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83561B -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3561B
CN111183561B CN201880029709.0A CN201880029709A CN111183561B CN 111183561 B CN111183561 B CN 111183561B CN 201880029709 A CN201880029709 A CN 201880029709A CN 111183561 B CN111183561 B CN 111183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current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7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3561A (zh
Inventor
田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83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3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102);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104);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106);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108)。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电子设备的耗电量大,通常需要经常充电。
一般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采用涓流充电、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三个阶段。传统的,电子设备会将恒压充电阶段作为电池的最终充电阶段,其影响的电池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充电效率。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用于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方法包括:
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用于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温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截止电流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上述充电控制方法,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有效提升了恒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时长,省去了恒压充电阶段,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可保证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不过压损坏,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池等效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4为一实施例中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9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至步骤108。
步骤102,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电子设备中可以内置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可包括充电芯片,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连接,使得充电电路可以经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向电池充电。例如,充电接口可以为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30-pin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任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充电设备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该充电设备可以是适配器和移动电源等专门用于充电的设备,也可以是用电脑等能够提供电源和数据服务的其他设备。
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一般包括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阶段,当不限于上述三个阶段,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阶段,整个充电过程有充电芯片进行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周期性的检测充电电路输入端的电压,以此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充芯片内的电压来检测智能手机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以通过获取充电芯片的控制状态来判断充电模式是否为恒流充电模式,当充电芯片的控制状态为恒流充电时,其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为恒流充电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模式并非指电子设备的电池接收的充电电流一直保持不变,所谓恒流充电模式为多段恒流充电阶段,每一充电阶段的充电参数不同,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充电参数不变。例如,恒流充电模式可包括五段恒流充电阶段,同一充电阶段的充电参数均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参数可指充电电流,也即,在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不同,且给同一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保持一致。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可以对应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
步骤104,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恒流充电模式中可包括多段恒流充电阶段,可以分别记为第一充电阶段、第二充电阶段,第三充电阶段,…,第N充电阶段。电子设备可预先构建充电阶段与其对应的充电电流的映射关系。例如,第一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最大,第N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最小。从第一充电阶段至第N-1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呈阶梯型递减,其递减的幅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N充电阶段可以理解为恒流充电模式的最后阶段,也即当电池经过第N充电阶段就可以将电池的电量充满。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参数可为充电电流,当电子设备获取的达到预设电流时,即可获取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预设电流可以理解为第N-1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当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达到预设电流时,即可表明当前电池处于第N-1充电阶段,即将进而第N充电阶段。第N充电阶段可以理解为电池充电过程的最后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多段恒流充电阶段中的多段可以理解为大于或等于2的任一整数,第一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以及第N-1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在此对其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当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达到预设电流时,可以基于电子设备中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电池上或设置在电池附近。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可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可选的,温度传感器还可以为热电偶、铂电阻和温度IC等温度传感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温度传感器的类型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适配器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确定适配器的类型,当确定的适配器的类型为非USB类型时,向适配器发送充电指令,该充电指令用于请求适配器使用快速充电模式为该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电子设备支持普通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其中快速充电模式的充电速度大于普通充电模式的充电速度。当适配器接收到该充电指令时,可以协商快速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也即,开启适配器的快速充电模式的功能,以使适配器根据电池的状态信息将输出电流调整至快速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
步骤106,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电子设备中,电池的温度信息不同,会使得电池的内阻也会随着变化,对于同一充电电流,其电池的内阻不同,会影响电池的充电电压,导致充电电压过充或充电电压达不到额定充电电压。
电子设备在N-1充电阶段时可以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并根据当前获取的温度信息来动态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充电截止电流可指第N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第N充电阶段可以理解为恒流充电模式的最后阶段,也即当电池经过第N充电阶段就可以将电池的电量充满。
步骤108,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也即,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采用恒流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直到电池充满电量达到充电终止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内芯的实际电压,当电池内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表明电池达到满电状态,也即电池的电量已充满,处于满电状态,此时,电池达到充电终止状态。
