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5646B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5646B CN111145646B CN201911330896.9A CN201911330896A CN111145646B CN 111145646 B CN111145646 B CN 111145646B CN 201911330896 A CN201911330896 A CN 201911330896A CN 111145646 B CN111145646 B CN 1111456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display
- layer
- display device
- soft filling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形成有一个盲孔;摄像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盲孔内;软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盲孔的内侧壁上。通过在所述盲孔的内侧壁,即摄像头与面板材料接触的边界上,增设了一层软质填充层,可有效缓解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弯折屏幕导致屏下摄像头组件与面板材料发生碰撞、挤压,影响屏下摄像头使用效果的不良状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开发,大众对于显示形态与显示效果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近年来,全面屏显示成为了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达到更极致的全面屏显示效果,全球各面板厂商相继投入大量的关于屏下摄像头的研究,使得全面屏产品越来越丰富。
其中,可折叠柔性显示屏也是当前的研发热点,但不难发现目前折叠屏的制备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尽管柔性显示屏具有优良的透明柔性基底,很适合搭载屏下摄像头设计方案,但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模组的各层材料之间会产生错动形成长度差,如何更好的解决折叠屏在动态弯折时,保证屏下摄像头还能更好的使用,是目前折叠屏研发到量产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尽力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可有效缓解因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或弯折时对屏下摄像头使用效果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形成有一个盲孔;
摄像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盲孔内;
软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盲孔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填充层在平行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方向上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填充层的材料为黑色遮光的软质胶材。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切割的精度小于等于0.1mm。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泡棉;
背板,设置于所述泡棉上;
柔性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
偏光板,设置与所述封装层上;
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板上;以及
盖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上,
其中,所述盲孔形成于所述盖板下并贯穿所述泡棉、所述背板、所述柔性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所述封装层、所述偏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为组合盲孔,包括:
形成于泡棉与背板中的第一孔部;以及
形成于从所述柔性基板贯穿至所述光学胶层中的第二孔部,
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支撑底座,与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镜头,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孔部内,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内,并且,所述镜头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填充层之间存在一个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5-0.2mm。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为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与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盲孔内的摄像头组件,通过在所述盲孔的内侧壁,即摄像头与面板材料接触的边界上,增设了一层软质填充层,该软质填充层在受力时易发生形变,且当促使形变的力消失时又能立即回复原状,利用该特性,可有效缓解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弯折屏幕导致屏下摄像头组件与面板材料发生碰撞、挤压,影响屏下摄像头使用效果的不良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截面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100,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形成有一个盲孔200;
摄像头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盲孔200内;
软质填充层400,设置于所述盲孔200的内侧壁上。
其中,所述软质填充层400在受力时易发生形变,且当促使形变的力消失时又能立即回复原状,通过在摄像头与面板材料接触的边界上,增设该软质填充层400,即在柔性显示面板100发生弯折导致各膜层错动时,所述软质填充层400亦随之发生形变,所述软质填充层400作为一层缓冲层避免了错动的膜层对摄像头组件300造成的直接碰撞与挤压,从而保证了该柔性显示装置在动态折叠的过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还能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填充层400在平行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方向上的厚度d为0.1-0.3mm。该厚度过薄时,缓冲作用较弱,不能完全保证摄像头组件300的在动态弯折时的使用效果;而该厚度过厚时,会导致容纳摄像头组件300的盲孔200孔径过大,影响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填充层400的材料为黑色遮光的软质胶材。一方面,所述软质填充层400的材料须有黑色遮光的特性,防止用户通过该摄像头孔部目视到面板内部结构,影像视觉体验,在现有的屏下摄像头设计中,通常在容纳摄像头组件的孔壁涂覆一层黑色油墨以达到遮光效果,而通过使用黑色遮光的材料作为软质填充层400,即可省去该黑色油墨层,简化工艺流程;另一方面,所述软质填充层400通常为软质的胶材,例如可以为OCA胶材料,软质材硅胶等,该软质的胶材在受力时易发生形变,且当促使形变的力消失时又能立即回复原状,从而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以实现对摄像头组件300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激光切割的精度小于等于0.1mm。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面板100在静态时,各膜层末端的错动保持在较小的水准。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请参见图2,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包括:
泡棉101,作为柔性显示面板最下层的软质缓冲材料;
背板102,设置于所述泡棉101上,由于上层的柔性基板103、薄膜晶体管104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105等层均较为柔软,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褶皱,在柔性基板103下部设置有硬度较大的背板102,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所述背板102的材料通常可以为PET、软质金属薄膜(例如铜薄膜)等;
柔性基板103,设置于所述背板102上,通常可以为聚酰亚胺薄膜;
薄膜晶体管层104,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03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04的结构在本发明中并无限定,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结构均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105,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104上;
封装层106,设置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105;
偏光板107,设置与所述封装层106上;
光学胶层108,设置于所述偏光板107上;
盖板109,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108上;
以及,黑色油墨层110,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109与光学胶层108之间,且形成于所述盲孔200外壁区域的第一部分,与设置于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105同层,包覆所述盲孔200外壁的第二部分,所述黑色油墨层110与前述的软质填充层400协同实现遮光作用。
其中,所述盲孔200形成于所述盖板109下并贯穿所述泡棉101、所述背板102、所述柔性基板103、所述薄膜晶体管104、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105、所述封装层106、所述偏光板107、以及所述光学胶层108,即所述盖板109保持完整,实现对下方摄像头组件300的保护,而下方的所有膜层开孔以形成所述盲孔200,以放置所述摄像头组件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盲孔200为组合盲孔,包括:
形成于泡棉101与背板102中的第一孔部201;
以及,形成于从所述柔性基板103贯穿至所述光学胶层108中的第二孔部,
其中,所述第一孔部20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部202的孔径,以适应常规的摄像头组件300的形状,详见后述。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填充层400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202的内侧壁上,因摄像头组件300中的镜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202中,详见后述。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组件300包括支撑底座301,与设置于支撑底座301上的镜头302,所述支撑底座301设置于所述第一孔部201内,所述镜头302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202内,并且,所述镜头302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填充层之间存在一个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G为0.05-0.2mm,为膜层末端在动态弯折时发生错动留出一定空间。通常情况下,所述支撑底座301的尺寸大于所述镜头302的尺寸,故,容纳所述支撑底座301的第一孔部201的孔径,需大于容纳所述镜头302的第二孔部202的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折叠的显示装置,也可为普通静态的柔性显示装置。当为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时,所述软质填充层可在动态弯折时保护摄像头组件,放置错动的膜层对摄像头组件造成碰撞与挤压,影响摄像头组件的使用效果;而当为静态的柔性显示装置时,在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出现难以避免的晃动、跌落等情况时,也可对摄像头组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实施例中仅描述了上述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任何其他的必要结构,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形成有一个盲孔;
