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97628A -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7628A
CN111197628A CN202010120437.4A CN202010120437A CN111197628A CN 111197628 A CN111197628 A CN 111197628A CN 202010120437 A CN202010120437 A CN 202010120437A CN 111197628 A CN111197628 A CN 111197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iston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assisting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04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李传武
潘银斌
孙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04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7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7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7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6Control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e.g. of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F16D2500/10System to be controlled
    • F16D2500/102Actuator
    • F16D2500/1026Hydraul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F16D2500/10System to be controlled
    • F16D2500/104Clutch
    • F16D2500/10406Clutch position
    • F16D2500/10412Transmission line of a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F16D2500/10System to be controlled
    • F16D2500/11Application
    • F16D2500/1107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F16D2500/50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 F16D2500/512Relating to the driver
    • F16D2500/5122Improve passengers comf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及安装有其的汽车,所述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装置(2)、液压传递装置(3)、助力装置(4)、和液压控制装置(5),所述驱动电机(1)提供旋转运动,所述传动装置(2)将所述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依据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的液压来控制所述助力装置(4),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与所述助力装置(4)一起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其相比手动更加便利,并且相比现有AMT的纯气控装置或纯液控装置,其控制精度和反应时间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具体而言,涉及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在驾驶强度方面,相比于机械变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MT),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于公交、国道或者在堵车工况而言,优势更加明显。
在现有的MT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频繁的切换变速器的挡位的需求,导致需要通过驾驶员的左脚频繁的踩下离合踏板,实现对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从而容易造成驾驶室疲劳,驾驶舒适性降低。
为了降低驾驶疲劳强度,在传统的MT车辆基础上,AMT车辆增加了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机电液气执行机构,以使离合器的操作自动化,省去对离合器踏板的操作。通过取消离合器踏板,由电控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达到解放驾驶员左脚,降低驾驶员疲劳强度的目的。
但是,AMT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尚未成熟,导致AMT系统在国内公路车未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了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通过电子智能化控制,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和结合。
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装置2、液压传递装置3、助力装置4、和液压控制装置5,所述驱动电机1提供旋转运动,所述传动装置2将所述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依据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的液压来控制所述助力装置4,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与所述助力装置4一起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位于液体腔室两端的输出侧液压活塞3.4和电机端液压活塞3.5,电机端液压活塞3.5与所述传动装置2的输出轴联接,所述助力装置4具有助力活塞4.1和推杆4.3,所述输出侧液压活塞3.4与助力装置4的助力活塞4.1连接,所述助力活塞4.1与所述助力装置4的推杆4.3相联接,所述推杆4.3与汽车离合负载端分离拔叉联接,从而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为一种液控二位三通控制阀,并设置有气体通道5.1、进气口5.2、排气口5.3,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助力装置4的气体腔室联接,所述进气口5.2与汽车储存的压缩空气相联接,所述排气口5.3与大气相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离合器分离时,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进气口5.2接通,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进入助力装置4作用在助力活塞4.1上,在离合器接合时,所述气体通道5.1与排气口5.3接通,助力装置4中的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排气口5.3排向大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液压控制装置5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的位于液体腔室处的油液通道3.6相联接,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中的液压压力通过所述油液通道3.6作用在液压控制装置5的控制活塞上,使得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进气口5.2接通或者与所述排气口5.3接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位移传感器3.2,用于感知输出侧液压活塞3.4或电机端液压活塞3.5的位置变化;和/或所述助力装置4具有位置传感器4.2,设置在推杆4.3处或助力活塞4.1处,用于感知助力活塞4.1或推杆4.3移动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为滚珠丝杆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排液口3.3,与大气相通,用于排出液压腔体中的空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储液油杯3.1,其直接安装于液压传递装置3,或者安装于其它地方并通过油管与液压传递装置3相联接。