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47562A -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562A
CN111147562A CN201911311105.8A CN201911311105A CN111147562A CN 111147562 A CN111147562 A CN 111147562A CN 201911311105 A CN201911311105 A CN 201911311105A CN 111147562 A CN111147562 A CN 111147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proxy server
destination
data packe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1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常扳
吕恩泳
林亚坤
胡致林
赵宇
李智勇
沈智杰
景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rfil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rfil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rfil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rfil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rfil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rfil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rfil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11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5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5Name registration, generation or ass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通过本发明,无需对使用网络代理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设置以及给代理服务器分配IP地址,代理服务器的部署类似于流量监听方式,不需要参与到被代理网络的拓扑中去,实现了被代理实体对代理服务器无感知,即实现了代理服务器的透明接入。

Description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类网络代理(如http,https代理)使用场景中,需要对使用网络代理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设置,如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并且需要给代理服务器分配IP地址,这给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网络代理使用场景中,需要对使用网络代理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设置以及需要给代理服务器分配IP地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代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代理系统,所述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所述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所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所述方法包括:
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代理服务器有若干台,所述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包括:
分流设备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
当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可选的,在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包括:
代理服务器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
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
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当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当所述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所述接收端为客户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代理系统,所述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所述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所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所述分流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分流设备,用于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当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当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当所述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所述接收端为客户端。
本发明中,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通过本发明,无需对使用网络代理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设置以及给代理服务器分配IP地址,代理服务器的部署类似于流量监听方式,不需要参与到被代理网络的拓扑中去,实现了被代理实体对代理服务器无感知,即实现了代理服务器的透明接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网络代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网络代理方法一实施例中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的部署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网络代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网络代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网络代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代理系统,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网络代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为1台或多台。若只有一台代理服务器,则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后,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至这台代理服务器。若代理服务器有多台,则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后,需要从多台代理服务器中选择一台,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选择的这台代理服务器。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网络代理方法一实施例中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的部署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多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且与分流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一可选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有若干台,步骤S10包括:
分流设备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当代理服务器有若干台时,分流设备需要知晓哪些代理服务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分流设备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正常工作的代理服务器会在接收到心跳包后会向分流设备回复特定信息,若分流设备在给某台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后,在一定时长内未接收到该代理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该代理服务器处于异常状态。例如,当前有10台代理服务器,分流设备定期向10台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若只有代理服务器3没有针对心跳包进行回复,则将代理服务器3视为异常代理服务器,将除代理服务器3以外的其他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
当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当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数据包转发至确定的这台代理服务器。其中,负载均衡策略例如轮询策略、随机算法等,负载均衡策略的具体选择在此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步骤S20,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即将该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以及目标MAC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MAC地址,这样代理服务器才能对数据包进行接收。
步骤S30,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本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代理服务,并在代理服务完成后,将数据包的地址还原,即将当前数据包的地址由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MAC地址还原成目标IP地址以及目标MAC地址,然后发送给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容易理解的是,当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接收端为服务器;当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接收端为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通过本实施例,无需对使用网络代理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设置以及给代理服务器分配IP地址,代理服务器的部署类似于流量监听方式,不需要参与到被代理网络的拓扑中去,实现了被代理实体对代理服务器无感知,即实现了代理服务器的透明接入。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本实施例中,容易理解的是,一次会话由一个标志会话开始的数据包以及一个标志结束的数据包进行定义。如此,代理服务器便可知晓数据包所述的会话是哪个,从而将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保存至该数据包所属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该会话的唯一id。其中,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本实施例中,在代理服务器中设置数据存储实体(包括但不限于hash表),用于存储每个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0包括:
代理服务器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本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基于会话记录中保存的目的IP地址,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该会话的唯一id给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基于Linux系统,代码为setsockopt(fd,SOL_SOCKET,SO_MARK,&id。后续,在代理服务器的网卡出口段截获需发送给接收端的数据包,获取该数据包的标记,即该数据包所属会话的唯一id,从而根据该唯一id获取对应的会话记录,然后基于会话记录中保存的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然后发送给接收端,使得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与发送端发出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一致,从而实现了代理服务器的透明接入。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网络代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所述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所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所述分流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设备,用于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当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当所述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所述接收端为客户端。
