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7742A -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87742A CN111187742A CN202010119955.4A CN202010119955A CN111187742A CN 111187742 A CN111187742 A CN 111187742A CN 202010119955 A CN202010119955 A CN 202010119955A CN 111187742 A CN111187742 A CN 1111877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water
- treatment
- catalytic oxidation
- oxidation device
- biolog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2F3/106—Carbonaceous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2F3/107—Inorganic materials, e.g. sand, silic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2F3/108—Immobilising gels, polymers or the lik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7—Use of yeasts or fungi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8—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r the form in which the microorganisms are added or dos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by catalytic oxid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1—Sulfur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2—Halogens or 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6—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pH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该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雾化处理;2)催化氧化处理并盐析出处理;3)冷却处理;4)生物氧化处理。该处理系统包括:雾化装置;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管,冷却管与催化氧化装置流体连通;用于将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生物氧化装置,生物氧化装置与冷却管流体连通。本发明解决含盐有机物废水尤其高盐有机物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降低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费用、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高含盐废水是指含有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Total Dissolved Solid)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3.5%的废水,包括高盐生活废水和高盐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直接利用海水的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和食品加工厂、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工等。这些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Cl-,SO4 2-,Na+,Ca2+等离子。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水体生物、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生产极大的危害。但常规处理方法中盐水浓度不能过高,亟待开发处理更高浓度的高盐废水的工艺技术。
目前常规大的处理工艺包括:
1、高盐废水低温多效板式蒸发浓缩脱盐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是由相互串联的多个蒸发器组成,低温(90℃左右)加热蒸汽被引入第一效,加热其中的料液,使料液产生比蒸汽温度低的几乎等量蒸发。产生的蒸汽被引入第二效作为加热蒸汽,使第二效的料液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
在工业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工业含盐废水进入低温多效浓缩结晶装置,经过5-8效蒸发冷凝的浓缩结晶过程,分离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浓缩晶浆废液;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可结晶分离出来,焚烧处理为无机盐废渣;不能结晶的有机物浓缩废液可采用滚筒蒸发器,形成固态废渣,焚烧处理;淡化水可返回生产系统替代软化水加以利用。
2、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蒸发法、电化学方法、离子交换法、吸附、膜分离技术等,在某些应用中能够脱除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但一般都面临较高的成本,且易造成再生废水的二次污染。有效结合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法将是未来高盐废水处理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即MPCVD(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生长克拉级单晶金刚石时,晶种放入CVD设备后需要进行10-15天左右的长时间生长,生长过程中由于技术工艺水平、晶种质量、外部环境因素等等各种条件的影响,非常容易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多晶生长、黑色碳包裹体、以及内部应力问题,进而影响产品良率,造成成本的增加。而金刚石处于1000℃左右的高温下,现有的观测手段(主要是肉眼观测)无法观测到是否有多晶的生成,也就是说一旦初始生长质量不好,接下来时间内,水、电、气、人工等各方面成本均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解决难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尤其高盐有机物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降低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费用、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
复合生物菌剂中,各菌的拉丁名如下:节杆菌(Arthrobacter)、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硬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firmibasis)、黄单胞菌(Xanthomonas)、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卵硫菌(Thiovul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迂回螺菌(Spirillum volutans)。
优选地,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的质量比为6-11:5-12:10-12:2-5:15-25:2-3:18-30:9-15,如6-8或8-11:5-8或8-12:10-11或11-12:2-4或4-5:15-22或22-25:2-2.5或2.5-3:18-26或26-30:9-12或12-15。
优选地,复合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108~109个/g,如108~5×108个/g或5×108~109个/g。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废水在富集上述复合生物菌剂的填料存在下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优选地,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更优选地,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后的雾化废水被填料吸附,并在紫外光和臭氧的条件下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紫外光起到催化作用。
进一步更优选地,吸附催化氧化处理后的雾化废水的填料为火山岩填料。火山岩填料空隙合理,强度高,且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更优选地,紫外光波长为310nm-285nm,如310nm-300nm或300nm-285nm。
更优选地,臭氧浓度为5.5g/m3-12g/m3,如5.5g/m3-9g/m3或9g/m3-12g/m3。
