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0505B - 一种治疗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10505B CN111110505B CN202010061870.5A CN202010061870A CN111110505B CN 111110505 B CN111110505 B CN 111110505B CN 202010061870 A CN202010061870 A CN 202010061870A CN 111110505 B CN111110505 B CN 1111105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adjusting piece
- channel
- lumbar vertebra
- radi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08—Apparatus for applying pressure or blows almost perpendicular to the body or limb axis, e.g. chiropractic devices for repositioning vertebrae, correcting deform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椅,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所述靠背包括边板、背板组件和腰椎压板;所述边板安装于座椅本体的两侧,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所述背板安装于两边板的后侧面,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安装于背板,所述腰椎压板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两侧的边板连接,所述腰椎压板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腰椎压板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其有益效果在于:适用范围广,能够配合不同年龄段和身高的患者进行治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椅。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病因是长期不良坐姿或久卧沙发或软床中,由于患者的腰部症状加重,导致一侧腰椎(小关节)处于紊乱状态,继而因力学改变所致腰椎移位,椎间盘前后、左右受力不均(失稳)→椎间盘变形→膨出、突出、脱出。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椅是临床剖有疗效的一项举措。现有的治疗椅大多数是在座椅靠背处固定一块软垫,通过软垫挤靠座椅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软垫的挤压效果差、灵活性较低,不同患者的疼痛位置不同,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灵活性高,能够适用不同患者的治疗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椅,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所述靠背包括边板、背板组件和腰椎压板;所述边板安装于座椅本体的两侧,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所述背板安装于两边板的后侧面,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安装于背板,所述腰椎压板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两侧的边板连接,所述腰椎压板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腰椎压板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
进一步地,所述腰椎压板包括压板部和弹簧,所述压板部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压板部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所述弹簧分别安装于治疗面的两端,并与相对应的边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部的一侧面具有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治疗面的弧度与人体腰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边板开有与腰椎压板相对应的通道槽,所述治疗面两端的弹簧穿入通道槽中,并与槽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槽的深度与人体脊柱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腰椎压板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沿其高度方向开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位于第一通道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件安装于第一通道中,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分别安装于第二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前夹板、后夹板和螺栓;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位于背板的前后两侧并横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前夹板、第一通道和后夹板后与高度调节旋钮连接,所述弧度调节件分别位于第二通道处并与前夹板和后夹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度调节件包括弧度调节旋钮、转轴、连杆和片弹簧;所述弧度调节旋钮的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夹板、第二通道和前夹板后与连杆连接,所述片弹簧与对应的连杆连接,所述片弹簧与腰椎压板的一侧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凸起柱,所述凸起柱沿背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背板前侧面的两侧,所述凸起柱与腰椎压板一侧面的两端抵接。
