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0486B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00486B CN111200486B CN201811378745.6A CN201811378745A CN111200486B CN 111200486 B CN111200486 B CN 111200486B CN 201811378745 A CN201811378745 A CN 201811378745A CN 111200486 B CN111200486 B CN 1112004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evice
- carrier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pilot signal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2135 Stomatitis necrotis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585 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4—Aircraft used as relay or high altitude atmospheric platfor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6—Communications with or from aircraft, i.e. aeronautical mobile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在公共传输资源上发送公共导频信号的第一指示信息,使得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每个网络设备接收并解调该公共导频信号,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邻区的干扰,尤其针对无人机的上行传输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有着很好的应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应用正在向传统行业的各个方面渗透,是未来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终端组成部分,呈现出飞行智能化、传输宽带化和功能多样化的趋势。基于此,与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通信网络,要做好相应的低空覆盖网络保障。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通信技术,尽可能满足无人机在移动网络的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满足无人机在移动网络的传输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公共导频信号,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其中,该公共导频信号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的信号,该公共导频信号是为测量或监控的目的发送的信号,例如,该公共导频信号用可以是SRS,用于测量上行信道质量,也可以是新设计的导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该公共传输资源是用于承载或传输该公共导频信号的资源,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共用该公共传输资源,都会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接收该公共导频信号。
当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中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对准无人接的方向,便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当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多个小区中除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以外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当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不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和邻区对应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在公共传输资源上发送公共导频信号的第一指示信息,使得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每个网络设备接收并解调该公共导频信号,估算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邻区的干扰。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在至少一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所述至少一个载波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
其中,第一载波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该第一载波可以是至少一个载波,也可以是该至少一个载波中的部分载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因此,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针对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和反馈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尤其对于两个网络设备使用不同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跨载波调度和反馈的方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承载于第一载波组中每个载波上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从所述第一载波组中选择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载波,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对应至少一个载波,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信号时,每个网络设备使用对应的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载波聚合的场景,可以使用多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其他场景,可以使用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因此,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承载信号,或者说,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用于传输信号。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通过获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每个网络设备测量的在该每个网络设备的载波上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为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选择合适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因此,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针对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和反馈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尤其对于两个网络设备使用不同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跨载波调度和反馈的方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通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在公共传输资源上发送公共导频信号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使得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以便于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每个网络设备接收并解调该公共导频信号,估算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邻区的干扰。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组中的第一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承载所述公共导频信号,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当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中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对准无人接的方向,便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当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多个小区中除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以外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当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不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
该位置信息用于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例如,可以是该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至少一个网络设备通过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获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干扰。
可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GPS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经纬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轨迹;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与当前为该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分别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些信息都可以用来估算该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由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后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多种信息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承载于第一载波组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信号是在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从所述第一载波组中选择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行传输的第一载波。
信号可以是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CC组中的网络设备的公共导频信号,也可以是CC组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给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SSB),其中,该公共导频信号是为测量或监控的目的发送的信号,例如,该公共导频信号用可以是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用于测量上行信道质量,也可以是新设计的导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对应至少一个载波,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信号时,每个网络设备使用对应的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载波聚合的场景,可以使用多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其他场景,可以使用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因此,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承载信号,或者说,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用于传输信号。