更优选地,加热温度为80℃-100℃,如80℃-90℃或90℃-100℃。
优选地,步骤3)中,冷却处理后的废水温度为30℃-40℃,如30℃-35℃或35℃-4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聚氨酯分子量可在500000-1000000之间。
更优选地,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的质量比为20-35:50-60:1-2:1-1.5:0.5-0.8:0.1-0.3:0.75-1.5:2-3.5,如20-28或28-35:50-55或55-60:1-1.5或1.5-2:1-1.3或1.3-1.5:0.5-0.65或0.65-0.8:0.1-0.2或0.2-0.3:0.75-1或1-1.5:2-2.5或2.5-3.5。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
更优选地,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25~1:40,如1:25~1:32或1:32~1:40。
更优选地,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50~1:80,如1:50~1:65或1:65~1:80。
更优选地,激活驯化的温度为36℃-40℃,如36℃-38℃或38℃-40℃。
更优选地,激活驯化的溶解氧为4mg/L-8mg/L,如4mg/L-6mg/L或6mg/L-8mg/L。
更优选地,激活驯化的pH为7.3-8.5,如7.3-8.5或7.3-8.5。
更优选地,激活驯化的时间为18hr-20hr,如18hr-19hr或19hr-20hr。
优选地,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0℃-40℃,如20℃-30℃或30℃-40℃。
优选地,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溶解氧为2mg/L-8mg/L,如2mg/L-5mg/L或5mg/L-8mg/L。
优选地,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pH为6-9,如6-7.5或7.5-9。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用于上述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用于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的雾化装置;
用于将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所述催化氧化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流体连通;
用于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流体连通;
用于将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生物氧化装置,所述生物氧化装置与所述冷却管流体连通。
优选地,包括用于存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的污水存储装置,所述污水存储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流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包括:
用于发生紫外光的紫外光发生单元,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臭氧的臭氧进气管,所述臭氧进气管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进料管,所述雾化装置经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流体连通,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加热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更优选地,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包括连通的电源和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臭氧的臭氧分布器,所述臭氧分布器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上。
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分布器,所述雾化废水分布器设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上。
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排放析出盐的排废口,所述排废口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底部。
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经所述臭氧进气管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设于催化氧化装置顶部的填料区,用于进一步接触氧化处理。
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设有锥形顶部,所述填料区设于所述锥形顶部内。
更优选地,所述臭氧进气管设于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之间,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底部。
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包括:
用于通入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所述冷却管经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富集复合生物菌剂并提供生物氧化处理环境的生物氧化填料区,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更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设于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上。
更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所述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设于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上。
更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顶部。
更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排放水体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底部。
更优选地,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设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内,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位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的上方。
更优选地,所述生物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投加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所述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经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本发明复合生物菌剂及处理方法和系统解决含盐有机物废水尤其高盐有机物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问题,同时降低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费用、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雾化装置
2 催化氧化装置
21 紫外光发生单元
211 电源
212 紫外灯
22 臭氧进气管
23 雾化废水进料管
24 加热单元
25 臭氧分布器
26 雾化废水分布器
27 排废口
28 臭氧发生器
29 填料区
210 锥形顶部
3 冷却管
4 生物氧化装置
41 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
42 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
43 生物氧化填料区
44 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
45 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
46 排气口
47 排水口
48 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
5 污水存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用于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的雾化装置1;
用于将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2,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与所述雾化装置1流体连通;
