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31179B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179B
CN111131179B CN201911233169.0A CN201911233169A CN111131179B CN 111131179 B CN111131179 B CN 111131179B CN 201911233169 A CN201911233169 A CN 201911233169A CN 111131179 B CN111131179 B CN 111131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tp
receiving
message
data stream
sequenc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31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1179A (zh
Inventor
张亮
张涛
吴焕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31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1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若判定所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则向所述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RTP数据流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为多媒体数据提供具有实时特征的端对端传送服务,在视频会议、网络电视、视频监控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RTP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网络异常或者网络不稳定,导致RTP数据流出现丢包的情况。当数据接收终端发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的情况时,会向组播服务器发起重传请求,而重传的RTP报文会占用整个传输链路的RTP上下行带宽资源,导致RTP数据流传输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RTP数据流传输的效率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包括: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若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则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包括:丢包判断模块,用于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重传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当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对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进行判断,当网络节点设备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由网络节点设备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由于RTP重传请求只需要在网络节点设备与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之间传输,且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只需要将重传的RTP报文发送至发起RTP重传请求的网络节点设备即可,不需要在整个RTP数据流的传输链路上进行传输,占用的RTP上下行带宽资源较少,因此可以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同时,对于一些不支持发起RTP重传请求的接收终端,也可以保证这些接收终端接收RTP数据流的质量。
另外,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包括:判断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内;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内,则根据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第二序列号为接收窗口的当前报文序列号。根据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对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进行判断,可以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从而为是否发起RTP重传请求提供依据。
另外,根据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具体为: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丢包个数:
dropnum=NT-(NT-1+1);
其中,dropnum为丢包个数,NT为第一序列号,NT-1为第二序列号;当丢包个数大于零时,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
另外,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重传窗口内;若第一序列号落在重传窗口内,则判断RTP报文是否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若所述RTP报文存在于所述RTP报文接收记录中,则直接丢弃所述RTP报文。由于在重传RTP报文的过程中,若重传的RTP报文延迟到达,则会再次发起RTP重传请求,可能导致存在多个重传的RTP报文,若这些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均到达接收终端,则会对接收终端造成冲击,影响接收终端的RTP数据流的接收质量;同时也会占用下行带宽资源,降低传输效率;因此,根据RTP报文接收记录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是否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若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则将重复重传的RTP报文丢弃,可以避免对接收终端RTP数据流的接收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节省下行带宽资源,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
另外,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接收时间差为接收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时间差;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当由于网络异常的原因导致接收时间差较大,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针对丢包的RTP报文发起重传请求,重传的RTP报文已不能满足RTP数据流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当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直接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可以保证RTP数据流的实时性。
另外,在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若接收时间差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则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在接收时间差较小时直接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可以避免RTP数据流受到噪声的干扰,保证RTP数据流传输的质量。
另外,在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之前,还包括:使用位表记录RTP报文的接收状态,形成RTP报文接收记录。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现有技术中RTP数据流的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技术中进行RTP重传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RTP数据流重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S101细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接收窗口及重传窗口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位表记录展开内容的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示例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RTP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网络节点设备,通过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当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则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由于网络节点设备可以获知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若丢包则直接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RTP重传请求和重传的RTP报文不会在RTP数据流整个传输链路中进行传输,可以节约RTP上下行带宽资源,从而可以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RTP数据流的传输过程。具体地,用户通过RTP数据流的接收终端发送IGMP(网路群组管理协议)协议报文,用以从服务器上拉取所需的组播数据流量。中间的网络节点设备通过IGMP snooping或IGMP proxy生产组播表项,对组播数据流进行复制转发。当RTP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时,由接收终端发起RTP重传请求,当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组播服务器)接收到RTP重传请求后,向接收终端重新传送丢失的报文。