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安装上述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汽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MT车辆普遍采用液压气助力,其液压是通过离合踏板,离合总泵。其中,将驾驶员的脚踩力转换为液压力,控制气压助力。本申请的该方案可以直接应用在MT车辆,取消离合踏板机构,而不需要驾驶员操着踏板。该方案通过控制电机,将电机的电能转换为液压力,控制气压助力。但换挡操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动换挡。相比现有AMT的纯气控装置或纯液控装置,其控制精度和反应时间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驱动电机;2:传动装置;3:液压传递装置;3.1:储液油杯;3.2:位移传感器、3.3:排液口、3.4:输出侧液压活塞、3.5:电机端液压活塞、3.6:油液通道;4:助力装置;4.1:助力活塞;4.2:位置传感器;4.3:推杆;5:液压控制装置;5.1:气体通道;5.2:进气口;5.3:排气口;6: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装置2、液压传递装置3、助力装置4、液压控制装置5。该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
驱动电机1作为电机驱动装置,可以是伺服电机,联接于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2将电机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优选为滚珠丝杆结构,也可以是其他本领域常用的传动结构,例如螺旋传动、蜗杆蜗杆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等结构。
在液压传递装置3中,设置有储液油杯3.1、位移传感器3.2、排液口3.3、输出侧液压活塞3.4、电机端液压活塞3.5、和油液通道3.6。其中,储液油杯3.1可直接安装于液压传递装置3,也可以是安装于其它地方并通过油管与液压传递装置3相联接。位移传感器3.2可以为非接触式磁感应结构,用于感知输出侧液压活塞3.4或电机端液压活塞3.5的位置变化。排液口3.3与大气相通,用于排出液压腔体中的空气。电机端液压活塞3.5与传动装置2的输出轴联接。所述输出侧液压活塞3.4、电机端液压活塞3.5位于液压传递装置3的液体腔室两端。输出侧液压活塞3.4与助力装置4的助力活塞4.1连接。油液通道3.6与液压控制装置5相联接。
助力装置4为气压助力装置,其设置有助力活塞4.1、位置传感器4.2、和推杆4.3。该助力活塞4.1与推杆4.3相联接。推杆4.3与汽车离合负载端分离拔叉联接。位置传感器4.2设置在推杆4.3处或助力活塞4.1处,用于感知助力活塞4.1或推杆4.3移动的距离。位置传感器4.2的功能结构与3.2相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当中,可以两个同时保留,也可以只选用其中一种。
液压控制装置5为一种液控二位三通控制阀,其设置有气体通道5.1、进气口5.2、排气口5.3。气体通道5.1与助力装置4的气体腔室联接,进气口5.2与汽车储存的压缩空气相联接,排气口5.3与大气相通。
本申请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驱动电机1通电,通过传动装置2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位移,使传动装置2的输出轴作往复运动。
离合器分离时,驱动电机1驱动传动装置2使其输出轴带动电机端液压活塞3.5一起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在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的反作用下,液压传递装置3中的液压压力逐渐升高,通过油液通道3.6,作用在液压控制装置5的控制活塞上,使得气体通道5.1与进气口5.2接通,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进入助力装置4作用在助力活塞4.1上,助力活塞4.1带动推杆4.3一起向右移动作用在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上,实现离合器的分离。
离合器接合时,驱动电机1驱动传动装置2使其输出轴带动电机端液压活塞3.5一起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液压传递装置3中的液压压力逐渐降低,通过油液通道3.6,作用在液压控制装置5的控制活塞压力下降,使得进气口5.2断开,气体通道5.1与排气口5.3接通,助力装置4中的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排气口5.3排向大气,助力活塞4.1、推杆4.3一起向左移动,实现离合器的接合。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当中,在助力活塞4.1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输出侧液压活塞3.4一起向右或向左移动,以保持传统离合器操作系统的随动性。同时位置传感器3.2或位置传感器4.2能够时时将电机端液压活塞3.5或推杆4.3的位置变化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离合器分离、接合的精确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装置(2)、液压传递装置(3)、助力装置(4)、和液压控制装置(5),所述驱动电机(1)提供旋转运动,所述传动装置(2)将所述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依据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的液压来控制所述助力装置(4),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与所述助力装置(4)一起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位于液体腔室两端的输出侧液压活塞(3.4)和电机端液压活塞(3.5),电机端液压活塞(3.5)与所述传动装置(2)的输出轴联接,所述助力装置(4)具有助力活塞(4.1)和推杆(4.3),所述输出侧液压活塞(3.4)与助力装置(4)的助力活塞(4.1)连接,所述助力活塞(4.1)与所述助力装置(4)的推杆(4.3)相联接,所述推杆(4.3)与汽车离合负载端分离拔叉联接,从而作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拔叉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为一种液控二位三通控制阀,并设置有气体通道(5.1)、进气口(5.2)、排气口(5.3),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助力装置(4)的气体腔室联接,所述进气口(5.2)与汽车储存的压缩空气相联接,所述排气口(5.3)与大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分离时,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进气口(5.2)接通,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进入助力装置(4)作用在助力活塞(4.1)上,在离合器接合时,所述气体通道(5.1)与排气口(5.3)接通,助力装置(4)中的压缩空气经气体通道(5.1)、排气口(5.3)排向大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控制装置(5)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的位于液体腔室处的油液通道(3.6)相联接,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中的液压压力通过所述油液通道(3.6)作用在液压控制装置(5)的控制活塞上,使得所述气体通道(5.1)与所述进气口(5.2)接通或者与所述排气口(5.3)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位移传感器(3.2),用于感知输出侧液压活塞(3.4)或电机端液压活塞(3.5)的位置变化;和/或所述助力装置(4)具有位置传感器(4.2),设置在推杆(4.3)处或助力活塞(4.1)处,用于感知助力活塞(4.1)或推杆(4.3)移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为滚珠丝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排液口(3.3),与大气相通,用于排出液压腔体中的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递装置(3)具有储液油杯(3.1),其直接安装于液压传递装置(3),或者安装于其它地方并通过油管与液压传递装置(3)相联接。
