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209B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7209B CN111147209B CN201811303090.6A CN201811303090A CN111147209B CN 111147209 B CN111147209 B CN 111147209B CN 201811303090 A CN201811303090 A CN 201811303090A CN 111147209 B CN111147209 B CN 1111472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slot
- time
- information
- symb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指示方式,设备可以提前获得COT内的格式,从而可以节约盲检开销,或者可以提前休眠,节约能耗。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例如V2X、LTE‑V、V2V、车联网、MTC、IoT、LTE‑M,M2M,物联网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促进了对于非授权频段的探索。3GPP引入了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 Assisted Access,LAA)和增强的授权辅助接入(enhanced LAA,eLAA)技术。即在非授权频谱上非独立(Non-standalone)的部署LTE/LTE-A系统,通过授权频谱的辅助来最大化利用非授权频谱资源。
在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 band)内进行通信时,可能需要多个不同无线设备共享使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在此系统中,网络设备按照规则占用共享的频域资源。例如,通过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确定待使用的频域资源空闲,进而在所述空闲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数据。与所述网络设备关联的终端在确定网络设备占用所述空闲的频域资源后,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或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其中,网络设备进行空闲信道评估时,可选的,通过能量检测的方式对待检测频域资源进行评估。如果检测到的能量值超过给定门限值,则认为信道不空闲;否则认为信道空闲。例如,发送端通过在非授权频谱上检测接收信号的功率来判断其忙闲状态。如果接收信号的功率小于一定门限,则认为非授权频谱处于空闲状态。发送端可以在该非授权频谱上发送信号,否则不发送信号。这种先监听后发送的机制被称作先听后发(Listen Before Talk,LBT)。
目前LBT方式主要有两类,即CAT4 LBT(也被称为type1 channel accessprocedure)和CAT2 LBT(也可称为type2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对于CAT2 LBT而言,设备在侦听信道有25us空闲后可以接入信道。而对于CAT4 LBT而言,设备需要通过随机退避的方式接入信道。具体地,设备根据信道接入优先级(channel access priority)选择相应的随机退避数进行退避,确认信道空闲后接入信道。设备可以获得相应的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由于LBT结果的不确定性,设备获取的信道占用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而设备在授权频段内(licensed band)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时隙格式指示信息(slot format indicator,SFI)指示一个或多个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SFI的信令仅在时隙的前3个OFDM符号发送,并且所指示的时隙格式对应的是整数个时隙。若沿用授权频带内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为终端指示COT内OFDM符号的类型时,无法适应非授权频段内通信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指示方式,设备可以提前获得COT内的格式,从而可以节约盲检开销,或者可以提前休眠,节约能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终端可以获知信道占用时间的灵活起始/结束的位置,从而可以节省盲检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在多个子带中的部分子带内接收初始下行信号,所述终端在所述部分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一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二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不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域位置包括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中的首个符号的前一个符号为所述信道占用时间的结束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尾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第一个时隙和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不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多个子带中的部分子带内发送初始下行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部分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一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二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不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域位置包括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中的首个符号的前一个符号为所述信道占用时间的结束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尾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第一个时隙和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不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或发送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或终端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终端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网络设备或终端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或终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的功能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一种信道占用时间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检测DCI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检测DCI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信息的传输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信息的传输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只要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实体需要进行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格式的指示或发送,都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长期演进高级(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5G(5thgeneration)系统等通信系统,也可以包括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等系统。
图1为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1~终端6。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1~终端6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1~终端6发送的上行数据。此外,终端4~终端6也可以组成一个子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BS可以发送下行数据给终端1、终端2、终端5等。终端5也可以发送下行数据给终端4、终端6。BS可以接收终端1、终端2、终端5等的上行数据。终端5也可以接收终端4、终端6的上行数据。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2G、3G或LTE系统中的基站(如Node B或eNB)、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5G系统中的gNode B(gNB)、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新无线基站、射频拉远模块、微基站、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unit)、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终端可以是具有与网络设备和中继节点通信功能的设备,也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在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 band)内进行通信时,网络设备占用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相对灵活。网络设备在所述网络设备占用信道的时域范围内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网络设备占用信道的时域范围可以认为是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网络设备在信道占用时间内可以和终端进行通信。信道占用时间可以用COT表示。
