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6610A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76610A CN111076610A CN202010042200.9A CN202010042200A CN111076610A CN 111076610 A CN111076610 A CN 111076610A CN 202010042200 A CN202010042200 A CN 202010042200A CN 111076610 A CN111076610 A CN 1110766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erfly
- tube body
- middle tube
- cavity
- pip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1000255777 Lepido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622623 Coeliadin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B—WEAPONS FOR PROJECTING MISSILES WITHOUT USE OF EXPLOSIVE OR COMBUSTIBLE PROPELLANT CHARGE; 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B15/00—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nunchakus, throwing knives
- F41B15/02—Batons; Truncheons; Sticks; Shillelagh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B—WEAPONS FOR PROJECTING MISSILES WITHOUT USE OF EXPLOSIVE OR COMBUSTIBLE PROPELLANT CHARGE; 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B15/00—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nunchakus, throwing knives
- F41B15/02—Batons; Truncheons; Sticks; Shillelaghs
- F41B15/022—Batons; Truncheons; Sticks; Shillelaghs of telescopic type
- F41B15/027—Batons; Truncheons; Sticks; Shillelaghs of telescopic type the telescoping sections being locked by an additional mechanical lock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属于警用防暴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外管体、中管体和中管体鼓蝶,外管体朝向中管体的一端的腔壁上设中管体鼓蝶槽,中管体与外管体腔配合,中管体鼓蝶包括第一、第二蝶和一对蝶片弹簧,特点:第一蝶片朝向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有第一蝶片齿台,第一蝶片齿台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第一蝶片齿台斜面;第二蝶朝向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有第二蝶片齿台,第二蝶片齿台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第二蝶片齿台斜,第一、第二蝶片齿台斜面与中管体鼓蝶槽的上下槽壁之间构成有倾斜角。避免在受到冲击时中管体鼓蝶的第一、第二蝶从中管体鼓蝶槽中滑出并向中管体腔的中心方向位移而致使中管体向外管体腔回缩情形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警用防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伸缩式警棍是我国公安民警特别是治安警和武警值勤时随身佩戴的警械之一,由于其表现为伸缩式结构并且大都在甩出状态下使用,因而也称“甩棍”或“缩节辊”,等等。通常情况下伸缩式警棍的节数为三节,由外管体、中管体和后管体(也有称“前管体、中管体和后管体” )组成,对此可以参见专利如CN104457414A(能提升组装便利性及稳定性的伸缩式警棍)、CN105865259A(伸缩式警棍的定位控制机构)、CN101598521A(一种无级伸缩警棍)、CN200734676U(伸缩警棍)和US20130150167(伸缩警棍),等等。尤其可以参见消除了前述中外专利的不足的如下两项中国专利:一为CN106918267B推荐的“伸缩式警棍”;二为CN106931830B提供的“结构改进的伸缩式警棍”。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的共同特点是:在甩出并处于工作状态如处于对车辆玻璃、建筑物门窗或类似的物体冲击的过程中,由中管体支承限定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中管体鼓蝶将中管体限定于外管体内的甩出位置,同时由后管体支承限定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后管体鼓蝶将后管体限定于中管体内的甩出位置,起到阻止中管体非正常缩入外管体以及同时阻止后管体非正常缩入中管体的作用。更具体地讲,由中管体鼓蝶与开设在外管体的外管体腔的腔壁上的中管体鼓蝶槽的配合对中管体起支承限定作用,即由于中管体鼓蝶探入于外管体腔的腔壁上的中管体鼓蝶槽,因而由中管体鼓蝶起到对中管体的支承作用,不会缩入外管体腔内,除非在解锁机构的解锁杆的作用下使中管体鼓蝶退出中管体鼓蝶槽。由于后管体鼓蝶与开设在中管体的中管体腔的腔壁上的后管体鼓蝶槽的配合与否与前述的中管体鼓蝶相同,因而不再重复说明。
以前述的中管体鼓蝶为例(后管体鼓蝶同例),通过对前述CN106918767B以及CN106931830B的阅读可知,从理论上讲,只要解锁机构不对中管体鼓蝶产生解锁作用,中管体鼓蝶会始终处于与前述中管体鼓蝶槽的配合的状态而不会退出中管体鼓蝶槽,中管体鼓蝶处于对中管体的良好支承状态而不会非正常缩入外管体的外管体腔内。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伸缩式警棍的后管体的冲击头受到强大的冲击力时,中管体鼓蝶会出现退出中管体鼓蝶槽向中管体的中管体腔的中心方向位移的趋势,在中管体鼓蝶与中管体鼓蝶槽之间形成滑动面,循着该滑动面,中管体鼓蝶极易滑出中管体鼓蝶槽而失去锁定作用,从而使中管体缩入外管体的外管体腔,影响伸缩式警棍的应有作用。后管体同例,不再赘述。