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氢甲酰化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承载该活性组分的载体,其活性组分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以及第三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以及第三活性组分可以为过渡金属的单质、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其中,第一活性组分为Rh,第二活性组分为Ir、Ru、Os、Pt和Pd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第二活性组分的金属元素与第一活性组分Rh同为铂系金属元素。第三活性组分为Mo、Zn、Mn、Fe、Co、V和Cu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活性组分Rh具有高的催化活性;第二活性组分进一步促进催化剂催化活性;第三活性组分可加速CO吸附分子的移动插入,从而提高异戊醛选择性。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和第三活性组分相互配合,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承载上述活性组分的载体可以是Al2O3、ZrO2、SiO2、活性炭、硅藻土和ZSM-5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载体的粒径可选为40目至200目。
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以及第三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存在的状态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该金属元素不同价态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第三活性组分为单质锰、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氧化亚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催化剂的整体质量计,第一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第二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5%,第三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5%,载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99.8%。第一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可取0.1%、0.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0.1%~10%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二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可取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1.5%、2%、2.5%、3%、3.5%、4%、4.5%、5%,0.05%~5%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三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可取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1.5%、2%、2.5%、3%、3.5%、4%、4.5%、5%,0.05%~5%范围内的任意值。
优选的,第一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第二活性组分或第三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上述氢甲酰化催化剂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金属盐、第二金属盐以及第三金属盐配制成混合盐溶液作为浸渍液,第一金属盐为Rh的金属盐,第二金属盐为Ir、Ru、Os、Pt、Pd的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金属盐为Mo、Zn、Mn、Fe、Co、V、Cu的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将载体浸渍在上述浸渍液中,经干燥、焙烧和还原步骤得到用于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金属盐、第二金属盐以及第三金属盐可以是相应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草酸盐。例如,第一金属盐可以是硝酸铑、硫酸铑、醋酸铑、氯化铑或草酸铑。第二金属盐可以是Ir、Ru、Os、Pt、Pd对应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草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金属盐可以是Mo、Zn、Mn、Fe、Co、V、Cu对应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草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干燥步骤的温度可以为80℃~120℃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可以是80℃、90℃、100℃、110℃、120℃等。干燥时间可以为4h~24h。干燥时间可根据干燥温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焙烧步骤的温度可以为300℃~600℃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可以是300℃、350℃、400℃、450℃、500℃、550℃、600℃等。焙烧时间可以为2h~6h。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影响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金属元素氧化物的价态,不同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得到的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存在的形态不同,可以存在多种氧化物形态,还可以存在单质形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还原步骤使用还原气氛进行还原,还原气氛可以为氢气或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一步的,还原步骤的温度可以为100℃~300℃,还原时间可以为2h~12h。
得到的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存在的状态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该金属元素不同价态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组合。具体成分受上述反应条件影响。
将上述氢甲酰化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和异丁烯在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生成异戊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氢甲酰化催化剂与异丁烯的质量比为(0.005~0.05):1,氢甲酰化催化剂与异丁烯的质量比可取该比值范围内的任意比值,例如0.005:1、0.01:1、0.02:1、0.03:1、0.04:1、0.05: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和H2的体积比为1:(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氢甲酰化反应的压力为1MPa~10MPa,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1h~5h。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异丁烯的转化率、异戊醛的选择性通过气相色谱分析(GC))测得,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 7820A (Agilent DB-35ms column,30m×0.32mm×0.25μm;FIDdetector),检测方法采用内标法,以萘为内标物。
异丁烯的转化率(C)、异戊醛的选择性(S)分别通过下列式子计算:
实施例1 5.0%Rh-0.1%Ir-1.0%Mo/Al2O3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Al2O3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5.0%Rh、0.1%Ir、1.0%Mo所需的氯化铑、氯化铱和硝酸钼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Al2O3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80℃下干燥12h,5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氛围下200℃还原处理12h,得到5.0%Rh-0.1%Ir-1.0%Mo/Al2O3催化剂,记为催化剂A。
实施例2 10.0%Rh-0.05%Ru-0.05%Zn/ZrO2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ZrO2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10.0%Rh、0.05%Ru、0.05%Zn所需的硝酸铑、氯化钌和醋酸锌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Zr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20℃下干燥4h,300℃下焙烧6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氛围下300℃还原处理2h,得到10.0%Rh-0.05%Ru-0.05%Zn/ZrO2催化剂,记为催化剂B。
实施例3 3.0%Rh-2.0%Os-0.1%Mn/SiO2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SiO2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3.0%Rh、2.0%Os、0.05%Mn所需的硫酸铑、氯化锇和硝酸锰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Si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00℃下干燥24h,600℃下焙烧2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氛围下100℃还原处理8h,得到3.0%Rh-2.0%Os-0.1%Mn/SiO2催化剂,记为催化剂C。
实施例4 8.0%Rh-5.0%Pt-2.5%Fe/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活性炭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8.0%Rh、5.0%Pt、2.5%Fe所需的硝酸铑、氯铂酸和氯化铁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活性炭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90℃下干燥20h,400℃下焙烧5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氛围下150℃还原处理10h,得到8.0%Rh-5.0%Pt-2.5%Fe/活性炭催化剂,记为催化剂D。
实施例5 0.1%Rh-4.0%Pd-5.0%Co/硅藻土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硅藻土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0.1%Rh、4.0%Pd、5.0%Co所需的硝酸铑、硝酸钯和草酸钴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硅藻土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10℃下干燥15h,35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氛围下250℃还原处理6h,得到0.1%Rh-4.0%Pd-5.0%Co/硅藻土催化剂,记为催化剂E。
实施例6 0.1%Rh-0.05%Ru-3%V/ZSM-5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ZSM-5分子筛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0.1%Rh、0.05%Pu、3.0%V所需的硝酸铑、氯化钌和氯化钒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ZSM-5分子筛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90℃下干燥12h,500℃下焙烧3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200℃还原处理5h,得到0.1%Rh-0.05%Ru-3%V/ZSM-5催化剂,记为催化剂F。
实施例7 0.5%Rh-1.0%Pt-2.0%Zn/Al2O3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Al2O3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0.5%Rh、1.0%Pt、2.0%Zn所需的硝酸铑、氯铂酸和硝酸锌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Al2O3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80℃下干燥22h,4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100℃还原处理7h,得到0.5%Rh-1.0%Pt-2.0%Zn/Al2O3催化剂,记为催化剂G。