用于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流体连通;
用于将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生物氧化装置4,所述生物氧化装置与所述冷却管3流体连通。
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通过雾化装置1进行雾化,所述雾化装置1可以为超声波雾化器(如可为200kg/小时的雾化能力),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形成气态雾状进入催化氧化装置2。气态雾状的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以气的状态游离在催化氧化装置2中,有机物分解氧化或有机物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经冷却管3冷却进入生物氧化装置4,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存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的污水存储装置5,所述污水存储装置5与所述雾化装置1流体连通。含盐有机物废水进入污水存储装置5,可根据每天处理废水量设置污水存储装置5,建议污水存储装置5为每天水量容积一致。至少污水存储装置可以存储不低于车间排放量12小时的水即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包括:
用于发生紫外光的紫外光发生单元21,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臭氧的臭氧进气管22,所述臭氧进气管22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进料管23,所述雾化装置1经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流体连通,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加热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加热单元24,所述加热单元24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气态雾状的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以气的状态游离在催化氧化装置2中,在紫外光发生单元21发生的紫外光的和臭氧进气管22通入的臭氧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氧化或有机物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所述加热单元24可为恒温加热器,一般加热温度为30-50℃,确保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的气态雾状,臭氧与其充分接触氧化。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包括连通的电源211和紫外灯212,所述紫外灯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臭氧的臭氧分布器25,所述臭氧分布器25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22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分布器26,所述雾化废水分布器26设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排放析出盐的排废口27,所述排废口27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8,所述臭氧发生器28经所述臭氧进气管22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设于催化氧化装置顶部的填料区29,用于进一步接触氧化处理。所述填料区29可为火山岩填料区,将扩散到顶部的气体和残留臭氧进一步接触氧化,从而提升处理污染物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分散雾化中有机物,使其与臭氧接触更加充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设有锥形顶部210,所述填料区29设于所述锥形顶部210内。可以充分分散雾化废气,使其臭氧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更加充分,同时填料具有吸附性能,可以吸附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光催化作用下提升其臭氧的氧化时间,进一步提升氧化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臭氧进气管22设于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之间,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22与所述加热单元24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24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包括:
用于通入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所述冷却管3经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富集复合生物菌剂并提供生物氧化处理环境的生物氧化填料区43,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生物氧化填料区的填料可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易使生物菌种富集,金属氧化物形成电极同时为无微生物反应起到催化作用。所述填料为发泡材料,在发泡的过程中添加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
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经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进入生物氧化装置4,生物菌种经生物菌种进料管42进入生物氧化装置4,并在生物氧化填料区43富集,与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生物氧化装置可根据每天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的水量和COD浓度调整装置大小,例如生物氧化装置可为圆柱形,H:2R为4:3,生物氧化填料区的填充体积为生物氧化装置体积的80%左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44,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44设于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上。
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45,所述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45设于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上。
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46,所述排气口46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顶部。
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排放水体的排水口47,所述排水口47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设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内,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位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的上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投加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所述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经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向生物氧化填料区43喷洒复合生物菌剂。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还可用于激活驯化复合生物菌剂。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可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25~1:40,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50~1:80,激活驯化的条件:温度为36℃-40℃,溶解氧为4mg/L-8mg/L,pH为7.3-8.5,时间为18hr-20hr。
使用本发明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时,含盐有机物废水通过雾化装置1进入催化氧化装置2,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冷却后继续进入生物氧化装置4,从底部排出处理后的废水,二氧化碳气体从顶部排出。
步骤:
一、水质分析,确定其水质COD及盐分含量;
二、根据水质水量确定各设备的参数;
三、根据设计参数制作设备;
