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4533B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94533B CN111194533B CN201880065274.5A CN201880065274A CN111194533B CN 111194533 B CN111194533 B CN 111194533B CN 201880065274 A CN201880065274 A CN 201880065274A CN 111194533 B CN111194533 B CN 1111945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data
- data signal
- users
- conste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6—Division using four or more dimensions, e.g. beam steering or quasi-co-location [QC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BS)。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用于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UE)。一个或多个用户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和从至少一个另外的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基站(BS)包括用于与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的回程接口。为了将第一数据信号传送到由基站和由另外的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基站(BS)被配置为经由回程接口与另外的基站协商MUST设置,以及使用根据经协商的MUST设置而设置的第一传输星座映射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或系统的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概念。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由多个传送器,如基站,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的数据的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涉及由传送器,如基站,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向多个用户传输数据。
图1是包括核心网络102和无线电接入网络104的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示意性表示。无线电接入网络104可包括多个基站eNB1至eNB5,每个基站服务于由相应小区1061至1065示意性地表示的基站周围的特定区域。提供基站以为小区内的用户服务。用户可以是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另外,可以通过连接到基站或用户的移动或固定IoT设备访问无线通信系统。移动设备或IoT设备可包括物理设备、地面车辆(诸如机器人或汽车)、航空器(诸如有人或无人飞行器(UAV),后者又称为无人机)、建筑物以及其它嵌入了电子、软件、传感器、致动器等的物品,以及使这些设备能够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收集并交换数据的网络连接。图1示出了仅五个小区的示例性视图,但是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更多这样的小区。图1示出了位于小区1062中并由基站eNB2服务的两个用户UE1和UE2,也称为用户设备(UE)。在小区1064中示出了另一个用户UE3,其由基站eNB4服务。箭头1081、1082和1083示意性地表示用于从用户UE1、UE2和UE3向基站eNB2、eNB4传送数据或用于从基站eNB2、eNB4向用户UE1、UE2、UE3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连接。另外,图1示出了小区1064中的两个IoT设备1101和1102,它们可以是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IoT设备1101经由基站eNB4访问无线通信系统以接收和传送数据,如箭头1121示意性地表示的。IoT设备1102经由用户UE3访问无线通信系统,如箭头1122示意性地表示的。相应的基站eNB1至eNB5可以例如经由在图1中由指向“核心”的箭头示意性地表示的相应的回程链路1141至1145经由S1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102。核心网络102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另外,例如,相应的基站eNB1至eNB5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例如经由在图1中由指向“enBs”的箭头示意性地表示的相应的回程链路1161至1165经由X1或X2接口彼此连接。
图1中所描绘的无线网络或通信系统可以是异构网络,具有两个不同的覆盖网络:宏小区的网络,其中每个宏小区包括宏基站(如基站eNB1至eNB5),以及小小区基站(图1中未示出)(如毫微微基站或微微基站)的网络。
对于数据传输,可以使用物理资源网格。物理资源网格可包括资源元素的集合,各种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被映射到这些资源元素。例如,物理信道可包括携带特定于用户的数据(也称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USCH)、携带例如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携带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物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UCCH),等等。对于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还可包括一旦UE同步并获得MIB和SIB就由UE用于接入网络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或RACH)。物理信号可包括参考信号(RS)、同步信号等。资源网格可包括在时域中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如10毫秒)并且在频域中具有给定带宽的帧。帧可以具有一定数量的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例如2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取决于循环前缀(CP)长度,每个子帧可包括6个或7个OFDM码元的两个间隙。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使用频分复用的任何单音或多载波系统,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具有或不具有CP的任何其它基于IFFT的信号(例如,DFT-s-OFDM)。可以使用其它波形,如用于多路访问的非正交波形,例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广义频分复用(GFDM)或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例如根据LTE-Advanced pro标准或5G或NR(New Radio,新无线电)标准进行操作。
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电接入网络104可以是包括主小区的网络的异构网络,每个主小区的网络包括主基站,也称为宏基站。另外,可以为每个宏小区提供多个辅助基站,也称为小小区基站。图2是类似于图1中的小区1061的小区的示意性表示,该小区具有两个不同的覆盖网络,网络包括具有宏小区1061的宏小区网络以及小小区网络。虽然图2仅表示了单个宏小区,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图1中的其它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使用覆盖网络。小小区网络包括多个小小区基站SeNB1至SeNB5,每个小小区基站在相应的区域1201至1205内操作,该区域也称为小小区的覆盖区域。小小区基站SeNB1至SeNB5可以由宏小区基站MeNB1控制,相应的小小区基站SeNB1至SeNB5经由相应的回程链路1221至1225连接到该宏小区基站。不是小小区基站经由回程链路连接到宏小区基站,而是小小区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经由相应的回程链路耦接到核心网络。图2还示出了用户设备UE,该用户设备由宏小区基站MeNB1服务(如由箭头1241指示的),并且由小小区基站SeNB1服务(如由箭头1242示意性地指示的)。
图3是宏小区(未示出)的多个小小区1201至1203的另一个示意性表示。宏小区可以类似于图2中的宏小区。每个小小区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UE。除了图2中的以外,相应的小小区基站SeNB1、SeNB2、SeNB3,…经由回程链路或连接1021至1023连接到核心网络102。相应的小小区1021至1023可以经由X2接口彼此直接连接,如图3中示意性地指示的。将相应的小小区连接到核心网络102的运输网络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在点(PoP)的光纤网络,在这些存在点处,多个小小区连接到运输网络。参考文献[1]中描述了有关图3所示的回程体系架构的更多细节。
小小区(也称为辅助移动通信小区,SC)形成到宏小区(也称为主移动通信小区,PC)的网络的覆盖网络。小小区可以经由回程链路(BL)连接到宏小区(图2)和/或核心网络(图3)。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链路,并且在经由回程链路将小小区连接到核心网络的情况下,运输网络(图3)的存在点(PoP)可以用作到核心网络的接口。每个小小区可以借助于无线接入链路(AL)1242服务在它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移动用户UE。另外,UE可以连接到主小区,例如以接收控制信号,并且连接可以被称为控制链路(CL)。