实施例8 2.0%Rh-3%Pd-4%Mn/ZrO2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ZrO2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2.0%Rh、3.0%Pd、4.0%Mn所需的硝酸铑、氯化钯和氯化锰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将Zr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00℃下干燥16h,45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250℃还原处理10h,得到2.0%Rh-3%Pd-4%Mn/ZrO2催化剂,记为催化剂H。
实施例9 4.5%Rh-1.5%Pt-3.0%V/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活性炭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4.5%Rh、1.5%Pt、3.0%V所需的硝酸铑、氯铂酸和氯化钒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称取10g活性炭载体,将活性炭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20℃下干燥10h,3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200℃还原处理8h,得到4.5%Rh-1.5%Pt-3.0%V/活性炭催化剂,记为催化剂I。
实施例10 3.0%Rh-2.5%Ir-3.5%Fe/SiO2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10g SiO2载体,依据载体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0%计算催化剂中负载质量百分含量3.0%Rh、2.5%Ir、3.5%Fe所需的硝酸铑、氯化铱和硝酸铁的质量,按照计算所得质量称取各金属盐,将各金属盐配制成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称取10g SiO2载体,将Si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00℃下干燥12h,3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300℃还原处理4h,得到3.0%Rh-2.5%Ir-3.5%Fe/SiO2催化剂,记为催化剂J。
实施例11催化剂A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A0.1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0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3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1%,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4.2%。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5%,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3.8%,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2催化剂B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B0.2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8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3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3%,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5.1%。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8%,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6%,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3催化剂C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C0.0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3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2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3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0%,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4.7%。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4%,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1%,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4催化剂D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D0.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5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10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1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8.8%,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5.6%。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2%,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5.0%,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5催化剂E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E0.3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2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6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3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1%,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5.2%。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6%,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7%,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6催化剂F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F0.0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8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8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5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8.6%,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6.1%。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2%,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5.5%,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7催化剂G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D0.1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0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4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8.5%,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4.9%。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0%,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2%,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8催化剂H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H0.2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9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2%,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4.7%。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8%,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1%,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19催化剂I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I0.4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1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4%,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4.6%。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9%,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4.0%,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实施例20催化剂J催化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催化剂J0.2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3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9.3%,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6.2%。
将催化剂回收后,进行套用,套用次数和对应的异丁烯的转化率、异戊醛的选择性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催化剂套用20次后,异丁烯的转化率仍然达到98.7%,异戊醛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5.4%,说明该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套用。
表1
对比例1
配制质量百分浓度分别为3.0%的硝酸铑和2.5%的氯化铱的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称取10g SiO2载体,将Si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00℃下干燥12h,3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300℃还原处理4h,得到3.0%Rh-2.5%Ir/SiO2催化剂。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3.0%Rh-2.5%Ir/SiO2催化剂0.2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3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8.2%,异戊醛的选择性为89.6%。
对比例2
配制质量百分浓度分别为3.0%的硝酸铑和3.5%的硝酸铁的混合溶液作为浸渍液。
称取10g SiO2载体,将SiO2载体加入上述浸渍液中室温搅拌吸附,充分吸附后在100℃下干燥12h,300℃下焙烧4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
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置于氢气和氮气混合氛围下300℃还原处理4h,得到3.0%Rh-3.5%Fe/SiO2催化剂。
向磁力驱动搅拌的10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异戊醛25g和3.0%Rh-3.5%Fe/SiO2催化剂0.25g,关闭高压釜,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三次,再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置换一次,向釜内通入10g异丁烯,然后充入约1MPa CO和H2的混合气体,搅拌升温,到反应温度130℃后继续充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到反应压力5MPa,开始反应并计时,反应4h结束,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取样检测,异丁烯的转化率为82.3%,异戊醛的选择性为92.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