请参考图2(a),其为现有技术中进行RTP数据流重传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具体地,当接收终端获知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组播服务器发起重传请求,组播服务器接收到重传请求后,再将重传的RTP报文返回至接收终端,中间经过网关、组播路由器、因特网等多个网络节点。这种RTP重传的方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接收终端不支持发起重传请求时,则丢包的RTP报文无法再次获得,影响用户接收完整的RTP报文,无法保证用户观看RTP视频的质量;二是用户发起的RTP重传请求和组播服务器重传的RTP报文会在整个传输链路的进行传输,占用RTP上下行带宽资源,加重网络负担,影响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2(b),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RTP数据流重传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具体地,RTP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网络节点设备(图中以组播路由器为例)可以对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进行判断,当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组播服务器发起重传请求,RTP重传请求在网络节点设备和组播服务器之间传输,组播服务器只需将重传的RTP报文传输至组播路由器即可,RTP重传请求和重传的RTP报文均不必在整个传输链路上进行传输,占用RTP上下行带宽资源较少,因此可以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对于一些不支持重传的接收终端,由于不需要由接收终端发起RTP重传请求,因此也可以保证用户观看RTP视频的质量。
应当说明的是,网络节点设备可包括网关、路由器或CDN节点等用于RTP数据流传输过程的设备,即为中间节点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
S102:若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则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其中,网络节点设备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的方法可以判断RTP数据流的报文序列号是否为连续的方法,也可以为其它的方法,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网络节点设备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丢包检测方法来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当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当网络节点设备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由网络节点设备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由于RTP重传请求只需要在网络节点设备与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之间传输,且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只需要将重传的RTP报文发送至发起RTP重传请求的网络节点设备即可,不需要在整个RTP数据流的传输链路上进行传输,占用的RTP上下行带宽资源较少,因此可以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同时,对于一些不支持发起RTP重传请求的接收终端,也可以保证这些接收终端接收RTP数据流的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S101中,即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1:判断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内。
S1012: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内,则根据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第二序列号为接收窗口的当前报文序列号。
其中,接收窗口由一定范围的报文序列号组成。请参考图5,其中,图5中的当前序列号为接收窗口的当前序列号,亦即第二序列号。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的区间为[N,N+n],接收窗口的大小为n。可选地,接收窗口的大小可根据网络节点设备的RTP数据流的报文接收速率来确定,即当报文接收速率较高时,接收窗口的区间范围较大,n较大;当报文接收速率较低时,接收窗口的区间范围较小,n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要对RTP数据流进行丢包检测,首先需要记录RTP报文的传输状态。可选地,可以采用位表对RTP报文的接收状态进行记录。由于在RTP报文格式中,序列号占16位,因此RTP报文的序列号最大值为65535,即范围为0~65535。其中位表的每个字节具有8位,为了表示0~65535这些序列号,则需要8192个字节。在每个字节的bit位中,用1表示接收到该序列号的RTP报文,用0表示未接收到该序列号的RTP报文。例如,bit_seq[0]记录了序号0~7的报文接收状态,若bit_seq[0]=7,即值为7时,展开如图6所示,其表示序号为0,1,2的RTP报文已经被接收,此时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为2。
通过位表来记录RTP报文的接收状态,可以清楚获知每个序号报文的接收状态。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位表的记录形成RTP报文接收记录。
应当理解的是,接收窗口是根据接收到RTP报文的序列号进行更新的,以便对后续接收的RTP报文进行判断和处理。
具体地,网络节点设备对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与接收窗口进行比较,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中,表示其为需要接收的RTP报文,则根据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
可选地,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丢包个数:
dropnum=NT-(NT-1+1);
其中,dropnum为丢包个数,NT为第一序列号,NT-1为第二序列号;当计算得到的丢包个数大于0时,则网络节点设备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
可选地,若计算得到的丢包个数大于0或等于0时,网络节点设备转发当前接收到的报文,更新接收窗口的当前报文序列号,记录报文接收时间,同时将接收窗口向右移动。
根据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对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进行判断,可以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从而为是否发起RTP重传请求提供依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如图7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重传窗口内。
S202:若第一序列号落在重传窗口内,则判断RTP报文是否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
S203:若RTP报文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则直接丢弃RTP报文。
其中,重传窗口由一定范围的报文序列号组成,请继续参考图5,图5中的当前序列号也为重传窗口的当前序列号,可将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于重传窗口的当前序列号进行比较,若小于重传窗口的当前序列号,则表示其为重传的RTP报文。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的区间为[N-m,N],重传窗口的大小为m。可选地,重传窗口的大小可根据网络节点设备的RTP数据流的报文接收速率来确定,即当报文接收速率较高时,重传窗口的区间范围较大,m较大;当报文接收速率较低时,重传窗口的区间范围较小,m较小。
具体地,网络节点设备对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进行判断,若第一序列号落在重传窗口内,表示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为重传的RTP报文,则判断该RTP报文是否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若该RTP报文已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表示已有相同的RTP报文被网络节点设备接收过,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则直接丢弃RTP报文。可选地,若判断的结果为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未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表示网络节点设备未接收过该RTP报文,则网络节点设备转发该RTP报文,同时在RTP报文接收记录中进行记录,以便后续接收到重复重传的RTP报文的判断和处理,并将重传窗口的当前序列号更新为第一序列号,重传窗口向右移动。其中,RTP报文接收记录可以由上述的位表进行记录。