四、现场工程实施。
实施例1:
湖南某精细化工废水,水量20吨/天:
该废水COD在5000mg/L左右,总盐含量在6%左右(即60000mg/L左右)。
采用本发明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然后被火山岩填料吸附,并在紫外光和臭氧的条件下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废水在富集复合生物菌剂的填料存在下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步骤2)中,紫外光波长为310nm,臭氧浓度为12g/m3,加热温度为80℃。
步骤3)中,冷却处理后的废水温度为30℃。
步骤4)中,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质量比为20:60:2:1.5:0.8:0.3:1.5:3.5。
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32,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80。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质量比为6:12:10:5:25:3:30:9,有效活菌数为109个/g。
激活驯化的条件:温度为36℃,溶解氧为6mg/L,pH为8,时间为20hr。
生物氧化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40℃,溶解氧为8mg/L,pH为9。
采用本发明复合生物菌剂、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为:
指标 | 处理前 | 处理之后 |
COD | 4955mg/L | 410mg/L |
NH<sub>3</sub>-N | 50mg/L | 0.4mg/L |
总盐 | 6%(60000mg/L) | 0.03%(300mg/L) |
排放标准为COD小于500mg/L,氨氮小于35mg/L的接管标准。
实施例2:
江苏盐城某农药企业,高盐废水水量30吨/天:
该废水COD在3000mg/L左右,总盐含量在8%左右(即80000mg/L左右)。
采用本发明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然后被火山岩填料吸附,并在紫外光和臭氧的条件下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废水在富集复合生物菌剂的填料存在下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步骤2)中,紫外光波长为285nm,臭氧浓度为5.5g/m3,加热温度为100℃。
步骤3)中,冷却处理后的废水温度为40℃。
步骤4)中,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质量比为28:50:1:1.3:0.65:0.2:0.75:2。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25,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50。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质量比为11:8:12:4:22:2:26:15,有效活菌数为108个/g。
激活驯化的条件:温度为38℃,溶解氧为8mg/L,pH为7.3,时间为18hr。
生物氧化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30℃,溶解氧为5mg/L,pH为7.5。
采用本发明复合生物菌剂、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为:
指标 | 处理前 | 处理之后 |
COD | 3105mg/L | 300mg/L |
NH<sub>3</sub>-N | 130mg/L | 20mg/L |
总盐 | 8%(80000mg/L) | 0.05%(500mg/L) |
排放标准为COD小于350mg/L,氨氮小于30mg/L的接管标准。
实施例3
浙江某电镀企业,水量50吨/天:
该废水COD在500mg/L左右,总盐含量在3%左右(即30000mg/L左右)。
采用本发明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然后被火山岩填料吸附,并在紫外光和臭氧的条件下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废水在富集复合生物菌剂的填料存在下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步骤2)中,紫外光波长为300nm,臭氧浓度为9g/m3,加热温度为90℃。
步骤3)中,冷却处理后的废水温度为35℃。
步骤4)中,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质量比为35:55:1.5:1.0:0.5:0.1:1:2.5。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0,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65。复合生物菌剂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质量比为8:5:11:2:15:2.5:18:12,有效活菌数为5×108个/g。
激活驯化的条件:温度为40℃,溶解氧为4mg/L,pH为8.5,时间为19hr。
生物氧化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40℃,溶解氧为2mg/L,pH为6。
采用本发明复合生物菌剂、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节杆菌、乳酸链球菌、硬基网柄菌、黄单胞菌、盐杆菌属、卵硫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迂回螺菌的质量比为6-11:5-12:10-12:2-5:15-25:2-3:18-30:9-15;
2)复合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108~109个/g。
3.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废水在富集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生物菌剂的填料存在下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雾化废水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2)步骤3)中,冷却处理后的废水温度为30℃-40℃;
3)步骤4)中,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
4)步骤4)中,所述复合生物菌剂为激活驯化的复合生物菌剂:使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进行激活驯化;
5)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0℃-40℃;
6)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溶解氧为2mg/L-8mg/L;
7)步骤4)中,生物氧化处理的pH为6-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1)特征1)中,在紫外光、臭氧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后的雾化废水被填料吸附,并在紫外光和臭氧的条件下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12)特征1)中,紫外光波长为310nm-285nm;
13)特征1)中,臭氧浓度为5.5g/m3-12g/m3;
14)特征1)中,加热温度为80℃-100℃;
31)特征3)中,聚氨酯、活性炭纤维、NiO、MnO2、CuO、MgO、TiO2和Al2O3的质量比为20-35:50-60:1-2:1-1.5:0.5-0.8:0.1-0.3:0.75-1.5:2-3.5;
41)特征4)中,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25~1:40;
42)特征4)中,复合生物菌剂的质量与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和清水的总质量的比为1:50~1:80;
43)特征4)中,激活驯化的温度为36℃-40℃;
44)特征4)中,激活驯化的溶解氧为4mg/L-8mg/L;
45)特征4)中,激活驯化的pH为7.3-8.5;
46)特征4)中,激活驯化的时间为18hr-20hr。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11)中,吸附催化氧化处理后的雾化废水的填料为火山岩填料。
7.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用于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进行雾化处理的雾化装置(1);
用于将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进行盐析出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2),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与所述雾化装置(1)流体连通;
用于将催化氧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流体连通;
用于将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生物氧化装置(4),所述生物氧化装置与所述冷却管(3)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包括用于存储待处理含盐有机物废水的污水存储装置(5),所述污水存储装置(5)与所述雾化装置(1)流体连通;