在如上参考图1到图3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使用数据的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例如,根据LTE,在参考文献[2]中描述了用于下行链路(DL)的MUST。MUST用作下行链路方案,即多个用户在相同的物理资源元素上协作调度而没有空间分离的多路访问方案。这种非正交传输允许提高多用户(MU)系统容量和/或网络中的连接的设备的数量。传送侧的基站(BS)为独立的数据流创建复合传送(TX)星座。在接收器侧,例如,可以使用连续的干扰消除由接收器结构分离数据流。对于下行链路(DL)方向,在参考文献[2]中规定了下表1中所示的三个MUST类别
类别 | 功率比 | 灰度映射 | 标签位分配 |
MUST类1 | 自适应,在分量星座上 | 否(N) | 在分量星座上 |
MUST类2 | 自适应,在分量星座上 | 是(Y) | 在复合星座上 |
MUST类3 | N/A | 是(Y) | 在复合星座上 |
表1:MUST方案的分类及其关键特性
图4中示出类别1的传送器侧处理的示例。在第一运输块TB1和第二运输块TB2中提供待被使用MUST传送的数据。在2021,2022处的独立信道编码、速率匹配(RM)和加扰以及在2041,2042处的到调制符号的独立映射之后,携带用于靠近或接近传送器的第一UE(也称为近MUST UE)的数据和用于远离传送器的第二UE(也称为远MUST UE)(第一UE比第二UE更靠近传送器)的数据的信号在206处分别使用振幅权重和被加权(其中α是用于近MUST用户的传输功率比),并在208处被组合。图5示出MUST类别1的示例复合星座。上述DL-MUST是针对点到多点传输设计的,但是,它不支持多点传输,因此,例如,不可能使用MUST实现数据的协作式多点传输。
另外,实现上述DL-MUST以向近MUST和远MUST UE(也称为近和远UE)传送数据,即,仅具有显著SNR间隙或大SNR差的UE被选择用于MUST以及在相同的资源元素上被联合调度。假设高SNR近UE(具有信道增益|h1|2)和低SNR远UE(具有信道增益|h2|2),|h1|>|h2|。因此,使用特定的解码顺序,假设SIC接收器,各个速率可以计算如下:
可以通过使用每非正交多址(NOMA)层的适当的信道编码实现各个速率。然而,在用户具有相似SNR的情况下,即,当从(1)和(2)得出对于公平功率分配各个速率不同,即r2<r1,因为SIC接收器需要首先解码一个流并且从另一个流中减去该一个流。与正交传输(即OFDMA)相比,这导致随时间的不同(=不公平)SUM速率并且没有增益。因此,没有MUST被应用于具有相等或基本相等SNR的用户。
在如图1至图3中示意性地描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例如根据LTE使用多天线技术以改进用户数据速率、链路可靠性、小区覆盖和网络容量。为了支持多流或多层传输,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中使用线性预编码。线性预编码由预编码器矩阵执行,预编码器矩阵将数据的层映射到天线端口。预编码可以被看作波束成形的泛化,这是一种将数据传输在空间上引向/聚焦到预期的接收器的技术。多个用户可以由使用MIMO技术的单个基站服务,MIMO技术允许空间预编码以通过一个专用的波束服务每个用户。迄今为止,已经假设空间预编码允许层间的“正交”传输,即无干扰传输。然而,实际上,例如由于有限的反馈、量化的波束成形器等,存在跨层干扰,也称为串扰,导致性能退化。现在参考图6更详细地解释上述跨层干扰的影响。
图6(a)示出使用波束成形技术的基站BS或gNB,也可以是小小区基站,基站使用通过线性预编码形成以被引导朝向相应的用户UE1和UE2的相应的传送波束B1和B2而向多个用户UE1、UE2提供数据。用于用户UE1和UE2的相应的数据或数据流D1、D2在波束B1、B2上被传送。另外,图6(a)示意性地表示由于相应的波束B1和B2之间的串扰而引起的干扰。由于第二波束B2而引起的在第一用户UE1处的干扰由虚线I21示意性地表示。同样,由虚线I12表示UE2由于波束B1而经历的干扰。图6(a)还示出在用户UE1和UE2处的相应的接收星座,接收星座指示如何在相应的用户UE1、UE2处接收仅携带数据D1、D2的信号和仅由于干扰I12、I21而引起的信号。
图6(b)表示当基站gNB同时使用波束B1、B2发送出数据信号时在相应的用户处的串扰干扰的影响。图6(b)示出基站处的传送星座,传送星座示出用于第一用户UE1的数据D1由星座图的左上象限中的星座点表示,而用于第二用户UE2的数据D2由星座图的右上象限中的星座点表示。在用户UE1、UE2处实际接收的是由图6(b)中为相应的用户指示的接收星座表示,并且取决于相应的用户UE1、UE2所经历的干扰I21、I12。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用户UE1,来自第二波束B2的干扰I21将接收到的信号R1移动到星座图的y轴上,使得接收到的信号R1不能在UE1处被正确解码,因为UE1无法判断接收到的信号R1是应当属于接收图的左上象限还是右上象限。对于UE2,来自第一波束的干扰I12也致使关于星座点的偏移,然而,它仍然在接收星座的右上象限内,这允许用户UE2对信号D2正确地解码。因此,在参照图6所描绘的场景中,由于相应的波束之间的干扰导致在用户中的一个或多个处原始发送的数据不能被正确解码的情况,所以通过相应的波束同时从单个基站向多个用户同时传输数据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向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数据的传输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如下描述的实施例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能够使用MUST以有限数量的反馈进行CoMP(多点协作)传输。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允许将MUST应用于具有相等或基本相等SNR的用户。
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解决了用于向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MIMO层之间的跨层干扰。
现在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的示意性表示;
图2示出小区的示意性表示,如图1中的具有两个不同的覆盖网络的小区,即宏小区网络(包括宏小区)以及小小区网络(包括经由回程链路连接到宏小区基站的小小区基站);
图3示出宏小区的多个小小区的进一步示意性表示,类似于图2,其中小小区基站经由回程链路彼此连接并且连接到核心网络;
图4示出用于下行链路MUST的基站的传输路径的框图;
图5示出MUST类别1的复合星座的示意图;
图6示出使用在基站处形成的相应的波束向多个用户的数据的同时传输,其中图6(a)表示由传输产生并在用户处接收的数据信号和干扰信号,以及其中图6(b)示出干扰信号对在用户处接收的信号的影响;
图7是根据本文所述原理操作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性表示;
图8是示出叠加数据信号的星座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图8(a)示出由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两个基站处的功率分配产生的星座,以及其中图8(b)示出当额外地由于功率分配还在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处应用相位偏移补偿时的叠加数据信号的星座;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用户和用于以叠加的方式向用户传送数据信号的基站的框图;
图10示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根据该方法,一个UE由两个基站BS1、BS2服务;
图11示出其中两个基站服务不同用户的实施例,其中至少一个用户以MUST-UECoMP模式操作,其中图11(a)示出用于由第一基站服务第一用户以及由第二基站服务第二用户的设置,以及其中图11(b)示出由于信道(数据信号经由该信道到达UE处)的信道相位偏移而在UE处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星座的旋转;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示意性框图;
图13示出当在具有相等或基本相等的SNR的用户处应用MUST时随时间的数据速率,其中图13(a)示出通过现有技术方法可实现的随时间的数据速率,以及其中图1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实现的随时间的数据速率;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的串扰的补偿;
图15示出用于实现参考图14描述的方法的网络的框图;以及
图16示出可以在其上执行根据本发明方法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以及方法的步骤的计算机系统的示例。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MUST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下行链路通信的方法。这允许可用于基站和用户之间的通信的资源的更有效地使用,以及还允许改进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其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和从至少一个另外的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基站包括用于与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的回程接口,其中为了向由基站和由另外的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第一数据信号,基站被配置为经由回程接口与另外的基站协商MUST设置,以及被配置为使用根据经协商的MUST设置而设置的第一传送星座映射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以及从第二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用户设备被配置为接收并应用MUST设置,用于对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的叠加执行解映射,以获得每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
根据实施例,在BS之间协商的上述MUST设置可包括或指示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用于传送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的物理资源,以及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功率分配。根据另外的实施例,还可以指示关于基站所使用的星座图的信息,星座图表示二进制数据的复表示,例如,比特到QAM的映射。当指示分配的功率和星座图两者时,这可以被称为MUST层。关于星座图的信息可包括关于星座图之间的相位偏移的信息。例如,星座图可包括功率分配,以及星座图中的复向量的长度可以表示功率。
