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32086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086A
CN111132086A CN201811287248.5A CN201811287248A CN111132086A CN 111132086 A CN111132086 A CN 111132086A CN 201811287248 A CN201811287248 A CN 201811287248A CN 111132086 A CN111132086 A CN 111132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ignal
terminal
feedback
information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7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石磊
郑方政
冯媛
赵锐
马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811287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0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430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1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NR(New Radio,新空口)V2X(Vehicle to X)在广播传输的基础上引入了单播以及组播这两种传输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单播和组播这两种传输的重传反馈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以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源终端,包括:
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包括: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其中,利用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其中,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一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二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包括:
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三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三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四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四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若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的数据,在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
其中,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重传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七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七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八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八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第九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九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第十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十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十一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十二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
其中,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播或者组播模式下提供了一种反馈机制以控制目标终端的重传次数,从而提高了通信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4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5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三;
图6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7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8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四;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五;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源终端,包括:
步骤101、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源终端指的是通信发起终端,目标终端指的是接收源终端的通信的终端。
其中,源终端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其中,该资源位置信息是源终端随机选择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引入反馈信道,该反馈信道具有独立的资源池,可通过高层信令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或者通过pre-configured(预配置)的方式配置。在进行通信时,由Source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源UE)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并通过SCI来指示Destination UE(目标UE)。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步骤102、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具体的,在单播模式下,源终端利用第一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如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如ID)、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Group ID)。然后,源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在组播模式下,源终端利用第二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如ID)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如ID)、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Group ID)。然后,源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源终端利用这种相关性的检测,可使得测抗干扰能力较好,检测准确率较高。
步骤103、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具体的,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由此可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在单播模式下还是在组播模式下,目标终端在解码后,仅需反馈一种状态即可,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播或者组播模式下提供了一种反馈机制以控制目标终端的重传次数,从而提高了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包括:
步骤201、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信息是源终端通过其SCI指示的,且该资源位置是源终端随机选择的。
步骤202、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203、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在此步骤中,在单播模式下,若解码成功,目标终端利用第三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三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然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在组播模式下,若解码失败,目标终端利用第四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四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然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无论是在单播模式下还是在组播模式下,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包括但不限于为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目标终端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的数据,那么,目标终端可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然后,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其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也可例如通过SCI指示给目标终端。
其中,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终端,例如可以是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优先级排序靠前的终端,例如优先级最高的终端。
例如,在单播通信中,目标终端同时接收到了源终端1和源终端2的数据,源终端1的优先级高于源终端2的优先级。那么,目标终端在对两个源终端的数据都解码成功时,可优先向源终端1发送反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播或者组播模式下提供了一种反馈机制以控制目标终端的重传次数,从而提高了通信资源利用率。
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V2X由于采用广播通信的机制,并且没有引入相应反馈信道。而现阶段NR V2X在广播的基础上引入了单播以及组播机制,如果采用与原有LTE V2X相同的处理方式,那么,在进行重传时,如果不采用适当的反馈进行控制,将会无限制的进行发送,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进行单播或者组播通信时,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分为两种类型的消息:ACK(确认应答)/NACK(否定应答)。为了保证可靠性需要进行多次的重传,但是为了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需要适时的停止重传操作。
基于以上思想,进行单播通信时,Destination UE(目标UE)在成功解码Source UE(源UE)发来的信号后,只需反馈ACK信号,通知Source UE停止继续重传。如果DestinationUE解码失败,无需进行反馈,此时Source UE由于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继续保持重传状态。