图2为一种信道占用时间示意图。网络设备获取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可能不在一个时隙的起始位置,而是可能在一个时隙中的任一位置。如图2所示,在时域上存在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内有14个符号。COT可以从时隙1的符号5开始。COT可以在时隙3的符号7结束。可以将时隙1的符号5称为COT的起始符号,时隙3的符号7称为COT的结束符号。当然,COT的起始位置可以认为是时隙1符号4的结束位置或时隙1符号5的起始位置。COT的结束位置可以认为是时隙3符号7的结束位置或时隙3符号8的起始位置。
图2中的时隙1-3可以认为是与COT对应的时隙。也就是说,COT横跨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可以认为是与该COT对应的时隙。
如果网络设备覆盖下的终端需要使用网络设备获取的COT,终端需要获取搜索空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其中,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检测的时域位置的集合。可以将这些时域位置称为检测位置(Monitoring Occasion)。搜索空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携带时隙格式信息的DCI的格式信息,搜索空间集合的检测位置信息等。
其中,DCI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时域连续的时隙的时隙格式。DCI的格式可以为DCIformat 2_0。表1示出了多种时隙格式。表1中每个格式编号对应着一种时隙格式。设一个时隙内有14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用于上行传输,也可以用于下行传输。在某些情况下,这些OFDM符号还可以处于可上行传输可下行传输的状态或暂时不传输的状态。
表1多种时隙格式表
其中,表1中’U’表示用于上行传输的OFDM符号,’D’表示用于下行传输的OFDM符号,’F’表示用于灵活传输的OFDM符号。
如果OFDM符号的类型为’F’,则这个OFDM符号是用于上行传输和或用于下行传输。其中,调度信息包括调度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具体的,可以有如下几种关于类型为’F’的OFDM符号的处理方式。
1.如果UE接收到SFI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且获得时隙内的OFDM符号类型为’F’,则UE在未接收到UL调度和或DL调度前,UE不在OFDM符号类型为’F’的OFDM符号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2.如果UE接收到SFI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且获得时隙内的OFDM符号类型为’F’;UE接收到UL调度信息,指示UE在OFDM符号为’F’的OFDM符号上发送数据和或信号,则UE根据UL调度信息在所述为’F’的OFDM符号上发送数据和或信号;
3.如果UE接收到SFI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且获得时隙内的OFDM符号类型为’F’;UE接收到DL调度信息,指示UE在OFDM符号为’F’的OFDM符号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则UE根据UL调度信息在所述为’F’的OFDM符号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4.(可选的)如果UE接收到SFI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且获得时隙内的OFDM符号类型为’F’;UE不期待同时接收到DL调度信息和UL调度信息,且所述2种调度信息指示UE在相同的OFDM符号上接收和发送数据和或信号。
针对图2中的时隙2,终端可以在时隙2的前3个OFDM符号上进行DCI检测。也就是说终端的搜索空间集合的检测位置包括一个时隙的前3个OFDM符号。所述前3个OFDM符号为时隙内位于时隙首部的3个OFDM符号。
例如,当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在时域上包括1个OFDM符号,则与所述CORESET关联的搜索空间集合的检测位置可以为OFDM符号{0},{1},{2}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终端可在所述检测位置上检测DCI。
或者,CORESET在时域上包括2个OFDM符号,则与所述CORESET关联的搜索空间集合的检测位置可以为OFDM符号{0,1},{1,2}中的一个。相应的,终端可在所述检测位置上检测DCI。
再或者,CORESET在时域上包括3个OFDM符号,则与所述CORESET关联的搜索空间集合的检测位置可以为OFDM符号{0,1,2};相应的,终端可在所述检测位置上检测DCI。
针对图2中的时隙1,终端需要在COT的起始位置附近进行DCI检测。也就是说,终端的搜索空间集合还应包括COT的起始位置附近的OFDM符号,例如时隙1中的符号5或符号6。针对图2中的时隙3,终端可以在时隙3的前3个OFDM符号上进行DCI检测,也可以直接根据COT内其他时隙的检测DCI得到时隙格式确定时隙3的时隙格式。例如,终端在时隙1的COT起始位置检测到DCI。终端根据DCI中携带的时隙格式信息,确定时隙1中的COT(如符号5-13)的时隙格式信息。那么,时隙3的时隙格式可以和根据时隙1中检测DCI所获得的时隙格式一致。
因此,网络设备需要针对图2这种时域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比较灵活的COT进行恰当的配置或指示,以使得终端可以获知可用的COT。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COT的信息和/或所述COT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步骤302: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可以获知可用的COT。终端可以获知COT对于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或者,终端可以获知COT内符号的类型。终端在COT上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指示信息通常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或者,通常可以用DCI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那么网络设备需要通知终端在哪些位置上检测DCI。因此,图3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3: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
步骤304: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位置。终端在相应的位置上检测第二指示信息。
针对COT的灵活起始位置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DCI,从而获取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尤其是可以获取COT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隙内的部分OFDM符号的类型,或者,尤其是可以获取COT所对应的最后一个时隙内的部分OFDM符号的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可用的时域资源。所述可用的时域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所述可用的时域资源中的第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类型与最后一个时隙内的对应的OFDM符号的类型一致。或者,所述可用的时域资源中的第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与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一致。或者,所述可用的时域资源最后一个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为第一个时隙内对应的OFDM符号的类型。
OFDM符号的类型可以包括如下几种OFDM符号:用于上行传输的OFDM符号(如表1中类型为U的OFDM符号),用于下行传输的OFDM符号(如表1中类型为D的OFDM符号),用于灵活传输的OFDM符号(如表1中类型为F的OFDM符号),处于中断状态的OFDM符号。处于中断状态的OFDM符号表示该OFDM符号可以可以共享给其他设备,或者,获得该OFDM符号使用权的设备不进行传输或传输被中断。因此,也可以将该OFDM符号称为用于中断传输的OFDM符号(或用于共享传输的OFDM符号),可以用P表示该OFDM符号的类型。