图7是根据本文所述原理操作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性表示。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参考图1至图3中的一个描述的通信系统,或者它可包括上述网络的组合。图7示出多个基站BS1到BSn,每个基站包括用于连接到网络的回程的接口I/F,回程可以是经由网络的核心的回程连接,例如经由S1接口,和/或相应的基站的直接连接,例如经由X1/X2接口。基站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用于网络内的无线通信的天线ANT,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向多个用户UE1至UEn提供下行链路通信。根据本发明,使用多个协调的基站提供使用MUST向用户UE1至UEn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数据传输。例如,基站BS1到BSn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用于到UE1或到选自UE1到UEn中的多个用户的下行链路通信,用于使用MUST进行数据的下行链路通信。例如,各个MUST层,也称为近/远MUST层,可以被一组协调的基站BS1到BSn传送到一组协调的用户UE1到UEn,也包括从多个基站到仅一个用户的数据的传输。为了允许由至少两个基站使用MUST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本发明的方法经由基站的回程连接协调所涉及的基站。例如,当考虑基站BS1和BS2向用户UE1或向用户UE1和UE2传输各个MUST层时,基站BS1和BS2经由回程接口I/F彼此协商MUST设置,使得基站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根据经协商的MUST设置而设置的相应的传送星座映射待经由下行链路超用户发送的相应的数据信号。
根据实施例,例如,MUST设置指示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物理资源,例如调度UE的资源块或资源元素。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关于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功率分配的信息可包括在MUST设置中,和/或关于待被基站使用的星座图的信息。星座图表示二进制数据的复表示,例如比特到QAM的映射以及功率分配。上述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括在MUST设置中,MUST设置是在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下行链路MUST通信中所涉及的基站之间协商的。另外,根据其它实施例,例如在基站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从相应的基站到相应的用户的信道之间的实质的相位偏移的情况下,或者在相位偏移可能由其它方式引起的场景中,相应的星座图之间的相位偏移可包括在MUST设置中。
图8是示出叠加数据信号的星座的示意性表示。
图8(a)示出第一和第二基站BS1、BS2处的功率分配控制的效果,其中第二基站使用MUST传送它的数据。在图8(a)所示的示例中,BS1将其待传送的数据映射到左上象限中的星座点CP1上,如虚线箭头所示,以及BS2将其待传送的数据映射到左上象限中的星座点CP2上,如实线箭头所示。用户可以解映射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叠加,例如,通过使映射的叠加(实线箭头指向的叠加)经受连续干扰消除过程。图8(a)还示出在复域中第二基站BS2的QAM星座点相对于第一基站BS1的QAM星座的星座点的旋转。旋转可由从第一基站BS1到用户的第一信道与从第二基站BS2到用户的第二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导致,例如,由于信道中的任意差。两个基站都是功率控制的,使得来自BS2的数据信号,当与显现其自身在BS2的QAM星座点中相对于BS1的QAM星座而言被较少地扩散或缩小的来自BS1的数据信号相比时,以更小的功率到达用户。
根据实施例,还可以实现相位偏移补偿,例如,以补偿例如,由于信道中的任意差引起的在复域中第二基站BS2的QAM星座点相对于第一基站BS1的QAM星座的星座点的旋转,。相位偏移补偿可包括MUST DL通信中涉及的基站之间的信令,使得基站中的至少一些为预旋转其QAM星座做准备。根据其它实施例,一个基站可以具有用于其星座图的固定相位,以及一个或多个其它基站可以接收用于相对于该一个基站的固定相位星座预旋转其QAM星座的相位偏移信息。例如,当第一基站的相位固定时,第二基站可以从由第二基站服务的用户接收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相位偏移,并且将接收到的相位偏移应用于其星座图,使得第二基站可以相对于第一基站的固定相位星座预旋转其星座。
图8(b)示出假设用于BS1的固定相位星座的示例,其中已经补偿了相位偏移(由图8(a)中的旋转表示)。基站BS1和BS2都是如上所述的功率控制的。可以通过恰当地预旋转BS2QAM星座执行补偿,以补偿或减小来自BS1、BS2的数据信号在它们到用户的路上所经历的相移。如从图8(b)可以看出,BS2的星座点现在正如BS1的星座的星座点一样被配准到复域的轴。在这个示例中,其中BS1和BS2的星座是相同类型的,即QAM,BS2的星座点可以通过仅在复域中平移移动和等向缩放而被变换到BS1的星座点上,即不需要旋转。
为了补偿相移,例如,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需要确定相位偏移。根据实施例,可以以如图9中描述的方式确定相移,图9示出用户UE1、UE2和基站BS1、BS2。对于随后的讨论,假设基站BS1和BS2都使用MUST向UE1传送数据,然而,根据其它实施例(如虚线箭头所示),可以从基站BS1向UE1传送第一数据,并且可以使用MUST从基站BS2向UE2传送第二数据。下面,描述BS1的细节,并且取决于境况,BS2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不具有相同的结构。
UE1接收由BS1和BS2使用多用户叠加编码或MUST在无线电信道250a、250b上传送的数据信号。BS1包括相移估计参考信号(PSERS)发送器252,发送器252被配置为向UE1发送相移估计参考信号。相移估计参考信号使得UE1能够估计信道250a、250b之间的相移。以类似的方式,BS2进行相同的操作,即经由其连接信道250b向UE1发送PSERS。UE1包括相移估计器254,用于估计信道250a、250b之间的相移。为此,相移估计器254可以评估分别从BS1和BS2接收的相移估计参考信号。UE1包括相移补偿信号发送器256,相移补偿信号发送器256从相移估计器254接收关于信道250a、250b之间的相移的信息,并将相移补偿信号发送到基站BS1、BS2中的至少一个。在图9中,假设BS1接收到由发送器256发送的相移补偿信号。为此,BS1包括相移补偿信号接收器258。相移补偿信号被选择为使得相移补偿信号导致信道250a、250b之间的任何相移的减小或补偿。这种相移可能是由于BS1和BS2与UE1的不同距离而造成的。
BS1包括映射器260,映射器260根据相移补偿信号以相移补偿的方式使用特定星座映射待传送的数据262,从而获得最终待被以与从BS2发送的对应数据信号叠加的方式通过信道250a发送到UE1的数据信号264。例如,数据映射器260将待传送的数据262映射到例如基于特定信道状况选择的特定星座上,诸如QPSK、QAM等。数据映射器260旋转其星座,以考虑在其信道250a和多用户叠加伙伴BS2的信道250b之间的相移。然后,例如,获得的数据信号264用于形成最终由BS1向UE1发出的OFDM或SC-FDM或OFDMA或SC-FDMA信号的特定OFDM子载波,使得所提及的子载波与BS2的对应映射器将其自身数据映射到的子载波一致。BS1和BS2包括相应的回程接口266、268,如S1、X1或X2接口,用于经由回程链路270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链路,如电或光链路,或者无线链路,如微波链路。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假设BS1和BS2协商MUST设置,达到BS1和BS2知道公共资源(如RB或RE)以及被分配用于从BS1到UE1和从BS2到UE1的数据的传输的功率的程度。这可以由经由回程链路270的信令而被协商。还可以用信号通知关于相位偏移的信息。
UE1包括解映射器272,解映射器272接收叠加的数据信号,即在274处指示的对应OFDM子载波上的数据信号的叠加,其指向复平面中的特定点,并且通过执行解映射获得用于每个数据信号(即从BS1发送的数据信号276和从BS2发送的对应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为此,解映射器272可执行连续干扰消除(SIC),使得解映射器272首先获得“较强”数据信号(即来自“较近”传送器的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然后得出“较远”传送器的信息数据。解映射可以是硬解映射,其中信息数据是一个或多个比特,或者可以是软解映射,其中信息数据是0和1之间的值,两者都包括在内。然后,由解映射器272因此分别针对BS1和BS2而获得的信息数据276经受进一步的处理,诸如,分别针对每个基站BS1和BS2独立地执行的信道解码,包括例如解交织、前向纠错、解扰、解穿孔等。在这样的场景中,BS1、BS2可包括在数据映射器260上游的对应的信道编码器、交织器、加扰器和/或穿孔器,以及UE1可包括在解映射器272上游的分解器,分解器将入站OFDM、SC-FDM或OFDMA或SC-FDMA符号分解为OFDM子载波,其中一个子载波携带叠加的数据信号。
根据实施例,当映射用于传输到UE1的数据时,BS2可以不考虑任何相移补偿,例如,BS2可以使用固定相位用于其星座图。BS2可以经由回程270将从UE1接收的相位偏移信息发送到BS1,用于允许BS1相对于固定相位星座预旋转其QAM星座。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在映射用于传输到UE1的数据时,BS2可以不包括相移补偿信号接收器和/或可以不考虑任何相移补偿。关于传送器BS1以捎带方式传送另外的数据信号的事实,BS2甚至可以是不可知的,然后,数据信号以上述方式在UE1处经受多用户叠加解码。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UE1可以可选地(如虚线框所示)包括功率比估计器278,功率比估计器278被配置为估计多个基站之间的功率比以获得功率比信息。发送器280依据功率比信息将功率比补偿信号发送到可以可选地包括功率比补偿信号接收器282的BS1和BS2中的至少一个。BS1可以依据功率比补偿信号设置以其传送数据信号264的功率。实际上,功率设置可以影响数据信号264的子载波是其部分的整个子载波集。也就是说,携带多个OFDM子载波的整个OFDM/SC-FDM/OFDMA/SC-FDMA符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比补偿信号经受功率设置,其中多个OFDM子载波包括数据映射器260已将数据262映射到的一个OFDM子载波。功率比补偿信号可以用于减小功率(参与多用户叠加编码的数据信号以其在UE1处彼此叠加)的偏差,使得星座点可以最有效地分布在复域中。