对于组播通信,一个Source UE同时向多个Destination UEs发送数据。对于那些没有成功解码的Destination UE,需向Source UE反馈NACK信号,其余Destination UE无需反馈。在Source UE检测到NACK信号后,可在区分出反馈信息来源的情况下,对发送此信号的Destination UE进行相应反馈。或者在Source UE检测到NACK信号,直接对组内所有Destination UE进行重传。
为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引入反馈信道,该反馈信道具有独立的资源池,由高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或者pre-configured(预配置)的方式配置。在进行通信时,由Source UE的SCI来指示Destination UE动态调度反馈资源池中的资源。
对于单播而言,这一动态调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选择原则进行,该原则不属于本专利保护范畴。对于组播而言,Source UE对于组内成员之间的调度是可以做到互相不冲突的,但是对于组间的资源选择同样是根据一定选择原则进行,该原则不属于本专利保护范畴。
为了简化反馈信号的状态,并且UE可以区分自己属于单播还是组播的状态,也就是说,特定的通信仅仅需要一种特定的反馈状态:单播反馈ACK,组播反馈NACK。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序列表示ACK或者NACK,其中,该序列包括但不限于为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等,例如NR中的同步信号以及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对于单播通信,如果解码成功,那么Destination UE利用Source UE的ID(SourceID),或者利用Source UE的ID以及Destination UE的ID(Destination ID)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并作为反馈信号。Destination UE根据Source UE指示的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发送反馈信号。Source UE在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利用序列相关性进行滑动,检测峰值。如果检测到了该反馈信号,则Source UE知道该反馈信号为ACK信号,代表Destination UE成功接收并解码,立即停止重传。如果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Source UE继续重传。
对于组播通信,如果解码失败,那么Destination UE利用Source UE的ID以及Destination UE的ID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并作为反馈信号。Destination UE根据Source UE指示的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发送反馈信号。Source UE在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利用序列相关性进行滑动,检测峰值。如果Source UE检测到了该反馈信号,则Source UE知道该反馈信号为NACK信号,并可以利用Destination ID进行识别具体是哪个DestinationUE解码失败,然后对其发送重传信号。此外,Source UE也可以不区分反馈信号来自哪个Destination UE而直接对组内全部成员进行重传处理。如果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Source UE无需重传。
以下结合不同的实施例具体描述一下在单播和组播情况下是如何处理的。
如图3所示,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Source UE发送DATA(数据)给DestinationUE,并利用SCI指示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如果Destination UE成功解码DATA,则可利用Source UE的ID生成m序列,并作为反馈信号。然后,根据Source UE的SCI中所指示的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反馈该信号,该反馈信号表示ACK。然后,Source UE在相应的资源位置进行反馈信号的检测,如果成功收到反馈信号,则停止重传,否则继续发送重传信号。
如图4所示,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当系统中存在针对同一Destination UE的两个单播时,Source UE1和UE2都是从同一反馈资源池中随机选择反馈资源。如果两个Source UE1和UE2选择的反馈资源没有冲突,那么Destination UE可按照图3所示的场景下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如果两个Destination UE选择的反馈资源冲突,则Destination UE在进行反馈时可以根据Source UE1和UE2的优先级进行反馈的排序,针对优先级高的Source UE可以优先进行反馈。
对于Source UE1和UE2而言,以Source UE1为例,可在其指示给Destination UE的资源位置进行反馈信号的检测,如果成功收到表示ACK的反馈信号,则停止重传,否则继续发送重传信号。
如图5所示,为单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如图5所示,当系统中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播对时,由于所有的Source UE都是在同一个反馈资源池中进行反馈资源的选择,并通过SCI指示给Destination UE,因此,可能存在不同单播对所使用的反馈资源是冲突的。如果单播对之间的反馈资源冲突,Destination UE之间是无法感知这种情况的,如果解码成功,他们仍然会继续按照各自的Source UE的ID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并作为反馈信号反馈,该反馈信号表示ACK。Source UE1和UE2则会在相同的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进行反馈检测。此时,由于两个反馈信号是由不同的Source ID生成,所以不具有相关性,Source UE1和UE2之间不会影响互相的反馈检测,因此,两个Source UE均可以进行正常的相关性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重传。如果Source UE之间选择的反馈资源不存在冲突问题,则可按照图3所示的场景下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
如图6所示,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如图6所示,当系统里存在一组组播UE时,每个Destination UE可能都会需要进行反馈,此时Source UE应该可以在反馈资源池中利用SCI为不同的Destination UE分配不同的反馈资源,从而使得同一组内的DestinationUE的反馈信息不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Destination UE若解码失败,利用Source ID和Destination ID生成序列,作为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表示NACK。然后,Source UE在为不同的Destination UE分配的资源位置进行检测。若在某个位置检测接收到了表示NACK的反馈信号,那么,Source UE给对应的Destination UE进行重传,对于没有反馈的Destination不再进行重传。
如图7所示,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如图7所示,在系统中同时存在组播与单播,或者两组组播。因此,可能会出现Destination UE3需要对两个或者更多个Source UE进行反馈的情况(本例中Destination UE3需要对Source UE1和UE2反馈),而且Source UE1和UE2反馈资源选择的随机性可能会同时要求Destination UE3在相同的反馈资源位置进行反馈。此时,若Destination UE3解码失败,那么,Destination UE3需区分Source UE1和UE2的优先级,优先为高优先级的UE反馈,对于较低优先级的UE进行等待。
对于Source UE1和UE2而言,以Source UE1为例,可在其指示给Destination UE的资源位置进行反馈信号的检测,如果成功收到表示ACK的反馈信号,则停止重传,否则继续发送重传信号。
如图8所示,为组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如图8所示,在系统中同时存在两组组播或者两组以上的组播通信。由于对于所有的Source UE来说都是在同一个反馈资源池中进行反馈资源的选择,并利用SCI进行指示,因此可能存在不同Destination UE所使用的反馈资源是冲突的,而Destination UE之间是无法感知这种情况的,他们在解码失败时仍然会继续按照各自的Destination ID和Source ID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并作为反馈信号进行反馈,该反馈信号表示NACK。Source UE1和UE2会在相同的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进行反馈检测,此时由于两个NACK信号是由不同的Destination ID和Source ID生成,所以不具有相关性,他们之间不会影响互相的反馈检测,两个Source UE均可以正常的进行相关性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重传。如果Source UE之间选择的反馈资源不存在冲突问题,则可按照如6所示的场景下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检测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重传模块903,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重传模块903具体用于: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其中,如图10所示,所述终端还可包括:
选择模块904,用于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其中,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902可包括: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利用第五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五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902可包括: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利用第六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六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播或者组播模式下提供了一种反馈机制以控制目标终端的重传次数,从而提高了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解码模块1102,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处理模块1103,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03可包括: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七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七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03可包括: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八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八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若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的数据,如图12所示,所述终端还可包括:获取模块1104,用于