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5527A -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5527A CN111145527A CN201911416473.9A CN201911416473A CN111145527A CN 111145527 A CN111145527 A CN 111145527A CN 201911416473 A CN201911416473 A CN 201911416473A CN 111145527 A CN111145527 A CN 111145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rared
- equipment
- client
- server
- library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服务器端设置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用户在连接设备前扫描并确定所适配的红外波段;设置在客户端中的虚拟界面控制所述设备;通过该客户端的虚拟界面识别该设备,并接入物联网。本发明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针对红外遥控控制功能的识别和编码处理,从而可以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而且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红外遥控就可以实现遥控使用多种设备,减少了遥控使用的麻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设备处理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针对传统的红外设备接入到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物联网技术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一直在持续发展中,随着各种智能物联设备的更新上市,物联网在整个企业管理和生产效率,以及民生生活中,都在逐渐改变着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各种物联网智能设备层出不穷。
但目前一般用户家里能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都是最近几年生产的带芯片可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这种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进行的物品之间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但是对传统的设备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传统设备大多数不具备过关的硬件环境。传统设备一般都会内置红外控制系统,但现有的物联网连通技术中一般都没有考虑针对传统设备的接入问题。
随着每个用户家里的日益渐增的电子产品,用户拥有的与之匹配的遥控器也越来越多,不同的遥控器对应不同的设备,每个遥控器和设备之间都有一套独立的编码,如果没有匹配上控制就是无效的。日常生活中,用户很容易拿错遥控器而导致无法操作。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现有技术传统设备可以识别和接收红外信号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指令匹配和指令执行,采用接入红外信号的方式,把实现的虚拟界面上的按键映射成为红外遥控器的按键,按下虚拟键后经过指令编码后通过红外模块把信号发出去,从而实现传统设备接受到信号之后经过解码执行相应的指令,达到遥控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服务器端设置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
B、用户在连接设备前扫描并确定所适配的红外波段;
C、设置在客户端中的虚拟界面控制所述设备;
D、通过该客户端的虚拟界面识别该设备,并接入物联网。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向所述服务器手工输入并上传码库信息。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用户在客户端中根据设备信息在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中手动查找并确定对应的红外编码方案。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
A2、所述客户端还从服务器下载所述码库信息,并在每次登录时更新所述码库信息。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从所述服务器通过HTTP请求下载所述码库信息。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
B2、所述客户端提供模糊匹配的一系列编码,由用户试验确认对应的编码方案。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
D1、所述客户端触发红外指令,并通过所述虚拟界面形成一串脉冲编码;
D2、所述脉冲编码经过脉冲调制形成遥控信号,并经过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去。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
D3、所述设备内置红外接收器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遥控信号后进行解调形成串行的二进制码;
D4、所述二进制码经过解码后输入CPU作为可执行的操控指令。
一种实现任一所述处理方法的系统,其中,包括:
一服务器,用于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
一用户客户端,用于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并下载对应的码库信息,并通讯连接具有红外发射器的硬件模块;
一设备,其内置有红外接收模块;
所述用户客户端上设置有虚拟界面,用于扫描并匹配所述设备的红外接收模块,并通过该虚拟界面识别该设备,接入物联网。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通过手动查找并确定对应的红外编码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针对红外遥控控制功能的识别和编码处理,从而可以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而且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红外遥控就可以实现遥控使用多种设备,减少了遥控使用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较佳实施例在物联网系统中的红外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较佳实施例接入物联网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传统的设备如何融入到智能场景中,而传统设备通常都内置有红外接收器模块,通过硬件的红外发射模块匹配红外波段,形成可自动的识别本设备身份,从而具有接入物联网的功能。
首先在服务器端须预先设置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从服务端获取最新最全的码库信息,用户在接入传统设备前需要扫描当前环境的设备,扫描到设备之后需要进行适配红外波段,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客户端根据当前环境中设备信息在所有信息中去匹配到对应的红外编码及编码方式,匹配成功然后就可以使用客户端中的虚拟界面和被控制的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其设置在一客户端的APP与服务器之间,首先在服务器端设置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用户在接入和控制设备前扫描并确定所述适配的红外波段和红外模式,并设置在所述客户端的虚拟界面上控制所述设备,确定匹配和控制该设备后,通过该客户端的虚拟界面识别和控制该设备,并接入物联网。