上述充电控制方法,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有效提升了恒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时长,省去了恒压充电阶段,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可保证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不过压损坏,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容量。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包括步骤202-步骤206。
步骤202,根据温度信息获取电池的内阻。
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电池的内阻是表征电池寿命以及电池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是衡量电子和离子在电极内传输难以程度的重要标志。内阻初始大小主要是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电池的内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池的内阻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在温度低于10℃时,电池内阻随温度升高下降趋势明显;电池的内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越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信息获取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构建电池的内阻与温度信息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温度信息对应的内阻。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存储内阻与温度信息的映射关系,一个温度信息对应一个内阻。例如,将电池在室温25℃的测的内阻值作为电池的标准内阻。例如,室温20℃时,其内阻值为标准内阻的1.07倍;室温15℃时,其内阻值为标准内阻的1.20倍;室温10℃时,其内阻值为标准内阻的1.25倍;室温5℃时,其内阻值为标准内阻的1.30倍;在低温-20℃的条件下,其内阻值为标准内阻的3倍,为高温55℃条件下的4倍等。
步骤204,获取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等效模型示意图。图中,OCV表示电池的开路电压,其中,开路电压为外电路断开时,电池正极端和负极端间的电位差。VBAT表示电池中电芯的实际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的开路电压OCV,例如,可以控制电池的外电路断开,获取电池正极端和负极端间的电位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路电压为电芯实际电压和内阻两端电压之和,也即,可以用如下关系式对其进行表示:
OCV=I*R+VBAT,
式中,OCV表示电池的开路电压;VBAT表示电池中电芯的实际电压;I表示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其中I可小于或等于充电截止电流;R表示电池的内阻。
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该额定电压可以理解为电池正常过程中的最佳电压,额定电压也称为标称电压。当电芯的工作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容易损坏,而低于额定电压时将不能正常工作。
步骤206,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的开路电压、电芯的额定电压以及电池的内阻。根据上述公式:OCV=I*R+VBAT,当电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则可表示电池达到满电状态,即,可令VBAT=额定电压,则I=(OCV-额定电压)/R,即可计算出当前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包括:
步骤402,获取开路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
步骤404,根据差值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内阻和充电截止电流成反比例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开路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差值,也即,差值δ=OCV-额定电压。当电芯的实际电压VBAT与额定电压相等时,其电池可表示充满状态,此时,可以根据获取的差值和内阻来调节当前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充电截止电流与内阻成反比,其内阻越高,对应的充电截止电流也就越低;其内阻越低,对应的充电截止电流也就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池的电量为满电量时,其充电截止电流与内阻的乘积等于开路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即I*R=OCV–额定电压。若电池的温度信息降低时,其对应的内阻R会随之变大,为了保证电芯的实际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并且可以充满电量,可以降低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降低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常温25℃时对应的充电截止电流降低。若电池的温度信息升高时,其对应的内阻R会随之变小,为了保证电芯的实际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并且可以充满电量,可以提高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提高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常温25℃时对应的充电截止电流提高。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以使电池可以超过标定的额定电压过压充电,从而可以省去恒压充电阶段。基于充电截止电流来调节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截止电流,进而控制恒流充电阶段的浮压来确保电池的电芯的实际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可以超过标定的额定电压过压充电可以理解为,电池的开路电压可大于额定电压。其中,电池中电芯的实际电压小于开路电压,且电池的电芯的实际电压与电池内阻的电压之和为电池的开路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还包括:
步骤406,当温度信息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当前电池的电量信息。
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会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其电池的内阻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温度的升压而降低。同时,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与内阻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与温度成正比例关系,也即,当充电截止电流增大的同时,其电池的温度也会随至增加,当电池的温度信息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获取电池的电量信息。
电量信息可指电池内的可用电量占标称容量的比例,当前的电量信息也即反映的是电池的荷电状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的电量信息来控制电池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内置的电量计(coulomb counter)来获取电池的电量信息。电量计是根据法拉第定律,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精确计算出通过电路的电量的装置,可基于电量计获取电池的当前的电量信息。该电量计可以设置在电池的外部,也可以内置在该电池的内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量计的设置位置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可以理解为可能影响电池性能的温度,若电池在温度下保持预设时间段,可能会使电池受损。第一预设温度可设为45℃,或其他数值。
步骤408,根据电量信息调节充电截止电流。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来调节当前温度下对应的充电截止电流。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将根据当前电池的电量信息来获取当前的充电区间,例如,将电量信息为10-50%归为第一充电区间,50-80%归为第二充电区间;80-100%归为第三充电区间。
当电量信息处于第一充电区间时,可以维持的充电截止电流,也即,保持的充电截止电流不变;当电量信息处于第二充电区间或第三充电区间时,减少的充电截止电流。当电量信息处于第二充电区间或第三充电区间时,其减少的幅度不同。其中,充电区间越高,减小的幅度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还包括步骤410,当温度信息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预设步进值降低充电截止电流,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
电子设备周期性的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当电池的温度持续升高,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可以根据预设步进值降低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为能够影响电池性能的温度,可以将第二预设温度设定为55℃,或其他数值,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502-步骤506。
步骤502,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周期性的检测充电电路输入端的电压,以此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充芯片内的电压来检测智能手机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以基于电子设备中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步骤504,当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脉冲充电模式为电池充电。