图10示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根据该方法,一个UE由两个基站BS1、BS2服务。UE可以被称为CoMP模式(协作多点模式)中的MUST UE。实现了多点到点传输,根据多点到点传输,两个基站BS1和BS2经由相应的信道250a和250b向一个用户UE传送各个MUST层。为了协调基站BS1、BS2的操作,使得两个基站以图10中的星座图所示的方式(其对应于上面参照图8(b)所解释的方式)传送数据,基站协商(一个或多个)MUST设置,例如上面提到的待使用的资源元素、功率位置和/或相位偏移。在图10中所描绘的场景中,用户UE和基站BS1、BS2可以以如上文参考图9详细描述的方式操作。
上述实施例假定基站BS1、BS2都使用MUST向UE1传送数据,然而,根据其它实施例,可以从基站BS1向UE1传送数据,并且可以使用MUST从基站BS2向UE2传送额外的数据。
图11示出这样的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两个基站BS1和BS2服务相应的用户UE1和UE2,其中用户UE2以上述MUST-UE CoMP模式操作。图11(a)示出由BS1服务UE1以及由BS2服务UE2提供的设置。另外,与图8(a)中的一个类似,星座图示出BS1将其数据映射到如虚线箭头所示的在左上象限中的星座点上,并且BS2将其待传送的数据映射到如实线箭头所示的也在左上象限中的星座点上。图11(b)示出由于数据信号到达接收器所经由的信道的信道相位偏移而在UE或接收器处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星座的旋转,同时示出其间的所得相位偏移移位,即示出在UE2处看到的从BS1到BS2的相位偏移。
更具体地说,图11(b)示出在UE2处的入站分量数据信号的星座如何受到信道相位的影响。其星座在图11(b)的左手侧示出的数据信号以角度β1-α1到达,使得QAM的右上星座点在角度β1处,而第二数据信号的QAM星座以角度β2-α2倾斜,使得右上星座QAM点出现在角度β2处,两个数据信号之间具有相对的相位偏移或相移为β1-β2。
可以提供上面参考图11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在从BS1向UE1传送数据以及使用相同的资源和MUST方法用于从BS2向UE2传送数据时允许干扰协调。以与上面参考图7至图10所述的类似的方式,同样在图11的实施例中,基站BS1和BS2可以经由回程连接(如X1、X2或S1接口)连接,用于允许干扰协调和管理的信令。根据实施例,如上所述交换资源和功率分配,这允许相应的基站根据来自MUST层的干扰调整它们的MCS级别。例如,基站可以与另外的基站交换关于MUST资源上的传输功率的信息,以根据来自被另外的基站使用的MUST层的干扰来调整MCS级别。根据实施例,关于MUST资源上的传输功率的信息可包括或包含资源和功率分配。传送的信息可以是来自正常传送功率的偏移或干扰估计,而不是实际功率分配。根据又一些实施例,可能需要来自UE的额外的信令辅助网络。例如,可以提供表示从相应的UE到基站的路径的衰减的接收功率电平(CSI)以计算UE所看到的干扰。另外,根据其它实施例,UE2可以发送相位偏移信息,例如上面参照图11(b)所解释的信息,以调整BS1和BS2之间的相位差。这可以使用绝对相位差完成,或者通过跟踪和调整一个基站的相位迭代地完成。UE2的信令可以经由UCI或RRC到UE2连接的基站BS2。根据其它实施例,该信息可以经由回程链路从基站BS2传递给基站BS1。可替换地,可以经由无线链路将信息从UE2直接提供给BS1。
因此,图11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以改善小区间DL干扰情况,其中UE1和UE2彼此靠近放置并且UE2处于MUST模式,以从BS2接收捎带在UE1在相同物理资源上从BS1接收的信号上的DL信号。关于这种情况,UE1甚至可以是不可知的。可能地,UE1和UE2都不处于载波聚合模式。BS2可以由其发送器252发送出PSERS,并且如参考图9详细描述的那样操作用于映射待发送的数据。根据实施例,BS1可以仅发送出PSERS,但是其可以不实现参考图9详细描述的技术。UE2可以具有上述特殊的解映射功能,但是对获得从BS1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不感兴趣,而仅仅使用MUST以将由来自BS2的数据信号传达的信息数据与由BS1的数据信号传达的信息数据分离。否则,UE2可以具有如上在图9中所述的结构。UE1可以具有或者不具有MUST解映射功能。UE2接收两个PSERS,一个来自BS1,另一个来自BS2。当UE2由BS2服务时,它可以向BS2发信号通知相移补偿信号。BS2可以向BS1转发其从UE2接收的用于控制数据映射中的相移补偿和/或控制数据映射本身中的相移补偿的相移补偿信号。关于功率控制,可以执行类似的分发。任何回程或网络互连,诸如X2接口,可以用于BS1和BS2之间的信号转发或信息交换。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示意性框图。图12中描绘的UE可以是如上参考图1到图3描述的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基站中的每一个服务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图12中描述的UE可以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经由天线300和接收器/传送器电路302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来自第二基站的第二数据信号。另外,UE经由天线300和接收器/传送器电路302接收上述MUST设置,用于对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的叠加执行映射以获得每个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可选地包括测量电路304,以测量(i)用户设备经由其接收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的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ii)信道上的衰减和(iii)信道上的干扰中的一个或多个。测量电路304可包括例如上面参考图9描述的相移估计器和功率比估计器。使用接收器/传送器电路302和天线300,UE可以将测量结果用信号通知给服务该UE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根据实施例,相移补偿信号发送器、功率比补偿发送器和解映射器可以是接收器/传送器电路302的部分。
例如对于TTI,可以使用RRC以静态方式、使用PDCCH中的DCI消息以动态方式或者通过半持久调度(SPS)将用户处所需的信息,如MUST层分配或交换模式(参见下文),用信号通知给用户。
在以上参照图7至图11描述的实施例中,尤其是在参照图10和图11解释的示例中,已经示出相应的UE与基站BS1、BS2之间的距离相同。然而,根据其他实施例,图10的UE可以位于更靠近BS1或更靠近BS2的位置。以类似的方式,在图11(a)中,UE1可以更靠近BS1或更靠近BS2,并且同样地,UE2可以更靠近BS1或更靠近BS2。在任一情况下,当使用MUST实现数据传输时,基站和UE之间的链路上的可实现的数据速率可以恶化,例如,当UE到相应的基站的距离相同导致用于接收的SNR相等或基本相等时。这可以在图10的实施例中对于从基站BS1到UE的传输和对于从基站BS2到UE的传输而发生,或者在图11的实施例中对于从BS1到UE1和从BS2到UE2的传送数据而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及为了避免在相应的链路上传送的数据的速率的降低,交替两个MUST用户之间的层映射,如图13所示,其中示出对于具有相等或基本相等的SNR的用户使用MUST的随时间的数据速率。在图13(a)中,指示通过现有技术方法随时间(如在若干TTI或时隙上)可实现的数据速率,并且可以看出,数据速率对于UE1保持低,而对于UE2保持高。为了解决这个缺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如图13(b)所示,在第一传输周期期间,由基站使用具有第一传送星座和/或第一功率分配的第一MUST层映射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由另外的基站使用具有第二传送星座和/或第二功率分配的第二MUST层映射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这产生了对应于现有技术中实现的那些速率的初始速率r1和r2。但是,与现有技术不同,在下一个传输周期即第二传输周期,MUST模式交替,其中此刻基站使用第二MUST层映射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其他基站使用第一MUST层映射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使得较高速率r2与UE1相关联,而较低速率r1与UE2相关联。
换句话说,如图13(b)所示,两个MUST用户UE1和UE2之间的数据映射交替,这提供了随时间基本恒定的总速率(sum-rate)。例如,在使用交替传输模式的基站中,一个基站以近MUST方式调制资源的子集,如RB的RE,并且以远MUST方式调制资源的补充。其他基站使用互补调制模式。根据实施例,使用该模式设计基站处的交织器。根据实施例,例如通过用信号通知指示用于每个用户的解码顺序的近-远MUST交换模式,向相应的用户指示MUST转换期间的解码模式。例如,这可以在图12的UE处经由天线和接收器/传送器电路被接收。
已经在基站和用户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尽管它们在如图1中所描绘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被发现,然而,本发明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包括宏小区和小小区的异构网络。例如,如上参考图7到图13所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由宏小区基站和由一个或多个小小区基站(如毫微微小区基站或微微小区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UE。在这样的场景中,根据实施例,宏小区基站可以具有用于其星座图的上述固定相位,并且仅小小区基站如上所述地通过基于用于相位偏移补偿的相位偏移信息的预旋转来适配他们的星座。宏小区基站可以经由回程链路向小小区基站通知用于通常使用MUST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MUST设置。根据又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UE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宏小区基站和一个或多个小小区基站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假设多个基站执行联合MUST编码,并且在所涉及的基站中的每一个处执行编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法,而是还可以以分布式方式完成联合MUST编码。例如,一个基站可以执行MUST编码步骤,并且经由回程连接或基站之间的快速互连,使用MUST将MUST层传送到数据传输中涉及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因此,根据这样的实施例,基站可以使用根据经协商的MUST设置而设置的第二传送星座映射待提供给UE的第二数据信号。经由回程接口,将第二数据信号的映射数据传送到服务UE的第二基站,以使用第二传送星座将第二数据信号无线传输到由第二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用户。
