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235A -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63235A CN111163235A CN202010081923.XA CN202010081923A CN111163235A CN 111163235 A CN111163235 A CN 111163235A CN 202010081923 A CN202010081923 A CN 202010081923A CN 111163235 A CN111163235 A CN 111163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nal
- incoming
- external line
- telephone
- incoming 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8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recorded voice services or time announcements
- H04M3/493—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directory enquiries ;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IVR] systems or voice portals
- H04M3/4931—Directory assistance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8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recorded voice services or time announcements
- H04M3/493—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directory enquiries ;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IVR] systems or voice portals
- H04M3/4936—Speech interaction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对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当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当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分外线号码是否直通内部电话的方法,可以区分一个呼叫号码是否为外线号码,从而实现呼入号码的自动转接服务,提高了接通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话呼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调度系统中,呼叫是最普遍地一项业务。调度员想要联系某个人,在界面上点击呼叫按钮,就可以直接对目标号码进行呼叫操作。但是现实场景中,常常存在另外的情况,或紧急或临时,并不是调度员发起呼叫,而是非调度员号码作为主叫。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要是这个主叫号码是外线电话而非内线号码时,是无法直接拨通任何内部号码的需要人工转接,费时费力。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区分外线号码是否直通内部电话的方法,可以区分一个呼叫号码是否为外线号码,从而实现呼入号码的自动转接服务,提高了接通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的步骤包括:
调取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
将所述呼入号码与调取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一一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将呼叫自动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按键输入其请求;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系统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成功呼叫内部号码。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
当同时有多个号码呼叫用户组,则将多个主叫号码形成队列;循环从队列中获取各个号码,再对号码进行判断;
为通讯录号码时,直接呼叫命令台输入的用户组;
若号码为外线号码时,直接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直接呼起绑定的用户组;将外线号码直通内部号码。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
调度用户呼叫用户组接入码时,直接呼叫用户组,空闲的默认线路振铃,摘机后进入通话。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
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
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内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其中,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
控制接通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自动转接单元,用于控制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一项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提供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首先获取到呼入号码,根据电话号码获取内部通讯录(相当于已经存放在系统里的电话通讯录)联系人。如果有返回相同,则认为该号码为内线号码。反之,则认为是外线号码;提供了一种区分外线号码是否直通内部电话的方法,可以区分一个呼叫号码是否为外线号码,从而实现呼入号码的自动转接服务,提高了接通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本发明当外线号码呼入时,用户可以在普通电话上通过语音提示进行按键输入其请求。其请求通过IVR系统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成功呼叫起内部号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1的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紧急情况发生时产生告警通知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2的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紧急情况发生时产生告警通知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在调度系统中,呼叫是最普遍地一项业务。调度员想要联系某个人,在界面上点击呼叫按钮,就可以直接对目标号码进行呼叫操作。但是现实场景中,常常存在另外的情况,或紧急或临时,并不是调度员发起呼叫,而是非调度员号码作为主叫。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要是这个主叫号码是外线电话而非内线号码时,是无法直接拨通任何内部号码的需要人工转接,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到呼入号码,根据电话号码获取内部通讯录(相当于已经存放在系统里的电话通讯录)联系人方法。如果方法有返回,则认为该号码为内线号码。反之,则认为是外线号码。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即获取主叫用户电话号码,用于后面对主叫用户电话号码进行识别是外线还是内线呼入。
