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6883B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96883B CN111096883B CN202010007301.2A CN202010007301A CN111096883B CN 111096883 B CN111096883 B CN 111096883B CN 202010007301 A CN202010007301 A CN 202010007301A CN 111096883 B CN111096883 B CN 1110968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ck
- carbon fiber
- head
- azimuth
- sa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2003/007—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secured to the patient, e.g. with bel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04—He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09—Ne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19—Thorax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3—Ba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一端设置有多角度调节转轴,所述多角度调节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圆弧板,所述固定圆弧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碳纤维靠背结构,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包括架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能够解决颠簸路面对腰椎以及颈椎的冲击,实现提高助行器整体使用的稳定性,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贴身的舒适度与保护作用,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背景技术
半身瘫痪的病人由于长期的卧床休息,不能够的得到锻炼,会对身体产生影响,长期的卧床容易使患者的臀部长期处在压迫的状态,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状,同时由于长期的不运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现有的助行器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帮助,便于患者的行走与运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不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头部以及脊椎的保护,在没有旁人看护的情况下,容易对患者的脊椎造成二次伤害,这也是患者使用助行器最大的担忧。
现有的助行器不具有头靠功能,在遇到颠簸路面时仅依靠腰部的局部固定,不能够缓解颠簸路面对腰椎以及颈椎的冲击,由于患者的腰部不具有支撑力,容易对脊椎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助行器不具有头靠功能,在遇到颠簸路面时仅依靠腰部的局部固定,不能够缓解颠簸路面对腰椎以及颈椎的冲击,由于患者的腰部不具有支撑力,容易对脊椎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一端设置有多角度调节转轴,所述多角度调节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圆弧板,所述固定圆弧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碳纤维靠背结构,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包括架杆,所述架杆与固定圆弧板活动连接,所述架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缩颈段,所述固定圆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枢纽柱,所述缩颈段与枢纽柱活动交接,所述缩颈段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主梁支撑臂,所述主梁支撑臂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臂,两组所述连接支臂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背板,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有六组,均通过架杆与主梁支撑臂互相固定连接,最上端的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头部减震块,所述头部减震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两组颈部限位套,所述头部减震块的上端设置有颈部弧板,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相互连接,碳纤维靠背结构之间延伸,能够在局部弹性移位时实现减震,最下端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护腰板,对使用者的腰背部提供顶持力量,起到保护脊椎的作用,缓解腰部负担,所述颈部弧板与碳纤维靠背结构设计为一件式的,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与颈部弧板能够解决身体与头部随着助行器的颠簸而晃动的问题,实现助行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的稳定性,避免脊椎因为颠簸受到伤害,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贴身的舒适度与保护作用,所述座椅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枢纽柱的下端活动固定于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支撑杆对枢纽柱具有限位支撑与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方位杆,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方向钮,所述旋转方向钮控制安全方位杆的旋转角度,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的一端均设置有多功能连接器,两组所述安全方位杆分别活动连接于两组多功能连接器的一端,所述多功能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器,所述安全方位杆的外部贯穿设置于限位器的内部,所述限位器对安全方位杆具有限位固定作用,所述多功能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卷收器,所述卷收器位于限位器的后端,所述卷收器上设置有安全织带,所述安全织带的一端设置有安全插头,所述控制面板靠近座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靠垫底座,所述限位靠垫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两组插扣,所述插扣与安全插头活动连接,所述限位靠垫底座靠近人的腹部,避免了震动对腹部的冲击,保护中心处的主要躯干。