下面,将提出解决MIMO层之间的跨层干扰问题的本发明方法的另外的实施例。如上参考图6所述,当由单个基站经由多个波束服务多个用户时,在相应的用户处的接收信号还包括干扰分量,干扰分量可导致在UE处接收的整个信号是不可解码的。这种情况可能由于在由基站形成并向相应的UE传送的相应的传送波束之间的跨层干扰或串扰而发生。这可以应用于如下情况,其中波束被引导朝向UE被假设定位的位置,然而,实际上,相应的UE不在确切的位置处,而是可以在位置偏移处,这可能增加串扰问题和相关联的性能退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与根据矢量化过程完成的类似方式利用对MIMO层之间的串扰的了解解决该问题。基站可以估计MIMO层之间的串扰,并且由于它还知道到用户的两个传输,所以它可以估计对到其他用户的传输的串扰影响,使得基站可以预编码MIMO层,使得串扰被补偿。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的串扰的补偿。与图6类似,图14示出发出波束B1和B2用于传送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D1和D2的基站gNB。用于用户UE1和UE2的数据信号D1、D2最初被映射到期望的星座点,对于UE1,期望的星座点在左上象限,以及对于UE2,期望的星座点在右上象限,如图14中最上面的星座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基于对波束B1和B2之间的串扰或发生的干扰的了解,基站gNB执行待传送到UE的信号的预失真。实际上经由波束B1到B2传送的信号考虑了串扰或干扰I12、I21,使得实际传送的信号D1’和D2’指向不同的星座点,如图14的居中星座图所示。在UE1和UE2处,如图14中最下面的接收星座图所示,分别由于UE1处经历的干扰I21和UE2处经历的干扰I12,将预失真的数据信号D1’和D2’调整回期望的星座点。
图15示出用于实现参考图14描述的方法的网络的框图。图15示出可以在如上参考图1至图3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基站BS。基站BS将服务两个用户UE1和UE2。根据其它实施例,可以服务多于两个用户,如图15中由标记为“额外的UE”的虚线框所指示的。第一用户UE1由基站BS服务以接收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第二用户UE2由基站BS服务以接收第二数据信号D2。基站BS包括天线400,天线400可包括多个天线元件或包括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用于形成多个波束B1、B2,以同时向相应的用户UE1和UE2传送数据D1、D2。天线400允许与基站BS服务的UE1和UE2进行无线通信。基站还包括连接到天线400的预编码器402,该预编码器致使天线400形成用以向第一用户UE1传送第一数据信号D1的第一传送波束B1,以及形成用以向第二用户传送第二数据信号D2的第二传送波束B2。为了将第一数据信号传送到第一用户,基站使用第一传送星座映射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为了传送用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数据信号,基站使用第二传送星座映射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预编码器402响应于第一传送波束B1和第二传送波束B2之间的估计的串扰而应用预失真,使得实际传送的信号不是数据信号D1、D2,而是如上参考图14所解释的预失真的数据信号D1’和D2’。
根据实施例,基站BS接收待传送到UE1和UE2的数据,如404所示。数据D1、D2被应用到预编码器402,预编码器402从码本接收用于由天线400形成相应的波束的相应的权重和用于生成预失真的传送数据信号D1’和D2’的额外的预失真系数。根据实施例,基站经由一个或多个反馈信道从UE1和从UE2接收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是通过信道的测量在相应的用户处获得的,基于该反馈信息,基站可以估计串扰。根据实施例,基站可以使用从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的测量估计串扰。基站可以从用户接收关于基站和用户之间的信道上的衰减和相移的信息。可以使用反馈选择适当的失真系数,并且可以将适当的失真系数与码本系数一起应用于预编码器以获得预失真的信号D1’和D2’。根据其它实施例,在一个或多个用户处估计串扰,以及基站可以从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串扰的估计。
图15还示出如何实现根据参照图14和图15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操作的UE。仅详细描述UE1,然而,其它UE可以具有类似的结构。UE1包括天线4101,经由该天线接收连接到基站的相应的信道上的信号,如4121所示。接收信号4121包括源于经由波束B1传送的信号的信号分量,以及源于经由波束B2传送的信号的信号分量,即干扰分量I21。UE1还包括测量电路4401,用于例如基于由基站在两个信道上初始地或在传输期间在特定时间发送的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以允许信道的估计。参考信号可包括上面参考图9描述的相位估计参考信号,以及测量电路4141可以具有如上面参考图9描述的结构。基于从基站接收的信号,即参考信号,可以确定信道的衰减、信道质量、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和信道之间的干扰,即串扰。反馈信息可以经由天线4101发送到基站,以允许数据信号的上述预失真。换句话说,根据实施例,UE1借助于测量电路4141处于提供用于第一和第二传送波束的矢量化参数的位置上,基于矢量化参数,在基站处执行预失真以补偿用户UE1和UE2处的串扰I12、I21。根据其它实施例,测量电路4141可以使用UE处的相移和衰减的测量和估计以估计串扰,以及UE向基站传送串扰的估计,而不是传送完整的测量。
用于基于由UE执行的、反馈到基站的测量来估计串扰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可以在开始向两个用户传输数据之前发生,和/或可以在向UE发送数据的时间段期间周期性地发生。
在以上参照图14和图15描述的实施例中,参考基站,如图1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然而,基站也可以是如图2和图3的异构网络中使用的宏基站,或者基站可以是这样的网络中的小小区基站。根据其它实施例,例如根据参考本申请的图7至图13描述的教导,基站还可以由具有MIMO能力并且由宏小区基站或小型基站或两者服务的用户设备实现。这种UE可以用作例如中继器,以进一步使用两个波束同时向经由侧链路连接而连接到中继UE的另外的UE传送数据。中继UE可以是移动电话,而连接的UE可以是可变的IoT设备,如智能手表。
虽然已经在装置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所述概念的一些方面,但是显然,这些方面也表示对应方法的描述,其中方框或设备与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的特征对应。类似地,在方法步骤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方面也表示对对应装置的对应方框或项目或特征的描述。
使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而在硬件中、通过由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执行指令而在软件中或者作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各个元件和特征。例如,可以在计算机系统或另一个处理系统的环境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6图示了计算机系统500的示例。单元或模块以及由这些单元执行的方法的步骤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500上执行。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2,如专用或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器502连接到通信基础设施504,如总线或网络。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主存储器506(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辅助存储器508(例如,硬盘驱动器和/或可移动存储驱动器)。辅助存储器508可以允许将计算机程序或其它指令加载到计算机系统500中。计算机系统5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10,以允许软件和数据在计算机系统500和外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可以采用能够由通信接口处置的电子、电磁、光或其它信号的形式。通信可以使用电线或电缆、光纤、电话线、蜂窝电话链路、RF链路和其它通信信道512。
术语“计算机程序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一般被用于指有形的存储介质,诸如可移动存储单元或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中的硬盘。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是用于向计算机系统500提供软件的手段。计算机程序,也称为计算机控制逻辑,存储在主存储器506和/或辅助存储器508中。也可以经由通信接口510接收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计算机系统500能够实现本发明。特别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502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处理,诸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因而,这种计算机程序可以表示计算机系统500的控制器。在使用软件来实现本公开的情况下,可以将软件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并使用可移动存储驱动器、接口(诸如通信接口510)将其加载到计算机系统500中。