进一步地,同一列凸起柱的高度与人体脊柱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胸椎压板,所述边板开有与胸椎压板相对应的凹槽,胸椎压板的两端位于凹槽中,胸椎压板的一侧面与凸起柱抵接,胸椎压板的另一侧面用于人体的胸椎部位接触。
进一步地,还包括头枕组件,所述头枕组件包括颈椎压板和连接柱,多个所述颈椎压板间隔安装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背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弯曲段和第二段,多个所述颈椎压板间隔安装于第一段,所述弯曲段的弧度与颈椎相配合,所述第二段与背板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治疗椅设计简单,结构合理,灵活性高,通过设置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能够调节不同的腰椎压板的凸出程度,使本治疗椅能够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疼痛部位进行康复治疗。
2、本治疗椅中的腰椎压板,其治疗面与人体腰部弧度相配合,在片弹簧的挤压下,腰椎压板能够形成不同的弧度,满足不同的患者。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硬度的片弹簧形成由患病部位至周边压力由强变弱的压力分布,借助患者靠背的力量对患病腰椎形成压迫,促进腰椎恢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椅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椅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椅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腰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腰椎压板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背板组件的后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A-A向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7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背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背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弧度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弧度调节件弯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头枕组件的主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头枕组件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的头枕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1为座椅本体;2为边板;3为腰椎压板;4为背板;5为压板部;6为弹簧;7为治疗面;8为凹槽;9为通道槽;10为第一通道;11为第二通道;12为高度调节旋钮;13为前夹板;14为后夹板;15为螺栓;16为弧度调节旋钮;17为转轴;18为连杆;19为片弹簧;20为凸起柱;21为胸椎压板;22为颈椎压板;23为连接柱;24为第一段;25为第二段;26为弯曲段;27为椅腿;28为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的治疗椅,包括座椅本体1、靠背和椅腿27;所述靠背包括边板2、背板组件和腰椎压板3;所述边板2安装于座椅本体1后端的两侧,所述椅腿27安装于座椅本体1的下端,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4、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所述背板4安装于两边板2的后侧面,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安装于背板4,所述腰椎压板3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1两侧的边板2连接,所述腰椎压板3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腰椎压板3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7。通过高度调节件可以调节弧度调节件的高度,通过弧度调节件可以调节腰椎压板3的凸出程度,以使本治疗椅能够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疼痛部位进行康复治疗。
所述腰椎压板3包括压板部5和弹簧6,所述压板部5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压板部5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7,所述弹簧6分别安装于治疗面7的两端,并与相对应的边板2连接。压板部5通过两端的弹簧6安装在边板2上,弧度调节件挤压压板部5的一侧面,使得治疗面7挤压患者疼痛部位,从而进行康复治疗。
所述压板部5的一侧面具有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的凹槽8,弧度调节件中的片弹簧19会嵌在凹槽8中,并在高度调节件的带动下沿凹槽8上下移动。所述治疗面7的弧度与人体腰部相配合。此设置符合人体工学可提高本治疗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所述边板2开有与腰椎压板3相对应的通道槽9,所述治疗面7两端的弹簧6穿入通道槽9中,并与槽底连接。通过设置通道槽9来安装腰椎压板,使得腰椎压板的在弧度调节件的作用下能够向前凸出,提高腰椎压板前后移动范围。
所述通道槽9的深度与人体脊柱的形状相配合。通过此设置可将若干张腰椎压板3按照与人体腰部相配合的方式排布,提高本治疗椅的治疗效果。
所述腰椎压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边板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将腰椎压板3设置成若干张,能够提高腰椎压板3与人体腰部的贴合程度,提高本治疗椅的治疗效果。