因此,如何防止中管体鼓蝶从中管体鼓蝶槽中非正常退出的问题始终困扰于业界,并且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增大中管体鼓蝶与中管体鼓蝶槽之间的摩擦力而得以避免在受到冲击时中管体鼓蝶从中管体鼓蝶槽中滑出并向中管体的中管体腔的中心方向位移而致使中管体向外管体的外管体腔回缩情形发生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包括一外管体、一中管体和一中管体鼓蝶,在外管体朝向中管体的一端的外管体腔的腔壁上并且围绕外管体腔的腔壁的四周开设有一凹陷于外管体腔的腔壁的中管体鼓蝶槽,中管体与所述外管体腔滑动配合,在中管体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中管体的中管体腔与外界相通的一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以及一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该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围绕中管体的圆周方向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中管体鼓蝶包括第一蝶片Ⅰ、第二蝶片Ⅱ和一对蝶片弹簧,第一蝶片Ⅰ与所述的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滑动配合,在该第一蝶片Ⅰ朝向所述中管体腔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耳Ⅰ,在该第一蝶片耳Ⅰ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第一蝶片解锁孔Ⅰ,第二蝶片Ⅱ与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滑动配合,在该第二蝶片Ⅱ朝向所述中管体腔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耳Ⅱ,在该第二蝶片耳Ⅱ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蝶片解锁孔Ⅰ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蝶片解锁孔Ⅱ,一对蝶片弹簧支承在第一蝶片Ⅰ与第二蝶片Ⅱ之间,其中,第二蝶片耳Ⅱ与第一蝶片Ⅰ朝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蝶片腔Ⅰ滑动配合,而第一蝶片耳Ⅰ与第二蝶片Ⅱ朝向下的一侧的第二蝶片腔Ⅰ滑动配合,当所述中管体的下端甩出所述外管体腔时,所述第一蝶片Ⅰ以及第二蝶片Ⅱ在所述的一对蝶片弹簧的作用力下分别探出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并且同时探入所述的中管体鼓蝶槽而将中管体的下端与外管体的上端锁定,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蝶片Ⅰ朝向所述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蝶片齿台Ⅰ,在该第一蝶片齿台Ⅰ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一蝶片Ⅰ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在所述第二蝶片Ⅱ同样朝向所述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蝶片齿台Ⅱ,在该第二蝶片齿台Ⅱ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二蝶片Ⅱ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与中管体鼓蝶槽的上下槽壁之间各构成有一倾斜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管体鼓蝶槽的上下槽壁与所述外管体朝向所述中管体的一侧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夹角。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角的度数为5-30°。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夹角的度数为85-60°。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蝶片Ⅰ相对于所述第二蝶片Ⅱ翻转180°。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蝶片Ⅰ朝向所述第二蝶片Ⅱ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蝶片耳Ⅰ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而在第二蝶片Ⅱ朝向第一蝶片Ⅰ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蝶片耳Ⅱ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所述的一对蝶片弹簧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内,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内。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蝶片解锁孔Ⅰ朝向所述中管体的中管体腔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在所述第二蝶片解锁孔Ⅱ同样朝向所述中管体的中管体腔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第一蝶片解锁孔Ⅰ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孔Ⅱ的下方并且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同样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管体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供设置中管体挡圈的中管体挡圈腔和一供设置中管体调节环的中管体调节环腔,该中管体调节环腔位于中管体挡圈腔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管体的下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管体调节环腔的位置构成有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中管体调节环腔位于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的上下腔壁以及所述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的上下腔壁是朝向所述中管体腔的方向倾斜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第一蝶片Ⅰ朝向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了一第一蝶片齿台Ⅰ,在该第一蝶片齿台Ⅰ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向第一蝶片Ⅰ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又由于在第二蝶片Ⅱ同样朝向中管体鼓蝶槽的一侧构成了一第二蝶片齿台Ⅱ,在该第二蝶片齿台Ⅱ的上下表面各构成了一朝着第二蝶片Ⅱ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与中管体鼓蝶槽的上下槽壁之间各构成有一倾斜角,因而能显著增大第一蝶片Ⅰ以及第二蝶片Ⅱ与中管体鼓蝶槽的上下槽壁之间的摩擦力,得以避免在受到冲击时中管体鼓蝶的第一蝶片Ⅰ以及第二蝶片Ⅱ从中管体鼓蝶槽中滑出并向中管体腔的中心方向位移而致使中管体向外管体腔回缩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管体以及中管体鼓蝶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外管体1、一中管体2和一中管体鼓蝶3,在外管体1朝向中管体2的一端即朝向上的一端的外管体腔1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外管体腔11的腔壁的四周开设有一凹陷于外管体腔11的腔壁的中管体鼓蝶槽111,中管体2与前述外管体腔11滑动配合,在中管体2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