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4004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94004A CN111094004A CN201880056830.2A CN201880056830A CN111094004A CN 111094004 A CN111094004 A CN 111094004A CN 201880056830 A CN201880056830 A CN 201880056830A CN 111094004 A CN111094004 A CN 111094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ime
- control unit
- unit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1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an embedded system, i.e.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dicated to perform a certain function in mobile devices, printers, automotive or aircraft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降低附加给系统的负荷。本实施方式中,由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用于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的表示各功能部的状态的数据,由系统控制部(121)针对状态信息管理部(118)指示数据的获得时机。另外,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数据发送时获得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事先获得不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并缓存。另外,系统控制部(121)若接受了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发送请求,则发送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状态信息管理部已缓存的数据、和在数据发送时所获得的数据。由此,在数据发送时,只获得进行时变的数据即可,因此能够削减应该获得的数据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电子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得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作为电子设备之一的例如多功能打印机、复合机等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即图像形成装置,有时由通过网络连接的设备管理服务器进行维护管理。即,在设备管理服务器侧,为了维护管理等,定期地(例如1日1次(例如17:00))获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各样的状态信息。
然而,在状态信息中,包括表示设备的状态、使用状况、故障状态等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另外,在这些状态信息中,较多地包含根据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功能部的使用状况被更新的信息。因此,各个功能部拥有各自的状态信息,对与使用状况相应的信息进行着管理。而且,图像形成装置若接受了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侧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则在收集到各个状态信息后,制成发送用的数据,向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
作为与这样的状态信息的发送有关的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印刷系统:打印机控制器获得各图像处理功能的动作的状态信息,对所获得的各图像处理功能的动作的状态信息集中地进行管理,主机在印刷数据传送时从打印机控制器获得最新的各图像处理功能的动作的状态信息并将其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3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印刷系统中,由于打印机控制器对各图像处理功能的动作状态信息集中地进行管理,因此,即使有来自主机的状态信息的请求,也能够发送集中地管理着的动作状态信息。
然而,如上述那样,在各个功能部管理着的状态信息中,较多地包含根据使用状况被更新的信息。因此,如专利文献1的印刷系统那样,若打印机控制器对各图像处理功能的动作状态信息集中地进行管理,则对打印机控制器增加负荷,根据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打印机控制器与各个功能部之间的通信故障。
在该情况下,认为,若构成为能够高效地获得各个功能部进行管理的状态信息,则能够减轻对打印机控制器的负荷。据此,希望开发能够高效地获得各个功能部进行管理的状态信息的装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点的电子设备。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状态信息管理部,获得用于向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各功能部的状态的数据并进行管理;以及系统控制部,针对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指示所述数据的获得时机,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在向设备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发送时获得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第一数据,事先获得不根据所述使用状况时变的第二数据并缓存,所述系统控制部若接受了来自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的发送请求则发送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发送时所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已缓存的所述第二数据。
由此,由于在数据发送时只获得变化程度较高的数据即可,因此能够削减应该获得的数据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在数据发送时能够削减应该获得的数据数,因此能够减少附加给系统的负荷。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MFP及设备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MFP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表的基本内容的图。
图4A是表示图1的MFP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表的图、且是表示启动时的数据管理表的内容的图。
图4B是表示图1的MFP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表的图、且是表示特定处理执行时的数据管理表的内容的图。
图4C是表示图1的MFP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表的图、且是表示数据发送时的数据管理表的内容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MFP中的与数据获得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作为下面的说明中的电子设备的一例,例如是搭载有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等各种功能部的作为复合的外围设备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
首先,如图1所示,MFP100通过互联网等网络300与设备管理服务器200连接。详细情况后述,MFP100对各种功能部等的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并根据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请求进行发送。此外,MFP100不限于1台,也可以是2台以上。设备管理服务器200为了MFP100的维护管理等,定期地(例如1日1次(例如17:00))获得来自MFP100的各种各样的状态信息。另外,关于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请求的时机,能够任意地改变。例如也可以是1日2次,还可以是2日1次。另外,关于时间,也不限定于17:00,例如也可以是8:00等。
