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7189A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07189A CN111107189A CN201811261871.3A CN201811261871A CN111107189A CN 111107189 A CN111107189 A CN 111107189A CN 201811261871 A CN201811261871 A CN 201811261871A CN 111107189 A CN111107189 A CN 111107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haft
- bracket
- rotating
- guide
- shaft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可折叠屏。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支架、导向件、支撑板、弹性件及两个转动臂。导向件及支撑板连接于转轴支架,弹性件设于转轴支架与导向件之间。两个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设于转轴支架的两端,并能够相对转动呈折叠装或展开状,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导向件。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两个转动臂,可折叠屏连接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对转动并折叠时,导向件由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并凸伸至可折叠屏背离支撑板的一侧。上述的转轴机构能够在可折叠屏折叠时对可折叠屏进行保护,避免可折叠屏因折叠的不规则变形而产生的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可折叠电子设备,如可折叠手机中,通过将手机的显示屏进行对折,实现将手机小型化,以方便用户携带。传统的折叠手机通常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及覆盖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一侧的柔性显示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翻转至呈叠合状,此时,柔性显示屏呈对折状态。然而,由于柔性显示屏的边缘通常固定地连接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当柔性显示屏对折时,其大致中部的区域会受到来自其边缘以及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挤压力,并因此产生拱起变形,该拱起变形的方向与折叠方向相反,导致柔性显示屏容易产生折痕甚至出现分层,影响手机外观,同时容易导致柔性显示屏失效,降低了柔性显示屏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支架、导向件、弹性件以及两个转动臂。导向件可活动地连接于转轴支架,弹性件设置于转轴支架与导向件之间。两个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支架的相对两端,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导向件。两个转动臂相对转轴支架转动以向彼此靠拢时,导向件被驱动以凸伸出转轴支架之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转轴机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可折叠屏。转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转轴支架的支撑板,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两个转动臂,并通过两个转动臂转动呈折叠装或展开状,可折叠屏连接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且叠置于支撑板上。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通过两个转动臂相对转动并折叠时,导向件由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并凸伸至可折叠屏背离支撑板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支架、导向件、弹性件、两个转动臂以及支撑板。导向件可滑动地连接于转轴支架,弹性件设置于转轴支架与导向件之间。两个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支架的相对两端,两个转动臂能够相对转轴支架转动至呈折叠状或呈展开状,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导向件。支撑板连接于转轴支架;其中,两个转动臂相对转动至呈折叠状时,导向件被驱动以凸伸出转轴支架之外,并与支撑板相对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中,可折叠屏设于壳体组件以及转轴机构上时,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通过两个转动臂相对转动并折叠时,导向件由两个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并凸伸至可折叠屏上方(如,与折叠屏相对或相接触),能够阻挡可折叠屏产生背离于转轴机构的拱起变形的趋势,也即,迫使可折叠屏朝向转轴机构凹下变形,从而避免可折叠屏产生不符合其弯折趋势的变形,实现对可折叠屏的弯折方向进行导向。因此,上述的转轴机构能够在可折叠屏折叠时对可折叠屏进行保护,避免可折叠屏因折叠的不规则变形而产生的损坏,延长了可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转轴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转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转轴机构的区域VI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转轴机构以及可折叠屏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的转轴机构处于第一角度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转轴机构以及可折叠屏处于第二角度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作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类型不限,以电子设备在使用时较常见的放置方式为参考放置方式,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背向用户的一侧则为“背侧”,“顶部”指靠近电子设备上边缘的部分,“底部”则指靠近电子设备下边缘的部分。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电子设备5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清同时参阅图1及图2,电子设备500包括电子组件400、壳体组件300、可折叠屏200以及转轴机构100,电子组件400以及转轴机构100设置于壳体组件300内,可折叠屏200铺设于壳体组件300及转轴机构100上。壳体组件300及可折叠屏200能够通过转轴机构100折叠或展开,壳体组件300及可折叠屏200呈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500的体积相对较小,便于收纳及携带。