由于在重传RTP报文的过程中,若重传的RTP报文延迟到达,则会再次发起RTP重传请求,可能导致存在多个重传的RTP报文,若这些重复重传的RTP报文都到达接收终端,则会对接收终端造成冲击,影响接收终端的RTP数据流的接收质量;同时也会占用下行带宽资源,降低传输效率;因此,根据RTP报文接收记录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是否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若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则将重复重传的RTP报文丢弃,则可以避免对接收终端造成冲击,同时节省下行带宽资源,提高RTP数据流的传输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如图8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
S302: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接收时间差为接收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时间差。
S303: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
S304:若接收时间差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则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
具体地,网络节点设备对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进行判断,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表示可能存在网络不稳定造成网络中断,导致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网络节点设备对接收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接收时间差进行判断,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表示网络中断的时间过长,则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由于RTP报文为实时的报文,因此,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再针对之前丢失的RTP报文发起RTP重传请求已没有意义,所以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其中,预设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选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等于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个数除以RTP报文的平均接收速率。
若接收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表示其可能为网络异常引起的不相关的RTP数据流,即RTP数据流的“噪声”或“杂包”,则网络节点设备直接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
当由于网络异常的原因导致接收时间差较大,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针对丢包的RTP报文发起重传请求,重传的RTP报文已不能满足RTP数据流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当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直接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可以保证RTP数据流的实时性;在接收时间差较小时直接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可以避免RTP数据流受到噪声的干扰,保证RTP数据流传输的质量。
请参考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具体流程示例图。具体地,网络节点设备对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进行窗口判断,若序列号在重传窗口内,则根据RTP报文的接收记录判断是否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若为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则进行RTP报文丢弃记录的统计并丢弃RTP报文;若不是重复重传的RTP报文,则进行RTP报文重传报文的统计并转发RTP报文;若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在接收窗口内,则计算丢包个数dropnum,若丢包个数dropnum大于0,则进行丢包个数统计,更新RTP的接收序列号和报文接收时间,进行RTP报文接收统计,再进行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向右移动并转发RTP报文;若丢包个数等于0,则直接更新RTP的接收序列号和报文接收时间,进行RTP报文接收统计,再进行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向右移动并转发RTP报文;若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序列号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计算RTP报文的接收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个数除于RTP报文的平均接收速率,则更新RTP的接收序列号和报文接收时间,进行RTP报文接收统计,再进行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向右移动并转发RTP报文;若时间间隔小于接收窗口的报文序列号个数除于RTP报文的平均接收速率,则进行RTP报文丢弃记录的统计并丢弃RTP报文。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如图10所示,包含:丢包判断模块401和重传请求发起模块402。
丢包判断模块401,用于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
重传请求发起模块402,用于当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进一步地,丢包判断模块401还用于:
判断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内;
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内,则根据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第二序列号为接收窗口的当前报文序列号。
进一步地,丢包判断模块401还用于:
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丢包个数:
dropnum=NT-(NT-1+1);
其中,dropnum为丢包个数,NT为第一序列号,NT-1为第二序列号;
当丢包个数大于零时,判定RTP数据流存在丢包。
进一步地,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重复重传判断模块,其中,重复重传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重传窗口内;
若第一序列号落在重传窗口内,则判断RTP报文是否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
若RTP报文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则直接丢弃RTP报文。
进一步地,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中断处理模块,其中,中断处理模块用于:
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
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接收时间差为接收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时间差;
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
进一步地,中断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时间差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则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
进一步地,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报文接收记录模块,其中,报文记录模块用于:使用位表记录RTP报文的接收状态,形成RTP报文接收记录。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02;其中,存储器5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能够执行上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其中,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5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501。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5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RTP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网络节点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
若判定所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则向所述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还包括:
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
