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29826A - 导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导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9826A
CN111129826A CN202010006049.3A CN202010006049A CN111129826A CN 111129826 A CN111129826 A CN 111129826A CN 202010006049 A CN202010006049 A CN 202010006049A CN 111129826 A CN111129826 A CN 111129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opening
wire connector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60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60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9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9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9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护套具有容纳腔,通过在护套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第一端子与护套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端子接触部从第一开口伸入护套的容纳腔内,可以实现端子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有效过流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成一定夹角的连接。

Description

导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大型电力设备之间、电源与大型机电设备之间的电力传输往往为高电压大电流的传输,导线之间的电连接需要能够稳定传输电能的导线连接器。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往往采用圆柱形公端子和圆筒形母端子进行连接,端子之间有效接触面积较小,载流能力较弱,且端子之间只能进行对向连接,不便于实现端子之间相倾斜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连接器,能够增大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导流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相倾斜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包括:
护套,具有容纳腔,所述护套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开口和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端子,被配置为与所述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线连接的第一电缆连接部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护套第二开口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包括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二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接触件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型腔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所述第一型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
优选地,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弹性接触件,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两个弹性接触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一个弹性接触件,所述第一型腔还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
优选地,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接触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退弹片,所述护套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上设置有相应的止退槽,所述止退槽被配置为与所述止退弹片配合对所述弹性接触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护套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一端和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设置有相应的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护套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一端和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向所述容纳腔凸出,所述限位凸块被配置为使所述弹性接触件发生形变以限制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容纳腔内的运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弹性接触件的第三开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垂直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限位片被配置为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的侧面接触以限制所述弹性接触件的位置。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片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的侧面接触;
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挡块被配置为与所述限位片配合限制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和所述弹性接触件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护套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自所述第一开口处向所述容纳腔外延伸,所述连接耳被配置为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接触件上设置有多个接触弹片,所述多个接触弹片平行设置,所述接触弹片的中部向所述第一型腔凸出,所述接触弹片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之间具有折弯部以使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处于不同平面。
优选地,两个第二端子还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不小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护套具有容纳腔,通过在护套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第一端子与护套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端子接触部从第一开口伸入护套的容纳腔内,可以实现端子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有效过流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成一定夹角的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第一端子和弹性接触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护套、第一端子和弹性接触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DIR1-第一方向;DIR2-第二方向;