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在低温情况下,电池的内阻增加,尤其在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充电极易导致锂离子在负极析出等副反应,进而导致安全性问题。当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可以采用脉冲充电模式为电池充电。脉冲充电模式包括正脉冲充电、正负脉冲充电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采用负脉冲对电池充电相当于电池的主动放电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充电模式可以理解为正负脉冲充电,即对电池进行反复的脉冲充放电,即先以第一预设时间段进行充电,然后以第二预设时间段进行放电,如此循环进行,通过电池的内阻产生的焦耳热会扩散至电池内部,为电池均匀加热,直到电池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充电模式中,还可以设定脉冲充电的充电电流,其充电电流可以为恒电流或变电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脉冲充电模式可以包括恒电流脉冲、变电流脉冲及正负脉冲等。脉冲充电的不同阶段可以使用相同的脉冲充电模式,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脉冲充电模式。
步骤506,当电子设备处于脉冲充电模式,且温度信息达到预设阈值时,将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
电子设备会周期性的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达到预设阈值时,可以将当前的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也即,根据当前的温度信息来调节恒流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截止电流,并根据调节后的充电截止电流对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当电池的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可以对其进行脉冲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使电池内部产生焦耳热,进而提升电池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将电池的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充电,具有安全可靠、充电效率高、延迟电池寿命的优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602-步骤612。
步骤602,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状态信息。
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周期性的检测充电电路输入端的电压,以此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充芯片内的电压来检测智能手机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最大充电倍率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604,根据状态信息确定恒流充电模式的多段恒流充电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状态信息为电压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的电压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压信息反馈调节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以及恒流充电模式中多段恒流充电阶段的段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状态信息为温度信息或最大充电倍率时,可以获取温度信息与最大充电倍率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对应的最大充电倍率,并根据确定的最大充电倍率反馈调节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以及恒流充电模式中多段恒流充电阶段的段数。
可选的,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综合考虑电池的使用寿命、温度信息、最大充电倍率的信息来确定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以及恒流充电模式中多段恒流充电阶段的段数。
步骤606,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其中,步骤606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102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8,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开路电压和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参数可为充电电流,当电子设备获取的达到预设参数时,即可获取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获取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的步骤与前述步骤104对应,在此,不再赘述。获取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204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0,根据温度信息获取电池的内阻。
步骤612,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步骤610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202对应,步骤612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206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确定恒流充电模式的多段恒流充电阶段,当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可以根据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以使电池可以超过标定的额定电压过压充电,从而可以省去恒压充电阶段,有效提升了恒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时长,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可保证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不过压损坏,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容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充电参数获取模块710、温度信息获取模块720、截止电流调节模块730以及充电控制模块740。其中,
充电参数获取模块710,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温度信息获取模块720,用于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截止电流调节模块730,用于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充电控制模块740,用于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上述充电控制装置,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有效提升了恒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时长,省去了恒压充电阶段,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可保证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不过压损坏,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截止电流调节模块730,包括:
内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温度信息获取电池的内阻;
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阻获取单元还用于构建电池的内阻与温度信息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温度信息对应的内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单元还用于获取开路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根据差值和内阻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内阻和充电截止电流成反比例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截止电流调节模块730还包括:
电量获取单元,用于当温度信息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当前电池的电量信息;
调节单元,还用于根据电量信息调节充电截止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截止电流调节模块730还用于当温度信息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降低当前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恒流充电模式为多段恒流充电阶段,每一充电阶段的充电参数不同。
如图8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充电参数获取模块810、温度信息获取模块820、截止电流调节模块830以及充电控制模块840,还包括: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850,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状态信息;
恒流充电确定模块860,用于根据状态信息确定恒流充电模式的多段恒流充电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当前电池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最大充电倍率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确定恒流充电模式的多段恒流充电阶段,当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可以根据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以使电池可以超过标定的额定电压过压充电,从而可以省去恒压充电阶段,有效提升了恒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时长,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信息动态调节充电截止电流,可保证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不过压损坏,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充电模式切换模块870,用于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脉冲充电模式为电池充电;当电池处于脉冲充电模式,且温度信息达到预设阈值时,将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充电模式包括正脉冲充电、正负脉冲充电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装置,当电池的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可以对其进行脉冲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使电池内部产生焦耳热,进而提升电池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将电池的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充电,具有安全可靠、充电效率高、延迟电池寿命的优势。