接着,参照图2,对MFP100及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MFP100具备对I/F101、扫描仪部102、打印机部103、FAX部104、面板部105及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106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0。I/F101通过网络300负责与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等之间的通信。另外,I/F101负责与其他MFP100或未图示的用户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此外,I/F101也可以通过网络300负责与未图示的内容服务器或网站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扫描仪部102是将图像传感器(省略图示)读取的未图示的原稿的图像转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并向控制部110输入的器件。打印机部103是基于从控制部110输出的印刷数据,在未图示的纸张上印刷图像的器件。FAX部104是将从控制部110输出的数据通过电话线向对方的传真机发送,另外,接收来自对方传真机的数据并向控制部110输入的器件。面板部105是进行MFP100的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或用于各种设定的显示的触摸面板等器件。HDD106是存储用于提供MFP100的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等的存储器件。另外,HDD106具有例如对从用户终端登记的印刷作业进行存储的用户框。
控制部110是执行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等的应用程序、图像形成程序及控制程序等对MFP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部110具备:扫描仪控制部111、打印机控制部112、FAX(Facsimile,传真)控制部113、通信控制部114、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115、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6、图像处理部117、状态信息管理部118、面板操作控制部119、HDD控制部120、及系统控制部121。另外,这些与数据总线122连接。
扫描仪控制部111对扫描仪部102的读取动作进行控制。打印机控制部112对打印机部103的印刷动作进行控制。FAX控制部113对基于FAX部104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动作进行控制。通信控制部114通过I/F101,进行经由网络300的数据等的发送接收的控制。
RAM115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另外,RAM115存储由图像处理部117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印刷数据。在ROM116中存储有进行各部的动作检查等的控制程序。图像处理部117进行针对由扫描仪部102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光栅化)。另外,图像处理部117进行针对例如在HDD106的用户框中登记的印刷作业的图像处理(光栅化)。此外,系统控制部121将经图像处理部117图像处理后的印刷数据暂时存储在RAM115中。
关于详细内容后述,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21的指示,利用后述的图4A~图4C所示的数据管理表130A~130C,对表示各功能部的状态的数据进行管理。面板操作控制部119对面板部105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另外,面板操作控制部119通过面板部105接受印刷、复印、FAX、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等的开始的设定等。HDD控制部120对针对HDD106的数据的读出和写入等进行控制。系统控制部121对各部的协作动作等进行控制。另外,系统控制部121例如根据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定期性的(例如1日1次(例如17:00))的请求,将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管理的状态信息通过通信控制部114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
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具备对I/F(接口)201、HDD202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10。I/F201通过网络300负责与MFP100等之间的通信。HDD202存储用于提供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从MFP100获得的状态信息等。
控制部210是执行应用程序及控制程序等来对设备管理服务器2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部210具备:RAM211、ROM212、设备管理部213、HDD控制部214、通信控制部215、及系统控制部216。另外,这些与数据总线217连接。RAM211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在ROM212中存储有进行各部的动作检查等的控制程序。设备管理部213与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管理从MFP100所获得的状态信息。此外,状态信息被存储于HDD202。HDD控制部214对针对HDD202的数据的读出和写入等进行控制。通信控制部215通过I/F201进行经由网络300的数据等的发送接收的控制。系统控制部216定期地(例如1日1次(例如17:00))获得来自MFP100的状态信息。
接着,参照图3,对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管理的后述的图4A~图4C的数据管理表130A~130C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即,图3的数据管理表130具有:表示属性代码的项目栏130a;表示变化条件的项目栏130b;表示数据管理的项目栏130c;表示获得数据项目的项目栏130d;和表示所获得的值的项目栏130e。
项目栏130a的属性代码例如用A~C表示。属性代码B是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第一数据)。属性代码A、C是不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第二数据),也是和与属性代码B相当的数据(第一数据)相比较,进行变化的程度较低的性质的数据。项目栏130b的变化条件例如以“不变化”、“随时间变化”、“通过特定处理而变化”这样的三个变化状态区分开。即,属性代码A表示“不变化”的性质的数据(第三数据)。另外,属性代码B表示“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的数据(第一数据)。另外,属性代码C表示“通过特定处理而变化”的性质的数据(第四数据)。
项目栏130c的数据管理定义了“事先获得并缓存”、“在发送时获得”、“事先获得并缓存且在特定处理时更新”这样三个管理方法。即,关于属性代码A的“不变化”的性质的数据,是“事先获得并缓存”。另外,关于属性代码B的“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的数据,是“在发送时获得”。另外,关于属性代码C的“通过特定处理而变化”的性质的数据,是“事先获得并缓存且在特定处理时更新”。
项目栏130d的获得数据项目示出:“序列号”、“设备内温度”、“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等。关于属性代码A的“不变化”的性质的数据,“序列号”等符合。另外,关于属性代码B的“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的数据,“设备内温度”等符合。另外,关于属性代码C的“通过特定处理而变化”的性质的数据,“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等符合。此外,对于在此的获得数据项目130d的示例,不过是一例,示出代表性的一例。另外,项目栏130e的值表示所获得的数据。另外,对属性代码A~C包含的数据被存储在HDD106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件中。此外,关于对属性代码B包含的数据,也可以被存储在RAM115等易失性的存储器件中。
接着,参照图4A~图4C对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管理的数据管理表130A~130C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图4A示出MFP100启动时的数据管理表130A。在此,启动时是例如在MFP100处于电源OFF模式时,从电源OFF模式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时。另外,启动时也可以是在MFP100的电源处于OFF(主开关“断开”)的状态时,电源成为ON(主开关“接通”)的状态而执行启动处理之时。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启动时在图4A所示的数据管理表130A中,登记项目栏130d所示的“序列号”、“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的数据。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启动时,获得与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并存储在HDD106中。另外,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将项目栏130e的“序列号”的表示xyz1234567的数据、“印刷计数器”的表示100张的数据、“转印电压”的表示50V的数据存储在HDD106中,同时,在数据管理表130A的项目栏130e登记各个数据。此外,可以将“转印电压”作为MFP100启动时的设定值而获得。