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所述处理模块11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播或者组播模式下提供了一种反馈机制以控制终端的重传次数,从而提高了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处理器1300,用于读取存储器13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310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收发机1310,用于在处理器1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3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20可以存储处理器1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3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处理器13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处理器13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处理器13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第一信息生成第九序列,所述第九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处理器13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第二信息生成第十序列,所述第十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处理器1400,用于读取存储器14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410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通过收发机1410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收发机1410,用于在处理器14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4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4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20可以存储处理器1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4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十一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处理器14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十二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处理器14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
其中,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包括: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其中,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其中,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一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二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其中,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三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三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四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四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若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的数据,在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
其中,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包括: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一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包括:
利用第二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三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三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播模式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四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四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的数据,在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利用SCI指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重传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具体用于: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成功,利用第七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七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八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八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18.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发送反馈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重传;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时发送的;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目标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单播传输模式下: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在组播传输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进行重传;若未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则不进行重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从反馈信道的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资源池为预先配置的资源池。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SCI指示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第九信息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九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第十信息生成第二序列,所述第十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对所述第二序列以及在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性的峰值检测;
若检测到出现峰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24.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所述数据中包括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其中,在单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在组播传输模式下,所述反馈信号是所述终端解码所述数据失败时发送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若解码成功,利用第十一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一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单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若解码失败,利用第十二信息生成具有相关性的序列,所述第十二信息选自于以下信息:所述源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终端所属组播小组的标识;
利用所述序列作为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向所述源终端发送反馈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两个以上的源终端中每个源终端的优先级信息;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优先向优先级符合预定要求的源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是SCI指示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相关性的序列选自于以下序列:m序列、CG序列、ZC序列、PN序列。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1287248.5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11132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248.5A CN111132086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CT/CN2019/106430 WO2020088135A1 (zh) 2018-10-31 2019-09-18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248.5A CN111132086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086A true CN111132086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6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7248.5A Pending CN111132086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086A (zh)
WO (1) WO20200881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135A (zh) * 2021-02-01 2021-06-08 南通新飓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智能楼宇安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65989A (zh) * 2022-05-13 2022-09-16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组播重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288B (zh) * 2020-09-28 2023-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0325A2 (en) * 2004-08-13 2006-02-23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tracking, accounting and/or billing