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终端根据一个或多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类型,发送和或接收数据或信号。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用DCI format 2_0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终端根据携带该指示信息的DCI,获取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或者一个或多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类型。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域位置包括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具体地,终端可以在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上检测DCI,以获取第二指示信息。终端可能需要获取其在一个时隙内的搜索空间集合所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编号,以在这些编号所对应的位置上检测DCI。以图2中时隙2为例,设终端的搜索空间集合所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合包括时域上一个或多个连续的OFDM符号,例如图2中的符号0-1和符号5-6。那么,该终端在时隙2中的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编号为符号0和符号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一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检测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二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不检测第二指示信息。
举例来说,在一个时隙内需要检测的OFDM符号的编号或位置信息可以由14位二进制比特序列来指示。该14位比特序列中的最高位比特对应时隙内第一个OFDM符号,即符号0。该14位比特序列中的其他比特与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对应关系依次类推。对于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小于14的情况,则用该14位比特序列的前12个比特来对应。具体地,可以有如下的实现方式。
A.如果一个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则所述14位比特的最低位对应时隙内最后一个OFDM符号。所述14为比特中的取值为’1’的比特用于指示与之对应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为所述搜索空间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个OFDM符号在时隙内的位置。例如:所述14位比特序列为{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各个比特分别对应一个时隙的符号0-13。若搜索空间关联的CORESET需要占用连续的2个OFDM符号,则终端检查DCI的位置为该比特序列对应的时隙内第六个和第七个OFDM符号。
B.如果一个时隙由12个OFDM符号构成,则所述12位比特的最低位对应时隙内最后一个OFDM符号。所述14为比特中的取值为’1’的比特用于指示与之对应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为所述搜索空间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第一个OFDM符号在时隙内的位置。可选的,所述14位比特序列中的第13位和第14为比特的取值为’0’。例如:所述14位比特序列为{0 0 0 00 1 0 0 0 0 0 0 0 0},其中{0 0 0 0 0 1 0 0 0 0 0 0}对应一个时隙的符号0-11。若所述搜索空间关联的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连续的2个OFDM符号,则终端检查DCI的位置为时隙内第六个和第七个OFDM符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下行信号(initialdownlink signal)来指示终端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位置。
可选的,网络设备在所述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上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或者,终端检测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为检测到所述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
例如,终端在时隙内OFDM符号编号为{0,2,4,6,8,10,12}的时域位置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终端在OFDM符号{4}的位置上检测到下行初始信号,则所述终端在OFDM符号{4}上检测下行控制信息。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终端配置的CORESET包括2个OFDM符号,则终端在OFDM符号编号为{4,5}上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时,可以用该比特序列表示检测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为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包括14位长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14位比特序列中每一位比特的取值均为1时,则检测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为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所述终端确定检测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如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网络设备发送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与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存在偏移量。所述时域偏移量可以为预定义的取值,或高层参数配置的。终端可以在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的位置之后的第M个符号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M可以是预定义的值。
例如,终端获取预定义或高层参数配置的时域偏移量为4个OFDM符号,且所述终端在OFDM符号编号为{4}的时域位置上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所述终端检测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位置为同一个时隙内OFDM符号编号为{8}的时域位置。
其中,初始下行信号可以为下述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下行控制信道参考信号(PDCCH DMRS);广播信道参考信号(PBCH DMRS);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信道测量参考信号(CSI-RS);时频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RS,TRS)。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初始下行信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检测所述初始下行信号的时隙编号,和/或所述时隙编号内OFDM符号的位置。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Dedicated RRC signaling)配置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其中,OFDM符号的类型包括’U’,’D’,’F’。
终端可在OFDM符号类型为’D’或’F’的OFDM符号上检测所述初始下行信号。
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配置时隙0内的OFDM符号类型如表2所示:
表2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若终端检测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如表3所示:
表3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则终端仅在OFDM符号编号为{0,2,4,6,8}的位置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
可选的,所述终端不期待在类型为’U’的OFDM符号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
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配置时隙0内的OFDM符号类型如表所示:
表4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若所述终端检测下行初始信号包括时域连续的2个OFDM符号;且下行初始信号的起始OFDM符号的位置如表5所示:
表5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 | √ | √ | √ | √ | √ |
则终端仅在OFDM符号编号为{0,2,4,6}的起始位置上检测下行初始信号。之所以去掉起始符号为编号8的OFDM符号是由于符号9为用于上行传输的OFDM符号,则UE不期待在符号9检测初始下行信号。
可选的,终端不期待在以下OFDM符号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类型为’U’的OFDM符号,或与类型为’U’的OFDM符号的距离小于预设值N的OFDM符号。其中,预设值N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上下行切换的时间间隔。