2)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包括:
用于发生紫外光的紫外光发生单元(21),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臭氧的臭氧进气管(22),所述臭氧进气管(22)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进料管(23),所述雾化装置(1)经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流体连通,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加热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加热单元(24),所述加热单元(24)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3)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包括:
用于通入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所述冷却管(3)经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通入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用于富集复合生物菌剂并提供生物氧化处理环境的生物氧化填料区(43),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21)特征2)中,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包括连通的电源(211)和紫外灯(212),所述紫外灯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22)特征2)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臭氧的臭氧分布器(25),所述臭氧分布器(25)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22)上;
23)特征2)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雾化处理所得雾化废水的雾化废水分布器(26),所述雾化废水分布器(26)设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上;
24)特征2)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排放析出盐的排废口(27),所述排废口(27)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底部;
25)特征2)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8),所述臭氧发生器(28)经所述臭氧进气管(22)连通到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
26)特征2)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还包括设于催化氧化装置顶部的填料区(29),用于进一步接触氧化处理;
27)特征2)中,所述臭氧进气管(22)设于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21)与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之间,所述雾化废水进料管(23)设于所述臭氧进气管(22)与所述加热单元(24)之间;
31)特征3)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冷却处理所得废水的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44),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分布器(44)设于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上;
32)特征3)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均匀分布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45),所述复合生物菌剂分布器(45)设于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上;
33)特征3)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46),所述排气口(46)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顶部;
34)特征3)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排放水体的排水口(47),所述排水口(47)设于生物氧化装置的底部;
35)特征3)中,所述冷却处理所得废水进料管(41)设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内,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位于所述生物氧化填料区(43)的上方;
36)特征3)中,所述生物氧化装置(4)还包括用于投加复合生物菌剂的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所述复合生物菌剂投加单元(48)经所述复合生物菌剂进料管(42)连通到生物氧化装置的内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特征26)中,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设有锥形顶部(210),所述填料区(29)设于所述锥形顶部(210)内;
b)特征27)中,所述加热单元(24)设于催化氧化装置的内腔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9955.4A CN111187742A (zh) | 2020-02-26 | 2020-02-26 |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9955.4A CN111187742A (zh) | 2020-02-26 | 2020-02-26 |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87742A true CN111187742A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70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9955.4A Pending CN111187742A (zh) | 2020-02-26 | 2020-02-26 |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8774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2720A (zh) * | 2020-07-17 | 2020-10-20 | 湖北富新源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雾化光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4477588A (zh) * | 2022-01-26 | 2022-05-13 | 海宁天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动检测功能的液体药品销毁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75894A (ja) * | 1994-04-07 | 1995-10-24 | Yoshio Gomi | 廃水の処理方法 |
DE69328719D1 (de) * | 1993-06-23 | 2000-06-29 | Teruo Higa | Microbiologische Methode zur Entsorgung von organischen Abfallstoff |
WO2007073656A1 (fr) * | 2005-12-27 | 2007-07-05 | Shenya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Préparation microbienne pour le traitement d'eaux d'égout contenant une huile épaisse et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celle-ci |
KR100807219B1 (ko) * | 2007-11-22 | 2008-02-28 | (주)비썬 | 고농도 유기성 폐수 정화 장치 및 그 처리 방법 |
EP2682378A2 (de) * | 2012-07-05 | 2014-01-08 | Wolfgang Tentscher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stickstoffhaltiger Biomasse |
US20150001149A1 (en) * | 2013-03-14 | 2015-01-01 | Kuehnle Agrosystems, Inc. |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4787990A (zh) * | 2015-05-06 | 2015-07-22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高温高盐难降解采油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779344A (zh) * | 2016-03-29 | 2016-07-20 | 江苏蓝星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 |