可以使用数字存储介质(例如云存储、软盘、DVD、蓝光、CD、ROM、PROM、EPROM、EEPROM或闪存)执行硬件或软件中的实施方式,在该数字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子可读控制信号,该电子可读控制信号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协作(或能够协作),使得执行相应的方法。因此,数字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具有电子可读控制信号的数据载体,该电子可读控制信号能够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协作,使得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
一般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程序代码可操作以用于执行方法之一。程序代码可以例如被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上。
其它实施例包括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上的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的计算机程序。换句话说,因此,本发明性方法的实施例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的程序代码。
因此,本发明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数据载体(或数字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记录在其上的用于执行本文所述方法之一的计算机程序。因此,本发明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是表示用于执行本文所述方法之一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流或信号序列。数据流或信号序列可以例如被配置为经由数据通信连接(例如经由互联网)来传送。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处理手段,例如计算机或可编程逻辑设备,其被配置为或适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上安装有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编程逻辑设备(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以被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以与微处理器协作以便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之一。一般而言,方法优选地由任何硬件装置执行。
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布置和细节的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意图仅由即将给出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而不由通过本文的实施例的描述和解释而给出的具体细节的限制。
参考文献
[1]NGMN联盟A白皮书“Small Cell Backhaul Requirements”,版本1.0,2012年6月4日
[2]3GPP TR 36.859v13.0.0(2015-12)
缩略语
eNB | 演进型节点B |
LTE | 长期演进 |
IRC | 干扰抑制合并 |
SIC | 连续干扰消除 |
UE | 用户设备(用户终端) |
RRM | 无线电资源管理 |
TDD | 时分双工 |
FDD | 频分双工 |
MIMO | 多输入多输出 |
OFDM | 正交频分复用 |
OFDMA | 正交频分多址 |
CQI | 信道质量信息 |
CRC | 循环冗余校验 |
DMRS | 解调参考信号 |
SPS | 半持久调度 |
DCI |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
UL | 上行链路 |
DL | 下行链路 |
(s)TTI | (短)传输时间间隔 |
PUSCH |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
PUCCH |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
PDSCH |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
PDCCH |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
SIC | 连续干扰消除 |
URLLC | 超可靠和低等待时间通信 |
MBSFN | 多媒体广播单频网 |
C-RNTI | 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 |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BS),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UE),其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以及从至少一个另外的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所述基站(BS)包括:
回程接口,用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所述多个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
其中为了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送到由所述基站和由所述另外的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所述基站(BS)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回程接口与所述另外的基站协商MUST设置,以及
使用根据经协商的所述MUST设置而设置的第一传送星座映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物理资源、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功率分配、以及关于被所述基站使用的星座图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星座图表示二进制数据的复表示以及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各个基站使用的所述星座图之间的相位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另外的基站具有用于其星座图的固定相位,以及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从由所述另外的基站服务的用户接收所述基站与所述另外的基站之间的相位偏移,以及将接收到的所述相位偏移应用于其星座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
在第一传输周期期间,由所述基站使用具有第一传送星座和/或第一功率分配的第一MUST层映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由所述另外的基站使用具有第二传送星座和/或第二功率分配的第二MUST层映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
在第二传输周期期间,由所述基站使用所述第二MUST层映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由所述另外的基站使用所述第一MUST层映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发信号通知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MUST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
使用根据经协商的所述MUST设置而设置的第二传送星座映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回程接口向所述另外的基站传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经映射的数据用于被所述另外的基站无线传输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和所述另外的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传送到共同服务的用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BS)在被所述另外的基站用来向第二用户传送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资源上使用MUST向第一用户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BS)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用户或经由所述另外的基站接收相移补偿信号,所述相移补偿信号用于减小或补偿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另外的基站之间的第二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BS),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所述另外的基站交换关于MUST资源上的传输功率的信息,以根据来自被所述另外的基站使用的MUST层的干扰而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BS),其中关于所述MUST资源上的所述传输功率的所述信息包括资源和功率分配,以及
