与第二螺钉孔相对应,并通过螺钉将固定件与壳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条垂直于壳体底面,且所述卡条、第一螺钉孔沿壳体底面法线方向呈台阶式分层设置。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管路固定结构。
一种管路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使用以上所述的管路固定结构,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路安装于壳体上的管路通道内;
S2:将固定件上的卡槽与壳体上的卡条相对应;
S3:沿卡槽长度方向推动固定件至最末端;
S4:此时,所述第一螺钉孔与第二螺钉孔相对应,通过螺钉将固定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管路固定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管路固定结构设置为三维角状结构,其与壳体配合以固定管路,从而转化管路位置的壳体角状边沿;最终能够将壳体位于管路位置的角状边沿转换为弧形边沿,使其与壳体远离底面的边沿相一致,从而使壳体远离底面的边沿整体规则化,降低了对与壳体配合件的形状要求,提高了壳体的密封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发器管路固定结构通过于壳体内侧设置保温层,于固定件内侧设置泡沫配合件,有效改善了整体保温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管路固定结构于固定件的第二侧壁上设置卡槽与壳体第二侧板上的卡条配合;于固定件的第三侧壁上设置螺钉孔与壳体上的螺钉孔配合,同时于第三侧壁上设置通孔与壳体上的突起卡接;提高了固定件与壳体配合的稳定性,用安装或拆卸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的第一视角斜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的第二视角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的第三视角斜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泡沫配合件的第一视角斜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泡沫配合件的第二视角斜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与泡沫配合件的配合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与泡沫配合件的配合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与泡沫配合件的配合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安装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现有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侧板,111-一级台阶,112-二级台阶,113-突起,114-固定块,115-第一螺钉孔,12-第二侧板,121-第一缺口,122-第二缺口,123-第一台阶,124-第二台阶,125-第一卡条,126-第二卡条,2-保温层,21-第一泡沫台阶,22-第二泡沫台阶,23-第七缺口,24-第八缺口,3-固定件,31-第一侧壁,311-定位柱,32-第二侧壁,321-第三缺口,322-第四缺口,323-第一卡槽,324-第二卡槽,33-第三侧壁,331-通孔,332-突块,333-第二螺钉孔,334-环壁,335-定位条,336-第三卡槽,34-第四侧壁,4-泡沫配合件,41-第五侧壁,411-固定孔,42-第六侧壁,421-第五缺口,422-第六缺口,43-第七侧壁,431-凹条,432-配板,44-第八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如图1-图4,所述吸顶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风扇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形状呈圆形,所述壳体1形状与蒸发器形状相匹配,所述壳体1的圆环形侧壁于蒸发器两端部对接处设有连接为角形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与壳体1的环形侧壁光滑过渡为一体;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连接为角形,以配合蒸发器及蒸发器管路的安装。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环绕壳体1的侧壁设置,所述保温层2的形状与壳体1相一致。如图3-图4,所述壳体1的第一侧板11上靠近第二侧板12一侧设有“7”字型缺口,从而形成一级台阶111、二级台阶112。所述二级台阶112位于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侧,且其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小于一级台阶111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所述第二侧板12上亦设有“7”字型缺口,形成有第一台阶123、第二台阶124,所述第二侧板12上的“7”字缺口与第一侧板11上的“7”字型缺口相连通,从而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连接处形成向壳体1底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台阶124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小于第一台阶123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且所述第二台阶124位于靠近第一侧板11一侧。