接着,图4B示出特定处理执行时的数据管理表130B。在此,特定处理是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等的处理。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特定处理执行时,对图4B所示的数据管理表130B的项目栏130d所示的“序列号”、“设备内温度”、“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的数据中的、“印刷计数器”及“转印电压”的数据进行更新。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例如在印刷处理执行时,获得“印刷计数器”的数据、和“转印电压”的数据,对在HDD106中存储的“印刷计数器”的数据、和“转印电压”的数据进行更新的同时,对数据管理表130A的项目栏130e的数据进行更新。在此,若作为特定处理,例如使用了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则伴随印刷处理的“印刷计数器”的值会发生变化,因此,与变化配合来更新“印刷计数器”的数据。此外,关于“转印电压”,示出伴随借助于面板部105的设定变更等而被改变的情况。
接着,图4C示出数据发送时的数据管理表130C。在此,数据发送时是伴随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直到MFP100发送状态信息的期间。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数据发送时,获得图4C所示的数据管理表130C的项目栏130d示出的“序列号”、“设备内温度”、“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的数据中的“设备内温度”的数据,并登记。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如项目栏130e所示那样,将“设备内温度”登记为20℃。
而且,MFP100的系统控制部121若收到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请求,则基于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管理的数据发送时的数据管理表130C,制成发送用的数据,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
此外,关于图4A~图4C的项目栏130c所示的数据管理的定义,可以任意地变更。另外,关于图4A~图4C的项目栏130d所示的获得数据项目的内容,也可以任意地变更。
接着,参照图5,对MFP100中的与数据获得有关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将与图4A~图4C所示的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设为缓存在HDD106中。另外,在下面,设为MFP100已转移到电源OFF模式。另外,将下面的特定处理设为印刷。
(步骤S101)
系统控制部121判断是否有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指示。
在该情况,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没有从面板操作控制部119收到表示有经由面板部105的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指示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指示(步骤S101:“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21如果从面板操作控制部119收到表示有经由面板部105的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指示的通知,则判断为有向通常模式的转移指示(步骤S101:“是”),并向步骤S102转移。
(步骤S102)
系统控制部121对状态信息管理部118指示缓存属性代码A、C的数据。
这时,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启动时获得与数据管理表130A的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并存储在HDD106中。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项目栏130e的与属性代码A符合的“序列号”的表示xyz1234567的数据,并存储在HDD106中。另外,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将项目栏130e的与属性代码C符合的“印刷计数器”的表示100张的数据、和“转印电压”的表示50V的数据存储在HDD106中。另外,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将与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存储在HDD106中的同时,在数据管理表130A的项目栏130e登记各个数据。
(步骤S103)
系统控制部121判断是否被指示了特定处理。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没有从面板操作控制部119收到表示有经由面板部105的印刷指示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被指示特定处理(步骤S103:“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21如果从面板操作控制部119收到表示有经由面板部105的印刷指示的通知,则判断为被指示了特定处理(步骤S103:“是”),并向步骤S104转移。
(步骤S104)
系统控制部121判断特定处理是否结束。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没有收到来自打印机控制部112的表示印刷结束的通知,则判断为特定处理未结束(步骤S104:“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收到来自打印机控制部112的表示印刷结束的通知,则判断为特定处理结束(步骤S104:“是”),并向步骤S105转移。
(步骤S105)
系统控制部121使状态信息管理部118更新属性代码C的数据。
这时,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特定处理执行时,如图4B所示那样,获得数据管理表130B的项目栏130d所示的“序列号”、“设备内温度”、“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的数据中的、与属性代码C符合的“印刷计数器”及“转印电压”的数据,并在更新HDD106的数据的同时,更新项目栏130d的符合的数据。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如项目栏130e所示那样,将“印刷计数器”的数据例如更新为105张,将“转印电压”的数据更新为60V。
(步骤S106)
系统控制部121判断是否有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没有从通信控制部114收到表示有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步骤S106:“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21如果从通信控制部114收到表示有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有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步骤S106:“是”),并向步骤S107转移。
(步骤S107)
系统控制部121使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属性代码B的数据。
这时,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数据发送时,如图4C所示那样,获得数据管理表130C的项目栏130d所示的“序列号”、“设备内温度”、“印刷计数器”、“转印电压”的数据中的、“设备内温度”的数据,并登记。即,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设备内温度”的数据,将项目栏130e所示的“设备内温度”登记为20℃。
(步骤S108)
系统控制部121判断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的数据登记是否完成。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没有收到来自状态信息管理部118的表示针对数据管理表130C的数据登记完成的通知,则判断为数据登记未完成(步骤S108:“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21如果收到来自状态信息管理部118的表示针对数据管理表130C的数据登记完成的通知,则判断为数据登记完成(步骤S108:“是”),并向步骤S109转移。
(步骤S109)
系统控制部121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状态信息。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21基于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进行管理的数据发送时的数据管理表130C,制成发送用的表示状态信息的数据,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
此外,在步骤S105,关于与特定处理的执行频度较高的功能有关的数据,可以预测为变化的程度较高。因此,关于与特定处理的执行频度为阈值(例如,1次/分钟)以上的功能有关的数据,也可以省略向HDD106的缓存,如与属性代码B符合的数据那样,在数据发送时获得。特别地,关于与以短时间执行反复处理的功能有关的数据,为了避免重复的更新,优选在数据发送时获得。