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方位杆的形状贴合人体的肩部胸腔幅度,使用者身体胸腔前部与两侧安全方位杆之间具有间隙,满足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使用,所述安全方位杆多用于路障与减速带路面,平坦路面通过旋转安全方位杆,使得安全方位杆与主杆持平,所述多功能连接器下端的安全织带与限位靠垫底座相连接,对碳纤维靠背结构具有相互辅助,双重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部开设有浮动按摩头,所述浮动按摩头具有按摩理疗的功能,放松颈椎,所述颈部限位套与头部减震块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以头部减震块为圆心,最大翻转角度为180度,所述支撑杆与枢纽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颈部弧板的上端具有弧度,不具有固定头部的作用,不影响头部的左右转向,而在遇到撞击震动时防止颈椎上端后脑部分后仰,对人体颈部进行承托,所述颈部弧板位于头部减震块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连接器靠近颈部限位套的一端设置有护颚垫,所述护颚垫对下颚具有正常生理弧度设置的曲面,具有局部针对性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方位杆的一端设置有方位杆头,所述方位杆头具有防滑性,便于固定。
本发明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能够将颈部限位套在头部减震块上旋转与头部减震块上呈度夹角,而固定颈部,避免震动对颈椎的二次伤害,头部减震块上的颈部弧板,支撑固定患者颈部的同时,不会对颈部进行压迫,颈部限位套下端的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可以较为完美的贴人体背部,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能够收缩到座椅下方,在路面较为复杂的同时,颈部限位套通过控制面板两侧安全方位杆对头靠限位,同时颈部限位套下方的安全插头与限位靠垫底座相连接,对整个胸腔具有包裹性的局部减震作用;本发明能够解决使用者的身体与头部随着路面的颠簸产生脊椎二次损伤的问题,实现提高助行器整体使用的稳定性,便于使用者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灵活操作助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将颈部限位套在头部减震块上旋转与头部减震块上呈90度夹角,而固定颈部,避免震动对颈椎的二次伤害,头部减震块上的颈部弧板,在震动力道造成使用者后仰时,颈部弧板支撑固定患者颈部与头部,不会对颈部与头部进行压迫,防止震荡引起二次伤害,具有保护性;
颈部限位套下端的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可以较为完美的贴人体背部,碳纤维靠背结构底部两侧的护腰板针对腰部弹性限位,由铝合金支撑与杆碳纤维按照人体脊柱形态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头靠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控制面板两侧安全方位杆在路面较为复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颈部限位套的限位,对冲击具有双层保护,同时颈部限位套下方的安全插口与限位靠垫底座相连接,对整个胸腔具有包裹性的局部减震作用,完美的将碳纤维靠背结构与前端连接,实现减震,碳纤维靠背结构不使用时,可以旋转收缩放置坐垫下方,不影响如厕等操作;
本发明能够解决使用者的身体与头部随着路面的颠簸产生脊椎二次损伤的问题,实现提高助行器整体使用的稳定性,便于使用者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灵活操作助行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的限位靠垫底座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安全插头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的颈部限位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的碳纤维靠背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的支撑杆的使用放大图。
图中:1、主杆;2、控制面板;3、旋转方向钮;4、安全方位杆;5、方位杆头;6、多功能连接器;7、颈部限位套;8、头部减震块;9、安全插头;10、座椅;11、支撑杆;12、限位器;13、限位靠垫底座;14、安全织带;15、缓冲层;16、护颚垫;17、多角度调节转轴;18、连接块;19、固定圆弧板;20、架杆;21、枢纽柱;22、缩颈段;23、主梁支撑臂;24、连接支臂;25、支撑背板;26、护腰板;27、颈部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踏板,踏板的上端设置有主杆1,主杆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座椅10,座椅10的一端设置有多角度调节转轴17,多角度调节转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圆弧板19,固定圆弧板1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碳纤维靠背结构,碳纤维靠背结构包括架杆20,架杆20与固定圆弧板19活动连接,架杆2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缩颈段22,固定圆弧板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枢纽柱21,缩颈段22与枢纽柱21活动交接,缩颈段2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主梁支撑臂23,主梁支撑臂23起到主梁支撑整体强度的