与外界相通的一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一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该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围绕中管体2的圆周方向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中管体鼓蝶3包括第一蝶片Ⅰ31、第二蝶片Ⅱ32和一对蝶片弹簧33,第一蝶片Ⅰ31与前述的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滑动配合,在该第一蝶片Ⅰ31朝向前述中管体腔21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耳Ⅰ311,在该第一蝶片耳Ⅰ3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第二蝶片Ⅱ32与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滑动配合,在该第二蝶片Ⅱ32朝向前述中管体腔21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耳Ⅱ321,在该第二蝶片耳Ⅱ3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一对蝶片弹簧33支承在第一蝶片Ⅰ31与第二蝶片Ⅱ32之间,其中,第二蝶片耳Ⅱ321与第一蝶片Ⅰ31朝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蝶片腔Ⅰ314滑动配合,而第一蝶片耳Ⅰ311与第二蝶片Ⅱ32朝向下的一侧的第二蝶片腔Ⅰ324滑动配合,当前述中管体2的下端甩出前述外管体腔11时即向外管体腔11外甩出时,前述第一蝶片Ⅰ31以及第二蝶片Ⅱ32在前述的一对蝶片弹簧33的作用力下分别探出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并且同时探入前述的中管体鼓蝶槽111而将中管体2的下端与外管体1的上端锁定。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第一蝶片Ⅰ31朝向前述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蝶片齿台Ⅰ312,在该第一蝶片齿台Ⅰ312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一蝶片Ⅰ31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在前述第二蝶片Ⅱ32同样朝向前述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蝶片齿台Ⅱ322,在该第二蝶片齿台Ⅱ322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二蝶片Ⅱ32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与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上下槽壁之间各构成有一倾斜角α。
前述的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上下槽壁与前述外管体1朝向前述中管体2的一侧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夹角β。
前述的倾斜角α的优选的度数为5-30°,前述的夹角β的优选的度数为85-60°,较好地倾斜角α的度数为8-25°,而夹角β的度数为82-65°;最好地,倾斜角α的度数为15°(本实施例选择15°),而夹角β的度数为75°(本实施例选择75°)。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第一蝶片Ⅰ31相对于前述第二蝶片Ⅱ32翻转180°。
在前述第一蝶片Ⅰ31朝向前述第二蝶片Ⅱ32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第一蝶片耳Ⅰ311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313,而在第二蝶片Ⅱ32朝向第一蝶片Ⅰ31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第二蝶片耳Ⅱ321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323,前述的一对蝶片弹簧33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313内,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323内。
在前述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朝向前述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31111,在前述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同样朝向前述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32111,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的下方并且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31111同样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32111的下方。
在前述中管体2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供设置中管体挡圈的中管体挡圈腔24和一供设置中管体调节环的中管体调节环腔25,该中管体调节环腔25位于中管体挡圈腔24的下方;中管体2的下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中管体调节环腔25的位置构成有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26,中管体调节环腔25位于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26之间。
前述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的上下腔壁以及前述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的上下腔壁是朝向前述中管体腔21的方向倾斜的。
依据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6918267B以及CN106931830B并且结合专业常识,本发明结构完全适用于中管体2对后管体的锁定,即在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的上部设置一与本发明相同结构的机构而用于对后管体甩出后的锁定。在本发明的图1和图2中虽然未示出后管体以及对后管体实施锁定的设置在中管体腔21内的后管体鼓蝶,但是只要对前述两项专利文献的阅读,并不会对理解产生任何障碍。