1-护套;11-容纳腔;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止退槽;15-顶板;16-底板;17-第一侧壁;171-定位孔;18-限位凸块;19-连接耳;2-第一端子;21-第一电缆连接部;22-第一端子接触部;221-定位块;222-限位凸块;223-挡块;23-止退槽;3-第二端子;31-第二电缆连接部;32-第二端子接触部;33-折弯部;4-弹性接触件;41-第一型腔;42-第三开口;43-止退弹片;44-限位片;45-接触弹片;5-固定件;6-第一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第一端子和弹性接触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1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2,护套1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第一开口12沿第一方向DIR1设置,第二开口13沿第二方向DIR2设置,其中第一方向DIR1与第二方向DIR2相交。第一端子2与护套1固定连接,第一端子2包括第一电缆连接部21和第一端子接触部22,第一电缆连接部21用于与第一导线6连接,第一端子接触部22从第一开口12进入容纳腔11。
导线连接器还包括与第一端子2相对应的第二端子3,第二端子3包括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用于与第一端子2电连接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第二端子接触部32可以从第二开口13进入容纳腔11并与第一端子接触部22电连接。第一端子接触部22、第二端子接触部32可以基本形成为平板状,能够增大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导线连接器的电流承载能力。第一电缆连接部21和第二电缆连接部31也可以基本为平板状,第一电缆连接部21与第一导线6之间、第二电缆连接部31与第二导线之间可以采用压接、超声波焊接等方式进行电连接。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可以采用冲压的方法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护套1的第一开口12沿第一方向DIR1设置,第二开口13沿第二方向DIR2设置,其中第一方向DIR1与第二方向DIR2相交,防止其中部分端子插拔时其它端子对其造成干涉,也便于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可以用于狭小的空间内。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DIR1和第二方向DIR2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护套1还可以具有第四开口,第四开口与第二开口13相对,即,所述护套1在第二方向DIR2上完全贯通,由此,第二端子接触部32还可以从第四开口处进入所述容纳腔11与所述第一端子2电连接。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使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接触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导线连接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4。弹性接触件4设置在容纳腔11内,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型腔41和与第一型腔41连通的第三开口42。第三开口42与第二开口13相对应,第二端子接触部32能够从第三开口42进入第一型腔41。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弹性接触件4可以为基本由三个面组成的横截面近似于“匚”形的结构,所述三个面包括顶面、底面和一个侧面,所述侧面可以垂直于顶面和底面。
弹性接触件4上可以设置多个接触弹片45,多个接触弹片45平行设置并且接触弹片45的中部向第一型腔41的方向凸出,接触弹片45用于与第二端子接触部32接触。接触弹片45可以设在弹性接触件4的顶面和底面上。弹性接触件4由导电材料制成,由于接触弹片45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第二端子3进入第一型腔41中时,接触弹片45能够与第二端子3抵压接触,由此,弹性接触件4能够导通与之接触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也能使第二端子3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端子3松动移位,增加了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之间的导通面积。弹性接触件4的设置也能减缓端子表面的磨损,延长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寿命。所述接触弹片45可以通过在弹性接触件4上切割多个平行的切槽,然后采用冲压或弯折等方式形成。
护套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5和底板16,以及连接顶板15一端和底板16一端的第一侧壁17,第一开口12和第一侧壁17相对设置。可选地,第一侧壁17与顶板15和底板16基本垂直。所述护套1可以采用注塑、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制成,能够简化装配步骤并保证护套1整体结构的强度。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以及图6所示,护套1上的第一开口12处可以设置连接耳19,连接耳19自第一开口12处向远离容纳腔11的方向延伸,第一端子2和连接耳19可以通过固定件5连接,以使第一端子2和护套1相互固定。例如,所述连接耳19和第一端子2上具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固定件5可以为螺栓或销钉,通过螺栓或销钉穿设于连接耳19和第一端子2上的连接孔中可以使连接耳19和第一端子2固定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固定件5连接所述连接耳19与第一端子2,防止仅通过一个固定件5连接使第一端子2与护套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护套1的第一侧壁17上可以有定位孔171,第一端子接触部22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7的一端具有与定位孔171相应的凸出的定位块221,通过定位孔171与定位块221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一端子2发生晃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线连接器具有两个弹性接触件4,第一端子接触部22从第一开口12进入容纳腔11后将所述容纳腔11分隔为两个空间,两个弹性接触件4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子2的两侧的所述两个空间内,即,第一端子2设置在两个弹性接触件4之间。相应地,所述导线连接器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端子3,两个第二端子3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分别放置在两个弹性接触件4的第一型腔41内,即,第一端子接触部22处于两个第二端子3和两个弹性接触件4之间。当然,两个弹性接触件4也可以叠置在第一端子2的同一侧,即,两个弹性接触件4相互接触,两个第二端子3通过弹性接触件4相互导通并与第一端子2导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线连接器具有一个弹性接触件4,所述弹性接触件4的顶面和护套1的顶板15接触,弹性接触件4的底面和护套1的底板16接触,第一端子接触部22和第二端子接触部32均设在弹性接触件4的第一型腔41内。可选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的中部,将容纳腔11分隔为两个空间,两个第二端子接触部32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空间内并与第一端子接触部22电连接,能够增加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过载能力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所述导线连接器也可以仅用一个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进行电连接。