步骤S2、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会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本步骤在具体实施时,会先调取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本发明中会在系统预先存储内部通讯录号码及与内部通讯录号码对应的用户名称。
然后将所述呼入号码与调取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一一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当有时进入步骤S3,当没有时进入步骤S4。
步骤S3、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本步骤中,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例如,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就是当呼入是内线打内线时,可以直接接通。
在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当调度用户呼叫用户组接入码时,直接呼叫用户组,空闲的默认线路振铃,摘机后进入通话。
步骤S4、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本步骤中,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例如当判断出所述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将呼叫自动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按键输入其请求;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系统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成功呼叫内部号码。
例如,当同时有多个号码呼叫用户组,则将多个主叫号码形成队列;循环从队列中获取各个号码,再对号码进行判断;
当为通讯录号码时,直接呼叫命令台输入的用户组;
若号码为外线号码时,直接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直接呼起绑定的用户组;将外线号码直通内部号码。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例如,当外线号码拨打内部电话时,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根据呼入的要求,例如拨入的是内部分机号则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当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接收到的是语音输入的内部工作组名称例如请帮我接通张三的电话,则根据语音自动匹配到张三的电话并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可以实现在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转接时无需知道内线号码就可以接通内线通过语音名称接通内线,全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全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转接效率,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以下通过两个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再做进一步描述:
通过两个具体应用实施例现在来描述两种情况,一种是呼入号码为内部号码应用实施例。一种是呼入号码为外部号码应用实施例。
应用实施例一、当呼入号码为内部号码时;
假设现在内部号码有一个用户组接入码(一个用户组的标识,如5577),用户组下绑定了10个内部号码用户,且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话机。调度员绑定10个话机中的两个(如:6908,6907),调度平台会默认绑定其中一个(如:6908)作为线路。
这时,一个号码为8008的话机呼叫5577(用户组的标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就可以判断出这个8008为内线号码。那么内线号码直接可以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用户组应答方式设置为非连选非同振。调度用户(通讯录联系人用户为调度用户)呼叫用户组接入码时,该方法直接呼叫用户组,默认线路6908振铃,摘机后进入通话。
应用实施例一的举例如图2所示:以单个号码呼叫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开始,进入步骤12;
步骤12、主叫号码6666;进入步骤13;
步骤13、一种区分外线电话呼入是否直内部电话的方法,进入步骤14;
步骤14、判断是否为通讯录号码,当否,进入步骤15;当是进入步骤16;
即如上所述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当否,进入步骤15;当是进入步骤16;
步骤15、转接IVR,并进入步骤16;
即转接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步骤16、呼叫用户组81313,进入步骤17;
步骤17、8004故障不响铃,8003通话中不响铃,8002故障不响铃,检测到只有8001空闲,进入步骤18;
步骤18、8001振铃,并进入步骤19;
步骤19、摘机通话,转入步骤20;
步骤20、结束。
应用实施例二、为呼入号码为外部号码
在NC上配置IVR号码266666,绑定总机号码。例如绑定总机号码为5577。
一个号码为9009的话机呼叫5577,通过本方法,判断出此号码为外线号码。这时,可将呼叫转接到IVR号码(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即互动式语音应答,人工转接平台。例如“比如:请拨分机号,查号请拨0;”)上。可直接呼起5577用户组下的默认线路6908。这样,一个外线号码通过该方法即可直通内部电话。
此方法,还适应排队转接。例如同时有多个号码呼叫用户组。多个主叫号码会形成队列。循环从队列中获取各个号码,再对号码进行判断。为通讯录号码时,直接呼叫命令台输入的用户组;若号码为外线号码时,直接转接到IVR号码,通过IVR直接呼起绑定的用户组。同样也能将外线号码直通内部号码。
应用实施例二的举例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应用实施例二以多个号码呼为例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多个号码呼叫时形成队列:2001,2002,2003,2004,进入步骤12;
步骤22、调度台81313;进入步骤22;
步骤23、形成队列:2001、2002、2003、2004,进入步骤24;
步骤24、是否为通讯录号码,当否进入步骤25,当是进入步骤27;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如上所述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当否进入步骤25,当是进入步骤27。
步骤25、输入IVR号码;
即输入拨打的总台号码,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号码(IVR号码)
步骤26、转接到IVR,即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进行自动转接处理,具体如上所述;
步骤27、命令台输入81414,直拨内线;并进入步骤28;
步骤28、转接到81414;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分外线号码是否直通内部电话的方法,可以区分一个呼叫号码是否为外线号码,从而实现呼入号码的自动转接服务,提高了接通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判断模块42,用于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内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43,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44,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具体如上所述。