若所述第一序列号落在所述接收窗口和所述重传窗口外,则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接收时间差为接收所述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时间差;
若所述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转发所述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所述接收窗口和所述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
若所述接收时间差小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丢弃所述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包括:
判断当前接收到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内;
若所述第一序列号落在所述接收窗口内,则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所述第二序列号为所述接收窗口的当前报文序列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号和第二序列号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具体为:
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丢包个数:
dropnum=NT-(NT-1+1);
其中,dropnum为所述丢包个数,NT为所述第一序列号,NT-1为所述第二序列号;
当所述丢包个数大于零时,判定所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重传窗口内;
若所述第一序列号落在所述重传窗口内,则判断所述RTP报文是否存在于RTP报文接收记录中;
若所述RTP报文存在于所述RTP报文接收记录中,则直接丢弃所述RTP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之前,还包括:
使用位表记录RTP报文的接收状态,形成所述RTP报文接收记录。
6.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丢包判断模块,用于判断RTP数据流是否存在丢包;
重传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RTP数据流存在丢包时,向所述RTP数据流的源服务器发起RTP重传请求;
中断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的第一序列号是否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若第一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外,则判断接收时间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接收时间差为接收RTP报文和接收上一个RTP报文的时间差;若接收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转发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并更新接收窗口和重传窗口的报文序列号;若接收时间差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则丢弃当前接收到的RTP报文。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1911233169.0A 2019-12-05 2019-12-05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31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3169.0A CN111131179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3169.0A CN111131179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179A CN111131179A (zh) 2020-05-08
CN111131179B true CN111131179B (zh) 2022-01-25

Family

ID=7049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3169.0A Active CN111131179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3206B (zh) * 2020-10-26 2022-08-16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编程网络硬件设备实现面向可靠组播的数据包过滤方法
CN112333276B (zh) * 2020-11-09 2021-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26486B (zh) * 2021-11-03 2021-12-28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冗余网络中的报文去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714012B (zh) * 2023-12-25 2025-03-14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通信重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504A (zh) * 2009-09-08 2010-04-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41368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86506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络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23144A (ko) * 2006-09-26 2012-11-07 리베우 리미티드 원격 송신 시스템
US8320252B2 (en) * 2009-11-03 2012-11-27 Nxp B.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liding window protocol with selective re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504A (zh) * 2009-09-08 2010-04-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41368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86506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络设备及无线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179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1431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972226B2 (en) Disabling, using an explicit indicati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cknowledgments for packets for which acknowledgements are supported at a network or higher layer
CN111131179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37153B2 (en) Packet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26879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785293B1 (ko) 다중 tcp확인응답을 이용한 tcp 혼잡 제어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US7277390B2 (en) TCP processing apparatus of base transceiver subsystem in wired/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JP4323432B2 (ja) ストリーミングメディアの伝送品質を高めるための方法
CN104093170B (zh) 基于tcp的数据传输方法和tcp代理装置
KR100750170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 프레임을 효율적으로 전송하는방법 및 장치
JPWO2012066824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888960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7189697A (ja) 分散した局のネットワークでデータパケットを交換する方法、データパケットを圧縮する装置及びデータパケットを解凍する装置
EP3637703B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proxy servers
EP1798913B1 (en)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25689B (zh) 具有本地缓存的延迟确定性报文重传方法
US11502986B2 (en) Reducing transmission delay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Wi-Fi
CN100505608C (zh) 一种适合卫星网络的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US8312339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reset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422441A (zh) 控制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9011094A (zh) 数据包重传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