例如,网络设备配置参数N的取值为3;且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配置时隙0内的OFDM符号类型如表6所示:
表6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若所述终端检测下行初始信号包括时域连续的2个OFDM符号;且下行初始信号的起始OFDM符号的位置如表7所示:
表7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 | √ | √ | √ | √ | √ |
则终端仅在OFDM符号编号为{0,2,4}的起始位置上检测下行初始信号。之所以去掉编号8的OFDM符号是由于符号9为用于上行传输的OFDM符号,则UE不期待检测初始下行信号。此外,之所以去掉编号6的OFDM符号,是由于符号6与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9的距离仅仅为2个OFDM符号,则小于预设值N。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OT内的部分时隙的时隙格式。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时隙的数量可以小于COT所包含的时隙个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时隙数量等于COT包括的时域资源。例如,DCI format 2_0携带的指示信息指示了5个时域连续的时隙格式,则COT包括包括5个时隙。其中,COT的起始时隙为检测到DCI format 2_0的时隙;若UE在时隙0检测到DCIformat 2_0,且DCI format 2_0指示了5个slot,则COT的起始时隙为时隙0,COT的结束时隙为时隙4。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时隙数量小于COT包括的时隙个数。例如,DCI指示时隙数量为5个时隙,则COT内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DCI所指示时隙数量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进一步地,DCI携带的指示信息指示了4个时域连续的时隙格式,COT包括的时域资源至少包括5个时隙的资源。其中,COT的起始时隙为检测到DCI format2_0的时隙。若UE在时隙0检测到DCI,且DCI指示了4个时隙,则COT至少包括时隙0,时隙1,时隙2,时隙3,以及时隙4中的全部或部分OFDM符号。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SFI。SFI可以指示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COT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与SFI所指示的第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一致。下面描述中将COT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隙简称为COT的第一个时隙。
例如,SFI所指示的第一个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如表8所示。
表8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若COT的第一个时隙,仅从第5个OFDM符号起始,则终端确定的COT内第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类型如表9所示。
表9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N> | <N> | <N> | <N> | <N>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也就是说,从COT的起始符号开始按照SFI的指示确定COT的第一个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
而COT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和第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若COT的最后一个时隙仅占用了该时隙的前5个OFDM符号,则COT内最有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的类型如表10所示。
表10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
而COT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和第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且如表8所示。若COT所在的第一个时隙,占用了该时隙的尾部10个OFDM符号,且COT的最后一个时隙仅占用了该时隙首部的6个OFDM符号,则COT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第一个时隙的格式可以如表11所示:
表11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N> | <N> | <N> | <N> | D | F | F | F | F | U | U | U | U | U |
则COT所在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格式可以如表12所示:
表12
其中,COT对应的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中的首个符号的前一个符号为所述COT的结束符号。可选地,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位于该时隙的尾部。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利用类型为P的OFDM符号指示COT的结束位置。终端检测到类型为P的OFDM时,可以认为当前COT结束。
首先,类型为’P’的OFDM符号可以有如下应用方式:
1.如果UE接收到SFI,且获得时隙内的OFDM符号类型为’P’,则UE不期待同时接收到DL调度信息和或UL调度信息,并指示所述类型为’P’的OFDM符号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或信号。
2.如果UE接收到配置时隙格式的高层信令(包括广播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并获取OFDM符号的类型为‘F’或‘U’,则UE可将上述OFDM符号的类型改为’P’。那么,UE不期待在上述OFDM符号上发送数据或信号。
3.如果UE接收到配置时隙格式的高层信令(包括广播信息和或专属RRC信令),并获取OFDM符号的类型为‘D’或’F’,则UE可将上述OFDM符号的类型改为’P’。那么UE仅在上述OFDM符号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
类似地,网络设备也可以利用类型为F的OFDM符号指示COT的结束位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包括多个连续的类型’F’或’P’的OFDM符号,且所述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或’P’的OFDM符号处于所述时隙的尾部,则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或’P’的OFDM符号可以指示COT的结束位置。下面以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几种时隙格式来说明如何确定COT的结束位置。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为表13所示。
表13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F | F | F | F | F | F |
其中,表13所示的时隙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结束。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的编号为{8 9 10 11 12 13},则可以以符号8指示COT的结束位置。具体地,COT的结束位置为时隙内符号7的终止位置,或符号8的起始位置,或者,符号7和符号8的交界位置。
因此,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的前一个OFDM符号为COT的结束符号。可以认为符号7是COT的结束符号。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为表14所示。
表14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P | P | P | P | P | P |
其中,表14所示的时隙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P’的OFDM符号结束。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P’的OFDM符号的编号为{8 9 10 11 12 13},则可以以符号8指示COT的结束位置。具体地,COT的结束位置为时隙内符号7的终止位置,或符号8的起始位置,或者,符号7和符号8的交界位置。
因此,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P’的OFDM符号的前一个OFDM符号为COT的结束符号。可以认为符号7是COT的结束符号。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为表15所示。
表15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F | F | F | F | F | U | D | D | F | F | F | F | F |
其中,表15所示的时隙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结束。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的编号为{9 10 11 12 13},则可以以符号9指示COT的结束位置。具体地,COT的结束位置为时隙内符号8的终止位置,或符号9的起始位置,或者,符号8和符号9的交界位置。
因此,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的前一个OFDM符号为COT的结束符号。可以认为符号8是COT的结束符号。