还包括胸椎压板21,所述边板2开有与胸椎压板21相对应的凹槽8,胸椎压板21的两端位于凹槽8中,胸椎压板21的一侧面与凸起柱20抵接,胸椎压板21的另一侧面用于人体的胸椎部位接触。胸椎压板21位于腰椎压板3的上方。通过设置胸椎压板21,患者可将整个后背靠在本治疗椅的背板4处,从而提高本治疗椅的舒适度。
如图4所示,还包括盖板28,盖板28设置于两边板2和背板4的上端。通过设置盖板28,将边板2和背板4之间空间封闭,提高了治疗椅整体的美观性。
所述背板4沿其高度方向开有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1分别位于第一通道10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件安装于第一通道10中,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分别安装于第二通道11中。高度调节件能够带动弧度调节件沿背板4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通过此设置,可改变不同位置的腰椎压板3的凸出程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不同疼痛部位的患者的需求,提高本治疗椅的适用范围。
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12、前夹板13、后夹板14和螺栓15;所述前夹板13和后夹板14分别位于背板4的前后两侧并横跨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所述螺栓15的一端依次穿过前夹板13、第一通道10和后夹板14后与高度调节旋钮12连接,所述弧度调节件分别位于第二通道11处并与前夹板13和后夹板14连接。具体使用时,拧松高度调节旋钮12,上下移动螺栓带动弧度调节件沿着第二通道11上下移动,调节好高度后拧紧高度调节旋钮12将弧度调节件固定。
所述弧度调节件包括弧度调节旋钮16、转轴17、连杆18和片弹簧19;所述弧度调节旋钮16的一端与转轴17连接,所述转轴1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夹板14、第二通道11和前夹板13后与连杆18连接,所述片弹簧19与对应的连杆18连接,所述片弹簧19与压板部一侧面的凹槽8相配合。具体使用时,片弹簧19嵌入到压板部5的凹槽8中,通过旋转弧度调节旋钮16,使片弹簧19推动腰椎压板3凸出至合适的弧度,以适应所需的腰椎弧度。连杆18开有与转轴17相对应的旋转槽,从而保证在旋转弧度调节旋钮16时,连杆18仅带动片弹簧19前后移动。
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凸起柱20,所述凸起柱20沿背板4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背板4前侧面的两侧,所述凸起柱20与压板部5一侧面的两端抵接。同一列凸起柱20的高度与人体脊柱的形状相配合。通过设置凸起柱20可使使背板4与压板部5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安装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使腰椎压板3、胸椎压板21符合人体脊柱弯曲形状排列,还为调节片弹簧的弧度留出较大的调节空间,有效提高本治疗椅的治疗效果。
还包括头枕组件,所述头枕组件包括颈椎压板22和连接柱23,多个所述颈椎压板22间隔安装于连接柱23的一端,所述连接柱23的另一端与背板4连接。所述连接柱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4、弯曲段26和第二段25,多个所述颈椎压板22间隔安装于第一段24,所述弯曲段26的弧度与颈椎相配合,所述第二段25与背板4连接。治疗时,患者可将颈部靠在头枕组件上,提高本治疗椅的舒适度,还可利用颈椎压板22按压头部,缓解疲劳。
具体使用时:患者坐在本治疗椅上,患者腰部与腰椎压板3贴紧,后背与胸椎压板21贴紧,头部靠于颈椎压板22处。松开高度调节旋钮12,松开前夹板13和后夹板14,上下移动前后夹板使其高度适合患者疼痛部位,随后拧紧高度调节旋钮12;旋转左右两侧的弧度调节旋钮16,使片弹簧19挤压腰椎压板3,使其凸出合适的弧度,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本治疗椅通过旋转弧度调节旋钮16,使片弹簧19挤压腰椎压板3,使腰椎压板3形成不同的弧度,从而满足不同的患者。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硬度的片弹簧19形成由患病部位至周边压力由强变弱的压力分布,借助患者靠背的力量对患病腰椎形成压迫,促进腰椎恢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治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所述靠背包括边板、背板组件和腰椎压板;所述边板安装于座椅本体的两侧,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高度调节件和弧度调节件,所述背板安装于两边板的后侧面,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安装于背板,所述腰椎压板的两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两侧的边板连接,所述腰椎压板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腰椎压板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
所述腰椎压板包括压板部和弹簧,所述压板部的一侧面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所述压板部的另一侧面为治疗面,所述弹簧分别安装于治疗面的两端,并与相对应的边板连接;
所述压板部的一侧面具有与弧度调节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治疗面的弧度与人体腰部相配合;
所述边板开有与腰椎压板相对应的通道槽,所述治疗面两端的弹簧穿入通道槽中,并与槽底连接;
所述背板沿其高度方向开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位于第一通道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件安装于第一通道中,所述弧度调节件通过高度调节件分别安装于第二通道中;
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前夹板、后夹板和螺栓;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位于背板的前后两侧并横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前夹板、第一通道和后夹板后与高度调节旋钮连接,所述弧度调节件分别位于第二通道处并与前夹板和后夹板连接;