如图1所示是AIOT系统中红外控制的原理图,本发明需要依赖具备红外发射器的硬件设备,当触发红外指令的时候首先会形成一串脉冲编码,然后经过脉冲调制形成遥控信号,经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所述硬件设备通常采用具有红外发射器的通用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并具有相应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等。
在传统设备中一般都会内置红外接收器模块,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调制后的遥控信号,经过解调后形成串行的二进制码,这些二进制码包含着遥控器的红外发射信息,最后经过解码操作就可以变成cpu能识别的指令,从而就可以准确执行发射端发射过来的红外信号了。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对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的输入处理,可以是通过手工输入并上传形成更新的码库信息。用户在客户端中根据设备信息在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中查找相应的红外编码方案时也可以采用手动查找并确定对应方案。
本发明所述客户端还可以从所述服务器下载所述码库信息,并在每次登录时更新来自服务器的码库信息。较好的是,所述客户端可通过HTTP的方式请求下载所述码库信息。
如图2所示,是AIOT系统接入传统智能设备流程图,具体地,所述客户端软件本身就集成各大厂商的编码库的合集,当后台服务器有编码库更新的时候会更新本地编码库信息合集,这个操作是为了能时刻保持最大的编码兼容性。
用户第一次接入设备的时候需要扫描环境中的设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发现设备”,如果扫描到有红外设备就会去自动进行红外波段匹配,如果没有发现到设备就结束了。匹配的过程其实就是客户端根据当前环境中设备信息在所有信息中去匹配到对应的红外编码及编码方式。如果按照具体的机器型号匹配到了,还会继续引导用户做一组测试动作,准确无误的选出匹配的红外编码方式。这个步骤强化了筛选编码方式的准确性。
如果自动配网成功用户就可以轻松控制传统设备了,如果自动配网失败,本发明所述软件就会进行一个手动配网的动作,从编码库中自动的筛选出三种最接近的编码,然后通过用户发出一组模拟的红外信号和用户的正向反馈选出匹配的红外编码方式,通过测试设备的反应以判断是否匹配设备的红外信号,从而达到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传统设备的控制。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中,在程序开始后,会从服务器段获取编码库,并更新本地库;然后判断是否发现设备,如否则程序结束;如是则自动或手动选择配网,先自动配网如果成功则红外控制配对成功,如果自动配网失败则进入手动配网,手动配网成功则也进入与设备的红外配对成功状态,如果手动配网失败则回到服务器端进行更新编码库。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服务器端,用于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一用户客户端,用于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并下载对应的码库信息,并通讯连接具有红外发射器的硬件模块;一设备,其内置有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用户客户端上设置有虚拟界面,即运行软件程序,用来扫描并匹配所述设备的红外接收模块,通过该虚拟界面可以识别该设备的红外模式,从而作为一个红外可控终端,在虚拟界面显示并接入智能网络,例如物联网。
本发明所述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不仅可以控制对设备的红外模式进行匹配,而且在匹配后可以形成方便智能连接的虚拟界面,从而接入物联网,使用虚拟遥控相应的设备,方便了物联网对传统设备的连接和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服务器端设置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
B、用户在连接设备前扫描并确定所适配的红外波段;
C、设置在客户端中的虚拟界面控制所述设备;
D、通过该客户端的虚拟界面识别该设备,并接入物联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向所述服务器手工输入并上传码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用户在客户端中根据设备信息在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中手动查找并确定对应的红外编码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A2、所述客户端还从服务器下载所述码库信息,并在每次登录时更新所述码库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从所述服务器通过HTTP请求下载所述码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B2、所述客户端提供模糊匹配的一系列编码,由用户试验确认对应的编码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D1、所述客户端触发红外指令,并通过所述虚拟界面形成一串脉冲编码;
D2、所述脉冲编码经过脉冲调制形成遥控信号,并经过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D3、所述设备内置红外接收器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遥控信号后进行解调形成串行的二进制码;
D4、所述二进制码经过解码后输入CPU作为可执行的操控指令。
9.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服务器,用于存储相应的码库信息;
一用户客户端,用于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并下载对应的码库信息,并通讯连接具有红外发射器的硬件模块;
一设备,其内置有红外接收模块;
所述用户客户端上设置有虚拟界面,用于扫描并匹配所述设备的红外接收模块,并通过该虚拟界面识别该设备,接入物联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的码库信息通过手动查找并确定对应的红外编码方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6473.9A CN111145527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16473.9A CN111145527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5527A true CN111145527A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2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16473.9A Pending CN111145527A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4552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50987A (zh) * | 2021-11-03 | 2022-02-15 |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物联网设备无接触调试系统及方法 |