需要说明是,类似上述方式,也可以以符号0作为COT的结束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为表16所示。
表16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D | D | D | P | P | F | F | F | F | F | F | F |
COT的结束符号为位于符号6。也就是说,在同时存在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和多个连续的类型为’P’的OFDM符号时,可以约定以多个连续的类型为’F’的OFDM符号或多个连续的类型为’P’的OFDM符号作为结束标志。可选的,终端不期待连续的多个’P’位于连续的多个’F’之后。
针对COT的灵活结束位置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取时隙内OFDM符号的类型,尤其是可以获取COT所对应的最后一个时隙内的部分OFDM符号的类型,从而确定COT的结束位置。
在一些场景中,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多个子带,且在所述多个子带内配置控制资源集合。为了减少盲检复杂度,终端仅在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检测DCI。网络设备会为终端配置一个检测DCI的子带。当终端在该子带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则终端会继续在该子带检测DCI。
图4为一种检测DCI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子带包括{子带0,子带1,子带2},且在子带0内配置检测DCI。当终端设备在子带0检测到了初始下行信号,则终端会继续在子带0检测DCI。
当终端在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未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或者说网络设备在该子带没有LBT成功,则终端无法继续在该子带检测DCI。那么终端需要在其他子带上检测DCI。
具体地,终端在配置的多个子带中的部分子带内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则终端在所述部分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检测DCI。
图5为另一种检测DCI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子带包括{子带0,子带1,子带2},且终端设备在配置的{子带1,子带2}内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进而,终端设备仅在子带1内检测DCI。
举例来说,终端获取多个子带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子带内配置的CORESET。其中多个子带配置信息包括子带编号。终端根据子带编号可以获取其需要在哪些子带上进行检测初始下行信号。终端需要在子带{0,1,2}上检测初始下行信号。该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在哪个子带上检测DCI。例如,终端需要在子带1上检测DCI。
所述终端在子带1和子带2上检测到初始下行信号,则所述终端仅在所述多个子带编号中选择编号最小或最大的子带作为检测DCI的子带;或者,所述终端在所述编号最小或最大的子带内的多个CORESET内选择编号最小的CORESET作为检测DCI的CORESET。
可选的,初始下行信号中携带子带信息,所述子带信息用于指示检测所述DCI的子带。所述子带信息可以为生成所述初始下行信号的初始化参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一个或多个子带内检测下行初始信号;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在{子带0,子带1,子带2}内分别检测下行初始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检测到下行初始信号的子带包括{子带1,子带2}。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检测到下行初始信号的子带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为对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从而获得该下行控制信息。而检测下行控制信息可以认为是接收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而检测下行控制信息,不一定能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
上文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面将结合图6至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应理解,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信息的传输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6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6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基站、基站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600包括发送模块610。
发送模块610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进一步地,装置600还可能包括处理模块620或接收模块630。接收模块630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620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用于处理要发送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装置设计的相关特征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信息的传输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7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7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终端或终端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700包括接收模块710。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进一步地,装置700还可能包括处理模块720或发送模块730。处理模块720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用于处理要发送的数据,例如解调或译码接收到的信号或数据。发送模块730用于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装置设计的相关特征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0。请参照图8,其示出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器801。收发器801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
其中,收发器801用于发送或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应理解,在一些的实施例中,收发器801可以由发射器和接收器集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和通信单元804。其中,收发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和通信单元804通过总线连接。
在下行链路上,待发送的数据(例如,PDSCH)或者信令(例如,PDCCH)经过收发器801调节输出采样并生成下行链路信号,该下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终端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收发器801调节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处理器802中,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调制、SC-FDMA符号生成等。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5G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处理器802还用于对装置800进行控制管理,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或终端进行的处理。具体地,处理器802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以及用于处理要发送的信息。作为示例,处理器802用于支持装置800执行图2至图5所涉及装置800的处理过程。应用于非授权场景下,处理器802还需要控制装置800进行信道侦听,以进行数据或者信令的传输。示例性地,处理器802通过收发器801从收发装置或者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来进行信道侦听,并控制信号经由天线发射以抢占信道。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802可以集成于芯片中,或者可以为芯片本身。