由于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以及使用完毕后由图示的解锁杆4的锁锁杆头41对中管体鼓碟3以及上面提及的后管体鼓蝶的解锁的工作原理完全与前述CN106918267B以及CN106931830B相同,因而申请人不再重复说明。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的存在,当本发明在受到冲击状态下,因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分别与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的上下腔壁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的上下腔壁之间的摩擦力显著增大,于是第一蝶片Ⅰ31以及第二蝶片Ⅱ32不会向中管腔21的中心方向回缩,确保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包括一外管体(1)、一中管体(2)和一中管体鼓蝶(3),在外管体(1)朝向中管体(2)的一端的外管体腔(1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外管体腔(11)的腔壁的四周开设有一凹陷于外管体腔(11)的腔壁的中管体鼓蝶槽(111),中管体(2)与所述外管体腔(11)滑动配合,在中管体(2)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与外界相通的一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一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该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围绕中管体(2)的圆周方向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中管体鼓蝶(3)包括第一蝶片Ⅰ(31)、第二蝶片Ⅱ(32)和一对蝶片弹簧(33),第一蝶片Ⅰ(31)与所述的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滑动配合,在该第一蝶片Ⅰ(31)朝向所述中管体腔(21)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耳Ⅰ(311),在该第一蝶片耳Ⅰ(3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第二蝶片Ⅱ(32)与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滑动配合,在该第二蝶片Ⅱ(32)朝向所述中管体腔(21)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耳Ⅱ(321),在该第二蝶片耳Ⅱ(3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一对蝶片弹簧(33)支承在第一蝶片Ⅰ(31)与第二蝶片Ⅱ(32)之间,其中,第二蝶片耳Ⅱ(321)与第一蝶片Ⅰ(31)朝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蝶片腔Ⅰ(314)滑动配合,而第一蝶片耳Ⅰ(311)与第二蝶片Ⅱ(32)朝向下的一侧的第二蝶片腔Ⅰ(324)滑动配合,当所述中管体(2)的下端甩出所述外管体腔(11)时,所述第一蝶片Ⅰ(31)以及第二蝶片Ⅱ(32)在所述的一对蝶片弹簧(33)的作用力下分别探出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以及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并且同时探入所述的中管体鼓蝶槽(111)而将中管体(2)的下端与外管体(1)的上端锁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蝶片Ⅰ(31)朝向所述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蝶片齿台Ⅰ(312),在该第一蝶片齿台Ⅰ(312)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一蝶片Ⅰ(31)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在所述第二蝶片Ⅱ(32)同样朝向所述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蝶片齿台Ⅱ(322),在该第二蝶片齿台Ⅱ(322)的上下表面各构成有一朝着第二蝶片Ⅱ(32)的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第一蝶片齿台斜面Ⅰ(3121)以及第二蝶片齿台斜面Ⅱ(3221)与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上下槽壁之间各构成有一倾斜角(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管体鼓蝶槽(111)的上下槽壁与所述外管体(1)朝向所述中管体(2)的一侧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夹角(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角(α)的度数为5-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β)的度数为8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蝶片Ⅰ(31)相对于所述第二蝶片Ⅱ(32)翻转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蝶片Ⅰ(31)朝向所述第二蝶片Ⅱ(32)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蝶片耳Ⅰ(311)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313),而在第二蝶片Ⅱ(32)朝向第一蝶片Ⅰ(31)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蝶片耳Ⅱ(321)的两侧基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323),所述的一对蝶片弹簧(33)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蝶片弹簧支承孔Ⅰ(313)内,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蝶片弹簧支承孔Ⅱ(3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朝向所述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31111),在所述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同样朝向所述中管体(2)的中管体腔(21)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32111),第一蝶片解锁孔Ⅰ(3111)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孔Ⅱ(3211)的下方并且第一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Ⅰ(31111)同样对应于第二蝶片解锁杆头导入孔Ⅱ(3211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管体(2)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供设置中管体挡圈的中管体挡圈腔(24)和一供设置中管体调节环的中管体调节环腔(25),该中管体调节环腔(25)位于中管体挡圈腔(24)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管体(2)的下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管体调节环腔(25)的位置构成有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26),中管体调节环腔(25)位于一对调节环限定凸圈(2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体鼓蝶第一滑动槽腔Ⅰ(22)的上下腔壁以及所述中管体鼓蝶第二滑动槽腔Ⅱ(23)的上下腔壁是朝向所述中管体腔(21)的方向倾斜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2200.9A CN111076610B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2200.9A CN111076610B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76610A true CN111076610A (zh) | 2020-04-28 |