摄像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盲孔内;以及
软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盲孔的内侧壁上,其中所述软质填充层在平行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方向上的厚度为0.1-0.3mm,且所述软质填充层与所述摄像头组件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5-2mm,为所述软质填充层的膜层末端在动态弯折时发生错动留出一定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充层的材料为黑色遮光的软质胶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切割的精度小于等于0.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泡棉;
背板,设置于所述泡棉上;
柔性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
偏光板,设置与所述封装层上;
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板上;以及
盖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上,
其中,所述盲孔形成于所述盖板下并贯穿所述泡棉、所述背板、所述柔性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层、所述封装层、所述偏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胶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为组合盲孔,包括:
形成于泡棉与背板中的第一孔部;以及
形成于从所述柔性基板贯穿至所述光学胶层中的第二孔部,
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软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内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支撑底座,与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镜头,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孔部内,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孔部内,并且,所述镜头的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填充层之间存在所述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5-0.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为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0896.9A CN111145646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柔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0896.9A CN111145646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柔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5646A CN111145646A (zh) | 2020-05-12 |
CN111145646B true CN111145646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051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0896.9A Active CN111145646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柔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456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0440B (zh) | 2020-04-27 | 2022-07-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1627318A (zh) * | 2020-05-19 | 2020-09-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755421A (zh) * | 2020-06-29 | 2020-10-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986572B (zh) * | 2020-08-07 | 2022-04-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KR20220034947A (ko) * | 2020-09-11 | 2022-03-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2086025B (zh) * | 2020-09-15 | 2022-11-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CN112599023B (zh) * | 2021-01-07 | 2022-09-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WO2022241602A1 (zh) * | 2021-05-17 | 2022-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18829320A (zh) * | 2021-06-09 | 2024-10-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4627764A (zh) * | 2022-03-16 | 2022-06-1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4241A (zh) * | 2018-10-08 | 2019-03-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17090A (zh) * | 2019-01-30 | 2019-05-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63238B2 (en) * | 2003-08-11 | 2008-12-09 | Virtualblue, Llc | Retractable flexible digital display apparatus |
KR102524754B1 (ko) * | 2015-09-09 | 2023-04-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JP2018049226A (ja) * | 2016-09-23 | 2018-03-29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
CN108628043B (zh) * | 2018-06-22 | 2019-12-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
CN109147595B (zh) * | 2018-09-30 | 2021-04-0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209028373U (zh) * | 2018-11-30 | 2019-06-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30896.9A patent/CN1111456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4241A (zh) * | 2018-10-08 | 2019-03-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17090A (zh) * | 2019-01-30 | 2019-05-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5646A (zh) | 202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45646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2086025B (zh) |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
CN110853525B (zh) | 折叠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KR102609510B1 (ko)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
US11129281B2 (en) | Flexible circuit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US1082399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 |
JP2007199499A (ja) | 表示装置 | |
KR20170066761A (ko) | 커브드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10574754U (zh) |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 |
CN102566808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106482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8020879A (zh) | 显示装置 | |
JPWO2015098565A1 (ja) | 表示装置 | |
KR20200099223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19142620A1 (ja) |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1484811B (zh) | 一种泡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3471237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 |
JP2020095146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1666781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2662389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180138311A (ko) | 전자 기기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 |
CN111508349B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782789A (zh) |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7636747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214123343U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