该测量结果是来自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信号强度的信息,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为CC组中的网络设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通过获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每个网络设备测量的在该每个网络设备的载波上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为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选择合适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信号为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在至少一个载波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公共导频信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在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针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因此,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针对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尤其对于两个网络设备使用不同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跨载波反馈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因此,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针对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尤其对于两个网络设备使用不同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跨载波调度的方式。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同步信号块SSB,其中,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所述PSS承载于第一时域资源上,所述SSS承载于第二时域资源上,所述PBCH信号承载于第三时域资源上,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隙上;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SSB进行下行同步接入。
其中,在3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完全相同的时隙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任意两个时域资源都位于不完全不同的时隙中,此种情况中,该两个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例如,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例,第一时域资源可以位于时隙#1,第二时域资源位于时隙#1和时隙#2。另一种解释为:任意两个时域资源中,一个时域资源可以位于多个时隙中,另一个时域资源位于该多个时隙中的部分时隙中,也就是说,时域资源可以跨时隙存在,两个时隙资源的部分资源可以位于同一个时隙中,此种情况中,位于同一个时隙中的资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例如,继续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例,第一时域资源可以位于时隙#1,第二时域资源位于时隙#1和时隙#2,第一时域资源的部分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部分资源都位于时隙#1中。
此外,3个时域资源都有各自所属的时隙,每个时域资源中的资源(例如,符号)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第三时域资源中的部分符号是连接,部分符号是不连续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时域资源可以占用不同的时隙。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设计了承载SSB的传输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通过将承载SSB的3个信号的时域资源中的至少两个时域资源配置不完全相同的时隙上,对于带宽较窄的载波(例如,专用载波)来说,可以为SSB提供必要的传输资源,特别适用于这种带宽较窄的载波的场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之间是不连续的。
这样,可以将空余出来的资源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可以将空余出来的资源作为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控制信息。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SSB,其中,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所述PSS承载于第一时域资源上,所述SSS承载于第二时域资源上,所述PBCH信号承载于第三时域资源上,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隙上。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之间是不连续的。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
其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的GPS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经纬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轨迹;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表示当前为该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小区(即,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波束的角度,可以用来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与当前为该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分别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些信息都可以用来估算该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
下面,对源小区、目标小区以及两个小区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源小区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源小区是该多个小区中的某个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对应一个小区时,源小区即为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唯一的小区。
目标小区是专用站对应的小区,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可以对应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对应不同网络设备:当第一网络设备是普通站时,目标小区与源小区属于不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是专用站,且该专用站与目标小区对应的专用站不同,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对应不同的网络设备;当第一网络设备是专用站,且该专用站与目标小区对应的专用站是同一个基站,则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对应相同的网络设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进行小区切换,并且,在确定需要切换小区时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有效地提高了切换小区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所述切换请求。
其中,该预设条件可以是一个用于限定是否切换小区的门限。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属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换请求,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专用站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C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SSB占用的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A属于B”可以表示A是B的子集,也可以表示A的内容与B的内容相同。“A包括B”可以表示B是A的子集,也可以表示A的内容与B的内容相同。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如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无人机,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11、核心网设备112、无线接入网设备121、无线接入网设备122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31、终端设备132和终端设备140)。无线接入网设备121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22之间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当无线接入网设备121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22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时,可以通过例如X2接口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接入网设备121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111连接。同理,无线接入网设备122、终端设备132和核心网设备1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121、终端设备131和核心网设备111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其中,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40可以是在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可以由无线接入网设备121和/或无线接入网设备122与终端设备140进行无线通信,在无线接入网设备121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22都与终端设备140进行无线通信时,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121与终端设备140进行上行传输,无线接入网设备122与终端设备140进行下行传输。此外,核心网设备和与该核心网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应理解,图1只是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满足无人机的未来发展趋势,需要为其提供相匹配的通信网络。目前的蜂窝移动网络支持无人机,面临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1、上行业务和下行业务的非对称
无人机的上下行业务的传输速率相差较大。无人机的下行业务主要是传输一些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传输速率在60~100kbps左右,而无人机的上行业务主要是高清视频,传输速率可能在例如50Mbps左右。因此,无人机的上下行业务的传输速率可以相差两到三个数量级。
2、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链路质量的非对称
(1)下行传输的链路质量差
由于为无人机提供服务的小区和多个邻区是视距传输(line of sight,LOS)径,没有遮挡,使得下行传输过程中无人机会收到多个邻区的信号,下行传输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非常低,例如,150米高的无人机的SINR会有30%的概率低于-10dB,一般而言,下行传输的SINR低于-5dB就认为网络覆盖很差,即,传输链路质量差。
(2)上行传输的链路质量好
在上行传输中,虽然无人机的链路质量较好,但是,无人机的上行信号会被多个基站收到,因此,会干扰到地面上的终端设备(简称地面终端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等)的上行传输。
3、无人机空中移动性问题
由于基站的低空覆盖差,使得基站的低空覆盖呈碎片化,增加了无人机的切换小区的数量和次数,这样,严重导致无人机的传输可靠性,无法获得良好体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无人机场景,尽可能满足无人机在移动网络的传输需求,获得良好体验。