另外,在步骤S102中的启动时,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了与数据管理表130A的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但是,也可以任意地设定这种情况下的数据的获得时机。即,也可以,在启动时,将与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分开依次获得。另外,也可以,例如,启动处理完成后待机特定时间(例如10秒),在经过特定时间后,将与属性代码A、C符合的数据一并获得或分开获得。由此,可以减轻基于启动处理和数据获得处理引起的负荷。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状态信息管理部118获得用于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发送的表示各功能部的状态的数据,由系统控制部121针对状态信息管理部118指示数据的获得时机。另外,状态信息管理部118在向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数据发送时获得属性代码B的数据(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事先获得属性代码A、C的数据(不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数据)并缓存。另外,系统控制部121若接受了来自设备管理服务器200的发送请求,则发送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状态信息管理部已缓存的数据和在数据发送时所获得的数据。
由此,由于在数据发送时只获得属性代码B的数据(时变的数据)即可,因此,能够削减应该获得的数据数,能够降低附加给系统的负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子设备设为MFP100,但是,也能够适用于多功能打印机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状态信息管理部,获得用于向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各功能部的状态的数据并进行管理;以及
系统控制部,针对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指示所述数据的获得时机,
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在向设备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发送时获得根据使用状况时变的第一数据,事先获得不根据所述使用状况时变的第二数据并缓存,
所述系统控制部若接受了来自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的发送请求则发送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发送时所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已缓存的所述第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器件,
所述第二数据是不变化的性质的第三数据、和通过特定处理而变化的性质的第四数据,
所述系统控制部针对启动时、特定处理执行时、所述数据发送时的每个,对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指示所述数据的获得时机,
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在所述启动时将所述第三数据及所述第四数据缓存在所述存储器件,
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在所述特定处理执行时对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更新,
所述状态信息管理部在所述数据发送时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系统控制部在所述数据发送时将管理着的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及所述第四数据作为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发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83909 | 2017-09-25 | ||
JP2017-183909 | 2017-09-25 | ||
PCT/JP2018/022820 WO2019058663A1 (ja) | 2017-09-25 | 2018-06-15 | 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4004A true CN111094004A (zh) | 2020-05-01 |
CN111094004B CN111094004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6580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68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94004B (zh) | 2017-09-25 | 2018-06-15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29898B2 (zh) |
EP (1) | EP3689629B1 (zh) |
JP (1) | JP6844709B2 (zh) |
CN (1) | CN111094004B (zh) |
WO (1) | WO2019058663A1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649A (zh) * | 1995-02-09 | 1996-1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存储字形下载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185607A (zh) * | 1996-12-20 | 1998-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贮存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贮存介质 |
JP2002132470A (ja) * | 2000-10-20 | 2002-05-10 | Canon Inc |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フォント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CN1691738A (zh) * | 2004-04-22 | 2005-11-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数据处理装置 |
CN101388894A (zh) * | 2007-09-11 | 2009-03-18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管理系统及用于该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
CN101515224A (zh) * | 2008-02-20 | 2009-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方法和打印机 |
JP2010010825A (ja) * | 2008-06-24 | 2010-01-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状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状態判別方法 |
CN102893253A (zh) * | 2010-04-28 | 2013-01-23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客户端、控制方法及程序 |
US20130188221A1 (en) * | 2012-01-19 | 2013-07-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 system, image forming device, intermediate processing device, web service provision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US20130276017A1 (en) * | 2012-04-12 | 2013-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roadcast content via over the top delivery |
JP2014059357A (ja) * | 2012-09-14 | 2014-04-03 | Oki Data Corp | 管理サーバ、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US20140118775A1 (en) * | 2010-10-01 | 2014-05-01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Automated Printer's Dashboard |
CN104636091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系统 |
US20160099963A1 (en) * | 2008-10-21 | 2016-04-07 | Lookout,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isk responses between collec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
CN105635513A (zh) * | 2014-11-21 | 2016-06-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带网关功能的设备 |
CN106470287A (zh) * | 2015-08-18 | 2017-03-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以及负荷抑制控制方法 |
JP2017168083A (ja) * | 2016-03-11 | 2017-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57998B2 (ja) | 2000-08-08 | 2007-08-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JP4566679B2 (ja) * | 2003-11-13 | 2010-10-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476923B2 (ja) * | 2015-01-30 | 2019-03-0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装置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8