所述弧度调节件包括弧度调节旋钮、转轴、连杆和片弹簧;所述弧度调节旋钮的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夹板、第二通道和前夹板后与连杆连接,所述片弹簧与对应的连杆连接,所述片弹簧与腰椎压板的一侧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压板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凸起柱,所述凸起柱沿背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背板前侧面的两侧,所述凸起柱与腰椎压板一侧面的两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组件,所述头枕组件包括颈椎压板和连接柱,多个所述颈椎压板间隔安装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背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61870.5A CN111110505B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一种治疗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61870.5A CN111110505B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一种治疗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10505A CN111110505A (zh) | 2020-05-08 |
CN111110505B true CN111110505B (zh) | 2024-11-26 |
Family
ID=7049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61870.5A Active CN111110505B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一种治疗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105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03318B (zh) * | 2020-08-18 | 2022-06-03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用于copd和as的肺功能辅助检测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912147U (zh) * | 2020-01-19 | 2020-11-13 | 暨南大学 | 一种治疗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23581A (ja) * | 2011-12-15 | 2013-06-24 | Akihito Nagano | 胸囲バンド式脊椎牽引器具及びこれを取付けた座椅子 |
TWI516246B (zh) * | 2013-09-18 | 2016-01-11 | 何浩明 | 可攜式且具脊椎矯正功能之背架結構 |
KR101712010B1 (ko) * | 2015-03-02 | 2017-03-03 | 박장호 | 텐션스트립이 구비된 척추 교정 휠백장치 |
CN206026507U (zh) * | 2016-07-03 | 2017-03-22 | 周兵 | 一种骨科脊柱全方位矫正装置 |
CN206443880U (zh) * | 2016-08-31 | 2017-08-29 | 余彩明 | 脊柱训练康复器 |
CN107157627B (zh) * | 2017-05-17 | 2023-12-29 | 暨南大学 |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
-
2020
- 2020-01-19 CN CN202010061870.5A patent/CN1111105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912147U (zh) * | 2020-01-19 | 2020-11-13 | 暨南大学 | 一种治疗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10505A (zh) | 2020-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26494B2 (en) | Chair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 improper alignment of spinal vertebrae | |
KR101150384B1 (ko) | 척추 교정용 휠백장치 | |
MXPA04007241A (es) | Elemento de soporte del hueso sacro para asiento. | |
JP2014525303A (ja) | 脊椎・脊髄疾患を予防及び治療するための矯正椅子 | |
KR101712010B1 (ko) | 텐션스트립이 구비된 척추 교정 휠백장치 | |
KR101445261B1 (ko) | 삼중 곡면 구조의 등받이형 척추 교정장치 | |
KR20170071927A (ko) | 척추 교정장치 | |
CN111110505B (zh) | 一种治疗椅 | |
CN211912147U (zh) | 一种治疗椅 | |
CN104706496A (zh) | 便携式且具脊椎矫正功能的背架结构 | |
EP3932376B1 (en) | Inflatable neck traction device | |
CN112826263B (zh) | 一种椅子结构 | |
CN212815350U (zh) | 一种椅子及其腰靠结构 | |
KR200216138Y1 (ko) | 척추 교정용 의자 | |
KR100371610B1 (ko) | 의자를 이용한 척추 교정방법 | |
KR20210029510A (ko) | 등받이 장착형 거북목 교정기 | |
KR20160122526A (ko) | 허리 가압수단이 구비된 안마의자 | |
CN112450646A (zh) | 便于临床护理使用的脊椎矫正床垫 | |
KR200324938Y1 (ko) | 척추 교정용 의자 | |
CN220442399U (zh) | 一种分体组合式多功能变形护颈枕 | |
CN220423658U (zh) | 一种组合式护颈枕 | |
CN213310691U (zh) | 脊柱牵引矫正装置 | |
CN221013809U (zh) | 一种颈椎用固定垫 | |
CN219249616U (zh) | 一种可调节弧度的户外躺椅 | |
CN211272141U (zh) | 一种颈椎康复理疗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