应理解,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是针对无人机场景提出的,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任何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场景。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无人机作为终端设备的一例,以基站作为网络设备的一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设计思路做一简答描述。
专用站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基站的旁瓣和尾瓣覆盖低空区域,使得基站针对低空的覆盖质量差,因此,为了提高基站的低空覆盖质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为了便于区别,将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提供较好的低空覆盖质量的基站记为专用站,将能够提供较高地面覆盖质量的基站记为普通站,且该普通站是利用基站的旁瓣和尾瓣提供的低空覆盖质量,低空覆盖质量较差。应理解,专用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对这种基站的一种简称,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任何能够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的设备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由于专用站可以提供较好地低空覆盖,普通站可以提供较好地地面覆盖,也可以将专用站称为空中站,普通站称为地面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专用站可以是对普通站增加天面升级而成的一种基站。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可以在普通站上添加组瓣,能够部署单独的对面天空,专门针对低空进行覆盖优化。这样,通过增加的组瓣主要负责低空覆盖,原有的组瓣主要负责地面覆盖,相比于普通站,可以同时提供较好的地面覆盖质量和较好的低空覆盖质量。
可选地,专用站可以采用稀疏建网,相邻两个专用站之间的间距较大,例如,专用站之间的间距在5km左右。这样,一方面,相比于普通站提供的小区,可以通过专用站提供覆盖范围较大的小区,进而,可以减少无人机切换小区的次数,这就意味着可以提高无人机的传输可靠性,能够获得良好体验;另一方面,专用站之间的间距较大,可以减少低空覆盖的下行小区间的干扰。
基于专用站的设计,可以看出,专用站不仅可以用于地面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也可以用于无人机的无线通信。
无人机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下面,基于专用站,针对无人机的上下行传输的设计思路做一简单介绍。
在下行传输中,无人机的业务主要是控制和命令业务(command&control)业务,这种业务的数据量小,理论上说使用的资源少,因此,在对空覆盖中,对空专用频点应该使用带宽较窄的载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无人机的下行传输使用带宽较窄的载波(为了便于理解与区分,记为专用载波),这样,可以节省频域资源。其中,专用载波由专用站提供。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专用站使用专用载波可以至少提供以下内容:
下行公共信道:例如,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等,具体内容可根据无人机场景进行选取;
无人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PDSCH主要用于承载无人机的控制和命令业务;
无人机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其中,PDCCH可以用于承载针对无人机的下行数据的调度信息(或者说,控制信息),可以用于承载针对无人机的上行数据(或者说,大带宽业务的数据)的调度信息,也可以用于承载针对无人机的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此外,无人机下行传输之前,必然要与专用站进行上下行同步以及随机接入,因此,专用载波还可以提供上行公共信道和上行专用信道,例如,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RACH),承载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信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等。
在上行传输中,无人机的上行业务是大带宽业务,占用资源较大,并且,由于无人机离开空中服务小区距离遥远,路损大增,不建议使用专用站(提供上行传输的服务,主要原因在于:十倍以上的距离差距,会导致路损差距大,专用站提供的专用载波上承载的信号的SINR不高;专用载波是大覆盖范围的小区的载波,单载波中服务无人机的数量远比地面小区大,使得上行带宽受限,会导致专用站过载。对于普通站来说,普通站之间的间距小,使得普通站的数量较多,大多数情况下,无人机会距离普通站的距离较近的概率较大,由于LOS径,上行传输的SINR不是瓶颈,可以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降低对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上行干扰;并且,随着无人机的数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多个普通站的资源复用来提升无人机的上行容量;最后,由于无人机空中直射径的原因,一般上行SINR都很高,作为干扰时基站比较容易解出该干扰,从而可以跟地面UE使用非正交方式复用资源,也即无人机和地面终端设备之间很容易构造非正交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 access,NOMA)场景,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综上分析,可以使用普通站为无人机的上行传输,具体而言,使用普通站的载波提供无人机的上行传输,普通站的载波即为大带宽的载波。
为了区分专用载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大带宽的载波称为地面载波,地面载波不仅可以用于地面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也可以用于无人机的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用站可以同时提供较好的地面覆盖质量和较好的低空覆盖质量,意味着,专用站不仅可以提供专用载波,也可以提供大带宽的载波,因此,若专用站距离无人机的距离较近的话,也可以通过专用站提供大带宽的载波进行无人机的上行传输。
总结来说,针对无人机,可以使用专用站的专用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可以使用专用站或普通站的地面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图3所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架构示意图。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普通站和两个专用站,可以看出,专用站之间的间距大于普通站之间的间距,无人机231与专用站211进行下行传输,无人机231与普通站223进行上行传输,无人机232与专用站212即进行上行传输,也进行下行传输。
服务载波组
如前所述,由于无人机在空中LOS径的影响,无人机的下行传输会被多个邻区影响,无人机的上行传输会影响多个邻区,基于这个理由,为了协调无人机的服务小区和邻区之间的干扰,可以将与无人机可以互相影响的地面小区组成一个服务小区组,统筹考虑无人机的上下行通信设计。
由于一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载波,任何终端设备与基站的信号传输都在载波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服务小区组成为服务载波(carrier,CC)组,两种名称都可以替换描述,后续,为了简洁,将服务CC组简称为CC组。
CC组中包括多个小区中的载波,多个小区属于至少一个基站对应的小区,由于专用站不仅可以提供专用载波,也可以提供地面载波,因此,CC组中的基站不仅可以包括普通站,也可以包括专用站,普通站和专用站的数量不做任何限定。
关于CC组的选择,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专用站可以根据无人机上报的相关信息半静态地配置无人机的CC组,该信息可以包括无人机的位置信息,或者,无人机测量的承载在CC组中载波上的SSB的信号强度的信息。此外,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可以动态更新CC组。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CC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无人机1对应的CC组为CC组1,CC组1中的基站包括专用站1和其他4个普通站,无人机2对应的CC组为CC组2,CC组2中的基站包括专用站2和其他3个普通站。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本申请实施例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适用于这种场景的方案,下面,分别从下行传输、上行传输以及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结合的三个大方面,结合具体的流程图和结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是基于无人机的背景提出的,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场景,或者说,其他任何场景使用的类似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以定义两类网络设备(可类比于文中的普通站和专用站),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可以是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为了提高小区性能,例如,可以使得第一类网络设备采用的载波的频点与第二类网络设备采用的载波的频点不同,带宽大小不做任何限定,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使用较低的频点,实现更好的地面覆盖,用于终端设备的下行接入,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使用较高的频点,第一类网络设备的接入节点提供上行大带宽业务,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物理站址,也可以是相同的物理站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类网络设备中的公共导频信号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第一类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接收并估计信道,该公共导频信号的传输资源可以由第二类网络设备通过对应的载波进行下行来配置,等等。当然,这种场景中,也开始是第一类网络设备使用较低的频点,第二类网络设备使用较高的频点。下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都可以适用于这种场景。
在下文的描述中,以第一终端设备为无人机,第二网络设备为专用站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在某些情况中,第一网络设备为CC组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网络设备,在某些情况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是同一网络设备。
一、下行传输
下面,分别从4个方面对无人机在下行传输中涉及的相关过程进行说明。
1、承载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的时域资源的设计
无人机在接入之前,需要通过检测专用站发送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进而根据SSB与专用站进行下行同步,随后,进行上行同步,最后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如前所述,采用专用机提供的专用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专用载波的带宽小,为了能够为SSB提供必需的传输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重新设计承载SSB的传输资源,具体设计承载SSB的时域资源。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
S310,第二网络设备发送SSB,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信号。其中,PSS承载于第一时域资源上,该SSS承载于第二时域资源上,该PBCH信号承载于第三时域资源上,该第一时域资源、该第二时域资源和该第三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间单元上;
S320,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SSB进行下行同步接入。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时间单元的长度不做限定。1个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可以是一个时隙,也可以是一个微时隙等。为了便于描述,以时隙作为时间单元的一例,对3个时域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3个时域资源都有各自所属的时隙,每个时域资源中的资源(例如,符号)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第三时域资源中的部分符号是连接,部分符号是不连续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时域资源可以占用不同的时隙。其中,3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隙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任意两个时域资源都位于完全不同的时隙中,此种情况中,该两个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例如,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例,第一时域资源可以位于时隙#1,第二时域资源位于时隙#1和时隙#2。另一种解释为:任意两个时域资源中,一个时域资源可以位于多个时隙中,另一个时域资源位于该多个时隙中的部分时隙中,也就是说,时域资源可以跨时隙存在,两个时隙资源的部分资源可以位于同一个时隙中,此种情况中,位于同一个时隙中的资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例如,继续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例,第一时域资源可以位于时隙#1,第二时域资源位于时隙#1和时隙#2,第一时域资源的部分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部分资源都位于时隙#1中。