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充电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充电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9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9,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RF电路9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980处理;也可以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图像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通讯录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9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触控面板931,也可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31上或在触控面板9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80,并能接收处理器9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31。除了触控面板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931可覆盖显示面板941,当触控面板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9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41和/或背光。运动传感器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此外,手机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等。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和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可以发送给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后续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9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900的必须构成,可以根据需要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9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机9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98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当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温度信息调节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
根据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电池充电,直至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用于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所述方法包括:
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当所述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信息;
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获取所述电池的内阻;获取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和所述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获取所述开路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和内阻调节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所述内阻和充电截止电流成反比例关系,其中,所述充电截止电流为恒流充电模式的最后阶段的电流;及
根据所述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所述电池充电,直至所述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获取所述电池的内阻,包括:
构建所述电池的内阻与所述温度信息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温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内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和内阻调节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信息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当前所述电池的电量信息;
根据所述电量信息调节所述充电截止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信息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降低当前的所述充电截止电流,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恒流充电模式为多段恒流充电阶段,每一充电阶段的所述充电参数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恒流充电模式的多段恒流充电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当前所述电池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最大充电倍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
当所述温度信息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脉冲充电模式为所述电池充电;
当所述电池处于所述脉冲充电模式,且所述温度信息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包括正脉冲充电、正负脉冲充电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用于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时,获取当前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
温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充电参数达到预设参数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信息;
截止电流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获取所述电池的内阻,获取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和所述电池中电芯的额定电压,以及获取所述开路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和内阻调节所述电池的充电截止电流,其中,所述内阻和充电截止电流成反比例关系,其中,所述充电截止电流为恒流充电模式的最后阶段的电流;及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截止电流持续为所述电池充电,直至所述电池达到满电状态。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CN201880029709.0A 2018-09-12 2018-09-12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83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5292 WO2020051808A1 (zh) 2018-09-12 2018-09-12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3561A CN111183561A (zh) 2020-05-19
CN111183561B true CN111183561B (zh) 2024-02-23

Family

ID=6977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709.0A Active CN111183561B (zh) 2018-09-12 2018-09-12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1359B2 (zh)
EP (1) EP3675316B1 (zh)
CN (1) CN111183561B (zh)
WO (1) WO2020051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2064B2 (en) * 2015-09-15 2020-08-11 Lithium Power, Inc. Solar battery system for low temperature operation
KR20200135399A (ko) 2018-03-22 2020-12-02 티에이이 테크놀로지스, 인크. 전력 관리 및 제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272908B (zh) * 2019-10-21 2024-04-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29790B (zh) * 2019-10-28 2023-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存储介质
US11251645B2 (en) * 2020-01-24 2022-02-15 Dell Products, L.P. Multimode USB-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supporting improved battery charging