作用,主梁支撑臂2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臂24,两组连接支臂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背板25,支撑背板25具有传导力度的作用,碳纤维靠背结构有六组,均通过架杆20与主梁支撑臂23互相固定连接,最上端的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头部减震块8,头部减震块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两组颈部限位套7,头部减震块8的上端设置有颈部弧板27,碳纤维靠背结构相互连接,碳纤维靠背结构之间延伸,能够在局部弹性移位时实现减震,最下端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护腰板26,对使用者的腰背部提供顶持力量,起到保护脊椎的作用,缓解腰部负担,颈部弧板27与碳纤维靠背结构设计为一件式的,碳纤维靠背结构与颈部弧板27能够解决身体与头部随着助行器的颠簸而晃动的问题,实现助行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的稳定性,避免脊椎因为颠簸受到伤害,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贴身的舒适度与保护作用,座椅10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11,枢纽柱21的下端活动固定于支撑杆11的上端,支撑杆11对枢纽柱21具有限位支撑与固定的作用,支撑杆11能够很好的分散碳纤维靠背结构整个压迫强度,便于安全使用碳纤维结构的整体张力强度。
两组颈部限位套7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15,缓冲层15的内部开设有浮动按摩头,浮动按摩头具有按摩理疗的功能,放松颈椎,颈部限位套7与头部减震块8转轴连接,颈部限位套7在固定使用时,便于对颈部的区域固定,当不使用时,将颈部限位套7向上翻转,与头部减震块8相互平行,便于日常穿戴。
两组颈部限位套7以头部减震块8为圆心,最大翻转角度为180度,支撑杆11与枢纽柱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便于加强结合面的强度。
颈部弧板27的上端具有弧度,不具有固定头部的作用,不影响头部的左右转向,而在遇到撞击震动时防止颈椎上端后脑部分后仰,对人体颈部进行承托,颈部弧板27位于头部减震块8顶端,颈部弧板27与头部减震块8是一体化,便于受到撞击时,能够将冲击力逐个分散,稳定性好,分散均匀,便于保护躯体脊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将颈部限位套7在头部减震块8上旋转与头部减震块8上呈90度夹角,而固定颈部,避免震动对颈椎的二次伤害,头部减震块8上的颈部弧板27,在震动力道造成使用者后仰,颈部弧板27支撑固定患者颈部的同时,不会对颈部进行压迫,通过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对颈椎与颈椎的局部保护,碳纤维靠背结构对颈部限位套7与头部减震块8具有支撑力量,腰部头部颈部所受到的力,均匀分布传导,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贴身的舒适度与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包括踏板,踏板的上端设置有主杆1,主杆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方位杆4,控制面板2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方向钮3,旋转方向钮3控制安全方位杆4的旋转角度,两组颈部限位套7的一端均设置有多功能连接器6,两组安全方位杆4分别活动连接于两组多功能连接器6的一端,多功能连接器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器12,安全方位杆4的外部贯穿设置于限位器12的内部,限位器12对安全方位杆4具有限位固定作用,多功能连接器6的内部设置有卷收器,卷收器位于限位器12的后端,卷收器上设置有安全织带14,安全织带14的一端设置有安全插头9,控制面板2靠近座椅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靠垫底座13,限位靠垫底座13的上端设置有两组插扣,插扣与安全插头9活动连接,限位靠垫底座13靠近人的腹部,避免了震动对腹部的冲击,保护中心处的主要躯干,卷收器具有安全收紧作用,能够保护轻微震动,使胸腔受到保护,安全方位杆4能够保证碳纤维结构与助行器的上端固定,碳纤维结构下端由座椅10固定,形成整体的包裹形态,同时不限制使用者的双臂活动范围,安全方位杆4在平坦路面旋转至助行器的两侧,不影响日常操作。
安全方位杆4的形状贴合人体的肩部胸腔幅度,使用者身体胸腔前部与两侧安全方位杆4之间具有间隙,满足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使用,安全方位杆4多用于路障与减速带路面,平坦路面通过旋转安全方位杆4,使得安全方位杆4与主杆1持平,多功能连接器6下端的安全织带14与限位靠垫底座13相连接,对碳纤维靠背结构具有相互辅助,双重保护的作用。
多功能连接器6靠近颈部限位套7的一端设置有护颚垫16,护颚垫16对下颚具有正常生理弧度设置的曲面,具有局部针对性保护,避免震动对脸部的软组织伤害。
安全方位杆4的一端设置有方位杆头5,方位杆头5具有防滑性,便于固定,加强安全方位杆4的安全防护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颈部限位套7下端的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可以较为完美的贴人体背部,由铝合金支撑与杆碳纤维按照人体脊柱形态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头靠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控制面板两侧安全方位杆4在路面较为复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颈部限位套7的限位,对冲击具有双层保护,同时颈部限位套7下方的安全插头9与限位靠垫底座13相连接,对整个胸腔具有包裹性的局部减震作用,完美的将碳纤维靠背结构与前端连接,实现减震,也可使颈部腰部在小范围内移动,锻炼了病人的腰部感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人体站立在助行器的踏板上,人通过控制面板2两侧绑带与使用者腰部的进行固定,通过使用者坐在座椅10上,通过座椅10前端的把手,通过握力以及座椅10的上抬能够实现使用者的站立,当使用者站立起来,可以通过多角度调节转轴17将收缩在座椅10下端的碳纤维靠背结构与颈部限位套7旋转到座椅10的上方,多角度调节转轴17向远离控制面板2的一端倾斜,通过连接块18与固定圆弧板19的固定,使碳纤维靠背结构下端的枢纽柱21搭靠在支撑杆11上,支撑杆11上端具有凹面,增加摩擦力,支撑杆11上与底座之间具有加强筋,具有良好的承载力,最低端的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护腰板26,便于支撑腰部较大重量,若干组碳纤维结构均通过架杆20与主梁支撑臂23的活动连接,主梁支撑臂23上的连接支臂24保持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刚性破裂,拥有柔韧性,使受力减震效果良好,支撑背板25起到传导背部冲击力的作用,通过对颈部限位套7压缩,使缩颈段22在枢纽柱21上滑动,向外滑动,碳纤维靠背结构缩小,可以旋转放置在座椅10下方,便于使用者的操作,方便上厕所等行为,对颈部限位套7拉伸,若干组缩颈段22在枢纽柱21上向内滑动,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便于完美贴人体背部,支撑使用者背部的整体强度,由于是碳纤维与铝合金支撑,具有足够的弹力,使该产品既保持了原有特性轻质高强,提高了产品柔韧度与抗冲击性,同时也改善了产品后期加工的便利与可靠性,增强了成品使用中的舒适性,碳纤维靠背结构上端的头部减震块8能够保证头部的安全性;