可选地,3个时域资源都位于不同的时隙上。即,3个时域资源所在的时隙没有任何重叠。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之间是不连续的。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SSB占用的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PSS、SSS和PBCH信号都位于完全不同的时隙上,其中,PBCH信号占用两个时隙,分别是时隙#3和时隙#4,3个时域资源之间不连续,空余出来的资源可以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可以将空余出来的资源作为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控制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设计了承载SSB的传输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通过将承载SSB的3个信号的时域资源中的至少两个时域资源配置不完全相同的时间单元上,对于带宽较窄的载波(例如,专用载波)来说,可以为SSB提供必要的传输资源,特别适用于这种带宽较窄的载波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承载SSB的时域资源的描述,并不限于专用载波的情况,可以适用于各种带宽大小的载波,也并不限于无人机和专用站进行下行接入的过程,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接入的过程,只要涉及到将承载SSB中3个信号的时域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分开的方案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2、无人机与空中小区的初始接入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人机初始接入空中小区的过程中,只涉及专用站的专用载波,专用站和无人机之间交互的信息都承载于专用载波上,专用载波提供无人机接入专用站的过程中所需的所有信道。下面,分别从2种情况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描述:
情况1:无人机直接在空中开机注册接入
这个场景较不常见,但本申请实施例仍提供这种场景下的功能;专用站通过专用载波发送SSB,无人机开机检测SSB,与空中小区进行下行同步,并且获取公共配置信息,其中,公共配置信息包括该空中小区包括的信道例如RACH、PUCCH或PDCCH的配置资源等,进而在专用载波上发起RACH进行上行同步和接入,成功后进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流程进行注册和鉴权,完成整个随机接入过程。
情况2:无人机从地面起飞过程中,从地面小区切换入空中小区
这是一种更为普遍的场景,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描述的是无人机从地面小区切换至空中小区过程中无人机和第一网络设备、或、无人机和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示意性交互图。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为无人机提供地面载波(或,地面小区)的设备。
S42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S430,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位置信息,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至该目标小区,该源小区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
其中,无人机的GPS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经纬度,无人机的高度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无人机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表示当前为无人机提供服务的小区(即,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在无人机的方向上的波束的角度,可以用来确定无人机的角度,无人机的角度表示无人机与当前为无人机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分别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些信息都可以用来估算无人机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由无人机确定的无人机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将无人机的位置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后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多种信息确定无人机的位置。
下面,对源小区、目标小区以及两个小区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源小区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源小区是该多个小区中的某个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对应一个小区时,源小区即为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唯一的小区。
目标小区是专用站对应的小区,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可以对应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对应不同网络设备:当第一网络设备是普通站时,目标小区与源小区属于不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当第一网络设备是专用站,且该专用站与目标小区对应的专用站不同,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对应不同的网络设备;当第一网络设备是专用站,且该专用站与目标小区对应的专用站是同一个基站,则该目标小区与该源小区对应相同的网络设备。
在S430中,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无人机发送的位置信息后,可以判断无人机所处的位置,判断是否进行小区切换,在判断需要进行小区切换后,可以根据网规网优的邻区列表选择需要切换的小区(即,目标小区),进而向需要切换的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使得目标小区确知无人机需要在该目标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人机的位置可以理解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例如,无人机所处的经纬度和高度。
可选地,该切换请求包括该位置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位置信息,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在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的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目标小区发送该切换请求。
其中,该预设条件可以是一个用于限定是否切换小区的区间。例如,预设条件可以是区间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区间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高度区间/门限、经度区间/门限、维度区间/门限、或角度区间/门限,当用于表示无人机的位置的参数属于上述至少一个区间/门限的取值时,则切换小区。再例如,预设条件也可以是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可以包括高度阈值、经度阈值、纬度阈值或角度阈值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对应不同的网络设备时,作为S430的可选步骤,在S431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即,专用站)发送切换请求,该专用站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时,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具体而言,该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专用站根据无人机的位置在该目标小区中调整初始接入波束,将初始接入波束对准无人机的切入方向,供无人机接入;随后,专用站和无人机之间通过专用载波传输各种信令完成完整的随机接入过程,其中,无人机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参考情况1中无人机与专用站之间的随机接入过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S420之前的S410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指示信息,该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测量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其中,该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测量无人机的位置,可以指示无人机测量各种能够用于确定无人机的位置的参数的参数值。例如,该测量指示信息指示无人机测量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人机的经纬度、无人机的高度、无人机的飞行路径、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无人机的角度。这样,无人机可以通过位置信息将获得的各种参数值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或者,无人机基于测量的各种参数值估算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将该位置直接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后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各种参数值确定无人机的位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用于确定无人机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进行小区切换,并且,在确定需要切换小区时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有效地提高了切换小区的准确性。
3、对专用载波灵活扩容的方式
由于无人机用于下行传输的专用载波的带宽很有限(例如,一个专用载波的带宽为1M),并且针对无人机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PDCCH以及无人机的下行数据都承载在专用载波上,若无人机的数量增多,会导致PDSCH的带宽资源小于PDCCH的带宽资源,会影响无人机的传输性能。
此外,考虑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快,活动区域大,在某个特定区域无人机的数量和位置变化大等原因,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可以对专用载波灵活扩容的3种方式,即,灵活调整专用载波的频域带宽和/或时域长度,可以高效利用专用载波的频谱资源。下面,对3种方式分别做描述。
方式1
通过给无人机配置一个较大的指示带宽,根据无人机的数量动态调整带宽大小:当无人机的数量较少时,使用较小的实际带宽进行无线通信,当无人机的数量增加,调整带宽,使用较大的实际带宽进行通信。
方式2
动态增加无人机的专用载波,例如,当无人机的数量增加时,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专用载波。
方式3
动态调整无人机的专用载波的带宽大小和控制资源集CORSET的时域长度。
对于调整无人机的专用载波的带宽大小的方式,当无人机的数量增加时,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专用站可以向无人机发送信令指示来调整专用载波的带宽大小,例如,将专用载波的带宽大小从1M动态增加到2M。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用进行小区重启的情况下动态调整专用载波的带宽大小。
对于调整控制资源集的时域长度,当无人机的数量增加时,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可以为无人机的专用载波配置大于3个符号数的控制资源集,其中,控制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的资源,至少一个控制信道的频域资源是专用载波,每个控制信道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大于3。例如,在PDSCH和PDCCH可共享资源的情况下,专用载波可以支持14个符号的控制资源集。这种方式,可以保持无人机与专用站的连接保持不掉话。