壳体组件300包括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分别连接于转轴机构100的两侧。第二壳体305可相对第一壳体303折叠或展开。壳体组件300用于对可折叠屏200进行承载,同时对电子组件400进行防护。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分别对可折叠屏200的两端进行支撑。转轴机构100可进行折叠或展开,并且对柔性显示屏201位于两端之间的部分进行支撑。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壳体303可以为硬质壳体,第二壳体305也可以为硬质壳体。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可以对柔性显示屏201的两端进行稳固支撑。
转轴机构100可随第二壳体305相对第一壳体303折叠或展开而形变,并限制第二壳体305脱离第一壳体303,转轴机构100还用于支撑可折叠屏200,以防止可折叠屏200塌陷。转轴机构100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转轴机构100利用自身可转动特性,使得第一壳体303可相对第二壳体305翻转,使得第一壳体303相对第二壳体305呈叠合状、或呈夹角状,或呈展开状。
请参阅图3至图5,转轴机构100包括转轴组件10以及导引组件30,转轴组件10连接于壳体组件300,导引组件30连接于转轴组件10。
转轴组件10包括固定件12、转轴支架14以及转动臂16。固定件12设置于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之间,其用于装设转动臂16。转轴支架14大致与固定件12并列设置,其用于连接转动臂16及导引组件30。
转动臂16为两个,两个转动臂16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支架14的相对两端。具体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转动臂16包括第一转动臂161以及第二转动臂163。第一转动臂161的一端设置于固定件12与转轴支架14之间,并与固定件12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161的另一端朝背离转轴支架14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第一壳体303。第二转动臂163的一端设置于固定件12与转轴支架14之间,并与固定件1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163的另一端朝背离转轴支架14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第二壳体305。第一转动臂161以及第二转动臂16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转轴支架14及固定件12转动,以彼此靠拢呈折叠状态,或彼此远离呈展开状态,以使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能够较为顺畅地相对折叠或展开。
导引组件30可活动地连接于转轴支架14,其用于对可折叠屏200的弯折状态进行导引,使可折叠屏200在折叠状态下朝向预定的方向弯折变形,以避免可折叠屏200在折叠时产生异常拱起或弯曲形变。导引组件30包括导向件32以及弹性件34,导向件32设置于转轴支架14与固定件12之间,,弹性件34设置于导向件32与弹性件34之间。
进一步地,导向件32可活动地与转轴支架14相配合,并能够沿着转轴支架14限制的方向相对转轴支架14滑动。导向件32与第一转动臂161或/及第二转动臂163相抵持,当第一转动臂161或/及第二转动臂163相对转轴支架14转动并彼此靠拢时,第一转动臂161或/及第二转动臂163抵推导向件32,使导向件23凸伸出转轴支架14之外(如,凸伸出转轴支架14背离固定件12的一侧)。
导向件32包括本体321以及连接于本体321的导向部323。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体321大致呈三角形块状,其设有从动面3211(图3),从动面3211设置于本体321朝向固定件12的一侧,并与第一转动臂161或/及第二转动臂163相抵持,使第一转动臂161或/及第二转动臂163能够抵推从动面3211,从而驱动导向件32运动。其中,导向件32与转轴支架14滑动配合时,其能够沿大致平行于转动臂16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面3211大致为平面,其相对于导向件32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也即,从动面3211与导向件32的滑动方向之间成一定的夹角(如,锐角)。进一步地,从动面3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从动面3211包括第一从动面3213以及第二从动面32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从动面3213与第二从动面3215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预设夹角,该预设夹角可以为钝角。
进一步地,第一从动面3213以及第二从动面3215大致对称地设置于本体321上,第一从动面3213设置于本体321靠近第一转动臂161的一侧,并与第一转动臂161相抵持;第二从动面3215设置于本体321靠近第二转动臂163的一侧,并与第二转动臂163相抵持。当两个转动臂16相对于转轴支架14转动时,转动臂16分别在对应的从动面3211上产生相对滑动,以由此推动导向件32相对转轴支架14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从动面32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一个从动面3211可以与两个转动臂16中的任一个相抵持,以使转动臂16能够抵推从动面3211而驱动导向件32运动。
导向部323设置于本体321背离从动面3211的一侧,并与转轴支架14滑动配合,以在导向件32相对转轴支架14滑动时,从转轴支架14背离本体221的一侧伸出,从而对可折叠屏200的变形方向进行导向,避免可折叠屏200发生拱起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323大致为凸伸形成于本体321表面的凸柱结构,导向部323可活动地穿设于转轴支架14。
为了限制导向部323的滑动方向,转轴支架14上设有通孔141,通孔141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于转动臂16的旋转轴线,且通孔141贯穿转轴支架14,导向部323可活动地凸伸至通孔141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转轴支架14的通孔141可以以其他形式的导向结构替代,例如,转轴支架14可以设有导向槽,导向部323可滑动地与该导向槽相配合;或者,导向部323与转轴支架14支架可以通过导轨与导槽的形式实现滑动配合。