将颈部限位套7在头部减震块8上旋转与头部减震块8上呈90度夹角,固定颈部,避免震动对颈椎的二次伤害,头部减震块8上的颈部弧板27,在震动力道造成使用者后仰,颈部弧板27支撑固定患者颈部的同时,不会对颈部进行压迫,颈部限位套7下端的若干组碳纤维靠背结构贴合人体背部,便于缓冲减震,同时控制面板2两侧安全方位杆4在路面较为复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颈部限位套7的限位,对冲击具有双层保护,颈部限位套7内部的缓冲层15保护脖颈部分,多功能连接器6内侧的护颚垫16保护下颚,转动旋转方向钮3使安全方位杆4转动,可将安全方位杆4放置控制面板2的两侧,与主杆1平行,方位杆头5便于加固安全方位杆4与多功能连接器6的连接,两组限位器12分别对两组安全方位杆4具有位置限定的作用,同时颈部限位套7下方的安全插头9通过安全织带14的延伸与限位靠垫底座13内部的插扣相连接,对整个胸腔具有包裹性的局部减震作用,完美的将碳纤维靠背结构与前端连接,实现减震,从颈部、胸腔、背部、头部与下额等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较好的辅助助行器的使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设置有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座椅(10),所述座椅(10)的一端设置有多角度调节转轴(17),所述多角度调节转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圆弧板(19),所述固定圆弧板(1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碳纤维靠背结构,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包括架杆(20),所述架杆(20)与固定圆弧板(19)活动连接,所述架杆(2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缩颈段(22),所述固定圆弧板(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枢纽柱(21),所述缩颈段(22)与枢纽柱(21)活动交接,所述缩颈段(2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主梁支撑臂(23),所述主梁支撑臂(2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臂(24),两组所述连接支臂(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背板(25),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有六组,均通过架杆(20)与主梁支撑臂(23)互相固定连接,最上端的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头部减震块(8),所述头部减震块(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两组颈部限位套(7),所述头部减震块(8)的上端设置有颈部弧板(27),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相互连接,碳纤维靠背结构之间延伸,能够在局部弹性移位时实现减震,最下端碳纤维靠背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护腰板(26),对使用者的腰背部提供顶持力量,起到保护脊椎的作用,缓解腰部负担,所述颈部弧板(27)与碳纤维靠背结构设计为一件式的,所述碳纤维靠背结构与颈部弧板(27)能够解决身体与头部随着助行器的颠簸而晃动的问题,实现助行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的稳定性,避免脊椎因为颠簸受到伤害,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贴身的舒适度与保护作用,所述座椅(10)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11),所述枢纽柱(21)的下端活动固定于支撑杆(11)的上端,所述支撑杆(11)对枢纽柱(21)具有限位支撑与固定的作用;
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7)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15),所述缓冲层(15)的内部开设有浮动按摩头,所述浮动按摩头具有按摩理疗的功能,放松颈椎,所述颈部限位套(7)与头部减震块(8)转轴连接;
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7)以头部减震块(8)为圆心,最大翻转角度为180度,所述支撑杆(11)与枢纽柱(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方位杆(4),所述控制面板(2)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方向钮(3),所述旋转方向钮(3)控制安全方位杆(4)的旋转角度,两组所述颈部限位套(7)的一端均设置有多功能连接器(6),两组所述安全方位杆(4)分别活动连接于两组多功能连接器(6)的一端,所述多功能连接器(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器(12),所述安全方位杆(4)的外部贯穿设置于限位器(12)的内部,所述限位器(12)对安全方位杆(4)具有限位固定作用,所述多功能连接器(6)的内部设置有卷收器,所述卷收器位于限位器(12)的后端,所述卷收器上设置有安全织带(14),所述安全织带(14)的一端设置有安全插头(9),所述控制面板(2)靠近座椅(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靠垫底座(13),所述限位靠垫底座(13)的上端设置有两组插扣,所述插扣与安全插头(9)活动连接,所述限位靠垫底座(13)靠近人的腹部,避免了震动对腹部的冲击,保护中心处的主要躯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方位杆(4)的形状贴合人体的肩