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219B - 摄像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2219B CN111142219B CN201911291011.9A CN201911291011A CN111142219B CN 111142219 B CN111142219 B CN 111142219B CN 201911291011 A CN201911291011 A CN 201911291011A CN 111142219 B CN111142219 B CN 1111422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optical lens
- curvature
- tt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且满足以下关系式:‑5.00≤f2/f≤‑2.50;0.50≤f4/f≤0.75;0.20≤(R9+R10)/(R9‑R10)≤1.00;18.00≤|f3|/f;5.00≤d1/d2≤15.00。该摄像光学镜头在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还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摄像光学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为方便携带,人们越来越追求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光学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
传统电子产品上的摄像光学镜头多采用四片式、五片式、六片式甚至七片式透镜结构,然而随着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加,由于现有透镜结构的光焦度分配、透镜形状设置不充分,从而导致摄像光学镜头的广角化、超薄化仍不够充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且满足广角化、超薄化设计要求的摄像光学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旨在解决传统的摄像光学镜头广角化、超薄化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5.00≤f2/f≤-2.50;0.50≤f4/f≤0.75;0.20≤(R9+R10)/(R9-R10)≤1.00;18.00≤|f3|/f;5.00≤d1/d2≤15.00。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80≤(R3+R4)/(R3-R4)≤4.0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40≤f1/f≤1.42;-4.99≤(R1+R2)/(R1-R2)≤-1.26;0.05≤d1/TTL≤0.20。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3/TTL≤0.09。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9.62≤f3/f;6.32≤(R5+R6)/(R5-R6)≤346.64;0.03≤d5/TTL≤0.10。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76≤(R7+R8)/(R7-R8)≤5.17;0.06≤d7/TTL≤0.29。
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34≤f5/f≤-0.31;0.04≤d9/TTL≤0.16。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像高为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1.30。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数为FNO,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NO≤2.30。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为FOV,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OV≥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广角化和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在图1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摄像光学镜头10主要包括五个透镜,从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光圈S1、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在第五透镜L5与像面Si之间设有玻璃平板GF,玻璃平板GF可以是玻璃盖板,也可以是光学过滤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
在此,定义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满足下列关系式:
-5.00≤f2/f≤-2.50 (1)
0.50≤f4/f≤0.75 (2)
0.20≤(R9+R10)/(R9-R10)≤1.00 (3)
18.00≤|f3|/f (4)
5.00≤d1/d2≤15.00 (5)
其中,条件式(1)规定了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总焦距的比值,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成像质量。优选地,满足-4.93≤f2/f≤-2.51。
条件式(2)当f4/f满足条件时,可有效分配第四透镜的光焦度,对光学系统的像差进行校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
条件式(3)规定了第五透镜的形状,在条件式规定范围内,可以缓和光线经过镜片的偏折程度,有效减小像差。
条件式(4)当|f3|/f满足条件时,可有效校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优选地,满足18.14≤|f3|/f。
条件式(5)当d1/d2满足条件时,有助于镜片加工和系统组装。优选地,满足5.06≤d1/d2≤14.98。
定义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1.80≤(R3+R4)/(R3-R4)≤4.00,规定了第二透镜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像差校正,提高成像质量。
定义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40≤f1/f≤1.42,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正屈折力与整体焦距的比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时,第一透镜具有适当的正屈折力,有利于减小系统像差,同时有利于镜头向超薄化、广角化发展,优选地,满足0.63≤f1/f≤1.14。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4.99≤(R1+R2)/(R1-R2)≤-1.26,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形状,使得第一透镜能够有效地校正系统球差,优选地,满足-3.12≤(R1+R2)/(R1-R2)≤-1.58。
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5≤d1/TTL≤0.20,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8≤d1/TTL≤0.16。
定义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3/TTL≤0.09,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3≤d3/TTL≤0.08。
定义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69.62≤f3/f,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43.51≤f3/f。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6.32≤(R5+R6)/(R5-R6)≤346.64,规定了第三透镜的形状,在条件式规定范围内,可以缓和光线经过镜片的偏折程度,有效减小像差。优选地,满足10.11≤(R5+R6)/(R5-R6)≤277.31。
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5/TTL≤0.10,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5≤d5/TTL≤0.08。
定义第四透镜L4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满足下列关系式:0.76≤(R7+R8)/(R7-R8)≤5.17,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1.22≤(R7+R8)/(R7-R8)≤4.14。
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6≤d7/TTL≤0.29,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10≤d7/TTL≤0.24。
定义第五透镜L5焦距f5,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1.34≤f5/f≤-0.31,对第五透镜L5的限定可有效的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优选地,满足-0.84≤f5/f≤-0.39。
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9/TTL≤0.16,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6≤d9/TTL≤0.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体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为IH,满足下列条件式:TTL/IH≤1.30,从而实现超薄化。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圈FNO数小于或等于2.30。大光圈,成像性能好。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80°,从而实现广角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表面可以设置为非球面,非球面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具有如前所述的结构和参数关系,因此,摄像光学镜头10能够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间隔和形状,并因此校正了各类像差。
另外,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所述。
以下示出了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列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摄像光学镜头10的第一透镜L1~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曲率半径和像侧面曲率半径R、各透镜的轴上厚度、相邻两透镜间的距离d、折射率nd及阿贝数νd。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R与d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上表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心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1: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与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光学过滤片GF的轴上厚度;
d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g:光学过滤片GF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g:光学过滤片GF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在表2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是非球面系数。
IH:像高
y=(x2/R)/[1+{1-(k+1)(x2/R2)}1/2]+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A16x16+A18x18+A20x20 (1)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上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表4示出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表3】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605 | ||
P1R2 | 1 | 0.305 | ||
P2R1 | 2 | 0.165 | 0.355 | |
P2R2 | 1 | 0.585 | ||
P3R1 | 1 | 0.205 | ||
P3R2 | 1 | 0.265 | ||
P4R1 | 1 | 0.885 | ||
P4R2 | 3 | 0.725 | 1.045 | 1.155 |
P5R1 | 1 | 0.875 | ||
P5R2 | 2 | 0.355 | 1.645 |
【表4】