弹性件34设置于本体321与转轴支架14之间,其用于为导向件32提供运动的回复力。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4为螺旋弹簧,其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件34分别设置于导向部323的两侧。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本体321以及转轴支架14,并对本体321施加远离于转轴支架14的推力。当两个转动臂16相对转轴支架14转动并彼此靠拢时,本体321在转动臂16的驱动下靠近转轴支架14,使导向部323经由通孔141凸伸出转轴支架14,此时弹性件34被压缩。当两个转动臂16相对转轴支架14转动并彼此远离时,弹性件34的恢复形变,并对本体321施加弹性回复力,使本体321远离转轴支架14,同时导向部323缩回并复位至通孔141中。
为了对弹性件34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弹性件34在形变过程中产生偏移,导向件32还包括定位部325,定位部325为连接于本体321的凸柱结构,弹性件34套设于定位部325上。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支架14还可以设有对应于定位部325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定位孔可以为盲孔结构,其与定位部325大致同轴设置,弹性件34的一端套设于定位部325,另一端收容于定位孔中。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支架14还设有收容槽143,收容槽143开设于转轴支架14朝向固定件12的一侧,收容槽143用于收容导向件32,并为导向件32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使转轴机构100的结构更为紧凑。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向件32以及弹性件34均设置于收容槽143内。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机构100设置于壳体组件300内时,其连接于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之间。为了使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在转动时能够受力均匀,转轴组件10以及导引组件30均为两个,两个转轴组件10分别设置于壳体组件300的两侧边缘,例如,其中一个转轴组件10可以设置于壳体组件300的顶侧,另一个转轴组件10可以设置于壳体组件300的底侧,同时,两个导引组件30与两个转轴组件10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能够使壳体组件300在折叠时,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能够绕较为稳定的转轴转动,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500的稳定性,并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顶侧,以电子设备500在使用时较常见的放置方式为参考放置方式,“顶侧”指靠近电子设备500上边缘的部分,“底侧”则指靠近电子设备500下边缘的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机构100还包括屏支撑组件50,屏支撑组件50沿着壳体组件300的内部延伸,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轴组件10。屏支撑组件50用于支撑可折叠屏200。在本实施方式中,屏支撑组件50包括第一支撑件52以及第二支撑件54。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5,第一支撑件52大致呈板状结构,其通过转轴521连接于转轴支架14,并能相对于转轴支架14转动。第一支撑件52远离转轴521的一侧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臂161,以增强第一支撑件52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52靠近第一转动臂16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523,第一连接部523可活动地与第一转动臂161连接。相应地,第一转动臂161设有第一导向槽1611,第一连接部523可活动地凸伸入第一导向槽1611中,并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1611的延伸方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23大致呈扇形块状,第一导向槽1611大致呈扇形孔状,其大致沿转轴521的转轴方向贯穿第一转动臂161。第一导向槽1611的扇形的弧度大于第一连接部523的扇形的弧度,使第一连接部523能够在第一导向槽1611内沿着扇形的弧度滑动。当第一转动臂161带动第一支撑件52相对转轴支架14转动时,第一连接部523在第一导向槽1611内适应性地转动,以避免运动干涉,增加转轴机构100的柔性,并能够对可折叠屏200起到支撑作用。
第二支撑件54的结构与第一支撑件52的结构大致相同,其通过转轴541枢接于转轴支架14,同时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转动臂163远离转轴支架14的一端。其中,第二转动臂163远离转轴支架14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1631,第二支撑件54设有第二连接部543,第二连接部543可活动地凸伸入第二导向槽1631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机构100还包括支撑板70,支撑板70设置于第一支撑件52及第二支撑件25之间,并连接于转轴支架14。支撑板70用于支撑可折叠屏200,并形成容置空间,以使可折叠屏200在折叠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产生预定方向的形变。具体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板70大致为具有凹陷的板状结构,其沿着壳体组件300的内部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轴组件10。进一步地,支撑板70连接于转轴支架14,此时,转轴支架14的通孔141的位置处于支撑板70的表面以上,也即,通孔141的轴线、导向部323的轴线大致与支撑板70相平行设置,使导向件32的导向部323凸伸出通孔141后,能够位于支撑板70的上方(如,导向部323与支撑板70呈相对间隔的状态),以便于对设置于支撑板70上的可折叠屏200的弯折方向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支撑板70靠近通孔141的一侧设有凹面72,凹面形成容置部74,容置部74为可折叠屏200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面72大致为沿着支撑板70的表面延伸的部分内圆柱面状,以适应于可折叠屏200折叠后的形状。
请再次参阅图2,电子组件400包括第一电子模组401、第二电子模组403以及柔性电路板405,第一电子模组401设置于第一壳体303内,第二电子模组403设置于第二壳体305内,柔性电路板405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电子模组401和第二电子模组403。进一步地,第一电子模组401可以是主板和设置主板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摄像头和送受话器等。第二电子模组403也可以由印刷电路板和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功能模块构成,第二电子模组403不同于第一电子模组401,第二电子模组403可以是电池、连接器、指纹模组等。