CN10124755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50707A (zh) * 2007-07-16 2009-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89120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09607A (zh) * 2007-10-08 2009-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确认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15226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提高下行导频时隙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361A (zh) * 2008-07-01 2010-01-0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广播、组播反馈信令的传输方法
US20100074277A1 (en) * 2004-04-02 2010-03-25 Yasuyuki Nishibayashi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US20100322252A1 (en) * 2009-06-22 2010-12-23 Josephine Suganth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multi-connection protocol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traversing a multi-core system
US20110075641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Wipawee Siriwongpaira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operability positive train control
EP2549817A1 (en) * 2008-09-17 2013-01-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mi-persistent scheduled resource release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432062B (zh) * 2009-11-13 2014-03-21 Ind Tech Res Inst 組播廣播服務區域裡可靠同步裝置與方法
WO2017192009A1 (ko) * 2016-05-03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8604956A (zh) * 2016-01-18 2018-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Harq llr缓冲器和重排序缓冲器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50471T3 (es) * 2017-03-28 2023-10-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aparato, y sistema de realimentación de HARQ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4277A1 (en) * 2004-04-02 2010-03-25 Yasuyuki Nishibayashi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WO2006020325A2 (en) * 2004-08-13 2006-02-23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tracking, accounting and/or billing
CN10124755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50707A (zh) * 2007-07-16 2009-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89120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09607A (zh) * 2007-10-08 2009-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确认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15226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提高下行导频时隙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361A (zh) * 2008-07-01 2010-01-0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广播、组播反馈信令的传输方法
EP2549817A1 (en) * 2008-09-17 2013-01-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mi-persistent scheduled resource release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00322252A1 (en) * 2009-06-22 2010-12-23 Josephine Suganth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multi-connection protocol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traversing a multi-core system
US20110075641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Wipawee Siriwongpaira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operability positive train control
TWI432062B (zh) * 2009-11-13 2014-03-21 Ind Tech Res Inst 組播廣播服務區域裡可靠同步裝置與方法
CN108604956A (zh) * 2016-01-18 2018-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Harq llr缓冲器和重排序缓冲器管理
WO2017192009A1 (ko) * 2016-05-03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S2_115_Draft_Rep_v005"", 《《3GPP DRAFT REPORT OF SA WG2 MEETING #115 VERSION 0.0.5》》 *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 of Sidelink Unicast, Groupcast and Broadcast Modes for NR V2X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 R1-1808693》 *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 of Sidelink Unicast, Groupcast, and Broadcast Modes for NR V2X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R1-18118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135A (zh) * 2021-02-01 2021-06-08 南通新飓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智能楼宇安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65989A (zh) * 2022-05-13 2022-09-16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组播重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88135A1 (zh)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199775B2 (en) Codeboo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29041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11343811B2 (en)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244400B2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804116B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JPWO2016076301A1 (ja) ユーザ装置、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方法、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CN108242970B (zh) 基于资源单位的非许可传输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05190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219299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027754A1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18010497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处理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TW202241171A (zh) 用於重傳之混成自動重複請求確認(harq-ack)碼簿之指示技術
CN11113208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JP2018514124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の管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711381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087281B (zh)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37758A (zh)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6921474B (zh) 上行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4688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21533709A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基地局、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8023684B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242245B (zh) 一种处理应答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13285789B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JP2007300504A (j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10944400B (zh) Ack/nack反馈方法、系统、基站、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