CN111076610B CN111076610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7032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42200.9A Active CN111076610B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7661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47923U (zh) * | 2012-09-12 | 2013-02-20 | 张建国 | 鼓碟锁定伸缩警棍 |
CN106918267A (zh) * | 2017-04-24 | 2017-07-04 |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伸缩式警棍 |
CN106931830A (zh) * | 2017-04-24 | 2017-07-07 |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结构改进的伸缩式警棍 |
CN206522539U (zh) * | 2017-02-15 | 2017-09-26 | 浙江阮氏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实壁管 |
CN108180785A (zh) * | 2017-12-31 | 2018-06-19 | 广州慈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向拉伸解锁伸缩警棍 |
WO2018218873A1 (zh) * | 2017-06-02 | 2018-12-06 | 广东纳丽德移动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 伸缩警棍 |
GB201914128D0 (en) * | 2018-11-21 | 2019-11-13 | Kupa Vladimir | Expandable telescopic baton |
CN211425206U (zh) * | 2020-01-15 | 2020-09-04 | 常熟市吉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
2020
- 2020-01-15 CN CN202010042200.9A patent/CN1110766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47923U (zh) * | 2012-09-12 | 2013-02-20 | 张建国 | 鼓碟锁定伸缩警棍 |
CN206522539U (zh) * | 2017-02-15 | 2017-09-26 | 浙江阮氏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实壁管 |
CN106918267A (zh) * | 2017-04-24 | 2017-07-04 |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伸缩式警棍 |
CN106931830A (zh) * | 2017-04-24 | 2017-07-07 |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结构改进的伸缩式警棍 |
WO2018218873A1 (zh) * | 2017-06-02 | 2018-12-06 | 广东纳丽德移动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 伸缩警棍 |
CN108180785A (zh) * | 2017-12-31 | 2018-06-19 | 广州慈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向拉伸解锁伸缩警棍 |
GB201914128D0 (en) * | 2018-11-21 | 2019-11-13 | Kupa Vladimir | Expandable telescopic baton |
CN211425206U (zh) * | 2020-01-15 | 2020-09-04 | 常熟市吉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76610B (zh) | 2024-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02490A (en) | Latch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backset | |
JP4344318B2 (ja) | 保安教室機能ロック機構 | |
US5152558A (en) | Lockset adaptable for installation at more than one backset distance | |
CN101566026A (zh) | 一种自动门锁 | |
JPH0842212A (ja) | バックセットが無限調整可能なデッド・ボルト | |
US9284749B2 (en) | Door lock assembly | |
DE202018001686U1 (de) | Stummes Türschloss mit einem quadratischen Riegel | |
CN201406903Y (zh) | 一种自动门锁 | |
US6662603B2 (en) | Tubular latch | |
US20190376313A1 (en) | Cylindrical lock with a clutching and a non-clutching configuration | |
CN100469999C (zh) | 弹簧锁 | |
CN211425206U (zh)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
US2046630A (en) | Compartment lock | |
US7152889B2 (en) | Cable latching system | |
GB2227273A (en) | Mechanisms for tilt/turn doors | |
CN111076610A (zh) | 伸缩式警棍的鼓蝶与管体锁定槽配合结构 | |
US4028917A (en) | Key retaining cylinder for a lock | |
JPH01137085A (ja) | ラッチ組立体 | |
US2290727A (en) | Dead locking tubular night latch | |
DE4414989C2 (de) | Verriegelungsmechanik für ein Schloßsystem | |
US2803481A (en) | Alternate-hand deadlocking mechanism | |
US2357608A (en) | Sash lock | |
US3636740A (en) | Door lock with push action control | |
US2091199A (en) | Lock | |
HU198649B (en) | Telescope arm with locked formation in ground sta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