CN109402016A (zh) * | 2018-09-21 | 2019-03-01 | 江苏宜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筛选和制备方法 |
CN110066747A (zh) * | 2019-04-04 | 2019-07-30 | 上海淳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菌剂及水体总氮处理方法 |
-
2020
- 2020-02-26 CN CN202010119955.4A patent/CN1111877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328719D1 (de) * | 1993-06-23 | 2000-06-29 | Teruo Higa | Microbiologische Methode zur Entsorgung von organischen Abfallstoff |
JPH07275894A (ja) * | 1994-04-07 | 1995-10-24 | Yoshio Gomi | 廃水の処理方法 |
WO2007073656A1 (fr) * | 2005-12-27 | 2007-07-05 | Shenya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Préparation microbienne pour le traitement d'eaux d'égout contenant une huile épaisse et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celle-ci |
KR100807219B1 (ko) * | 2007-11-22 | 2008-02-28 | (주)비썬 | 고농도 유기성 폐수 정화 장치 및 그 처리 방법 |
EP2682378A2 (de) * | 2012-07-05 | 2014-01-08 | Wolfgang Tentscher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stickstoffhaltiger Biomasse |
US20150001149A1 (en) * | 2013-03-14 | 2015-01-01 | Kuehnle Agrosystems, Inc. |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4787990A (zh) * | 2015-05-06 | 2015-07-22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高温高盐难降解采油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779344A (zh) * | 2016-03-29 | 2016-07-20 | 江苏蓝星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 |
CN109402016A (zh) * | 2018-09-21 | 2019-03-01 | 江苏宜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筛选和制备方法 |
CN110066747A (zh) * | 2019-04-04 | 2019-07-30 | 上海淳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菌剂及水体总氮处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四川名膜: "成都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处理方法",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m.cdmmscl.com/gongsixinwen/hangyedongtai/1891.html>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2720A (zh) * | 2020-07-17 | 2020-10-20 | 湖北富新源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雾化光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4477588A (zh) * | 2022-01-26 | 2022-05-13 | 海宁天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动检测功能的液体药品销毁装置 |
CN114477588B (zh) * | 2022-01-26 | 2023-11-14 | 海宁天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动检测功能的液体药品销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hang et al. | Evaluating biochar and its modifications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nitrate, and phosphate in water | |
Shen et al. | Biodegradation of different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free and immobilized microbial consortia | |
CN101734821B (zh) | 一种含莠去津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 |
Loh et al. | Immobilized-cell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high-strength phenol wastewater | |
Choudhary et al.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nitrate pollution and its remediation: Conventional and recent approaches | |
US20070123420A1 (en) | Anion adsorbing carbon material, as well a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for same | |
KR101125858B1 (ko) | 바이오 유기물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이오 유기물 처리방법 | |
Majumder et al. | Engineered biochar for the effective sorption and remediation of emerging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 | |
CN111187742A (zh) |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
Fseha et al. | The potential of date palm waste biochar for single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 |
Gong et al. | Membrane-based technologies for removing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urban water systems: Limitations, successes, and future improvements | |
CN107540175A (zh) | 一种去除工业反渗透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 |
Wijerathna et al. | Imperative assessment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bber waste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 |
CN105565582B (zh) | 煤制氢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7585970A (zh) | 一种工业反渗透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的工艺 | |
KR100735546B1 (ko) | 고농도 유기성 폐수의 정화방법 | |
CN212025112U (zh) | 一种含盐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108295631A (zh) | 一种采用气升式填料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 | |
CN207391103U (zh) | 一种改良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装置 | |
CN110510827A (zh) | 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9678295A (zh) | 一种环保型焦油废水处理方法 | |
KR101998047B1 (ko) | 호기성 및 고온성의 미생물을 이용한 폐수 처리 방법 | |
CN114873810A (zh) | 一种利用辐照灭菌技术汽化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 | |
CN207928997U (zh) | 一种气升式填料生物反应器 | |
CN102050542B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