其中传送的信息是来自正常传送功率的偏移或干扰估计,而非实际功率分配。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UE),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以及从第二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被配置为接收并应用MUST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叠加执行解映射,以获得每数据信号的信息数据,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物理资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以及关于被所述基站使用的星座图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星座图表示二进制数据的复表示,以及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各个基站使用的所述星座图之间的相位偏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用户设备(UE)经由其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所述信道上的衰减以及所述信道上的干扰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将所述用户设备(UE)经由其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信道之间的相位偏移、所述信道上的衰减以及所述信道上的干扰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信号通知给一个或多个基站。
13.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包括:
多个基站(BS),所述基站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以及
多个用户和/或多个用户设备,所述用户或用户设备是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
14.一种用于向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用户(UE)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UE),其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由多个基站服务以使用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数据信号以及从至少第二基站接收第二数据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的回程接口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协商MUST设置,
根据经协商的所述MUST设置,由所述第一基站使用设置的第一传送星座映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使用设置的第二传送星座映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物理资源、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功率分配、以及关于被所述基站使用的星座图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星座图表示二进制数据的复表示,以及
其中所述MUST设置指示各个基站使用的所述星座图之间的相位偏移。
15.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6668.8A CN115189720A (zh) | 2017-08-11 | 2018-08-10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7185935.8 | 2017-08-11 | ||
EP17185935 | 2017-08-11 | ||
PCT/EP2018/071806 WO2019030398A1 (en) | 2017-08-11 | 2018-08-10 | DATA TRANSMISSION CONCEPTS TO ONE OR MORE USERS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6668.8A Division CN115189720A (zh) | 2017-08-11 | 2018-08-10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94533A CN111194533A (zh) | 2020-05-22 |
CN111194533B true CN111194533B (zh) | 2022-06-24 |
Family
ID=596264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5274.5A Active CN111194533B (zh) | 2017-08-11 | 2018-08-10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CN202210646668.8A Pending CN115189720A (zh) | 2017-08-11 | 2018-08-10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6668.8A Pending CN115189720A (zh) | 2017-08-11 | 2018-08-10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489639B2 (zh) |
EP (2) | EP3665823B1 (zh) |
CN (2) | CN111194533B (zh) |
ES (1) | ES2890324T3 (zh) |
WO (1) | WO2019030398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8802A (zh) * | 2011-08-25 | 2014-04-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协作式多点通信的用户设备增强 |
CN106304302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must系统中用于指示及获得功率分配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685863A (zh) * | 2015-11-05 | 2017-05-17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7091029A1 (ko) * | 2015-11-26 | 2017-06-01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중첩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6936750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94436B2 (en) * | 2004-04-02 | 2022-07-19 | Rearden,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20070013444A1 (en) * | 2005-07-12 | 2007-01-18 | Porco Ronald L | Parallel path pre-distorted amplifier |
JP5248130B2 (ja) * | 2008-01-31 | 2013-07-31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GB2471694A (en) * | 2009-07-08 | 2011-01-12 | Toshiba Res Europ Ltd | Determining receiver beam forming vectors i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US20120236915A1 (en) * | 2011-03-18 | 2012-09-20 | Nuzman Carl J | Crosstalk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compressed representation of compensation coefficients |
EP2549814B1 (en) * | 2011-07-22 | 2016-12-28 | Alcatel Lucent | A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for beam coordination |
US9042255B2 (en) * | 2013-01-18 | 2015-05-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scheduling |
WO2014158208A1 (en) * | 2013-03-29 | 2014-10-02 | Intel Corporation | Orthogonal beamforming for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u-mimo) |
US20150139293A1 (en) * | 2013-11-18 | 2015-05-21 | Wi-Lan Labs, Inc. |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multiple streams |
KR102351268B1 (ko) * | 2015-01-16 | 2022-01-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빔포밍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10219169B1 (en) * | 2015-07-09 | 2019-02-26 |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 Hybrid MU-MIMO spatial mapping using both explicit sounding and crosstalk track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10454652B2 (en) * | 2015-08-04 | 2019-10-22 | Hfi Innovation Inc. | Methods of enabling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