所述第二侧板12上于第一台阶123处设有第一缺口121,于第二台阶124处设有第二缺口122,所述第一缺口121与第二缺口122呈半圆形,以容纳蒸发器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台阶123上位于第一缺口121的相邻位置设有第一卡条125,所述第一卡条125与形成第一台阶123的垂直于第一台阶123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台阶124上位于第二缺口122的相邻位置设有第二卡条126,所述第二卡条126与形成第二台阶124的垂直于第二台阶124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截面为“T”型。
如图1-图4,所述保温层2与第二侧板12相对应区域的形状与第二侧板12一致。所述保温层2上设有第七缺口23和第八缺口24;所述第七缺口23、第八缺口24依次与第一缺口121、第二缺口122相对应。
所述第一侧板11上与一级台阶111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突起113。所述二级台阶112与第二侧板12连接处,于第一侧板11上设有固定块114,所述固定块114上设有第一螺钉孔115。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及第一螺钉孔115设于蒸发器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及其两侧位置,即蒸发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将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及第一螺钉孔115间隔开。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壳体1底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及第一螺钉孔115沿壳体1底面法线方向呈台阶式分层设置。优选的,沿壳体1底面法线方向,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及第一螺钉孔115依次靠近壳体1底面。台阶式分布能够同时从二个维度将固定件3与壳体1的连接进行限位,能够尽量均衡力的分布。
如图1-图4,所述保温层2与第一侧板11相对应的区域形状与第一侧板11保持一致,且与一级台阶111相对应位置的保温层2边沿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小于一级台阶111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所述保温层2与第一侧板11相对应区域的边沿区域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其边沿形状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壳体1紧邻的第一泡沫台阶21,和与第一泡沫台阶21相邻的第二泡沫台阶22。
如图5-图7,所述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所述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两两相交,形成三条交线,所述三条交线相连接形成三维角状结构。所述三维角状结构即所述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相交于一点;且所述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中其中任一个侧壁上的相邻两边分别与另外两个侧壁相连接;即所述第一侧壁31相邻的两边分别与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连接,所述第二侧壁32相邻的两边分别与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相连接;即其中两个侧壁位于另一个侧壁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均与第一侧壁11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其中任意两个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相互之间光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1上设置有第四侧壁34,所述第四侧壁34与第二侧壁32分别位于第一侧壁31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四侧壁34呈弧形,且弧形与壳体1远离其底面的边沿趋势相一致。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其底面的边沿于蒸发器两端部对接处设有缺口,所述第四侧壁34与缺口相配合,并与壳体1上远离其底面的边沿形成封闭的环形。
所述第二侧壁32与壳体1上的第二侧板12相配合;所述第二侧壁32上设有第三缺口321、第四缺口322;所述第三缺口321与第一缺口121相对应,形成蒸发器管路通道;所述第四缺口322与第二缺口122相对应,形成蒸发器管路通道。所述第三缺口321与第一缺口121配合所形成的蒸发器管路通道、所述第四缺口322与第二缺口122配合所形成的蒸发器管路通道为蒸发器出液管和进液管进出通道。与第三缺口321、第四缺口322相邻的位置依次设有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所述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与第三侧壁33平行。所述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依次与壳体1上的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相对应,所述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依次安装于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内。