CN114069750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56957B (zh) * 2020-09-07 2025-03-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42868B (zh) * 2020-11-27 2023-05-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EP4248516A4 (en) * 2020-12-16 2025-03-26 Gbatteries Energy Canada Inc TEMPERATURE-BASED BATTERY CHARG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2821512B (zh) * 2021-02-07 2023-08-0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10050A (zh) * 2021-03-12 2021-06-04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2769201B (zh) * 2021-03-18 2023-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EP4311066A4 (en) * 2021-03-24 2024-07-24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59667A (zh) * 2021-08-10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40606B (zh) * 2021-08-17 2023-07-07 重庆蓝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充电功能调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1520392B1 (en) * 2021-09-01 2022-12-06 Dell Products, L.P. Operating a power source as a heating device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CN113872303B (zh) * 2021-10-22 2025-03-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73456A (zh) * 2021-10-29 2023-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参数调整方法、控制器、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33616A (zh) * 2022-06-27 2022-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7310507B (zh) * 2023-11-29 2024-03-29 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截止电流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046A (ja) * 2000-05-01 2001-11-09 Toyota Motor Corp 組電池の充電装置、充電方法、および電動車両
CN101969218A (zh) * 2010-10-29 2011-0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智能充电方法
CN102324583A (zh) * 2011-09-01 2012-01-1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s3r的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方法
CN103107378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WO2013077157A1 (ja) * 2011-11-24 2013-05-30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二次電池の制御方法
JP2016165168A (ja) * 2015-03-06 2016-09-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KR20170030992A (ko) * 2015-09-10 2017-03-20 주식회사 알파트로닉스 과열 상태 배터리 냉각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CN106655407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适配器及充电器
CN10665538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69120A (zh) * 2017-03-22 2017-08-1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汽车锂离子电池的快充装置和方法
CN107834630A (zh) * 2017-11-08 2018-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1897B2 (en) * 2006-03-27 2009-04-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Battery charge temperature control
US9331507B2 (en) * 2010-10-18 2016-05-03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fast battery charge
WO2015064735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蓄電システム、充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28995B2 (en) * 2015-04-08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aptable battery charging
KR102408846B1 (ko) * 2015-10-07 2022-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046A (ja) * 2000-05-01 2001-11-09 Toyota Motor Corp 組電池の充電装置、充電方法、および電動車両
CN101969218A (zh) * 2010-10-29 2011-0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智能充电方法
CN102324583A (zh) * 2011-09-01 2012-01-1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s3r的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方法
WO2013077157A1 (ja) * 2011-11-24 2013-05-30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二次電池の制御方法
CN103107378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JP2016165168A (ja) * 2015-03-06 2016-09-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KR20170030992A (ko) * 2015-09-10 2017-03-20 주식회사 알파트로닉스 과열 상태 배터리 냉각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CN10665538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55407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适配器及充电器
CN107069120A (zh) * 2017-03-22 2017-08-1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汽车锂离子电池的快充装置和方法
CN107834630A (zh) * 2017-11-08 2018-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何秋生 等;电源技术;第37卷(第08期);第1464-14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1808A1 (zh) 2020-03-19
EP3675316A4 (en) 2020-11-04
US20200119410A1 (en) 2020-04-16
EP3675316A1 (en) 2020-07-01
EP3675316B1 (en) 2021-10-27
US11201359B2 (en) 2021-12-14
CN111183561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3561B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75935B (zh) 一种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和终端
CN111313500B (zh) 充电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9658B (zh) 多电池的切换方法、供电装置、电子设备
CN106549464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20052545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80103629A (ko) 온도를 기반으로 배터리의 충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569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thereof
CN109149690B (zh) 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
CN107450029B (zh) 电池状态校验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6412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5049935A (ja) 携帯端末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111293754A (zh) 充电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55497B2 (en) Protection of parallel connected cells in battery packs
CN109217411B (zh) 充电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9217409B (zh) 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098871A (zh) 便携式装置以及其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
CN111478378B (zh) 保护电路、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
CN108828445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4131B (zh) 电子设备和放电控制方法
CN111398827A (zh) 环境温度预测方法、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及电量计算方法
CN110994052B (zh) 延长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13169385B (zh) 电池包、测量电池电流的电路系统及测量电池电流的设备
CN107817397B (zh) 充电发热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0261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