上述3个方式中,在方式1中,无人机在空中由于LOS径存在大量的邻区干扰,几十个小区的临频干扰都落入无人机的滤波器接收通道中,很容易导致下行专用载波的覆盖质量下降;方式2中,一是对每个无人机新增加的专用载波都会存在公共信道,浪费资源,二是不同无人机之间的专用载波之间的资源无法复用,资源利用效率低。因此,综合考虑,方式3会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整载波带宽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能的场景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二网络设备,只要基于实际情况(例如,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或终端设备的业务量增加等各种情况)需要增加传输资源的情况,都可以采用上述对载波扩容的方式,该载波并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专用载波,可以是任何带宽大小的载波。
4、地面载波和专用载波隔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专用站的对空的覆盖信号可能会出现旁瓣、尾瓣对地面信号的干扰,无人机的下行传输使用专用载波,地面终端设备的下行传输使用地面载波,由于空中覆盖影响一定的地理范围,远处的普通站仍然可以使用全部载波带宽,这就意味着地面终端设备使用的地面载波的带宽可能会和专用载波的带宽重合,因此,在下行传输中,为了减少无人机的下行传输对地面终端设备的下行传输的干扰,可以将地面载波与专用载波隔离。
可选地,具体实现中,在如前述建立的无人机的CC组中,专用站可以向CC组中的普通站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C组中的普通站使用除了无人机当前使用的专用载波以外的载波。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面载波和专用载波之间的隔离,可选地,可以通过滤波器来实现地面载波和专用载波之间的隔离。
二、上行传输
下面,分别从2个方面对无人机在上行传输中涉及的相关过程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无人机的上行传输使用的是大带宽的地面载波,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主要用于供无人机的上行数据的传输和CC组中用于干扰规避使用的公共导频信号(详细描述参考上行传输中第2方面的描述)。
1、上行传输中,专用站确定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载波的方式
如前所述,为了协调无人机的服务小区和邻区之间的干扰,建立了CC组。在CC组中有多个可以用于无人机的上行传输的地面载波,因此,需要为无人机从多个地面载波中选合适的地面载波来传输上行数据,被选中的地面载波对应的网络设备解调在该地面载波上的上行数据,从而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下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实施例的载波即为地面载波。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500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描述的是专用站确定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载波的方式。
S520,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承载于第一载波组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的信号强度,该信号是在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该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S530,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测量结果,从该第一载波组中选择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上行传输的第一载波。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专用站,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可以为CC组中的网络设备,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包括该专用站,也可以不包括该专用站。
信号可以是无人机发送给CC组中的网络设备的公共导频信号,也可以是CC组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给无人机的SSB,其中,该公共导频信号是为测量或监控的目的发送的信号,例如,该公共导频信号用可以是SRS,用于测量上行信道质量,也可以是新设计的导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对应至少一个载波,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与无人机传输信号时,每个网络设备使用对应的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载波聚合的场景,可以使用多个载波传输信号,对于其他场景,可以使用一个载波传输信号,因此,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承载信号,或者说,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都用于传输信号。
该测量结果是来自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信号强度的信息,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为CC组中的网络设备。为了便于区分,将每个网络设备的测量结果记为子测量结果。
具体而言,每个网络设备测量在至少一个载波上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得每个网络设备的子测量结果。当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不包括该专用站时,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将得到的子测量结果发送给该专用站,从而,该专用站获得该测量结果;当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除该专用站以外的网络设备向该专用站发送子测量结果,该专用站从自身获得子测量结果,从而专用站获得该测量结果。这样,该专用站根据该测量结果,即,根据信号在第一载波组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从该第一载波组中选择信号强度较好的载波(即,第一载波)用于无人机的上行传输。
继续参考图7,S521表示第一网络设备向该专用站发送子测量结果(例如,第一测量结果)的步骤,该第一测量结果结用于指示信号在至少一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其中,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任一个网络设备,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不包括该专用站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
这里,第一载波可以是一个载波,也可以是多个载波,其中,该多个载波都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用于载波聚合的场景。此外,该第一载波可以是一个网络设备用于传输信号的所有载波,也可以是部分载波。例如,网络设备1使用3个载波传输信号,对应的子测量结果中表示的也是信号在3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假设,信号在3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都很好,专用站可以将3个载波都作为第一载波,也可以将2个载波作为该第一载波,都用于载波聚合的场景,专用站也可以将其中的1个载波作为该第一载波。当然,当一个网络设备中使用一个载波传输信号时,且信号在这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很好,该第一载波即为这个载波,也是这个网络设备用于传输信号的所有载波。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通过获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每个网络设备测量的在该每个网络设备的载波上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为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选择合适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当专用站选择好第一载波后,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确知自己是否可以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为了便于描述,将该第一载波对应的网络设备记为第三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可以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
对于第三网络设备而言,当该第三网络设备不是该专用站时,可选地,该专用站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载波。这样,以便于该第三网络设备确知自己需要使用该第一载波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当然,当该第三网络设备是专用站时,不需要发送该第二指示信息。
对于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第三网络设备以外的其他网络设备而言,当其他网络设备不包括该专用站时,可选地,专用站向该其他网络设备中每个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每个网络设备禁止接收上行数据。当然,当该其他网络设备包括专用站时,专用站只需要给该其他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网络设备需要发送该第三指示信息。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专用站也可以不用通知该其他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协议约定或系统设置,只要其他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用于指示可以接收上行数据的信息,则默认自己不能接收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信号为公共导频信号。其中,该公共导频信号为无人机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的信号。
其中,该公共导频信号可以是专用站配置的。继续以上述CC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可选地,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参考图8中的S511和S512。
也就是说,专用站向无人机和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和无人机确知在公共传输资源上传输公共导频信号,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和无人机之间对该公共导频信号有相同的认知。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该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公共传输资源。
其中,该公共传输资源是用于承载或传输该公共导频信号的资源,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共用该公共传输资源,都会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接收该公共导频信号。
在一种情况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都包括该导频信号指示信息和该资源指示信息。在另一种情况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或该资源指示信息,可以进一步通过该公共导频信号导与该公共传输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另一个内容。其中,该映射关系可以是预先配置好的,也可以是无人机或网络设备通过信令获得的。
上述,第一网络设备都是非专用站的情况,这里,补充一种情况,当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意味着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专用站,此种情况中,该专用站不需要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除了上述通过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外的方式外,专用站还可以根据无人机发送的用于确定无人机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从CC组中选择一个距离无人机最近的网络设备中的载波作为用于无人机上行传输的第一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载波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能的场景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2、上行传输中,减少无人机对CC组中的其他邻区的干扰的方式