存储器803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以及装置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存储器603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803独立于处理器80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存储器803还可以集成于处理器802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装置800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所执行的方法,关于图8所示的装置800中未详尽描述的实现方式及其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8仅仅示出了网络设备或终端的简化设计。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网络设备或终端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或图8所示的装置。终端可以是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或图8所示的装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解释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是一种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0)
1.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一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二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不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域位置包括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中的首个符号的前一个符号为所述信道占用时间的结束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第一个时隙和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不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在多个子带中的部分子带内接收初始下行信号,
所述终端在所述部分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10.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初始下行信号的时域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比特序列,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一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比特序列中的比特为第二值时,表示在该比特对应的符号上不检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域位置包括一个时隙内除前3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中的首个符号的前一个符号为所述信道占用时间的结束符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连续的用于中断传输或灵活传输的符号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尾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第一个时隙和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不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在多个子带中的部分子带内发送初始下行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部分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内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检测第二指示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网络设备的信道占用时间的信息和/或所述信道占用时间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信息。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03090.6A CN111147209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KR1020217016335A KR20210080543A (ko) | 2018-11-02 | 2019-10-25 | 지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19878061.1A EP3863203B1 (en) | 2018-11-02 | 2019-10-25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PCT/CN2019/113273 WO2020088362A1 (zh) | 2018-11-02 | 2019-10-25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US17/244,310 US11991707B2 (en) | 2018-11-02 | 2021-04-29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03090.6A CN111147209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7209A CN111147209A (zh) | 2020-05-12 |
CN111147209B true CN111147209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7046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03090.6A Active CN111147209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91707B2 (zh) |
EP (1) | EP3863203B1 (zh) |
KR (1) | KR20210080543A (zh) |
CN (1) | CN111147209B (zh) |
WO (1) | WO20200883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75490B2 (en) * | 2019-01-10 | 2022-06-28 | Intel Corporation | Monitor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unlicensed operation |
WO2020222273A1 (ja) * | 2019-05-02 | 2020-11-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20210066663A (ko) * | 2019-11-28 | 2021-06-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롯 구조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48579A (zh) * | 2013-08-05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信道时域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4540164A (zh) * | 2015-01-30 | 2015-04-22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 |
WO2017147760A1 (zh) * | 2016-02-29 | 2017-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非授权频谱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 |
CN107667565A (zh) * | 2015-04-09 | 2018-02-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使用非授权频带的蜂窝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8031068A1 (en) * | 2016-08-10 | 2018-02-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artial symbol transmi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51781B2 (en) * | 2006-10-25 | 2013-05-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 us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609647B2 (en) * | 2012-09-25 | 2017-03-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
TWI561037B (en) * | 2013-01-22 | 2016-12-01 | Innovative Sonic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new carrier typ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00164B2 (en) * | 2015-09-2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activ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US10172124B2 (en) * | 2015-09-22 | 2019-01-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sel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KR101990753B1 (ko) * | 2015-10-17 | 2019-06-20 | 콤캐스트 케이블 커뮤니케이션스 엘엘씨 | 부분 서브프레임 및 전체 서브프레임에서의 제어 채널 구성 |