部胸腔幅度,使用者身体胸腔前部与两侧安全方位杆(4)之间具有间隙,满足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使用,所述安全方位杆(4)多用于路障与减速带路面,平坦路面通过旋转安全方位杆(4),使得安全方位杆(4)与主杆(1)持平,所述多功能连接器(6)下端的安全织带(14)与限位靠垫底座(13)相连接,对碳纤维靠背结构具有相互辅助,双重保护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弧板(27)的上端具有弧度,不具有固定头部的作用,不影响头部的左右转向,而在遇到撞击震动时防止颈椎上端后脑部分后仰,对人体颈部进行承托,所述颈部弧板(27)位于头部减震块(8)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连接器(6)靠近颈部限位套(7)的一端设置有护颚垫(16),所述护颚垫(16)对下颚具有正常生理弧度设置的曲面,具有局部针对性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方位杆(4)的一端设置有方位杆头(5),所述方位杆头(5)具有防滑性,便于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07301.2A CN111096883B (zh) | 2020-01-04 | 2020-01-04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07301.2A CN111096883B (zh) | 2020-01-04 | 2020-01-04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6883A CN111096883A (zh) | 2020-05-05 |
CN111096883B true CN111096883B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0426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07301.2A Active CN111096883B (zh) | 2020-01-04 | 2020-01-04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9688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3213B2 (ja) * | 2010-03-30 | 2014-06-04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
FR2998544B1 (fr) * | 2012-11-28 | 2016-12-23 | Airbus Operations Sas | Dossier de siege d'aeronef comprenant une colonne structurale portant des dispositifs transversaux de support de l'occupant |
CN109367449A (zh) * | 2018-08-21 | 2019-02-22 | 刘洋 | 组合式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婴儿车载安全座椅 |
CN109512184B (zh) * | 2018-12-14 | 2024-11-15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腰椎靠背 |
CN109771231A (zh) * | 2019-01-21 | 2019-05-21 | 天津科技大学 | 脑瘫儿童康复学步车 |
CN211675208U (zh) * | 2020-01-04 | 2020-10-16 | 广东铱鸣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
2020
- 2020-01-04 CN CN202010007301.2A patent/CN11109688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6883A (zh) | 2020-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63570B2 (ja) | 移乗・移動装置 | |
CN206342855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健康护理装置 | |
MX2011010470A (es) | Un dispositivo deslizable para ejercicio abdominal. | |
CN111228089B (zh) | 一种穿戴式可伸缩下肢外骨骼助力装置 | |
US20120065036A1 (en) | Lower Back Alignment And Decompression Machine | |
CN207429602U (zh) | 一种多功能康复锻炼椅 | |
CN211675208U (zh)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
CN111419641A (zh) | 一种肌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1096883B (zh) |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头靠系统 | |
CN108079508B (zh) | 一种健身椅 | |
CN213609629U (zh) | 一种神经科用训练康复装置 | |
CN100431645C (zh) | 心血管脊柱锻炼器 | |
CN213098952U (zh) | 一种医疗用腿部支撑护理装置 | |
CN207412627U (zh) | 一种中风康复锻炼椅 | |
CN106974465A (zh) | 四姿态办公椅 | |
CN213851870U (zh) |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 |
CN216702908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防护装置 | |
CN208145325U (zh) |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装置 | |
CN210120937U (zh) | 一种起蹲助力拐杖 | |
CN210096826U (zh) | 一种医院康复用上肢综合训练器 | |
CN208990133U (zh) | 一种腰椎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2295156A (zh) | 一种体育健身器材 | |
KR102714458B1 (ko) | 재활 운동용 좌우 가변 회전 페달형 운동기구 | |
CN215604333U (zh) | 一种可保护脊椎的防疲劳电竞椅 | |
CN216933930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行走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