在第一方面中,专用站为无人机选择了用于上行传输的载波,无人机在使用上行传输过程中,会对用于上行传输的载波所在的小区的邻区造成干扰,为了减少这种干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降低干扰的方式。下面,分别对两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A
在该方式中,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人机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估计无人机的角度,从而在不同小区中调整在无人机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600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下面,结合图9,以CC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CC组中的其他网络设备的行为可以参考第一网络设备行为。
在S620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
在S630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具体而言,该公共导频信号是无人机在公共传输资源上发送至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的信号,对于第一网络设备而言,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接收并解调该公共导频信号,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可以估算无人机的角度方向,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下面,对该第一网络设备调整在无人机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的过程做一解释。
当用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例如,上文的第一载波)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记为小区1)中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对准无人接的方向,便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当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多个小区中除小区1以外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无人机的方向。当用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的载波不属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无人机的方向。
在S611和S612中,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S611和S612中,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任一个网络设备,专用站只需要给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不包括该专用站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
专用站通过该第一指示信息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和无人机指示该公共导频信号和承载该公共导频信号的公共传输资源,可以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和无人机确知在公共传输资源上传输公共导频信号,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和无人机之间对该公共导频信号有相同的认知。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和邻区对应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在公共传输资源上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的第一指示信息,使得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公共传输资源上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每个网络设备接收并解调该公共导频信号,估算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邻区的干扰。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该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公共导频信号。
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公共传输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方面的内容可以和第一方面的内容相结合。
例如,在第一方面中,用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的第一载波对应的第三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此时,当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记为小区1)中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对准无人接的方向,便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多个小区中除小区1以外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无人机的方向。
例如,第一方面中的公共导频信号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公共导频信号。当然,两个公共导频信号也可以不同,也可以是周期性或基于事件触发的在不同时间发送的同一个公共导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公共导频信号减少干扰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能的场景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类网络设备中的公共导频信号发送该公共导频信号,第一类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接收并估计信道,该公共导频信号的传输资源可以由第二类网络设备通过对应的载波进行下行来配置,该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调增在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方式B
在该方式中,CC组中的网络设备通过用于确定无人机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在不同小区中调整在无人机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700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下面,结合图10,以CC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CC组中的其他网络设备的行为可以参考第一网络设备行为。其中,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任一个网络设备,专用站只需要给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不包括该专用站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
在S711中,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S721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位置信息,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其中,无人机的位置表示的是无人机在三维空间的位置。
可选地,该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无人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无人机的高度信息;或,
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无人机的角度信息;
其中,无人机的GPS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经纬度,无人机的高度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无人机的角度信息可以表示无人机与当前为无人机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分别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些信息相结合都可以用来估算无人机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
这里,无人机的角度信息可以是专用站根据无人机在服务小区发送的SRS测量得到的无人机的角度,其余信息可以是无人机上报给专用站的信息。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由专用站确定的无人机当前所处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将无人机的位置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多种信息确定无人机的位置。
这样,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位置信息,确知无人机的位置,可以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其中,针对第一网络设备调整在无人机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的解释可以参考方式A中针对第一网络设备调整在无人机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的解释,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描述中,第一网络设备都是非专用站的情况,这里,补充一种情况,当CC组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包括该专用站时,意味着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专用站,专用站不需要给自己发送位置信息,专用站只需要给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除该专用站以外的网络设备发送位置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至少一个网络设备通过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专用站)获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无人机)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无人机的位置,从而调整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的接收波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来减少干扰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能的场景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三、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相结合
如前所述,无人机的上行传输使用的是地面载波,可以是专用站或普通站提供地面载波,无人机的下行传输使用的是专用载波,只能是专用站提供专用载波,对于同一个无人机来说,在用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网络设备不是同一个网络设备的情况还是有很大概率的,可能需要定义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交互行为。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800的再一示意性交互图。其中图11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普通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专用站。
在S811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在S812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调度信息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
在S820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在S831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将针对该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发送给该第二网络设备。其中,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成功接收该上行数据,该反馈信息可以是ACK或NACK,其中,ACK表示接收成功,NACK表示接收失败。