可折叠屏200依次铺设于第一壳体303、转轴机构100和第二壳体30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折叠屏200包括柔性显示屏201。柔性显示屏201随第一壳体303与第二壳体305相互翻转呈弯折状或展开状。柔性显示屏201电连接于电子组件400,以使电子组件400能够控制柔性显示屏201运行。
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500中,可折叠屏200设于壳体组件300以及转轴机构100上时,可折叠屏200叠置于支撑板70上,支撑板70能够支撑可折叠屏200,此时,转轴支架14的通孔141的位置处于可折叠屏200的表面以上,也即,通孔141的轴线、导向部323的轴线大致与可折叠屏200相平行设置,可折叠屏200位于支撑板70与通孔141的轴线之间,使导向件32的导向部323凸伸出通孔141后,能够位于可折叠屏200的上方,也即,导向部323与可折叠屏200相对或与可折叠屏200的表面相接触,以便于对可折叠屏200的弯折方向进行导向。具体而言,请同时参阅图8及图9,当转轴机构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可折叠屏200弯折,导向部323经由通孔141凸伸至可折叠屏200上方,也即,导向件32的导向部323凸伸至可折叠屏200背离支撑板70的一侧,此时,导向件32能够阻挡可折叠屏200产生背离于支撑板70的拱起变形的趋势,迫使可折叠屏200朝向支撑板70凹下变形,从而避免可折叠屏200产生不符合其弯折趋势的变形,实现对可折叠屏200的弯折方向进行导向。因此,上述的转轴机构100能够在可折叠屏200折叠时对可折叠屏200进行保护,避免可折叠屏200因折叠的不规则变形而产生的损坏,延长了可折叠屏20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500可以是实现小屏显示、或大屏显示、或弯折屏显示的多用途手机,呈现多种使用功能。例如:电子设备500在柔性显示屏201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303可与第二壳体305叠合在一起,电子设备500可以充当手机使用,方便用户携带,占用空间小。电子设备500在柔性显示屏201呈一定角度弯折时,第一壳体303相对第二壳体305展开,并互成一定夹角,电子设备500可以充当作笔记本电脑使用。而当电子设备500在柔性显示屏201呈展开状态时,第一壳体303相对第二壳体305展开,并相互平齐,电子设备500可以充当平板电脑使用,以增加显示面积,获取更多显示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当然,电子设备500也可以是多用途的平板电脑,或多用途的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具有多种模式切换的多功能电子设备。
请一并参阅图10,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屏201包括贴于第一壳体303(见图3)的第一显示部202、贴于第二壳体305的第二显示部203和连接于第一显示部202和第二显示部203的弯折显示部204。第一显示部202和第二显示部203分别随第一壳体303和第二壳体305相对地折叠或展开。弯折显示部203随第一显示部202相对第二显示部203折叠或展开而弯折或展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02、第二显示部203以及弯折显示部204可以为一体结构,使柔性显示屏201为整片式的柔性显示屏;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折显示部204为可弯折的柔性部分,而第一显示部202、第二显示部203可以为非柔性部分,第一显示部202、第二显示部203通过弯折显示部204相对地折叠或展开。
进一步地,可折叠屏200还可以包括覆盖柔性显示屏201的柔性透光盖板(图中未示出)。柔性透光盖板贴合于柔性显示屏201上。柔性透光盖板的周缘固定地连接于第一壳体303以及第二壳体305。柔性透光盖板41用于对柔性显示屏201进行防护,并提高电子设备500的外观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支架;
导向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架与所述导向件之间;以及
两个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架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所述导向件;两个所述转动臂相对所述转轴支架转动以向彼此靠拢时,所述导向件被驱动以凸伸出所述转轴支架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止挡部的一侧设有从动面,两个所述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所述从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贯穿地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止挡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面为平面,所述从动面与所述止挡部相对所述转轴支架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面包括第一从动面以及第二从动面,所述第一从动面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面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两个所述转动臂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从动面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臂包括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转轴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转轴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臂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所述转轴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凸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所述转轴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凸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所述导向件由所述转动臂驱动以凸伸出所述转轴支架之外,并与所述支撑板相对间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导向件的一侧凹陷形成容置部。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转动臂背离所述转轴支架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导向件及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收容槽内。