10.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的汽车。
CN202010120437.4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Pending CN111197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437.4A CN111197628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437.4A CN111197628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7628A true CN111197628A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0437.4A Pending CN111197628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76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459A (zh) * 2021-02-03 2021-06-01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一种基于机电液控制的智能离合系统气压助力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14477A (ja) * 2005-02-02 2006-08-17 Hino Motors Ltd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CN201916392U (zh) * 2010-09-02 2011-08-03 王海钢 汽车离合器助力装置
CN103552557A (zh) * 2013-11-18 2014-02-05 扬州泰博汽车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动制动助力和线控制动功能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CN107366694A (zh) * 2016-05-11 2017-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离合器操作装置
CN212028375U (zh) * 2020-02-26 2020-11-27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14477A (ja) * 2005-02-02 2006-08-17 Hino Motors Ltd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CN201916392U (zh) * 2010-09-02 2011-08-03 王海钢 汽车离合器助力装置
CN103552557A (zh) * 2013-11-18 2014-02-05 扬州泰博汽车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动制动助力和线控制动功能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CN107366694A (zh) * 2016-05-11 2017-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离合器操作装置
CN212028375U (zh) * 2020-02-26 2020-11-27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459A (zh) * 2021-02-03 2021-06-01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一种基于机电液控制的智能离合系统气压助力装置
CN112879459B (zh) * 2021-02-03 2022-05-20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一种基于机电液控制的智能离合系统气压助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6531B (zh) 集成双主缸线控制动系统
CN100494724C (zh) 重型车辆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
CN108626387B (zh) 一种车辆选挡自动行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GB2484584A (en) Brake actuating system having a spring between an actuating element and an ouput piston
CN212028375U (zh)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及汽车
CN106627551B (zh) 适用于再生制动的一体化解耦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CN102705397A (zh) 一种气助力液压驱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CN113492817A (zh) 车辆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13002509B (zh) 一种多功能双电机冗余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197628A (zh) 一种智能离合系统的机电液压控制气压助力装置
CN115402283B (zh) 一种机械液压双调控式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02508B (zh) 带集成式压力调节单元的双电机冗余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55502A (zh) 具有应急模式的离合器控制系统
JP2001510761A (ja) 液圧式ブレーキブースタ/マスタシリンダユニット
CN109159775A (zh) 一种电子机械增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3579B (zh) 带液压助力离合器工作缸总成
CN100572128C (zh) 液压传动蓄能汽车
CN206537272U (zh) 适用于再生制动的一体化解耦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CN1291948A (zh) 驱动设备
CN110562228A (zh) 一种汽车电动液压助力制动系统
CN214138489U (zh) 一种利用液压制动系统实现驻车功能的装置
CN101774351A (zh)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柔性制动装置
CN212654334U (zh) 一种利用液压制动系统和球阀实现保压驻车功能的装置
CN210101610U (zh) 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12879459B (zh) 一种基于机电液控制的智能离合系统气压助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