在S832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反馈信息转发给该第一终端设备。
也就是说,对于和无人机发送的上行数据有关的内容,由于普通站针对无人机的PDCCH的信道质量很差,无法直接与无人机交互。因此,专用站将普通站发送给无人机的调度信息通过专用载波转发给无人机,并且,普通站将无人机通过地面载波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后,专用站可以在约定的时间点使用专用载波将反馈信息转发给无人机。
这样,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传输针对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和反馈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尤其对于两个网络设备使用不同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跨载波调度和反馈的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无人机的调度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方案,可以和上述上行传输中的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内容相结合。
例如,上行传输中第一方面中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第一载波可以是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的地面载波,即,上文中的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并且,当该第一网络设备对应多个小区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载波所在的小区(记为小区1)中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对准无人接的方向,便于接收无人机的上行数据,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该多个小区中除小区1以外的任一个小区上将该接收波束的方向避开无人机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信息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能的场景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网络设备和第二类网络设备都面向地面覆盖的场景,第一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类网络设备可以类比于这里的第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11,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2和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装置。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装置1200,该装置1200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也可以为该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1200包括:收发单元1210和处理单元12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300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处理单元1220用于: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同步信号块SSB,其中,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所述PSS承载于第一时域资源上,所述SSS承载于第二时域资源上,所述PBCH信号承载于第三时域资源上,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隙上;
处理单元1220还用于:根据所述SSB进行下行同步接入。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之间是不连续的。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3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SSB,其中,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所述PSS承载于第一时域资源上,所述SSS承载于第二时域资源上,所述PBCH信号承载于第三时域资源上,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位于不完全相同的时隙上。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之间是不连续的。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具体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1220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所述切换请求。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属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处理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处理单元1220,用于确定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波束角度信息。
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承载于第一载波组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信号是在第一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处理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从所述第一载波组中选择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行传输的第一载波。
可选地,所述信号为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在至少一个载波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公共导频信号;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在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向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600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处理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公共导频信号,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6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和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600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向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700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处理单元1220,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7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飞行速度信息;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800中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针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800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800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1210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12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 icat 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12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装置12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12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单元可以由发射机和接收机替代,其它单元,如处理单元1220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此外,装置1200中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组成,对于执行与接收相关的操作,可以将该收发单元的功能理解为接收单元执行的接收操作,对于执行与发送相关的操作,可以将该收发单元的功能理解为发送单元执行的发送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2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对应的,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通信的装置1300。应理解,装置13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其中,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处理器1310可以实现装置1200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20的功能,收发器1320可以实现装置1200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510的功能。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存储器1330存储的指令,或者说,处理器1310可以调用这些存储指令实现装置1200中处理器520的功能,以控制收发器13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可选地,该存储器13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3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3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上述与该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公共导频信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公共导频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公共导频信号,估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且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无人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在至少一个载波上的信号强度,所述至少一个载波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7.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于公共传输资源上的公共导频信号;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公共导频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公共导频信号,估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且调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方向上的接收波束;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无人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导频信号指示信息,所述导频信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导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公共传输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组中的第一载波上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每个载波承载所述公共导频信号,所述第一载波组中的载波属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载波,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12.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或,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或,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78745.6A CN111200486B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EP19886165.0A EP3869852A4 (en) | 2018-11-19 | 2019-11-18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PCT/CN2019/119200 WO2020103797A1 (zh) | 2018-11-19 | 2019-11-18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US17/323,751 US12113739B2 (en) | 2018-11-19 | 2021-05-18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78745.6A CN111200486B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0486A CN111200486A (zh) | 2020-05-26 |