CN115174377A (zh) * | 2022-07-20 | 2022-10-11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进入配网的方法和家电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71691A1 (en) * | 2000-03-20 | 2001-09-27 | Zipzapwap Limited | A data interface system |
CN103685746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手机的遥控处理方法、系统及手机 |
CN103914969A (zh) * | 2013-01-07 | 2014-07-09 |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控制电器设备的方法 |
CN105632159A (zh) * | 2015-12-30 | 2016-06-01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5792114A (zh) * | 2014-12-16 | 2016-07-20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遥控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825659A (zh) * | 2015-01-04 | 2016-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其红外遥控方法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11416473.9A patent/CN1111455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71691A1 (en) * | 2000-03-20 | 2001-09-27 | Zipzapwap Limited | A data interface system |
CN103914969A (zh) * | 2013-01-07 | 2014-07-09 |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控制电器设备的方法 |
CN103685746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手机的遥控处理方法、系统及手机 |
CN105792114A (zh) * | 2014-12-16 | 2016-07-20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遥控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825659A (zh) * | 2015-01-04 | 2016-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其红外遥控方法 |
CN105632159A (zh) * | 2015-12-30 | 2016-06-01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50987A (zh) * | 2021-11-03 | 2022-02-15 |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物联网设备无接触调试系统及方法 |
CN114050987B (zh) * | 2021-11-03 | 2023-08-22 |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物联网设备无接触调试系统及方法 |
CN115174377A (zh) * | 2022-07-20 | 2022-10-11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进入配网的方法和家电设备 |
CN115174377B (zh) * | 2022-07-20 | 2023-12-01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进入配网的方法和家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0066C (zh) | 使用户对遥控设备编程的方法 | |
JP5551217B2 (ja)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検索するための端末、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20140193157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liance | |
CN109982123B (zh) | 一种匹配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423238B (zh) | 电子设备、控制终端、存储介质和设备连接方法 | |
CN100468478C (zh) | 具有自动设备识别和编程的通用遥控装置 | |
US20070130626A1 (en) | Device-aware content delivery | |
US20130171981A1 (en) | Digital device control system using smart phone | |
CN103959374A (zh) | 用于控制装置的声控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546832A (zh) | 家电设备遥控器的匹配方法和系统 | |
US2020037414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i/iot hub in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devices, electronics and appliances | |
CN111145527A (zh) |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523925A (zh) | 包括移动无线电信号终端的遥控系统 | |
CN104581332A (zh) | 一种设置通用遥控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A2944270C (en) | Method for programming a remote control | |
CN114827693A (zh) | 电视机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150877B (zh) | 用于对受控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547457B (zh) | 一种基于机顶盒的遥控器数据的下载方法 | |
CN208351706U (zh) | 一种家用电器语音控制的中控设备 | |
JP2008236031A (ja) | 放送波ダウンロードシステム | |
JP5252655B2 (ja) | 操作対象装置を操作した遠隔操作装置を特定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KR101835396B1 (ko) | 자동차 장치 플러그인 정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 |
CN112738581A (zh) | 设备配置方法、智能电视、万能遥控器及系统 | |
EP1068603B1 (en) | Upgradeable remote control | |
EP3399511B1 (en) | Smart infrared control device and smart infrared control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