- 2018-06-15 WO PCT/JP2018/022820 patent/WO2019058663A1/ja unknown
- 2018-06-15 US US16/650,818 patent/US110298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6-15 JP JP2019543413A patent/JP684470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6-15 EP EP18857938.7A patent/EP3689629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15 CN CN201880056830.2A patent/CN1110940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649A (zh) * | 1995-02-09 | 1996-1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存储字形下载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185607A (zh) * | 1996-12-20 | 1998-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贮存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贮存介质 |
JP2002132470A (ja) * | 2000-10-20 | 2002-05-10 | Canon Inc |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フォント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CN1691738A (zh) * | 2004-04-22 | 2005-11-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数据处理装置 |
CN101388894A (zh) * | 2007-09-11 | 2009-03-18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管理系统及用于该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
CN101515224A (zh) * | 2008-02-20 | 2009-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方法和打印机 |
JP2010010825A (ja) * | 2008-06-24 | 2010-01-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状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状態判別方法 |
US20160099963A1 (en) * | 2008-10-21 | 2016-04-07 | Lookout,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isk responses between collec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
CN102893253A (zh) * | 2010-04-28 | 2013-01-23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客户端、控制方法及程序 |
US20140118775A1 (en) * | 2010-10-01 | 2014-05-01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Automated Printer's Dashboard |
US20130188221A1 (en) * | 2012-01-19 | 2013-07-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 system, image forming device, intermediate processing device, web service provision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US20130276017A1 (en) * | 2012-04-12 | 2013-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roadcast content via over the top delivery |
JP2014059357A (ja) * | 2012-09-14 | 2014-04-03 | Oki Data Corp | 管理サーバ、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CN104636091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系统 |
CN105635513A (zh) * | 2014-11-21 | 2016-06-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带网关功能的设备 |
CN106470287A (zh) * | 2015-08-18 | 2017-03-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以及负荷抑制控制方法 |
JP2017168083A (ja) * | 2016-03-11 | 2017-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89629A4 (en) | 2021-06-30 |
JP6844709B2 (ja) | 2021-03-17 |
EP3689629A1 (en) | 2020-08-05 |
US11029898B2 (en) | 2021-06-08 |
WO2019058663A1 (ja) | 2019-03-28 |
US20200264816A1 (en) | 2020-08-20 |
JPWO2019058663A1 (ja) | 2020-11-05 |
EP3689629B1 (en) | 2024-06-12 |
CN111094004B (zh) | 202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4363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337574B2 (ja) | 処理実行システム、中継サーバ、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02045474A (zh) | 包括固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559905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6547717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10536586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421974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915756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1094004B (zh) | 电子设备 | |
JP2008077209A (ja) | 機器管理方法及び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 |
JP4078950B2 (ja) | 情報更新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更新システムの情報更新方法 | |
JP2008282311A (ja)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データ更新方法 | |
US11586404B2 (en) | Job processing system | |
CN10490419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98059A (ja) | 設定支援システム | |
JP5686063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306079B2 (en) |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that can update a table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a device | |
US11537338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ettings of a plurality of image processing devices | |
JP4661569B2 (ja) | サーバ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3469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123281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5042322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25042321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5018431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07129356A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