US10637606B2 (en) * | 2015-09-03 | 2020-04-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using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863512B2 (en) * | 2015-09-30 | 2020-12-08 | Hfi Innovation Inc. | Power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ltiuser superpostion transmission |
US9825798B1 (en) * | 2016-05-11 | 2017-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ulation order split transmissions using a uniform constellation |
US9762302B1 (en) * | 2016-06-01 | 2017-09-12 | Maxlinear Asia Singapore PTE LTD | Predistortion for hybrid digital/analog precoders |
US10299223B2 (en) * | 2016-10-18 | 2019-05-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power domai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10560304B2 (en) * | 2017-07-12 | 2020-0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 downlink single carrier waveforms |
US11742971B2 (en) * | 2018-05-15 | 2023-08-29 | Maxell, Ltd. |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waves |
DE102020103978A1 (de) * | 2020-02-14 | 2021-08-19 | Tews Elektronik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Transmissionsmessung von reflektierten Mikrowellen |
CN113966000B (zh) * | 2020-07-20 | 2025-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2032190A1 (en) * | 2020-08-06 | 2022-02-10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Enabling reliable millimeter-wave links using multi-beam, pro-active tracking, and phased arrays designs |
-
2018
- 2018-08-10 EP EP18752154.7A patent/EP36658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8-10 WO PCT/EP2018/071806 patent/WO2019030398A1/en unknown
- 2018-08-10 ES ES18752154T patent/ES2890324T3/es active Active
- 2018-08-10 EP EP21188239.4A patent/EP392348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08-10 CN CN201880065274.5A patent/CN11119453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10 CN CN202210646668.8A patent/CN115189720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2-11 US US16/787,795 patent/US11489639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13 US US17/965,607 patent/US1214332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8802A (zh) * | 2011-08-25 | 2014-04-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协作式多点通信的用户设备增强 |
CN106304302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must系统中用于指示及获得功率分配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685863A (zh) * | 2015-11-05 | 2017-05-17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7091029A1 (ko) * | 2015-11-26 | 2017-06-01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중첩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6936750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MCS选择的5G非正交用户匹配算法研究;高亚龙,王茜竹;《信息通信》;201701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65823A1 (en) | 2020-06-17 |
US20230031347A1 (en) | 2023-02-02 |
CN111194533A (zh) | 2020-05-22 |
EP3665823B1 (en) | 2021-08-04 |
US20200177331A1 (en) | 2020-06-04 |
ES2890324T3 (es) | 2022-01-18 |
EP3923484A1 (en) | 2021-12-15 |
US12143321B2 (en) | 2024-11-12 |
CN115189720A (zh) | 2022-10-14 |
US11489639B2 (en) | 2022-11-01 |
WO2019030398A1 (en) | 2019-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43661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IB CoMP 방법 및 장치 | |
JP5271373B2 (ja) |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07241922B (zh) |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方法以及基站 | |
KR102025385B1 (ko) | 셀 내의 캐리어 집적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능력에 따른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19092174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高次多重ユーザ多入力多出力動作をサポート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US20220173865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
US20150016370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10951296B1 (en) | Direction-controlled PAPR reduction | |
CN105007600A (zh) |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
JP6725696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
CN107005981A (zh) | 在所确定的第三时频资源集合中的传输和接收 | |
US9337975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terminal | |
US20240215038A1 (en)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dures | |
US20240340108A1 (en) | Sidelink re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 |
JP5725676B2 (ja) |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US20240162946A1 (en) | Quasi co-location parameter weighting for 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s | |
CN111194533B (zh) | 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
US11876585B1 (en) | Modified singular-value decomposition signal-to-leakage ratio precoding fo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systems | |
US20230319862A1 (en)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 |
US20230396347A1 (en) | Delay pre-compens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40223337A1 (en) | Physical layer tci configuration | |
US11750255B1 (en) | Beamforming calibration | |
US20240154756A1 (en) | Over the air frequency dependent residual side band estimation | |
US20240333444A1 (en) | Interleaving across cbgs and enhanced mapping for sbfd slots | |
US20240251413A1 (en) | Coherent pucch format for the time-domain single-carrier wavefor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