其中,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44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
控制接通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自动转接单元,用于控制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具体如上所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可以是终端,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自然语言模型的生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首先获取到呼入号码,根据电话号码获取内部通讯录(相当于已经存放在系统里的电话通讯录)联系人。如果有返回相同,则认为该号码为内线号码。反之,则认为是外线号码;提供了一种区分外线号码是否直通内部电话的方法,可以区分一个呼叫号码是否为外线号码,从而实现呼入号码的自动转接服务,提高了接通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本发明当外线号码呼入时,用户可以在普通电话上通过语音提示进行按键输入其请求。其请求通过IVR系统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成功呼叫起内部号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的步骤包括:
调取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
将所述呼入号码与调取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一一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将呼叫自动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按键输入其请求;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系统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成功呼叫内部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当同时有多个号码呼叫用户组,则将多个主叫号码形成队列;循环从队列中获取各个号码,再对号码进行判断;
为通讯录号码时,直接呼叫命令台输入的用户组;
若号码为外线号码时,直接转接到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通过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直接呼起绑定的用户组;将外线号码直通内部号码。
调度用户呼叫用户组接入码时,直接呼叫用户组,空闲的默认线路振铃,摘机后进入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
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
7.一种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在调度系统有电话呼入时,获取呼入号码;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呼入号码进行区分,判断所述呼入号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
内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内线号码,则控制该内线号码可直接对内部号码进行呼叫;
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则控制所述外线号码通过自动转接接通内部电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线号码呼入控制模块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呼入号码与预先存储的内部通讯录号码中没有相同的号码,则判定该呼入号码为外线号码;
控制接通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外线号码接通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
自动转接单元,用于控制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平台根据输入的内部电话或内部工作组名称自动控制接通对应的内部电话。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81923.XA CN111163235A (zh) | 2020-02-06 | 2020-02-06 |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81923.XA CN111163235A (zh) | 2020-02-06 | 2020-02-06 |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63235A true CN111163235A (zh) | 2020-05-15 |
Family
ID=7056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81923.XA Pending CN111163235A (zh) | 2020-02-06 | 2020-02-06 |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63235A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8200163U (zh) * | 1988-01-11 | 1988-08-31 | 钱炜 | 无值守语音应答选号用户电话交换装置 |
CN2042646U (zh) * | 1987-06-12 | 1989-08-09 | 薛九清 | 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直拨入中继器 |
CN1065368A (zh) * | 1991-03-23 | 1992-10-14 | 广州市新技术研究设计院 | 外线直拨入内线自动转接器 |
US20030021394A1 (en) * | 2001-07-27 | 2003-01-30 | Mike Krack | Method of providing speech recognition for IVR and voice mail systems |
CN1588969A (zh) * | 2004-09-16 | 2005-03-02 | 上海交通大学 | 支持多种媒体统一受理的集成化呼叫中心实现方法 |
CN1929631A (zh) * | 2006-09-25 | 2007-03-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认呼叫中心内部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001279A (zh) * | 2006-01-09 | 2007-07-18 | 杭州世导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
CN101145905A (zh) * | 2007-10-25 | 2008-03-1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电话银行在线支付的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409760A (zh) * | 2008-10-22 | 2009-04-15 | 北京环球易传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传真转换器、中央网络传真服务系统及网络传真方法 |