所述第三侧壁33与壳体1上的第一侧板11相配合。所述第三侧壁33上远离第二侧壁32并靠近第一侧壁31的位置设有通孔331;所述通孔331与壳体1上的突起113相配合,能够将突起113卡在通孔331内,从而将固定件3与壳体1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侧壁33上靠近第二侧壁32且远离第一侧壁31的位置设有突块332,所述突块332与壳体1上的固定块114相对应。所述突块332上设有第二螺钉孔333,所述第二螺钉孔333与壳体1上的第一螺钉孔115相对应,通过螺钉将固定件3与壳体1固定在一起;所述突块332的边沿处设有环壁334,所述环壁334设置于突块332上远离第一侧壁31的一侧;所述环壁334与突块332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安装有固定块114;所述环壁334环绕突块332与固定块114连接处,使连接处更为美观。
所述固定件3位于第三侧壁33的内侧设有定位条335,所述定位条335位于通孔331的相邻位置,并与第二侧壁32平行。优选的,所述定位条335一端与第三侧壁33连接为一体,另一端部与第三侧壁33相分离形成第三卡槽336,从而能够安装壳体1的第一侧板11。所述固定件3位于第一侧壁31内侧设有定位柱311,所述定位柱311底面呈“十”字形。所述定位条335长度方向与定位柱311的高度方向一致。
如图8-图12,所述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包括泡沫配合件4,所述泡沫配合件4包括第五侧壁41、第六侧壁42、第七侧壁43、第八侧壁44,所述第五侧壁41、第六侧壁42、第七侧壁43、第八侧壁44依次与固定件3上的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第四侧壁34相对应。所述第六侧壁42上设有第五缺口421、第六缺口422,所述第五缺口421、第六缺口422与固定件3上的第三缺口321、第四缺口322保持一致。所述第七侧壁43上设置有凹条431,所述凹条431与固定件3上的定位条335相配合,所述定位条335安装于凹条431内,从而对泡沫配合件4进行限位。由于所述定位条335底部与第三侧壁33连接为一体,另一端部与第三侧壁33相分离,使泡沫配合件4上的第七侧壁43与固定件3保持一定间隙。
所述第五侧壁41上设有固定孔411,所述固定孔411与固定件3上的定位柱311相配合,所述定位柱311安装于固定孔411内,对泡沫配合件4进行定位。所述凹条431与固定件3上的定位条335相配合,所述固定孔411与固定件3上的定位柱311相配合,且其配合设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使定位更为稳定。
所述泡沫配合件4位于第七侧壁43上设置有配板432,所述配板432的边沿与第五侧壁41的距离大于第七侧壁43边沿与第五侧壁41的距离,从而于第七侧壁43边沿处形成台阶形配合面,以与保温层2上的第一泡沫台阶21和第二泡沫台阶22相配合。即,所述第七侧壁43上远离第五侧壁41的边沿与保温层2上的第一泡沫台阶21相抵接;所述配板432上远离第五侧壁41的边沿与第二泡沫台阶22相抵接。
一种管路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使用以上所述管路固定结构,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前,壳体1内安装有保温层2,固定件3与泡沫配合件4安装在一起。
S1:将蒸发器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安装于壳体1上的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22内。
S2:将固定件3上的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依次与壳体1上的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相对应,将固定件3上的第三卡槽336与壳体1上的第一侧板11相对应;
S3:沿壳体1底面法线方向安装固定件3与泡沫配合件4的装配体,使第一卡条125、第二卡条126依次安装于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内,第一侧板11安装于第三卡槽336内,此时所述第七侧壁43上远离第五侧壁41的边沿与保温层2上的第一泡沫台阶21相抵接;所述配板432上远离第五侧壁41的边沿与第二泡沫台阶22相抵接,从而限制泡沫配合件4垂直于壳体1底面方向的位置。另一方面,壳体1上的突起113卡入固定件3上的通孔331内,对固定件3进行限位。
S4:此时所述第一螺钉孔115与第二螺钉孔333相对应,通过螺钉将固定件3与壳体1固定连接为一体。
同理,拆卸时,先拆卸连接第一螺钉孔115与第二螺钉孔333的螺钉,再将壳体1上的突起113从固定件3上的通孔331内拆出,此时向远离壳体1底面的方向拿出固定件3与泡沫配合件4的装配体即可。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通过在卡槽与卡条配合,进行定位;并配合螺钉进行固定连接;该设置一方面能够减少螺钉数量,简化安装工序。另一方面,卡槽与卡条配合,能够实现快速定位和螺钉孔的对准,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设置有与固定件匹配的泡沫配合件,使空调蒸发器管路穿过壳体的位置设有保温层,有效提高了空调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通过固定件和泡沫配合件依次与壳体、壳体内侧的保温层相配合以固定蒸发器管路,安装方便快捷,增加了配合的密封性。再者,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中的泡沫配合件体积小,与壳体内的保温层配合处面积小,有效提高了保温层的整体效果,进而改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设置为三维角状结构,其与壳体配合以固定蒸发器管路,从而转化蒸发器管路位置的壳体角状边沿;最终能够将壳体位于蒸发器管路位置的角状边沿转换为弧形边沿,使其与壳体远离底面的边沿相一致,从而使壳体远离底面的边沿整体更规则,降低了对与壳体配合件的形状要求,提高了壳体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顶机管路固定结构于固定件的第二侧壁上设置卡槽与壳体第二侧板上的卡条配合;于固定件的第三侧壁上设置螺钉孔与壳体上的螺钉孔配合,同时于第三侧壁上设置通孔与壳体上的突起卡接;提高了固定件与壳体配合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