CN111200486B true CN111200486B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074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78745.6A Active CN111200486B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13739B2 (zh) |
EP (1) | EP3869852A4 (zh) |
CN (1) | CN111200486B (zh) |
WO (1) | WO202010379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6524A (zh) * | 2020-05-29 | 2021-12-03 | 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的无人机互联系统 |
CN114630373B (zh) * | 2020-12-08 | 2023-08-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4745747A (zh) * | 2022-05-05 | 2022-07-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覆盖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20240023030A1 (en) * | 2022-07-14 | 2024-0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vent-triggered waveform type selection |
CN118694419B (zh) * | 2024-06-19 | 2025-03-2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 空地组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7185A (zh) * | 2007-01-18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 |
WO2009114983A1 (zh) * | 2008-03-20 | 2009-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长循环前缀帧结构下行专用导频与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
CN101873625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链路中的信道估计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5375957A (zh) * | 2014-08-27 | 2016-03-02 | 空间数码系统公司 | 一种透过无人机的通讯系统 |
CN106464342A (zh) * | 2014-02-17 | 2017-02-22 | 优必奇奥姆有限责任公司 | 经由无人机/uav平台的宽带接入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09660B2 (en) * | 2004-01-29 | 2011-08-30 | Neocific,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cell-specific and common pilot subcarriers in multi-carrier, multi-c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EP2334122B1 (en) * | 2009-12-14 | 2014-03-26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LTE cellular networks |
US20130039296A1 (en) * | 2011-08-09 | 2013-02-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operation on dependent carriers |
KR102216248B1 (ko) * | 2013-09-05 | 2021-02-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3068179B1 (en) * | 2013-12-13 | 2021-02-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US9853712B2 (en) * | 2014-02-17 | 2017-12-26 | Ubiqomm Llc | Broadband access system via drone/UAV platforms |
US9859972B2 (en) * | 2014-02-17 | 2018-01-02 | Ubiqomm Llc | Broadband access to mobile platforms using drone/UAV background |
FR3018656A1 (fr) * | 2014-03-13 | 2015-09-18 | Cassidian Sas | Procede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et systeme mettant en oeuvre le procede |
EP3275108B1 (en) * | 2015-03-25 | 2021-1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andling and assigning uplink pilots |
CN106507497B (zh) * | 2015-09-08 | 2020-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1510981B (zh) * | 2016-08-10 | 2021-10-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810941B (zh) * | 2017-05-05 | 202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
2018
- 2018-11-19 CN CN201811378745.6A patent/CN111200486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1-18 WO PCT/CN2019/119200 patent/WO2020103797A1/zh unknown
- 2019-11-18 EP EP19886165.0A patent/EP3869852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5-18 US US17/323,751 patent/US1211373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7185A (zh) * | 2007-01-18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 |
WO2009114983A1 (zh) * | 2008-03-20 | 2009-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长循环前缀帧结构下行专用导频与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
CN101873625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链路中的信道估计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6464342A (zh) * | 2014-02-17 | 2017-02-22 | 优必奇奥姆有限责任公司 | 经由无人机/uav平台的宽带接入系统 |
CN105375957A (zh) * | 2014-08-27 | 2016-03-02 | 空间数码系统公司 | 一种透过无人机的通讯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TR 22.891 V0.2.0 (2015-08);3gpp;《3gpp》;20150831;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69852A1 (en) | 2021-08-25 |
EP3869852A4 (en) | 2021-12-15 |
CN111200486A (zh) | 2020-05-26 |
US20210273756A1 (en) | 2021-09-02 |
WO2020103797A1 (zh) | 2020-05-28 |
US12113739B2 (en) | 2024-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5016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PRS in NR V2X | |
CN111200486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179294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CN113196837B (zh) | 移动网络中的空闲/不活动移动性和可达性 | |
US11902888B2 (en) | System information for 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by an aerial UE | |
CN111095975B (zh) |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432221B2 (en) | Cell reselection for an aerial UE | |
US20230068762A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JP7015838B2 (ja) | 通信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端末 | |
US10993225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 |
US2023032863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30254830A1 (en) | Parameter Update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US2025011925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CN114698130A (zh) |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13271674A (zh) | 一种用于非地面通信网络的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 |
JP2023536970A (ja) | 送受信機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および基地局 | |
CN11378550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卫星 | |
WO2025030537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 |
WO2025030543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 |
US20240224105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40405851A1 (en) | Terrestri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through dynamic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blanking techniques | |
US20240381189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40406754A1 (en) | Aerospace system and device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through dynamic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blanking techniques | |
US20240405850A1 (en) | Terrestri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through dynamic uplink power modification | |
KR20250033828A (ko) |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프로세싱 장치 및 저장매체, 그리고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기지국, 프로세싱 장치 및 저장매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