US10015783B2 (en) * | 2015-11-16 | 2018-07-03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ling to downlink transmission for unlicensed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410803B1 (en) * | 2016-01-27 | 2020-12-23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US10194432B2 (en) * | 2016-02-03 | 2019-01-29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ignal transmissions in one or more subfram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257855B2 (en) * | 2016-02-04 | 2019-04-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Multi-carrier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AU2017248234A1 (en) * | 2016-04-08 | 2018-11-15 | Idac Holdings, Inc. | PHY layer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ffic in 5G systems |
US10200992B2 (en) * | 2016-05-06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plink signal star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7889114B (zh) * | 2016-09-30 | 2023-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非授权频谱信道占用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810905B (zh) * | 2017-05-04 | 2023-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及传输下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341820B1 (ko) * | 2017-05-26 | 2021-1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9474939B (zh) * | 2017-09-08 | 2021-09-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信号块测量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WO2019090720A1 (zh) * | 2017-11-10 | 2019-05-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11265917B2 (en) * | 2018-04-30 | 2022-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igned LBT gaps for single operator FBE NR-SS |
CN110784926B (zh) * | 2018-07-31 | 2023-06-2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未授权小区的时隙格式的方法和设备 |
-
2018
- 2018-11-02 CN CN201811303090.6A patent/CN111147209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25 WO PCT/CN2019/113273 patent/WO2020088362A1/zh unknown
- 2019-10-25 EP EP19878061.1A patent/EP3863203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0-25 KR KR1020217016335A patent/KR20210080543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21
- 2021-04-29 US US17/244,310 patent/US1199170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48579A (zh) * | 2013-08-05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信道时域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4540164A (zh) * | 2015-01-30 | 2015-04-22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 |
CN107667565A (zh) * | 2015-04-09 | 2018-02-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使用非授权频带的蜂窝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7147760A1 (zh) * | 2016-02-29 | 2017-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非授权频谱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 |
WO2018031068A1 (en) * | 2016-08-10 | 2018-02-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artial symbol transmiss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63203A1 (en) | 2021-08-11 |
US11991707B2 (en) | 2024-05-21 |
EP3863203A4 (en) | 2021-11-24 |
CN111147209A (zh) | 2020-05-12 |
WO2020088362A1 (zh) | 2020-05-07 |
KR20210080543A (ko) | 2021-06-30 |
US20210250925A1 (en) | 2021-08-12 |
EP3863203B1 (en) | 2024-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65834B (zh) | 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600832B (zh) | 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RU2761404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му каналу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RU2735548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терминал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US11246125B2 (en) |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 |
CN110972275B (zh) |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20180255563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210176017A1 (en) | HARQ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565167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809311B (zh) | 用于执行部分子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10250925A1 (en)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025020311A (ja) | 集積回路 | |
CN109392130B (zh) | 确定物理信道时域位置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WO2019048483A1 (en) | INDICA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CN110830196B (zh) | 一种时长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565768B (zh) | 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6158040B (zh) | 信道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801983B (zh) | 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956261B (zh) | 用于免授权频谱上的数据传输的控制信道设计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7395785A (zh) | 配置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562372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629743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499856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