为增加所述导线连接器的电流承载力,第二端子3的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第二端子接触部32之间具有折弯部33,由此,两个第二端子3可以通过第二电缆连接部31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导线连接,两个第二端子接触部32可以分别从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两侧插入第一型腔41并与第一端子2电连接,由此可以增大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之间的有效导电面积,增大导线连接器的过载能力。为使第二端子接触部32和第一端子接触部22能够相平行,以便第二端子3能够顺畅地进行插拔并与第一端子2形成稳固的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端子3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厚度,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二端子3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型腔41之间的距离或一个第一型腔41被第一端子2分隔成的两个空间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所述弹性接触件4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止退弹片43,护套1上具有相应的止退槽14,止退弹片43向所述止退槽14的方向折弯并向靠近第二开口13的方向延伸。由于止退弹片43具有弹性,弹性接触件4能够顺利地从第二开口13处被置入容纳腔11内,当弹性接触件4运动至止退槽14处时,由于容纳空间变大,止退弹片43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止退槽14阻挡止退弹片43向第二开口13的方向退出止退槽14,从而阻挡弹性接触件4从第二开口13处退出。当需要将弹性接触件4从第二开口13处取出时,可以采用工具伸入止退槽14内按压止退弹片43使止退弹片43向第一型腔41弯曲,或者,挤压所述弹性接触件4的顶面和底面,使止退弹片43退出止退槽14,弹性接触件4可以顺利从第二开口13处退出容纳腔11。
优选地,护套1的顶板15和底板16均具有止退槽14,第一端子2上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止退槽23,弹性接触件4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止退弹片43,由此可以更好地实现止退功能,防止第二端子3拔出时带动弹性接触件4运动。
为更好地定位弹性接触件4,弹性接触件4还可以具有限位片44,限位片44设置在弹性接触件4的第三开口42处,限位片44可以垂直于护套1的顶板15和底板16,优选地,弹性接触件4的顶面和底面的边缘上均设置所述限位片44。由此,当弹性接触件4从第二开口13处被推入至预定的位置时,限位片44于顶板15、底板16和/或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侧面接触,从而限制弹性接触件4的位置,防止弹性接触件4进入所述容纳腔11过深而难以被取出。所述止退弹片43和止退槽14、23以及所述限位片44相配合,能够防止第二端子3插拔时带动弹性接触件4发生运动。
所述护套1的顶板15和底板16上还可以具有限位凸块18,用于防止第二端子3移动。限位凸块18向容纳腔11的方向凸出,使弹性接触件4发生形变,进而夹紧第二端子3并阻止第二端子3移动,使第二端子3能够与第一端子2相对固定从而实现稳定的电连接,能够进行大电流高电压的电力传输,同时防止第二端子3发生频繁移动产生电火花,发生危险。优选地,第一端子接触部22上也可以设置相应的限位凸块222。
当至少一个限位片44与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侧面相对时,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侧面还可以设置向凸出的挡块223,所述挡块223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侧壁17的位置。挡块223与前述限位片44相配合,用于限制弹性接触件4与第一端子2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弹性接触片发生较大的位移。
为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各部件之间的互换性,第二端子3和第一端子2可以制造为完全相同的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之中,例如进行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作为大型用电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连接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将所述导线连接器应用于具体的设备中,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1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2,护套1具有容纳腔11,通过在护套1上设置与容纳腔11连通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将第一端子2与护套1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端子接触部22从第一开口12伸入护套1的容纳腔11内,可以实现端子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有效过流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成一定夹角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套(1),具有容纳腔(11),所述护套(1)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DIR1)上的第一开口(12)和设置在第二方向(DIR2)上的第二开口(13),所述第一方向(DIR1)与所述第二方向(DIR2)相交,所述第一开口(12)和所述第二开口(13)均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端子(2),被配置为与所述护套(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2)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线(6)连接的第一电缆连接部(21)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第一端子接触部(22),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开口(12)进入所述容纳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端子(3),包括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2)电性连接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3)进入所述容纳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4),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弹性接触件(4)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41)以及与所述第一型腔(41)连通的第三开口(42),所述第三开口(42)与所述第二开口(13)相对应,所述第一型腔(41)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弹性接触件(4),所述第一端子(2)设置于所述两个弹性接触件(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一个弹性接触件(4),所述第一型腔(41)还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端子(3),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端子(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退弹片(43),所述护套(1)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上设置有相应的止退槽(14、23),所述止退槽(14、23)被配置为与所述止退弹片(43)配合对所述弹性接触件(4)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5)和底板(16),以及连接所述顶板(15)一端和所述底板(16)一端的第一侧壁(17),所述第一开口(12)与所述第一侧壁(1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7)上设置有定位孔(171),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设置有相应的定位块(221)。