另外,在后续的表13中,还列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0nm、610nm、555nm、510nm及470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入瞳直径为1.217mm,全视场像高为2.6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6.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2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6】
表7、表8示出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615 | ||
P1R2 | 1 | 0.355 | ||
P2R1 | 3 | 0.225 | 0.325 | 0.625 |
P2R2 | 0 | |||
P3R1 | 2 | 0.195 | 0.685 | |
P3R2 | 2 | 0.255 | 0.845 | |
P4R1 | 1 | 0.905 | ||
P4R2 | 1 | 0.765 | ||
P5R1 | 1 | 0.905 | ||
P5R2 | 2 | 0.335 | 1.655 |
【表8】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
P1R1 | 0 | |
P1R2 | 1 | 0.585 |
P2R1 | 0 | |
P2R2 | 0 | |
P3R1 | 1 | 0.325 |
P3R2 | 1 | 0.425 |
P4R1 | 0 | |
P4R2 | 0 | |
P5R1 | 1 | 1.565 |
P5R2 | 1 | 0.735 |
另外,在后续的表13中,还列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8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的入瞳直径为1.296mm,全视场像高为2.6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3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表11、表12示出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575 | ||
P1R2 | 1 | 0.245 | ||
P2R1 | 0 | |||
P2R2 | 0 | |||
P3R1 | 2 | 0.135 | 0.595 | |
P3R2 | 3 | 0.185 | 0.645 | 0.725 |
P4R1 | 2 | 0.675 | 0.845 | |
P4R2 | 2 | 0.665 | 1.015 | |
P5R1 | 2 | 0.975 | 1.165 | |
P5R2 | 1 | 0.375 |
【表12】
另外,在后续的表13中,还列出了第三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2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的入瞳直径为1.305mm,全视场像高为2.6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以下表13根据上述条件式列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应条件式的数值,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取值。
【表13】
参数及条件式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f2/f | -3.93 | -4.86 | -2.51 |
f4/f | 0.63 | 0.53 | 0.75 |
(R9+R10)/(R9-R10) | 0.41 | 0.20 | 0.99 |
|f3|/f | 34.81 | 18.28 | 5781652.86 |
d1/d2 | 7.73 | 5.13 | 14.97 |
f | 2.737 | 2.928 | 2.936 |
f1 | 2.598 | 2.753 | 2.329 |
f2 | -10.756 | -14.229 | -7.370 |
f3 | -95.276 | -53.522 | 16974932.804 |
f4 | 1.713 | 1.546 | 2.196 |
f5 | -1.467 | -1.381 | -1.974 |
f12 | 3.174 | 3.214 | 3.084 |
Fno | 2.249 | 2.259 | 2.250 |
其中,Fno为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共包含五片透镜,所述五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5.00≤f2/f≤-2.50;
0.50≤f4/f≤0.75;
0.20≤(R9+R10)/(R9-R10)≤1.00;
18.00≤|f3|/f;
5.00≤d1/d2≤15.00;
12.64≤(R5+R6)/(R5-R6)≤346.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80≤(R3+R4)/(R3-R4)≤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40≤f1/f≤1.42;
-4.99≤(R1+R2)/(R1-R2)≤-1.26;
0.05≤d1/TTL≤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02≤d3/TTL≤0.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69.62≤f3/f;
0.03≤d5/TTL≤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76≤(R7+R8)/(R7-R8)≤5.17;
0.06≤d7/TTL≤0.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34≤f5/f≤-0.31;
0.04≤d9/TTL≤0.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像高为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H≤1.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为FNO,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FNO≤2.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为FOV,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FOV≥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1011.9A CN111142219B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摄像光学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1011.9A CN111142219B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摄像光学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2219A CN111142219A (zh) | 2020-05-12 |
CN111142219B true CN111142219B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051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91011.9A Active CN111142219B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摄像光学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422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0615B (zh) | 2020-01-16 | 2021-12-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1736305B (zh) * | 2020-07-20 | 2020-11-17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59503A (zh) * | 2016-04-27 | 2017-07-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207020382U (zh) * | 2017-07-05 | 2018-02-1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JP2018097289A (ja) * | 2016-12-16 | 2018-06-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JP2019028249A (ja) * | 2017-07-31 | 2019-02-21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110515178A (zh) * | 2019-08-14 | 2019-11-29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211123449U (zh) * | 2019-11-13 | 2020-07-2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
2019
- 2019-12-16 CN CN201911291011.9A patent/CN1111422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59503A (zh) * | 2016-04-27 | 2017-07-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JP2018097289A (ja) * | 2016-12-16 | 2018-06-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207020382U (zh) * | 2017-07-05 | 2018-02-1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JP2019028249A (ja) * | 2017-07-31 | 2019-02-21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110515178A (zh) * | 2019-08-14 | 2019-11-29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211123449U (zh) * | 2019-11-13 | 2020-07-2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2219A (zh) | 202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0744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51518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764231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29731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86544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297311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74998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2982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86544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83791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36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749979A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2982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85056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85056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53149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161654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90166A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14221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50580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3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90807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07624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3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2982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13000 Xinwei 1st Road, Changzho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Xinwei Road, Cha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