CN101771760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回拨分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04872A (zh) * | 2012-08-17 | 2013-01-30 | 苏州洲际传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CN104735161A (zh) * | 2015-04-10 | 2015-06-24 | 林坚 | 一种企业远程办公通讯系统 |
CN204681413U (zh) * | 2015-06-23 | 2015-09-30 | 南京合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话拨号的远程控制装置 |
CN107257421A (zh) * | 2016-12-21 | 2017-10-17 | 上海宜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总机来电引导方法及系统 |
CN110321415A (zh) * | 2019-05-10 | 2019-10-11 | 福建微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话套接式电话机器人系统 |
-
2020
- 2020-02-06 CN CN202010081923.XA patent/CN1111632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646U (zh) * | 1987-06-12 | 1989-08-09 | 薛九清 | 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直拨入中继器 |
CN88200163U (zh) * | 1988-01-11 | 1988-08-31 | 钱炜 | 无值守语音应答选号用户电话交换装置 |
CN1065368A (zh) * | 1991-03-23 | 1992-10-14 | 广州市新技术研究设计院 | 外线直拨入内线自动转接器 |
US20030021394A1 (en) * | 2001-07-27 | 2003-01-30 | Mike Krack | Method of providing speech recognition for IVR and voice mail systems |
CN1588969A (zh) * | 2004-09-16 | 2005-03-02 | 上海交通大学 | 支持多种媒体统一受理的集成化呼叫中心实现方法 |
CN101001279A (zh) * | 2006-01-09 | 2007-07-18 | 杭州世导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
CN1929631A (zh) * | 2006-09-25 | 2007-03-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认呼叫中心内部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145905A (zh) * | 2007-10-25 | 2008-03-1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电话银行在线支付的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409760A (zh) * | 2008-10-22 | 2009-04-15 | 北京环球易传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传真转换器、中央网络传真服务系统及网络传真方法 |
CN101771760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回拨分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04872A (zh) * | 2012-08-17 | 2013-01-30 | 苏州洲际传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CN104735161A (zh) * | 2015-04-10 | 2015-06-24 | 林坚 | 一种企业远程办公通讯系统 |
CN204681413U (zh) * | 2015-06-23 | 2015-09-30 | 南京合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话拨号的远程控制装置 |
CN107257421A (zh) * | 2016-12-21 | 2017-10-17 | 上海宜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总机来电引导方法及系统 |
CN110321415A (zh) * | 2019-05-10 | 2019-10-11 | 福建微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话套接式电话机器人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206173B1 (ko) | 키폰시스템에서 자동 통화 구현방법 | |
JPH06217017A (ja) | 自動呼出し処理システム | |
US6882719B2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outgoing call reservation service in exchange system | |
CN111163235A (zh) | 外线电话呼入直通内部电话区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1146157B (zh) | 使用省钱的ip电话进行异地通话的系统和方法 | |
EP2528350B1 (en) | Telephone exchange system, dial-in incoming call method thereof, and dial-in incoming call program thereof | |
JP5572977B2 (ja) | 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制御方法 | |
US4984263A (en) | Break-in method in a key system | |
CN111327773B (zh) | 基于会议模式的呼叫通话中联系人号码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110075831A1 (en) | Call control system and call control method | |
KR0162840B1 (ko) | 키폰시스템에서 포기호 정보를 프린터로 출력하는 방법 | |
JP2007082163A (ja) | 電話交換装置及び電話交換装置の着信制御方法 | |
CN100473178C (zh) | 用户小交换机系统中的分机用户间相互呼叫处理方法 | |
JPH01117495A (ja) | ボタン電話装置 | |
KR100255317B1 (ko) | 키폰시스템의착신호전환방법 | |
KR930005595B1 (ko) | 사설교환기에서 국선 예약시 국선 시저 및 다이얼링 방법 | |
KR100242697B1 (ko) | 안내대를 이용한 회의 통화 방법 | |
JP2019193103A (ja) | 交換機、交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KR910001678B1 (ko) | 사설교환기에 있어서 한번호로의 다중 호출방법 | |
US6836543B1 (en) | Operating surface for class functions in a telephone | |
KR100713522B1 (ko) | 사설교환시스템에서 과금코드 자동 다이얼 방법 | |
JP2007166399A (ja) | 電話交換装置及び電話交換装置のグループ着信制御方法 | |
JP2010539767A (ja) | 電話会議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電話会議を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 |
JPS6363253A (ja) | 加入者交換機のパスワ−ド入力による交換方式 | |
JPH08289040A (ja) | パーソナル通信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