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5)和底板(16),以及连接所述顶板(15)一端和所述底板(16)一端的第一侧壁(17),所述第一开口(12)与所述第一侧壁(17)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5)、所述底板(16)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块(18、222),所述限位凸块(18、222)向所述容纳腔(11)凸出,所述限位凸块(18、222)被配置为使所述弹性接触件(4)发生形变以限制所述第二端子(3)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运动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4)的第三开口(42)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片(44),所述限位片(44)垂直于所述顶板(15)和所述底板(16),所述限位片(44)被配置为与所述顶板(15)、所述底板(16)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侧面接触以限制所述弹性接触件(4)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片(44)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侧面接触;
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还设置有挡块(223),所述挡块(223)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挡块(223)被配置为与所述限位片(44)配合限制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和所述弹性接触件(4)的相对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耳(19),所述连接耳(19)自所述第一开口(12)处向所述容纳腔(11)外延伸,所述连接耳(19)被配置为通过固定件(5)与所述第一端子(2)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4)上设置有多个接触弹片(45),所述多个接触弹片(45)平行设置,所述接触弹片(45)的中部向所述第一型腔(41)凸出,所述接触弹片(45)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子(3)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之间具有折弯部(33)以使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处于不同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端子(3)还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31)相互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端子(3)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不小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的厚度。
CN202010006049.3A 2020-01-03 2020-01-03 导线连接器 Pending CN111129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049.3A CN111129826A (zh) 2020-01-03 2020-01-03 导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049.3A CN111129826A (zh) 2020-01-03 2020-01-03 导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9826A true CN111129826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6049.3A Pending CN111129826A (zh) 2020-01-03 2020-01-03 导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982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9749A (ja) * 1992-06-15 1994-03-29 Whitaker Corp:The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電気端子
CN202076514U (zh) * 2011-03-02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60146U (zh) * 2014-01-13 2014-06-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11351039U (zh) * 2020-01-03 2020-08-25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9749A (ja) * 1992-06-15 1994-03-29 Whitaker Corp:The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電気端子
CN202076514U (zh) * 2011-03-02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60146U (zh) * 2014-01-13 2014-06-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11351039U (zh) * 2020-01-03 2020-08-25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导线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1368B2 (ja) 直角ヘッダアセンブリ
EP2652841B1 (en) Receptacle terminal
CN108028346B (zh) 电池间连接装置及电池间连接装置组装体
US7329158B1 (en) Push-lock terminal connection assembly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JP2016146366A (ja) 端子およびそれを伴う電気コネクタ
KR20120136334A (ko) 전기 접속기 조립체
US10886640B2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22743B2 (en) Terminal module with a conductive obliquely wound coil spring held against an electrical contact member and connector having such a terminal module
US2022020945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6039490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組電池
CN210016232U (zh) 母线槽和相应的电气组件
CN113258372A (zh) 电性连接套件及电性连接器
JP2017112031A (ja) コネクタ
US20240014587A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elastic pieces
JP2011003433A (ja) バッテリ用コネクタ
EP3550671A1 (en) Relay terminal and relay connector
CN111129826A (zh) 导线连接器
CN211351039U (zh) 导线连接器
KR20200140197A (ko) 접촉 단자
JPS63119156A (ja) 電池用コネクタ
JP2017117623A (ja) コネクタ
CN205408332U (zh)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TW201729468A (zh) 電聯接端子結構
CA3197661A1 (en) Femal terminal, socket, battery pack, power tool and power too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