13.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的支撑板;
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转动臂,并通过两个所述转动臂转动呈折叠装或展开状;以及
可折叠屏,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且叠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通过两个所述转动臂相对转动并折叠时,所述导向件由两个所述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并凸伸至所述可折叠屏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转轴支架,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通过两个所述转动臂相对转动至呈折叠状时,所述导向件的所述一端凸伸出所述转轴支架之外,并与所述可折叠屏的显示面相对。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转轴支架,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通过两个所述转动臂相对转动至呈折展开状时,所述导向件的所述一端缩回所述转轴支架内。
16.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支架;
导向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架与所述导向件之间;
两个转动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架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转动臂能够相对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至呈折叠状或呈展开状,两个所述转动臂中的至少一个抵持于所述导向件;以及
支撑板,连接于所述转轴支架;其中,两个所述转动臂相对转动至呈折叠状时,所述导向件被驱动以凸伸出所述转轴支架之外,并与所述支撑板相对间隔。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61871.3A CN111107189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PCT/CN2019/105476 WO2020082927A1 (zh) | 2018-10-26 | 2019-09-11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EP19876784.0A EP3863263A4 (en) | 2018-10-26 | 2019-09-11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17/237,701 US20210240232A1 (en) | 2018-10-26 | 2021-04-22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61871.3A CN111107189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07189A true CN111107189A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1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61871.3A Withdrawn CN111107189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07189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7924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4125096A (zh) * | 2020-08-25 | 2022-03-01 |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 开合装置及应用此开合装置的终端机器 |
WO2022057538A1 (zh) * | 2020-09-17 | 2022-03-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4251349A (zh) * | 2020-09-25 | 2022-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柔性屏的折叠显示设备 |
CN114373382A (zh) * | 2020-10-15 | 2022-04-19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弯显示设备 |
CN114449067A (zh) * | 2020-10-31 | 2022-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4542587A (zh) * | 2022-02-28 | 2022-05-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装置 |
CN114576525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CN114992227A (zh) * | 2020-08-10 | 2022-09-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模组和电子装置 |
CN115002248A (zh) * | 2021-10-26 | 2022-09-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折叠屏终端 |
WO2023051210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3051061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50631U (zh) * | 2016-01-19 | 2016-11-30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柔性屏支撑铰链、柔性屏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206369992U (zh) * | 2016-12-12 | 2017-08-0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464502A (zh) * | 2017-07-13 | 2017-12-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显示装置 |