本发明网络代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网络代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网络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代理系统,所述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所述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所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所述方法包括:
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服务器有若干台,所述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包括:
分流设备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
当分流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包括:
代理服务器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
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
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当所述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所述接收端为客户端。
6.一种网络代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代理系统包括分流设备以及代理服务器,所述分流设备串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上,所述代理服务器旁路部署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网络链路侧,所述分流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本地地址,以供接收所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设备,用于定期向各个代理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并将针对所述心跳包做了回复的代理服务器标记为有效代理服务器;当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从所述有效代理服务器中确定一台代理服务器,并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目的地址保存至所述数据包所属的会话对应的会话记录中,并生成所述会话的唯一id,其中,所述目的地址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会话记录中保存的所述目的IP地址,建立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收端的TCP连接,并使用所述会话的唯一id给所述TCP连接的socket添加标记;获取需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数据包的标记,并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会话记录;根据所述会话记录将所述数据包的地址还原成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时,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当所述发送端为服务器时,所述接收端为客户端。
CN201911311105.8A 2019-12-18 2019-12-18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Withdrawn CN111147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105.8A CN111147562A (zh) 2019-12-18 2019-12-18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105.8A CN111147562A (zh) 2019-12-18 2019-12-18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562A true CN111147562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1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1105.8A Withdrawn CN111147562A (zh) 2019-12-18 2019-12-18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5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559A (zh) * 2020-09-04 2020-12-01 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
CN112153154A (zh) * 2020-09-28 2020-12-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533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Nobuko Hirano 代行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1127701A (zh) * 2007-07-24 2008-02-2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网络设备实现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3428095A (zh) * 2013-08-26 2013-12-04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及其代理方法
CN104618491A (zh) * 2015-02-11 2015-05-13 四川银海天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及数据转发方法
US20160150043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ource ip address transparenc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230898A (zh) * 2016-07-21 2016-12-1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代理服务器及其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93A (zh) * 2016-10-10 2017-0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通信的方法以及代理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533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Nobuko Hirano 代行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1127701A (zh) * 2007-07-24 2008-02-2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网络设备实现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3428095A (zh) * 2013-08-26 2013-12-04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及其代理方法
US20160150043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ource ip address transparenc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618491A (zh) * 2015-02-11 2015-05-13 四川银海天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6230898A (zh) * 2016-07-21 2016-12-1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代理服务器及其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93A (zh) * 2016-10-10 2017-0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通信的方法以及代理服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559A (zh) * 2020-09-04 2020-12-01 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
CN112153154A (zh) * 2020-09-28 2020-12-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4054B2 (en) Concept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a data packet association and for forwarding a data packet
CN106936717B (zh) 针对网络的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互联网协议地址绑定代理通告
US11277341B2 (en) Resilient segment routing service hunting with TCP session stickiness
CN102404229B (zh) 负载均衡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997768B (zh) 一种上送地址解析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11146664B2 (en) Method for remote vehicle diagnostics and device
CN105141621A (zh) 网络访问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3797772A (zh) 利用网络地址查找的用户类相关调适的数据业务的差异化处理
CN103931162B (zh) 处理业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650078B (zh) 协调伪线连接特征和多宿主提供者边缘设备能力
Antonini et al. Lightweight multicast forwarding for service discovery in low-power IoT networks
CN103441944B (zh) 基于负载均衡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负载均衡设备
CN111147562A (zh) 网络代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31871A (zh) Tcp半透明代理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581361A (zh) 一种域名解析代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90021065A1 (en) Reducing Time Required for Location Lookup When Downlink Packets Arrive By Assisting Preloading of a Loc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Into the IP Advertisement Point (IAP)
CN106027354A (zh) Vpn客户端的回流方法及装置
CN103533001B (zh) 基于http多重代理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中间代理服务器
CN102045260A (zh) 移动IPv6中报文传输方法及UTM设备
CN111869246B (zh) 消息传输的方法、ble设备和ble芯片
CN108471427B (zh) 一种防御攻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64775A (zh) 旁路部署模式下针对HTTPS协议进行portal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92261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EP3989506B1 (en) 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broadband access server, and system
CN107453998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