CN108200248A (zh) * | 2018-01-26 | 2018-06-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10-26 CN CN201811261871.3A patent/CN11110718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50631U (zh) * | 2016-01-19 | 2016-11-30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柔性屏支撑铰链、柔性屏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206369992U (zh) * | 2016-12-12 | 2017-08-0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464502A (zh) * | 2017-07-13 | 2017-12-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显示装置 |
CN108200248A (zh) * | 2018-01-26 | 2018-06-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92227A (zh) * | 2020-08-10 | 2022-09-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模组和电子装置 |
CN114992227B (zh) * | 2020-08-10 | 2023-03-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模组和电子装置 |
CN114125096A (zh) * | 2020-08-25 | 2022-03-01 |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 开合装置及应用此开合装置的终端机器 |
CN114125096B (zh) * | 2020-08-25 | 2024-05-28 |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 开合装置及应用此开合装置的终端机器 |
WO2022057538A1 (zh) * | 2020-09-17 | 2022-03-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US12222772B2 (en) | 2020-09-17 | 2025-02-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N114251349A (zh) * | 2020-09-25 | 2022-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柔性屏的折叠显示设备 |
CN114373382A (zh) * | 2020-10-15 | 2022-04-19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弯显示设备 |
CN114449067A (zh) * | 2020-10-31 | 2022-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3067924B (zh) * | 2021-03-19 | 2023-05-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3067924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WO2023051210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
WO2023051061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
CN115002248A (zh) * | 2021-10-26 | 2022-09-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折叠屏终端 |
WO2023071475A1 (zh) * | 2021-10-26 | 2023-05-0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折叠屏终端 |
CN115002248B (zh) * | 2021-10-26 | 2023-05-1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和折叠屏终端 |
CN114542587A (zh) * | 2022-02-28 | 2022-05-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装置 |
CN114576525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240232A1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107189A (zh)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209375705U (zh)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214756425U (zh)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JP7203991B2 (ja) | 回動接続アセンブリ及び折り畳み式端末機器 | |
US10383241B2 (en) | Capp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 |
EP4181487B1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629087A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US20040091101A1 (en) |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 |
CN110769109B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US7832058B2 (en) | Swivel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769090B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JPH08279027A (ja) | 無線通信カード | |
CN115325019A (zh) | 折叠式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 |
CN113315855A (zh) | 折叠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4125112A (zh) | 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
WO2008044316A1 (fr) | Terminal portable | |
CN100518463C (zh) | 用于旋转型移动电话的显示器的铰链装置 | |
WO2022218007A1 (zh) | 转轴模组、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0769108B (zh) | 阻尼组件、折叠组合件和折叠式移动终端 | |
CN113898661B (zh) | 转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1526230B (zh) | 柔性机壳组件与电子设备 | |
CN117714566B (zh) |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8920449U (zh) | 电子设备 | |
KR101023281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